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章《酸和碱》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257088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05.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师整理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章《酸和碱》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名师整理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章《酸和碱》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名师整理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章《酸和碱》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名师整理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章《酸和碱》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名师整理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章《酸和碱》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名师整理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章《酸和碱》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Word下载.docx

《名师整理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章《酸和碱》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师整理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章《酸和碱》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Word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名师整理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章《酸和碱》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Word下载.docx

①C→CO→CO2

②Cu→CuO→CuSO4

③Na2CO3→NaCl→NaNO3

④CaCO3→CaO→Ca(OH)2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A.AB.BC.CD.D

9.下列关于化学实验的“目的——操作——现象——结论”的描述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实现现象

实验结论

A

检验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恰好完全反应

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无明显现象

恰好完全反应

B

检验某气体是否是CO2气体

将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

溶液变红

原气体一定是CO2

C

鉴别海水和蒸馏水

蒸发结晶

液体消失,无残留物

该液体为蒸馏水

D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两端液面相平

气密性良好

10.金属钠与钠的氢化物与水反应都生成碱和氢气(2Na+2H2O==2NaOH+H2↑;

NaH+H2O==NaOH+H2↑)。

将5.8g钠和氢化钠的混合物加入一定量的水中,充分反应,得到100g10%的氢氧化钠溶液。

则在反应过程中生成氢气的质量是()

A.0.2gB.0.3gC.0.4gD.0.42g

11.现有一瓶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下列判断变质情况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取溶液适量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

B.取溶液适量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再滴加酚酞溶液

C.取溶液适量于试管中,滴加足量氯化钡溶液,再滴加酚酞溶液

D.取溶液适量于试管中,滴加足量氯化钡溶液

12.下列图像分别表示4个实验过程中某些物质质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二、填空题

1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盐酸和锌反应:

(2)盐酸和氧化锌反应:

(3)盐酸和氢氧化锌反应:

(4)盐酸和碳酸锌反应:

从上述反应方程式可知制取的方法有多种.

14.氢氧化钠溶液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会逐渐变质,这一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检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可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

如果已变质,加入此试剂时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15.酸、碱、盐溶解性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下表列出了“部分酸、碱、盐在20℃时的溶解性”,请利用此表完成以下任务:

⑴查:

Ba(OH)2的溶解性________________。

⑵写化学式:

一种酸__________,一种不溶于水的盐___________。

⑶判断:

氯化钠溶液与硝酸钙溶液能否发生反应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⑷写化学方程式:

氯化钡溶液与表中的一种盐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某课外兴趣小组用没有洗净的鸡蛋壳按下表所示步骤进行实验,请在相应空格内填写相关内容。

某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与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还不十分严密,为更好地说明问题,依据所学化学知识进行推理,需要补做的实验是:

17.

(1)图甲是镁原子和氧原子形成氧化镁的示意图

①从得失氧的角度看,镁与氧气的反应属于____反应;

从得失电子的角度看,反应中镁原子______(填“得到”或“失去”)2个电子,形成相对稳定结构。

②由图甲可知,元素的原子得到电子后,其化合价将______(填“升高”或“降低”)。

(2)图乙是NaCl与AgNO3两溶液反应的示意图。

①图中NO3﹣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②该反应的本质是__________________结合生成沉淀。

③请再用AgNO3作反应物之一,写出另一个与上述反应本质相同的化学方程式:

____。

三、实验题

18.小刚和小强用图甲和图乙所示实验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他们都选择了白磷做可燃物,试验设计如下图:

(1)小刚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

(2)小强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发生反应的方程式是

(3)小刚认为可燃物只要与空气接触就能燃烧,小刚认为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就能燃烧,请从实验设计的严密性上评价小刚和小强的观点,并谈谈你的理由

19.某化学兴趣小组围绕“酸和碱的反应”,做了如下图所示的两个实验。

(1)实验一:

向CuSO4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观察到的现象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继续滴加稀盐酸,通过稀盐酸与反应的现象,证明了酸和碱能发生反应。

(2)向NaOH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继续加入稀盐酸,观察到溶液由色变为无色,由此现象也证明了酸和碱能发生反应。

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对实验二中试管内的无色溶液成分展开了讨论。

【提出问题】试管中无色溶液的溶质除酚酞外还有什么?

