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艺术与技巧教案剖析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258534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90.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书法艺术与技巧教案剖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书法艺术与技巧教案剖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书法艺术与技巧教案剖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书法艺术与技巧教案剖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书法艺术与技巧教案剖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书法艺术与技巧教案剖析Word文件下载.docx

《书法艺术与技巧教案剖析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书法艺术与技巧教案剖析Word文件下载.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书法艺术与技巧教案剖析Word文件下载.docx

3、美化装饰字体鸟虫篆、飞白书等

第二节书法的书写工具与材料

笔墨纸砚古称文房四宝。

 出处宋·

梅尧臣《再和潘歙州纸砚》诗:

“文房四宝出二郡,迩来赏玩君与予。

宣笔

泾县产笔,历史久远。

相传古代自有书契以来,我国便开始有笔,不过早期的毛笔很简易,也不叫笔。

战国时期楚称笔为聿,吴称不律,燕称弗,到了秦代始称为笔。

据记载,公元前二二三年,泰将蒙恬南伐楚国,路过中山(即现在宣城、泾县一带),得到毛纯质佳的兔毫,遂制造出第一批改良的秦笔。

后人因称豪恬为笔工之祖师,那么,这种以中山之毫所制的亲笔,应该说就是今天宣笔的祖先了。

宣笔选料严格、精工细作,具有装模雅致,毛纯耐用,刚柔得中,尖圆齐健兼全的独特风格。

唐、宋时代,宣城兔毫(又称紫毫)笔极受书画名获的仰慕和追求。

唐代诗人白居易曾写下脍炙人口的《紫毫笔诗》:

“江商石上有老兔,吃刘饮泉生紫毫,宣城工人采为笔,千万毛中拣一毫。

”又云:

“每岁宣城进笔时,紫毫之价如金贵。

”诗人耿伟在亲试宣笔后,欣然写了《咏宣州笔》,盛赞道:

“落纸惊风起,摇空邑露浓,舟奇与纪事,舍此复何从!

”唐律把宣笔列为“贡品”,作了“岁贡青毫六两,紫毫二两”的规定。

到了宋代,笔工巧匠辈出,制笔技术又前进了一步,笔杆的雕镂艺术也达到了精美绝伦的地步。

当时全国制笔业中,以宣城诸葛高、诸葛渐、诸葛元等名声最重。

梅圣俞诗赞:

