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一高分经验集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310149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61.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一高分经验集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数一高分经验集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数一高分经验集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数一高分经验集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数一高分经验集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一高分经验集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数一高分经验集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一高分经验集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数一高分经验集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不过我的意思是不在快不在多而在精。

我是先把课本简单看了一遍,有个大概印象才开始做的复习全书。

复习时把全书与课本结合起来,没复习一章一定把课本好好看几遍,具体看几遍在自己。

我的标准是比较充分的理解每一个定理,是比较充分。

因为只看课本不做题是很难深入理解的。

复习完基础知识认真看例题,能做的尽量自己做,不会的看答案。

习题一定自己做一遍,把第一遍的基础打牢。

之后做了做基础过关660,这本书也挺好,利于夯实基础。

之后的一段时间投入了专业课和英语的复习,数学碰的少了。

直到11月开始看第二遍全书。

这回把例题自己独立做了一遍,做过全书的应该直到,例题比习题难度要大。

第二遍过后就是各种真题,模拟题,给自己规定好时间,三小时一套卷子,查缺补漏。

模拟题跟真题基本保持在130+(不算模拟400题)等到快考试了又把全书简单看了看,过一下定理,就上考场了。

复习期间听说有人把全书看了多少多少遍,这些都不要管,按自己的思路来。

第四,考场发挥。

今年题有点非主流,特别是选择。

在考前最好看看例题,记记公式,让自己大脑兴奋起来,有利于进入状态。

这一点我做的不好,搞得一开始考试不在状态,而且今年选择有点难,差点乱了手脚。

这时候要树立信心,千万不能乱。

稳住阵脚后思路渐渐开阔,选择填空总共用了45分钟,也没检查,出来一对答案,没有错误。

考场上碰到没思路的题一定要有信心,不要慌,越慌越乱。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复习思路,以上只是我的一家之言,希望能抛砖引玉。

再次给大家拜个年,更希望每个跟我一样在家忐忑等待成绩的同学都有个好成绩。

如果有什么复习上的疑问,可以站内联系我。

 

先介绍一下吧,本科学的文科类,根本没有开数学课,今年一战跨考经济类,也没有报辅导班,数学144。

很早就在想如果我有机会成功,我一定要写出自己的体会,方便后来人,让以后的人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拿下考研中数学这半壁江山。

最近很悲剧地发现,考研的好多内容我都忘得差不多了,如果等到复试之后、录取之后再写,可能我自己题都不会做了,更难谈什么经验了。

12年的考生也是现在开始准备了,所以,那就现在吧。

今年数三并不难,144并不算太高的分,我写的东西不能尽信,大家作为参考就好,以后应该会有满分的大牛介绍经验的。

 

