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考点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310334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1.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考点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考点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考点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考点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考点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考点文档格式.docx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考点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考点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考点文档格式.docx

同时也出现了把一些所谓“反教材主流知识”的史学观点作为题干的考查方式,如“胡佛对经济的干预”

等。

3.就设问形式来说,选择题主要考查了背景类、原因类、说明类、比较类、影响类,非选择题以概括类、影响类、原因类为主。

二、历史发展阶段特征

20世纪上半期(1917~1945年)是世界现代史的第一个阶段,两种社会制度并存是这一时期典型的特点。

1.政治上:

十月革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成功建立了社会主义政权,为人类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标志着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2.经济上:

苏俄(联)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有成功也有失误;

面对1929~1933年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模式进行了调整,开始实行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政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产生。

3.文化上:

现代主义艺术兴起,突出表现了在生产力高度发达背景下人类的精神空虚和迷茫,着力描述人类非理性的一面。

4.科学上:

以相对论和量子理论为主要内容的现代科技诞生,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5.国际关系: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对世界的统治秩序。

列强干涉十月革命后,三十年代大危机前国际关系相对稳定。

30年代,在大危机打击下,各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对国际市场争夺,法西斯国家加紧侵略扩张,世界动荡不安。

三、主干知识深度理解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一战之后,英国、法国、美国、日本等战胜国通过巴黎和会及华盛顿会议建立的帝国主义重新刮分世界的殖民体系,也是一种新的国际关系格局。

巴黎和会签订的《凡尔赛和约》以及随后签订的各项和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

在英法取得优势地位的基础上,重建了资本主义世界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新秩序。

它反映了几个主要战胜国按新的实力对比取得了暂时的妥协。

但是,它不但不能消除矛盾,而且加剧了很多矛盾,同时又产生了很多新矛盾,因而是很不稳固和十分脆弱的。

通过合约,确立了英法在欧洲的主导地位,巩固了日本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优势,而美国攫取世界霸权的计划遭到失败,美国当时的经济实力又使之不甘心,因此在美国的主持下,又召开了一个为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奠定秩序的华盛顿会议。

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会议签订的条约,调整了帝国主义之间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利益冲突,构成了“华盛顿体系”。

至此形成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构成了帝国主义一战后国际关系的新格局。

2.“柯立芝繁荣”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这一时期,恰巧在总统柯立芝任期之内(1923—1929年),所以美国这一时期的经济繁荣又被称为“柯立芝繁荣”。

又称“咆哮的二十年代”。

“柯立芝繁荣”出现的原因包括:

1.美国在一战中打发战争财,奠定了繁荣的物质基础;

2.技术革命推动了新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3.广阔的国内外市场刺激了经济的发展。

柯立芝政府采取"

小政府、大市场"

的经济政策,其实质是完全的自由放任主义。

这种繁荣主要集中在部分工业部门和城市中,其他一些工业部门和农业的不景气,使美国经济发展很不平衡。

并且由于股票投机成风,使繁荣本身带有一定虚假性。

生产和资本的进一步集中则加深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固有矛盾,孕育着新的危机。

3.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由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存在。

具体原因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

首先,美国20年代的繁荣是建立在不稳定的基础上,少数垄断组织控制着国家的经济命脉,这就造成国民收入分配不均,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一方面,资本家攫取了高额利润,20年代,国民收入的1/3为占人口5%的最富有者所占有;

另一方面,广大劳动人民日益相对贫困,1929年,约60%的美国家庭收入仅够维持生活,他们的收入在全国总收入中尚不足24%。

这就限制了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造成市场的相对狭小。

第二,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刺激了市场的虚假繁荣。

20年代后半期,美国市场日益盛行分期付款,以此来刺激消费,造成市场的虚假繁荣。

这种繁荣不是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而是一种提前消费的形式,随之而来的必然是消费的疲软。

而资本家为眼前利润驱使,盲目扩大生产,使得生产和市场的矛盾日益尖锐。

第三,无限制的股票投机活动。

当时美国的股票投机活动非常猖獗,不但职业投机者,一些普通的美国人也参与股票的投机,把它作为致富的捷径。

人们不但把自己的积蓄全部投入,甚至向银行贷款购买股票,结果造成这一时期股票价格被大幅度哄抬,发展到令人难以相信的极端,股票以其账面价值的3倍到20倍的价格卖出,这大大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为货币和信贷系统的崩溃准备了条件。

