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学教案Word格式.docx
《秋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学教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学教案Word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作者简介
弗朗西斯·
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
主要作品有《随笔》《新工具论》等。
马南邨(1912—1966),原名邓拓,福建闽侯人,新闻记者、政论家、杂文作家。
主要作品有杂文集《燕山夜话》,诗词集《邓拓诗词选》等。
2.生难字词
(1)字音
狡黠(xiá
) 咀嚼(jǔjué
) 诘难(jié
nà
n) 滞碍(zhì
)
豁然(huò
)相似(sì
)曲解(qū)蒸馏(liú
吹毛求疵(cī)
(2)词义
【文采藻饰】修饰文辞,使之富有文采。
【诘难】诘问,为难。
【滞碍】不通畅。
【味同嚼蜡】形容写文章或说话枯燥无味。
【吹毛求疵】刻意挑剔毛病,寻找差错。
【寻章摘句】搜寻、摘取文章的片段词句。
指读书时仅局限于文字的推求。
【不求甚解】意思是读书只领会精神实质,不咬文嚼字。
现多指只求懂得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步骤二 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1.朗读指导。
反复朗读,在读中思考问题。
朗读成诵。
2.熟读课文,归纳文章层次结构。
谈读书:
第一层(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之”):
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
第二层(“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到“始能无知而显有知”):
阐述读书的方法。
第三层(“读史使人明智”到“结尾”):
阐述读书能塑造性格和弥补精神缺陷。
不求甚解:
第一部分
(1):
亮敌论:
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树靶子
第二部分(3~4):
阐明“不求甚解”的真正含义——作批驳
第三部分(5~8):
阐明“不求甚解”方法可取——驳论点
第四部分(9):
强调重要的书要反复读——下结论
三、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步骤三 精读课文 深入理解
1.《谈读书》中从“读史使人明智”到“皆成性格”的一段文字,主要论述了一个什么观点?
作者是怎样阐述观点的?
【交流点拨】观点:
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
用归纳法证明观点,先列举六门学科的作用,最后加以归纳。
2.《谈读书》中从“人之才智但有滞碍”到“皆有特药可医”一段文字,主要论述了一个什么观点?
读书能弥补人精神上的缺陷。
用比喻论证的方法阐述观点。
3.《谈读书》介绍了哪几种读书方法?
【交流点拨】文章介绍了选读、浏览、通读、精读、代读(摘要读)。
4.《谈读书》一文提出读书有哪些作用?
【交流点拨】读不同学科的书籍可以塑造人不同的性格,读书还可以弥补人精神上的缺陷。
5.《不求甚解》一文开始是怎么提出观点的?
【交流点拨】对一般人认为的“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作分析,表达自己不同的见解。
6.陶渊明“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包含哪两方面内容?
“不求甚解”有什么内涵?
【交流点拨】陶渊明“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要求:
首先要好读书,其次,每读书必有所会意。
“不求甚解”四字有两层含义:
一要虚心,二是读书不要固执于某一点,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
步骤四 深层探究 局部突破
分析比较两篇短文在语言上的不同特点。
【交流点拨】《谈读书》语言平易流畅,灵活地穿插比喻、排比、类比的修辞手法,用语典雅,简约而富有智慧。
《不求甚解》语言平易亲切,娓娓而谈,用语简约,生动形象。
四、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步骤五 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1.课堂小结
本课的两篇短文向我们阐述了读书的正确目的、方法、作用、态度,我们要深入体会并加以学习,方能有所收获。
2.拓展延伸
学习《不求甚解》的写法,对下列成语进行辩证分析,运用求异思维,口述新的立意。
①见风使舵;
②班门弄斧;
③滥竽充数。
【交流点拨】成语新解,重在从不同的角度去诠释,划清必要的界限,从正名入手,这往往是行文的前提,另外要紧密联系实际,借题发挥,做到有感而发,有的放矢。
“见风使舵”一词,多用于那些不讲原则的世故之徒,但如果我们赋予“风”以新的含义,喻指实际情况的变化或者规律,我们可以翻出新意;
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掌握方向,采取相应的措施,推动社会主义的航船向前发展。
这样联系现实不是大有文章可做吗?
