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探索新型城市化 创新中国式城市化之路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274302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59.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州探索新型城市化 创新中国式城市化之路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广州探索新型城市化 创新中国式城市化之路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广州探索新型城市化 创新中国式城市化之路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广州探索新型城市化 创新中国式城市化之路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广州探索新型城市化 创新中国式城市化之路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州探索新型城市化 创新中国式城市化之路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广州探索新型城市化 创新中国式城市化之路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州探索新型城市化 创新中国式城市化之路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州探索新型城市化 创新中国式城市化之路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他说那你就傻子提问,让聪明人回答,聪明人回答完了之后再让傻子检验一下他听懂没听懂。

刚才说是匠人营国,匠人规划的城市是给我们住的,那总得让我们明白这个城市是怎么回事。

我是学中文的,我想起白居易写的诗是让老妪能懂,今天我是老妪,如果我要懂了,大家就是白居易了。

  李津逵:

咱们先请一个从美国来的“白居易”,他是生态和低碳活动的国际级的活动家,十多年前在加利福尼亚进行了一个生态城市的实践,现在在中国又做城市,又做乡村的低碳化,他特别想把美国的教训讲给我们听。

掌声有请大卫·

柏林伯格先生。

  大卫·

柏林伯格:

美国城市化与郊区化的反思

  

大卫·

美国知名的生态建筑和城市设计专家

大家好,我很高兴能有机会来北京参加今天的论坛,感谢主办方的盛情邀请!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论坛,因为低碳城市化是当今世界最为重要的问题之一。

  首先,我给大家看看美国洛杉矶的航拍图,我曾在这里读过书。

这张航拍图不是当时洛杉矶的最初规划图,它是慢慢发展成当今这个样子的。

图中可以看到洛杉矶的布局呈东西向的网格形状,可以说这里是世界上最高碳的地方之一。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我自己是一个反建筑师、反城市规划者,而不是一名建筑师。

很长一段时间来,我觉得很多建筑师和城市规划师并没有很好的履行他们的职责,至少在美国以及世界很多其他地方都是这样子。

我不是一名专家,但我觉得关于未来的答案,不应该来自专家,而应吸取各家之长,来自于很多人的综合考虑。

  100年前的洛杉矶完全是沙漠化的。

如今所有的一切都是从沙漠发展而来,这其中包含我一些很好的想法。

当年我在上学读城市规划的时候,我们被带到这里,要求重新设计这里,并努力找到解决场地问题的答案。

  如今,洛杉矶看起来很美,但事实并非如此。

这个城市既不生态,也不可持续,更不是低碳的,存在很多的问题。

这里已经没有了交通的多样性,其实很多方面的多样性都十分欠缺。

这里(航拍图上)是洛杉矶的城市中心,居住有600万人口,我们可以看到它是完全被一个城市的海洋所包围,被水泥建筑物所包围。

其实,它的周围可以是农田,可以是绿色。

这里是城市中心,这里的交通状况除了早上的两小时和晚上的两小时之外,其他时间几乎没有交通。

  这是洛杉矶的另外一张图,在图的中心我们可以看到当时洛杉矶的中心是东洛杉矶,20年前这里情况很糟,人们想把它重新建设。

在当时,存在太多分家的现象,包括文化的分割,年轻人大了之后家庭的分离等等。

当年我负责重新设计这里,设计其文化传承的相关方面。

这是好莱坞的中心图,呈现的是一种无限蔓延的情景,没有什么系统可言,我们可以看到画面上全是混凝土。

这是一个很大的错误,原本应该全是绿色的才对。

  中国能从美国学到什么经验和教训?

目前美国城市发展的最大问题就是他们在毫无规划的蔓延着,并且由于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出现的一些分离现象,正在分割出更多的个体和单元,同时也产生了很多犯罪现象。