1929年10月,以纽约股市的崩溃为开端,引发了一场空前规模的经济危机。

这场经济危机沉重的打击了资本主义世界,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下降40%以上,对外贸易萎缩60%以上。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普遍倒退30年以上。

使脆弱的战后世界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更加脆弱,德、日帝国主义国家受到惨重的打击,资产阶级政府走上法西斯道路,逐渐形成欧亚战争策源地,走上扩军备战侵略扩张之路。

与此同时,美法和其他欧洲资本主义国家法西斯运动猖獗,各国人民和民主进步力量与法西斯主义斗争。

大危机加速了新的世界大战的到来。

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国家资本干预经济,国家宏观调控的机制。

罗斯福新政结束了自由主义政府的不作为状态,挽救了资本主义制度。

大危机期间苏联胜利的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经济飞速增长,显示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伟大力量和优越性。

为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胜利奠定了基础。

4.罗斯福新政的评价

(1)罗斯福新政,开始以克服严重的经济危机为主要目标,进而推动政治、经济和社会改革。

是美国垄断资产阶级为克服危机而进行的政策调整。

它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

(2)新政未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无法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3)它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

(4)由于经济恢复,使社会矛盾相对缓和,从而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维护和巩固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

(5)国家对经济加强干预的政策,开创了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它不仅成为现代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开端,而且对其他许多国家经济政策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6)新政顺应了现代化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现代化的新模式。

5.罗斯福新政取得成功的原因

(1)罗斯福新政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要求。

资本主义经历了长期发展之后,由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但都没有从根本上消除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生产与销售的矛盾常常引起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资产阶级千方百计地寻求摆脱危机的道路,新政正是这种要求的反映。

(2)美国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使罗斯福政府有能力干预经济,如给农民大量的补贴、大规模新建公共工程等。

(3)独立战争以来形成的民主传统为新政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4)借鉴当时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计划经济的成功经验。

(5)20世纪30年代,国家干预经济和运用财政政策调整经济成为美国经济学界的强大思潮,为实行新政提供了理论依据。

6.罗斯福新政中“新”的理解

新的理论:

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凯恩斯主义取代了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新的特点:

尽量避免采用国有化形式而力图保持资本主义的自由企业制度,同时也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工人和小生产者的措施,以缓和国内阶级矛盾。

新的起点:

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对生产关系进行了局部的调整,把美国的私人垄断资本迅速推向美国式的、非法西斯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这种资本主义模式在二战后被西方国家普遍采纳,资本主义制度由此获得新的生命力,成为继续向前发展的新的起点。

7.罗斯福新政的一些长远影响

罗斯福新政不仅缓解了当时的危机,而且对美国社会甚至国际社会都产生了一系列深远影响:

首先,由于经济的恢复,美国社会矛盾相对缓和,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人们对美国国家制度的信心,从而遏制了由经济危机造成的法西斯势力,使美国避免了走上法西斯道路。

 

其次,作为应对危机的手段,罗斯福一改以往中央政府对经济发展“自由放任”的政策,开始实行国家干预,并且这种干预通过国会以新的立法形式诉诸于美国经济生活,这是前所未有的。

罗斯福时期,总统权力达到顶峰,而联邦政府的权威也得到了加强。

再次,罗斯福解救国家经济危机的方法不仅成为现代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之经济制度的开端,而且对其他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也由此延长了垄断资本主义的寿命,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

最后,“新政”的一些附带措施产生了对今天意义深远的影响。

如对环境和资源的保护。

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的同时是美国连续几年空前严重的风灾、沙尘暴和干旱,在“新政”期间,国会通过了“土地保持和国内拨款法”,政府共派出250万青年参加“民间资源保护队”,还出资购买了大片森林和风景区建立国家公园、野生动物保护区等。

