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福建专用版考前增分练福建化学 实验探究题16道起陆续推送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263668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20.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福建专用版考前增分练福建化学 实验探究题16道起陆续推送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中考化学福建专用版考前增分练福建化学 实验探究题16道起陆续推送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中考化学福建专用版考前增分练福建化学 实验探究题16道起陆续推送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中考化学福建专用版考前增分练福建化学 实验探究题16道起陆续推送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中考化学福建专用版考前增分练福建化学 实验探究题16道起陆续推送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福建专用版考前增分练福建化学 实验探究题16道起陆续推送文档格式.docx

《中考化学福建专用版考前增分练福建化学 实验探究题16道起陆续推送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福建专用版考前增分练福建化学 实验探究题16道起陆续推送文档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化学福建专用版考前增分练福建化学 实验探究题16道起陆续推送文档格式.docx

他设计的实验如下(将实验操作及实验现象填入相应的空格中):

实验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白燕同学经查阅资料得知:

氯化钠、硫酸钠、硝酸钠溶液呈中性,碳酸钠、碳酸氢钠溶液呈碱性,提出测溶液的酸碱性来确定更简便。

她采用_______测量溶液的pH______7(填“>”“<”或“=”),则结论与以上同学一致。

3.某研究小组对自动充气气球(示意图如图)进行下列探究。

[查阅资料]该气球充气原理是:

通过挤破液体包,使液体与白色粉末接触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实现气球自动充气。

(1)为检验气体是二氧化碳,可选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试剂名称)。

探究一:

液体包内溶液酸碱性的探究

(2)室温时,用pH试纸测得溶液的pH=3,则该溶液呈________性。

探究二:

白色粉末成分的探究

[猜想与假设]甲同学认为是碳酸钙;

乙同学认为是碳酸钠;

丙同学认为是碳酸氢钠。

[设计并进行实验]

(3)将少量白色粉末放入水中搅拌,固体全部溶解,说明甲同学的猜想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

(4)室温时,分别向盛有碳酸氢钠、碳酸钠和白色粉末样品的锥形瓶中注入等体积、足量的10%盐酸(装置如图),记录如下表:

实验编号

锥形瓶内物质

最终得到CO2体积/mL

名称

质量/g

碳酸氢钠

0.10

V1

碳酸钠

V2

白色粉末

a

实验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中a=__________;

V1________(填“>”“<”或“=”)V2。

[分析并得出结论]如何从上表中获取证据并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明同学学习了铁生锈的相关知识后,设计了图所示实验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一段时间后观察实验现象,发现B中铁丝依然光亮,C中铁丝表面灰暗,D中铁丝依然光亮。

B、C对比说明铁生锈主要与    有关;

C、D对比说明铁生锈的快慢与 有关。

Ⅱ.小明在生活中观察到海边的铁制品生锈速度明显高于远离海边的地方,他查阅资料发现海水中含有的氯化钠能加快铁生锈速度,为此小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探究:

室温时,将包有样品的滤纸包用大头针固定在橡胶塞上,迅速塞紧,装置如图所示。

观察到量筒内水沿导管慢慢进入净容积为146mL的广口瓶中。

当温度恢复至室温,且量筒内水面高度不再变化时读数。

记录量筒起始和最终的读数以及所需时间如下表。

实验

样品

量筒起始读数/mL

量筒最终读数/mL

所需时间/min

1g铁粉和10滴水

100

78

约120

1g铁粉、10滴水和少量NaCl

约70

(1)实验①和②说明NaCl可以    (填“加快”或“减慢”)铁锈蚀的速率。

(2)实验开始后,广口瓶内温度有所上升,说明铁的锈蚀过程是    (填“放热”或“吸热”)过程。

(3)小明认为该装置还可用于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根据上述数据计算氧气的体积含量是    %(结果保留至0.1%)。

(4)请写出一种防止铁锈蚀的方法:

 。

5.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查阅资料得知,传统腌制松花蛋的主要配料是氧化钙、纯碱和食盐。

该小组的同学将这三种物质混合后加入适量的水搅拌、过滤得滤渣和滤液,并对料浆澄清液(“滤液”)的主要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的主要成分(H2O除外)是什么?

