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感染性疾病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358553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7.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科感染性疾病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儿科感染性疾病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儿科感染性疾病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儿科感染性疾病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儿科感染性疾病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儿科感染性疾病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儿科感染性疾病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科感染性疾病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儿科感染性疾病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3麻疹粘膜斑(又称Koplik斑),发疹前24〜48小时出现,位于颊内侧粘膜,白色斑点直径0.5〜1mm有时有红晕环绕,可累及整个粘膜及唇部粘膜,在皮疹出现后逐渐消失;

4偶见皮疹、红斑。

3•出疹期多在发热后3〜4天出现皮疹。

出疹顺序:

耳后-发际-颈部-额面-躯干-四肢(包括手足心)。

为充血性斑丘疹,疹间皮肤正常。

病情严重者皮疹常融合,皮肤水肿,面部浮肿变形。

皮疹发作时发热、全身不适及各种炎性症状也达极点。

4•恢复期出疹3〜4天后,皮疹开始消退,消退顺序与出疹顺序相同。

疹退后,皮肤留有糠麸状脱屑及棕色色素沉着,7〜

10天痊愈。

5.重症麻疹发热高达40C,皮疹不易出透或突然隐疹,中毒症状重,易发生并发症,可出现循环衰竭、心功能不全及休克。

早期发现患者,早期隔离,一般病人隔离至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者延长至10天。

接触麻疹的易感者检疫观察3周。

正确答案分析:

根据题干“耳后、颈部、面部出现充血性红色斑丘疹,疹间皮肤正常.查体:

口腔颊内侧黏膜可见白色斑点”,考虑为麻疹,一般病人隔离至出疹后5天就可以了,答案应为Bo

备选答案分析:

其他选项不符合题干。

思路扩展:

由这一题我们要知道出题老师的思路:

麻疹是这一部分经常考到的,考生要重点掌握。

7个月患儿,发热3天,体温39C,流涕,咳重。

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体温升至40C。

颊粘膜粗糙,可见白色斑点。

5.最可能的诊断是

A.风疹

B.水痘

C.麻疹

D.猩红热

E.幼儿急疹

C

6.该患儿需隔离至出疹后

D.10天

E.14天

患儿发热3天伴卡他症状,第3天出皮疹。

颊黏膜有疹称为Koplik斑(柯氏斑)。

皮疹时体温升高,符合麻疹出疹期特征。

本病传染性强,麻疹病儿是传染源,无合并症者隔离至出疹后5天。

7麻疹合并肺炎患儿需隔离至出疹后

D

一般麻疹患者隔离至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者延长至10天。

接触麻疹易感者检疫观察三周。

8.麻疹病人解除隔离的指标是

A.隔离至热退

B.皮疹完全消退后

C.出疹后5天

D.出疹后10〜14天

E.出疹后3〜4天

麻疹患者隔离至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者延长至10天。

接触麻疹易感者检疫观察3周。

9.某幼儿园发现一麻疹患儿。

为了控制麻疹进一步蔓延,不应采取的措施是

A.暂不接受其他易感儿入托

B.整个幼儿园中小儿每天口服利巴韦林(三氮唑核苷)

C.易感者接触麻疹后应隔离检疫3周

D.体弱多病的易感儿应立即肌内注射丙种球蛋白

E.体健易感儿接触后2天内应急接种麻疹疫苗

一般患者隔离至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者延长至10天。

被动免疫:

接触麻疹5天内

立即给予免疫球蛋白0.5mg7kg,可预防麻疹,超过6天则无效。

10.丙种球蛋白用于小儿被动免疫,主要用于预防

A.流感

B.麻疹

C.百日咳

D.结核病

E.乙型脑炎

11.风疹与麻疹的主要鉴別点是

A.全身症状轻

B.皮疹为全身性分布

C.呈充血性斑丘疹

D.皮疹一日内出齐

E.外周血白细跑减少

麻疹的特点:

有呼吸道卡他性炎症,结膜炎,发热第2〜3天出现口腔粘膜斑,全身出红色斑丘疹,退疹后有色素沉着

及细小脱屑。

风疹的特点:

全身症状轻,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并触痛,全身出现斑丘疹,疹间有正常皮肤,退疹后无色素沉着及脱屑。

结合上述的选题答案,选Ao

12.患儿,女,8个月。

高热4天,今日热退但躯干部出现红色斑丘疹,皮疹间有正常皮肤,最可能的诊断是

A.麻疹

B.风疹

C.幼儿急疹

D.水痘

E.猩红热

zy2004-4-144;

zy2003-1-374;

zy2000-4-40考过相同的考点。

此题考的是幼儿急疹的诊断,幼儿急疹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发疹性疾病,特征是发热3〜5天,热退后全身出疹,

