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性条文大全全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312139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191 大小:563.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强制性条文大全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1页
强制性条文大全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1页
强制性条文大全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1页
强制性条文大全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1页
强制性条文大全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强制性条文大全全Word文件下载.docx

《强制性条文大全全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强制性条文大全全Word文件下载.docx(19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强制性条文大全全Word文件下载.docx

围岩级别

主要工程地质特征

毛洞稳定情况

岩体结构

构造影响程度,结构面发育情况和组合状态

岩体强度指标

岩体声波指标

岩体强度应力比

单轴饱和抗压强度(MPa)

点荷载强度(MPa)

岩体纵波速度(km/s)

岩体完整性指标

整体状及层间结合良好的厚层状结构

构造影响轻微,偶有小断层。

结构面不发育,仅有2~3组,平均间距大于,以原生和构造节理为主,多数闭合,无泥质充填,不贯通。

层间结合良好,一般不出现不稳定块体

>60

>5

——

毛洞跨度5~10m时,长期稳定,无碎块掉落

同Ⅰ级围岩结构

同一级围岩特征

30~60

毛洞跨度5~10m时,围岩能较长时间(数月至数年)维持稳定,仅出现局部小块掉落

块状结构和层间结合较好的中厚层或厚层状结构

构造影响较重,有少量断层。

结构面发育,一般为3组,平均间距~,以原生和构造节理为主,多数闭合,偶有泥质充填,贯通性较差,有少量软弱结构面。

层间结合较好,偶有层间错动和层面张开现象

同Ⅰ级围岩特征

20~30

>2

毛洞跨度5~10m时,围岩能维持一个月以上的稳定,主要出现局部掉块、塌落

同Ⅱ级围岩状结构和层间结合较好的中厚层或厚层状结构

同Ⅱ级围岩块状结构和层间结合较好的中厚层或厚层状结构特征

层间结合良好的薄层和软硬岩互层结构

构造影响较重。

结构面发育,一般为3组,平均间距~,以构造节理为主,节理面多数闭合,少有泥质充填。

岩层为薄层或以硬岩为主的软硬岩互层,层间结合良好,少见软弱夹层、层间错动和层面张开现象

>60(软岩,>20)

碎裂镶嵌结构

结构面发育,一般为3组以上,平均间距~,以构造节理为主,节理面多数闭合,少数有泥质充填,块体间牢固咬合

10~30

>1

毛洞跨度5m时,围岩能维持数日到一个月的稳定,主要失稳形式为冒落或片帮

散块状结构

构造影响严重,一般为风华卸荷带。

结构面发育,一般为3组,平均间距~,以构造节理、卸荷、风化裂隙为主,贯通性好,多数张开,夹泥,夹泥厚度一般大于结构面的起伏高度,咬合力弱,构成较多不稳定块体

>30

层间结合不良的薄层、中厚层和软硬岩互层结构

构造影响严重。

结构面发育,一般为3组以上,平均间距~,以构造、风化节理为主,大部分微张(~),部分张开(>),有泥质充填,层间结合不良,多数夹泥,层间错动明显

>30(软岩,>10)

碎裂状结构

构造影响严重,多数为断层影响带或强风化带。

结构面发育,一般为3组以上。

平均间距~,大部分微张(~),部分张开(>),有泥质充填,形成许多碎块体

散体状结构

构造影响很严重,多数为破碎带、全强风化带、破碎带交汇部位。

构造及风化节理密集,节理面及其组合杂乱,形成大量碎块体。

块体间多数为泥质充填,甚至呈石夹土状或土夹石状

毛洞跨度5m时,围岩稳定时间很短,约数小时至数日

注:

1围岩按定性分级与定量指标分级有差别时,一般应以低着为准。

2本表声波指标以孔测法测试值为准。

如果用其他方法测试时,可通过对比试验,进行换算。

3层状岩体按单层厚度可划分为:

厚层:

大于;

中厚层:

~;

薄层:

小于。

4一般条件下,确定围岩级别时,应以岩石单轴湿饱和和抗压强度为准;

当洞跨小于5m,服务年限小于10年的工程,确定围岩级别时,可采用点荷载强度指标代替岩块单轴饱和抗压强度指标,可不做岩体声波指标测试。

5测定岩石强度,做单轴抗压强度测定后,可不做点荷载强度测定。

对Ⅳ、Ⅴ

对Ⅰ、Ⅱ、ⅢⅢ级围岩,还应进行监控量测,以便最终确定支护类型和参数。

1膨胀性岩体;

2未胶结的松散岩体;

3有严重湿陷性的黄土层;

4大面积淋水地段;

5能引起严重腐蚀的地段;

6严寒地区的冻胀岩体。

喷射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15;

对于竖井及重要隧道和斜井工程,喷射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

喷射混凝土1d龄期的抗压强度不应低于5MPa。

钢纤维喷射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其抗拉强度不应低于2MPa,抗弯强度不应低于6MPa。

表喷射混凝土的强度设计值(MPa)

强度种类

喷射混凝土强度等级

C15

C20

C25

C30

轴心抗压

弯曲抗弯

抗拉

喷射混凝土支护的厚度,最小不应低于50mm,最大不宜超过200mm。

采用两次支护的地下室,后期支护的施作,应在同时达到下列三项标准时进行:

1隧洞周边水平收敛速度小于d;

拱顶或底板垂直位移速度小于d;

2隧洞周边水平收敛速度,以及拱顶或底板垂直位移速度明显下降;

3隧洞位移相对值已达到总相对位移量的90%以上。

锚杆张拉与锁定应遵守下列规定:

4压力分散型或拉力分散型锚杆应按张拉设计要求先分别对单元锚杆进行张拉,当各单元在锚杆在同等荷载条件下因自由段长度不等而引起的弹性伸长差得以补偿后,再同时张拉各单元锚杆。

预应力锚杆的验收实验应遵守下列规定:

1验收试验锚杆数量不少于锚杆总数的5%,且不得少于3根。

2验收试验应分级加荷,起始荷载宜为锚杆拉力设计值的30%,分级加荷值分别为拉力设计值的、、、、和倍,但最大试验荷载不能大于杆体承载力标准值的倍。

3验收试验中,当荷载每增加一级,均应稳定5~10min,记录位移读数。

最后一级试验荷载应维持10min。

如果在1~10min内,位移量超过,则该级荷载应再维持50min,并在15、20、25、30、45和60min时记录其位移量。

4验收试验中,从50%拉力设计值到最大试验荷载之间所测得的总位移量,应当超过该荷载范围自由段长度预应力筋理论弹性伸长值的80%,且小于自由段长度与1/2锚固段长度之和的预应力筋的理论弹性伸长值。

5最后一级荷载作用下的位移观测期内,锚头位移稳定或2h蠕变量不大于。

喷射作业应遵守下列规定:

4喷射作业紧跟开挖工作面时,混凝土终凝到下一循环放炮时间,不应小于3h。

施工前,应认真检查和处理锚喷支护作业区的危石,施工机具应布置在安全地带。

在Ⅳ、Ⅴ级围岩中进行锚喷支护施工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1锚喷支护必须紧跟开挖工作面。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地下工程迎水面主体结构应采用防水混凝土,并应根据防水等级的要求采取其他防水措施。

表地下工程防水标准

防水等级

防水标准

一级

不允许渗水,结构表面无湿渍

二级

不允许漏水,结构表面可有少量湿渍;

工业与民用建筑:

总湿渍面积不大于总防水面积(包括顶板、墙面、地面)的1/1000;

任意100m2防水面积上的湿渍不超过2处,单个湿渍的最大面积不大于;

其他地下工程:

总湿渍面积不应大于总防水面积的2/1000;

任意100m2防水面积上的湿渍不超过3处,单个湿渍的最大面积不大于;

其中,隧道工程还要求平均渗水量不大于(m2?

d),任意100m2防水面积上的渗水量不大于(m2?

d)

三级

有少量漏水点,不得有线流和漏泥砂;

任意100m2防水面积上的漏水或湿渍点数不超过7处,单个漏水点的最大漏水量不大于d,单个湿渍的最大面积不大于

四级

有漏水点,不得有线流和漏泥砂;

整个工程平均漏水量不大于2L/(m2?

d);

任意100m2防水面积上的平均漏水量不大于4L/(m2?

