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280172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X 页数:66 大小:65.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词解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名词解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名词解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名词解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名词解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名词解释.docx

《名词解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词解释.docx(6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名词解释.docx

名词解释

第一篇

(一)名词解释

1.问诊(inquiry)即病史采集(historytaking),是通过医生与患者进行提问和回答了解疾病发生与发展的过程。

2.症状(symptom)是患者患病后对机体生理功能异常的自身体验和感觉,如疼痛、瘙痒。

3.体征(sign)是患者的体表或内部结构发生可察觉的改变,如皮肤黄染、肝脾肿大。

4.体格检查(physicalexamination)是医生用自己的感官或传统的辅助器具(听诊器、叩诊锤、血压计等)对患者进行系统的观察和检查,揭示机体正常和异常征象的临床诊断方法。

5.主诉(chiefcomplaints)是患者感受最主要的痛苦或最明显的症状或体征,也就是本次就诊最主要的原因。

(二)填空题

1.

(1)发生;

(2)发展;(3)演变;(4)诊治。

2.

(1)既往的健康状况;

(2)曾经患过的疾病;(3)手术外伤史;(4)预防注射史;(5)过敏史。

3.

(1)未婚或已婚;

(2)结婚年龄;(3)配偶健康状况;(4)性生活情况;(5)夫妻关系。

4.

(1)初潮的年龄;

(2)月经周期和经期天数;(3)经血的量和色;(4)经期症状;(5)有无痛经或白带;(6)末次月经日期;(7)闭经日期;(8)绝经年龄。

5.

(1)妊娠次数;

(2)生育次数;(3)妊娠与生育的年龄;(4)人工或自然流产的次数;(5)有无死产;(6)是否手术产;(7)有无产褥感染;(8)计划生育状况。

6.

(1)父母;

(2)兄弟;(3)姐妹;(4)子女。

(三)问答题

1.采集现病史应包括的内容:

①起病情况与患病的时间;②主要症状的特点;③病因与诱因;④病情的发展与演变过程;⑤伴随症状;⑥诊治经过;⑦病情中的一般情况。

2.系统回顾问诊的主要内容应包括:

①头颅五官:

视力障碍、耳聋、耳鸣、眩晕、鼻出血、牙龈出血、牙痛、咽喉痛、声音嘶哑;②呼吸系统:

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呼吸困难;③心血管系统:

心悸、心前区疼痛、端坐呼吸、下肢水肿;④消化系统:

食欲减退、吞咽困难、腹痛、腹泻、恶心、呕吐、便血、便秘、黄疸;⑤泌尿生殖系统:

尿急、尿频、尿痛、尿血、排尿困难、颜面水肿、尿道及阴道异常分泌物;⑥内分泌系统与代谢:

多饮、多食、多尿、怕热、多汗、显着肥胖或消瘦、色素沉着、闭经;⑦造血系统:

皮肤苍白、头昏眼花、乏力、皮肤淤点、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⑧肌肉与骨关节系统:

关节红肿、关节畸形、运动障碍、肌肉萎缩、肢体无力;⑨神经系统:

头痛、记忆力减退、语言障碍、感觉异常、瘫痪;⑩精神系统:

幻觉、妄想、定向力障碍、情绪异常。

3.个人史包括:

①社会经历:

包括出生地、居住地区和居留时间、受教育程度、经济生活和业余爱好等;②职业及工作条件:

包括工种、劳动环境、对工业毒物的接触情况及时间;③习惯与嗜好:

起居与卫生习惯、饮食的规律与质量、烟酒嗜好时间与摄入量,以及其他异嗜物和麻醉药品、毒品等;④有无不洁性交史,有否患过淋病性尿道炎、尖锐湿疣、下疳等。

常见症状

第一节发热

(一)名词解释

1.稽留热(continuedfever)是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常见于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及伤寒高热期。

2.弛张热(remittentfever)又称败血症热型。

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

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等。

3.症状(symptom)是患者主观感受到不舒适或痛苦的异常感觉或病态改变。

(二)填空题

1.

(1)37.3~38℃;

(2)38.1~39℃;(3)39.1~41℃;(4)41℃以上。

2.

(1)39~40℃以上;

(2)不超过1℃;(3)39℃以上;(4)超过2℃。

3.