[猜想]猜想Ⅰ:

“滤液”中含有NaCl、Na2CO3、Ca(OH)2;

猜想Ⅱ:

“滤液”中含有NaCl、NaOH、Na2CO3;

猜想Ⅲ:

“滤液”中含有NaCl、NaOH、Ca(OH)2;

猜想Ⅳ:

“滤液”中含有NaCl、NaOH。

(1)大家讨论后一致认为猜想    一定不成立,理由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设计实验探究]

(2)根据实验①可知猜想    不成立,根据实验③可知猜想    成立,通过实验②无法判断猜想Ⅱ能否成立,理由是 。

[应用拓展](3)松花蛋味道鲜美,直接食用稍有涩味。

将松花蛋蘸食醋食用,则味道更为可口。

请你说明食醋能去除涩味的原因 。

(4)松花蛋生产时可用烧碱(NaOH)代替生石灰和纯碱。

烧碱要密封保存,理由是    (填序号)。

A.烧碱易吸水潮解且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变质  

B.烧碱溶于水时放出热量

C.烧碱具有强腐蚀性

(5)假设猜想Ⅱ是合理的,如何检验“滤液”中含有碳酸钠,操作及判断方法为                                    。

6.葡萄酒常用焦亚硫酸钠(Na2S2O5)作防腐剂。

某研究小组采用图甲装置(实验前已除尽装置内的空气)制取Na2S2O5。

装置Ⅱ中有Na2S2O5晶体析出,发生的反应:

Na2SO3+SO2

Na2S2O5。

查阅资料:

①SO2与CO2类似,能与水、NaOH溶液反应。

②亚硫酸(H2SO3)类似碳酸不稳定,易分解。

(1)装置Ⅰ中Na2SO3和浓硫酸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SO2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将装置Ⅱ中析出的晶体从溶液中分离出来的操作名称是      。

(3)装置Ⅲ用于处理尾气SO2,可选用图乙中最合理的装置为    (填序号)。

(4)Na2S2O5溶于水即生成NaHSO3。

证明NaHSO3溶液呈酸性,可采用的实验方法是        

      。

(5)测定某葡萄酒中防腐剂的残留量(以SO2计算)的原理:

I2+SO2+2H2O

H2SO4+2HI,利用消耗的I2的量可求SO2的量。

在实验过程中,若有部分HI变为I2,则测定结果    (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7.用如图所示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去)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已知:

①白磷的着火点为40℃;

②带刻度玻璃管读数从上往下增大。

Ⅰ.实验步骤

(1)检查图甲装置的气密性:

往管B中加适量水,塞紧管A上端的橡胶塞,调整管B的高度,使管B内液面高于另一侧液面,过一段时间,当观察到          的现象时,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如图乙,将稍过量的白磷放入燃烧匙,塞紧橡胶塞,调整管A和管B内液面处于同一水平线,读取管B内液面读数为V0。

(3)用激光笔点燃白磷,从燃烧条件的角度分析,激光笔的作用是           ,可观察到管A内的现象为                           ,待冷却至室温,调整管A和管B内液面处于同一水平线,读取管B内液面读数为V1。

(4)如图丁所示,打开管A上端橡胶塞,将管A位置下移,管B上移,至管A中充满水,立即再塞紧上端橡胶塞,调整管A和管B内液面处于同一水平线,读取管B内液面读数为V2。

Ⅱ.数据记录与处理

(5)根据以上实验可以得出,管内氧气的体积为     (用V0、V1、V2表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用V0、V1、V2表示)。

(6)与教材中的装置比较,本实验的优点是              (写一条)。

8.将一小块银白色的金属钠放置在空气中会发生下列变化:

钠(Na)

钠的氧化物

氢氧化钠溶液

白色固体

[提出问题]常温下钠与氧气反应产物有哪些?

[查阅资料]钠的氧化物,除氧化钠(Na2O)外还有过氧化钠(Na2O2),氧化钠与过氧化钠都能与水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Na2O+H2O

2NaOH;

2Na2O2+2H2O

4NaOH+O2↑。

[作出猜想一]常温下钠与氧气反应的产物。

猜想1:

Na2O;

猜想2:

Na2O2;

猜想3:

        。

[实验探究一]

实验结论

取少量钠的氧化物加入足量蒸馏水

        

猜想1正确

[继续探究]钠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得到白色固体的成分。

[作出猜想二]猜想1:

Na2CO3;

Na2CO3和NaOH。

[实验探究二]

①取少量白色固体加入足量    

白色固体成分为Na2CO3和NaOH

②过滤,取少量滤液加入      

      

[实验反思]

①类比氧化铜与盐酸的反应,写出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过氧化钠也能与盐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2Na2O2+4HCl

4NaCl+2X+O2↑,X的化学式为     。

③能与酸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称为碱性氧化物,请判断Na2O2    (填“是”或“不是”)碱性氧化物。

9.某小组在学习“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还是溶解在水中?

