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5单元教案设计四年级语文下册Word下载.docx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5单元教案设计四年级语文下册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5单元教案设计四年级语文下册Word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
2、把自己喜欢的读给同桌听听,请同桌评出读得好的,给予表扬。
(师巡视,了解学情)
3、感知内容:
说说课文讲了什么事,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板书:
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
(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复杂到简单一步一步的归纳,切忌敷衍。
)
三、读中悟情,以情促读
1、以读代讲学习第1自然段,请学生朗读,其他同学听、评。
教师注意指导“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
”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读本段,边读边把自己读懂的和不懂的勾下来、写下来。
(估计学情:
学生能读懂做风筝所用的材料是什么?
他们做完风筝后的心情。
对于“憧憬”、“依然”二词,学生可能不大明白。
(2)学生汇报。
学生在说用什么做风筝时,教师可让孩子结合自身经历及收集的资料谈谈看法。
“憧憬”一词可根据“泡泡”的提示引导学生,或在具体的语境中解决。
“依然”一词可用近义词“仍然”,通过换词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3)当学生在谈到书中孩子的心情时,引导他们读两个句子:
a、我们精心的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
b、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
教法:
多种形式读,体会作者高兴的心情。
(4)假如就是你在做风筝,你会想些什么?
做些什么?
(让学生入情入境)
(5)多种方式读全段。
3、学习第三自然段。
(1)角色转换:
风筝做好了,此时你最想干什么?
(2)创设情境:
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孩子们放风筝的欢乐场面吧!
播放多媒体课,或者教师有感情地朗读一篇细致描写放风筝场面的文章,让学生入情入境。
(3)引导表达:
刚才同学们欣赏了放风筝的画面,你们看到了什么,与大家交流交流。
(4)角色转换:
当你奔跑在空旷的田野中,看到高高飘荡在天空中的风筝,你的心里产生了一种怎样的感受?
(5)品味课文:
用心多遍朗读第3自然段,想一想哪些地方写出了文中孩子和我们一样的感受。
需要精读的句子:
a、一个人用手托着,另一个人牵着线,站在远远的地方,说声“放”,那线一紧一松,风筝就凌空飞起,渐渐高过树梢了。
b、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
注:
此二句可根据课堂情况,分析写法,如第一句中动词“托”“牵”的用法。
(6)深入赏读:
让我们带着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兴奋、激动、自豪)再读全段课文。
四、小组自学生字,交流学法。
1、出示生字,指名组词朗读。
“拼”“村”“丧”的读音需特别注意,磨的读音:
二声(摩擦)、四声(磨面);
坊的读音:
一声(牌坊)、二声(作坊)。
2、观察生字,交流识字写字经验。
“村”可与“材”进行比较记忆,“丧”的下面部分没有一撇。
3、练习书写生字。
五、课堂练习
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第二课时
一、诵读回味表现情感
1、选择第1自然段至第3自然段中你最喜爱的一段话读给大家听,读出感情。
2、作者在做风筝,放风筝时的心情怎样?
用一个词概括。
二、细读深究体悟感情
1、学习第4自然段
a、读一读:
用心读读第4自然段,能发现“我们”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吗?
b、说一说:
说说你读后的发现。
c、试一试:
能不能用读表现出不同的心情来?
(可采用多次读的方式进行)
重点读好这个句子:
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那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
方式:
读、体会、“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可表演。
d、评一评:
你们觉得这些同学读得怎么样,从哪些语词的朗读上能感受到“我们”的快乐或难受。
2、学习5、6、7、8自然段
(1)师:
假如你高高飞着的风筝断了,飞了,你会怎样呢!
(2)师:
我们来看看这些小朋友们是怎么做的?
请读读5、6、7、8自然段。
重点读好:
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上…… (3)体验:
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孩子的难过而又不甘心的情感。
(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为主要体会句。
三、回顾课文,畅谈感受
1、放筝时,线断了,风筝飞走了,孩子们很难过、着急,为什么还说放风筝是快乐的呢?
你有过这种生活体验吗?