(1)外源性;

(2)内源性。

(三)选择题

【A型题】

1.E;2.A;3.D;4.A;5.C。

【X型题】

1.ABCD;2ABCD。

(四)问答题

1.发热的临床经过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①体温上升期:

体温上升期常有疲乏无力、肌肉酸痛、皮肤苍白、畏寒或寒战等现象。

体温上升有骤升型和缓升型两种方式;②高热期:

寒战消失,皮肤血管由收缩转为舒张,使皮肤发红并有灼热感;呼吸加快变深;开始出汗并逐渐增多。

产热与散热过程在较高水平上保持相对平衡;③体温下降期:

此期表现为出汗多,皮肤潮湿。

体温下降有骤降和渐降两种方式。

2.非感染性发热主要有下列几类原因:

(1)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

①机械性、物理或化学性损害,如大手术后组织损伤;②因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而引起的心肌、肺、脾等内脏梗死或肢体坏死;③组织坏死与细胞破坏,如癌。

(2)抗原抗体反应:

如风湿热。

(3)内分泌代谢障碍:

如甲状腺功能亢进。

(4)皮肤散热减少:

如广泛性皮炎。

(5)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

①物理性:

如中暑;②化学性:

如重度安眠药中毒;③机械性:

如脑出血。

(6)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常见的功能性低热有:

①原发性低热;②感染后低热;③夏季低热;④生理性低热。

3.临床上常见的热型包括:

(1)稽留热:

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

常见于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及伤寒高热期。

(2)弛张热:

又称败血症热型。

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

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等。

(3)间歇热:

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间歇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

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

(4)波状热:

体温逐渐上升达39℃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

常见于布鲁菌病。

(5)回归热:

体温急剧上升至39℃或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水平。

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后规律性交替一次。

可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周期热等。

(6)不规则热:

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

可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等。

4.内源性致热源又称白细胞致热源,如白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和干扰素等,可通过血-脑屏障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的体温调定点,使调定点上升,体温调节中枢必须对体温加以重新调节发出冲动,并通过垂体内分泌因素使代谢增加或通过运动神经使骨骼肌阵缩,使产热增多;另一方面可通过交感神经使皮肤血管及竖毛肌收缩排汗停止,散热减少。

这一综合调节作用使产热大于散热,体温升高引起发热。

第二节皮肤黏膜出血

(一)填空题

(1)血管壁功能异常;

(2)血小板数量或功能异常;(3)凝血功能障碍。

(二)选择题

【A型题】

1.C;2.D。

(三)问答题

血小板异常所致皮肤黏膜出血的常见病因有:

①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生成减少,如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破坏增多,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消耗过多,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②血小板功能异常:

遗传性,如血小板无力症;继发性,如尿毒症;③血小板增多症:

原发性,如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继发性,继发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第三节水肿

(一)名词解释

人体组织间隙有过多的液体积聚使组织肿胀称为水肿(edema)。

(二)填空题

1.

(1)首先出现于身体下垂部分;

(2)疾病早期晨间起床时有眼睑与颜面水肿;(3)非凹陷性水肿。

2.

(1)钠与水的潴留;

(2)毛细血管滤过压升高;(3)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4)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5)淋巴回流受阻。

(三)选择题

【A型题】

1.B;2.A。

(四)问答题(论述题)

1.本病例为一青年男性,出现眼睑及双下肢水肿。

查体心肺无异常,腹水征阳性,实验室检查有血尿、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高胆固醇血症等典型肾病综合征的表现,无高血压及肾功能损害的表现;因此此病人考虑为肾病综合征,进一步需做肾穿刺活检病理确诊。

其水肿为肾源性水肿,由于低白蛋白血症,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使水分从血管内渗出是水肿的主要原因。

2.心源性水肿与肾源性水肿的鉴别点参见笔记P14

第四节咳嗽与咳痰

问答题

1.根据咳嗽的音色和特点,可以判断一些疾病:

①咳嗽声音嘶哑,多见于声带炎、喉炎、喉结核、喉癌和喉返神经麻痹;②金属音色咳嗽,见于纵隔肿瘤、主动脉瘤或支气管瘤、淋巴瘤、结节病压迫气管等;③阵发性连续剧咳伴有高调吸气回声,见于百日咳、会厌、喉部疾患和气管受压;④咳嗽声音低微或无声,见于极度衰弱或声带麻痹患者。

2.根据痰的性质和量可以判断一些疾病:

大量脓痰且痰量多时静置后出现分层现象(上层为泡沫,中层为浆液或浆液脓性,底层为坏死组织碎屑),见于支气管扩张症、肺脓肿、支气管胸膜瘘;脓痰有恶臭气味者,提示有厌氧菌感染;黄绿色或翠绿色痰,提示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痰白黏稠、牵拉成丝难以咳出,提示有白色念珠菌感染;大量稀薄浆液性痰中含粉皮样物,提示棘球蚴病;日咳数百至上千毫升浆液泡沫样痰,应考虑弥漫性肺泡癌的可能;咳血痰,见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脓肿、二尖瓣狭窄等;咳粉红色泡沫样痰提示发生急性左心衰竭。

第五节咯血

(一)名词解释

喉及喉以下呼吸道任何部位的出血,经口排出者称咯血(aemoptysis)。

(二)填空题

1.肺结核

2.

(1)100;

(2)100~500;(3)500。

问答题

咯血与呕血的鉴别见笔记P16

第六节胸痛

(一)名词解释

牵涉痛(referredpain)是指内脏器官或深部组织的疾病引起的疼痛,可在体表的某一部位也发生痛感或痛觉过敏。

这是因为病变内脏与分布体表的传入神经进入脊髓同一节段并在后角发生联系,来自内脏的痛觉冲动直接激发脊髓体表感觉神经元,引起相应体表区域的痛感,称牵涉痛或放射痛(radiatingpain)

(二)问答题

1.该患者为老年男性,虽然有腹痛、恶心、呕吐等急腹症的表现,但结合本例为老年患者,腹部查体无阳性体征,腹痛剧烈、持续时间较长,且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减慢、烦躁表现,应考虑急性心肌梗死。

需立即做心电图确诊。

一旦诊断成立,给病人舌下含化硝酸甘油、吸氧、心电监护、止痛、控制休克,条件允许时应尽早进行溶栓治疗。

2.引起胸痛的原因主要为胸部疾病:

①胸壁疾病:

急性皮炎、皮下蜂窝织炎、带状疱疹、肋间神经炎、肋骨骨折、多发性骨髓瘤等;②心血管疾病:

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炎、急性心包炎、主动脉瘤、主动脉窦瘤破裂、肺梗死、心脏神经官能症等;③呼吸系统疾病:

胸膜炎、胸膜肿瘤、自发性气胸、肺炎、肺癌、急性气管支气管炎;④纵隔疾病:

纵隔炎、纵隔脓肿、纵隔肿瘤、食管裂孔疝、食管癌;⑤其他:

膈下脓肿、肝脓肿、脾梗死等。

3.心绞痛多发生在40岁以上,疼痛多在心前区与胸骨后或剑突下,疼痛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达无名指与小指,亦可放射于左颈、面颊部,疼痛呈绞窄性并有重压窒息感,发作时间短暂,服硝酸甘油或硝酸异山梨醇酯,可使心绞痛缓解。

第七节发绀

(一)名词解释

发绀(cyanosis):

又称紫绀,是指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使皮肤、黏膜呈青紫色的表现

(二)填空题

1.

(1)超过50g/L(5g/dl);

(2)小于0.85。

2.

(1)口唇;

(2)鼻;(3)颊部;(4)甲床。

3.30。

(三)选择题

【A型题】

1.C;2.B;3.A。

(四)问答题

1.中心性发绀是由于心、肺疾病导致SaO2降低引起,发绀的特点是全身性的,除四肢与面颊外,亦见于黏膜(包括舌及口腔黏膜)与躯干的皮肤,但皮肤温暖;周围性发绀是由于周围循环血流障碍所致,发绀特点是常见于肢体末梢与下垂部位,如肢端、耳垂与鼻尖,这些部位的皮肤温度低、发凉,若按摩或加温耳垂与肢端,使其温暖,发绀即可消失,此点有助于与中心性发绀相鉴别,后者即使按摩或加温,青紫也不消失。

2.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分:

①药物或化学物质中毒所致的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发病机制是由于血红蛋白分子的二价铁被三价铁取代,使其失去与氧结合的能力,当血中高铁血红蛋白含量达30g/L时,即可出现发绀。

此种情况多由伯氨喹、亚硝酸盐等中毒引起。

其发绀特点是急骤出现,暂时性,病情严重,经过氧疗青紫不减,抽出的静脉血呈深棕色,暴露于空气中也不能转变成鲜红色,若静脉注射亚甲兰溶液、硫代硫酸钠或大剂量维生素C,均可使青紫消退;②先天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患者自幼即有发绀,有家族史,而无心肺疾病及引起异常血红蛋白的其他原因,身体一般健康状况较好。

第八节呼吸困难与心悸

(一)名词解释

呼吸困难(dyspnea)是指患者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表现呼吸运动用力,重者鼻翼扇动,张口耸肩,甚至出现发绀,呼吸辅助肌也参与活动,并伴有呼吸频率、深度与节律的异常。

(二)填空题

1.