“班门弄斧”这个成语,可以从故事入手,翻出“不迷信权威,敢于向权威挑战”的新意。
“滥竽充数”这个成语,也可以从故事入手,翻出“滥竽之所以能充数,在于欣赏者的水平低下”的新意。
3.布置作业
完成《精英新课堂》本节内容。
见步骤二第2点
五、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在今天的语文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通读课文,归纳层次,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句子。
通过这种方式去引导他们了解文章的论述思路,学生的参与性和思考积极性都很高,这使课堂效率大大提高。
两篇文章语言差别较大,学生也能自主发现和分析,让我学得本课上得比较成功。
14 山水画的意境
素材积累
中国画,简称“国画”。
是我国传统造型艺术之一。
从美术史的角度讲,民国前的都统称为古画。
国画在古代无确定名称,一般称之为丹青,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
中国画在内容和艺术创作上,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社会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方面的认识。
主要是用毛笔、软笔或手指,用国画颜料和墨在帛或宣纸上作画的一种中国传统的绘画形式,是琴棋书画四艺之一。
中国画主要分为人物、花鸟、山水这三个大类;
有工笔、写意、等技法形式。
上课笔记
把握本文的写作脉络,理清文本思路内容。
通过对诗词和山水画作品的欣赏,感受山水画的意境;
初步理解意境营造是画家追求的艺术境界。
认识意境的本质,培养传统审美情趣;
从品味意境,享受意境,到用笔墨大胆、自由地表现意境。
重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
难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讨论法、演示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学习法。
同学们,在阅读众多文人雅士的诗赋佳作时,不难发现写山水之情、归隐之乐的诗词数不胜数,如陶渊明《饮酒》: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李白《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山水诗与山水画的意境。
让我们跟着李可染一起,认识意境的本质,培养传统审美情趣。
李可染(1907—1989),江苏徐州人。
中国近代杰出的画家、诗人,齐白石的弟子。
李可染自幼即喜绘画,13岁时学画山水。
43岁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49岁为变革山水画,行程数万里旅行写生。
72岁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画研究院院长。
晚年用笔趋于老辣。
擅长画山水、人物,尤其擅长画牛。
惆怅(chà
ng) 真挚(zhì
) 渲染(xuà
n)
胸有成竹(xiōng)朝朝暮暮(mù
)浮光掠影(yǐng)
【胸有成竹】强调画家作画前,对于所画的对象已经有了整体把握,非常熟悉。
【身临其境】亲自到了那个境地。
【浮光掠影】比喻印象不深刻,好像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样,一晃就消逝。
反复诵读,仔细揣摩诗词意境,使自己能进入语境,仔细体会山水画的意境并得出自己的心得体会。
第一部分(1~4):
提出“意境”这一概念,并解释“什么是意境”;
第二部分(5~10):
论述获得意境的方法,即通过深刻观察对象以把握住对象的精神实质,激发出绘画者本身的思想感情并融于作品之中。
此外还谈到想要表达出意境,还需要与其相互依附的山水画要素,即意匠。
1.阅读课文,说说意境是什么。
【交流点拨】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
写景就是写情。
2.默读课文,说说意境和意匠是什么关系。
【交流点拨】相互依附,相得益彰。
3.要怎样才能获得意境?
请你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交流点拨】首先要仔细观察对象,深刻认识对象,从而产生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
然后将这种思想感情与画作结合在一起,将对象的精神实质表现出来,从而形成意境。
4.请结合文章最后两段说说是否只要把握了“意境”就能作出好的山水画作品来。
【交流点拨】光有了意境不够,还要有意匠。
意匠即表现方法、表现手段的设计,简要地说,就是加工手段。
有了意境,没有意匠,意境也就落了空。
5.作者要说的是山水画的意境,为什么要在第一篇幅分析诗歌的意境?