在城市结构和城市组织方面,中国能从美国学到的就更少了,因为美国面临的是交通、能源以及废气系统等一系列问题。

很多年来,这些问题一直都没有得到妥善解决,以至于美国现在很多城市都出现了不可持续的糟糕状况。

  城市和农村之间应该无缝衔接,而不是相互分割,它们综合在一起才会产生更大的活力。

因为城市的发展依赖于周边的农业,如果周边的农村是失败的,那么整个城市也会停滞不前,甚至倒退。

  美国的很多城市是19、20世纪建造出来的,但我觉得中国需要21世纪的建筑。

中国必须找到属于自己的新路。

美国很多建造工艺以及建造方式并不是人力密集型的,所以中国向美国学习的时候如果不从实际出发,可能会犯一些错误。

单纯注重房子外形建设的概念已经过时了,这既不低碳,也不可持续。

如今,在美国很多房子的建造只是为了外表的好看,而不是为了更加生态。

  这是洛杉矶海边的另外一张照片。

我们在这张图上看到上面延伸的地方是一个小山,那里住的是比较富裕的人。

这里原来是一系列的农田和果树。

其实,我们可以让农田靠近城市。

这就相当于在城市里展示中国的梯田一样。

梯田可以解决雨水以及土壤侵蚀等带来的一些问题。

这就是城市的农业,人们可以在他自己的居住环境周围来种植农产品和水果。

  这是旧金山蔓延的图片。

我们看到它的很多房子紧贴悬崖而建,当有地震的时候房子可能就会倒塌了。

这是金门公园,一个很好的公园,每一个城市都应该有这样的公园,而且还应有5%到10%的农田,以便居民可以种一些植物、水果。

  拉斯维加斯的发展也非常不生态、不低碳。

因为这个城市的生活成本太高,并且缺乏多样性,以至很少有人在此长期居住。

我今天在报纸上看到,他们的领导甚至在想要不要把一些产业移到中国澳门来。

  这是夏威夷的Hanalulu岛,它大概有6千公里的面积被洪水冲掉了。

目前,这里只有两种人们赖以生存的植物,一种是糖,一种是菠萝。

如果没有这两种植物,人都没有办法生存下来。

所以多样性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

同样,我居住的纽约也有很多问题。

这是曼哈顿中心。

这栋建筑周围的居住环境很糟糕,滋生了很多的犯罪产生,以至于10年不到就要把它炸掉。

只是因为当初修建时没有很好的吸取教训,如今只能采取这种方式。

此外,在迈阿密、西雅图、波特兰、芝加哥等城市也存在类似现象。

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关于城市和农村发展的系统之中,最为关键的就是要实现低碳发展。

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悲剧就容易发生了。

设计师和规划师在进行项目设计时,应该考虑好这个问题。

在我看来,要想真正解决好这个问题,我们必须付出很大的努力,需要综合各方面的意见,需要自上而下,又需要从下至上采纳各方观点。

  这是50年前美国建筑师怀特(音)设计的1英里高的建筑,非常棒!

令人遗憾的是没有付诸实施。

因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个设计非常生态。

在这里面可以解决能源、水、废弃物等一系列的问题,你可以在里面工作工作、娱乐、生活。

这儿还有一个英国的案例也非常生态。

该建筑也高达千米,每一组有20层,每一层可以容纳600多个人。

这有点像城市中所说的公社,人们在同一个结构里工作、生活,并且非常生态和低碳。

  这是今年刚建成的一个零碳排放的城市马斯达,但其成本比较昂贵,可能大概需要100年的时间才能收回所有的成本。

迪拜不少建筑是一个很大的错误,它并不是为了生态和可持续建造出来的,这可能会影响整个世界。

我们必须注意这种错误,因为它甚至还有可能影响全球的经济,造成经济下滑。

在英国,有一个成功的低碳案例社区,规模不是很大,它可以容纳5到10万人,坐三分钟地铁后,电梯会把你带到下面的农田环境当中。

但我们需要更大规模的低碳社区。

这不需要去破坏农田,而是在农田上面建造城市。

我想成为一名城市设计师的原因也正在于此。

我希望未来的城市发展成这样,但美国并不喜欢,而且也支付不起,美国现在的城市是为汽车设计的。

这(图片显示)是一个生态城市的设计图,它很大,人们在上面可以种植一些农作物和花卉。

在这种生态城市当中,二氧化碳排放的很少,而且很密集。

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因为100年之后我们可能也不希望再看到我们现在建造的“方盒子”了。

  这(图片所示)就是洛杉矶在100年之后可能变成的摸样。

这是一个很蠢的想法,因为照现在的发展方式,洛杉矶根本不可能持续发展到100年之后,我们现在需要为未来10至15年的情况进行规划。

  这是深圳的一个工业区,建起来不到10年,看起来也不是很好,现在人们想把它推倒重建。

但在我看来,它可以再保留十年。

这些房子是属于农民的,但是他们现在在工厂工作。

经过这样的改造,在屋顶和阳台可以进行种植,这些农民肯定会很高兴。

他们可以在房顶上、在城市可以继续从事他们的农业活动。

我们必须在现在的基础上进行改变,要建造一个大的生态城市。

  深圳南山区的南海艺库也有一个很好的例子,这个建筑大概15年左右了,但是人们没有把之前的一些东西毁掉,而是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造,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非常低碳。

