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粒种咖啡栽培操作规程完整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301316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粒种咖啡栽培操作规程完整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小粒种咖啡栽培操作规程完整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小粒种咖啡栽培操作规程完整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小粒种咖啡栽培操作规程完整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小粒种咖啡栽培操作规程完整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粒种咖啡栽培操作规程完整Word下载.docx

《小粒种咖啡栽培操作规程完整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粒种咖啡栽培操作规程完整Word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粒种咖啡栽培操作规程完整Word下载.docx

(2)位置:

在靠近新发展的咖啡园的附近或中心,交通方便,水源充足的生地,不宜选用菜地或靠近大树、竹林等地。

3、苗圃地的规划

(1)催芽床:

宽1—12米,高10—15厘米,长约10米,用木板建成催芽床,上铺干净河沙10厘米,催芽床之间间隔50—60厘米。

(2)荫棚

小荫棚:

一床一个,高1米,稍比畦宽即可。

但我们一般不提倡使用小荫棚。

大荫棚:

数床一个,高18—2米,荫棚可采用遮荫网,或青茅草、树枝叶搭建。

4、催芽、移苗装袋技术

(1)种子处理

阳光下晒1—2小时,然后用杀菌剂:

CuSo4溶液(1份CuSo410份水)、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赤霉素(100PPm)浸种5—10分钟,而后用40℃(≤45℃)的始温水浸泡种子12—24小时,待种子吸水发胀后,捞出滤干表面水就可进行播种。

(2)播种催芽

时间:

一般于12月—1月播种。

按每平方米播08—1公斤的用种量均匀撒播,用木板轻轻将种子压入沙中,盖上一层1—15厘米的细沙,再盖上一层约2—3厘米厚的无病菌稻草或青松针叶,淋足水并搭建塑料小拱棚保温。

(3)移苗装袋

营养袋规格:

当年苗(18×

20厘米);

隔年苗规格:

(25×

30厘米)。

营养土配制:

一般以60%肥沃疏松表土或杂木林腐殖肥土加38%腐熟的农家肥和2%钙镁磷肥充分混合过筛。

种子从播种到出芽的时间约需50—90天,当种子发芽后顶出沙床,即除去沙床上的覆盖物。

建搭荫棚(80%的荫蔽度)。

待子叶舒展成稳定的蝴蝶状时,即可将苗移入营养袋中心。

移芽技术决定着苗木的质量,如果操作方法不正确,将产生大量的弯根苗,这类苗定植后,植株长势差,死亡多。

挂果后仍死亡,因此移苗人员必须经过培训。

精心移苗,切忌弯根。

移栽时,用锥形竹签在营养袋土中央钻一个洞,洞的深度超过幼苗根长度,用左手拿住苗茎部将苗垂直放入洞中,切勿使主根弯曲,主根过长的可切一段,侧根让其自然舒展,然后用竹签从2—3个方向自营养袋土外侧斜插入将土向苗根部压实,轻轻将苗向上提一下,使根系自然舒展。

(4)苗圃管理

淋水:

适时淋水,保持土壤湿润,一般1—2天淋一次水,即保证发新根又不因水分过多而烂根或发生幼苗立枯病。

施肥:

在小苗长出二对真叶,侧根抽生后按1:

10倍的清粪水(沤熟)或沤肥水(沼气水)追肥;

若施尿素可按1:

150—200倍水肥浇施,勿浇在叶片上,以后每月施一次,直到出圃前1个月停止施肥。

病害防治:

苗圃主要注意防治立枯病、炭疽病、褐斑病。

防治方法见后。

虫害防治:

拔草、松土:

及时拔出杂草,拔草时要注意保护好幼苗。

当营养土板结时,用尖木棍撬松土块。

调节荫蔽度:

在苗木长出2—3对真叶时,荫蔽度减为70%,以后逐渐减为60%、30%、20%,在移栽大田前10—15天,选择阴天全部揭去荫棚炼苗。

三、咖啡园地的开垦

1、咖啡园地规划

(1)道路规划

主干道:

