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模拟试题附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357783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66.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典型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模拟试题附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典型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模拟试题附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典型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模拟试题附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典型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模拟试题附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典型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模拟试题附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典型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模拟试题附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典型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模拟试题附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典型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模拟试题附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典型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模拟试题附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由伦敦各业的工会联合组成

1863年

法国“全法工人联合会”

法国第一个全国性的工人组织

德国“全德工人联合会”

德国无产阶级第一个全国性的组织

1864年

“国际工人协会”

在伦敦成立的第一个国际工人组织

1865年

美国“全国劳工同盟”

美国第一个全国性工会联合会

A.反映出资本主义走向衰落

B.说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C.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诞生

D.表明工人阶级斗争联运性增加

6.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广大工人为改善劳动和生活条件,提高政治地位,同资本家展开了多种形式的斗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

下图中A、B所示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中的两件大事,其对应的内容分别是:

()

A.英国宪章运动《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十月革命胜利

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巴黎公社运动

D.巴黎公社运动十月革命胜利

7.下面是英国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图,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B.外来人口的增加

C.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8.1801—1831年,英国的伯明翰、曼彻斯特等城市的人口增加了两倍多。

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手工工场的普及

B.人们向往城市生活

C.汽车等交通工具的便捷

D.工业革命的快速发展

9.蒸汽机的改良解决了棉纺织业动力不恒定的问题,后来又引发了其他部门的技术变革。

能佐证这一观点的史实为

A.蒸汽机的改良促使工人阶级的产生

B.棉纺织业的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C.人们开始使用内燃机作为交通动力

D.机器制造业引发了冶铁技术的革新

10.“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

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

……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这首气势磅礴,旋律激昂的作品()

A.创作背景是《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田汉作词,聂耳谱曲

C.欧仁·

鲍狄埃作词,皮埃尔·

狄盖特谱曲

D.名称为《义勇军进行曲》

11.图片是直观的历史,能清晰地反映历史的脉络。

下面图片和下列哪一重大事件直接相关?

(  )

A.新航路开辟B.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C.工业革命D.第二次工业革命

12.1844年一位英国工厂视察员在议会作证说:

“最大数量被雇佣来上夜班和长时间白班的人是妇女,她们的劳动更便宜。

”这表明工业革命期间

A.妇女的社会地位得到显著提高B.妇女的社会角色发生变化

C.传统的男尊女卑观念彻底改变D.女工的技术水平高于男工

13.从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马克思主义在世界得到广泛传播,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变为科学,开始指引工人运动沿着正确的道路迅速发展。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共产党宣言》有力地指导了英国的宪章运动

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C.《共产党宣言》发表后,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D.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一次伟大尝试

14.建构示意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

下图横线处最恰当的内容应该是()

A.社会进步B.社会矛盾

C.社会变化D.政治制度

15.下图反映了某时期英国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的比例变化。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英国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的比例的变化

A.新航路的开辟

B.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C.工业革命的发展

D.海外殖民地的扩大

16.下图为某课学习小组小结的部分内容。

据此判断,该课的主题应该是()

A.启蒙运动的兴起B.法兰克王国的建立

C.巴黎公社的建立D.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7.19世纪以来,自由主义、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发展进程。

标志着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化、系统化的是(  )

A.《人民宪章》B.《共产党宣言》C.《解放黑人奴隶宣言》D.《论联合政府》

18.1771年阿克莱特创办了第一个棉纱厂,雇佣了5000多名工人……他将生产的各个工序集中于一个工厂,在工厂中实行了12小时的工作时间,并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

这表明

A.集中的手工工场出现B.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

C.现代工厂制度建立D.棉纱厂生产效率提高

19.1871年当巴黎公社战士还在浴血奋战时,马克思就指出,不管这件事情的直接结果如何,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新起点毕竟是已经取得了。

“新起点“的依据是

A.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

B.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C.成功地动员广大农民群众参加战斗

D.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

20.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蒸汽机器引起了欧洲生产的革命,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取得了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辉煌成果。

由蒸汽机引发的成果是

A.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B.史蒂芬孙发明火车机车

C.本茨制造汽车D.莱特兄弟发明飞机

21.工业革命使工业化国家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人们既感受到从未有过的欢欣,也体验到很多新的痛苦。

“痛苦”指的是

A.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B.越来越多的妇女走出家庭,社会地位提高

C.工业革命后,城市规模越来越大D.工业化进程中,环境污染严重,贫富分化加剧

22.中世纪晚期,西欧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原来的封君封臣制度和庄园制度发生了很大变化,随之而来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它们是