【交流点拨】按照作者的观点,“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两句,完全描写自然界的景色,然而就在这两句里,使人深深地体会到诗人深厚的友情。
描写自然的景色与绘出的景色无异,且作者提到“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可见诗歌中的意境与山水画的意境是相通的,并无二致。
因此,作者在这里以读者已经学过的诗歌为例,也就能更好地诠释山水画的意境。
1.“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的产生,又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度有关。
”作者是如何论述此观点的?
你认为这个观点正确吗?
请结合你的个人经历简要说明。
【交流点拨】作者以齐白石老人画虾为例来论证他的观点。
这个观点正确,如我们知道松树的耐寒可以象征它的坚韧,而当我们在雪地里认真观察时,会发现只有松树傲然长青,松针贯穿积雪依然向上。
此刻,我们会真正感受到这种坚韧的品质是那样真实。
2.请你理解“无论写诗、作画,都要求站得高于现实,这样来观察,认识现实,才可能全面深入”一句的深刻含义。
【交流点拨】写诗,写的是生活;
绘画,绘的是风景。
它们都基于现实,以现实为原材料。
然而,它们融合了写作者与绘画者自身的情感以及体悟,因此,它们又必然得高于现实。
这就是说,不论是高明的诗还是精湛的绘画,最终都成为可观的景物与主观情感相融合的意境。
课文通过对意境与意匠的解读,带我们了解并领悟了山水画。
这是李可染对于山水画意境的阐述,使我们认识并深刻感受到这份情怀,也希望大家运用这篇文章中提到的方法来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欣赏一些李可染的画作,如《万山红遍》。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是毛泽东词作《沁园春·
长沙》中的名句。
画作《万山红遍》描绘了深秋时分,湘江之滨的岳麓山漫山古树皆红的壮丽奇景。
通过这篇课文的教学,我觉得我做得好的一方面就是问题设置步步深入,可以给学生充分的理解缓冲时间,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课后问题也给了学生们联系社会实际,体味生活中的语文趣味,从而让学生学到技巧,在生活中能运用。
不足的一方面在于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本堂课涉及到的内容较多,学生活动的时间不够,因此要多留出一些时间给学生自主思考和讨论。
15* 无言之美
艺术欣赏的本质就是对艺术作品的虚空、空白和不确定性的填补。
艺术欣赏有多重目的:
认识、审美、交往、娱乐等,但艺术欣赏的最主要的目的是净化人的灵魂,也就是它的美育目的。
艺术作品是艺术家情感的形式美表达。
艺术家的灵魂总是通过情感的宣泄或隐或显地表现在艺术作品之中。
一切优秀的艺术家都有一个高尚的、纯洁的、善良的灵魂。
艺术欣赏者正是在欣赏的过程中感受到艺术家灵魂的高尚,从而受到心灵的涤荡和洗礼。
把握作者行文思路,认识艺术中的无言之美。
学习文章举例论证的方法,读懂议论文,理解议论文,揣摩议论文中的精彩论证方式并善于运用在日常习作中。
细心体味“言”与“意”的关系;
深入理解,体会“无言之美”。
深入理解,体会“无言之美”;
揣摩议论文中的精彩论证方式。
演示法、合作探究法。
同学们,在各种精彩文章评论中我们经常看到“言有尽而意无穷”这类句子,那么,何谓“言有尽而意无穷”“言不及义”“言不尽意”呢?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带着问题去学习朱光潜先生的《无言之美》,细细体味语言的魅力吧!
朱光潜(1897—1986),安徽桐城人。
美学家、翻译家。
主要作品有《文艺心理学》《谈美》《西方美学史》等。
意蕴(yù
n) 颦(pí
n) 蛾眉(é
寂寥(liá
o)谚语(yà
n)心旷神怡(kuà
ng)
轻描淡写(miá
o)栩栩如生(xǔ)目不忍睹(dǔ)
信手拈来(niān)铢两悉称(chè
【轻描淡写】着力不多地描写或叙述;
谈问题时把重要问题轻轻带过。
【栩栩如生】栩栩,活泼生动的样子。
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目不忍睹】形容景象十分凄惨,使人不忍心看。
【信手拈来】随手拿来。
多指写文章时词汇或材料丰富,不费思索,就能写出来。
【铢两悉称】形容两方面轻重相当或优劣相等。
铢两,比喻微小之处。
先试读,再带入问题探读,在反复诵读中体味文本语言魅力,深入解析“无言之美”。
第一部分(1~3):
引用孔子的话引出“无言”这一话题,提出“言”与“意”。
第二部分(4~12):
以文学、音乐、雕塑等各类艺术作品为例,分析言不必尽意、无声胜有声、含蓄不露等所表现出来的无言之美。
第三部分(13):
总结观点:
说出来的越少,留着不说的越多,所引起的美感就越大越深越真切。
1.作者是如何引出“无言”这一话题的?
