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选择层次分析法.docx
《工作选择层次分析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作选择层次分析法.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作选择层次分析法
题目:
工作选择
班级:
姓名:
学号:
日期:
摘要:
本篇论文米用层次分析法来解决大学生就
业工作问题。
根据大学生工作选择的影响因素,
建立工作选择的判断矩阵的模型,并得到可供
选择的工作的权重。
并以工作收入、发展前景、生活环境、单位名誉、工作环境等5个条件为标准准则,得到最终工作的选择。
我希望对以后大学生选择工作能有一定的帮助,使其能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工作。
矢键词:
工作选择;层次分析法;判断矩阵
、问题重述
1、工作选择是指一个具有实际工作能力的社会成员,在社会分
工的各种行业中,经过各方面相矢因素的权衡'做决定进入一个部门,占有其中一个工作岗位的过程。
由于工作选择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发展与前途,所以对于即将踏上工作
岗位的大学生来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过程。
注释:
层次分析法【概念】
(AnalyticHierarchyProcess,AHP)是进行系统分析的
数学工具之一,它把人的思维层次化、数量化,并用数学方法为复杂系统的分析、预报、决策或控制提供定量的依据。
由于它在处理复杂的决策问题上有很强的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对于工作选择,是由择业者选择和单位要求两方面的因素决定的,而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两者之间的矢系,根据择业者自身对职业的期望和自身能力的水平,在众多已提供的职业中作出合理抉择,进而提高面试的成功率。
2、对于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个毕业生在找工作时,通过投简
历,面试等方法,现有三个单位可以供他选择。
即:
单位
Cl,单位C2,单位C3等三个单位。
如何从这三个工作岗位中选择他比较满意的工作?
这是目前需要解决的。
通过研究,最终确定了五个准则作为参照依据,来判断出最适合且最让他满意的工作。
3、准则:
Bi工作收入、B2发展前景、Bs生活环境、B4单位名誉、
B5工作环境;通过这五个标准来评判出最满意的工作。
目前,大学生在追求自我发展、适应新的就业机制和社会职业环境等方面,还存在着知识育点,在进行职业选择时一味地向往社会地位高、待遇好、能满足自我实现需求的职业,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找到这样的职业。
所以大学生在择业前要对自身素质进行一次彻底的了解和评价,对自己的专业特长、兴趣爱好、能力以及理想等做一次全面充分的分析,对自己将来的事业发展有一个确切的定位,这样才能使自己在人才市场中有的放矢,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模型假设
1•毕业生完全可以胜任这三个工作单位的工作。
2•三个单位对毕业生所具备的客观条件一样。
(3)•该毕业生是理科生‘但在大学期间也辅修了很多文科方面的学
科,文理科兼懂
(4)•每一层结点所提出的参考量涵盖对目标选择最重要的所有因素,其他实际中潜在的因素对结果的影响微乎其微。
⑤•专家打分具有较为科学和正确的可参考性。
符号说明:
最大特征根
n
成对比较矩阵的阶数
W
最大特征根对应的特征向量
Cl
致性指标
Rl
随机致性指标
CR
致性比率
〔、模型建立
1.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在深人分析所面临的问题之后,将问题所包含的因素划分为不同层次,如目标层、准则层、方案层等,用框图形式说明层次的递阶结构与因素的从属尖系。
2.构造判断矩阵
任何复杂的矢系都可以通过成对方式的元素比较及按其特性构造得到分析。
按照每个元素的相对重要性赋予其表示主观判断的数量值(一般采用1〜9及其倒数的标度方
法),得到每一层的所有元素相对于上一层元素的成对比较矩阵。
3.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求判断矩阵最大特征值入max及特征向量w,经过归一
化后即为同一层次相应因素对于上一层次某一因素相对重要性的排序权值,计算一致性指标为:
Cl=(Amax-n)/(n-1)
(1)
式中,/max—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n—判断矩阵的阶数
由于比较判断矩阵受问题的复杂性及人们对系统各因素认识的片面性,所以其不可能具有完全的一致性,因而需要进行一致性检验。
对于一阶、二阶的判断矩阵来说可以总认为是一致的,
当判断矩阵的阶数超过2时,随机一致性指标比值为:
式中,RI随判断矩阵的阶数不同而变化,其具体数值如表
[1]所示。
当CRvO.1时,表示该判断矩阵具有完全一致性。
当CR>0.1时,说明该矩阵有不一致性存在,需要重新写出判断
矩阵,直至判断矩阵满足要求。
表格【1】取值
RI
0.52
0.89
1.12
1.26
1.36
1.41
4.层次总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
为了获得层次目标中的每一个指标或评价方案的相对权重,就必须进行各层次的综合计算,然后对相对权重进行总排序。