【猜想假设】猜想一:

NaCl和HCl

猜想二:

【实验设计】若要证明猜想一成立,下列试剂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紫色石蕊溶液B.CuC.AgNO3D.Na2CO3

【讨论交流】小莹同学认为滴入NaOH溶液,也能证明猜想一成立,你认为小莹同学的方案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

四、推断题

20.图示中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分类,A、B、C、D、E是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F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

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着相应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

(1)物质F的化学式__________;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

(4)E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请写出其的一种用途_______。

21.根据下列化合物与单质相互转化的关系(如下图),请写出化学式:

(1)若乙的溶液为浅绿色,y是红色固体,则x是________________;

(2)在常温下若乙是气体,则x是________________;

(3)若常温下乙为无色液体,则x为__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

22.甲、乙、丙三位同学对氯化镁样品(仅含氯化铝杂质)进行如下检测:

取457g样品溶于一定量的水中得到8000g溶液,再逐渐加入固体氢氧化钠,反应得到沉淀和加入的氢氧化钠的质量图象如图:

(已知氢氧化铝沉淀可以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无色溶液,反应方程式为Al(OH)3+NaOH═NaAlO2+2H2O)

X轴表示加入氢氧化钠的质量,Y轴表示生成沉淀的质量.W为116克,K为272克,试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图象中,A点氢氧化钠的质量为 g,B点氢氧化钠的质量与A点氢氧化钠的质量的差值为  g.

(2)计算氯化镁样品的质量分数(保留到0.01),写出过程.

23.兴趣小组为了测定某造纸厂废水样品中氢氧化钠(NaOH)的含量,向100g该废水样品中逐滴滴加稀硫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共消耗硫酸(H2SO4)的质量为1.96g。

(1)硫酸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

(2)硫酸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3)计算100g该废水样品中所含氢氧化钠的质量_____。

(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H2SO4=Na2SO4+2H2O)

参考答案

1.D

【解析】A、浓盐酸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极易溶解于水,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形成盐酸小液滴,故瓶口有白雾,而不是白烟,所以错误;

B、二氧化碳通入氯化钙溶液中无明显现象,所以错误;

C、构成物质的分子间有间隔,10mL酒精与10mL水混合,溶液体积小于20mL,所以错误;

D、把肥皂水滴加到硬水中,振荡,产生较多浮渣,所以正确。

故选D。

2.A

【解析】设金属氧化物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为+x,由O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用M表示金属,则得出化学式为M2Ox,由生成的氯化物和水的分子数之比为2:

1,则反应为M2Ox+HCl→2MClx+H2O,由O原子守恒可知M2Ox~H2O,x=1

即金属元素的化合价为+1。

故选A。

点睛:

设金属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由化合价得出化学式,利用化学方程式和质量守恒定律来推x的值。

3.A

【解析】A、氧化铜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氯化铜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正确;

B、氯化钾和盐酸不反应,错误;

C、铜与盐酸不反应,错误;

D、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溶液,氯化钙溶液不与氢氧化钠反应,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间的反应以及生成物的颜色和状态,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进行.

4.A

【解析】

【详解】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非金属间的置换规律与金属的相似,则活动性强的非金属单质能把活动性弱的非金属单质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Br2+2KI=2KBr+I2,说明Br2的活动性比I2强;

Cl2+2NaBr=2NaCl+Br2,说明Cl2的活动性比Br2强;

即非金属活动性由弱到强顺序是I2、Br2、Cl2。

【点睛】

非金属间的置换规律与金属的相似,类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5.A

【解析】考点:

溶液的酸碱度测定.