“笔工诸葛高,海内称第一。

”著名文学家苏东坡应试时用宣州笔,经“终试不败”,遂“以为珍玩”,平生书字每得诸葛笔则宛转可意,自谓除宣城外,不仅岭南无笔,就连“都下”亦无称心之笔。

宣笔产于我省泾县,已有二千多年历史。

因品质优良,曾被列为“贡品”、“御用笔”。

宣笔选料精慎,工艺要求严格,主要以兔毛、羊毛、狼毛为原料,有“装潢雅致、毛纯耐用、刚柔适中、尖圆齐健”的独特风格。

有260多个品种,其中“古法胎毫”、“梦笔生花”’、“莲蓬斗笔”等品种,为笔中精品。

笔。

韩愈在《毛颖传》里用拟人法把“毛颖”与绛人陈玄、泓农、陶泓及会稽褚先生戏称“文房四宝”,于是笔又称“毛颖”。

《毛颖传》中还称笔是“中书君”。

《毛颖传》载蒙恬造笔,秦始皇封其于管城,笔还称“管城子”。

笔用竹管和毛制成,故又称“管”。

写在牍板上的字笔力遒劲,入木三分,故又称“毛锥”。

书法家写字,画家绘画称“挥毫泼墨”,“毫”又是笔的代称。

徽墨

徽墨产于徽州地区的屯溪、歙县、绩溪等地。

距今已有千年历史。

徽墨以松为基本原料,渗入20多种其他原料,精制而成。

成品具有色泽黑润、坚而有光、入纸不晕、经久不褪、馨香浓郁及防腐防蛀等特点,宜书宜画。

高档徽墨有超顶漆烟、桐油烟、特级松烟等。

  徽墨的生产始于南唐。

创制人是奚超、奚廷父子。

唐中叶至唐未,由于藩镇之乱,连年征战,大量的人口和经济重心南移,奚氏一家由河北易水(今易县)南迁,为黄山白岳之奇和练溪、新安之妙所吸引,遂定居歙州。

奚氏父子本是制墨能工,此时得皖南的古松为原料,又改进了捣松、和胶等技术,终于创制出“丰肌腻理,光泽如漆”,经久不褪,香味浓郁的佳墨。

南唐后主李煜,雅爱书法绘事,将召奚廷担任墨务官,井赐给“国姓”的奖励。

于是,奚氏全家一变而为李氏。

李廷成为古今墨家的宗师。

宋宣和年间,就出现了“黄金易得,李墨难求”的局面。

宋时,随着制里亚的繁荣,形成了“徽人家传户习”以及“新安人例工制墨”的盛况。

黟县的张遇、黄山的沈桂、歙州的潘谷、新安的吴滋,等等,都是十到十一世纪制墨业的著名人物。

张遇是油烟墨的创始人,以制“供御墨”闻名于世,其“龙香剂”为历代收藏家追来的瑰宝;

沈以占松煤用脂、漆滓烧之,得烟极黑,名为漆烟,人称其墨“十年如石,一点如漆”;

吴磁所造之墨的妙处在于“滓不留砚”,曾得宋孝宗犒赏缗线二万的奖励。

风靡一时的制墨高手潘谷,被世人誉为“墨仙”。

他制的“松丸”、“狻猊”等墨品,具有“香彻肌骨,磨研至尽,而香不衰”的优点,被称为“墨中神品”,他晚年不幸落水溺死后,苏东坡写下“一如入海寻李白,空看人间画墨仙”的诗句悼念他。

墨。

“文房四宝”中称“陈玄”。

还称“龙宾”。

典出《云仙杂记》:

一天,玄宗见御案墨上一小道如蝇而行,叱之,小道呼“万岁”,自称是墨精“龙宾”。

唐墨用龙香剂制成,故又称“龙香剂”。

唐李廷《藏墨诀》中称墨是“乌玉块”。

墨以黑而光者为贵,“玄光”亦是墨名

宣纸

宣纸因产于古宣州而得名。

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宣纸生产主要集中在径县。

宣纸因质地细薄、棉韧、洁白、紧密而著称于世。

以耐老化、拉力强及不变色为最大特色,有“千年寿纸”之称。

红星牌宣纸获全国著名品牌。

  宣纸宣笔产于泾县,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悠久历史。

史籍对宣纸的记载,最早见于唐。

唐乾符年间,书画评论家张彦远著《历代名画泪》中云;

“好事家宜置宣纸百幅;

用法腊之,以备摹写。

”这说明唐代造纸术已颇发达,并开始把宣纸用于书画了,但制作水平尚不高,仍需“用法腊之”,方可“摹写”。

另据《旧唐书》记载,唐天宝二年(公元七四三年),江西、四川、皖南、浙东都产纸进贡,宣城郡一地献纸尤为精美。

到南唐时,后主李煜监制的澄心堂纸。

“肤如卵膜;

坚洁如玉,细落光润,冠于一时”,可谓是宣纸中之精品。

宋代大画家李伯时,曾用澄心堂纸画了一幅《五马图》,流芳百世。

纸。

汉末小幅薄纸称“赫蹄”。

纸由麦秆制成故又称“麦光”,苏轼《和人求笔迹》有“麦光铺几净无瑕”诗句。

后造纸技术提高了,纸面洁白平滑而称纸“滑砥方絮”,汉学者服虔《通俗文》称“方絮白纸”。

纸还称“十色”。

歙砚

我国四大名砚之一。

因取石于古歙州(今歙县)的龙尾山,故称“歙砚”。

歙砚已有一千二百多年历史。

歙砚石质坚韧,具有下墨快、不损笔锋、墨水不涸、洗之易净等特点,其中“坚润”二字体现了歙砚的特色。

歙砚的品种繁多,其中以罗纹、眉子为上品。

  歙砚始于唐开元年间。

据五代陶谷《情异录》记载,唐开元二年,玄宗赐给宰相张文蔚、杨沙等人的“龙鳞月砚”,就是歙州产的一种较为名贵的金星砚。

可见,歙砚的传世至少有一千二百余年了。

  由于歙砚石包青莹,纹理缜密,坚润如玉,磨墨无声,深得南唐元宗李景的喜爱,故在歙州设置了砚务,并把观工高手李少微招为砚务官;