宽6米,是连接林段和园外的主干道。

支路:

宽4米,是岗位与干道的通路。

步道:

宽1—15米,是园内的人行道。

(2)排灌系统规划

排灌系统的规划以旱季能灌水,雨季能排水为原则。

排水系统:

平地由园外的大沟和园内纵横的水沟组成,坡地由园上方的大沟,坡下的中沟或小沟和园内纵横及梯田内壁的小沟组成。

灌溉系统:

由园外的水源沟或水源管、蓄水池,园内纵横交错的滴灌管组成。

(以主管为主,滴灌管长度80—100米为宜)

(3)咖啡园和林段划分

咖啡园划分:

一般以道路、林带、河流、水沟、分水岭等自然地形区划分界,以合理利用土地,方便田间作业,又有利于水土保持来规划咖啡园。

林段划分:

根据环境条件和品种,确定林段大小,一般15—20亩为宜,山坡、丘陵地可以一个山头或一个坡面为一个林段。

(4)防护林规划

一般防护林应设在山顶、山脊、风口处,防护林内可设3至5行树,最好选用速生性、观赏性、药用性的树种,如:

灯台树等。

2、开垦

(1)选留荫蔽树、清园

一般开垦时间最好在10月—12月,主要根据坡向,阴坡少留,阳坡多留,一般苗期荫蔽度30%左右为宜,挂果期20—25%为宜。

(2)开垦标准

水平台面:

18—2米宽,梯田外缘用新土筑高10—15厘米田埂,形成内倾3—5度的台面。

定植沟:

口宽×

深×

底宽为70×

60×

50厘米或60×

50厘米。

挖好定植沟后回表土并暴晒2—3个月,在定植前1个月(雨季未临前)用新土回满定植沟,切忌将树桩、烂渣等回入沟内。

定植穴规格:

30×

20厘米(半年苗)40×

40×

30厘米(1年苗)

基肥:

每穴施过磷酸钙(普钙)100—250克,农家肥或堆沤的油枯、桐子枯2—5公斤,充分和表土混匀。

石灰:

视土壤分析是否施,若需施则均匀撒在台面上。

四、定植

1、袋装苗木标准

半年苗(6个月):

苗高15厘米以上,4—5对真叶,叶色浓绿正常,主根不变曲,无病虫害的壮苗。

1年苗(12个月):

苗高30—40厘米具有3对一分枝,茎粗(离地8—10厘米处)03厘米以上,叶色正常,主根不弯曲,无病虫害的壮苗。

2、定植

定植密度:

视品种和生产水平一般株距08—1米,亩植330—417株。

定植时间:

有水灌溉的园地可选择抗旱定植,于当年3—5月定植,无水灌溉的园地可在6月雨季开始定植(最好在7月底以前定植结束),最迟不宜超过8月底(立秋以前)。

一般定植宜在晴天上午12点以前和下午16点以后,阴天全天都可定植。

定植方法:

截去营养袋底部3—4厘米,撕去塑料袋,放置在定植穴内保持苗木直立,侧根自然舒展,分层回土压实,埋土高度同营养袋中营养土的高度一致。

植后一周及时进行检查,用同龄、同种、同类壮苗带土补换未成活的苗木。

五、咖啡园的管理

1、施肥管理

咖啡树的施肥原则:

勤施薄肥,幼龄树以氮、磷为主,适当施钾肥;

成龄树则以氮、钾为主,配合磷和其他元素的施用;

花期以氮、磷为主;

果实生长期以氮、钾为主;

越冬期宜以钾为主的施肥原则。

肥料种类:

N肥种类:

尿素、硝酸铵(AS)、硝酸钙铵(CAN)、硫代硝酸铵。

P肥种类:

过磷酸钙(普钙)、钙镁磷、磷酸铵、磷酸二铵、硝酸磷肥、磷酸二钙、磷矿物和骨粉。

K肥种类:

硫酸钾、氯化钾。

复合肥(NPK)151515、201520、302030。

微量元素使用:

(1)幼龄树施肥(未结果树)(营养生长期)

一年施4次,分别可在4—5月、6—7月、8—9月、10—11月施,施用量一般氮肥5—10克/株·

次;

钾肥5—10克/株·

磷肥年施一次可在5—6月施20—40克/株;

有条件的可施一次硼砂5克/株和05%的硫酸锌。

(2)成龄树施肥(结果树)(生殖生长期)

一年施4次,施肥时间同幼龄树一样,施用量一般:

氮肥25—100克/株·

磷肥25—100克/株·

钾肥35—80克/株·

有条件的可施一次硼砂5克/株和05%的硫酸锌以及农家肥5—10千克/株。

在贫瘠的土壤中施用有机肥料才能增加咖啡产量和提高品质。

2、田间管理(幼龄期)

(1)除草松土

一般在植后半年至2年间于雨季前进行,挖30×

30厘米的沟埋有机绿肥并结合施过磷酸钙。

咖啡园除草一般在雨季期间进行,保护带不采用铲埂,采用金山埂,台面冠幅内拔除杂草,冠幅外浅松,深度3—8厘米为宜。

(2)覆盖

死覆盖:

最好采用有机物覆盖,如草类、阔叶类、豆科、咖啡皮等易腐烂的植物,厚度10—15厘米。

也可结合除草进行,建议大力推广地膜覆盖,降解膜有效期7个月(一般在10月—11月进行)。

活覆盖:

种植的种类可选择矮杆豆科,如黄豆、小饭豆、光叶紫花苕等,距咖啡冠幅50厘米套种。

(3)灌水

一般选择在旱季2—5月,有条件的可布置滴灌,每月滴2—3次,滴至土壤湿润为标准,可结合施肥进行。

(4)保护带种植荫蔽树:

最好种植三毛豆、猪屎豆,1—2公尺种一株。

3、咖啡树的修剪

(1)修剪对象:

直生枝、病枝、枯枝、弱枝,向上、向下、不规则次生枝以及离主干10—20厘米内二分枝。

(2)修剪方法和时间

在3—5月份重修剪,让一分枝上保留3—5条二分枝,二分枝上保留2—3条三分枝;

全年抹直生枝和不规则次生枝。

总的原则就是通过合理修剪,使枝条分布均匀,树身通风透光,增强抗病虫能力。

4、咖啡病害防治

咖啡病害防治方法: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所有病害防治最好是先进行综合防治,最后采用化学防治。

(1)咖啡锈病(真菌)

症状:

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嫩梢亦有感病。

叶片感病后,初期出现许多浅黄色水渍状的小病斑,周围有浅绿色晕圈,病斑扩大后,叶背病部产生橙黄色粉状孢子堆,后期病斑联合成不规则大斑,最后干枯呈褐色。

病害严重时,大量落叶,枝条干枯,产量下降,甚至整株死亡。

此病流行期8—11月。

防治方法:

①选用抗锈病品种;

②加强栽培管理,合理施肥,及时剪除病叶烧毁;

③化学防治:

用50%氧化萎锈灵1000倍液或20%粉锈宁400倍液,在病期喷2—3次,间隔7—10天一次。

(2)炭疽病(真菌)

主要发生在叶片、果实、枝条上。

叶片感病后,叶片表面均有淡褐色到黑褐色病斑,中心呈灰白色,边缘黄色,后期完全变成灰色,叶背有同心轮纹排列的黑色小点,病斑多在叶缘。

枝条感病后产生褐色病斑,最后引起枝条回枯,果实感病后形成僵果,果肉变硬,紧贴于种壳上,果皮有紫色病斑,凹陷,严重时落果。

此病流行期:

4月—5月和9月—11月。

①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中耕除草,修除病枝病叶,控制结果量。

②雨季前、结束后各喷可杀得2000型1200倍或1%波尔多液一次;