再如“新政”促进美国思想活跃和学术文艺的繁荣。

在整个“新政”期间,美国政府资助了大批艺术家、作家和戏剧家,使他们一方面能够摆脱经济困难,进行独立创作,另一方面又受政府委托将艺术带到了学校和民间。

罗斯福内阁更是知识分子云集的地方,“新政”的方方面面都有他们的参与,“思想库”一词由此而来。

8.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几种经济思想的认识

(1)重商主义:

资本主义发展早期,即工场手工业时期的经济思想。

以法国路易十四为代表。

它主张积极发展工商业,拓展海外贸易,以追求金银财富为主要目的。

它对资本主义早期的资本原始积累起了重要作用。

(2)自由主义:

工业革命时期兴起的经济思想。

以英国亚当·

斯密为代表,《国富论》是其代表作。

它主张经济活动应由市场主导,政府不应干预,强调自由贸易、自由经营、自由竞争。

它对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扩张产生深远影响。

(3)凯恩斯主义:

20世纪30年代兴起的经济思想。

以英国凯恩斯为代表,《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为其代表作。

它主张国家应积极干预经济生活,成为“看得见的手”。

从理论上论证了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使“国家干预”经济逐渐成为长期影响资本主义国家的一种宏观经济政策体系,为资产阶级政府直接干预经济活动提供了理论依据;

从罗斯福新政起,尤其是二战后,凯恩斯主义成为资本主义各国制定经济政策的主要依据,有力推动了经济的发展,进入现代国家干预经济的时代;

今天,凯恩斯主义对我国扩大内需,缓解就业压力,推动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也有借鉴意义。

9.凯恩斯主义

在罗斯福新政实施期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了被称为凯恩斯主义的经济理论。

他一反以往自由主义经济学的传统,承认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存在弊端,认为问题在于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应运用国家权力扩大需求。

二战后,取代了过去的自由放任的经济理论,成为西方各国制定经济政策的主要依据。

20世纪70年代,西方经济陷入“滞涨”状态,凯恩斯主义被其他学派取代。

10.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变化

工业革命以来,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模式经历了自由资本主义、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三个阶段。

(1)18世纪开始的工业革命,以机器为主体的工厂制度取代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手工工场。

资产阶级要求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自由资本主义在西欧和北美发展起来。

(2)19世纪晚期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企业的组织形式逐渐向股份制转变,激烈的竞争促进了企业的合并,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发展起来。

(3)二战后,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罗斯福开创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获得长足发展。

各国政府大力干预经济,国有企业的发展、社会福利政策的普遍实施、财政与金融政策的宏观调控,使当代资本主义的运行机制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

11.斯大林模式

(1)背景

国际形势:

虽然赢得三年战争的胜利,但仍处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战争威胁之中;

政治形势:

1922年苏联成立;

列宁逝世后,斯大林上台,通过政治斗争逐渐巩固了自己的领导地位;

经济形势: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苏联经济迅速恢复,但总体而言其生产力水平仍相对落后,20年代末工业产值仍只占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45%。

尤其重工业发展不足。

历史传统与社会环境:

沙皇俄国长期以来是一个农奴制国家,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后虽然走上走向资本主义道路,但仍存在大量的农奴制残余;

从经济上讲是一个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落后的农业国;

从政治上讲,长期处于沙皇专制统治之下,专制主义的意识形态根深蒂固,而且有着强烈的扩张欲望。

思想环境:

斯大林多次在国家问题上强调,“阶级的消灭,不是通过阶级斗争消灭的道路,而是经过阶级斗争加强的道路达到的”,“只有最大限度的加强国家政权,才成车次铲除垂死的阶级的残余”。

斯大林的个人性格特点:

粗暴、非凡的意志力、对人的主观能动性比较看重,对客观规律则尊重不够、带有俄罗斯农民意识。

(2)含义

是指苏联在斯大林的领导下,按照斯大林的规划所确立起来的国家政治经济体制。

它是苏联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外部受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战争的威胁;

国内受到相对落后的经济文化与历史传统制约;

还有斯大林个人的因素)的一种社会主义模式。

(3)内容

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中心的赶超战略。

以高度国有化为基础,以行政手段为主配置资源、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缺乏制约和监督的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4)特征