专理制观事宜。

南唐后主李煜称澄心堂纸、李廷墨、龙尾枣心现为天下之冠,使歙砚声名益振。

五代末,江南战乱,砚坑淹没,制砚业日趋衰落。

直到宋朝景年间,校理钱芝到歙县任职,遣人找到了被淹没的砚坑,便采取措施,疏浚溪流,石乃复出,制砚业重又兴起。

以后嘉右年间,再次征民工开掘。

于是,歙砚生产又一次呈现繁荣景象,精品不断问世,并涌现出以周全为代表的一批雕砚高手。

在此期间,一些论述领砚的专著,如《歙州砚谱》、《歙砚说》、《歙石辨》也相继刊印。

如今,在安徽省博物馆内,尚保存着一批解放后出土的宋代歙砚,其石质坚润细密,雕琢古朴雅洁,了无繁缛之饰,看后令人爽心悦目。

歙石的地质年代后属震旦纪,距今十亿年,是一种泥质粘板岩,广东端石的地质年代为泥盆纪,距今四亿年,是一种泥质变质疑灰岩。

歙石的平均硬度,为四度左右,比端石高零点五度。

由于歙石坚润,故有“多年宿墨,一濯即莹”的优点,为端石所不及。

历史上,赞美歙砚的诗文甚多。

如北宋书法四大家苏武、黄庭坚、米芾和蔡襄,都对歙砚作过极高的评价。

苏轼有首诗云:

“罗细无效角浪平,米丸犀壁浦云泓,午窗睡起人初静,时听西风拉瑟声。

”同见诗人对歙砚迷恋的程度了。

曾任端明殿学士的书法家蔡襄,偶得一方歙砚后喜吟道:

“玉质纯苍理致精。

锋芒都尽墨无声,相如闻道还持去,肯要秦人十五城”把保歙砚比拟为价值连城的和氏璧,这足以说明一方精品联现是何其珍贵而难得的了。

砚。

因仰韶文化时期的砚很粗糙,故称砚是“研磨盘”。

韩愈拟人称砚为“陶泓”,“陶”因古砚多为陶制,“泓”即砚中深凹。

砚还称“砚瓦”。

宋代王炎《题童寿卿博堂》中称砚是“石友”。

第三节用笔概述

一、执笔

前人传下来的执笔方法很多,有龙眼法、凤眼法、拨灯法、二指法、三指法、四指法、单钩法、双钩法、捻管法、撮管法、握管法、搦管法、双手回腕法等等。

  可以采用的方法有:

载重法、握卵法、垂直法、平腕法。

比较正确合理而又切实可行的且符合人的手腕生理特征和用笔规律的叫“五指执笔法”,相传是由“二王”传下来的,唐代陆希声得到后,再传至宋代钱若水,才公开出来。

五指执笔法的要领是:

指实、掌虚、掌竖、腕平、管直。

二、腕法枕腕法、回腕法、肘腕法

三、身法坐姿站姿

四、运笔要点

书法术语。

指字的点画书写之过程。

南宋姜夔《续书谱》称:

“大抵执之欲紧,运上欲活,不可以指运笔。

当以腕运笔。

执之在手,手不主运;