现在也想不大起来我学习数学的细节和技巧了,主要分三块随便谈谈吧。

一、关于教材

数学基础不是太好的一定要好好看几本基础的教材,不能直接上考研辅导书。

高等数学(同济版)线性代数(同济版)概率统计(浙大版)。

其中很多内容是数三不要求的,大家可以下载11年的数三大纲对着复习,以前也有专门划出范围的帖子。

考研的辅导教材我都用的最常规的,可见用什么书并不重要,关键是自己要好好利用,学好。

用公认的书有这一点好,不用去担心自己的书内容是不是不够好、偏门等等,然后想换书。

《复习全书》李永乐老师的,怎么说呢,这本书500多页,第一遍啃食很痛苦的,我每天只能10页。

都说它很基础,但是我并不觉得,而且对于考研来说这本书完全够了。

很多例题很有难度,我第三遍都还啃不下来,这种题考研也是明显不会考的,但是对自己的要求要高一点,一定要动笔做,要求自己理解,做难一点的题对锻炼思维很重要。

后面的习题还好,比例题简单,但是第一遍做仍然有我不会的。

总的来说,高数的题我自己能解决的可能是60%左右,线代概率80%吧。

《基础过关660》也是李永乐老师的,很多人没必要专门练选择填空,但是我觉得反正选择填空做来快就买来练了,我觉得这书很不错。

之后模拟真题时选择填空都能40分钟左右搞定,每次也最多错一两个吧,而且大多是因为粗心。

《历年真题详解》还是李永乐老师的,晕了,我都怀疑我是不是脱儿了。

这书可以说分两部分吧。

一部分是套题,也就是按年份编的,大家可以用来模拟。

它的答案解析又是按专题编的,也就是说你模拟完套题要对答案要按照题目下面的页码翻。

虽然稍稍有点麻烦,但是这样的好处是,在你第二遍做真题时,按着答案解析的专题做,你能知道这一个知识点有哪些题型,自己需要掌握到什么程度、掌握哪些题型。

《经典400题》仍然永乐大帝,这本有点难,其实我现在都不知道这本书对我的帮助到底有多大。

计算量很大,但是题目的解题方法并不奇怪,我做题挺慢,没有掐时间严格模拟,每套题都用4小时左右做吧。

平均分110多,4套120多。

要说对我的帮助也只是在思维的训练上吧。

《陈文灯15题》后期时间很紧,我只做了4套,怎么说呢,简单的题太简单了,难的题很难下笔,高数的大题难题不少,而且是明显考研题不可能考查的,线代和概率太常规常规常规,好像有两套是130多。

比400题简单一点,但是同样是跟真题差距大。

《合工大最后五套题》由于前面3套没有答案,我就做了4、5两套,总的感觉是很新颖、很灵活,跟真题很接近,考查内容差不多,题型分布也差不多,但是比真题稍难。

有神人说它今年有几道题跟11年真题类似,我没认真做前3套,不能证实。

二、时间安排

这个其实没有硬性的规定,大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安排。

我之前有看过入门的视频,蔡高厅老师的高等数学,讲得很细致,像高中老师一样一边讲一边写黑板。

这是完全的入门视频,几乎就是对着课本照本宣科,不是考研辅导,0基础的可以考虑,大学开过数学课的可以直接跳过,太费时,而且我建议0基础如果自己能看懂书的都最好不要看视频,节约时间,后期才能主动一点。

5月之前是打基础的阶段,最好把几本基础的教材吃透,看1-2遍,选择性地做一半课后题,虽然这些题跟考研题不是一挂,但是学数学不能不动笔,不动笔你就不能知道自己是不是真懂了。

看教材时定义、定理证明等等要注意,数学的精髓就是由定义和已知定理推未知定理,掌握了这些对于建立数学体系和掌握数学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非常重要。