作者认为无言的意蕴,应该从哪方面着手研究?
【交流点拨】作者首先从孔子和子贡的对话引出“无言”话题;
作者认为要探究“无言”的意蕴,应该从美术的观点去研究。
2.阅读第3段,概括“言”和“意”的关系。
【交流点拨】言是固定的,有迹象的,是散碎的,有限的;
而意是瞬息万变、缥缈无踪的,是混整的,无限的。
所以,言所以达意,但意决不是完全可以言达的。
3.作者对文学的定义是怎样的?
【交流点拨】所谓文学,就是以言达意的一种美术。
4.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证明“无言”也能产生美的?
作者在此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交流点拨】作者一共从四种艺术入手,运用了举例论证,论证了“无言”也能产生美。
①以“言尽一切”的相片与“言及部分”的图画相比,图画之美证明了无言之美;
②以文学作品的“言不能尽意,也不必尽意”凸显无言之美;
③从音乐中的“无声胜有声”论证无言之美;
④从雕刻艺术的含蓄不露来论述无言之美。
5.简要说说本文的论证思路分析作者是如何论述“无言”之美的。
【交流点拨】作者首先从孔子与学生的对话中引出无言的话题,并点明要从美术的角度关注无言之美。
接着论证言意关系,并以从言达意的文学为例,说明文学乃至一切艺术都是尽量以言表意,而不能全然以言表意,也无须全然以言表意,即说明无言之美。
为了论述自己的观点,作者分别从绘画的选择之美、文学的意蕴之美、音乐的无声之美、雕刻的含蓄不露之美来论证。
请你结合作者的任意一则论据,说说你对“无言之美”的感受。
【交流点拨】正如作者探讨文学作品时的数个例子,诗歌本是极其简短的几句话,但是其包含的意境却是极其宽广的。
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言语只有短短的十个字,但是读来却似看见大漠的宽阔宏伟之景,悲凉之意,予人以悲凉雄壮的美感。
然而,作者要描写出这宽阔宏伟之景,悲凉之意,恐怕书万言都难以说尽,这不是意味着作者将它们寓于无言之中了吗?
这就是古典文学中深蕴的无言之美。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无言之美”的内涵,同时也得到了一些启示:
欣赏艺术作品时,不仅要注意有形有象的部分,还要关注其中的“空白”,懂得感受其中的“无言之美”。
你认为“穷形尽相”是获得美和达到美的最好途径吗?
