学年论文山海关古城Word文档格式.docx
《学年论文山海关古城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论文山海关古城Word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讲师
2013年7月16日
系级教学单位审批:
年月日
摘要
古城的保护与发展是当前我国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议题,如何在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更好地实施古城的保护与发展是国内外政府与学术界广泛关注的问题。
本文以山海关为例,通过对山海关的开发和保护现状,分析古城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对应的策略,促进山海关旅游的发展。
关键词:
古城旅游开发保护山海关
TourismDevelopmentandProtectionResearchofShanhaiguan
Abstract
ProtectionanddevelopmentoftheancientcityofChina'
scurrenturbanconstructionanddevelopmentofimportantissues,andhowtheprocessofmodernizationinthecitytobetterimplementtheprotectionanddevelopmentoftheancientcityishometothegovernmentandacademiawidespreadconcern.Inthispaper,Shanhaiguan,forexample,throughthedevelopmentandconservationstatusofShanhaiguan,problemsinthedevelopmentoftheancientcity,andputforwardthecorrespondingpoliciestopromotethedevelopmentoftourisminShanhaiguan.
Keywords:
Tourismdevelopment;
Tourismprotection;
Shanhaiguan
摘要.................................................Ⅱ
Abstract.............................................Ⅲ
一、山海关古城概况................................1
二、山海关古城旅游发展的开发..........................2
(一)开发的现状....................................2
(二)开发存在的问题...............................2
(三)深度开发的策略.................................4
三、山海关古城的保护................................5
(一)山海关古城的保护内容...........................5
(二)山海关古城保护中存在的问题.....................5
(三)山海关古城保护的措施...........................6
四、结论............................................7
参考文献.............................................8
古城是历史文化名城中“文物古迹比较集中,或能较完整地体现出某一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和民族地方特色的街区、建筑群、小镇、村寨等”,这是古城传统风貌与特色相对集中的区域,是古城文化的缩影,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据史料记载,山海关自公元1381年建关设卫,至今己有600多年的历史,自古即为我国的军事重镇。
山海关的城池,周长约4公里,是一座小城,整个城池与长城相连,以城为关。
城高14米,厚7米。
全城有四座主要城门,并有多种古代的防御建筑,是一座防御体系比较完整的城关,有“天下第一关”之称。
一、山海关古城概况
山海关是明长城的东北起点,境内长城26公里,位于秦皇岛市以东10多公里处。
山海关古称榆关,也作渝关,又名临间关,明朝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徐达中山王奉命修永平、界岭等关,在此创建山海关,至今己有600多年的历史,因其倚山连海,故得名山海关,它自古即为我国的军事重镇。
山海关北依燕山,东傍渤海,地扼东北通向华北的咽喉,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山海关之所以称为“天下第一关”,乃极言其地势险要,修筑精巧,作用重大。
当年,山海关关城周长4公里多,外绕宽16米、深8米的护城河,城高12米。
城的四面各有一个关门,其东门曰“镇东”夕,即“天下第一关”门。
关城东数里外又筑威远城、烽火台、敌台等附属工程。
以上这些建筑,好像众星拱月般地拱卫着主建筑山海关关城,组成了一个完整的防御工程体系,起着长城东首要害重镇的作用,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卓越的建筑艺术和军事才能。
二、山海关古城旅游发展的开发
(一)开发的现状
山海关,这座历经战火洗礼,曾经见证明清之际王朝更迭,浸染了无数英雄血泪的古老城市,如今虽然已失去了往日的重要军事地位,却依然散发着独特的历史文化魅力,每年吸引着逾百万海内外游客来此凭吊历史、品味岁月。
但由于多年来保护与开发的脱节,造成古城保护缺乏产业支撑和资金支持,众多历史遗迹在不断消逝。
据统计,山海关境内有文物古迹150余处,仅古城内就有53处之多。
这些文物古迹,不仅是山海关的财富,更是世界文化的瑰宝!