表不同防水等级的适用范围

适用范围

人员长期停留的场所;

因有少量湿渍会使物品变质、失效的贮物场所及严重影响设备正常运转和危及工程安全运营的部位;

极重要的战备工程、地铁车站

人员经常活动的场所;

在有少量湿渍的情况下不会使物品变质、失效的贮物场所及基本不影响设备正常运转和工程安全运营的部位;

重要的战备工程

人员临时活动的场所;

一般战备工程

对渗漏水无严格要求的工程

1水平施工缝浇筑混凝土前,应将其表面浮浆和杂物清除,然后铺设净浆或涂刷混凝土界面处理剂、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等材料,再铺30-50mm厚的1:

1水泥砂浆,并应及时浇筑混凝土;

2垂直施工缝浇筑混凝土前,应将其表面清理干净,再涂刷混凝土界面处理剂或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并应及时浇筑混凝土;

变形缝处混凝土结构的厚度不应小于300mm。

《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50112-2013

地基基础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建筑物的地基计算应满足承载力计算的有关规定;

2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乙级的建筑物,均应按地基变形设计;

3建造在坡地或斜坡附近的建筑物以及受水平荷载作用的高层建筑、高耸构筑物和挡土结构、基坑支护等工程,尚应进行稳定性验算。

验算时应计及水平膨胀力的作用。

膨胀土地基上建筑物的基础埋置深度不应小于1m。

结构类型

相对变形

变形量

(mm)

种类

数值

砌体结构

局部倾斜

15

房屋长度三到四开间及四角有构造柱或配筋砌体承重结构

30

工业和民用建筑相邻柱基

框架结构无填充墙

变形差

框架结构有填充墙

20

当基础不均匀升降时不产生附加应力的结构

40

L为相邻柱基的中心距离(m)。

《人民防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34-2004

穿越建筑物、构筑物、街道、铁路等的坑道、地道掘进时,应采取连续作业和可靠的安全措施。

坑道、地道掘进时,应采取湿式钻孔、洒水装碴和加强通风等综合防尘措施。

当掘进对穿、斜交、正交坑道、地道时,必须有准确的实测图。

当两个作业面相距小于或等于15m时,应停止一面作业。

钻孔作业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钻孔前应将作业面清出实底;

2必须采用湿式钻孔法钻孔,其水压不得小于,风压不得小于;

3严禁沿残留炮孔钻进。

严禁采用不符合产品标准的爆破器材;

在有地下水的地段,所用爆破器材应符合防水要求。

坑道、地道掘进宜采用火花起爆或电力起爆。

当采用火花起爆时,每卷导火索在使用前均应将两端各切去50mm,并从一端取lm作燃速试验;

导火索的长度应根据点火人员在点燃全部导火索后能隐蔽到安全地点所需的时间确定,但不得小于。

当采用电力起爆时,电雷管使用前,应进行导电性能检验,输出电流不应大于50mA;

在同一爆破网路内,当电阻小于Ω时,雷管的电阻差不应大于Ω;

当电阻为—2Ω时,电阻差不应大于Ω;

电爆母线和连接线必须采用绝缘导线。

当施工现场的杂散电流值大于30mA时,不应采用电力起爆。

当受条件限制需采用电力起爆时,应采取下列防杂散电流的措施:

1检查电气设备的接地质量;

2爆破导线不得有破损和裸露接头;