2、一个提问下,帮助学生再次疏导出全文线索,板书:
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并再次朗读几个描写心情的重点句。
四、课堂练习
1、把自己玩耍、活动时候的心情告诉大家,写一写。
2、写几个描写心情的词语,并在小组内交流。
17.麻雀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体会老麻雀为了保护小麻雀表现出的那种强大的力量。
2.通过对重点段落的教学,进一步学习、掌握具体记叙和表达真实思想感情的方法。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着重理解第4、5两个自然段,认真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具体描写来表现老麻雀掩护小麻雀的那种为“一种强大的力量”所支配的精神。
通过对重点段落的教学,进一步学习、掌握具体记叙和表达真实思想感情的方法。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初读课文,让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二)给课文分段,归纳各段段意。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给课文分段,归纳各段的段落大意。
三、教学过程
(一)按“预习”要求初读课文,通过查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新出现词语,正音正字。
1.课文第4自然段出现了两个多音字,教师应提醒学生注意正确读音。
如“露(l^u)出”的“露”,有“l^u”和“l)”两种读音,在课文里应读“l^u”,不读“l)”,意思是显出来,现出来。
一般读“l^u”时用于口语。
又如:
“像一块石头似(sh@)的”中的“似”,有“sh@”和“s@”两种读音,在课文中应读“sh@”,不读“s@”,意思是跟某种事物或情况相似。
2.课文第5自然段出现的生字,其中“躯”、“搏”、“浑”,教师应提醒学生注意与“驱”、“博”、“混”几个同音字的区别。
可以一边对照字形和字义,一边板书在黑板上,指导学生正确组成词语。
例:
躯(身躯)
驱(驱使)
博(博物馆)
搏(搏斗)
浑(浑身)
混(混水摸鱼)
另外,生字中“巢”和“拯”都是翘舌音。
“拯”不要读成“ch7ng”。
3.指导学生分析字形结构,讨论识记重点字的方法。
本课有12个生字。
教师可引导学生给生字按结构分类。
如:
上下结构的字有“奈、巢、煞”,左右结构的字有“撼、躯、拯、幼、浑、哑、搏、愣”,半包围结构的字有“庞”。
其中,“撼、躯、幼、浑、哑、庞”六个字,可以用部首表义类的方法识记。
“哑”字,是一个“亚”字,加上一个“口”部,意思是由于生理缺陷或疾病而不能说话。
联系课文中出现的“嘶哑”,应理解为声音沙哑。
4.引导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拯”字,在课文中组成的词语是“拯救”,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拯”作为带点字,通过,找出“拯救”一词在字典中的解释是援救,救助的意思。
接着,再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带有“拯救”一词的句子。
联系上下文读一读,使学生明白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想不顾一切地援救自己的幼儿,使小麻雀脱离危难。
5.出示重点词语,让学生巩固练习。
摇撼(h4n):
摇动。
无可奈(n4i)何:
没有办法,无法可想。
扎煞(sh1):
(手、头发、树枝)张开,伸开。
庞(p2ng)大:
很大。
本文是就猎狗的身躯同麻雀相比较而言的。
(二)引导学生归纳各段的段落大意,给课文分段。
1.让学生读课文,了解课文讲述了一个怎样动人的故事。
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文里找出故事中被描述的是哪三个角色,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在明确的基础上,说说课文讲了一什么事。
(故事中被描述的人物有猎狗、小麻雀和老麻雀。
它们之间,小麻雀是老麻雀的孩子,猎狗想吃掉小麻雀,老麻雀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
这篇课文叙述了一只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的故事。
2.在了解了课文讲了一什么事的基础上,让学生看一看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课文哪几段是描述老麻雀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
由此,找出课文的重点段落,划出结构段。
(课文一共有7个自然段。
第4、5自然段是故事的发展和高潮,讲了老麻雀在庞然大物——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掩护小麻雀的故事。
这两个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段。
其它课文部分,1、2、3自然段是故事的开端,讲述猎狗随我打猎归来途中,看到从巢里掉下来一只小麻雀的经过。