6、7月完成第一遍复习全书吧,一定要每题都好好思考、尽量自己动手做。

8月完成第二遍复习全书+600

9月第三遍,可以将定义、定理、公式、错题等等总结到一个小本上,后期就不随时翻复习全书大厚本了,要翻公式定义什么的,小本子很方便。

而且总结一遍对自己的理解和记忆也很有好处。

10月可以开始做套题,做模拟题吧,400题什么的。

前期大家可能会有种感觉,就是学了线代忘了高数,学了概率又忘了线代,现在就是建立数学整体框架和感觉的时候了。

11月要开始模拟真题,严格按照考试要求进行,在纸上写下答案和所有步骤。

考研数学我没有扣步骤分也许也是因为我平时做题步骤就很严谨。

两天一套就好。

12月按照永乐大帝的专题再做第二、三遍的真题吧。

找一些接近真题的模拟题严格模拟。

最后半个月仍然要保持做题的手感,并且要复习错题、熟悉公式,不能因为记不住公式定理而丢分。

以上时间安排并不绝对,我后期数学花的时间较少,分给了专业课,但是大概顺序应该这样,每一样任务所处的时间段可以后移的。

但是前期打好数学基础的好处就在于后期你会因为你的数学对你的考研充满信心,也可以分出更多时间给记忆性的政治和专业课。

三、各种注意的东西

这一块可能比较杂,我随便说说,大家将就看看。

第一,就是也许大家都听烦了的话了,一定要动手做。

数学的不足一定要在做题中才能发现。

很多人都觉得数学看着哪都懂,一提笔做题不是思路不对就是算不出结果。

如果你动笔了,你就会有很多体会,比听别人说、比只看书上讲来得真实多了。

第二,做各种辅导书的方法,我做复习全书时有多种记号。

N代表没有思路,H代表很难,K代表有一点思路但是在某一步卡住了,W代表思路大体都对了,但是因为粗心有错误。

T代表第二次做还是不会。

第一遍我用铅笔、第二遍用中性笔、第三遍用红笔,第三遍还有问题就红笔标记了。

另外,大家在做题的过程中可以在旁边写上自己的一些想法,比如说该题的思路有什么特点,跟哪种题类似。

比如自己为什么没做出来,是哪里不到位,然后好好解决这些问题。

这样做的好处是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目的都很明确,不是像蒙头看书一样盲目。

所以啦,我的复习全书被我用得很花了,我想卖二手书都不会有个好价钱了吧。

第三,关于套题,我建议先做模拟题,用模拟题建立数学的体系,用模拟题将高数、线代、概率三块联系起来。

因为模拟题很多,是浪费得起的。

如果分块复习之后直接上真题,可能会感觉到对各个部分有一些生疏,这样起不到练习实战的目的。

真题只有一份,虽说有的真题在复习全书中已经见过了,但是仍然会有遗忘,往年真题是最好的模拟题,只有模拟真题才能有真实感。

模拟真题时,拿一张纸,像考试一样,大题要一步步地写步骤,严格对答案评分。

如果有错,就在该题旁边写上为什么错了,要注意些什么让下次不要错。

如果从某一步错了,可以在这一步下面画箭头,表明怎么错了。

评完一套卷子,可以在最后的空白处总结一下,为什么没有得满分,要加强哪方面概念、公理的巩固,思维上有什么欠缺,是不是哪类题粗心问题非常需要注意。

最后这些纸一定好好保存,在考前来出来系统看一遍你就会发现自己的问题。

然后总结出易错点、注意事项。

第四,关于考前的准备,这应该是在最后半个多月,之前不是总结了定义、定理、公式吗,现在就是要拿出来复习了。

翻自己模拟的真题,找出常犯错误,总结几条注意事项。

比如我的就有,线代求逆一定要非常细心(因为我老是算错),求完倒回去检查,不要马上跳到下一步。

还有考场上遇到一时没有思路的题不要慌,数三一般来说只有小转弯的题,不会有难找思路的题,而且每年真题都较新颖的题已是必然。

还要纵向对比各年真题的特点,发现一点对今年考试有用的规律。

比如我发现线代题型很固定,解题方法很死,只是读题后需要找到一个切入点,之后就很简单了。

概率要读懂题,找到已知和所求的内在联系。

很多题的解题方法很死,我考前总结了各种题的解题“模式”,但是现在那个我的随身笔记本仍在了家里,想不起来啊。

其实我后期有这样一种感觉,你要问我数学每一块有哪些内容,我真想不起来,但是拿题来做,几乎没有不会的,所以大家要问我什么,估计我真的答不上来。

第五,关于总结,虽然数学很灵活,但是考研数学很有规律。

我后期已经很清楚考研数学的高数、线代、概率可能考的题型,然后经常有问题的题总结出了一套模式。

比如 

证明、二重积分、无穷级数等。

其他的我真的想不起来了。

说说证明吧,之前这个真的让我很头疼,但是在我总结之后机会没有不会的证明题。

证明主要可以分为等式证明、不等式证明、存在一点的证明。

等式证明的永恒方法就是构造辅助函数求导,导数为0 

不等式证明很多方法,单调性是常用的。

存在一点的思路有,介值定理、拉格朗日、柯西中值定理、泰勒公式,这里面构造辅助函数是个技术活,但是也有规律。

我觉得我的记忆力太差了,这么快都要忘光了,没有那个本子我不能一一列举,为大家解决证明的难题。

以后有时间再补充啊。

总结一下吧,无论大家要学的是哪科,始终要记得的是我们的最终目标是高分。

所以当你们要做任何一项学习上的努力时,你们要问自己,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对于提高我的解题能力或者分数有帮助吗。