专题: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后滴盐酸时盐酸溶液被稀释,溶液的酸性减弱,对于酸性溶液来说酸性越强PH数值越小,所以PH数值会比未掺入蒸馏水的大一些.

解答:

解:

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后再滴加盐酸等于对盐酸进行稀释,则溶液的酸性会减弱,对于酸性溶液来说酸性越强pH数值越小,故测得的pH与盐酸实际的pH比较偏大.

故选A

点评:

此题借助对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的操作,对溶液的酸碱性大小进行了探讨,解题的关键点有两个①盐酸滴加蒸馏水酸性会减弱②酸性越强溶液的PH越小.

6.B

【解析】A、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生活中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较少的硬水,故选项所选试剂正确.

B、稀盐酸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但无明显变化,能出现两种明显不同的现象,可以鉴别,故选项所选试剂正确.

C、氧化钙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

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温度降低;

分别放入水中,温度升高的是氧化钙,温度降低的是硝酸铵,故选项所选试剂正确.

D、无色酚酞溶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盐酸、氯化钠溶液分别显酸性、中性,遇酚酞溶液分别显示无色、无色,不能出现两种明显不同的现象,不能鉴别,故选项所选试剂错误.故选:

D.

7.D

试题分析:

D中消石灰是熟石灰,名称是氢氧化钙,化学式为Ca(OH)2。

故选D.

考点:

物质的俗名、名称和化学式

8.D

【解析】①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物质间的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

②铜在氧气中加热生成氧化铜,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物质间的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

③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氯化钠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物质间的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

④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物质间的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

①②③④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

9.C

【解析】A、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无明显现象,说明恰好完全反应或稀盐酸过量,错误;

B、能使石蕊试液变红的气体不一定是二氧化碳,氯化氢气体也能使石蕊试液变红,错误;

C、海水中含有氯化钠、氯化钙、氯化镁等物质,蒸发时固体物质析出,蒸馏水中没有溶解物质,蒸发时无固体析出,正确;

D、检查装置气密性,调节两边液面相平,上下移动水准管时,如两边有稳定液面高度差,则气密性良好,错误,故选C。

10.B

由上述反应的关系式3NaOH~2H2,因为到100g10%的氢氧化钠溶液。

故生成H2的质量为0.3g

化学方程式计算

11.C

【解析】A、氢氧化钠变质后生成碳酸钠,该两种物质都能使酚酞变红,错误;

B、氢氧化钠、碳酸钠都能与稀盐酸反应,错误;

C、BaCl2+Na2CO3=BaCO3↓+2NaCl,氯化钡溶液、氯化钠溶液都显中性,不能使酚酞变色,再滴加酚酞溶液,酚酞变红,说明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碳酸钠,正确;

D.取溶液适量于试管中,滴加足量氯化钡溶液,只能证明是否含有碳酸钠,不能证明是否含有氢氧化钠,错误。

故选C。

12.C

A、向一定量铁粉中滴加稀盐酸,开始时氢气的质量为零。

此项不正确。

B、向一定量硫酸铜溶液中不断加入铁粉,实验开始时为硫酸铜溶液,溶液质量不为零。

C、加热高锰酸钾固体时,锰元素仍在固体中,元素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

此项正确。

D、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发生中和反应,其质量会随着盐酸的加入而逐渐减少。

当加入盐酸的质量恰好将氢氧化钠反应完全时,其质量为零。

所以应选C项。

图像题

13.

(1)Zn+2HCl═ZnCl2+H2↑;

(2)ZnO+2HCl═ZnCl2+H2O;

(3)Zn(OH)2+2HCl═ZnCl2+2H2O;

(4)ZnCO3+2HCl=ZnCl2+H2O+CO2↑.氯化锌.

(1)盐酸和锌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Zn+2HCl═ZnCl2+H2↑.

