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项目环评报告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274581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134.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路项目环评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公路项目环评报告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公路项目环评报告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公路项目环评报告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公路项目环评报告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路项目环评报告Word格式.docx

《公路项目环评报告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项目环评报告Word格式.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路项目环评报告Word格式.docx

2.6建设条件20

2.6.1施工条件20

2.6.2施工方案20

2.7主要工程内容21

2.7.1公路等级、设计速度21

2.7.2路基、路面工程21

2.7.3桥涵宽度22

2.7.4交叉工程23

2.7.5隧道工程23

2.7.5.1隧道设计原则及技术标准23

2.7.5.2隧道总体设计24

2.7.6沿线设施26

2.8筑路材料及运输条件27

2.8.1石料27

2.8.2砂、砂砾27

2.8.3取土及弃土27

2.8.4石灰27

2.8.5主要材料来源及供应27

2.9投资估算及工期安排28

2.9.1推荐方案投资估算28

2.9.2工程工期安排28

2.10工程环境污染简要分析28

2.10.1施工期污染分析28

附件:

前言

本项目是完善***市公路网规划,实现区域干线公路“联网贯通”,提高路网整体功效的需要。

本项目起点位于***市西北冀州路与齐王路交叉路口,并北延至国道G309线,通过齐王路与省道S102连接,终点接省道S325线,多条国省干道相互协调、合理衔接,共同构成快速、便捷、高效、通畅的公路网络,可以发挥干线路网的整体效应,实现了国道G309和省道S325的有效连接,使得本项目所在地区在未来逐步拥有一个非常便捷、高效的的公路交通运输网络。

本项目的实施是完善***市干线路网规划、提高路网整体功效的需要。

路线起点位于***市西北冀州路与齐王路交叉路口,终点接S325线和在建的***南环,路线全长12.295公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条例》和交通部2003年第5号令《交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受***市交通运输局的委托,市环评公司承担了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在报告书的编制过程中,得到了***环保厅、***环保局、***市交通运输局、德州市公路勘察设计院的大力协作和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建设的意义

1、本项目是完善***市公路网规划,实现区域干线公路“联网贯通”,提高路网整体功效的需要。

2、本项目是缓解省道S227线运输压力,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本项目与穿越***市南北的省道S227线并行。

目前省道S227线交通量达到20034辆/日,交通趋于饱和,远期将不能满足交通量发展的需求,车辆通行速度已经低于设计速度,行车舒适感较差。

现有公路通道将难以适应迅速增长的交通需求,将直接制约区域经济和交通运输的发展,影响公路运营效益的发挥,并对交通运输安全产生较大的影响。

本项目的实施将在走廊带内形成又—条通行能力大、服务水平高,快捷、便利的公路运输通道,是缓解省道S227线运输压力,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3、本项目是完善***市外环路建设、避免过境交通量穿越市区、改善市区交通环境的需要。

本项目建成后,***市西部、南部外环线全线贯通,将很好的解决***市西部地区向东上长深高速需要穿越市区造成市区交通拥挤的状况,节约出行时间,缓解***市区内道路的交通压力,改善***市区的交通环境,对实现***市城市发展战略目标的意义重大。

4、本项目是促进峱山经济开发区发展、推动招商引资的需要。

峱山经济开发区位于***市区西部,是西部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面积3万亩。

西接工业发达的淄博市,与齐鲁石化毗邻,北临胶济铁路和309国道。

峱山经济开发区功能齐全,设有物流商贸区、综合服务区、客货运站场区和绿化休闲区等功能小区,已经成为***市对外开放的窗口、招商引资的基地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目前开发区东西向道路北有国道G309、南有省道S325,初步形成开发区通往省内外其他地区的通道,但国道G309与省道S325间缺乏有效的连接,对外交通还不完善。

本项目的实施将加强开发区内主要道路间的相互联系,优化和改善开发区内路网结构,有利于开发区的对外交流,大大促进峱山经济开发区的发展,对招商引资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5、本项目是促进旅游资源开发,继续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需要。

***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但分布相对集中在市区以及西南山区,旅游景点之间相互孤立缺少必要的交通联系。

同时,由于交通条件的限制,一些重要旅游资源的开发深度不够。

项目建成后将方便省内外游客的出入,同时将各景区紧密联接在一起,充分发挥各景区的整体效应,有利于旅游线路的组织与安排。

本项目的实施将改善出行条件,对促进区域旅游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和旅游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1.2编制依据