(1)胸腔;

(2)胸骨上窝;(3)锁骨上窝;(4)肋间隙;(5)三凹;(6)喉、气管、大支气管的狭窄与梗阻。

(三)选择题

【A型题】

1.B;2.C。

【K型题】

A

(四)问答题

1.吸气性呼吸困难的临床特点是吸气费力、显着困难,重者由于呼吸肌极度用力,胸腔负压增大,吸气时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和肋间隙明显凹陷,称“三凹征”,常伴有干咳及高调吸气性喉鸣。

常见的病因:

各种原因引起的喉、气管、大支气管的狭窄与阻塞。

①喉部疾患:

如急性喉炎、喉水肿、喉癌、白喉等;②气管疾病,如气管肿瘤、气管异物或气管受压(甲状腺肿大、淋巴结肿大或主动脉瘤压迫等)。

2.左心衰竭引起的呼吸困难的主要原因是肺淤血和肺泡弹性降低。

其发生机制为:

①肺淤血:

使气体弥散功能降低;②肺泡张力增高:

刺激牵张感受器,通过迷走神经反射兴奋呼吸中枢;③肺泡弹性降低:

其扩张与收缩能力降低,肺活力减少;④肺循环压力升高对呼吸中枢的反射性刺激。

)

3.急性左心衰竭时,常出现阵发性呼吸困难,多在夜间睡眠中发生,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其发生机制为:

①睡眠时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冠状动脉收缩,心肌供血减少,心功能降低;②小支气管收缩,肺泡通气减少;③仰卧位时肺活量减少,下半身静脉回心血量增多,致肺淤血加重;④呼吸中枢敏感性降低,对肺淤血引起的轻度缺氧反应迟钝,当淤血加重、缺氧明显时,才刺激呼吸中枢作出应答反应。

临床特点:

病人常于熟睡中突感胸闷憋气惊醒,被迫坐起,惊恐不安,伴有咳嗽,轻者数分钟至数十分钟后症状逐渐减轻或缓解;重者高度气喘,面色青紫,大汗,呼吸有哮鸣音,咳浆液性粉红色泡沫样痰,两肺底部有较多湿啰音,心率增快,有奔马律。

此种呼吸困难又称“心源性呼吸困难”,常见于冠心病、高心病、风心病、心肌炎和心肌病等。

)

4.右心衰竭时呼吸困难的原因是体循环淤血所致。

其发生机制为:

①右心房与上腔静脉压升高,刺激压力感受器反射性地兴奋呼吸中枢;②血氧含量减少以及乳酸、丙酮酸等酸性代谢产物增多,刺激呼吸中枢;③淤血性肝肿大、腹水和胸水,使呼吸运动受限,肺受压气体交换面积减少。

第12节恶心、呕吐、呕血与便血

(一)名词解释

呕血(haematemesis)是上消化道疾病(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器官,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肝、胆、胰疾病)或全身性疾病所致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血液经口腔呕出。

选择题

【A型题】

1.B;2.B;3.C。

问答题

1.呕血常见病因包括:

①食管疾病: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食管癌、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等;②胃及十二指肠疾病:

最常见为消化性溃疡,其次为慢性胃炎及由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和应激所引起的急性胃十二指肠黏膜病变,胃癌也可引起呕血;③肝、胆道疾病: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引起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癌、肝动脉瘤破裂出血,胆道结石、胆管癌也可引起出血;④胰腺疾病:

如胰腺癌破裂出血;⑤血液疾病: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⑥急性传染病:

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⑦其他:

如尿毒症、呼吸功能衰竭等。

2.该病例为老年男性,无嗜酒史,无肝炎病史,查体:

肝脾不大,无肝掌、蜘蛛痣,血常规白细胞、血小板不低,无肝硬化诊断依据;病人也无周期性腹痛及反酸、嗳气病史,不支持溃疡病出血的诊断;结合病人有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病史,首先考虑为急性胃黏膜病变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

确诊可做内镜检查,一方面可做出病因诊断,另一方面还可做局部止血治疗。

第13节腹痛

(一)填空题

1.十二指肠溃疡;2.胆囊炎;3.慢性胰腺炎;4.胃溃疡;5.右肾结石;6.

