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知识点分类复习测试V.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9328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76.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知识点分类复习测试V.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考物理知识点分类复习测试V.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考物理知识点分类复习测试V.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考物理知识点分类复习测试V.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考物理知识点分类复习测试V.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知识点分类复习测试V.docx

《中考物理知识点分类复习测试V.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知识点分类复习测试V.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物理知识点分类复习测试V.docx

中考物理知识点分类复习测试V

2019-2020年中考物理知识点分类复习测试(V)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请把正确选项前面的字母代号写在下表内。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1.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A.m(米)B.N(牛)C.W(瓦)D.J(焦)2.下列哪种情况机械能没有变化

A.物体从某个高度落下,不计空气阻力B.跳伞运动员匀速下落

C.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做速度逐渐加大的运动D.利用动滑轮匀速提起重物

3.骑自行车的人,在上坡前往往要加紧蹬几下脚踏板,这是为了

A.增大惯性B.增大上坡的推力C.增大动能D.增大势能

5.粗糙水平地面上有一个重为100N的物体,用20N的水平拉力使其在10s内匀速前进了10m,在此过程中

A.重力做功的功率为100WB.支持力做功的功率为100W

C.拉力做功的功率为200WD.拉力做功的功率为20W

7.如图3所示,一个物体沿一粗糙斜面匀速下滑,那么它的

A.动能不变,势能减少,机械能减少B.动能不变,势能不变,机械能不变

C.动能增加,势能减少,机械能不变D.动能减少,势能减少,机械能减少

8.李玲玲同学用水桶从水井中提水做清洁,她在把水从井底提上来的过程中,下列关于做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对桶所做的功是有用功B.对水所做的功是额外功

C.对水所做的功是有用功D.对水所做的功是总功

9.如图4所示,自行车在设计上应用到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行车的轮胎表面有花纹是为了增大粗糙程度减小摩擦

B.自行车的飞轮上安装了滚动轴承是为了增大摩擦

图4

C.自行车的车座做成马鞍形是为了增大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D.自行车的车把手相当于轮轴

10.如图5所示,是探究“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实验的示意图。

小球从a处滚下,在c处与小木块碰撞,并与小木块共同运动到d处停下。

下面的一些判断正确的是

A.从a到b,小球的势能不变,动能增大

B.从b到c,小球的势能增大,动能增大

图5

C.到达c处,小球的势能最小,动能最大

D.到达d处,小球的动能为零,小木块的动能最大

11.如图6所示的单摆,小球在a、b间往复摆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正确的是

A.小球在a点时的动能最大 

B.小球在b点时的动能最大C.小球在c点时的动能最大 

D.小球由c到a的运动过程中,重力势能不断转化为动能

图6

12.如图7所示的是运动员在铅球比赛中的场景。

铅球离手后,在空中飞行过程中动能EK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最接近的是

图8

图7

13.如图8所示,甲、乙是两个完全相同的网球。

在同一高度以大小相等的速度,同时将甲球竖直向下抛出、将乙球竖直向上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球在空中下落时,重力势能增大,动能减小

B.抛出时甲球的动能小于乙球的动能

C.抛出时甲球的机械能等于乙球的机械能

D.落地时甲球的动能大于乙球的动能

14.学生在做模拟“蹦极”的小实验,如图9所示,一根橡皮筋一端系一个小石块,另一端固定在a点,b点是橡皮筋不系小石块自然下垂时下端所在的位置,c点是小石块从a点自由下落所能到达的最低点,在小石块从b点到c点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石块动能一直在减小

图9

B.小石块减少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

C.小石块经过b点时,橡皮筋具有弹性势能

D.小石块到达c点时,动能为零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5.唐诗中有“黄河远上白云间”、“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诗句,前一句生动形象地表明黄河水有大量的能,后一句表明长江水具有大量的能.

