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资阳市高三理综化学部分第二次诊断考试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31204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12.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资阳市高三理综化学部分第二次诊断考试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四川省资阳市高三理综化学部分第二次诊断考试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四川省资阳市高三理综化学部分第二次诊断考试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四川省资阳市高三理综化学部分第二次诊断考试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四川省资阳市高三理综化学部分第二次诊断考试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资阳市高三理综化学部分第二次诊断考试试题.docx

《四川省资阳市高三理综化学部分第二次诊断考试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资阳市高三理综化学部分第二次诊断考试试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川省资阳市高三理综化学部分第二次诊断考试试题.docx

四川省资阳市高三理综化学部分第二次诊断考试试题

四川省资阳市2014届高三理综(化学部分)第二次诊断考试试题(含解析)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O16Na23S32Cl35.5Fe56Ba137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

1.《环境研究通讯》刊文称:

全世界每年因空气污染而死亡的人数约为210万。

原因是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2.5)浓度上升导致呼吸系统疾病。

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um(10-6m)的颗粒物,因此均能形成胶体

B.研制开发燃料电池汽车,降低机动车尾气排放,可以减少PM2.5污染

C.PM2.5专用口罩中使用了活性炭,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

D.工厂利用胶体电泳性质采用静电除尘工艺,可部分降低细颗粒物造成的污染

2.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密封保存的46gNO2气体含有的分子数为NA

B.0.1mol/L碳酸钠溶液中阴离子总数大于0.1NA

C.标准状况下,22.4LHF中含有的氟原子数目为NA

D.常温常压下,7.1gCl2与足量的Fe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2NA

3.一定条件下,通过下列反应可以制备特种陶瓷的原料MgO:

MgSO4(s)+CO(g)MgO(s)+CO2(g)+SO2(g)ΔH>0

该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后,若仅改变图中横坐标x的值,纵坐标y随x变化趋势合理的是

5.下列操作对应的现象及解释正确的是

编号

操作

现象

解释

A

FeI2溶液中滴加过量氯水

溶液变黄

氯水氧化I-成碘单质,碘水呈黄色:

2I-+Cl2=I2+2Cl-

B

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

出现白色浑浊

苯酚酸性弱于碳酸,反应生成苯酚:

2C6H5O-+CO2+H2O=2C6H5OH+CO32-

C

Ca(HCO3)2溶液中滴加过量NaOH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

Ca2++HCO3-+OH-=CaCO3↓+H2O

D

含有等浓度的Mg2+和Cu2+的废水液中逐滴加入少量NaOH溶液调节溶液pH=7

溶液中先出现蓝色沉淀

Ksp[Cu(OH)2]

6.下列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0.1mol/L的NH4HSO4溶液中滴加0.1mol/L的Ba(OH)2溶液至沉淀刚好完全:

c(NH4+)>c(OH-)>c(SO42-)>c(H+)

B.0.1mol/L的KOH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的CO2气体3.36L,所得溶液中:

c(K+)+c(H+)=c(CO32-)+c(HCO3-)+c(OH-)

C.0.1mol/L的NaOH溶液与0.2mol/L的HCN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呈碱性:

c(HCN)>c(Na+)>c(CN-)>c(OH-)>c(H+)

D.pH相同的NaOH溶液、CH3COONa溶液、Na2CO3溶液、NaHCO3溶液的浓度:

c(NaOH)<c(CH3COONa)<c(NaHCO3)<c(Na2CO3)

【解析】

7.把一定质量的铁完全溶解于某浓度的硝酸中收集到0.3molNO2和0.2molNO。

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充分反应,经过滤、洗涤后,把所得沉淀加热至质量不再减少为止。

得到固体质量不可能为

A.18gB.24gC.30gD.36g

第Ⅱ卷(选择题共58分)

8.(15分)现有A、B、C、D、E、F、G七种位于周期表前四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相关信息如下表所示:

元素

性质

A

一种核素的原子核内不含中子

B

原子核外电子有6种不同运动状态

C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与其氢化物可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

D

单质之一为淡蓝色气体,可阻挡对人体有害的紫外线

E

在地壳中的含量位居第三

F

周期表中位于短周期,基态原子M层成对电子数是未成对电子数的2倍

G

该元素的一种氧化物M可用作油漆颜料,与E的单质反应可应用于焊接钢轨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画出元素C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图:

____;D、E、F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小顺序为:

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2)化合物BA2D2蒸气293K时,理论测算密度为1.9g·L-1,实际密度为2.5g·L-1的原因是___。

(3)FD2中F原子的杂化类型为______;分子空间构型为______;FD2易溶于水的原因可能是:

_____(填入序号)。

①FD2与水极性相同②FD2可以与水反应

(4)有人推测化合物CA5的存在,该化合物中含有化学键的可能类型为:

______。

(5)D、E形成的一种化合物硬度仅次于金刚石,主要用作高级研磨材料、制作手表的轴承,该物质晶体类型是______晶体。

另一含有E的硫酸盐是一种常用净水剂,其水溶液呈_______(选填:

“酸性”、“中性”、“碱性”),原因是:

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解释)。

(6)化合物M可用于制备一种“绿色”环保高效净水剂K2FeO4(高铁酸钾)。

补充完整并配平该制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KNO3+□____=□K2FeO4+□KNO2+□H2O

【解析】

考点:

考查元素的推断、元素及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制法等知识。

9.(14分)草酸(H2C2O4)溶液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时,溶液褪色总是先慢后快。

某学习小组结合化学反应原理提出猜想与假设,并设计了一系列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Ⅰ:

在2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等浓度的H2C2O4溶液,在其中一支试管中先加入少量MnSO4固体再各加入5滴0.1mol·L-1KMnO4溶液。

记录溶液褪色时间,如表1:

[表1]

实验Ⅱ:

另取2支试管分别加入5mL等浓度的H2C2O4溶液,在其中一支试管中先加入10滴稀硫酸,再各加入5滴0.1mol·L-1KMnO4溶液。

记录溶液褪色时间,如表2:

[表2]

实验Ⅲ:

另取3支试管分别加入5mL等浓度H2C2O4溶液,然后在试管中先分别加入10滴、1mL、2mL稀硫酸溶液,再各加入5滴0.1mol·L-1KMnO4溶液,然后置于温度为65℃的水浴中加热。

记录溶液褪色时间,如表3:

[表3]

(1)实验Ⅰ得出的结论是_____。

(2)比较实验Ⅱ、Ⅲ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_____。

①温度对该反应速率有影响

②硫酸对草酸和KMnO4溶液的反应有影响

③加入少量硫酸,可促进草酸和KMnO4溶液反应,而加入大量硫酸,反应速率比较小

④在酸性范围内,pH值越小对反应越有利

(3)写出草酸溶液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

实验室利用该反应标定未知浓度H2C2O4溶液,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溶液颜色_____,且30s不改变。

滴定完成后仰视读取KMnO4溶液体积会导致测得H2C2O4溶液的浓度____(选填:

偏大、偏小、无影响)。

(4)有同学根据查阅的资料提出KMnO4溶液氧化H2C2O4的反应历程为:

上述实验中,实验_____可证明这个历程是可信的。

【解析】

10.(15分)咖啡酸苯乙酯有极强的抗炎和抗氧化活性而起到抗肿瘤的作用。

现设计出如下路线合成缓释药物聚咖啡酸苯乙酯:

回答下列各题:

(1)物质B的名称:

_______(系统命名法)。

(2)咖啡酸仅含C、H、O三种元素,蒸气密度是相同条件下H2的90倍,含氧质量分数为35.6%,则咖啡酸的分子式为______;咖啡酸可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气体,1mol咖啡酸与足量钠反应生成1.5molH2,咖啡酸中所有含氧官能团的名称:

__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类型:

④_____、⑧_____。

(4)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

(5)满足下列条件的咖啡酸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种。

①含有两个羧基②苯环上有三个取代基

【解析】

考点:

考查有机物的名称、结构、官能团、同分异构体及合成路线等知识。

11.(14分)我国工业上主要采用以下四种方法降低尾气中的含硫量:

方法1

燃煤中加入石灰石,将SO2转化为CaSO3,再氧化为CaSO4

方法2

用氨水将SO2转化为NH4HSO3,再氧化为(NH4)2SO4

方法3

高温下用水煤气将SO2还原为S

方法4

用Na2SO3溶液吸收SO2,再电解转化为H2SO4

(1)方法1中已知:

①CaO(s)+CO2(g)=CaCO3(s)ΔH=-178.3kJ/mol

②CaO(s)+SO2(g)=CaSO3(s)ΔH=-402.0kJ/mol

③2CaSO3(s)+O2(g)=2CaSO4(s)ΔH=-2314.8kJ/mol

写出CaCO3与SO2反应生成CaSO4的热化学方程式:

____;此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_____。

(2)方法2中最后产品中含有少量(NH4)2SO3,为测定(NH4)2SO4的含量,分析员设计以下步骤:

【解析】

考点:

考查降低尾气中的含硫量的四种方法的化学反应原理的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