1.2.1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

(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4月)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年4月)

(7)《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2004年8月)

(8)《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年10月)

(9)《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98年1月)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年6月)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8月)

(12)《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1998年11月)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实施条例》(1993年8月)

(14)《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2000年

(15)《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国务院,国发〔2000〕38号,2000年;

(16)《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务院[2005]国发39号

(17)《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国务院第257号令(1998年12月)

1.2.2国务院部门规章与部门发布的规范性文件

(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1999]107号文件《关于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

(2)国家环保局[2001]环发19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

(3)水利部交通部水保[2001]12号文件《关于印发公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规定的通知》

(4)环境保护部令2008年第2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5)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办[2002]88号《关于进一步规范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

(6)交通部令2003年第5号《交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7)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3]94号《关于公路、铁路(含轻轨)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噪声有关问题的通知》

(8)《关于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05]152号)

(9)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6]28号《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

(10)《关于加强公路规划和建设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环发[2007]184号)

(11)《关于加强城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环办[2008]70号)

1.2.3***相关规章与规范性文件

(1)《***环境保护条例》(2001年12月);

(2)《***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

(3)《***水污染防治条例》***人大常委会(2000.12.01);

(4)《***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人大常委会(2004.01.01);

(5)《***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办法》***人大常委会(2006.03.01);

(6)《***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办法》***人大常委会(2001.06.01);

(7)《***人民政府关于***地面水环境功能区划方案的批复》)鲁政发[2000]86号;

(8)《***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办法》1992年11月21日***七届人大常委会第31次会议;

(9)《***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办法》1999年8月22日

(10)《***基本农田保护条例》(1994年4月)

(11)《***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关于实施征地区片综合地价的通知》(鲁政办字[2009]20号);

(12)《***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发[2005]39号文件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实施意见》(2006年6月29日,鲁政发[2006]72号);

(13)《***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环境影响评价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三同时”管理工作的通知》(2006年7月10日,鲁政办发[2006]60号);

1.2.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

(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T2.1—93)

(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

(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

(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

(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HJ/T19—1997)

(6)《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试行)(JTJ005—96)

(7)《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J006-98)

(8)《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9)《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

(10)《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

(1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防治标准》(GB50434-2008)

(12)《城市区域环境噪声适用区划分技术规范》(GB/T15190-94)

(13)《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1.2.5地方政府规划文件

(1)《***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

(2)《***生态市建设总体规划》

(3)《***区生态建设及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纲要》

(4)《***市环境功能区划》

1.2.6其它支持文件

(1)《***新外环公路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德州市公路勘察设计院,2009年8月;

(2)《***发展改革委关于***新外环公路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发改投资[2009];

(3)《***市交通运输局关于编制***新外环公路建设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委托函》,***市交通运输局,2010年4月18日;

(4)***环境保护局《关于“***新外环公路建设工程”环境影响适用标准的批复》,2010年5月28日。

1.3评价目的及评价原则

1.3.1评价目的

本项目沿线有环境敏感点,工程的建设势必将会对周围的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

主要评价目的如下:

(1)通过对拟建公路沿线所涉及地区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调查,了解区域内自然环境现状,论述公路建设的必要性和对当地经济建设的影响。

(2)通过对公路建设各个时期的环境影响进行预测和评价,确定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和范围,提出切实可行的减轻对环境影响的措施和方案,使该项目的建设对环境的影响程度降至最低。

(3)通过对沿线水土流失情况现状调查,提出本项目建设水土保持方案。

(4)从环保角度论述拟建公路选线的合理性,为工程的初步设计、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

1.3.2评价原则

(1)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环保的法规、法令、标准及规范,力求做到工作深入、内容完备、数据准确、论据充分、措施具体,使评价成果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2)坚持有针对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的原则,对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及危害给出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评价。

(3)通过类比分析和实地考察,提出最可靠、最经济、操作性强的环境保护措施。

(4)坚持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的发展,做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

1.4主要环境问题识别及评价因子

1.4.1主要环境问题识别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并结合项目地区的环境特征,对本工程的主要环境问题进行识别,其结果见表1.4-1。

