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从城市生态环境保护角度浅析中德城市绿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毕业论文从城市生态环境保护角度浅析中德城市绿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从城市生态环境保护角度浅析中德城市绿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scitygreenconstructscomparesChinatosayemphaticallytotheecologyprotectionandthemaintenance,therefore,inthecitybotanicalgardenplanandtheconstruction,shouldtaketheecologicalequilibriumastheleadership,coordinatesthegoodcitygreenwiththenaturalecosystemandbetweenthecityfunctiondistrictrelations,focusestotheoverallcityecologicalenvironment.ThisarticlethroughfromcityecologicalenvironmentprotectionanglebriefanalysisChina,Germancityafforestation.ThusstudiesGermanygreentoconstructtheadvancedidea,naturallywillintroducethecity,willachievetheecologyandtheafforestedbalancedhappiestextent.
Keywords:
Thecityecologicalenvironmentprotection,theChinesecityafforests,Germancityafforestation
目录
前言……………………………………………………………………………………1
1.中德城市绿化现状分析……………………………………………………………1
1.1城市绿化的含义及内涵…………………………………………………………1
1.2中国城市绿化的理念及现状……………………………………………………1
1.3德国城市绿化的理念及现状……………………………………………………1
1.4中德两国城市绿化比较…………………………………………………………3
2.城市绿化引发的生态环境保护思考………………………………………………3
2.1生态设计…………………………………………………………………………3
2.2生态环境维护……………………………………………………………………5
2.3生态补偿…………………………………………………………………………6
3.以中德屋顶绿化为例浅析中德城市绿化…………………………………………8
3.1屋顶绿化的优势…………………………………………………………………8
3.2德国先进的屋顶绿化系统………………………………………………………8
3.3中德两国屋顶绿化的比较………………………………………………………9
3.3.1规范法规………………………………………………………………………9
3.3.2土壤……………………………………………………………………………9
3.3.3植物……………………………………………………………………………9
3.3.4其他比较………………………………………………………………………9
结语……………………………………………………………………………………9
致谢………………………………………………………………………………….10
参考文献…………………………………………………………………………….10
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作为物质的积累,文化的结晶,其规模也迅速扩大。
相应地出现了空气污染、水体污染、热岛等不利于人们生存的诸多因子。
作为以人为本的城市,迫切需要改变这种生态状况。
因此,城市生态保护建设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城市发展的必然,也是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标志。
1.中德城市绿化现状分析
20世纪下半叶,一些发达国家的科学家提出了“城市林业”概念,就是要把森林引入城市,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防治环境污染,改善居民生活环境。
所以,发展以乔木为主,乔、灌、花、草相结合的拟森林环境,是城市绿化的主要内容。
树、花、草是城市绿化中的三要素,均是城市绿化中不可缺少的成分,但要因地制宜,设计绿化要采用相应手段,以获得最佳生态效益和园林景观效果。
1.1城市绿化的含义及内涵