并一天内出齐,很快消退。

根据题干“患儿,女,8个月。

高热4天,今日热退但躯干部出现红色斑丘疹,皮疹间有正常皮肤,”可见

发热3〜5天之间。

热退疹出考虑为幼儿急疹。

答案应为Co

其他各种发疹性疾病的特点可以和急疹相互鉴别,考生一定要掌握。

幼儿急疹以往考过。

这一部分考试重点就是发疹和发热的关系。

13幼儿急疹的临床特点是

A.发热1〜2天出疹

B.热退后全身出疹

C.出疹时全身体温升高

D.皮疹常有融合

E.疹退后皮肤留有棕色色素沉着

幼儿急疹的临床特点为:

6〜12个月婴儿多见;

发热3〜4天,热退疹出;

皮疹为红色斑丘疹,颈、躯干部多见,一

天出齐,次日消退,不留痕迹;

通常有耳后、枕后淋巴结肿大。

7个月患儿,发热3天,体温39〜40C,流涕,轻咳。

一般情况好,除咽部充血外,未见其他异常,家长一直服用中药治疗。

今日热退,因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而就诊。

14.最可能的诊断是

15本病的病原为

A.麻疹病毒

B.腺病毒

C.人疱疹病毒6型

D.柯萨奇病毒E•水痘病毒

幼儿急疹潜伏期大致8—14日,平均10日。

起病急,体温突然升高达39—41C,持续3—5天,一般情况良好。

热退9—12小时出现皮疹,皮疹呈红色斑疹或斑丘疹,散布在躯干、颈部及上肢,皮疹问有正常皮肤,几小时内皮疹开始消退,一般在2〜3天内消失,无色素沉着及脱屑。

幼儿急疹的病原体为人类疱疹病毒6型,多见于6〜18个月小儿,春秋两季多

见。

16.6个月女婴,发热3天,体温39C。

一般情况良好,咽充血,耳后淋巴结肿大,心肺无异常,肝脾未触及。

若患儿热退后,伴皮疹出现,可能的诊断是

C.水痘

幼儿急疹潜伏期8〜14日,平均10日。

起病急,体温突然升高达39-41C,持续3〜5天,一般情况良好。

热退9〜12小时出现皮疹,皮疹呈红色斑疹或斑丘疹,散布在躯干、颈部及上肢,皮疹间有正常皮肤,几小时内皮疹开始消退,一般在2〜3天内消失,无色素沉着及脱屑。

17.患儿1岁半。

发热4天,热退后全身出现红色斑丘疹。

其诊断是

B.幼儿急疹

C.猩红热

D.麻疹

E.水痘

热退疹出是幼儿急疹特点。

18.水痘发热后几日开始出皮疹

A.半天

B.1天

C.2天

D.3天

E.5天

水痘发热后1日后开始出现皮疹。

水痘发病后的3〜5日开始出现皮疹。

19.不符合水痘皮疹特点的是

A.皮疹呈向心性分布

B.皮疹最初形态为斑丘疹

C.黏膜处也可见皮疹

D.丘疹、疱疹、结痂可同时存在

E.皮疹不伴瘙痒

水痘为瘙痒性水疱疹。

20.男,5岁。

高热1天,第2天出疹,全身皮肤弥漫性充血发红,可见密集均匀的红色细小丘疹,面部潮红,唇周苍白,

咽扁桃体充血水肿,舌乳头红肿突起。

最可能的诊断是

发热1天后出疹,皮疹呈充血性斑丘疹,同时有口周苍白圈,扁桃体炎,草莓舌,所以诊断首先考虑Do

21.猩红热的皮疹出现在发热后

A.12小时之内

B.12〜48小时

C.49〜60小时

D.61〜72小时

E.大于72小时

猩红热出疹期在起病12〜48小时内出疹,皮疹最先于颈部、腋下和腹股沟处,24小时内布满全身。

22.猩红热患儿皮疹特点,以下哪项不正确

A.皮疹粗糙,砂纸样

B.常有散在糠屑样脱皮

C.在腋窝、腹股沟等皮肤皱褶处皮疹稀疏

D.常在24小时内遍及全身E.疹间皮肤亦呈红色

猩红热皮疹在腋窝、腹股沟等皮肤皱褶易受摩擦部位更密集,可有皮下出血点形成紫红色线条,即帕氏线。

23.猩红热首选治疗方法是

A.复方新诺明3-5天

B.利福平3-5天

C.庆大霉素5-7天

D.头抱曲松7-10天

E.青霉素7-10天

猩红热考过多次,但是治疗是首次考到。

此题考的是猩红热首选治疗方法,猩红热的治疗:

1.一般疗法呼吸道隔离,卧床休息,供给充分水分和营养,防止继发感染。

2.抗菌疗法首选青霉素,每日3万~5万U/kg,分2次肌注,共7~10天。

对青霉素过敏或耐药者,可用红霉素或第1代头抱菌素治疗。

猩红热首选治疗就是肌注青霉素,答案应为E。

其他治疗方法不是猩红热首选治疗。

猩红热的治疗是这一部分常见考点,而且还可以和风湿热、小儿肾小球肾

炎的治疗对比记忆。

24.中毒型细菌性痢疾多见于

A.2〜7岁体格健壮的小儿

B.3〜6个月体格健壮的婴幼儿

C.低出生体重儿

D.8〜10岁营养状况较差的儿童

E.12〜14岁青春期儿童

中毒型细菌性痢疾多见于2〜7岁体格健壮的小儿。

25.目前国内最常见的细菌性痢疾病原菌是

A.福氏痢疾杆菌

B.宋内氏痢疾杆菌

C.鲍氏痢疾杆菌

D.舒氏痢疾杆菌

E.志贺氏痢疾杆菌

细菌性痢疾,属于肠杆菌的志贺菌属,我国以福氏志贺菌多见,其次为宋内志贺菌。

26.细菌性痢疾病理改变的部位是

A.盲肠

B.回肠末端

C.直肠和乙状结肠

D.升结肠

E.降结肠

考查细菌性痢疾的病理改变。

进入人体未被胃酸杀灭的病菌进入肠腔,主要侵犯结肠和肠系膜淋巴结,严重病例可累

及回盲部和回肠末端。

病菌首先侵犯肠黏膜,使之发生缺血、变性、坏死、形成溃疡。

肠黏膜杯状细胞分泌大量黏液而产生腹泻、黏液脓血便。

病变以乙状结肠及直肠为主,故有里急后重症状出现。

27.患儿5岁,于夏季出现高热,惊厥伴神志不清5小时,对诊断中毒型菌痢最有帮助的检查是

A.血常规

B.尿常规

C.血细菌培养

D.粪常规及培养

E.脑脊液检查

中毒型菌痢以往考过,但是中毒型菌痢的辅助检查是首次考到。

题干解析:

此题考的是诊断中毒型菌痢的辅助检查,中毒型菌痢的实验室检查有:

1.大便常规病初可正常,以后出现脓血粘液便,镜检有成堆脓细胞、红细胞和吞噬细胞。

2.大便培养可分离出志贺菌属痢疾杆菌。

3.外周血象白细胞总数可增高至10〜20X109/|,中性粒细胞为主。

根据题干“患儿5岁,于夏季出现高热,惊厥伴神志不清5小时”可考虑为中毒型菌痢、高热惊厥或流行性

乙型脑炎,要鉴别诊断需要做粪常规及培养,分离出志贺菌属痢疾杆菌和大量脓细胞都有助于中毒型菌痢的诊断。

其他检查方法对于鉴别诊断不太有意义。

中毒型菌痢的辅助检查是常见考点,考生要重点掌握。

28.患儿,女,6岁。

夏季发病,因高热1天,惊厥1次住院。

嗜睡,面色苍白,四肢发凉,BP70/40mmH心率126

次/分,心音低钝,颈无抵抗,巴氏征(-)。

A.热性惊厥

B.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C.中毒型细菌性痢疾

D.结核性脑膜炎

E.急性风湿热

zy2000-4-150;

zy2000-4-151考过中毒型细菌性痢疾的诊断,只是题型有些变化。

此题考的是中毒型细菌性痢疾的诊断,中毒型细菌性痢疾的临床表现:

(一)潜伏期多数为1~2天,短者数小

时。

(二)临床表现起病急骤,发展快,高热可>

40'

C,反复惊厥,迅速发生呼吸衰竭、休克或昏迷,肠道症状多不明显甚至无腹痛与腹泻;