这个项目之所以能取得成功,最为重要的因素就在于他们没有让设计师来为之做设计,而是很多使用者共同完成的,他们之中有的人懂能源,有的人懂水。

于是,大家一起参与,共同协作来完成了重建。

  北京798也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

在我的理解中,一个很好的未来一定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互结合来完成的。

北京798就是自下而上的,而不是由政府主导规划来完成的。

很多艺术家聚在一起,把这个昔日的旧工厂改造成了一个艺术的殿堂。

“798”现在看起来很好,用起来也很舒服,很低碳,而且运行费用也很少。

  当然,北京一些地方的发展也存在问题。

比如门头沟区,由于毫无规划的、大规模的采矿,导致原本很好的生态环境遭到了很大破坏。

该如何来处理这个问题?

我的想法是把它变成一个很艺术的公园。

我带学生一起做了一个workshop,没有找建筑师。

我们采用大地艺术的手法把这一带建造出一些花带,农民可以从这些花带的种植当中获益。

这是一种综合的、很可持续的方法。

  在中国,很多农民都有一些很好的地,你可以告诉他们怎么做生态旅游,他们可以利用这个来生存。

所以我在做项目的时候,希望这些乡村的地区产生多样性的旅游方式,给他们带来更多的多样性。

这是一种农业的旅游。

  现在,海南有不少很奢华,以自我为中心的旅游建筑项目,这让人感到很遗憾。

这(图片显示)是我在海南响水湾做的一个项目。

之前拿到的是中规院的图纸,我接手之后进行分析和手绘。

其中的一部分我把它设计为有点像苏州或意大利水城的景象,在另一部分我加上了很多的游憩的项目一级当地人的一些想法。

在山区的这个部分,很多人想在这个区域内建高尔夫球场,我觉得它并不生态,也不低碳。

我跟这个项目的负责人马书福进行探讨,他是一个很有远见,对未来很有想法的人,经过跟他的讨论,他提出在这里可以建马场而不是高尔夫球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想法。

因为这个区域内有很多贫穷的农民,通过这些项目可以让他们可持续的生活起来。

  其实,早在10年之前,我就在海南做一些生态旅游的项目。

这(图示)是其中的一个小树屋。

竹子是一个很好的材料,可以把它做成很好的小竹屋,很生态,花费又不高。

我们必须要回到这种小尺度,小的设计当中,回归到自然,并且回归到这些竹子当中。

过去的这些好东西就是通向未来的解决之道。

  现在,全球变暖导致的问题正日益严重。

要妥善解决好这个问题,很少有人知道这是多复杂的一件事情,必须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

同时,我们还要考虑到所有的地区,比如非洲,它会影响到全球问题。

这张图(幻灯片)也有一些误解,美国不应该是在全球的中心位置,美国应该携手中国并且一起倾听全世界的声音,让全球变得更好。

  总之,解决低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但需要所有人共同协作来完成,包括像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这样的致力于推动低碳发展的组织。

此外,我们也可以组织全球性的竞赛,让所有人参与进来。

就像前面所说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互结合,大家齐努力,让城市变得更新,让世界变得更美,谢谢。

朋友们,刚才大卫·

柏林伯格给我们讲到了很多层次,大家一起回顾一下。

首先他说中国能从美国的城市化中学到什么样的教训?

我们不要做600公里运95%的物品的蠢事,我们要有低碳城市、低碳乡村,我们要在城市规划和设计当中防止美国的那种现象的蔓延。

在建筑材料中不要犯错误,户型和人口讲到多样性,另外他讲到构筑低碳的城乡关系需要自下而上和自下而上。

张越老师您觉得他说的这些东西我们国人能听得懂吗?

  张越:

我比较慎重的是两点。

一个是真的能把城市和乡村融为一起吗?

如果我们能享受城市和乡村的生活是挺好的事情,这个想法特别新鲜。

还有一个担心,特别高的大楼地震了怎么办,着火了怎么办,它太高了,我有点害怕。

第一个梦想就是把城市和乡村并在一起。

第二个问题尤其这十天来,我们对这些事有点担心,让大卫·

柏林伯格先生来回答一下。

这些东西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才更加有力量。

那些柱子如果是分散的话就容易地震,如果是绑在一起,就像中国的寓言一样,十根筷子绑在一起。

越是集中的在地震当中越不容易倒下去。

着火了怎么办?