山海关海陆空立体交通条件十分优越。
京沈高速公路、102国道和205国道,京山、沈山铁路均在此交汇;
山海关民航机场位于城西南3公里处,可起降大中型客机,通往上海、广州、哈尔滨、西安等众多城市;
拥有海岸线14公里,距世界最大的能源输出港—秦皇岛港仅15公里。
山海关历史悠久、名胜荟萃、风光绮丽、物产丰富,拥有“世界文化遗产地”“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旅游胜地40佳”“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首批国家5A级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地质公园”“全国万里边疆文化长廊”等荣誉、桂冠40余项。
(二)开发存在的问题
1、古城建筑新旧不够协调。
世纪之初起建的山海关古城采用了四条大街“一层皮”式的改造模式,其古城保护开发的基本思路是要使山海关古城真正成为长城军事重镇、历史文化名城。
但现在给人的感觉是重点改造的仅为山海关古城规划中的十字相交的四条大街,新建仿古建筑也并未较好表达出古建筑的韵味,细节上现代化的痕迹过重。
四条商业大街,是把原有建筑全部拆除后重新建造的,而在十字大街游览的过程中与之相交的原有居民街巷在映衬下倍显破旧。
2、城市色彩有悖古城原有特色。
山海关古城作为自古以来的军事重镇,军事地位超过经济方面的作用,建筑也多以民居、军事防御工程为主,并不会出现大型的商业街。
建筑主要以青砖灰瓦为主,城市的整体色彩朴素庄重。
该项目将山海关古城定义为一个商业城区,并为了渲染热闹的商业氛围,仿照了北京四合院的特点,配以亮丽的色彩和装饰彩绘,浓墨重彩的热闹氛围与古城的文化特色传统脱节。
3、街道比例不协调。
四条大街改造出于商业目的,扩大原有街道尺度,造成街道的空旷冷清,与昔日的拥挤热闹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据实际测量,四条大街的平均宽度在12米左右,两侧建筑多为上下两层,建筑高度约8米。
4、古城游览路线单调,休憩空间缺失。
古城改造过程中历史主题体验区、体闲游憩区、市井文化体验区、历史文化体验区、四合院居住区等区域是其开发项目的主要划分区域。
由于四条大街的改造“设计味”过重,街道的空间缺乏传统街道自然生成的趣味性。
笔直的道路使人将街道的景色一览无余,走上几十米,基本可推知全貌。
5、商业活动缺乏吸引力。
史料记载山海关有著名的四市八铺,主营各种地方特色产品。
而现在的商业街混杂充斥了大量现代生活用品店、饭店以及各项服务店,这些店铺的门脸、格局、装饰非常相似,产品基本相同,没有个性,商品与建筑对游客的吸引力不高。
(三)深度开发的策略
1、针对资金单向化及不足的问题,我们应采取一切措施广辟财源、多方集资,建立、完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资金保障机制,同时把有效资金用在“刀刃”上,在古城改造危改模式上大胆探索出一条既经济又适用的方式、方法。
(1)通过在古城附近设立标志碑等方式,把对古城保护做出贡献的人们的名字及优秀事迹等列进碑中,以增强人民荣誉感和保护名城的责任感;
或享有半价甚至全额参观古城所有景区、给予纪念币、证书奖励等各种方式奖励对古城保护资金捐资的人。
(2)对古城内房屋划分类别进行处理,不一定非要一次到位,全部迁出,对于非重要地段或中远期地段可采取折中的方式,帮助解决配套上下水等设施、指导当地居民修缮房屋等,这些措施会节省巨额的拆迁安置费用和专门的保护、维修费用,有利于项目的可持续运作。
2、古城保护与文化产业开发要坚持以“文化”为先导,该文化所包含的并不是单一的古建筑文化,或是单纯靠恢复、仿造儿座古建筑,硬性安置儿个项目就能表现的,而是将有形的物质文化与其所蕴含的艺术、风俗、传统等非物质文化以及所依托的自然景观完美结合,要协调普通居民的生活,这样才能真正形成可持发展并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文化产业品牌。
3、废除“旧城改造”的错误观念,扩大保护范围,实行整体保护,妥善处理过去、现在、未来之间的关系,使每一片的发展相对完整,促进旧城的整体环境改善;
注重口常维护修缮,在小规模改造的基础上保持传统特色与社区结构;
加大力量对古城居民居住、工作、生活条件进行改善,保持文化内涵。
4、注重保持和发扬古城特色,在改建、新建工作中重视保护古城的城防体系平面布局特征、强化关城和东西罗城以群山为背景的空间轮廓,调整功能分泊;
充分挖掘古城文化传统,探索在开发项目再突出军事题材、军事文化的体验性,以带动住、游、食、行、购等多产业间的协同发展与联系,提升文化旅游项目的层次;
探索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自然景观相结合的发展策略。
三、山海关古城的保护
(一)山海关古城的保护内容
在山海关地区保护的主要内容有历史地段的保护,它包括文物古迹地段和历史街区,规划中确定保护的历史地段主要是关城内东三条至东八条街区及东大街沿街地区;
古城风貌特色的保护,包括自然环境、空间格局及建筑风格三项主要内容;
和历史传统文化的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不仅要保护有形的文物古迹等内容,还要保护无形的民间艺术、民俗精华等传统文化内容。