A.工厂和乡镇企业

B.租地农场和工厂

C.乡镇企业和手工工场

D.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

23.“纺工不再像过去那样在家里无拘无束地摇车纺纱了,织工也不能像过去那样在家里自由自在地投梭织布了。

现在,他们必须在工厂中按照没有生命疲倦的机器设备所确定的速度工作。

”这主要说明工业革命改变了()

A.生产方式B.家庭结构C.生活方式D.经济结构

24.“19世纪中后期,一个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来自美洲.亚洲和非洲等地的原料在英国工厂里被加工成商品销往世界各地。

”促成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的直接因素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B.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

C.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D.殖民扩张与掠夺

25.分析下图,对于雅典民主与居民的政治联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超半数的居民能享受雅典民主

B.雅典民主的社会基础为自由民

C.少数奴隶主贵族独享雅典民主

D.外邦人享有雅典最广泛的民主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1.B

解析:

B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瓦特改良的蒸汽机,为工作机提供了稳定的动力,把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

蒸汽机的产泛应用是生产领城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B正确;

珍妮机的发明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排除A;

电动机的发明和内燃机的发明都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的发明,排除CD。

故选B。

2.C

C

根据所学可知,从十八世纪六十年代到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故C符合题意;

题干考查的是英国城市化进程和工业革命之间的关系,故ABD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C

依据题干“革命性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体系的历史力量”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了《共产党宣言》,这一文件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进入一个新的阶段,C项符合题意;

《人权宣言》和《拿破仑法典》是资产性质的文件,AB项不符合题意;

《资本论》不是发表于1848年的著作,D项不符合题意;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学生抓住题干的有效信息“1848”、“共产主义思想体系”,结合排除法解答问题。

4.B

根据所学可知,“……田园诗般的风情不见了……厂房……烟囱……机器……”,这是说,英国的工业文明代替了农业文明,并不是在说明怀念过去的田园生活,故B符合题意;

“……厂房……烟囱……机器的轰响……1850年时,英国的城市人口已经超过了总人口的60%,铁产量超过了世界上所有国家铁产量的总和,煤占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二……”这是说,工业革命使英国煤铁产量居世界第一,故AD不符合题意;

“……伤寒病持续和蔓延的原因,是人们住得过于拥挤和住房肮脏不堪……”,这是说伤寒病持续和蔓延的原因之一是住房条件差,故C不符合题意。

5.D

D

依据题干信息“工会联合会、全国性的工人组织、国际工人组织等”可以看出,无产阶级的斗争从行业内联合、行业间联合、全国联合到国际联合,表明无产阶级斗争的联动性增加,故D符合题意;

题干图表信息没有体现出资本主义走向衰落、说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诞生,故ABC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D。

抓住题干关键词“工会联合会、全国性的工人组织、国际工人组织等”是解题的关键,无产阶级的斗争从行业内联合、行业间联合、全国联合到国际联合,表明无产阶级斗争的联动性增加。

6.C

A|B分别对应的是19世纪40年代、70年代,依据所学可知,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是德意志人马克思和恩格斯两人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性文件,它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推动了无产阶级革命的蓬勃发展;

1871年3月巴黎工人起义,推翻资产阶级政府,建立了巴黎公社,巴黎公社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故C符合题意。

英国宪章运动发生在19世纪三四十年代,十月革命发生在1917年,ABD表述错误,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C。

7.C

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在19世纪城镇人口所占的比重迅速增加,这主要得益于工业革命的完成。

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社会生产力,推动了英国大机器工业的发展,使城镇人口的数量迅速增加,城镇人口所占的比重迅速增加。

C项符合题意,ABD项与英国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图的变化无关,与题意不符,故选C。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图表中的时间“19世纪”英国城镇人口所占的比重迅速增加,可以连接知识点英国在19世纪上半期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推动了城镇化进程,由此可以判断出正确答案。

8.D

18世纪60年代的工业革命最先开始于英国。

瓦特改良蒸汽机的发明,蒸汽机作为新的动力机器进入生产领域,蒸汽代替了人力,把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

1840年前后,工业革命在英国结束,大机器生产取代了工场手工业。

工业革命的快速发展是1801—1831年,英国的伯明翰、曼彻斯特、格拉斯哥等城市的人口增加了两倍多。

因此,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9.D

依据题干中的观点认为,蒸汽机的改良引发了其他工业部门之间的变革是联动的,并不是单一的。

能佐证这一观点的史实是机器制造业引发了冶铁技术的革新,D项符合题意;

ABC项均未体现出技术变革的特点,故此题选D。

10.C

根据题干信息“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

”,可知材料内容出自《国际歌》;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71年,法国巴黎公社失败后,公社的领导人之一欧仁鲍狄埃创作了《国际歌》的歌词,后来,经过工人作曲家狄盖特谱曲后,《国际歌》在全世界广泛传唱起来。