[查阅资料]

溶剂

1.0L水

1.0L酒精

溶解度

1.0L

0.5L

①15℃、101kPa时,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如表所示。

②15℃时,在酒精中氢氧化钠易溶、碳酸钠微溶。

③通常情况下,稀溶液的体积约等于溶剂的体积。

[实验设计]在15℃、101kPa时,制取二氧化碳并用于实验甲、实验乙。

[分析与表达]

(1)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前,两套装置都进行气密性检查,实验乙装置气密性检查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甲中,同时滴入等体积的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后的现象是:

右侧液面升高,左侧液面下降,一段时间后,右侧液面缓慢下降,左侧上升,最后右侧液面________(填“高于”或“低于”)左侧。

(4)实验乙中,将氢氧化钠完全滴入锥形瓶中,注射器会自动向内移动并将酒精推入锥形瓶,活塞的移动速度是________(填序号)。

A.先慢后快B.先快后慢

实验乙中,还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乙中,酒精不能换成水,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碱的化学性质时,完成了如图中甲所示的两个实验。

实验后,小明同学将废液倒入同一废液缸中,发现混合废液浑浊并显红色。

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①A实验中发生反应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B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提出问题]废液中,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可能是哪些呢?

[作出猜想]猜想一:

废液中,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可能是氢氧化钠;

猜想二:

废液中,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还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

猜想三:

废液中,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还可能是氢氧化钙。

[实验验证]同学们对可能含有的碱性物质进行确定,取一定量的废液过滤,向滤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根据反应现象得到如图乙所示的图像。

[结论]分析图像数据得出,废液中使酚酞变红的物质一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定不是______________。

[拓展提高]为了使以上废液实现安全排放,你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1.运动会上,体操运动员在完成单杠、吊环项目时常用白色的“镁粉”搓手,以起到防滑效果。

“镁粉”的成分是什么呢?

某化学兴趣小组展开了探究。

[提出猜想]既然叫“镁粉”,成分可能与镁元素形成的单质或化合物有关。

猜想一:

金属镁;

含镁元素的化合物;

既有金属镁又有含镁元素的化合物。

[查阅资料]

(1)“镁粉”加入到稀盐酸中时,会全部溶解并产生大量气泡。

(2)“镁粉”的成分中含有碳酸镁。

[设计方案]小林同学根据上述猜想和资料,排除了(填“猜想一”“猜想二”或“猜想三”)的可能性。

他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取少量样品,按如图T6-2所示进行实验,观察到a试管中有气泡产生,b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c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出猜想二是正确的。

写出a试管中发生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反思]只要把b试管中的饱和氢氧化钠溶液换成______________,就可证实“镁粉”中一定含有碳酸镁。

[思维拓展]“镁粉”成分中肯定有碳酸镁,是否可能还含有其他化合物呢?

在探究“镁粉”中是否还含有其他化合物时,可以取等质量的“镁粉”样品及纯碳酸镁,分别逐滴加入稀盐酸直至粉末恰好完全消失,比较所加稀盐酸的体积就可得出结论。

当所加稀盐酸的体积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时,表明“镁粉”成分中除碳酸镁外,还含有其他化合物。

12.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影响金属与稀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的因素”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金属与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作出猜想]a.可能与金属本身的性质有关;

b.可能与盐酸的浓度有关。

[设计探究1]实验所用的金属均已用砂纸打磨。

为探究猜想a,小明同学分别在两支试管中放入相同质量的锌片和铁片,然后分别加入相同浓度和质量的稀盐酸,观察到放锌片的试管中立即产生大量气泡,放铁片的试管中只产生少量气泡,请写出放锌片的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从实验现象可以判断:

金属活动性Zn    (填“>

”“<

”或“=”)Fe。

[得出结论1] 。

[设计探究2]为探究猜想b,小组同学设计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所用药品、实验数据如下表。

其中注射器的作用是                   。

编号

选用金属

(均取2g)

盐酸浓度

(均取50mL)

每分钟产生气体的体积/mL

1分钟

1~2

分钟

2~3

3~4

4~5

前5分钟共收集

气体的总体积/mL

锌片

15%

2.9

16.9

11.9

9.2

7.6

48.5

5%

1.6

8.4

5.9

4.8

3.7

24.4

[得出结论2]金属与盐酸发生反应的剧烈程度与盐酸的浓度有关,其关系是         

[反思评价]根据表中实验②数据分析,请描述锌与盐酸发生反应快慢的变化情况并解释原因:

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金属与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还可能受哪些因素影响?