(1)内脏性腹痛;

(2)躯体性腹痛;(3)牵涉痛。

(二)选择题

【X型题】

1.ACD;2.ACD;3.BCD。

(三)问答题

1.皮肤痛的特点:

有明确的定位,皮肤损伤可发生两种不同性质的疼痛——快痛和慢痛。

内脏痛的特点:

发生较慢而较持续,缺乏“双重痛感”,定位较不明显,可出现牵涉痛。

体腔壁层疼痛的特点:

定位准确;程度剧烈而持续;可因体位变化而加重;可出现牵涉痛。

2.急性腹痛的常见病因包括:

①腹腔器官急性炎症:

急性胃炎、急性肠炎、急性胰腺炎、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急性胆囊炎等;②空腔脏器阻塞或扩张:

如肠梗阻、肠套叠、胆道结石、胆道蛔虫症、泌尿系结石梗阻等;③脏器扭转或破裂:

如肠扭转、肠绞窄、肠系膜或大网膜扭转、卵巢扭转、肝破裂、脾破裂、异位妊娠破裂等;④腹膜炎症:

多由胃肠穿孔引起,少部分为自发性腹膜炎;⑤腹腔内血管阻塞:

如缺血性肠病、夹层腹主动脉瘤和门静脉血栓形成;⑥腹壁疾病:

如腹壁挫伤、脓肿及腹壁皮肤带状疱疹;⑦胸腔疾病所致的腹部牵涉性痛:

如肺炎、肺梗死、心绞痛、心肌梗死、急性心包炎、胸膜炎、食管裂孔疝;⑧全身性疾病所致的腹痛:

如腹型过敏性紫癜、糖尿病酸中毒、尿毒症、铅中毒。

3.三种绞痛鉴别见笔记P30。

第14节腹泻

(一)名词解释

腹泻(diarrhea)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带有黏液、脓血或未消化的食物。

(二)填空题

1.两个。

2.

(1)黏液血便或脓血便;

(2)暗红色或果酱样。

(三)选择题

【X型题】

第16节黄疸

(一)名词解释

黄疸(juandice)是由于血清中胆红素升高致使皮肤、黏膜和巩膜黄染的现象称黄疸。

它是症状,也是体征。

(二)填空题

1.

(1)溶血性黄疸;

(2)肝细胞性黄疸;(3)胆汁淤积性黄疸;(4)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

2.

(1)增加;

(2)正常;(3)减少或缺如;(4)阳性。

(三)选择题

【A型题】

1.C;2.C;3.C;4.C;5.C;6.B。

(四)问答题

1.旁路胆红素指胆红素并非来自衰老的红细胞,而来源于骨髓幼稚红细胞的血红蛋白和肝内含有亚铁血红素的蛋白质(如过氧化氢酶及细胞色素氧化酶与肌红蛋白等),这些胆红素称为旁路胆红素。

2.三种常见黄疸的鉴别见笔记P36。

3.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系由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排泄有缺陷所致的黄疸,本组疾病临床上少见。

有四种:

①Gilbert综合征:

系由肝细胞摄取UCB功能障碍及微粒体内葡萄糖醛酸转移酶不足,致血中UCB增高而出现黄疸。

这类病人除黄疸外症状不多,其他肝功能也正常;②Crigler-Najjar综合征:

系由肝细胞缺乏葡萄糖醛酸转移酶,致UCB不能形成CB,导致血中UCB增多而出现黄疸,本病由于血中UCB甚高,故可产生胆红素脑病,见于新生儿,预后极差;③Rotor综合征:

系由肝细胞对摄取UCB和排泄CB存在先天性障碍致血中胆红素增高而出现黄疸;④Dubin-Johnson综合征:

系由肝细胞对CB及某些阴离子向毛细胆管排泄发生障碍,致血清CB增加而发生的黄疸。

第十八节

(一)填空题

1.

(1)脊柱病变;

(2)脊柱旁软组织;(3)脊神经根及皮神经病变;(4)内脏病变。

2.