城市绿化是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创造融合自然的生态游憩空间和稳定的绿地的基础上,运用生态学原理和技术,借鉴地带性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结构特点和演替规律,以植物群落为绿化基本单元,科学而艺术地再现地带性群落特征的城市绿地。
从城市绿地系统角度,绿地的布局、规模应重视城市景观结构脆弱和薄弱环节的弥补,考虑功能区、人口密度、绿地服务半径、生态环境状况和防灾等需求进行布局,因害设绿,按需建绿和扩绿,并从市民生存空间和自然过程的整体性和连续性出发,重视绿地的镶嵌性和廊道的贯通性,将人工要素和自然要素整合成绿色生态网络;
从绿地群落角度,应顺应自然规律,利用生物修复技术,构建层次多、结构复杂和功能多样的植物群落,提高自我维持、更新和发展能力,增强绿地的稳定性和抗逆性,实现人工的低度管理和景观资源的可持续维持及发展。
城市绿化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方面具有以下作用:
净化城市空气、水分、土壤,保护人民健康;
改善城市环境,创造舒适的小气候;
提高城市景色美感和质量;
丰富城市居民的文化精神生活。
城市绿化功能的优劣是以单位土地面积的植物叶片总面积为主要标志,因此增加叶面积,也就是增加了城市绿化的生态作用。
乔木的叶面积是其正投影面积的20倍。
灌木叶面积是其正投影面积的5~10倍,而草本则更小些,树木的生态效果是草坪的4倍,而由乔、灌、草复合构成的生态小群落,生态效益最好。
许多树种对有毒、有害气体均有较强的吸附作用,而草本植物均很少有吸附有毒、有害气体的作用;
在降低辐射、降温、降尘、消毒等方面,乔、灌树种更胜一筹。
同等面积的乔木与草坪的生态值相比,吸收二氧化碳量、释放氧气量、蒸腾水汽量、蒸腾吸热量等,分别是草坪的27.2倍、25.5倍、23.3倍、32.2倍。
为此,针对在一些地方的城市绿化中“草坪热”的流行,须树立城市绿化的生态意识。
绿化、美化、香化、果化,须同步并进,乔、灌、草混种,形成自然的、功能完备的植物群落,既能体现美感又能带来最佳的生态效益和功能,这是城市绿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1.2中国城市绿化的理念及现状
绿化作为改善城市环境的一种手段,是在反思重美化、轻生态的现象基础上提出的。
力求通过充分利用种类繁多的绿化植物,模拟自然生态系统,构建层次结构复杂和生态多样的城市绿地系统。
当然,城市绿化应有明确、易于操作的指标和要求。
如不同功能区的绿地评价、植物选择的地域性、群落的生态结构、绿地的养护管理目标及技术、小环境等。
同时,应普及科学思想,树立生态意识,提高各级领导和广大市民对自然美的认识和向往,改变城市绿化过于追求气派和攀比求洋的做法,倡导营造健康、自然和舒适的绿色生活空间。
当前城市绿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首先,由于我国大多数城市的发展(特别是近10年的发展)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过程,从而造成城市发展壮大后环境绿化上的先天不足。
其次,城市绿化在规划设计阶段只在美化功能上做文章,过度追求艺术,强调平面效果。
另外,“草坪热”温度不减。
草坪为主的观赏性较强的绿地,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美化了城市环境,但是没有形成合理的绿化模式及立体空间的绿色网络。
1.3德国城市绿化的理念及现状
德国的环境保护是世界上最好的国家,也是最早提倡环境保护并舍得在这方面投入大量人力和资金的国家之一。
经过不断的努力和发展,环保和绿化已深入德国各个领域,并被认可和接受。
现在,德国随处都可以看到精美别致的公园绿地,楼堂馆所和盘旋回行的立体交通也是绿树成荫,繁花似锦,青环翠绕,整个城市完全处于花园绿林之中。
(请参见图一)
图一德国绿化现状之德国北威州Dortmund市westfallenparken绿化形式
Dortmund市绿地占城市总面积的70%,人均占有公园绿地40平方米。
为了增加城市自然景观面积,改换城市景观状况,采取了“指状发展”的模式,使城市绿地、森林公园楔形插入市中心。
城市中林荫道和街心公园,各种类型的园林绿地星罗棋布。
Dortmund之所以获得良好的自然环境,一方面是政府和企业的作用;
另一方面是合理地规划布局和市民的支持以及法规保障。
他们的作法是先把城市园林规划公布出来,征求市民意见,再经过议会通过,并制定相应的园林法规,以保证城市按园林规划进行建设和管理。
越来越多的德国公民认识到:
如环境不健全,生活水平再高也是美中不足。
因此,向往自然和保护园林绿化成为一种文化意识和生存环境质量追求。
当经济发展与环境生态相矛盾时,往往首先考虑生态的需求。
搬迁工厂,拆除过密建筑,增加绿地面积是政府和广大市民自觉遵守的事,已顺理成章。
相反,如果为了建筑而挤占绿地,往往会引起居民的反对,在议会里通不过。