          (写一条即可)。

13.在一次实验课上,各小组同学用相同的小石块与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小明发现,相邻小组气体产生的速率比自己小组的快且有泡沫,气体通入紫色石蕊后马上变红,可是加热变红的溶液却没变蓝色。

小明将这一情况报告老师,老师鼓励他们对此问题共同探究。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提出问题]影响二氧化碳气体产生速率的因素是什么?

[作出猜想]①不同地点石块中碳酸钙含量不同;

②所用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同;

③还可能是       。

[设计实验]验证猜想①是否成立,要设计的实验:

分别取大小相同、质量相同、      的石块,加入      、浓度相同的稀盐酸进行实验。

[交流讨论]实验中可以通过观察气泡产生的剧烈程度,粗略地比较反应速率。

若要做到精确比较,应该测量的实验数据是                。

加热变红后的溶液没有变回紫色的原因可能是                         。

[拓展延伸]上述实验中,小明采用了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

用此方法探究“催化剂对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反应速率的影响”时,需要控制不变的因素有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      (答出一点即可)等。

14.为比较相同浓度的FeCl3溶液和CuSO4溶液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如图所示探究。

(1)请写出H2O2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定性研究]

(2)如图甲,可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定性比较两者的催化效果。

[定量研究](3)如图乙,实验前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要定量比较两者的催化效果,可测量生成等体积气体所需的________。

[深入研究]

(4)在FeCl3溶液中,究竟是哪种粒子起催化作用呢?

猜想1:

铁离子(Fe3+)起催化作用;

猜想2:

________起催化作用;

猜想3:

……

请设计实验,验证猜想1。

实验现象及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镁条在空气中久置表面会变黑。

某小组同学设计并进行实验,探究镁条变黑的条件。

[查阅资料]常温下,亚硫酸钠(Na2SO3)可与O2发生化合反应。

[猜想与假设]常温下,镁条变黑可能与O2、CO2、水蒸气有关。

[进行实验]通过控制与镁条接触的物质,利用图所示装置(镁条长度为3cm,试管容积为20mL),分别进行下列5个实验,并持续观察20天。

主要实验操作

1

先充满用NaOH浓溶液洗涤过的空气,再加入2 

mL浓硫酸

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

2

加入2 

mLNaOH浓溶液

3

先加入2 

mL浓硫酸,再通入约4 

mLCO2

4

先加入4 

mL饱和Na2SO3溶,再充满CO2

5

mL蒸馏水,再通入约4 

镁条第3天开始变黑,至第20天全部变黑

[解释与结论]

(1)实验1和2中,NaOH浓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实验1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3中,试管内的气体主要含有CO2_______________。

(4)得出“镁条变黑一定与CO2有关”的结论,依据的两个实验是________(填序号)。

(5)由上述实验可推知,镁条变黑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与评价]

(6)在猜想与假设时,同学们认为镁条变黑与N2无关,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欲进一步证明镁条表面的黑色物质中含有碳酸盐,所需要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

16.实验室开放日,化学小组的同学来到实验室,对酸的性质很感兴趣,向老师提出研究硝酸的性质,老师高兴答应并带领同学们进行了硝酸性质的实验探究。

[实验设计]

(1)将石蕊溶液滴入稀硝酸中,预计石蕊溶液由紫色变________色。

(2)将Zn片投入稀硝酸中,预计将产生氢气。

[实验验证]同学们按上述设计做了实验,却发现石蕊变色后一会儿即褪去,Zn片投入稀HNO3后,溶液中冒出气泡,产生无色气体A,在试管口气体A变成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

[提出问题]

(1)石蕊溶液变色后为何会褪色?

(2)上述产生的无色气体是什么?

硝酸具有哪些特性?

[查阅资料]看到如此异常的现象,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上网查到了下列资料:

(1)硝酸可与Zn、Cu等多种金属反应生成相应的硝酸盐,但不生成H2。

(2)含氮元素的某些气态物质的物理性质如下。

NH3

N2

NO

NO2

颜色

无色

红棕色

溶解性

极易溶于水

不溶于水

可溶于水或硝酸

[猜想与分析]

(1)小明同学认为石蕊溶液变色后又褪色的原因是由于试管不干净,含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初中作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