那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火在分散的建筑当中也同样是一个问题,所以可能在材料上会有所考虑。

我觉得这是非常有可能的,尤其是在我的图片当中城市是建立在农田之上的,高于农田之上的,是绿色的菱形的那种。

农田就在你的城市下面,同时你在上面的顶层也可以再有农田的成分。

我们谢谢大卫·

大卫·

柏林伯格先生谈到美国的城市化时说美国走了一条高碳城市化的道路,今天美国的城市能耗是欧洲的两倍,亚洲的八倍,非洲的十六倍,70%的美国人住在那种环境中,这样的一个美国梦想应该值得中国人在追求中国梦想的时候高度警惕。

我们非常感谢大卫·

柏林伯格先生的演讲,他用美国的教训破题,而且他富于想象的东西启发了我们的思路。

接下来我们中国的专家做一些回应,首先请到中国综合研究院副院长郭万达博士。

郭博士是经济学家,他是我们院的城市所的所长,同时他近年来一直在强力推进低碳城市,低碳社会。

我们今天给他的题目是从最宏观的角度讲,国家的主体功能分区以低碳的角度要求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分级?

这个问题解决不了的话,后面谈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建筑材料都是南辕北辙,我们掌声欢迎郭博士。

  郭万达:

主体功能区规划与低碳城市化

郭万达:

综合开发研究(中国·

深圳)院副院长,研究员

谢谢李老师、张老师。

讲到低碳城市化,我认为,首先宏观上要把我国的960万平方公里进行主体功能区划分,这样,低碳城市化的实现才能“从上而下”,如果上面的国土单元划分不是很清楚,到城市单元划分的时候可能就是错误的,问题就大了。

  城市化是一个人口聚集的过程。

理论上讲,城市集中化应该比分散的农村居住更加低碳。

因为分散就会耗费更多的资源。

在同样的生活水平下,现实中的城市生活是高碳的,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进行功能划分。

另外一个很大的问题是过分追求GDP导致大城市的蔓延,农村迅速变成城市,但农村人口仍然没有在城市居住,这造成城市没有低碳,农村也没有低碳,这是目前我们比较大的问题。

另外,原来的主体功能区中没有把低碳城市、低碳经济放到主体功能区里,所以这也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我认为,现在一定要让主体功能区和低碳的发展相吻合。

在考虑资源承载力的同时,把低碳发展的理念放进来,我们对主体功能区的看法就会产生一些变化。

比如禁止开发的地方,以前是养起来,但用低碳的理念看,它就是有价值的。

不久前,我们做了三峡库区的研究,体会非常深刻,因为它本身是一个低碳的区域,是很重要的碳汇资源,是一个财富。

因此,应该把资源环境承载力和低碳发展能力以及我们的经济活动、社会活动和人口规模统筹发展。

  从这个角度看,主体功能区本身要走低碳经济的道路,应对气候变化,减轻资源环境的压力。

在主体功能区划分之后,比如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并不是说就不能发展经济,只不过是要发展低碳经济,而不是走高碳模式的道路。

限制开发的地方,我们要着重强调碳汇,促进人口的转移,发展特色产业等一系列的东西。

禁止开发区要注重碳汇,要把碳交易纳入到生态补偿机制。

  从优化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的战略来看,我们认为重要的是怎么去减碳。

大卫•柏林伯格先生讲到的深圳的南山就属于优化开发区,这样的地方首先调整产业结构,修复生态。

他提到了农民在生产的厂房上种树,其实就是修复生态。

当然在交通上、人口转移上也要采取相应的手段。

在重点开发的地方,我们认为可以产城融合,这个“产”是低碳的产业,跟城市的发展结合起来,要使用低碳的能源。

老城改造、新城开发、工业园区,我们称之为低碳城市的三套马车。

这三套马车是我们实现低碳城市化的很重要的支撑。

  我们现在的主体功能区规划只讲到财政支持,转移支付,科技支持等政策,其实,一系列的政策体制是保证主体功能区和低碳结合的重要因素。

第一就是考核。

现在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用GDP衡量地方政府,我们讲科学发展观,但落实到考核的时候,哪个地方都是以GDP衡量,没有办法低碳。

第二,就是人口减载。

只有让人口转移出去,地区的差距才会渐渐缩小。

第三,更重要的就是公共服务。

尽管大卫•柏林伯格先生介绍的美国的蔓延式城市化模式不好,但是村庄里能做到低碳,公共服务跟城市一样,那么这就会让它非常有意义。

否则,这样的低碳就会是落后的。

  所以,低碳化主体功能区划分的落实关键是政策,要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和碳交易机制。

应将低碳发展的理念渗透到主体功能区的全过程。

只有这样的全过程实现了,才会实现自上而下的低碳发展和城市的发展。

谢谢!

