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查工作总结范文4篇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363699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5.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查工作总结范文4篇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普查工作总结范文4篇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普查工作总结范文4篇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普查工作总结范文4篇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普查工作总结范文4篇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普查工作总结范文4篇文档格式.docx

《普查工作总结范文4篇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查工作总结范文4篇文档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普查工作总结范文4篇文档格式.docx

一、精心准备。

为搞好培训,x经普办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召开培训预备会议,研究培训方案,明确培训职责及分工,准备培训教材和有关资料,安排培训场地,确保培训的各项准备工作充分到位。

二、落实对象。

根据开展村(居)填写登记表需要,明确参加培训对象为镇(街道)业务骨干,由各镇(街道)按照“有业务水平,有指导能力”的要求提出人员名单,并报x经普办。

三、选好教员。

挑选x统计局及x经普办相关专业组资深业务骨干作为培训教员,把各镇综合素质好,能担当基层教员的专业骨干作为重点培训对象,从源头上保证x、镇两级业务培训教员的对接。

四、编好教案。

抓好培训的备课,认真钻研省下发的有关教材,结合本x实际情况,突出重点难点,编写易学好懂培训教材,重点解决如何正确填报普查登记表。

五、注重方法。

采用“先集中、后分组”的培训模式,上午集中讲解法人(产业)单位基本情况表,下午分工业、三产两组按行业及类别进行讲解。

以灵活多样,形象直观,通俗易懂的方法讲解业务知识,同时借助多媒体,教学互动,使培训效果事半功倍。

2、多项制度保障普查登记工作

建立必要的制度,是保障普查登记工作顺利开展的有力措施。

我x在普查登记中重视制度建设,建立多项制度,并不断完善,为全面提升登记工作质量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建立普查登记工作指导制度。

按照《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方案》、《全国经济普查条例》的规定和省、市经普办要求,x经普办制定普查登记操作流程,指导镇、街道规范开展登记工作,要求普查人员熟练掌握登记技巧,确保登记工作做到“不重、不漏、不错”,保证登记填报质量。

二、建立普查登记巡回检查制度。

x经普办向各镇、街道派遣普查联络员,以分片包干形式,跟踪基层普查全过程,深入登记现场,研究解决登记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检查登记工作是否依法规范,在第一线源头把住登记质量的关口。

三、建立登记工作情况报告制度。

x经普办为及时了解和掌握登记工作开展情况,建立周报制,要求各镇、街道和有关部门在每周五下午上报周报表,报告一周登记工作情况,包括主要做法、工作进度、基本经验、存在问题、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或建议。

x经普办每周一将各地登记工作情况向各镇、街道进行一次通报,以推动全x普查登记工作进程。

四、建立业务咨询解答制度。

一是挑选业务骨干作为负责普查登记咨询解答人员;

二是分专业由专人作解答,共分基本单位表、工业、能源、科技、批零住宿餐饮、服务业、交通运输、建筑、房地产、三产个体抽样、计算机处理等10个专业;

三是向社会公开咨询电话,镇、街道经普办工作人员,普查员及普查对象均可随时拨打咨询电话,随时得到帮助和服务,从而极大地提高登记表填报质量和数据准确性。

3、探索和创新新形势下企业登记方法

在新形势下,不断探索和创新企业普查登记方法,是提高数据质量,确保经济普查任务圆满完成的重要措施。

去年以来,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我x一小部分企业也和国内的一些企业一样,面临外贸订单减少、生产经营难度加大、同比增长出现下降等问题。

与此同时,也有不少企业逆势上扬,及时调整产品和市场结构,销售额出现大幅度的增长,如有一家针纺企业09年出口额同比增长232%。

面对不同的企业经营状况,x经普办不断探索和创新,采取有针对性的普查登记方法。

对一小部分经营困难的企业,采取了如下方法:

第一,继续广泛深入地做好经普宣传和解释工作;

第二,耐心倾听企业对目前经营状况的诉说,并表示理解他们所面临的困难;

第三,充分说明第二次经济普查归根结底是对企业有帮助的,因为在当前应对金融危机的关键时刻,国家只有摸清全国家底,才能科学判断形势,采取有效措施促进经济回暖,确保企业发展有良好环境;

第四,尽管第四季度是一些企业一年中最困难的时候,但也要求企业把前面三个季度的经营情况登记完整。

对那些迎难而上,业绩增长的企业,则要求企业把真实的数据填写上来;

