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党校现代管理学考题汇编.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929059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省委党校现代管理学考题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省委党校现代管理学考题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省委党校现代管理学考题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省委党校现代管理学考题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省委党校现代管理学考题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省委党校现代管理学考题汇编.docx

《省委党校现代管理学考题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省委党校现代管理学考题汇编.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省委党校现代管理学考题汇编.docx

省委党校现代管理学考题汇编

现代管理学

一、概念题

1、管理:

是指在一定的环境下,管理主体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运用一定的职能和方法,对管理客体施加影响和进行控制的过程。

2、管理规律:

是指在一定的管理环境和条件下,管理主体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对管理客体施加影响和进行控制的规律。

3、管理主体:

是指在管理过程中具有主动支配和影响作用的要素。

4、管理机构:

是指在人员分工和功能分化的基础上,使管理者群体中的各个成员担任不同的职务,承担不同的责任,赋予不同的权利,共同协作,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组织起来的管理系统。

5、管理客体:

也可称为被管理对象,是能够被一定管理主体影响和控制的客观事物。

6、管理目标:

是指人们在管理活动中,用合理科学的管理措施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7、管理的人本观念:

是指在管理活动中,坚持一切从人出发,以强调和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根本手段,已达到提高效率和人的不断发展为目的的观念。

8、管理的系统观念:

是指管理主体自觉地运用系统理论和系统方法,对管理要素、管理组织、管理过程进行系统分析,旨在优化管理的整体功能,取得较好效果的观念。

9、管理的择优观念:

是指充分利用可能利用的条件,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方法,以尽可能少的投入取得尽可能满意的管理效果。

10、管理的战略观念:

是指管理主体在管理实践中从全局和长远出发,对管理客体和管理过程进行总体谋划的管理观念体系。

11、管理的权变观念:

是指在管理条件和管理环境不断发展变化的前提下,组织应因人、因事、因时、因地权宜应变,采取与之相应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方法的观念。

12、决策:

广义的决策时指人们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提出、选择并实施行动方案的全过程。

13、指导性计划:

是上级计划单位只规定方向、要求或一定幅度的指标,下达隶属部门和单位参考执行的一种计划形式。

具有约束性、灵活性、和间接调节性的特点。

14、尊重激励:

指的是管理者以平等的态度、同志的感情,对待被管理者,它包括信任、尊重、支持三个互相联系的方面。

15、评价:

是指管理实施过程结束之后,根据管理的成效,对管理过程的各项管理活动所进行全面的检查、比较、分析、论证和总结,从中得出规律性的启迪,以达到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取得更好地管理效益,实现管理良性循环的一种管理活动。

16、法律方法:

是指运用立法、司法和遵法守法教育等手段,规范和监督组织及其成员的行为,以使管理目标顺利实现的方法。

17、管理艺术:

从广义上说是指适应现代化大生产和现代化管理的要求,综合运用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而形成的对现代条件下生产经营和其他社会活动进行有效管理的一系列方法、手段的总称。

从狭义上说,主要是指以现代管理理论为基础,以定量分析为主的一系列管理方法和技术。

二、辨析题

1、构成管理主体的唯一条件,就是有一定的权力,有权力就能实施管理。

答:

错误。

构成管理主体需要两个条件,一是有一定的权利,二是要有一定的能力。

2、管理目标具有凝聚作用、导向作用、激励作用、评价作用。

答:

正确。

3、管理主体无法决定管理活动的方向。

答:

错误。

管理主体决定了管理活动的方向。

任何管理活动都有一定的目标,而目标是由管理者和管理机构制定的,没有目标,管理活动就失去了方向。

4、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原理是:

(1)要有指导思想和明确目标;

(2)、要全面规划,配套进行;(3)加快人才培养,适应技术现代化的需要。

答:

错误。

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原则是:

(1)要有明确的目的性

(2)要坚持系统的完整性和统一性(3)要保证一定的可靠性(4)要允许一定的相对独立性(5)要注意一定的适应性和灵活性(6)要讲究经济性

5、在现代管理中,管理信息的开发利用,成为比物质和能量资源更为重要、更为关键的资源。

答:

正确。

信息的开发利用是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要途径,在当前这个激烈竞争的世界上,谁的管理信息系统现代化水平比较高,谁重视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谁就能抓住时机,在竞争中取胜,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信息出速度、出效益、出财富,它是比物质和能量资源更为重要、更为关键的资源。

6、在管理组织机构设计中,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成正比例关系,即管理层次越多,管理幅度越大;管理层次越少,管理幅度越小。

答:

错误。

在一定的组织机构中,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成反比例关系,即管理幅度大,管理层次就少;管理幅度越小,管理层次就多。

7、管理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择优的过程,因此就不用树立权变管理了。

答:

错误。

管理过程虽然是一个择优过程,但择优必须建立在积极可靠的基础上,即充分考虑各种客观制约因素,尊重客观规律要求的基础上,而权变管理是研究组织在内外环境可变的条件下和特殊的情景中,所采用适用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方法。

它是现代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8、管理者树立人本观念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调动人的积极性,提高管理效率。

答:

错误。

就任何管理活动来说,它的直接目标或许是追求较高的效率和效益,但其最终目的,则是人的不断解放和发展,因此,把人的不断解放和发展作为管理活动的最高目标和最终目的,这是任何管理中必须树立人本观念的最根本的原因,也是管理的人本观念最核心的内容。

9、管理就是以信息处理为中心。

答:

正确。

从管理过程的角度看,整个管理过程实际上就是信息的输入、输出和反馈的过程,所有管理工作也就是以信息处理为中心的工作。

10、战略指导思想是一个战略的总纲,是确定战略方针、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步骤的依据,是整个战略系统的灵魂。

答:

正确。

战略指导思想是对战略体现的一定历史时期内事物发展的全局起决定性作用的规律所进行的高度概括。

因此,战略指导思想是一个战略的总纲,是确定战略方针、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步骤的依据,是整个战略系统的灵魂。

11、在管理活动中,要处理众多关系,但主要的是处理好人、财、物的关系。

答:

错误。

在管理活动中,要处理众多关系,但在这些关系中,最主要的关系,起决定性的关系就是人与人的关系,它是搞好管理的保证。

12、计划只是较高层次管理者的职责,中下层只是执行者,用不着自己做计划了。

答:

错误。

计划具有普遍性,计划作为一项管理职能,无论是处于哪一个层次、哪个部门的管理者,都需要制定计划,计划渗透于各项管理活动中。

13、决策的过程就是选优的过程,没有选优就不能称其为决策。

答:

正确。

决策中所做出的决定不是任一项决定,所定的方案也不是任意的方案,而是要从多种方案中,通过各种比较分析,选出一种较好的方案。

因此……

14、以一个国家的总体发展战略为对象,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各种分类。

以战略任务来分类,可以分为开放战略、技术推进战略和改革战略。

答:

错误。

以战略任务来分类,可分为现代化战略、赶超战略、跨越式战略和富民战略。

15、表率激励就是榜样激励

答:

错误。

表率激励强调的是管理者以自身的模范行动来激励人们。

不同于榜样激励。

16、我们现在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彻底否定了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

因此,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计划管理就不重要了。

答:

错误。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计划作为管理重要职能的地位不能削弱,我们要正确区别“计划管理”和“计划经济”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计划管理指的是对任何事情或工作都是有计划的合理的安排,使之顺利达到预期的目标,因此,计划管理是在任何时候都必须强调和加强的。

17、管理的权变观念强调权宜应变,即管理者的随意应变。

答:

错误。

管理的权变观念强调权宜应变,但不是随意应变,盲目的应变,毫无科学根据的应变,应变的前提是要充分研究,认识并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从而把应变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18、财政监督就是财务监督。

答:

错误。

财政监督室国家通过财政部门,利用财政手段对国民经济各部门及企事业单位的资金活动所实行的一种广范而深入的监督。

主要内容有:

预算监督、预算外资金监督和财务监督。

财务监督只是财政监督的一部分。

三、简答题

1、简述管理的综合性特征。

所谓管理的综合型特征是指管理是一个复杂的控制过程,它要受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并要运用多种手段综合解决各种复杂的矛盾,处理各种复杂的关系,以达到系统的协调和管理目标的实现。

2、简述任人唯贤、择优录用的原则。

管理人员是管理机构组成的重要因素,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管理效率的高低,就管理的一般要求而言,择贤的标准主要有:

一是良好的道德品质;二是较强的工作能力,三是较好的群众基础。

3、简述管理职能在管理中的地位。

管理职能在管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主要表现在:

一是管理职能是管理劳动的具体实现形式;二是管理职能是实现管理目标的手段;三是管理职能的正确行使,是管理主体按管理规律办事的具体体现。

4、管理者担负着特殊职能,因此,对他的素质和能力也就有着特殊的要求。

简述对他品德素质的要求。

一个现代管理者至少应当具备以下几点品德素质:

一是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

二是公道正派,与人为善。

三是要谦虚谨慎,作风民主。

四是要以身作则,清正廉洁。

5、简述作为管理客体的人的特性。

在管理活动中,人是管理主体,也是管理客体的主要组成部分。

具有以下特性:

一是个性,人的个性在管理客体中起着很大的作用,例如对工作的态度和对管理信息的接受程度等;二是社会性,主要表现在:

团体性、阶级性、交往性等各方面;三是能动性,主要表现在参与管理的能动性和对管理信息做出反应的能动性。

6、简述作为管理客体的人的作用。

一是管理决策的参与者和执行者。

二是反馈信息的原发者和传递者。

三是管理文化的创造者和体现者。

7、简述权变观念在管理中的作用。

第一,有利于管理思想的不断更新。

第二,有利于指导管理者的管理实践活动。

第三,有利于管理理论的不断完善。

8、简述管理者的职责。

作为一个现代管理者,他的职责必须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1)管理者是管理目标的主动提出者

(2)管理者是计划者

(3)管理者是组织者

(4)管理者是指挥者

(5)管理者是协调者

(6)管理者是人员的选拔配备者

9、简述人本观念中“人和第一”的观念

管理人本观念不仅包括人的个体概念,还包括人的群体概念、人的组织概念、人际关系概念和人的社会关系概念,正如古语中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在管理中树立“人和第一”的观念,包括管理者之间,即所谓领导班子的团队合作,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团结合作,也包括团体或组织内良好的人际关系、团体或组织外良好的社会关系,有了这些要素,不管是一个企业还是一个国家,就会上下一致、兴旺发达,就会无往而不胜。

10、简述决策在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1)决策时管理工作的核心

(2)决策决定着管理行为的方向、轨迹以及效率

(3)决策是各级管理者的主要职责

11、简述管理目标的作用

管理目标是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它在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具体说,其作用是:

(1)凝聚作用。

管理劳动是一种共同的社会劳动,具有共同的目标,是人们共同价值观的反应,具有强大的凝聚作用。

(2)导向作用。

管理目标不但规定预期结果,而且规定如何达到这一预期结果的措施,因此在管理中管理目标既对人们总的努力方向起导向作用,又对人的具体管理活动起指导作用。

(3)激励作用。

第一,目标确定后,能够鼓舞人心、振奋精神、激发斗志。

第二,目标执行过程中,能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三,目标实现后,能使人们有种满足感和自豪感。

(4)评价作用。

管理目标不仅是各项管理工作的依据,也是评价各项管理工作成绩大小,质量高低的尺度。

12、简述战略观念在现代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1)确立战略观念,可以增强管理的目的性。

(2)确立战略观念,可以增强管理系统的活力。

(3)确立战略观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