请举例论证。
【交流点拨】穷形尽相并不是一个获得美和达到美的最好途径,反而是恰到好处的留白更益于激发人们的联想和想象,并融入自我的主观情感。
宋徽宗赵佶喜欢绘画,他在考验画家时,让应考画家以“踏花归去马蹄香”为题作画,择优录用。
最后被选中的画作上,根本没有一片花瓣,只是马蹄上飞舞着几只蝴蝶。
但就是这样一幅画,却最恰当地体现出了诗题的意境。
无言之美
通过这篇课文的教学,我觉得我做得好的方面在于虽然课文整体上不易理解,但是我还是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做到尽量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真正理解到文字的魅力,无言的魅力。
但是由于“无言之美”的概念不仅针对文学,还针对其他艺术,而学生对其他艺术的了解不深,因此,在把握论证的过程中会有一定的难度,还需要进一步辅导强化训练。
16* 驱遣我们的想象
话说想象
想象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它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
想象能起到对机体的调节作用,还能起到预见未来的作用。
无意想象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的想象。
无意想象是在外界刺激的作用下,不由自主地产生的,例如梦。
有意想象是指事先有预定目的的想象。
有意想象中,根据观察内容的新颖性、独立性和创造程度,又可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幻想。
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
品味文中意蕴深刻的语言,学会文中的语言运用技巧,揣摩语言运用的高妙之处。
学会驱遣想象,透过文字进入作品,由浅入深领悟语言内在魅力。
学会文中的语言运用技巧,抓住文艺作品的形象性特征,领悟语言内在魅力。
诵读法、合作探究法、演示法。
同学们,三年以来的语文课堂上,我们已学习了不少经典篇目,它们大多都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有谁能总结一下,欣赏这些文艺作品,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学生自由回答)今天我要给大家强调的是抓住文艺作品的形象性特征,发挥阅读时的想象力。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文内容。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江苏苏州人,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著有童话故事《稻草人》。
1923年,发表长篇小说《倪焕之》。
拘泥(jūnì
) 歌谣(yá
o) 契合(qì
旷远(kuà
ng)海啸(xià
o)苟安(gǒu)
【拘泥】固执,不知变通。
【契合】符合;
合得来,意气相投。
【苟安】只顾眼前,暂且偷安。
【怅然】形容因不如意而感到不痛快。
【意境】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
朗读本文时,要细细品味作者给我们展现的语言魅力,透过文字感受到作品的温度。
第一部分(1~7):
明确读者欣赏文艺作品的本质即“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
第二部分(8~13):
以诗、文为例,从正反两个角度论述要驱遣想象力才能透过文字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
第三部分(14):
必须驱遣想象力,才能够通过文字,达到接受美感的经验的目的。
1.阅读全文,在文中找出能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
【交流点拨】
(1)文字是一道桥梁。
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
通过了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
(2)作者想做到的是:
写下来的文字正好传达出他的所见所感。
(3)读者看到的是写在纸面或者印在纸面的文字,但是看到文字并不是他们的目的。
他们要通过文字去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
(4)我们鉴赏文艺,最大目的无非是接受美感的经验,得到人生的受用。
要达到这个目的,不能够拘泥于文字。
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才能够通过文字,达到这个目的。
2.结合文题尝试总结作者在全文中想表达的中心观点。
【交流点拨】欣赏文艺作品,要学着驱遣自己的想象力,通过文字去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
3.作者要论述如何鉴赏文艺作品,为什么在开篇大篇幅论述作者、读者以及文字之间的联系?
【交流点拨】要论述如何鉴赏文艺作品,首先要认识到文艺作品的本质,即作者以文字为载体传达想要传达的所见所感。
因此,论述作者、读者以及文字之间的联系是为了明确文艺作品的本质,是表达中心观点的前提。
4.阅读第8~10段,说说作者是如何论证欣赏文艺作品需要驱遣想象力的,并简要分析作者在论证的过程中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交流点拨】作者以赏析王维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入手,首先以纯理性思考的方式对诗句进行赏析,如“提出疑问:
大漠上也许有几处地方聚集着人,难道不会有几缕的炊烟吗?
……”这样的赏析全然得不到诗句中所蕴藏的壮景与情感,换句话说,这是不驱遣想象力的结果;
同时又论述在想象中睁开眼睛来看这十个文字所构成的画面,便能感受到诗中静寂的境界。
作者通过举例论证与对比论证,得出了结论:
“像这样驱遣着想象来看,这一幅图画就显现在眼前了。
同时也就接触了作者的意境。
”
5.请你总结本文1~10段的论证思路。
【交流点拨】作者首先通过论述作者、读者以及文字之间的联系来明确读者欣赏文艺作品的本质,即“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然后以赏析王维诗句为例,从正反两个角度论述了驱遣想象力的重要作用。
第9段中为什么说“假如死盯着文字而不能从文字看出一幅图画来,就感受不到这种愉快了”。
【交流点拨】文艺作品一般都具有形象性,尤其是诗歌、散文等文艺作品,形象性尤其突出,且情感表达也尤其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