或者你们要想,我要提高的的分数需要做哪些工作,其实总结一下,就是了解自己和考研,不做无用功。

另外论坛上的总总经验只能参考,主线就是按照高分的目的行事,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复习方式,别人就算考150,那种方法也只是适合别人的而不是适合自己的。

数三的学习并不难,只要高中基础还好,对数学有几分兴趣,并且相信自己的毅力,再加上注意方法,0基础要考130是不难的。

之后的时间要好好准备复试了,复试完如果你们有什么问题,或者我想到什么会来补充的。

偶尔凝定思维想想,考研已经过去几个月了,那使人压抑得喘不过气来的硝烟也已经渐渐散去,但考研留下的回忆却是刻骨铭心、难以忘怀。

那段岁月被风吹拂过后,留下层层丰厚的精华,滋养下一个花开满园的春天。

对于自己的考研结果,我个人认为数学考得比较满意,以下针对数学的复习方法我简要说明一下自己的策略及高分经验。

  一、通读教材。

  有很多同学认为读教材是浪费时间,只是埋头做题,结果题目做了很多,但效果并不好。

我认为知识点是不变的,变的只是出题的方式和角度,只有对基本概念、基本定理有充分的理解、把握和运用,以不变应万变才是取胜之道。

我将教材精读了三遍,定理的证明及课后的习题也已熟练掌握,为考高分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其后遇到模棱两可的问题时,也经常重翻课本。

因此,对教材的脉络熟透理解,对做题速度和质量都具有很大的帮助。

  二、大纲的重要性

  当然在没发布大纲之前,可以按照上年大纲进行复习,毕竟每年的大纲变化并不是很大。

若大纲发布后,首先通读大纲,了解对各类知识点的要求。

2003年,大纲对考研初试课程进行了调整,数学满分由原来的100分增加到150分,即在总分没有增加的情况下,数学的分数增加了50%,极大地加大了数学在总分中的分量。

而数学由于其自身学科的特点,一直都是拉分的科目,即高分考生和低分考生之间的分差比较大,数学成绩往往决定着考研的成功与否。

  三、适量做题

  大四上学期开学后,课业负担不很重。

9月至11月是考研数学复习中最重要和最累的阶段,即在该阶段内要有针对性地适量做题,这个阶段基本就决定了你的考试水平。

题目做得越多,往往越能一眼抓住问题的关键所在,有的放矢。

在第一遍复习过程中我把曾经做错的和不会做的习题都抄在一个笔记本上,并且随身携带、经常复习,了解自己错误的根源所在,搞清楚问题是出在理解得不透彻,还是思维出现了误区。

开始的时候一天能抄30道错题,那自然是非常郁闷的,后来随着水平的提高,一天只有十几道了。

这是一个蛹化蝶的过程,很漫长,也很痛苦,希望大家一定要坚持住。

  四、做模拟试题和真题

  到了12月份的冲刺阶段,主要任务是做模拟试题和真题。

我一般规定自己每天在150分钟的时间内完成一套试题,每次都当成真正的考试,认真地在答题纸上做一遍,做完整套试卷以后严格按照标准答案批改,给自己打分,将所犯错误抄在一个专门的错题集上。

将错题再认真地做一遍,这样一天做一套模拟试卷,周末专门拿出一整天来研究错题,查漏补缺。

真题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经过十几年的考试,相当多的题目模式已经定了下来,很多考研题目都是类似的。