16.小孩由滑梯顶部下滑时,从机械能角度讲,是重力势能转化为_______能,但在滑动过程中,小孩臀部会发热,这说明有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_________能。

17.小明沿水平方向用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桌子,但没有推动,此时他对桌子的推力____桌子所受到的阻力(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此过程中小明____(填“有”或“没有”)做功。

18.如图10,喜羊羊和美羊羊一起乘气球从地面升空,若以美羊羊为参照物。

喜羊羊是的;气球上升过程喜羊羊和美羊羊的重力势能逐渐(选填“增大”或“减少”)。

19.小华同学用100N的水平推力,推放在水平地面上重500N的物体,使其作匀速直线运动.若该物体在10s内移动5m,则在此过程中小华做的功是

J,功率是____W.

图14

图13

图12

20.如图11是玩弹弓的情景。

经验表明,橡皮筋拉得越长,同样的“子弹”射得越远,这说明橡皮筋的弹性势能与有关;若橡皮筋被拉的长度相同,而所用“子弹”的质量不同,则质量大的“子弹”射出的距离较小,原因是质量大的“子弹”射出时的小。

21.如图12所示是我省某山地的等高线地形图(单位:

米),请回答以下问题:

(1)若把同一个物体分别放在A点和B点,则物体的重力势能较大的是在点。

(2)小明欲攀登B高地,有CB、DB两条登山路线,其中路线攀登较为省力。

22.如图13所示,用平行于斜面、大小为1.25N的拉力F,将重为1.8N的物体从斜面底端匀速拉至顶端,则有用功是_____J,机械效率是_____.

 

23.如图14,用甲乙图两种方法提起相同重的物体,则:

(1)使用图的办法省力;机械效率高的是图的办法;

(2)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有:

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20分)

24.(6分)如图15是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的实验示意图。

1实验要探究的是物体动能的大小与物体

的关系。

图16

图15

②该实验物体的动能是指物体(选填“A”或“B”)。

③该实验物体动能的大小是通过来反映的。

④该实验物体的速度是指物体A从斜面上静止滚下与物体B碰撞时(选填“碰前A”、“碰后A”、“碰前B”或“碰后B”)的速度,它是通过(选填“高度”或“质量”)来改变的。

⑤实验中多次让物体从斜面同一高度上静止滚下时,应改变(选填“物体A”或“物体B”)的质量,这是为了研究物体动能与物体质量的关系。

25.(3分)小明利用装有细沙的盒子、小桌、砝码、木块等器材,探究“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其过程如图16所示

(1)小明通过观察什么来判断重力势能的大小?

(2)分析比较甲、乙两图中的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3)图乙和图丙探究的问题是什么?

26.(5分)小明用若干个相同的滑轮以不同的方式组合成甲、乙两个不同的滑轮组,分别做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g取10N/kg)

滑轮组

钩码的质量/g

钩码上升的高度/m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N

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m

有用功

/J

总功

/J

机械效率

200

0.1

1.5

0.2

0.2

0.3

66.7%

200

0.2

1.0

0.8

0.4

0.8

50%

(1)该实验的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_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并由弹簧测力计读出拉力的大小。

(3)由数据分析可知,滑轮组乙至少是由_______个定滑轮和_______个动滑轮组成的.

(4)甲、乙两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6分)小芳同学设计了一个高度可调节的斜面来探究斜面的省力情况、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之间的关系,如图17所示。

她首先测出小车重,然后用弹簧测力计沿斜面拉动小车,调节斜面倾斜角θ的大小多次测量,得到下表所示的数据:

斜面

倾斜角θ

小车重G/N

斜面高

h/m

斜面长

S/m

拉力

F/N

有用功

W有/J

总功

W总/J

机械效率η

12°

5

0.2

1

2.1

1

2.1

48%

30°

5

0.5

1

3.6

2.5

3.6

69%

45°

5

0.7

1

4.3

3.5

4.3

81.4%

(1)实验过程中拉力的方向应。

分析上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的探究结论是:

斜面倾斜角θ越,斜面越省力,斜面的机械效率越。

图17

(3)若想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与物重的关系,则要保持、不变,只改变。

四、综合应用题:

(共18分)

 

29.(6分)如图13,重为3.2×104N的卡车,经过一段水平路面,再以9.6×104W的功率沿与水平地面成30°角的斜坡匀速向上爬行.已知车轮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0.5m2,斜坡的机械效率为80%.求卡车:

图19

(1)对水平路面的压强;

(2)爬坡时的牵引力;(3)爬坡时的速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