选项C符合题意;

材料容纳与《共产党宣言》不符,A排除;

田汉作词,聂耳谱曲的是《义勇军进行曲》,BD排除;

11.C

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反映事件是从英国开始,后传播到世界各地,图片反映的是工业革命,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C符合题意;

最先进行新航路开辟的不是英国,A排除;

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影响范围没有图片中的大,B排除;

第二次工业革命走在前面的国家是美国和德国,D排除。

故选择C。

12.B

根据所学可知,1844正是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前后,女性突破家族的束缚,参加工业生产,说明其社会角色发生变化,故B符合题意;

女性地位显著提高在题干材料中不能体现,故A不符合题意;

传统的男尊女卑观念到现在也没有彻底改变,故C不符合题意;

女工的技术水平高于男工,说法太绝对,故D不符合题意。

13.A

A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宪章运动爆发在《共产党宣言》发表之前,A符合题意;

1848年《共产党宣言》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出共产主义运动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标志着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一次伟大尝试,BCD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14.C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使工业化国家的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提高了国家生产力水平,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促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推动城市化;

但是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

所以C符合题意;

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15.C

依据图表反映的信息是,从1750年至1870年英国城市人口不断上升,即工人的增多,而农村人口不断下降。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首先从英国开始,19世纪上半期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

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促进了工业的发展,直接导致了工厂企业的出现,促进了城市的兴盛和城市人口的增长。

C项符合题意;

新航路的开辟出现在15——16世纪,排除A项;

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排除B项;

海外殖民地的扩大为资本主义的发展积累了资本,没有直接影响国家人口的变化。

排除D项;

16.D

题干反映的是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的条件,D符合题意;

启蒙运动的兴起与工人运动无关,A排除;

法兰克王国的建立与工人运动无关,B排除;

巴黎公社的建立是马克思主义的第一次伟大尝试,C排除。

故选D。

17.B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共产党宣言》的认识。

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

《共产党宣言》揭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规律,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为获得自己的解放而斗争。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也标志着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化、系统化。

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B。

【考点定位】人教版九年级上•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8.C

工业革命开始后,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所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题干的“将生产的各个工序集中于一个工厂,在工厂中实行了12小时的工作时间,并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表明现代工厂制度建立,故C符合题意;

集中的手工工场出现是在14世纪前后,排除A;

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是18世纪60年代,排除B;

棉纱厂生产效率提高在题干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D。

19.B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一次伟大尝试,巴黎公社过程中成立了公社委员会,B正确;

巴黎公社起义中没有无产阶级政党的指导,A错误;

巴黎公社并未动员农民,C错误;

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的是事业跟,D错误。

20.B

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瓦特改良的蒸汽机,为工作机提供了稳定的动力,把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

1814年,英国工程师史蒂芬孙使用蒸汽机为动力,发明了火车机车,密切了人们之间的联系,选项B符合题意;

珍妮机不使用蒸汽机牵引,选项A不符合题意;

汽车使用内燃机,选项C不符合题意;

飞机使用内燃机,选项D不符合题意。

21.D

工业化进程中,环境污染严重,贫富分化加剧,使人们“体验到很多新的痛苦”,D符合题意;

ABC项内容都是工业革命的积极影响,使人们“感受到从未有过的欢欣”,排除。

故选择D。

22.D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世纪晚期,欧洲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原来的封君封臣制度和庄园制度发生了很大变化,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出现,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出现。

随着土地集中建立了租地农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经营。

手工工场可分为分散的手工工场(即简单协作)和集中的手工工场(工场手工业)两个阶段。

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23.A

由材料可知,纺工和织工必须在工厂中按照没有生命疲倦的机器设备所确定的速度工作,体现了工业革命后机器大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体现了工业革命改变了生产方式,A符合题意;

BCD项材料没有体现,排除。

故选择A。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

注意掌握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点。

24.C

本题考查的是工业革命的知识,通过把握材料中的关键词:

“19世纪中后期,一个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通过时间,我们可判断出促使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的直接因素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C正确;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是在17世纪,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是在20世纪前期,殖民扩张与掠夺在16世纪已经开始,ABD排除。

故答案选C。

25.B

伯利克里当政时期,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发展的古代世界的高峰。

当时,公民的权利被扩大,很多公民担任政府公职;

全体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利机构公民大会,决定内政、外交等重大问题。

而妇女、奴隶和外邦人则被排斥在民主政治之外。

分析图片数据,可以雅典民主与居民的政治联系是雅典民主的社会基础为自由民。

故答案选: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