德国的城市绿化和绿化效果达到了尽善尽美的程度,既增添和创新了新景色,又保持和完善了天然美景。
园林绿化部门,在园林绿化布局的手法上,除建筑广场采用规划式外,一般采用自然式手法。
表现为多层次、多树种、多色彩、树冠线起伏,打破单调整齐划一格局。
在开阔的大草坪上点缀稀疏的树丛及花卉,形成开朗景观,其间开辟漫步小道,设置园灯、座椅,配置以水池、喷泉。
公园中建筑很少,地形略有起伏,不搞大型山石,以大面积草坪、树丛构成自然式园景。
公园的水面上,天鹅、野鸭自由游弋,草丛中松鼠、野兔不时出没,生态环境十分优美。
为了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德国城市周围共设立了65个大型天然公园和1300个小型自然生态保护区。
汉堡市开辟了780公顷的自然保护区,栖息多种动物。
保护区中心的树木任其自然生长,对病虫害防治一律采取生物防治。
法兰克福为了鼓励居民修建绿地,规定凡居民建设庭院绿地1平方米,政府一次性奖励40欧元。
德国人有酷爱树木花草的传统,把绿化环境看成是一种美德。
1.4中德两国城市绿化比较
导致中国德国城市绿化现状不同的原因关键在于两个对于绿化的理念不相同,中国似乎有点急于求成,而违背了自然规律,忽视了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事实上任何植物都是需要时间才能成熟起来的。
但是不可否认受城市用地制约,土地市场冲击,人工干扰的高度胁迫,城市绿地受经济的困扰时必然的,但是我们仍然应该学习德国,改变观念,精心设计;
合理选择树种;
乔、灌、草合理搭配;
努力营造接近自然的生态;
加强城市绿化设计的规范化管理。
2.城市绿化引发的生态环境保护思考
2.1生态设计
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设计形式都称为生态设计。
景观与城市的生态设计反映了人类的一个新的梦想,一种新的美学观和价值观:
人与自然的真正的合作与友爱的关系。
在理论和实践上包括:
地方性,保护与节约自然资本,让自然做功和显露自然等4条基本原理。
生态设计不是一种奢侈,而是必须;
生态设计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产品;
生态设计更是一种伦理;
生态设计应该是经济的,也必须是美的。
(请参见图二)
图二生态设计德国北威州Kamen市住宅花境
与传统设计相比,生态设计在对待许多设计问题上有其特点(表)。
但是,生态设计应该作为传统设计途径的进化和延续,而非突变和割裂。
缺乏文化含义和美感的唯生态设计是不能被社会所接受的,因而最终会被遗忘和被淹没,设计的价值也就无从体现。
生态的设计应该、也必须是美的。
(请参见表一)
表一常规设计与生态设计之比较(参照vanderRynandCowan,1996)
问题
常规设计
生态设计
能源
消耗自然资本,基本上依赖于不可再生的能源,包括石油和核能。
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或生物能。
材料利用
过量使用高质量材料,使纸质材料变为有毒,有害物质,遗存在土壤中或释放入空气。
循环利用可再生物质,废物再利用,易于回收,维修,灵活可变,持久。
污染
大量、泛滥
减少到最低限度,废弃物的量与成分与生态系统的吸收能力相适应。
有毒物
普遍使用,从除虫剂到涂料
非常谨慎使用
生态测算
只出于规定要求而做,如环境影响评价。
贯穿于项目整个过程的生态影响测算,从材料提取,到成分的回收和再利用。
生态学与经济学关系
视两者为对立,短期眼光。
视两者为统一,长远眼光。
设计指标
习惯,适应,经济学的。
人类和生态系统的健康,生态经济学的。
对生态环境的敏感性
规范化的模式在全球重复使用,很少考虑地方文化和场所特征,摩天大楼从纽约到上海,如出一辄。
应生物区域不同而有变化,设计遵从当地的土壤,植物,材料,文化,气候,地形,解决之道来自场地。
生物、文化和经济的多样性
使用标准化的设计,高能耗和材料浪费,从而导致生物文化及经济多样性的损失。
维护生物多样性和与当地相适应的文化以及经济支撑。
知识基础
狭窄的专业指向,单一的。
综合多个设计学科以及广泛的科学,是综合的。
空间尺度
往往局限于单一尺度。
综合多个尺度的设计,在大尺度上反映了小尺度的影响,或在小尺度上反映大尺度的影响。
整体系统
划地为牢,以人定边界为限,不考虑自然过程的连续性。
以整体系统为对象,设计旨在实现系统内部的完整性和统一性。
自然的作用
设计强加在自然之上,以实现控制和狭隘地满足人的需要。
与自然合作,尽量利用自然的能动性和自组织能力。
潜在的寓意
机器、产品、零件。
细胞、机体、生态系统。
可参与性
依赖于专业术语和专家,排斥公众的参与
致力于广泛而开放的讨论,人人都是设计的参与者
学习的类型
自然和技术是掩藏的,设计无益于教育。
自然过程和技术是显露的,设计带我们走近维持我们的系统。
对可持续危机的反应
视文化与自然为对立物,试图通过微弱的保护措施来减缓事态的恶化,而不追究更深的,根本的原因。
视文化与生态为潜在的共生物,不拘泥于表面的措施,而是探索积极地再创人类及生态系统健康的实践。