雨季期间发现染病树,修剪染病树后,对病株及周围健康树交替喷70%代森锰锌或77%可杀得800倍液2—3次,间隔7—10天。

(3)褐斑病(也叫雀眼斑病)

主要发生在叶片和果上,叶片上病斑近圆形,边缘褐色,中间灰白色,似鸟“眼睛”,但在苗期为红褐色。

病斑扩大后,有明显的边缘和同心轮纹,背面有黑色霉状物,有时数个病斑连在一起,但仍有数个白色的中心点,在果上形成果斑,可盖满全果。

全年均可发生,一般土壤瘠薄,植株生势弱,无荫蔽的幼苗发生严重。

同炭疽病

(4)镰刀菌病

主要浸染树干、直生枝条果实。

大田常见直生枝基部或主干某节出现皮层褐色病斑,病斑扩大环食树皮干枯,外表出现缢缩状,切开木质部可见深褐色纵条纹,造成叶片凋萎,干果严重,枝干枯死。

此病在幼苗期,病菌在子叶未展开前发生浸染,子叶打开后,可看到两片子叶上有两个对称的病斑,由浅褐色至深褐色轮纹,有时见到子叶未打开前的幼茎顶端呈褐色干枯。

①严禁在病区采种,播种前种子必须作消毒处理。

②在苗圃及时拔除病苗,在大田及时修剪发病枝干,并集中烧毁。

③在雨季结合修剪,用25%甲霜灵1:

30倍兑水涂伤口或350倍淋干或氟吗啉33—133克/亩撒病株及病区周围植株,连喷2—3次,间隔7—10天喷一次,严格控制该病蔓延。

(5)咖啡幼苗立枯病

主要发生在与土壤交接的根茎基部,发病初期出现水渍状病斑,以后逐渐扩大,造成茎干环状缢缩,使顶端的叶片凋萎,全株自上而下青枯、死亡。

病部长出乳白色菌丝体,形成网状菌索,后期长出菜籽大小的菌核,颜色由灰白色到褐色,发病条件:

适温高湿,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或淋水过多,苗床过份荫蔽,苗木拥挤以及连作的情况下,易发生此病且蔓延迅速。

①选择新荒地育苗,避免连作,采用畦育苗,畦面平整,避免积水。

②播种不宜过密,淋水不宜过多。

注意田间卫生,及时清除枯枝落叶。

③若用熟地作苗圃,须用64%杀毒矾300—700倍喷洒进行土壤消毒。

④及时拔除病株,用65%敌克松500—1000倍浇灌或80%蓝宝300—700倍液喷洒,并适当增加苗圃透光性。

(6)煤烟病

叶片上有黑色粉状物,后期在叶面上散生黑色小点。

此病属寄生菌,是借蚜虫、蚧壳虫之分泌物来繁殖,又通过蚂蚁来传播。

①此病应以防治咖啡蚜虫、蚧壳虫和蚂蚁为主,可用氧化乐果或马拉硫磷或松脂合剂等杀虫剂,间隔7—10天连喷3次。

②搞好修枝整形,通风透光,培养壮株,增强抗病能力。

(7)根腐病

此病又叫褐根病。

此病分布广但发病率不高,病根粘泥砂多,凹凸不平,不易洗掉,菌膜平铺在病根上,呈黑褐色,有铁锈色绒毛状的菌丝,病根木材干腐质硬而脆,面部有蜂窝状褐纹,皮木间有白色或黄色绒毛状菌丝体,根颈处有时烂成空洞,高温多雨季节还会长出菌膜和子实体。

地上部分表现树冠稀疏、枯枝多,叶片变成暗黄绿色,严重时整株死亡。

①发生病株立即挖根检查,用刀将病部刮除干净,伤口涂浓缩硫酸铜混合剂或涂沥清,然后回复干净土埋根。

②开垦时彻底清除杂树桩,消灭侵染源,回穴时防止病、杂树残根回入穴内。

③加强管理,避免用有根病寄主树作遮荫树。

5、咖啡虫害防治

(1)咖啡旋皮天牛

为害状:

旋皮天牛幼虫为害;

以为害2—3年生咖啡树茎部皮层,幼虫孵出后即在树干皮层下钻蛀隧道为害,随着虫龄的增长逐渐蛀入木质部,蛀食孔道呈螺旋状盘旋不规则连续蛀食,坑道常连续3—4圈,韧皮部全部切断,只剩表皮,由此树干极易折断,植株生势衰弱,枝叶枯黄,影响继续开花结果。

3—5月化蛹,成虫5月开始活动产卵,每年8—9月幼虫为害严重。

旋皮天牛野生寄生主要有:

团花、臭牡丹、草本接骨木、驳骨丹、蓖麻。

①加强管理,合理修剪,培养壮株,适宜荫蔽,砍除野生寄主,清除受害严重的植株。

②11月—5月人工抹树皮,破坏成虫产卵产地,人工捕虫。

③4%乐斯苯1:

1500倍;

75%乙酰甲胺磷1:

1000倍;

10%毗虫啉1:

10000倍交替使用。

(2)咖啡灭字虎天牛

以幼虫为害为主,咖啡树愈老发生愈重,幼虫孵化出后很快蛀入树干表皮为害,钻蛀深度一般不超过毫米,经过20多天,当幼虫3龄体长约达4毫米时开始向内蛀食,对25厘米以上的枝干多纵横穿蛀木质部,对细小枝干便沿着髓部木心一起往上蛀食,有时幼虫还环绕树干横旋蛀食一圈,常常只留下一层薄皮,被蛀害处表皮均稍隆起,使树易遭风折,隧道内填满虫粪以致皮部不能愈合,严重影响生势而衰黄,严重时致整株死亡。

此虫在思茅完成一个世代约需330天,发生三个重叠代,最主要危害代是第二个成虫高峰即5—6月。

同旋皮天牛。

每年3月前全面检查为害植株,严重植株砍回烧毁,压低虫口基数。

人工捉虫十分重要。

(3)咖啡豹蠹蛾(木蠹蛾)

幼虫孵化出后,多自嫩梢顶端的几个芽腋处蛀入,向上蛀隧道,3—5日内被害嫩梢即枯萎,幼虫钻出向下转移,在不远处从节间再蛀入嫩枝内继续蛀食,此时幼虫的侵入孔外有薄丝网和木屑混合物包住,幼虫渐长并经过多次转移,老龄幼虫可以蛀食已木质化直径为27厘米以上的树干;

幼虫侵入后在木质部与韧皮部之间绕茎干咬一蛀环,然后沿髓部向上蛀成直隧道并在离隧道不远的地方向外开一排粪孔,粪便由此排出,被害枝梢上部不久即枯萎,遇风从蛀环处折断。

此虫一般可发生2代,3—4月成虫产卵,5月幼虫入侵枝干,4—5月和10—11月为虫害盛期。

除为害咖啡外,还为害油梨、可可、荔枝、龙眼、茶叶、大红花等。

①经常检查,发现虫害,从虫孔下方剪除虫害枝条,特别注意幼嫩受害枝条,消灭其中害虫。

②发现树茎表面有虫粪时,找到虫孔,用沾乐果或乙酰甲胺磷原药液棉球裹在木棍上塞入虫孔内可杀死树干中幼虫。

(4)咖啡绿蚧

此虫主要分布在叶脉两侧,在嫩枝则多分布在纵形的稍微凹陷处,成虫和若虫附在叶、枝、果上直接吸取寄主液汁,尤以幼嫩部分受害较重,它排蜜露积聚在叶片上,诱导煤烟病大量发生,阻碍光合作用,使植株生势衰,幼果果皮皱缩,果柄发黄,易脱落。

在旱季发生严重,阴湿和通风不良的环境,对此虫的生活和繁殖有利。

①4%乐斯笨1:

1500倍、拜德1:

2000倍、乙酰甲胺磷1:

1000倍,亩喷4桶药液。

②喷洒受害植株,隔10—15天喷1次,连喷3次。

③保护和利用天敌,如寄生蜂、寄生菌(白僵菌、蚧黑菌)、瓢虫能大幅度降低绿蚧的虫口密度。

④防治蚂蚁。

(5)咖啡根粉蚧

主要为害根部,吸食汁液,初期在根颈附近为害,以后逐渐蔓延到主根和侧根,为害后期,真菌在根部形成一串褐色瘤包,把虫包裹在其中(此虫与真菌共生),影响根系吸收水分和养分,严重时因根部发生腐烂而整株死亡。

参照绿蚧防治法、灌根。

(6)蟋蟀、地老虎

多以成虫或若虫栖息在苗圃和刚上山的幼苗植株附近的地下孔道中,夜间出来咬断嫩茎嚼食。

①用菜叶、薯块等浸敌敌畏等撒于孔道附近诱杀。

②灌水捕捉。

六、咖啡果采摘及加工

1、采摘标准和加工原则

咖啡果实呈鲜红色,轻轻用手挤压,咖啡豆粒就轻易挤出时,如达紫红或暗红则过熟,若果实尚绿或微黄时未成熟,过熟或未熟均会影响色泽或品味。

分级采果、分级加工、分散晾晒、分别装袋。

2、加工技术

(1)湿法加工

湿法加工的程序:

鲜果分级→脱皮→发酵→清洗→干燥→脱种壳→分级→包装→商品豆(即咖啡米)

鲜果分级:

人工采果时,分别采摘成熟果和级外果。

脱皮:

在鲜果装入脱皮机前捡除石块、树枝叶,倒入浮选池,经脱皮机,脱去果皮,同时需要适量水。

咖啡鲜果在采摘的当天若不能及时脱皮,必须浸泡在水中。

发酵:

发酵的目的就是脱去咖啡豆上的胶质,同时是咖啡酶的活动过程,是咖啡杯品质量关键。

具体做法将脱皮后的豆粒放在发酵池中进行发酵,温度20℃左右,发酵20—24小时即可,温度低可适当延长,勤检查,待用手抓起搓揉有粗糙感,不粘滑时,则发酵完成。

清洗:

发酵完成后立即用干净水反复清洗,同时分级。

有条件的基地可用清水浸泡一天,这样可提高豆的品质。

干燥:

可用水泥晒场或竹席、晒网架利用阳光或烘干机进行干燥,在干燥第一天内应使水分含量尽快降到45%以下,否则影响质量。

干燥过程冬季一般需10天左右,天气不好则需延长,关键掌握将水分降低到13%以内。

十分注意在干燥过程中避免雨淋、捂烂、霉变,每天至少搅动三次以上。

脱种壳:

用咖啡脱壳机或4号碾米机改装后进行脱壳。

注意一经脱壳后应尽快出售,贮存时间不宜过长。

咖啡豆吸附力强,注意仓库卫生,否则产生异味,降低咖啡杯品质量。

分级:

目的就是除去种壳,捡出臭豆、变色豆、碎豆、大象豆等。

包装:

咖啡米经分级后,用干净的标准麻袋(100×

70厘米),装袋,每袋净重按购买商要求包装,国际出口每袋60千克净重,雀巢按每袋净重70千克,包装袋正面注明:

产地、产品名称、级别、重量(净重、毛重)、生产日期、生产单位名称。

(2)干法加工

加工程序:

鲜果→晒干→脱皮、脱壳→商品豆(咖啡米)

此法主要用于水源缺乏地区,产量较少的咖啡园或在树上就干了的咖啡果,以及湿法加工时在水中漂浮的半饱果。

具体方法就是将鲜果直接晒干,然后用脱壳机、碾米机一次脱去果皮、种皮,然后筛去果皮、种皮、杂质即可打包出售。

此法简单、方便省工、易操作,但加工出来的商品豆质量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