(1)外伤;

(2)感染或感染变应性;(3)自身免疫性与变态反应性。

(二)选择题

【X型题】

1.ABD。

第21节泌尿系常见症状

(一)名词解释

1.血尿:

尿液离心沉淀后,镜检下每高倍视野有红细胞3个以上,即为血尿(haematuria)。

血尿轻症者尿色正常,须经显微镜检查方能确诊。

重症者尿呈洗肉水色或血色,称肉眼血尿。

2.正常成人如果24小时尿量小于400ml,或每小时尿量小于17ml,称为少尿(oliguria)。

3.正常成人24小时尿量超过2500ml者称为多尿(polyuria)。

(二)问答题

1.临床上遇到血尿、白细胞尿(脓尿)时,为了定病变部位,可做尿三杯试验。

若第一杯尿液异常,且程度最重,病变部位可能在前尿道;第三杯尿液异常,且程度最重,病变在膀胱或后尿道;若三杯尿液均异常,病变在膀胱颈以上。

2.了解血尿的伴随症状对判断疾病有重要意义:

①伴肾绞痛是肾、输尿管结石的特征;②血尿伴膀胱刺激征提示泌尿系感染;③血尿伴水肿常见于肾小球肾炎;④血尿伴肾肿块可见于肿瘤、先天性多囊肾;⑤血尿伴皮肤黏膜出血,见于血液病、感染性疾病等;⑥血尿伴乳糜尿者,见于丝虫病、慢性肾盂肾炎。

3.引起血尿的原因很多,主要有:

①泌尿系统疾病:

是最常见的血尿原因,如结石、感染、肿瘤、畸形等;②全身性疾病:

如血液病、感染性疾病、风湿病;③尿路邻近器官疾病:

如前列腺炎、急性盆腔炎、直肠癌等;④药物与化学因素:

如磺胺类药物、吲哚美辛、汞剂、甘露醇等的副作用或毒性作用;⑤功能性血尿:

见于健康人,如运动后血尿。

4.少尿的病因可归纳为下列三类:

(1)肾前性:

见于任何原因的休克、大出血、重度失水、心功能不全、肾动脉栓塞或血栓形成、肾病综合征、肝肾综合征、烧伤等,这是由于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所致。

(2)肾性:

由于肾实质病变所致肾小管功能损害,如急性肾炎、急进性肾炎、急性间质性肾炎以及急性肾小管坏死等。

(3)肾后性:

由任何原因所致的尿路梗阻,如结石、血凝块、前列腺肥大、瘢痕形成、肿瘤压迫、神经源性膀胱等。

第26节头痛、眩晕与晕厥

(一)名词解释

1.眩晕(dizzsinessvertigo)是患者感到自身或周围环境有旋转或摇动的一种主观感觉障碍,常伴有客观的平衡障碍。

一般无意识障碍。

主要由迷路、前庭神经及小脑病变引起,亦可由于其他系统或全身疾病引起。

2.晕厥(faint)是由于一时性广泛性脑供血不足所致的短暂意识丧失状态,发作时病人因肌张力消失不能保持正常姿势而倒地。

一般为突然发作,迅速恢复,少有后遗症。

(二)选择题

【A型题】

1.A。

(四)问答题

1.头痛病因包括:

(1)颅脑病变:

①感染:

如脑膜炎、脑膜脑炎;②血管病变:

如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脑血栓、脑栓塞等;③占位性病变:

如脑肿瘤;④颅脑外伤:

如脑震荡;⑤其他:

如偏头痛;

(2)颅外病变:

①颅骨疾病:

如颅骨肿瘤;②颈椎病及其他颈部疾病;③神经痛:

如三叉神经痛;④眼、耳、鼻和齿疾病所致的头痛;(3)全身性疾病:

①急性感染:

如流感;②心血管疾病:

如原发性高血压;③中毒:

如铅、酒精、一氧化碳中毒;④其他:

尿毒症;(4)神经官能症:

如神经衰弱及癔症性头痛。

2.了解头痛部位是单侧、双侧、前额或枕部、局部或弥散,颅内或颅外对病因的诊断有重要的价值。

偏头痛及丛集性头痛多在一侧;颅内病变的头痛常为深在性且较弥散,颅内深部病变的头痛部位不一定与病变部位相一致,但疼痛多向病灶同侧放射;高血压引起的头痛多在额部或整个头部;全身性或颅内感染性疾病的头痛,多为全头部痛;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脑脊髓膜炎除头痛外还有颈痛;眼源性头痛为浅在性且局限于眼眶、前额或颞部;鼻源性或牙源性头痛多为浅表性疼痛。

3.头痛的伴随症状对判断疾病有重要的意义:

①头痛伴剧烈呕吐者提示为颅内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