也有在发热、脓血便2〜3天后始发展为中毒型。

一般2〜7岁健壮儿童,夏秋季节突起高热,伴反复惊厥、脑病和/或休克者,应考虑本病。

根据题干患儿夏季发病,突起高热,伴反复惊厥、脑病和/或休克者,应考虑为中毒型细菌性痢疾。

答案应

为Co

其他疾病都与中毒型细菌性痢疾比较相似,要掌握鉴别才能做对考题。

中毒型细菌性痢疾今年是第二次考到,其鉴别诊断是重点。

男,5岁,于夏季突然出现高热,2小时后抽搐,面色灰暗,四肢凉,血压下降,心肺未见异常,脑膜刺激征阴性。

29.最可能的诊断为

A.颅内出血

B.结核性脑膜炎

C.颅内肿瘤

D.中毒性细菌性痢疾

E.化脓性脑膜炎

儿童,夏季突然发病,有抽搐,休克等表现,应首先考虑中毒性细菌性痢疾。

脑膜刺激征阴性可排除脑膜炎之类疾病。

30.为确诊,应进一步检查

B.粪常规

C.脑脊液

D.脑电图

E.头部CT

对疑似病例,可用冷盐水灌肠,取便化验。

患儿5岁,8月10日开始发热,头痛,恶心呕吐一次,次日稀便三次,精神不振,抽搐一次。

体检:

急性热病容,嗜睡状,

颈强(+),克氏征什+),WBC15.2X109/L,脑脊髓液为无色透明,白细胞100X106/L,中性80%。

31.该患儿哪种诊断的可能性最大

A.中毒性菌痢

C.结核性脑膜炎

D.流行性乙型脑炎

32.该患儿住院两天后,高热不退,反复抽搐,意识不清,呼吸节律不整,此时最重要的抢救措施是立即应用

A.脱水剂

B.呼吸兴奋剂

C.地塞米松

D.退热剂

E.镇静剂

该患儿发生了脑疝,应立即脱水降颅压。

5岁患儿,7月15日开始发热,伴头痛、恶心、呕吐一次,次日稀便3次,精神不振,抽搐一次。

急性热病容,嗜睡

状,颈强(+),克氏征什+),血常规检查:

WBC15.0X109/L,脑脊液为无色透明,白细胞数100X106/L,中性80%。

33.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B.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脑膜脑炎型)

34.该患儿住院2天后,高热不退,反复抽搐,意识不清,呼吸节律不规整,双侧瞳孔不等大,此时重要的抢救措施是

A.立即应用脱水剂

B.立即应用呼吸兴奋剂

C.立即应用地塞米松D•立即应用退热剂

E.立即应用镇静剂

流脑脑脊液以单粒细胞增高为主,流脑、化脑脑脊液外观混浊。

脑疝应立即脱水降颅压。

第九节结核病

35-小儿初次感染结核分支杆菌4〜8周后,关于免疫与变态反应的概念,错误的是

A.4〜8周后产生迟发型变态反应

B.4〜8周后获得一定的免疫力

C.免疫与变态反应均属细胞免疫

D.免疫为体液免疫,变态反应属于细胞免疫

E.免疫及变态反应同时存在

36最早出现结核菌素试验阳性反应的时间是在小儿受结核感染

A.V4周

B.4~8周后

C.9〜13周后

D.14〜18周后

E.19〜23周后

小儿受结核感染4〜8周后,作结核菌素试验即呈阳性反应。

其发生机制主要是由于致敏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积聚在真皮的血管周围,分泌THI类细胞因子IFN—丫,诱发炎症反应血管通透性增高,在注射局部形成硬结所致。

结素反应属于迟发型变态反应。

37小儿初次感染结核菌至产生变态反应的时间是

A.2〜3天

B.4〜6天

C.7〜12天

D.2〜3周

E.4〜8周

38.初次感染结核,产生变态反应的时间为

A.48〜72小时

B.1周

C.2周

D.3周

小儿受结核感染4〜8周后,做结核菌素试验即呈阳性反应。

结素反应的局部炎症主要由于致敏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浸润,使身体组织对结核菌及其代谢产物产生迟发性变态反应。

39.初次结核感染时,其结核菌素试验阳转的时间为初次感染后

A.2周以内

B.4周以内

C.4〜8周

D.3个月左右

E.4个月左右

40.观察小儿结核菌素试验结果的时间是

A.73〜96小时

B.48〜72小时

C.24〜47小时

D.12〜23小时

E.1〜11小时

患儿,男,3岁。

低热3周伴咳嗽、纳差、乏力。

为明确诊断需要左PPD试验。

41观测PPD试验结果的时间是

A.20分钟

B.12-24小时

C.24-48小时

D.48-72小时

E.72-84小时

42.观测PPD试验,硬结直径12mm正确的判断是

A.(-)

B.(+)

C.(++)

D.(+++)

E.(++++)