生态设计不是一种奢侈,而是必须。
因为它关系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关系到每个人的安全和健康;
也关系到人类的持续。
如果把生态设计理解为远离城市的丛林中或自然保护地的设计;
或是环保主义者在其后院的一种实验;
或是认为只能在城市中的样板区的一种摆设,那是对生态设计的偏见,至少是对现代和未来生态设计概念的不理解。
生态设计是一个过程,一种“道”,而不是由专业人员提供的一种产品。
通过这种过程使每个人熟悉特定场所中的自然过程,从而参与到生态化的环境和社区的建设中。
生态设计是使城市和社区走向生态化和趋于更可持续的必由之路。
我们提倡生态设计,尽量遵循生态设计原则建设城市与景观,但并不能廉价地提倡将一定的区域冠以“生态”为前缀的名称,诸如生态城市、生态小区等等。
生态设计更是一种伦理。
它反映了设计者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是每个设计师的最崇高的职业道德的体现。
有了对社会和土地的责任感,景观设计师才有可能选择前者。
生态设计是经济的,生态和经济本质上是同一的,生态学就是自然的经济学。
两者之所以会有当今的矛盾,原因在于我们对经济的理解的不完全性和衡量经济的以当代人和以人类中心的价值偏差。
生态设计则强调多目标的、完全的经济性。
2.2生态环境维护
生态蕴涵着文化,环境彰显着文明。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到2020年使我国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大力提升生态文明水平,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美好理想。
森林是人类赖以生存、不可或缺的环境条件。
林业是改善城乡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安全、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基础性工程,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纽带,是建设生态文明的主体。
把森林建在身边,把绿色留在身边,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提高生活质量和享受建设生态文明成果的迫切需要。
实施造林绿化工程,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必须坚持质量第一、建管并重。
造林绿化不仅能够取得即期的生态效益,而且还能为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财富。
长远大计,质量为本,质量是生态绿化的生命线。
要牢固树立植树造林的质量意识和效益意识,坚持立足实际、讲究科学,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力争建成精品。
造林绿化,三分造,七分管。
必须高度重视生态管护工作,坚持依法治林,依法保护,坚决打击遏制毁林毁草、破坏资源等不法行为;
高度重视森林防火工作,建立管护机制,切实保护造林绿化成果。
(请参见图三)
图三德国Kamen市公路绿化设计崇尚自然体现生态环境的维护
实施造林绿化工程,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任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构筑长效机制。
造林绿化是培育人们的生态意识、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举措。
要突出抓好人居环境改善,积极推进城区园林化,不断扩大城区绿化面积;
下大力搞好城镇的绿化美化治理,建设美好家园,优化人居环境。
积极探索造林绿化新机制,推行合作制、股份制、股份合作制造林,逐步建立起责权利相统一的新机制,不断聚集绿化造林的各种要素,为创建生态宜居家园、建设生态文明提供有力保证。
2.3生态补偿
生态补偿最初单指生物有机体、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受到干扰、破坏时,所表现出来的自我补偿能力。
后来,这一概念被引入社会经济活动和生态保护建设。
现代生态补偿可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
广义包括污染环境的补偿和生态功能的补偿;
狭义则专指对生态功能和生态价值的补偿。
对于生态补偿机制概念的界定应遵循5个原则:
一是对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要有针对性;
二是符合相关学科的理论原则;
三是处理好与现有相关概念和政策的关系;
四是尊重有关名词的历史沿革和文化习惯;