(2)盐酸和氧化锌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ZnO+2HCl═ZnCl2+H2O.

(3)盐酸和氢氧化锌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Zn(OH)2+2HCl═ZnCl2+2H2O.

(4)盐酸和碳酸锌反应生成氯化锌、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ZnCO3+2HCl=ZnCl2+H2O+CO2↑.

从上述反应方程式可知制取氯化锌的方法有多种.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根据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化学方程式书写经常出现的错误有不符合客观事实、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不写条件、不标符号等.

14.2NaOH+CO2=Na2CO3+H2O稀盐酸有气泡产生Na2CO3+2HCl=2NaCl+H2O+CO2↑

【解析】氢氧化钠极易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而变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OH+CO2=Na2CO3+H2O;

在实验室检验碳酸盐的存在常向样品中加盐酸,看是否会生成气体而进行检验,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2HCl=2NaCl+H2O+CO2↑。

15.易溶HCl\HNO3\H2SO4CaCO3\BaCO3\BaSO4不反应没有沉淀、气体、水生成/不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BaCl2+Na2SO4===BaSO4↓+2NaCl

(1)由表可知,氢氧化钡的溶解性是易溶;

(2)酸根离子与氢氢离子构成的物质是酸,比如HCl\HNO3\H2SO4;

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物质是盐,其中CaCO3\BaCO3\BaSO4不溶于水,是沉淀;

(3)氯化钠和硝酸根不能生成气体、沉淀和水,不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故不能反应;

(4)氯化钡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氯化钠,反应方程式为BaCl2+Na2SO4===BaSO4↓+2NaCl

16.

能观察到的明显现象

原因或解释(有化学方程式的就只要写化学方程式)

------

没有洗净的鸡蛋壳中有蛋白质,蛋白质灼烧时有烧焦羽毛的味道

CaCO3

CaO+CO2↑

CaO+H2O=Ca(OH)2

溶液从红色变成无色

溶液中有大量气泡

Ca(OH)2+2HCl=CaCl2+H2O

CaCO3+2HCl=CaCl2+H2O+CO2↑

将没有灼烧过的鸡蛋壳研细后放入水中,然后滴入酚酞。

蛋白质的燃烧就会有烧焦羽毛的味道,因此可能是鸡蛋壳上残留一些蛋白质;

碳酸钙高温会分解产生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遇到水后就会反应产生一种碱性物质氢氧化钙,所以溶液会变红;

滴加稀盐酸后,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会使得碱被反应掉,所以颜色会慢慢变为无色,同时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也会和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

上述实验与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还不十分严密,为更好地说明问题,依据所学化学知识进行推理,需要补做的实验是将没有灼烧过的鸡蛋壳研细后放入水中,然后滴入酚酞。

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评价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17.氧化—还原失去降低硝酸根Ag+和Cl-AgNO3+HCl=AgCl↓+HNO3

【解析】①从得失氧的角度看,得氧的过程为氧化反应,失氧的过程为还原反应,镁与氧气的反应生成氧化镁,属于氧化反应;

从得失电子的角度看,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原子易在反应中失去2个电子,形成相对稳定结构。

②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

正负号相同,由图甲可知,元素的原子得到电子后,形成带负电荷的阴离子,其化合价将降低。

(2)①图中NO3﹣的名称是硝酸根离子。

②该反应的本质是银离子和氯离子结合生成氯化银沉淀。

③AgNO3+HCl=AgCl↓+HNO3的反应实质也是银离子和氯离子结合生成氯化银沉淀。

18.

(1)铜片上白磷燃烧,发光放热,产生大量白烟;

水中白磷融化。

(2)

(3)小刚的观点不正确,没有在铜片上用红磷做对比试验,无法确定温度对燃烧的影响;

小强的说法错误,没有设计在热水中没有空气的白磷能否燃烧的对比试验,不能确定空气(氧气)对燃烧的影响。

(1)铜片上的白磷,已满足燃烧所需要的40℃,并且处于空气中与氧气接触充分,达到了白磷燃烧所需要的条件.