考研真题经过千锤百炼,在思想性上有较高的参考价值,需要多加揣摩。

尤其是近两年的考题,反映了命题者出题的方式和思路,更需要注意。

关于考试时的做题习惯问题,这需要平时的积累。

在平时答题时,要注意培养好的习惯,如需根据题意注意是否需要分类讨论,分类讨论的结果最后记住要做一个总结,不定积分的结果不要忘记加一个常数,与实际有关的题不要忘记加单位等等。

这些看上去微不足道的地方,都可能导致你的失分,如果是填空题,那就一分得不了了,被扣这样的分数是很冤枉的。

一分的差距可能决定你录取与否,为了自己的理想,应该每分必争,不放弃任何成功的机会。

  五、心态调整

  考研与高考不同,并不是每个人都考。

随着考研日期的一天天逼近,看到已保研和找到工作的同学整日悠闲自在,自己却早出晚归,累得头昏脑涨,心理不平衡是难免的。

但转念一想,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只有付出才会有收获,“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心情自然就会平复下来。

还有一些同学复习的效果不怎么好,就怨天尤人,对自己失去信心,最终放弃了考研,放弃了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

其实,考研并没有像大家认为的那么难,基础题还是占多数的,如果将会做的题全都做对,及格还是不成问题的。

要有一定的压力,但不要太大,要将压力转化为动力。

在临场考试中,一定要细心冷静,沉着应对,由易到难,该放弃时就放弃,不要寄希望于超水平发挥,毕竟能超水平发挥的人可谓是少之又少。

  考研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也是人生的一个重要分岔口,我们应该珍惜并把握住这个机会,不轻言放弃,努力到最后一刻,愿所有有志之士如愿以偿。

2011年数学真题体现了大纲中要求的三个“基本”——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总的说来知识点是不变的,变的只是出题的方式和角度,这就给2012年的备考同学指明了复习的方向。

通过总结过去的经验从整体来说,复习的战略要比战术更重要。

对基本概念、基本定理有充分的理解、把握和运用,以不变应万变才是取胜之道,下面我们给备考2012年考研的同学们一些建议。

  一、结合大纲进行复习。

  大纲不仅是命题人要遵循的法则也是我们复习的依据。

2009年、2010年和2011年连续三年的考试大纲一字未变,而且数学考试大纲即使有变化也不会多大,大家沿用前面三年的考试大纲就可以。

细心的同学可能注意到了,对不同知识点大纲有不同的要求,有要求理解的,有要求了解的,有要求掌握的,也有要求会求会计算的。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来对待呢?

在基础阶段的复习中,大家不要在意这几个字的区别,从历年试卷的内容分布上可以看出,凡是考试大纲中提及的内容,都有可能考到,甚至某些不太重要的内容,也可以以大题的形式在试题中出现。

由此可见,以押题、猜题的复习方法来对付考研靠不住的,很容易在考场上痛失分数而败北,应当参照考试大纲,全面复习,不留遗漏。

  二、重视做题质量。

  基础阶段的学习过程中,教材上的题目肯定是要做的,那是不是教材上的所有题目都需要做呢?

具统计,《高等数学》的教材上题目共1900多道,《线性代数》教材上共400多道题目,《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材上共230多道。

学习数学,要把基本功练熟练透,但我们不主张“题海”战术,其实上面我们已经清楚大约要做的题目数量,这个阶段我们提倡精练,即反复做一些典型的题,做到一题多解,一题多变。

要训练抽象思维能力,对些基本定理的证明,基本公式的推导,以及一些基本练习题,要做到不用书写,就象棋手下“盲棋”一样,只需用脑子默想即能得到正确答案,这样才叫训练有素、“熟能生巧”。