结核菌素试验考过多次,这次是题型有一些变化。

此题考的是PPD试验,试验方法:

皮内注射0.1ml含5个结核菌素单位的纯蛋白衍生物(PPD,48〜72小时观测结果,硬结平均直径不足5mrr为阴性,》5mm为阳性(+);

10~19mn为中度阳性(++),>

20mm为强阳性,局部除硬结外,还有水疱、破溃、淋巴管炎及双圈反应等为极强阳性反应(++++)。

根据题干观测PPD试验结果的时间是48-72小时,141题答案选D,观测PPD试验,硬结直径12mm应该是中度阳性(++),答案选Co

PPD试验是结核病总论这一部分的重点,考生要重点掌握。

43.介苗接种后所致结核菌素阳性反应是指硬结直径

A.<

5mm

B.5~9mm,3~5天后反应消失

C.10~15mm,1周后留有色素

D.15~20mm

E.>

20mm

441岁小儿未接种过卡介苗,PPD阳性表示

A.近2~3周感染结核

B.体内已有免疫力,不会再感染结核

C.体内有活动结核

D.对结核无免疫力,需立即接种卡介苗

E.受过结核感染,不一定有活动结核

45患儿,男,3岁。

出生时接种过卡介苗,此次因肺炎入院。

作0T1:

2000,72小时后硬结直径20mm红晕直径30mm

持续7天后仍留有色素。

其最大可能是

A.接种卡介苗后反应

B.活动性结核病

C.局部注射后感染

D.免疫力增强记忆反应

E.其他分支杆菌交叉感染

考查知识点:

如何区分自然感染和卡介苗接种后反应。

自然感染特点:

反应较强,对2U或5UPPD试验反应红硬直径

>

15mm局部反应质地较硬、颜色深红、边缘清楚、甚至起疱,硬结消退后遗有色素沉着和脱屑;

一般7〜10天才逐渐消退;

且阳性反应持续时间较长,短期内无减弱倾向,甚至永久阳性。

卡介苗接种后反应:

对PPD试验反应红硬直径多在10mm

左右;

硬结质软、色淡红、边缘不清楚、无起疱或脱屑,也无色素沉着;

一般3〜5天即可消退;

阳性反应随时间推移逐渐

减弱。

本病例PPD试验结果符合自然感染特点,因此以患活动性肺结核可能性大。

46男孩,5岁,患有结核病,但结核菌素试验阴性,可见于

A.合并上呼吸道感染

B.抗结核治疗1周

C.接种白百破三联疫苗后

D.粟粒型肺结核

E.颈淋巴腺结核

患粟粒型肺结核时,机体免疫功能受抑制,结核菌素试验可为假阴性。

47小儿最常见的结核病是

A.原发性肺结核

B.粟粒性肺结核

D.结核性胸膜炎

E.结核性腹膜炎

小儿最常见的结核病是原发性肺结核。

48小儿结核病最常见的临床类型是

B.干酪性肺炎

C.支气管内膜结核

E.粟粒性肺结核

49皮肤结节性红斑,疱疹性结膜炎,多发性一过性关节炎,颈淋巴结肿大,常见于

A.风湿热

B.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C.类风湿关节炎

D.原发性肺结核

E.川崎病

皮肤结节性红斑,疱疹性结膜炎,多发性一过性关节炎,颈淋巴结肿大,常见于原发性肺结核态)。

50.15岁男孩,低热,干咳,皮肤结节性红斑,疱疹性结膜炎,多发性一过性关节炎及颈淋巴结肿大常见

51.不符合小儿原发综合征的常见临床表现的是

A.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

B.胸片示“双极影”

C.胸片上肺叶有空洞形成D.低热、盗汗

E.食欲减退、消瘦

52.女,5岁。

因低热、盗汗及干咳2个月入院,体检:

T38C,消瘦,面色苍白,两肺呼吸音清,细胞稍高,血培养(-),胸片示肺门淋巴结肿大,可能的诊断是

A.败血症

B.急性风湿热

C.原发型肺结核

D.大叶性肺炎

E.肺不张

(因为高度变态反应状

OT试验(+++),中性粒

该患儿有长期低热、盗汗、消瘦、面色苍白等结核中毒症状,0T试验强阳性。

有干咳,但肺部体征不明显,X线片示

肺门淋巴结肿大。

故考虑诊断C。

肺片中无大片状实变阴影、无肺不张,不符合D、E选项。

无急性风湿热的心脏炎、关节

炎等主要表现,无败血症的全身感染中毒症状,血培养阴性,不符合B、A选项。

53男孩,2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