同时,从高到低逐层进行层次总排序的一致性检验。
5.职业选择应用实例
获得大学毕业学位的毕业生,在“双向选择”时,用人单
位与毕业生都有各自的选择标准和要求。
就毕业生来说选择单位的标准和要求是多方面的,例如:
①工作收入较好(待
遇好);②能发挥才干且发展前景较好(晋升空间大);③生活环境好(大城市、气候等工作条件等);④单位名声好
(社会声誉等);⑤工作环境好(人际矢系和谐等)。
(1)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选取个工作单位,以大学生的工作选择为目标,影响工
作选择的因素为准则层,建立递阶层次结构如图1所示
目标层A
对工作选择的主要因素工作收入、发展前景、生活环境
单位名声及工作环境这5项评判标准进行比较,然后与准则层因素进行两两比较,通过专家与相尖人员评分,各项指标对上一层
的影响进行打分,得出判断矩阵如表2〜7所示
A
B1
B2
B3
B4
B5
B1
1
1/2
4
3
3
B2
2
1
7
5
5
B3
1/4
1/7
1
1/2
1/3
B4
1/3
1/5
2
1
1
B5
1/3
1/5
3
1
1
表格【3】取值方案层对于工作收入的成对比较矩阵
B1
C1
C2
C3
C1
1
2
5
C2
1/2
1
2
C3
1/5
1/2
1
表格【4】取值:
方案层对于发展前景的成对比较矩阵
B2
C1
C2
C3
C1
1
1/3
1/8
C2
3
1
1/3
C3
8
3
1
B3
C1
C2
C3
C1
1
1
3
C2
1
1
3
C3
1/3
1/3
1
表格【6】取值:
方案层对于单位名声的成对比较矩阵
B4
C1
C2
C3
C1
1
3
4
C2
1/3
1
1
C3
1/4
1
1
表格【7】取值方案层对于工作环境的成对比较矩阵
B5
C1
C2
C3
C1
1
1
1/4
C2
1
1
1/4
C3
4
4
1
(3)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利用和积法,求出成对比较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及其对应
的特征向量。
相应各成对比较矩阵的各层次单排序计算及一致性检验结果如下:
1成对比较矩阵A-B
3=(0.263,0.475,0.055,0.099,0.110)T
Amax=5.0735
Cl=(5.073-5)/(5-1)=0.0185
Rl=1.123CR=0.018/1.12=0.016
2成对比较矩阵B1-C
3=(0.595,0.277,0.129)~1"
亦ax=3.0055
CI=0.0035RI=0.585CR=0.005
3成对比较矩阵B2-C
3=(0.082,0.236,0.682)T
/max=3.0025
CI=0.001,RI=0.58,CR=0.002
4成对比较矩阵B3-C
3=(0.429,0.429,0.142)~l"
禾口ax=3>
CI=0,RI=0.585CR=0
5成对比较矩阵B4-C
3=(0.633,0.193,0.175)T
亦ax=3.0095
CI=0.005,RI=0.58,CR=0.009
6成对比较矩阵B5-C
3=(0.166,0.166,0.668)T
Amax=3‘
CI=0,RI=0.585CR=0
通过计算可知,以上各矩阵均通过一致性检验。
(4)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利用层次单排序中计算出来的各组权重计
算总目标的权值,然后据此进行决策C1对总目
标的权值W1为:
W1=0.595X0.263+0.082X0.475+0.429X0.055
+0.633X0.099+0.166>0.110=0.3
同理可得:
C2,C3对总目标的权值W2,W3分别为,
W2=0.246,W3=0.456。
CI=0.263X0.003+0.475X0.001+0.055X
0+0.099>>.005+0.110X0
=1.759X103
查表1得RI=0.585则有
CR=CI/RI=O.001759/0.58=0.003<0.1
故总体的一致性通过检验,这样也就说明各个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赋值具有科学合理性。
由计算可知,各方案权重排序为
W3>W1>W2,故该择业者应选择去单位
C3。
3结论在现实生活中5毕业生应该及时抓住时机,选择适当的工作,当一时无法作出合适的选择时,应该选择适当的方法加以判断,即何种工作更适合自己的兴趣爱好,更能发挥个人专长'选择时可利用一些分析方法'比如用层次分析法等,帮助自己进行决策。
此外,大学生在选择工作时,切勿过分尖注收入,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盲目选择工作'应当以长远眼光'对个人事业有个长期的打算。
并在工作中始终进行自我教育与学
习,使自己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晓琳•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大学生职业选择问题研究J].
长沙大学学报25
(1):
131-132.
【2】徐国祥•统计预测和决策[M]•上海: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345-355.
[3]余志,林凯,严长亮,等•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实验设
备分类决策[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8):
159-161.
[4]徐裕生,张海英•运筹学[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