运之在腕,腕不主执。

”起笔与收笔、提笔与顿笔、转笔与折笔、方笔与圆笔、藏锋与露锋

五、永字八法

永字八法其实就是「永」这个字的八个笔画,代表中国书法中笔画的大体,分别是「侧、勒、努、趯、策、掠、啄、磔」八划

  笔画一 侧

  笔锋着纸后向右,慢慢加重力道下压再慢慢上收转向,回笔藏锋视情形改变其角度。

  笔画二 勒

  笔锋触纸向右下压再横画而慢慢收起,作一横向笔画。

  笔画三 努

  为一直向笔画,以直笔之法作开头,竖笔慢慢向下写,向左微偏作一曲度后返回,其笔画不宜直,否则无力。

  笔画四 趯

  当竖直笔画完后,趁其势顿笔再向左上偏,一出即收笔向上。

  笔画五 策

  笔锋触纸向右压再转右上斜画而慢慢收起,要点是需轻抬而进。

  笔画六 掠

  向左下的笔画,必须快而准,取之中的险劲为要节,出锋需乾净俐落,利而不墬.

  笔画七 啄

  又称短撇,为一向左下之笔画,如同鸟啄树般的力道和气势。

  笔画八 磔

  向左下之笔画,徐徐而有劲,收尾时下压再向右横画而慢慢收起。

 

二、书法发展简史

中国书法,艺苑菁华,历数千年,史迹流衍,面目多端,难以尽举。

兹仅依时序,分作十段:

商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民国,略撮其意而已。

  谈及中国书法史,有一个问题不能回避,即:

最早的书法是什么样子?

要回答这个问题,并不简单。

不过,有四个方面的内容应该涉及到:

一,可以查考的中国历史最早起于何时;

二,文字是怎么产生的;

三,文字史是否与书法史同步;

四,现有的实物资料能否满足我们的研究要求。

第一个问题纯归史学家们考虑,第二个和第三个问题留给理论家们去讨论,第四个问题,则属于我们的书法家以及书法艺术爱好者们;

其实,实物资料的审美价值,更容易让人发生兴趣。

  关于汉字的起源,有庖牺氏八卦造字、神农结绳造字和仓颉象形造字等说法,但谁也不能断言。

基本可以肯定的是,文字在出世并投入使用之后,有一个成熟过程,在这段道路上,是靠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这两条腿前进的。

早在六千多年前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时期,先民们就已经在日常使用的陶器上用笔来描画或者作记号。

倘若"

书画同源"

之说有道理,那么文字史或者书法史起码不晚于此。

(一)先秦书法

(1)甲骨文、甲骨文书法风格及分期;

甲骨文笔法、结字、章法的特点。

甲骨文,是目前可以见到的最早的成熟书法。

1899年王懿荣在一种称为"

龙骨"

的中药材上面,偶然发现一些刻画符号。

"

,就是龟壳,而上面的刻画符号,后来经考古学家和古文字学家证明,就是"

甲骨文"

它最初出土于河南安阳小屯村的殷墟,是距今约三千四百年前的商代遗物。

后来经过不断挖掘,出土甲骨片达十万枚之多;

而上面的刻画符号,也总计达4500个,其中1700个被逐一破译和解释出来。

甲骨文内容大多为"

卜辞"

,乃记载占卜吉凶之事件。

  甲骨文,主要是刻划而成的,从书法角度欣赏,已经完全具备了章法、结体、用笔等主要构成因素。

如现藏历史博物馆的一片商武丁时期(公元前13-12世纪)的牛胛骨,上面刻字多达128个,记述丁酉日商边之事,刀法灵秀,变幻莫测,奇趣丛生。

甲骨文的章法或整齐或错落,结体或规则或随意,线条或纤弱或刚劲,这除了所使用的工具材料的客观限定之外,不能否认其主观审美趣味和"

书法意识"

另如祖庚祖甲时期甲骨、廪辛康丁时期甲骨、武乙文丁时期甲骨等,亦各具气象。

有意思的是,少数甲骨不是刀刻,而是用朱书或墨书所写,这证明,当时已开始使用毛笔之类的书写工具。

(2)金文、金文书法分期及其艺术风格。

周代,金文为主要的书体存在形式与书法表现形式。

金文,又名钟鼎文,是钟鼎等器物上铸造的款识文字,或阴或阳。

金文在商殷晚期(公元前14-11世纪)业已成熟,如《戍嗣子鼎》、《宰甫鼎》、《母戊方鼎》。

其后西周武王时期的《天亡簋》、《利簋》,成王时期的《何尊》,康王时期的《庚赢卣》、《庚嬴鼎》、《大盂鼎》,昭王时期的《召尊》、《令簋》、《令方彝》,风格渐分,甲骨文的尖刻感彻底泯灭,但也并不拘泥于典型的肥厚笔画。