表1.4-1主要环境问题识别结果

施工期

社会环境

工程拆迁

本工程为道路新建,沿线的部分房屋拆迁,对搬迁人员的生活产生影响

土地征用

本工程沿线的部分耕地、道路、林地将被征用,对沿线农民的生产、生活产生影响

桥梁道路施工

本项目工程的施工,要暂时中断通行,采取绕行等临时措施,使城乡交通受到干扰,将给周边村庄居民的出行、工作、生活和沿线企业的物流运输带来影响和不便

生态环境

水土流失、破坏现有植被等

施工期地表开挖可能会引起水土流失问题,破坏周围现有的植被等

各种施工

施工中施工机械的设置、基础开挖、等将造成城乡道路的破坏,影响景观

土方工程

工程弃土、垃圾的堆放会占用土地,如措施不当,给生态造成一定影响,并可能造成局部水土流失

水环境

施工人员

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废水,如处置不当将对周边地表水体造成污染影响

施工工程

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的冲洗废水及降水冲刷施工地面产生的废水,如处置不当将对周边地表水体造成污染影响

大气环境

桥梁道路施工、车辆运输、拆迁

施工过程中的开挖、回填、拆迁以及水泥、粘土、砂石等在装卸过程产生粉尘,运输过程中沿途散落及运输车辆在运行过程产生的粉尘

施工机械使用

以燃油为动力的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的增加,必然导致废气排放量的增加

噪声

拆迁、车辆运输、各种施工机械使用

各种施工作业如大型挖土机、钻孔机、打桩机、空压机及压路机等以及各种重型运输车辆、建筑物拆除以及已有道路破碎等作业产生的噪声

固废

施工人员日常生活产生的生活垃圾,若处置不当,会破坏工程沿线的生态景观

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工程弃土、垃圾等,若处置不当,会占用土地,给生态造成一定影响,并可能造成局部水土流失

运营期

车辆行驶

本工程的实施,提高了机动车的平均运行速度,减少非机动车、行人与机动车的冲突,提高非机动车和行人的安全度,改善机动车的出行,促进广饶及东营市的社会经济发展。

城市生态

绿化工程

本工程主干路两侧设置绿化带,增加一些道路的美化、绿化等景观建设工程,将给城乡生态环境和城乡景观带来有利影响。

道路的改善将使车流量相对增加,汽车排放的尾气含有CO、NO2等污染物质,可能增加沿线的大气污染负荷。

项目完成后,交通噪声源距环境保护目标距离变近,各类车辆产生的交通噪声对线路两侧的敏感点产生不同程度影响

1.4.2主要评价因子

根据以上分析,确定本次评价的主要内容和评价因子见表1.4-2

表1.4-2环境影响评价内容与评价因子筛选

环境要素

评价内容

评价因子

现状评价因子

预测评价因子

声环境

施工期机械噪声,桥梁施工噪声

等效连续A声级Leq

营运期交通噪声

环境空气

施工期车辆道路扬尘、施工粉尘的影响

TSP

营运期公路交通汽车尾气

NO2、CO等

(1)施工期桥涵施工及施工营地污染物排放;

(2)营运期路面初期雨污水的排放情况;

(3)装载危险品的车辆因交通事故泄露、滴漏或翻入河流后产生严重水污染

地表水:

CODMn、BOD5、NH3-N、石油类等;

分析运营期道路雨水对水环境的影响

固体废物

施工期产生的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

(1)水土流失与土壤植被破坏情况;

(2)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植被、动物、土

壤侵蚀

分析水土流失情况

通行交往、居民生活质量分析;

基础设施、资源利用(包括土地利用等)的补偿;

受影响居民的征地拆迁安置

——

1.5评价重点

本次评价工作重点为施工期、运营期声环境影响评价及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并对施工期、运营期的负面环境影响提出可行的环保措施与建议。

1.6评价工作等级

1.6.1环境空气

按HJ2.2-2008的规定,环境空气评价等级的确定应考虑建设项目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周围地形的复杂程度及评价区域应执行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等因素,本项目排放的空气污染物主要来源于施工期沥青烟气和营运期汽车排放的尾气,等标污染负荷Pmax<

