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学期期末复习大纲 北师大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935907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生物上学期期末复习大纲 北师大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七年级生物上学期期末复习大纲 北师大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七年级生物上学期期末复习大纲 北师大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七年级生物上学期期末复习大纲 北师大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七年级生物上学期期末复习大纲 北师大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生物上学期期末复习大纲 北师大版.docx

《七年级生物上学期期末复习大纲 北师大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生物上学期期末复习大纲 北师大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生物上学期期末复习大纲 北师大版.docx

七年级生物上学期期末复习大纲北师大版

七年级生物上学期期末复习大纲北师大版

一、基础知识

1.生物与非生物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1)生物与非生物的本质区别就是——有无生命。

生物存在生命,非生物不存在生命。

2)生物的基本特征表现在六个方面:

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遗传变异和应激性,这些都是在新陈代谢基础上表现的生命现象,所以,新陈代谢是最基本的特征,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凡是不具备上述七大特征的物体都不是生物它们是生物与非生物的本质区别。

生命特征的有机体叫做生物,无生命的包括物质和能量叫做非生物。

 

生命的基本特征:

  

1、生物能进行呼吸  

2、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3、生物能排除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遗传  

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生物的七大特征:

应激性,

新陈代谢,

生长,

发育与繁殖,

严整的结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遗传与变异,

适应和影响环境

以上生物七个特征中,新陈代谢是最基础的(注意不是基本),它们都是在新陈代谢基础上表现的生命现象。

因为生物生长发育、应激性等特征都是需要能量的,这是建立在新陈代谢的基础上的。

简单的说,新陈代谢是其他特征的基础,想象成一个金字塔,新陈代谢在最底层,所以成为最基础的特征。

3、举例生物与非生物

生物:

鸟和马

非生物:

光、阳光、温度、水、飞机和汽车

鸟和马是生物,因为它们是通过自然繁殖而产生的;飞机和汽车不是生物,因为它们是人类制造的机器。

4.生物与非生物的关系是什么?

生物是非生物极其特殊的一个子集,生物以始于非生物,终于非生物。

没有生物,非生物也会永远存在。

非生物给生物提供综合的生存环境。

而生物反过来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比如人类活动造成了“温室效应”。

生物对非生物产生的影响最终反应到生物自身,非生物对生物是没有任何依附条件的。

生物与生物的关系(捕食)、(竞争)、(合作)。

最常见的是(捕食)

生物与生物的关系:

影响,制约,依存,常见的是依存

 

5.哪些物质是介于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

只有病毒类符合要求。

病毒在没有入侵寄主细胞时表现出非生物性,在体外它只是一个大化学分子,停止活动,并可聚成蛋白质结晶,跟自然界其他的无生命分子一样。

但是当它遇到宿主细胞后它会通过吸附,进入、复制、装配、释放子代病毒而显示典型的生命体特征,所以病毒是介于生物与非生物的一种原始的生命体。

6.生物生活的范围

(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

生物圈:

自然界中生物可以生存的水、陆地和大气对流圈空间.

生物圈的范围:

大气圈的底部、水圈大部、岩石圈表面.

3个圈层的关系:

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的深处.

7.生物为什么只能生活在大气圈底部、水圈大部、岩石圈的表面?

1.大气圈上部的氧气稀薄、生物无立足点、所以只能生活在大气圈底部

2.水圈底部、没有阳光、水压过大,生物无法生存所以生活在水圈大部

3.岩石圈底部是地壳、根本没有生存的条件,而岩石圈表面有生物立足点,可以提供生物的生存条件

8.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分别为生物的生活条件提供了什么?

大气圈主要是提供氧气等其所需气体

岩石圈主要是提供生活环境和各种营养元素

水圈生活环境

9.生物圈在结构和功能上是一个整体,它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生活在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的生物有那些?

大气圈:

猫头鹰、燕子、鸽子、海鸥、鹦鹉、喜鹊、百灵、啄木鸟。

水圈:

海马、海龙、黄鳝、鲤鱼、鲫鱼、鲟鱼、乌贼、鱿鱼、章鱼、海星。

岩石圈:

柳树、杨树、白桦树、樟子松、猫、老鼠、马、羊、狗。

10.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生活条件:

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营养物质,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11、生态系统的概念

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范围有大有小。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它包括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

在生物圈这个最大的生态系统中,还可以分出很多个生态系统,例如一片森林、一块草地、一个池塘、一块农田等,都可以各自成为一个生态系统。

12、生态系统的类型

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可以分为陆地生态系统和水域生态系统两大类。

在陆地生态系统中,根据各生态系统的植被分布情况,又可以分为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等类型。

在水域生态系统中,又可以分为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等类型。

13、生态系统结构组成?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和食物链、食物网,即包括组成结构和营养结构,组成(成分)结构是指生态系统的成分,也就是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营养结构包括食物链和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是密切交织在一起、彼此相互作用的,土壤系统就是这种相互作用的一个很好实例。

土壤的结构和化学性质决定着什么植物能够在它上面生长、什么动物能够在它里面居住。

但是植物的根系对土壤也有很大的固定作用,并能大大减缓土壤的侵蚀过程。

动植物的残体经过细菌、真菌和无脊椎动物的分解作用而变为土壤中的腐殖质,增加了土壤的肥沃性,反过来又为植物根系的发育提供了各种营养物质。

缺乏植物保护的土壤(包括那些受到人类破坏的土壤)很快就会遭到侵蚀和淋溶,变为不毛之地。

14、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指能量从一个营养级流入下一个营养级。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C)