①“斯大林模式”最明显的特征是高度集中或高度集权,并且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对外关系体制上。

政治体制特征。

高度集中的以党代政领导体制;

以人治代替法治,有法不依,长官意志盛行,民主法制遭到破坏;

自上而下的干部委任制和终身制;

党和国家缺乏有效的人民监督体制。

党政职权不分,以党代政;

权利过分集中于个人,总书记专权;

联邦制国家结构的高度中央集权化;

践踏法制,漠视民主制度;

干部委任制盛行。

经济体制特征。

所有制形式过于整齐划一;

高度集中的部门管理体制;

片面强调指令性计划经济,忽视价值规律,排斥市场机制;

以行政手段为主管理经济,政治斗争时常干预经济生活;

优先发展重工业。

文化体制特征。

姜长斌认为,“斯大林模式”在文化上的特征是绝对的统一意志和大规模的情报封锁。

对外关系特征。

从新经济政策的对外开放转向对外封闭,从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和平共处转发冷战对峙,甚至准备并进行热点对抗。

(5)评价

斯大林模式的贡献(历史地位):

斯大林模式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它在历史上曾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斯大林模式比较成功的解决了在资本主义包围和战争威胁中,一个经济和文化落后国家如何很好的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难度很多的课题,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苏联在短短的二十多年时间里就跑完了资本主义花费了一百年的路程。

由于斯大林模式,是苏联抢在二战爆发之前基本实现了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为取得卫国战争胜利准备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保存了民族的生存,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尊重。

总之,客观的说在20世纪30年代世界的历史上,斯大林模式留下的不是失败的记录,而是成功的骄傲。

尤其是当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面临完全危机的时候,苏联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震惊了西方世界。

二战后,它对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恢复经济,初步建立社会化大工业的基础,也起到过积极示范作用,从而对资本主义社会形成强大的冲击力。

②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在经济方面,它长期只注重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比例失调,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难以得到持续的提高。

在政治方面,高度集中的党政领导体制,自上而下的干部委派体制,缺乏民主的监督机制,致使以党代政、党政不分的现象被认为是体现党的领导的正常原则而被肯定下来。

在思想文化方面,高度集中的文化管理体制导致学术民主的消失。

在国际方面,针对帝国主义搞封锁、反对开放、主张封闭,提倡关起门来搞建设。

苏联斯大林模式的危害性还在于,斯大林将这一特殊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模式绝对化和普遍化。

(6)影响

由于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际的特殊地位,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建的人民民主国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各国在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实践中,都不同程度的沿用了斯大林的理论和模式。

当新科技革命的浪潮袭来时,当时代主题由战争和革命向和平与发展逐渐过渡时,斯大林模式与生俱来的弊端便日趋显现出来。

斯大林模式成为20世纪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是非得失的历史和逻辑起点,成为社会主义改革兴起的深沉原因。

确立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制度,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探索出一条不同于历史上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保证了苏联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首先,迅速实现苏联的工业化,其工业产值及其在世界工业中的比重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居于世界前列,使作为落后农业国的俄国发展成为一个强大的工业化国家。

其次,建立了独立的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特别是重型工业和国防军事工业的基础上,创立了在当时领先于国际水平的核技术、航天技术等等,使苏联一度跻身世界科技先进国行列。

保证了卫国战争的胜利。

实行了一些违背社会主义原则的政策。

这种高度集权的模式妨碍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的充分发挥,表明苏联在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方面存在着巨大的误区。

从长远看,它严重阻碍了苏联的进一步发展,最终导致苏联1991年解体。

(7)认识

是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创新,曾在初期和战争时期发挥过积极作用,但不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惟一模式。

(8)斯大林模式带给我们的经验教训

制定政策时一定要坚持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原则;

要从国情出发;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农、轻、重按适当比例平衡发展,还要充分发挥市场货币关系,尊重价值规律,使企业又充分的自主权,不能单纯以行政命令管理经济;

制定农业政策必须考虑农民的利益,要注重改善民生,协调积累和消费的关系,不能过分地剥夺人民利益来求得国家的发展;