10%,按导则规定,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

1.6.2地表水

按HJ/T2.3-93的规定,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级别的划分,应根据拟建项目的污水排放量、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受纳水体的规模及水体功能能要求等确定,本项目排放的污水为施工期临时搭建生活区产生的污水,排放量较小,道路两侧无需要特殊保护的敏感目标,评价区域无河流经过,因此确定仅对地表水进行影响分析。

1.6.3噪声

按HJ2.4-2009的规定,噪声环境影响评价级别的划分是根据建设项目类型、所在功能区属于适用于的环境标准类别及项目建设前后噪声级变化情况确定级别,本项目建设后区域环境噪声标准适用于GB3096-2008中的1类标准地区,噪声评价等级确定为一级。

1.6.4生态环境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HJ/T19-1997)第1条的规定,本项目线路长度仅为12.295km,生态环境影响长度远小于30km,生物量减少<

50%,物种多样性减少<

50%,水和土地理化性质基本不发生改变,不涉及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等敏感区域;

并且本项目为规划***外环路的重要路段,符合***市的交通规划。

考虑到工程建设对***市西郊生态环境的影响,将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等级确定为三级。

1.7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根据拟建公路设计期、施工期、运营期对环境的影响特点和道路沿线的自然环境特征,本评价的范围确定见表1.7-1。

表1.7-1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一览表

评价范围

公路中心线两侧200m以内区域,施工场、料场100m以内范围

公路中心线两侧200m以内区域

公路中心线两侧200m以内区域;

跨越水体上游100m,下游1000m以内区域

1.8评价时段

根据道路项目特点,预测评价应包括施工期和运营近期、中期和远期。

根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工期约为16个月,为2010年9月~2011年12月,道路将在2011年12月底建成通车。

预测年限取公路竣工投入运营后第7年和第15年,将主要预测时段划分为运营近期(2012年)、运营中期(2018年)和运营远期(2026年),以近期和中期预测为主。

1.9评价标准

1.9.1环境质量标准

根据公路沿线环境功能区划和***市环境保护局《关于***新外环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适用标准的批复》,拟建公路环评执行以下评价标准:

(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本改线公路评价范围大气环境功能区划为二类区,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标准值见表1.9-1。

表1.9-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mg/m3

序号

污染物名称

取值时间

浓度限值

标准级别

1

一氧化碳

CO

日平均

1小时平均

4.00

10.00

GB3095-96

二级

2

二氧化氮

NO2

年平均

0.08

0.12

0.24

3

总悬浮颗粒物

0.20

0.30

(2)水环境质量标准

拟建公路沿线无河流经过,根据批复地表水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Ⅴ类水质标准,标准值见表1.9-2。

表1.9-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项目

pH(无量纲)

SS*

CODcr

BOD5

氨氮

石油类

标准

6~9

≤150mg/L

≤40mg/L

≤10mg/L

≤2.0mg/L

≤1.0mg/L

*:

SS参照水利部标准《地表水资源标准》(SL63—94)。

(3)声环境质量标准

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3]94号《关于公路、铁路(含轻轨)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噪声有关问题的通知》中的有关规定及***市环保局关于***新外环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适用标准的批复(见附件2),本公路两侧红线30m范围内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4a类标准,公路两侧红线30m范围外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值,评价范围内无学校、医院等特殊敏感建筑。

标准值见表1.9-3。

表1.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表

标准类别

噪声限值[等效声级Leq:

dB(A)]

昼间

夜间

2类

60

50

4a类

70

55

1.9.2污染物排放标准

(1)废气

施工期:

沥青烟及粉尘排放标准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的二级标准及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要求。

详见表1.9-4。

表1.9-4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摘录)

污染物

生产工艺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

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mg/m3)

沥青烟

沥青搅拌

75

不得有明显的无组织排放存在

粉尘

路基填筑、车辆运输

120

1.0

(2)废水

本路段现状无污水管网系统,沿线村庄居民生活污水,直接无组织地就近排入雨水沟渠与雨水混合排放。

施工期现场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应建立临时化粪池进行集中处理,严禁直接排放。

根据本工程的相关设计说明,建成后所在范围内的污水(主要为雨水,特殊情况下的突发事件污水按环境污染事故处理),进入路沟排水系统。

可参照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