(3)能证明可燃物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的变量是:

温度,有冷水,有热水,有热水的必须能够燃烧,其它变量均相同;

能证明可燃物通常需要接触空气的变量是:

是否解触空气,有空气燃烧的,有不同空气不燃烧的,其它各量均相同。

19.

(1)有蓝色沉淀生成2NaOH+CuSO4=Cu(OH)2↓+Na2SO4Cu(OH)2(或氢氧化铜)

(2)红

【猜想假设】NaCl

【实验设计】B、C

【讨论交流】可行,若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后没有立即变红则说明猜想一成立

(1)向CuSO4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观察到的现象为有蓝色沉淀生成;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OH+CuSO4=Cu(OH)2↓+Na2SO4;

继续滴加稀盐酸,发现蓝色沉淀逐渐消失;

通过稀盐酸与Cu(OH)2(或氢氧化铜)反应的现象,证明了酸和碱能发生反应

(2)无色酚酞溶液遇碱溶液变红,故向NaOH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溶液变红,继续加入稀盐酸,发生中和反应:

NaOH+HCl=NaCl+H2O;

故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由此现象也证明了酸和碱能发生反应

【猜想假设】由于试管中溶液是无色的,故可判断一定不含NaOH,故要不盐酸恰好反应,要不盐酸过量,故猜想二:

NaCl

【实验设计】若要证明猜想一成立,实际就是抓住酸的化学性质,证明盐酸是否存在

A、加入紫色石蕊溶液,看是否变红,若变红是,说明酸过量,可以达到目的,B、Cu排在氢后,不会与酸反应,故无法判断酸是否存在,无法达到目的,C、AgNO3是检验氯离子的存在,但不管是否存在HCl,溶液中加入AgNO3一定会有白色沉淀生成,因为有NaCl,错误,故无法达到目的,D、加入Na2CO3可以判断HCl的存在,故选B、C

【讨论交流】滴入NaOH溶液,也能证明猜想一成立,若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后没有立即变红,说明所加的氢氧化钠溶液被盐酸反应掉了,则说明猜想一成立

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的判断

20.CaCO3Ca(OH)2+Na2CO3=CaCO3↓+2NaOH分解反应金属表面除锈(或制备氢气或胃液中的盐酸帮助消化等

【解析】本题是框图型推断题。

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因此F是碳酸钙;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燃烧生成水,因此A可能是水,水和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因此B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因此C可能是碳酸钠,稀盐酸能和碳酸钠、碳酸钙反应,因此E可以是稀盐酸,稀盐酸能和比较活泼的金属反应生成氢气,因此D是氢气;

代入框图,推断合理;

(1)物质F是碳酸钙,碳酸钙的化学式是CaCO3;

(2)反应②中,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OH)2+Na2CO3=CaCO3↓+2NaOH;

(3)反应①中,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

(4)E是盐酸,能用于金属表面除锈(或制备氢气或胃液中的盐酸帮助消化等。

21.FeCH2

首先根据给定的转化关系和限制条件,我们可以看出:

化合物(甲)+单质(X)→化合物(乙)+单质(Y),是置换反应。

在这个前提下我们就可以紧扣题目的具体要求来进行分析。

在解答过程中要注意题目给定的特殊的限制条件,如浅绿色溶液(含亚铁)、红色单质固体(铜)等的隐含信息的提炼。

(1)若乙的溶液是浅绿色,Y是红色固体,根据题干,浅绿色应该是亚铁的溶液,可以是硫酸亚铁、硝酸亚铁、氯化亚铁等,红色固体只能是铜.所以发生的反应可以是Fe+CuSO4=Cu+FeSO4(其他也可以),x是铁;

(2)在常温下若乙是气体,在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