重申经济普查的保密承诺,使其打消顾虑,如实登记。

4、限定时间收集好普查登记表

今年1月,随着春节越来越近,我x普查登记工作步伐也越来越快。

鉴于在金融危机冲击下,企业将比往年提前放年假,而年后开工日期也较前延迟,为此,x经普办对全x普查登记工作全面提速,限定各镇(街道)于1月20号(春节前一星期)前收集好普查登记表(个体经营户抽样调查表除外)。

为在限定时间内完成登记表收集任务,x经普办及各镇(街道)经普办抓紧做好表格填写及收集工作,一是x经普办加强指导。

工作人员深入到镇(街道),了解登记表填写情况及填写进度,查看有关普查登记资料,帮助解决填写中出现的难题,指导如何高质量填报登记表;

深入到普查对象,了解企业经营状况,听取对普查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商讨如何按时保质填报普查登记表的方法措施。

二是镇(街道)经普办加大督查。

各镇(街道)对普查登记表填报的督查进行“两手抓”,一手抓质量,一手抓进度。

填表前抓好培训,明确质量要求;

填写时经常下村进厂,加强检查指导;

表格收集后,严把质量关,对上交表格进行严格审核,逐项检验,审核主要业务活动、行业划分编码、重要经济指标是否规范和确实,对规上普查数据与统计WTT直报年报有关数据进行对比,确保普查数据的准确。

镇(街道)经普办采用电话、短信、qq及进厂入户等多种方式与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了解企业普查登记进度,督促法人单位按时上交登记表。

三是企业加快行动。

通过前阶段对普查对象广泛深入的宣传发动,企业认识了经济普查的重要意义,大力支持和配合普查登记工作。

尽管现在近年关,企业事情多而忙,但还是保证时间并且加快填写登记表,做到如实申报普查数据,实事求是反映情况,同时在规定时限内上交普查登记表。

5、把好源头数据审核关

数据审核工作是经济普查工作的重中之重,搞好数据审核是确保普查数据质量的关键,而普查登记表是数据审核的源头数据,只有严格把好源头数据的审核关口,才能使数据审核工作高质量,保证普查数据真实准确。

我x的普查数据审核工作,一开始就从抓普查登记表入手,从严审核源头数据过“三关”,推动数据审核工作高标准、严要求、保质保量进行。

一过普查员初审关。

普查员把登记表收上来后,在接到普查表的第一时间进行审核,审核有无漏填和误填项,把握表间平衡关系,对不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主动登门核实,采取一切措施,确保每个调查对象所填报的数据能反映客观真实情况。

二过镇(街道)经普办复审关。

镇(街道)经普办对各普查区上报的普查表进行复审,重点审核普查套表的完整性、准确性和规范性,对报表中的指标、各种编码和行业代码等内容进行核对,努力将差错降到最低限度。

三过x经普办会审关。

x经普办对各类普查对象上报的登记表及WTT直报的表格进行会审。

首先是制定严格的审核规则,提出审核的重点,对主要经济指标,特别是比较敏感的指标要重点把握;

然后组织人员会审,会审中突出重点,注重细节,强化对普查表各指标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内在关系的审核。

同时,创造性地开展审核工作,在审核过程中,既要及时发现又要妥善解决普查登记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从而确保普查表源头数据审核质量。

6、做好服务业个体户抽样调查

对服务业个体经营户的抽样调查,是经济普查的又一个重要内容。

在抽样调查中,抽样户遍及全镇各村、居(社区)。

由于服务业个体经营户大多分布于个体货运、客运、三轮车运输、废品收购、水果、夜宵摊点等,管理难度很大。

为了使个体经营户配合抽样调查工作,高质量地完成服务业个体经营户的抽样调查任务,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是在宣传上花力气,做好被调查户的思想工作,保证调查工作顺利进行;

二是在学习理解政策文件,掌握填表的统计专业知识和上门的调查技巧上花力气,提高调查表的登记填写质量;

三是在掌握经济指标评估技巧上花力气,用算每日进销帐、科学估测业主净收入、同行业评估等方法对调查对象的经济指标进行科学评估。

7、倾力抓好普查数据质量

数据质量是经济普查的生命。

数据质量重于泰山。

数据审核是确保数据质量的关键环节。

自经济普查开展以来,我x牢固树立“数据质量第一”的工作理念,倾全局之力,集中力量、集中精力抓好数据审核工作,以确保数据质量。

一是认识再提高。

x经普办把搞好数据审核、提升普查质量上升到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高度,上升到保增长,为全x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服务的高度来抓紧抓实;