西周中期,长篇金文更为普遍,如共王时期的《永盂》、《墙盘》,懿王时期的《师虎簋》,孝王时期的《大克鼎》,其大篆书也更显圆匀挺秀。

至西周晚期,如厉王时期的《散氏盘》,宣王时期的《毛公鼎》、《虢季子白盘》,金文抵其颠峰,古奥浑朴,凝重大度,肥瘦自若,容与徘徊。

至春秋战国,在周代金文基础上,诸侯各自独创自己地方色彩的书法,如《越王勾践剑》、《蔡侯尊》、《曾侯乙编钟》,字体修长,颇具装饰和夸张意趣。

(3)石鼓文及其艺术特点。

秦《石鼓文》(亦称《陈仓十碣》、《猎碣》、《雍邑刻石》),是目前所见最早的石刻书法,其书体介乎古籀与秦篆之间,结体方整而宛通,风格浑穆而圆活,是由大篆到小篆的转型期代表作。

石鼓文在唐朝初年出土于陕西宝鸡,韩愈曾作《石鼓歌》记之,因出土早,所以对后世影响极大。

(4)隶书的出现及代表作品

隶书的起源——秦隶

秦始皇在“书同文”的过程中,命令李斯创立小篆后,也采纳了程邈整理的隶书。

汉朝的许慎在《说文解字》记录了这段历史:

“……秦烧经书,涤荡旧典,大发吏卒,兴役戍,官狱职务繁,初为隶书,以趋约易”。

由于作为官方文字的小篆书写速度较慢,而隶书化圆转为方折,提高了书写效率。

郭沫若用“秦始皇改革文字的更大功绩,是在采用了隶书”来评价其重要性(《奴隶制时代·

古代文字之辩正的发展》)

  隶书基本是由篆书演化来的,主要将篆书圆转的笔划改为方折,书写速度更快,在木简上用漆写字很难画出圆转的笔划。

 关于隶书的定义,近人吴伯陶先生一篇《从出土秦简帛书看秦汉早期隶书》的文章中说道:

“可以用这个字的本义来作解释。

〈说文解字〉中解释‘隶’的意义是‘附着’,〈后汉书·

冯异传〉则训为‘属’,这一意义到今天还在使用,现代汉语中就有‘隶属’一词。

〈晋书·

卫恒传〉、〈说文解字序〉及段注,也都认为隶书是‘佐助篆所不逮’的,所以隶书是小篆的一种辅助字体。

  其次究竟什么样子才叫隶,隶与篆又有什么样的严格区别,吴伯陶先生在上述的文章中又有所分析订定,这里再节录吴文中值得考虑的几小段。

吴云∶

  “小篆还保存了象形字的遗意,画其成物随体诘屈;

隶书就更进了一步,用笔画符号破坏了象形字的结腹,成为不象形的象形字”(他有字形举例,可参阅原文)。

  他又说∶“小篆和隶书实际上是两个系统,标志着汉字发展的两大阶段。

小篆是象形体古文字的结束,隶书是改象形为笔画化的新文字的开始。

”……“我们判断某种字体是否隶书,就要首先看它是否出现有破坏篆书结构失掉象形原意之处。

”(按∶下面重点符号是我加上去的)

  吴先生经过仔细排比研究,得出那样的科学论据来,作为学术上篆、隶的不同定名的分野,自然是很值得重视的。

不过我现在还有两个问题想要问,那就是∶一,篆书也不能够个个是象形字,一开始就有象形以外的许多字存在,因此,仅仅失掉“象形原意”似乎有些不够。

我的意思是说隶的破坏古文(“象形字”是一种字体的笼统名称,事实并非个个“象形”,例子甚多,不待列举),不仅仅是破坏象形而已。

二,今天看到的从湖北云梦出土的秦简和湖南长沙马王堆墓中出土的简帛书中发现其中字的结构有变篆体,也有未变。

用笔有圆有带长方的,那种字当时又称之为何名?