这么专业的发言我简直不明白怎么回事,又学了一个新词是生态移民。

反正农村的人现在都得进城,哪儿有那么多城市,都来北京和上海,所以我还是没懂,怎么整体布局?

我们国家搞主体功能区,哪些地方优化开发,重点开发,不要开发,这个东西郭博士给它一个新的依据,怎么划分?

从低碳划分。

而且讲到禁止开发,从低碳时代是有价值的,碳汇这个词是收集碳、不排碳。

把别的地方对大自然犯的错误它给补偿了,用这样一个碳交易的角度看主体功能分区。

生态移民的事情,在谈城乡关系和城市规划的时候,还会有专家谈到。

其他的朋友对郭万达博士言简意赅的演讲还有什么问题。

请举手,如果我们大家通过慎重考虑都一致同意的话,我们会把郭万达博士的意见上传到有关部门,会请他们考虑,我们的建设性的论坛就是这个意思。

大家觉得这个事上达天庭还有什么,可以提问。

  人民日报:

我想问一个问题,外国专家和郭博士讲的都很好,但是讲到城市里面的田园风光,我想问一下城里人有没有可能过上田园生活,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农村人到城里打工,增加自己的收入,把自己融入城市,那么城市人有没有可能过上田园的生活。

城里人到农村想过上农村生活,比如说通过蔬菜大棚,现在又被“官商勾结”,把城里人赶回来了,那么城里人过上田园生活的梦想可不可能实现,有没有好的实现方式?

谢谢。

  李迪华:

我想我可以回应你的问题。

但是我首先要提醒城市是城市,农村是农村,100多年前霍华德带领我们在享受城市文明的时候,要享受农村的花园城市,100多年后花园城市是错误的,结果很多外国朋友到了中国之后说你们的城市像农村,因为树太多了,城市的功能是疏散的。

我们想享受田园的文明的时候,经历非常艰难的堵车的时候,才能享受到农业文明,所以我还是希望你如果真想享受乡村文明的话,把城市的工作辞掉,回农村去。

因为现在中国的农村太缺劳动力了。

李迪华老师我补充一下。

今天在英国、美国这两个国家的农村我都住过,那里95%住在农村的人跟农业无关,也就是说我们的理想是农村的穷人能进城,城里的富人能下乡,但是前一个有户籍制度在限制,下一个是有土地制度在限制。

我提出来的,大家说要警惕,我们要考虑到农民的切身利益之后,让城里人下乡帮助他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35年前本人在平谷说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穷人建设不出社会主义新农村。

  提问:

关于屋顶上住着花园是可能的还是假想的?

(英文提问)

完全有可能的,可以在任何地方实现,在未来是非常容易的,。

最开始没有改变是因为人们不想改变,未来会改变。

刚才大卫·

柏林伯格先生说的跟景观学家说的不还是相悖的吗?

是的。

论坛一定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当你把两种的意见都看到了以后,我们自己去拿大主意。

这节就讨论到这里,我们的产品如果600公里那样运输的话,我们的国家也是高碳的国家。

接下来有请国务院参事王秉忱先生欢迎,如何发展低碳能源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王秉忱:

低碳能源与加速城市化

王秉忱:

国务院原参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环境中心主任、科技委顾问

女士们、先生们,下午好。

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秘书长给我的题目是低碳能源和加速城市化,论坛主持人之一李津逵研究员提出的要求是中国处在加速城市化阶段,人口向东部集中,向大城市群集中,如何发展低碳能源,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我试着做这个题目,回答这方面的问题,才疏学浅,仅供参考。

  我想谈的内容主要有一下两大点:

  一、在加速低碳城市化的进程中开发利用低碳能源的重要作用

  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在加快,这是公认的事实,也是必然的规律。

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每年进行城市化率的调查结果就说明了这个问题。

本次论坛的主题是低碳城市化,问题的焦点在于如何加速低碳城市化。

我认为加速低碳城市化的关键要素之一是要大力开发利用低碳能源,减少化石能源的利用量,实现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

这种低碳经济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等多种手段尽量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的消耗和温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中医中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