把普查数据核实评估工作作为事关全局的大事来抓,作为普查工作的重中之重,组织业务人员按要求对普查数据进行反复审核,以客观真实反映xxx的经济面貌。

二是加强领导。

x统计局、x经普办领导深入数据审核第一线,靠前指挥,加强领导,组织好各项审核工作;

加强指导,强化对审核业务的指导工作;

加强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三是加大力度。

不断加大数据审核力度,采取“专人负责审核、人机审核结合”的方式,强化普查数与数据库的比对,做好查漏补缺工作,以确保单位上报率;

将纸质报表与计算机报表进行仔细核对,保证机表一致,以确保数据准确率;

组织专业人员对报表中的行业代码、营业收入、从业人员及能源全年消费量等核心指标进行反复审核,以确保数据逻辑合理性。

通过细之又细、慎之又慎的审查核实,确保普查数据准确、全面、真实。

四是振足精神。

普查工作人员振足精神,连续作战;

再接再厉,在审核取得成绩的基础上继续努力,咬定质量目标不放,实现质量目的不松动;

增强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工作人员以白+黑、5+2的忘我工作精神,认真、求实地搞好数据审核工作,为出色完成经济普查任务作出应有贡献。

地名普查工作总结2020年普查工作总结范文(3)

自我市被确定为第二次全省地名普查试点单位以来,在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在省民政厅、宁波市民政局的直接指导下,从去年8月份开始,全市近500名普查人员齐心协力,用5个月时间,对区域范围内的地名及相关属性信息进行了全面的调查、补充、更新、完善,基本摸清了全市30年地名变化情况,建立完善了地名数据库,为进一步提高我市地名管理和服务水平,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全市陆域面积1361平方公里,辖5个街道、15个镇。

根据第二次全省地名普查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二次全省地名普查工作的通知》(浙政办发〔XX〕83号)、《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市地名普查工作的通知》(甬政办发〔XX〕189号)文件要求,我们因地制宜,科学谋划,周密部署,积极稳妥地开展第二次全省地名普查试点工作,共采集十一大类60个子类的地名信息15153条,其中陆地水系名称1085条,陆地地形名称248条,行政区域名称21条,群众自治组织名称374条,非行政区域名称26条,居民点名称2232个,交通运输设施名称6152条,水利、电力设施名称300条,纪念地、旅游景点名称380条,建筑物名称92条,具有地名意义的单位名称3211条,历史地名1031条。

标绘1:

1万纸质地图60幅,测量地名经纬度5000多条,地名标准化处理283个,设置重要地名标志39块,制作地名标志登记表618份,采集地名多媒体信息950多条,新增国家地名数据库地名信息7430条,修改整饰了国家地名数据库矢量地图,生成地名成果图表14182份(幅),较好地完成了试点任务。

二、工作情况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扎实做好普查前期准备工作。

市民政局、地名办根据要求和本市实际,精心拟订实施方案。

市政府高度重视这次地名普查工作,去年8月9日,袁金祥副市长专门听取汇报,20日提交市政府第69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25日由市政府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市地名普查工作的通知》和《关于成立慈溪市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二个文件。

26日召开了第二次全市地名普查工作动员大会,进行动员部署。

财政、国土、建设、交通、统计、工商、水利、文广、农业等17个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密切配合,为普查工作提供支持和服务,指派联络员,负责相关行业地名信息资料的提供。

普查前期,做到了组织、人员、经费、办公场所、设备、资料六个方面落实。

成立了以分管副市长为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全市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领导小组;

抽调和招聘10人组建市普查办公室;

落实普查所需经费117万元;

安排5间办公用房;

购置电脑、复印机、照相机、摄像机、办公桌椅、文件柜等设备;

收集各类志书、图册、档案等200多册,收集部门掌握的行业地名信息资料约2.5万条次。

各镇(街道)都成立了以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选派组织协调能力强的同志担任具体业务负责人,配置了必要的技术业务人员,据统计,各镇(街道)共聘用经验丰富的普查业务人员71人,实地调查人员422人,间接参与到普查工作的人员超过1000人。

(二)注重培训,强化指导,因地制宜采集地名信息资料。

注重业务培训,力求科学规范。

分三个层面,对普查人员进行培训,首先对市地名普查办的技术人员进行普查工作规程、数据库安装、资料采集、地图标绘方法等为期一周的培训。

其次召开第二次全市地名普查业务培训会议,对地名普查业务负责人和业务骨干进行专业培训。

三是由各镇、街道组织对镇、村普查人员进行动员培训,市地名普查办的派员指导授课,共举办13期次,400余人参加了培训。

及时提供指导和帮助。

普查办分5个组分片对应指导,深入镇、村,及时解决在普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收集的资料通过u盘下发各地作为参考资料,制作样表以供借鉴。