这种“半篆半隶”的字形从秦昭襄王时代开始一直到西汉初(秦云梦简到汉马王堆帛书,吴文有详述可参阅)还存在,始皇帝以前,字还未有“体”的区别,可是到汉初,肯定那种字已经归入隶体,二者合起来考虑,那么对吴先生的区别篆体之名,是否有些矛盾了呢?

事实上结构之变,光讲象形不象形,定然不够全面。

我估计区别问题,在当时——在字体初变时一般人肯定还不太严格的,那种“蝙蝠式”的字形,大都随着新名称而名之——也称为隶,其中稍为保留些旧结构也是可以的。

因此我认为如果设身处地来推测当时的命名,和今天用学术研究来区别的命名是可以有些距离的,是无足为怪的。

明确地讲,篆与隶的不同除形象变为符号以外,还有笔法变化一方面的区别,例如∶生(篆)、上(变笔法未变结构)、之(笔法结构全变)。

三字的名实异同,决非单论结构,其他相似的情况也很不少,可以类推。

  西汉中期以来,隶书的脱去篆体(包括结构、笔画的写法)而独立的形式,已经完全形成。

所见有代表性的例如本世纪出现于西陲流沙中的西汉宣帝五凤元年(前57)、成帝河平元年(前28)、新莽始建国天凤元年(14)的书简、乐浪汉墓出土的西汉平帝元始四年(4)、东汉明帝永平十二年(69)的漆盘上的铭文等等,不但结构全变,从字形来讲也全成方形或扁方形,笔势则长波更自然横出,和接近篆体的直垂形大大不同了。

  相像的字形还能在东汉的碑刻中见到很多。

最著名的如桓帝延熹八年(165)的《华山庙碑》、灵帝建宁二年(169)的《史晨碑》、中平二年(185)的(曹全碑)、又三年(186)的(张迁碑)等等,其他不再一一例举了。

  同时在西汉的碑刻中也还有一些面积大都方正或个别字带长形,又仅有极短的波势的字体,其有代表性的所见如∶西汉宣帝五凤二年(前56)的《鲁孝王刻石》、东汉安帝元初四年(117)的《祀三公山碑》、顺帝永和二年(137)的《敦煌太守裴岑纪功碑》、灵帝建宁三年(170)的《郙阁颂》摩崖石刻、以至明帝永平九年(66)字形不大规则的《开通褎斜道》摩崖石刻等等。

以上那些基本上已消灭篆体而形式稍有小异的“正体字”,一直流行于两汉、三国间,而且几乎独占了石刻碑志中的位置。

近年在江苏省南京市出土了东晋谢鲲的墓志,还能见到用的仍是这样的字体。

这种字体应当说都是隶,因为其形式自秦到汉,虽有些变化,但并不太大。

从字形的面积上讲∶先带长方,后变方扁,有些地方还交叉互用着。

长波、短波,也同样是交叉互用不分前后的。

因此决不能说它是一种字体彻底变为另一种字体的新旧二体,而是一种字体在前前后后中间的个别量变罢了。

(二)秦汉书法

(1)汉代帛书、简牍隶书的特点。

中国古代写在绢帛上的文书。

又称缯书。

已出土楚帛书和汉帛书。

楚帛书发现于长沙子弹库楚墓,1942年被盗出,今存美国大都会博物馆。

保存完整的1件,墨书楚国文字,共900余字,奇诡难懂,附有神怪图形,一般认为是战国时期数术性质的佚书,与古代流行的历忌之书有关。

汉帛书主要发现于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共12万余字(见马王堆帛书)。

此外,1979年在敦煌马圈湾汉代烽燧遗址也发现一件长条形帛书,是裁制衣服时留下的剪边,墨写隶书30字,记边塞绢帛价格和来源。

  帛书又名缯书,是以白色丝帛为书写材料,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现存实物以子弹库楚墓中出土的帛书为最早。