基本功扎实的人,遇到难题办法也多,不易被难倒,相反,作练习时眼高手低总找难题做的人,上了考场,遇到与自己曾经做过的类似的题目都有可能不会。

不少考生把会作的题算错了,将其归结为粗心大意,确实人会有粗心时,但基本功扎实的人,出了错能立即发现,很少会“粗心”地出错。

  三、重视复习效果。

  复习不是简单的生记硬背所有的知识,是要抓住问题的实质和各内容、各方法的本质联系,把要记的东西缩小到最小程度,要努力使自已理解所学知识,多抓住问题的联系,少记一些死知识。

而且记住了就要记牢靠,事实证明,有些记忆是终生不忘的,而其它的知识又可以在记住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运用它们的联系而得到。

看教材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提高复习效率,不和别人比速度。

要做到能用自己的语言叙述概念和定理,切忌“一知半解”;

不要一味做题而不注意及时归纳总结,及时总结可以实现“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不要急于做以往的“考研试卷”,等到数学的三门课复习完毕并经过第二阶段的复习再做,这样的效果会更好些。

  深刻理解考试大纲中要求的概念、定理,熟练掌握课后习题,以后遇到模棱两可的问题时,也经常重翻课本,能做到对教材的脉络熟透理解,对做题速度和质量都具有很大的帮助。

最后,我们祝愿所有备考考生都能取得令自己满意的数学成绩。

具体晒分:

终于在27号下午查到了分,一直让我寝食难安在英语竟然有67分,得已释怀。

数学137,原先估分140左右,因为对答案发现只错了曲面积分第二问,可能是二维正态分布那题的过程不太严谨,也扣了些分吧。

但总之我也满足了。

以下仅讲讲我个人对数学复习的一点看法,考研论坛是个奇怪的地方,无论怎么样,总会得到各种攻击。

我是二战的,09年数一102分于是复试的时候打了趟酱油,所以对考研复习还是有比较深的认识。

一复习资料的选择

我用过的复习资料有:

1.陈文登《复习指南》+李永乐<

<

线代讲义>

>

我个人比较推荐数学基础比较好的人使用,条理清晰注重数学方法和思想。

李永乐的我个人感觉编排上有点不科学甚至混乱,但似乎也是比较适合数学基础不太好的同学,或者注重基础的。

线代的话,我直接看的李永乐的讲义,复习指南上的都没看了.

还有我建议二战的同学应该换下口味,因为之前用过的书,碰到的很多题你太熟悉,反而达不到效果。

总之,无论是哪本,都有用了考140+的人。

所以关键在于人而不是书。

2.李永乐《真题解析》

真题还是绝对性的推荐李的,因为编排上就包括了分章节解析和套题,所以适合多轮的复习真题。

陈文登的只包括十年的真题,而且都是套题,后面的答案也有好几处错误。

3.李永乐《全真模拟400题》

题目有一定难度,很有可能做不完,我考前模拟就有四五套没在三个小时内完成。

但是还是推荐的。

更多的作用是查漏补缺。

4其它模拟题

武忠祥的《最后冲刺五套卷》感觉很赞,题目有一定难度,建议想考120+以上的考前一个月模拟一下。

其次我还做了蔡子华的模拟题,属于比较简单的,适合考前找找感觉和自信。

二.复习计划

原本计划六月份下旬开始复习,结果因为很多事情搞到七月份中旬才安顿下来,所以我的复习计划是从七月开始的.

(我整个暑假都只看数学和英语单词,没看其它的)

因为我原本基础还可以,又是二战,所以我是边看书边看复习指南.

1.七月中旬-九月上旬:

搞定高数教材和指南的高数部分

第一天看一个章节的教材,并亲手证明书上定理,动手算例题,在稿纸上多比划比划.选取课后习题中较难的部分做一做.

第二天开始看前一天看过教材所对应的复习指南上的内容,一般一章要看三天左右.这里要说说的是,书上的定理和结论以及方法,要多想想为什么这样.然后例题一定要自己亲手做.对于不能完全独立做出来的,一定要标记起来,下次肯定还得看.习题也不能太依赖答案,先自己思考,对于自己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