树立样板,重点指导龙山镇、宗汉街道开展普查;

典型引路,分东、西二片分别召开现场交流推进会,交流经验做法,督促推进普查工作,为确保普查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以镇(街道)为基本普查单位,具体负责采集本行政区域的地名信息资料,填写“二表”即《地名目录》和《地名登记表》,标绘1:

1万地形图。

因地制宜,采用不同方式开展普查。

一是以村为责任单位开展普查。

普查资料下发至各村,由各村落实人员填报登记表,镇、街道审核、汇总。

如宗汉街道、横河镇;

二是以镇(街道)为主,村(社区)配合开展普查。

镇(街道)抽调力量组成工作班子,填写登记表,标绘地形图,然后深入村(社区),由熟悉当地情况的人员现场进行核对、补充。

如崇寿镇、庵东镇;

三是镇、村分工合作,共同完成。

镇负责跨村道路、河流、镇级层面的地名调查和地形图的标绘;

村负责本区域内其它地名的调查。

如坎墩街道、观海卫镇等。

普查人员普遍做到“一查二看三问”,查找资料,实地察看,访问座谈,努力提高地名普查的数量和质量。

横河镇建立了qq群,方便交流工作;

掌起镇聘请专业人员标绘地图,确保地图的标绘质量。

(三)层层审核,考证录入,尽力保证地名普查数据质量。

层层审核,严格把关,分四个层面对地名信息资料进行审核把关。

第一层面在调查登记时每一地名信息资料都有登记人、审核人。

第二层面由镇(街道)组织熟悉当地情况的同志对本辖区普查人员填报的地名调查登记资料进行审核并且分类汇总。

第三层面由市级相关职能部门对本部门职能范围内的地名调查登记资料进行核实和确认。

第四层面由市普查办组织专业人员对全市地名调查登记资料进行核对,确认合格后录入数据库。

若出现不同志书、调查与志书记载不一致的,都详细记录存档备查。

在汇总资料的同时,对有地无名、有名无地、一地多名、多地重名、地名用不规范等情况进行标准化处理。

由各镇(街道)分别梳理核对,提出地名命名更名预案,由当地普查工作领导小组讨论后,统一汇总上报。

从普查资料看,桥梁名称重名较多,新建、延伸道路无名情况较多。

个别镇因行政区划调整,出现本行政区域内道路的重名。

普查办根据国家、省、宁波市地名管理的有关法规和规定,按地名命名、更名权限和程序,进行审定和标准化处理。

对第一次地名普查遗漏的、已约定俗成的老地名直接确认。

对有地无名的及时命名,如坎墩街道召开座谈会对工业园区新建道路进行命名。

重名的情况较复杂,须慎重对待,能改则改,一时难以达成一致意见的暂缓处理。

(四)设立标志,整理资料,着力制作地名普查成果。

对重要地名,增设地名标志。

沿329国道、中横线的行政村增设指示牌,骨干一类河流与中横线交叉处设立标志牌。

此项工作得到了慈溪市交通局路政大队的配合和支持,共同实地踏勘,定点定位定样式。

新设村指示牌24块,河流地名标志15块。

整理资料,制作成果。

对各地采集来的调查登记表、工作草图和照片、音像等多媒体信息进行检查、整理、编撰,处理为标准内容,录入国家地名数据库。

委托宁波国土测绘院转绘1:

1万纸质地形图,修改整饰1:

1万矢量地图,利用gps技术方式和图解法测量地名经纬度。

完成地名普查数据的图库匹配,生成地名成果图表15024张。

根据《第二次全省地名普查档案管理规定》,在市档案局的指导下,做好地名普查成果的立卷归档,可建立文书档案15卷,地名成果档案15213册,特种载体档案2盘。

三、工作特色  作为试点单位,在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的情况下,我们努力克服困难,认真细致地拟订各项方案,增加了方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并且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普查中做到了“三个结合”。