(二)山海关古城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1、基础设施薄弱、生活环境质量差。
古城内供热率仅为3.4%,道路完好率仅为8.6%;
污水管线的分布只占12%,基础设施履待改善升级。
由于当地的经济状况欠佳,缺少外部资助,改造升级工作面临很大的困难。
2、消防隐患众多。
由于古城以明、清时期老建筑为主,当地气候比较干燥,木结构容易发生火灾。
而古城格局上南北向的胡同多有弯曲,窄的地方宽度仅有1.5米左右,同时不少院落存在私搭乱建现象,也为消防工作埋下隐患。
3、绿化面积不足。
古城因传统遗留的缘故,城中绿化面积较少,古城规划多注重于建筑形态的变化,对于绿化考虑不足,绿化覆盖率处于较低水平,古城的山水格局无法体现。
(三)山海关古城保护的措施
对于山海关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采取的措施有强化古城的保护和旅游度假相关产业的发展,弱化其工业职能,可以通过搬迁关城内零星工业用地,例如关城内用地以居住和商服为主,西关以居住用地为主。
不仅如此,要保留古城的规模和结构,应该疏解山海关古城区人口,控制山海关的人口规模。
保护山海关古城,开拓新区。
本次规划将上版总体规划确定的主要向古城以东发展调整为:
控制向古城以北发展,适度向东、向西发展,主要向南、东南发展。
对古城空间格局的保护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保护古城“主体两翼、左辅右弼、二城为哨、一线透逛”的城防体系平面布局特征;
延续古城关城内以十字大街为骨架,东西大街为横轴,南北大街为纵轴的典型中国古代城市布局特征;
强化关城和东西罗城以群山为背景,形成了高(角山)、中(城楼、城墙)、低(民居、商业、府第)三个层次的空间轮廓;
延续和强化古城中轴线:
威远楼一一钟鼓楼一一望洋楼及其延长线上的山海关火车站钟楼。
对城市宏观环境的保护采取的措施有:
建立山海关组团“一环四带八园”的园林绿地系统布局结构。
采用传统的古典园林造景手法,创造步移景异、诗情画意的园林空间,体现古城风貌特色;
延续和保持“山”、“海”、“关”三位一体的外部环境风貌特征。
保护作为古城区背景的角山,在视线能见山脊线范围内应保护原有的森林、山石、水系,严禁乱开山石、乱伐树木,破坏山体轮廓的建筑不应予以建设;
视线走廊控制:
保持海港组团滨海核心区与山海关角山长城、海港组团滨海核心区与老龙头风景区、角山长城与关城再到老龙头风景区之间的三条城市主要视线走廊。
结论
本论文的主要结论如下:
对古城的保护开发要做到统筹规划,各类资源协调发展。
遵循“以保护为主、重点修缮、合理开发、和谐发展”的指导思想,有重点地搞好保护性开发,发抨其独特的文化特色,使古城成为集社会文化形态研究、民俗文化旅游于一体,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和现代文明交融的“天下第一关”。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对于文化旅游越来越青睐,借着旅游建设的为、风,对山海关古城进行全方位的保护开发,寻找真正适合古代军事重镇特点的保护与开发方案,不仅有效地保护了文化遗产,更可以向世人展小出古城的无穷魅力和时代风采,为其整体经济和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
参考文献
[1]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编.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建设[M].北京:
文物出版社,1987
[2]山海关古城保护开发项目规,2003
[3]王景慧,阮仪三,王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M]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4]石雷,邹欢.城市历史遗产保护:
从文物建筑到历史保护区[[J].世界建
筑,2001(6)
[5]引董卫.城市更新中的历史遗产保护一对城市历史地段、街区保护的思考.建筑师第94期
[6]《城市考古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一一张柏
[7]周俭,张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中建筑分类与保护措施[[J].城市规
划,2001
(1)
[8]刘小石.历史程时的保护和现代化发展的杰作一一一重读梁思成先生论城市规划的著作「M].北京:
商务印书馆,1999:
73-88
[9]李其荣.城市规划与历史文化保护.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10]张松.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文化遗产和历史环境保护的一种整体性方法[M].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旅游专业学年论文成绩表
项目
评分
类别
比例(%)
导师评分
选题
10
平时表现
20
论文质量
40
评阅人评分
30
总分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