  子弹库楚帛书出土于1942年,宽38。

7厘米,长47厘米,文字为墨书,共900余字,字体为楚国文字,图像为彩绘,帛书四周有12个神的图像,每个图像周围有题记神名,在帛书四角有植物枝叶图像。

  1973年湖南博物馆发掘该墓,判明该墓年代为春秋中晚期之间。

帛书的最早摹本出现在1944年的<

<

晚周缯书考证>

>

   在战国时期,有一种用帛作为书写材料的书体——帛书,帛是白色的丝织品,汉代总称丝织品为帛或缯,或合称缯帛,所以帛书也叫缯书。

中国目前现存最早的帛画是20世纪30年代在长沙的楚墓中发现的。

近些年又出土了大批的竹木简。

如1951年湖南长沙五理碑,1954年长沙仰天湖古墓,1954年长沙杨家湾古墓,1957年河南信阳台古墓,1975年湖北云梦睡地秦墓,1980年四川青川郝家坪土墓,发掘了大量的战国时代的竹木简。

另外还有1942年长沙楚墓出土帛书(1945年流入美国),又山西侯马盟书等。

无论是写在竹木简还是丝织品上的书体,都是战国时代的手迹。

这些简与波帛书墨迹,不仅是珍贵的文物,尤其对于研究书法史有着重要的史料价值。

  四帛书又称楚缯书,内容共分三部分分,即天象、灾变、四时运转和月令禁忌,其内容丰富庞杂,不仅载录了楚地流传的神话传说和风俗,而且还包含阴阳五行、天人感应等方面的思想。

在文字的四周绘的12个怪异的神像,帛书四角有用青红白黑四色描绘的树木。

  就帛书的书法艺术而言,其排行大体整齐,间距基本相同,在力求规范整齐之中又现自然恣放之色。

其字体扁平而稳定,均衡而对称,端正而严肃,介于篆隶之间,其笔法圆润流畅,直有波折,曲有挑势,于粗细变化之中显其秀美,在点画顿挫中展其清韵,充分展示作者将文字艺术化的刻意追求。

  帛书的画像列于文字的四围,先以细线勾描,然后平涂色彩,看似漫不经心随意绘出,却将12个神录描绘得姿态各异,活灵活现,他们或立或卧,或奔走或跳跃,个个栩栩如生。

同时所绘神灵像又显示出很强的写实性,如一些神像身上的斑纹,描绘得细致真切,仿佛从虎豹身上揭来。

特别是帛书四周所画的树木,随物赋形,繁枝摇曳,依像图貌,茂肚婆娑,可谓用笔之工、描绘之细分毫不爽。

楚帛书不仅力中国古代艺术中的珍品,也是世界艺术史上的瑰宝、珍奇。

简牍

  简牍实际是几种东西的总称,指的是竹简、木简、竹牍和木牍.

  在纸发明以前,简牍是我国书籍的最主要形式,对后世书籍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直到今日,有关图书的名词术语、书写格式及写作方法,依然承袭了简牍时期形成的传统。

  简牍是对我国古代遗存下来的写有文字的竹简与木牍的概称。

用竹片写的书称“简策”,用木版(也作“板”)写的叫“版牍”。

超过100字的长文,就写在简策上,不到100字的短文,便写在木版上。

写在木版上的文字大多数是有关官方文书、户籍、告示、信札、遣册及图画。

由于文字内容有异,其称谓有别,如军事的文书叫“檄”;

用于告示者称之“榜”;

将信写于木版,然后再加一版叫作“检”。

在检上写寄信人和收信人的姓名、地址叫作“署”---这是信封的起源。

然后将两版合好捆扎,在打结的地方涂上粘土,盖上阴文印章,在粘土上出现凸起的字,这就是“封”,使用的粘土叫“封泥”。

由于写信的木版,通常只有一尺长,故信函又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哲学历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