一是政府组织实施与技术外协相结合。

由市政府统一组织协调,层层布置落实,提高了普查的公信力,便于采集地名信息资料。

涉及地图标绘、经纬度测量、矢量地图修改整饰等专业技术上的工作,由宁波国土测绘院派员共同完成,确保地名普查数据的质量。

二是以块为主,条块相结合。

以镇、街道为基本普查单位,具体负责采集本行政区域的地名信息资料。

地名普查工作领导小组17个成员单位建立联络员制度,负责相关地名信息资料的提供和各地上报的有关行业地名普查登记资料的审核确认工作。

召开联络员会议,交流进展情况,讨论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推进工作落实。

二者相结合,减少了地名普查的遗漏,保证了地名普查的数量。

三是传统方法与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

考虑到地名普查员老同志居多,采用政府主导,部门配合,容易得到理解和支持。

设计印刷3.2万份《地名目录》和《地名登记表》,《第二次全市地名普查操作手册》500册,发放给每一位普查员。

分级分批对普查业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制作各类地名的登记表样表,为普查人员实际操作提供借鉴。

编印工作简报6期,及时通报进展情况;

召开阶段工作汇报交流会议,交流各地普查工作经验和做法。

这些传统的普查方式方法,为普查人员在短时间内熟练掌握普查技能创造条件,大大提高普查效率。

同时,在数据采集和成果应用上尽可能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用gps定位系统测量经纬度,建立完善地名数据库,开发地名信息管理系统。

利用qq群与省、宁波市、镇保持经常联系,便于信息交流和疑难解答,保证了普查的进度和质量。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补充完善地名普查档案资料,着力做好地名普查的成果利用开发,巩固成果,深化内涵,推动我市地名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

文物普查上半年工作总结2020年普查工作总结范文(4)

随着今年4月25日内乡县文化工作会议的召开,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在我县也全面拉开了帷幕。

截止目前,短短的两个月时间,同志们头顶烈日、翻山越岭,走乡窜户,顺利完成了城镇、湍东、乍岖、余关、赵店、夏馆六个乡镇的文物普查工作,通过对这些乡镇的实地调查,已复查认定文物保护单位32处,新发现13处,消失4处,基本上摸清了分布在这些乡镇的文物保护单位和地面不可移动文物所处的历史地理、自然、人文环境和保护现状。

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建立队伍,明确职责。

为确保文物普查工作在我县扎实有效地顺利开展,我县成立了以文化局薛局长为主任,原县衙博物馆老馆长王家恒同志和文化局主任科员马建锁同志为副主任的内乡县文物普查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文物办,负责协调指导全县普查工作。

抽调县衙博物馆、文化馆有关业务骨干组成普查队伍,并对这些人员进行统一管理,统一考勤。

专门腾出两间办公室,安装了空调、电话,配备了办公设备。

建立建全县、乡、村、组文物普查网络,各乡镇都已建立了文物普查领导小组,每个村、组也都确定了一名副职做为这次文物普查的骨干或联络员,使普查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得到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参与。

同时,我们今年争取到县财政普查经费3万元,为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基础。

二、加强培训,夯实基础。

利用县文化工作会议的召开,我们按照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标准、要求,对全县各乡镇文物普查专干、文化中心主任进行培训。

其次,为了便于各乡镇更好地开展工作,我们把有关文物普查的文件、要求、标准、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登记表和现已掌握的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分别下发到各乡镇。

同时,我们还组织有关人员对各乡镇的文物普查进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并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在工作中遇到的疑点难点问题。

三、锻炼队伍,培养人才。

由于我县的文物工作当前正处于青黄不接和新老交替的关键时期,因此,我们把这次文物普查工作做为我们培养人才,锻炼队伍的首要目标。

人人头上有任务,个个肩上有压力,每个同志负责2-3个乡镇的普查工作,负责所分管乡镇的复查认定和新发现文物的所有文资料,并且要求每个同志增强责任意识,坚持高质量高标准来完成。

目前,全县16个乡镇的普查工作任务已全部分解到每个同志。

四、核实认定原有已知的文物点和在普查中新发现的文物点相结合。

我们这次文物普查工作距上次已有20多年,这20多年正是我县经济建设大发展时期,原有的文物保护单位生存环境也已发生了很大变化。

因此,我们借此普查机会,对原有的保护单位逐个进行核查认定,对新发现的文物点,要求每个同志积极搜集有关资料,一是查档案、查县志、查乡志,二是深入乡村,走访离退休老干部、老教师、老村长和名家后代,三是寻访保存下来的石碑上,从石碑上去寻找实物证据。

五、遵循普查标准规范,确保数据采集质量。

在这次普查中,我们采取传统的普查方法和现代科技相结合的手段,利用上级配备的电脑、gps卫星定位仪、照相机等先进设备,严格遵循普查标准规范,努力提高科技含量,确保数据采集质量。

同时,在这次普查中我们还对原有的保护单位进行分类归纳,使其更加规范。

过去由于种种原因,像碑刻这样的单体文物就公布为一个独立的保护单位,例如,东符营的符氏祠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