要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反对个人权利凌驾于法律之上,杜绝盲目的个人崇拜;

要坚定不移地奉行和平自主的外交政策,反对霸权主义,尤其是要反对任意牺牲弱小国家民族的利益来满足大国的需要。

四、主题知识综合探究

1.列宁新经济政策与罗斯福新政的比较

新经济政策

不同点

背景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起政治、经济危机

1929~1933年经济危机加剧了美国的政治、经济危机

性质和前提条件

无产阶级专政

资产阶级专政

根本目的

为了恢复国民经济,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巩固工农联盟

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秩序,减轻经济危机对美国的破坏

方式

以市场调节为住,利用市场与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国家放松对经济的干预

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方法

侧重点

农业

工业

作用

使俄国的经济生产恢复到战前的水平,巩固了工农联盟

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的发展,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

相同点

都面临内忧外患的局势,在经济出现危机的情况下推行;

都缓解了危机;

都注意利用不同经济制度的长处;

在农业政策上都主张国家对农业进行干预或调节,以促进农业恢复和发展,从而巩固政权。

2.斯大林模式和西方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的比较

西方模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

所有制形式

生产资料私有制

生产资料公有制

以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成分并存

工业化道路

先轻工业

后重工业

优先发展重工业

农轻重工业协调发展

农业制度

资本主义大农场

集体化农庄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体制

高度集中的计划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政治制度

君主立宪制、

共和制等

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高

度集权、一党制度等)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五、学术动态前沿知识

1.对“自由放任主义”的理解和认识

“自由放任主义”是西方传统的经济思想。

它认为市场机制是一只“看不见的手”,能够自动调节经济活动,在大萧条时期,政府唯一可以采用的方法是自由放任──让经济听其自然。

只要不对价格、工资率和商业的清算进行干预,必要的调整过程就会平稳而迅速地进行。

否则,会加剧恶性的经济环境,如,抬高工资率会造成大量失业,抬高价格会带来商品的滞销并使这种情况一直持续。

此外,大量削减政府预算──包括税收和开支──将必然加速调整的过程,因为这使社会的选择更倾向于储蓄和投资,而不是消费。

事实上,无论用多么华丽的语言或者多么冠冕堂皇的标签加以修饰,政府的开支都只是在消费而不是生产,所以,削减政府的预算才可能提高经济中的投资-消费比例,并加速对先前的浪费和错误的生产计划进行修正。

因此,在萧条时期政府要做的就是削减预算和让经济自行其是。

这种“自由放任”的经济思想,在当代经济学界有争论,一些人认为它是消极的、不可能解决问题的政策。

但另一些经济学家认为,美国30年代大萧条之所以长期持续不得缓解,就是没有实行自由放任主义。

他们还举了美国1837年、1920年、1921年危机的例子说明,自由放任理论是正确的。

胡佛的错误不是实行了自由放任主义,而是粗暴地干预了经济和市场的运行规律。

2.教材指出,在20世纪30年代初的经济大危机初期,美国总统胡佛采取了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政府不进行干预,结果经济危机非但没有克服,反而不断恶化。

下述材料给出了相反的结论。

胡佛政府对于经济危机的政策并非“自由放任”,而是强制干涉,给私营经济造成了沉重的负担。

胡佛对经济的干预包括抬高工资率和物价、扩张信贷、扶持濒临破产的企业和增加政府开支(如对失业人口进行经济补贴,为公共工程融资等)。

正是政府的过多干涉和对私营产值的掠夺,才导致经济危机形势愈益严重。

他的新政是罗斯福新政的前导。

他强调,“在一个崩溃的时代,仅仅亡羊补牢是不够的;

我们必须彻底摆脱政府对经济的规划,使政府完全远离货币供给和经济领域,这样我们才能走进一个以企业为主导,真正自由而无阻碍的市场经济”。

——[美]默里·

罗斯巴德《美国大萧条》

点评:

当代美国新经济学派认为,胡佛政府对于经济危机的政策并非“自由放任”,而是强制干涉,给私营经济造成了沉重的负担。

3.对罗斯福新政性质的评价

从罗斯福以“新政”为纲领竞选总统,到“新政”的整个实施过程,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