3应采用紫铜桥丝低电阻雷管或无桥丝电雷管,并应采用高能发爆器引爆。

1放炮后15min内能把工作面的炮烟排出;

2按掘进工作面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计算,每人每分钟的新鲜空气量不应少于4m3;

3风流速度不得小于/s;

4当采用混合式通风时,压入式扇风机必须在炮烟全部排出后方可停止运转。

1当采用混合式通风时,压入式扇风机的出风口与抽出式扇风机的入风口的距离不得小于15m;

2当采用风筒接力通风时,扇风机间的距离,应根据扇风机特性曲线和风筒阻力确定;

接力通风的风筒直径不得小于400mm;

每节风简直径应一致,在扇风机吸入口一端应设置长度不小于l0m的硬质风筒;

3压入式扇风机和启动装置,必须安装在进风通道中,与回风口的距离不得小于l0m;

4扇风机与工作面的电气设备,应采用风、电闭锁装置。

表坑道、地道掘进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mm)

口部水平位置偏移

100

口部标高

±

毛洞坡度

10%

毛洞宽度(从中线至任何一帮)

+100,-20

毛洞高度(从腰线分别至底部、顶部)

+100,-30

预留孔中心线位置偏移

预留洞中心线位置偏移

50

模板及其支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2能可靠地承载新浇筑混凝土的自重和侧压力,以及在施工过程中新产生的荷载;

3保证工程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确;

4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

5临空墙、门框墙的模板安装,其固定模板的对拉螺栓上严禁采用套管、混凝土预制件等。

模板及其支架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防倾覆的临时固定设施。

模板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侧模,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后,方可拆除;

表拆模时所需混凝土强度

结构跨度(m)

按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计(%)

≤2

2~8

75

>

8

梁、拱、壳

≤8

已拆除模板及其支架的结构,在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的要求后,方可承受全部使用荷载;

当施工荷载所产生的效应比使用荷载的效应更为不利时,必须经过核算,加设临时支撑。

钢筋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钢筋表面和每捆(盘)钢筋均应有标志。

进场时应按批号及直径分批检验。

检验内容包括查对标志、外观检查,并按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抽取试样作力学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钢筋在加工过程中,如发现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着不正常等现象,尚应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他专项检验。

钢筋的级别、种类和直径应按设计要求采用。

当需要代换时,应征得设计单位的同意,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不同种类钢筋的代换,应按钢筋受拉承载力设计值相等的原则进行,可采用下式计算求得:

As1·

fy1·

γd1=As2·

fy2·

γd2

式中As1、fy1、γd1——分别为原设计钢筋的计算截面面积(mm2)、强度设计值(N/(mm2)、动荷载作用下材料强度综合调整系数;

As2、fy2、γd2——分别为拟代换钢筋的计算截面面积(mm2)、强度设计值(N/(mm2)、动荷载作用下材料强度综合调整系数。

γd

表材料强度综合调整系数γd

钢筋种类

综合调整系数γd

HPB235级

HRB335级

HRB400级、RRB400级

2钢筋代换后,应满足设计规定的钢筋间距、锚固长度、最小钢筋直径、根数等要求;

3对重要受力构件不宜用光面钢筋代换变形(带肋)钢筋;

4梁的纵向受力钢筋与弯起钢筋应分别进行代换。

钢筋的表面应洁净、无损伤,油渍、漆污和铁锈等应在使用前清除干净。

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的钢筋不得使用。

钢筋应平直,无局部曲折。

钢筋的弯钩或弯折应符合下列规定:

1HPB235级钢筋末端需做180°

弯钩,其圆弧弯曲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倍,平直部分长度不宜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

2HRB335级和HRB400级、RRB400级钢筋末端需做90°

或135°

弯折,HRB335级钢筋的弯曲直径不宜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

HRB400级、RRB400级钢筋不宜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

平直部分长度应按设计要求确定;

3弯起钢筋中间部位弯折处的弯曲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

钢筋的焊接接头应符合下列规定:

1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焊接接头应相互错开;

2在任一焊接接头中心至长度为钢筋直径35倍且不小于500mm的区段内,同一根钢筋不得有2个接头;

在该区段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受拉区不宜超过50%,受压区不限;

3焊接接头距钢筋弯折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且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

钢筋的绑扎接头应符合下列规定:

1搭接长度的末端距钢筋弯折处,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接头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

2受拉区域内,HPB235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末端应做弯钩,HRB335级和HRB400级、RRB400级钢筋可不做弯钩;

3直径不大于12mm的受压HPB235级钢筋的末端,以及轴心受压构件中任意直径的受力钢筋的末端,可不做弯钩,但搭接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5倍;

4钢筋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

表受拉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

钢筋类型

混凝土强度等级

高于C25

HPB235级钢筋

35d

30d

25d

HRB335级钢筋

45d

40d

HRB400级钢筋

RRB400级钢筋

55d

50d

1当HRB335级和HRB400级、RRB400级钢筋直径d大于25mm时,其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应按表中数值增加5d。

2当螺纹钢筋直径d不大于25mm时,其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应按表中数值减少5d。

3在任何情况下,纵向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300mm;

受压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200mm。

4两根直径不同钢筋的搭接长度,以较细钢筋直径计算。

各受力钢筋之间的绑扎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

从任一绑扎接头中心至搭接长度的倍区段内,有绑扎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百分率,受拉区不得超过25%;

受压区不得超过50%。

在绑扎接头区段内,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不得超过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50%。

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在正常环境下,不宜小于25mm;

在高湿度环境下,不宜小于45mm。

钢筋网的长度、宽度

10

网眼尺寸

焊  接

绑  扎

骨架的宽度、高度

骨架的长度

受力钢筋

间 距

排 距

5

箍筋、构造筋间距

焊 接

绑 扎

焊接预埋件

中心线位置

水平高差

+3,0

受力钢筋保护层

梁、柱

墙、板(拱)

3

水泥进场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或进场试验报告,并应对其品种、标号、包装仓号、出厂日期等检查验收。

当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3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1个月)时,应做复查试验,并按试验结果使用。

混凝土中掺用外加剂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要求,外加剂的品种及掺量必须根据对混凝土性能的要求、施工条件、混凝土所采用的原材料和配合比等因素经试验确定。

泵送混凝土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混凝土的供应,必须保证输送混凝土泵能连续工作;

2输送管线宜直,转弯宜缓,接头应严密;

3泵送前应先用适量的与混凝土内成分相同的水泥浆或水泥砂浆润滑输送管内壁;

当泵送间歇时间超过45min或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时,应立即用压力水或其他方法冲洗管内残留的混凝土;

4在泵送过程中,受料斗内应有足够的混凝土,防止吸入空气产生阻塞。

℃。

混凝土浇筑温度系指混凝土振捣后,在混凝土50~l00mm深处的温度。

1口部、防护密闭段应各制作一组试块;

2每浇筑l00m3混凝土应制作一组试块;

3变更水泥品种或混凝土配合比时,应分别制作试块;

4防水混凝土应制作抗渗试块。

1浇筑侧墙时,两边侧墙应同时分段分层进行;

2浇筑顶拱时,应从两侧拱脚向上对称进行;

3超挖部分在浇筑前,应采用毛石回填密实。

1浇筑顶拱时,拱架标高应提高20~40mm;

拱脚超挖部分应采用强度等级相同的混凝土回填密实;

2顶拱浇筑后,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70%及以上方可开挖侧墙;

3浇筑侧墙时,必须消除拱脚处浮碴和杂物。

1顶板、底板不宜设施工缝,顶拱、底拱不宜设纵向施工缝;

2侧墙的水平施工缝应设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小于500mm的墙体上;

当侧墙上有孔洞时,施工缝距孔洞边缘不宜小于300mm;

3当采用先墙后拱法时,水平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