6、7自然段是故事的结局,讲述了小麻雀得救,猎狗被带走的情形。
3.在进一步读课文的基础上,归纳出各段的段落大意。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不同方法进行归纳。
第一段(1、2、3自然段),教师可教给学生用分清主次内容的方法进行归纳。
段意是:
我打猎归来途中,看到从巢里掉下来一只小麻雀。
第二段(4、5自然段),教师可教给学生用合并自然段段意的方法进行归纳。
老麻雀在庞然大物
——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
第三段(6、7自然段),用合并自然段段意的方法进行归纳。
小麻雀得救,我带走了猎狗。
(一)理解课文的内容,从课文内容中体会老麻雀为了保护小麻雀表现出的那种强大的力量。
(二)重点学习4、5两个自然段,进一步学习、掌握具体记叙和表达真实思想感情的方法。
着重理解课文第4、5两个自然段,认真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具体的描写来表现老麻雀奋不顾身掩护小麻雀的那种为“一种强大的力量”所支配的精神。
(一)教师为学生有感情地范读课文,让学生回忆课文围绕麻雀写了一什么事。
然后,让学生说一说。
(这篇课文围绕麻雀描写了“我”在打猎回来的路上,亲眼看到大猎狗想吃掉小麻雀,老麻雀在大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的事情。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学生读课文第1、2、3自然段,让学生想一想这事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
(课文第1、2、3自然段是故事的开始。
猎狗随我打猎归来途中,突然放慢了脚步,悄悄地向前走,嗅到了前面有什么野物。
我在这时,看到从巢里掉下来一只小麻雀。
2.指名学生读课文第2自然段,“突然,我的猎狗放慢脚步,悄悄地向前走,好像嗅到了前面有什么野物。
这里,“野物”指什么?
作者用“突然”和“嗅”引出了小麻雀,自然、合理。
教师可以让学生想一想“嗅”的意思,引导学生理解因为是猎狗,所以,无论是听觉,还是视觉,都自然会对“野物”有着特殊的敏感,为学生理解后面的课文中猎狗想吃掉小麻雀打下基础。
(“……好像嗅到了前面有什么野物”中的“野物”指的是小麻雀。
“嗅”的意思是闻,用鼻子辨别气味。
教师可以补充解释“嗅”,一般习惯用在动物身上。
比如,狗、猫等。
3.学生默读课文第3自然段,然后,想一想“我”看到了一只什么样的小麻雀,用笔在书上画下描写小麻雀动作、外形的句子。
(①“我”看到这样一只小麻雀:
一只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
它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分明是刚出生不久,从巢里掉下来的。
②描写小麻雀动作的句子:
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
③描写小麻雀外形的句子:
它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
4.教师可引导学生反复读一读这些句子,对“一只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中的“呆呆地”和“……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中的“无可奈何”,要让学生说一说在句子中的意思,深入理解这两个词语在课文中的作用。
接下来,让学生想一想从描写小麻雀动作和外形的句子中,我们能看出什么。
(①“一只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中的“呆呆地”是死板,发愣的意思。
②“……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中的“无可奈何”是没有任何办法的意思。
③从对小麻雀两个动作的描写中,可以看出这是一只刚刚出生,没有见过世面和风雨,从来没有离开过妈妈和巢穴的小麻雀,所以,从树上掉下来,站在地上是“呆呆地”,“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
④从对小麻雀“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的外形描写中,进一步可以看出这“分明是刚出生不久”的小麻雀。
“分明”是明明、显然的意思。
5.小结第一段的学习,过渡到第二段。
小结:
“我”在打猎回来的路上,看见一只才出生不久的小麻雀从树上掉下来。
教师可引导学生想一想,提出问题,过渡到第二段的学习。
面对这样一只出生不久的小麻雀,如果是你,会怎么想?
怎么做呢?
现在,大猎狗发现了小麻雀,预示着什么?
小麻雀的命运将要发生怎样的变化?
(对第一个问题,大部分学生会回答:
如果是我,我会想,小麻雀多可怜呀!
它离开妈妈和伙伴,一定很着急。
我要把它放回梧桐树上帮它回到妈妈身边。
现在,大猎狗发现了小麻雀,就预示着小麻雀的危险来了。
(三)学习课文第二段。
1.让学生默读课文第4自然段,想一想,小麻雀的危险是什么?
课文里哪句话表明了这种危险,在课文里画出来。
(小麻雀的危险就是猎狗想吃掉它。
“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
2.从猎狗的表现中,你觉得此时的这只“分明是刚出生不久”的小麻雀遇到了一个和自己相比怎样的敌人?