A.太阳能被绿色植物固定的过程

B.系统内生物体能量代谢的过程

C.系统内伴随着物质循环的能量转移过程

D.能量从生物体进入环境的过程

因为:

A.太阳能被绿色植物固定的过程,是能量进入生态系统的过程。

B.系统内生物体能量代谢的过程,是能量在同一营养级中转化的过程。

C.系统内伴随着物质循环的能量转移过程,正确。

D.能量从生物体进入环境的过程,是能量从生态系统中出去的过程。

15、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特点是(选A)

A.单向流动

B.双向流动

C.循环流动

D.不流动

选A

单向流动原因:

1、食物链大都是捕食链,捕食关系不可逆。

(教材上说各营养级的关系是固定不变的)2、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呼吸作用释放的热能,散失到大气中,生物体不能利用。

(不能被下一营养级利用)3、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遗体等被分解者所分解(不能被下一营养级利用)。

4、生产者和消费者总有未被利用的(羊吃草,不能吃掉所有的草)

所以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循环的,而且还逐级递减。

16、为什么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原因如下:

1)一切有机体都由细胞构成,细胞是构成有机体的基本单位(病毒除外)。

2)细胞是代谢与功能的基本单位。

3)细胞是有机体生长与发育的基础。

4)细胞是遗传的基本单位,具有遗传全能性。

5)没有细胞就没有完整的生命

17、动植物细胞区别?

细胞各部分的结构和功能?

几乎一切生物体都由细胞构成的。

(病毒除外)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和生命活动的功能单位。

2.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三部分,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⑴细胞膜:

具有保护细胞内部结构和控制物质进出的细胞作用。

⑵细胞质:

物质合成与分解的场所。

⑶细胞核:

近似圆球状,含有遗传物质。

3.生物体由小变大原因:

A、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目;B、细胞的生长,使体积增大。

4.生物有:

A、单细胞生物:

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

(草履虫、酵母菌、衣藻等)B、多细胞生物:

由多个细胞构成的生物。

(水稻、猫、人等)

5.组织:

细胞分化以后,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细胞连合在一起的细胞群。

A、植物组织:

⑴分生组织:

细胞具有分裂能力。

⑵保护组织:

具有保护作用。

⑶营养组织:

能贮藏或合成营养物质。

⑷输导组织:

运输水分,无机盐和养料等。

⑸机械组织:

起支持作用。

B、动物和人的主要组织:

⑴上皮组织:

具有保护作用。

18、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的概念

细胞:

是生物提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组织:

细胞经过分化形成了许多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的细胞群,把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器官:

生物体的器官都是由几种不同的组织构成的,这些组织按一定的次序联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

系统:

在大多数动物体和人体中,一些器官进一步有序地连接起来,共同完成一项或几项生理活动,就构成了系统

个体:

(分为两种)1.植物体:

是由细胞、组织和器官够成的有序整体2.动物体:

是由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构成的有序整体

组织由形态相似、功能相同的一群细胞和细胞间质组合。

器官是由不同的细胞和组织构成的结构,用来完成某些特定功能,并与其他结构一起组成各个系统。

系统是由几种器官按一定顺序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联合体。

初一上期生物题一段骨属于()A组织B器官C系统D人体答案是B,请达人解释为什么?

组织的定义要求包括的细胞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机构和功能,而一段骨有骨膜、骨髓等结构,显然非组织。

C,系统定义要求包括不同器官,一段骨显然没有多个器官。

19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是系统,器官,组织和细胞。

其特点

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组织。

人体四种基本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

以肌肉组织为例,无论是平滑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它们都由肌细胞组成,都属于肌肉组织。

不同的组织,按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比如大脑由神经组织,结缔组织组成。

心,肝,肺都是器官.

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系统,人体八大系统:

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

消化系统就是由唾液腺,胰腺(消化腺)和胃,食道,小肠(消化道)等器官组成。

具体在七下能学。

植物组织和器官的概念和人体的是一样的。

植物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种。

营养器官:

根茎叶,生殖器官:

花果种。

植物几种主要组织有分生组织,营养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

一样,不同的组织,按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

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详解生物的基本特征

1.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共同的物质基础:

组成生物体的元素与化合物,其中重要的物质是蛋白质和核酸。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共同的结构基础: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除病毒外)。

注意:

(1)生物与非生物都由物质构成,都有严整的结构,只是组成物质的种类和含量不同。

(2)只有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包括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才能说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病毒无细胞结构,但必须依靠细胞才能生存。

例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生物体都有严整的结构,非生物体没有严整的结构

B.生物体的基本组成物质都是蛋白质和核酸

C.地衣能生活在岩石表面,它的物质组成与岩石的物质组成基本相同

D.对多数生物来说,细胞是其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参考答案】D

2.生物体都有新陈代谢的作用

新陈代谢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是生物的最基本特征,也是生物与非生物的本质区别。

新陈代谢的基本特征是自我更新。

新陈代谢包括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同时进行着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例2、生物与非生物最本质的区别特征是()

A.生殖和发育B.新陈代谢C.遗传和变异D.应激性

【参考答案】B

3.生物体都有应激性

应激性的基本特征是趋向有利刺激,躲避有害刺激,是生物适应环境的生理基础,没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