五是尽可能与国际上的相关概念接轨。
近两年,中央对建立生态补偿机制问题高度重视,社会各界呼声强烈,地方积极开展实践探索。
在这个阶段,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界定好生态补偿机制的概念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因为概念的内涵决定着政策制定和实践的内容和方向,外延决定着相关工作的边界。
生态补偿机制的概念应主要为解决区域性生态环境保护问题而提出,其根本目的是维护、改善或恢复区域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而不是直接针对排污者等个体环境责任人的政策。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建立了较完整的环境污染防治政策体系,对主要环境污染问题和明确责任主体的管理都有法律和政策可循。
但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自然生态保护方面,面临着政策结构性缺位的挑战,特别是相关的环境经济手段严重短缺,无法解决诸如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流域和矿产资源开发等领域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所以,生态补偿机制概念应该是主要为解决区域性生态环境保护问题而提出的,其根本目的是维护、改善或恢复区域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而不是直接针对排污者等个体环境责任人的政策。
生态补偿机制所调整的对象和政策制定的方向应是:
矫正生态环境保护或破坏行为产生的环境利益和经济利益的分配关系,它是以经济激励为主要特征的环境经济政策和其他相关的制度安排。
根据我国现有环境政策体系的结构,生态补偿机制的主要作用对象是区域生态环境保护领域。
该领域有三个相关的重要特征:
一是区域性,如重要生态功能区、流域和矿产资源开发中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二是涉及的责任(利益)主体数量大,而且有时不容易界定,如重要生态功能区和大江大河的受益者问题。
虽然矿产资源开发主体容易界定,但开发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往往是大范围,具有鲜明的区域特征;
三是在多情况下以生态保护为主,包括相关污染防治行为。
综上,我国的生态补偿机制的概念可以表述为:
是一种为保护区域生态环境和维护、改善或恢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调整相关利益者因保护或破坏生态环境活动产生的环境利益及其经济利益分配关系,内化相关活动产生的外部成本,具有经济激励作用的制度安排。
从本质上看,生态补偿机制概念界定与国际上的生态服务付费和生物多样性补偿的内涵有较大的相通性。
生态服务付费强调对生态服务的经济补偿,生物多样性补偿强调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破坏后的恢复性补偿行为。
我国的生态补偿机制概念基本上包含了这两者的内涵。
根据德国的有关减少环境影响和补偿的立法,如果对景观的改变,不管是它的使用还是在它的面貌,它都被认为是对环境产生了影响,同时对地下水位的改变也被看作是一种影响。
只有这个影响是重大的时候,或者这个影响对自然和景观长期不利的话,会包括在我们立法的规划范围内,如果是短期的就不包括了。
(请参见图四)
图四德国北威州Bergkamen市城市边沿绿化处理主要追求生态平衡
德国的国家法律对于自然保护的法律确定了一些规则,一是要评估一个影响,然后要做出决策,通过空间规划或者是景观规划来分析一下,是否可以避免这种影响。
比如说公路的修建,它可能会影响地下水,或者是周围的一些栖息地,所以我们是不是想办法避免这种影响。
第二步,如果发现这个影响不可避免,看是不是可以减轻这个影响,就是减少这个影响。
如果不能完全消除影响的话,就要尽可能地减小影响,如果减小影响做不到的话,我们就要考虑补偿。
尽兴补偿需要抓紧时间差,因为湿地或者树都是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成熟起来的。
(请参见图五)
图五德国北威州Ost市自然绿化
3.以中德屋顶绿化为例浅析中德城市绿化
屋顶绿化就是指采用以草坪和花卉为主的绿化材料在建筑物的顶部进行绿化建设的绿化形式。
据测定,夏季城市气温为27.5时,草坪表面温度为24-25,比裸露地面低3-4,比柏油路表面温度低8-10。
在净化空气方面,实施屋顶草坪不仅可以使用权城市中的CO2含量降低大约2-3人百分点,而且,对降低顶层楼房的湿度也会起到良好的作用。
屋顶绿化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