(从猎狗“……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这样的表现看,小麻雀遇到了一个和自己相比强大百倍的敌人。
3.教师指名学生读第4自然段的第2、3句,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当猎狗走近小麻雀的时候,谁出现了?
它是怎样出现的?
课文里用了一个什么词表明它的到来让猎狗意想不到?
(当猎狗走近小麻雀的时候,老麻雀出现了。
课文里用“突然”一词表明老麻雀的到来迅猛,让猎狗意想不到。
4.教师引导学生反复读第4自然段的第2、3句,“突然,一只老麻雀从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
它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
并提出问题:
这里,作者把老麻雀比作什么?
为什么老麻雀飞下来像一块石头落地?
“绝望”是什么意思?
老麻雀扎煞起全身羽毛,绝望地尖叫是什么样?
在这里说明了什么?
(①在这两句话中,作者把老麻雀比作一块石头。
②因为老麻雀从树上飞下来时迅猛、落在地上坚定,表现出老麻雀在凶猛的庞然大物猎狗面前的果敢、勇气和胆量。
③“绝望”是没有一点希望的意思。
④老麻雀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的样子是全身每一根羽毛都立了起来,用自己最后的力量来捍卫自己的孩子。
说明老麻雀除了愤怒,还有为了救自己的孩子表现出把生死置之度外,毫不惧怕比自己强大的敌人的勇敢精神。
5.教师做过渡:
老麻雀想拼命拯救自己的幼儿,而面对的却是一个“庞大的怪物”,让我们来看看它是怎样表现的。
然后,指名学生读第5自然段,提出学习要求和问题。
让学生划出表示老麻雀动作的词句。
(“它浑身发抖,发出嘶哑的声音。
“它呆立着不动,准备着一场搏斗。
“……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
”)
“它浑身发抖了,发出嘶哑的声音。
老麻雀为什么浑身发抖、发出嘶哑的声音?
(因为老麻雀在庞大的猎狗面前是弱小的,没有任何保卫自己和幼儿的武器,所以,它十分紧张,“浑身发抖”。
但是,它又十分的愤怒,表现出决不畏缩,所以,“发出嘶哑的声音”。
“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
“一种强大的力量”指的是什么力量?
(尽管在猎狗面前,老麻雀也“不能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只顾自己的安全而丢下自己的孩子不顾,而是毅然猛扑下去,为拯救孩子准备进行殊死的决斗。
这是“一种强大的力量”,这力量就是无与伦比的母爱!
6.教师小结重点段的学习。
课文第4、5两个自然段,是故事的高潮,是文章的重点段。
讲述了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的故事。
歌颂了伟大而高尚的母爱。
作者含蓄地点出了这一点,也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表露出来。
7.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段。
第三课时
(一)学习课文第三段。
(二)指导练习。
指导练习。
1.教师让学生默读课文6、7自然段,提出问题:
猎狗愣住了,是因为害怕吗?
(猎狗愣住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害怕,而愣住的原因是老麻雀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表现。
2.“我”为什么急忙唤回猎狗,带着它走开了?
(因为“我”被老麻雀果敢、坚定的行动和奋不顾身、拯救幼小的精神所感动,也由于爱怜之心的驱使,所以急忙唤回猎狗,带着它走开了。
(二)总结全文。
《麻雀》这篇课文,叙述了一只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故事,歌颂了热爱幼小和伟大的母爱精神。
(三)指导用“无可奈何”、“搏斗”造句。
(1)理解词义:
在练习造句之前,教师应先让学生弄清词语的意思。
出示词义:
“无可奈何”一词的意思是没有办法,无法可想。
“搏斗”的意思是徒手或用刀、棒等激烈地对打。
(2)让学生把“无可奈何”、“搏斗”两个词语放到课文的原句中读一读,加深对词语意思的理解。
(3)练习造句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一想生活中什么情况下“无可奈何”,什么时候人们进行“搏斗”。
可列举:
面对小弟弟的再三请求时……,在事情已经发生,不能挽回时……,都可以用“无可奈何”。
八路军战士和敌人在短兵相接时……,可以用“搏斗”。
板书设计:
小麻雀救
吃
斗老麻雀
猎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