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学原理复习思考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25486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1.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文学原理复习思考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水文学原理复习思考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水文学原理复习思考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水文学原理复习思考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水文学原理复习思考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文学原理复习思考题.docx

《水文学原理复习思考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文学原理复习思考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水文学原理复习思考题.docx

水文学原理复习思考题

《水文学原理》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

1. 水文学主要研究那些内容?

水文学是研究地球上水的分布、循环、运动变化规律及其及地理环境、人类社会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研究地球上的各种水体的形成、循环和分布,探讨水体的化学和物理性质以及它们队环境的反应,包括它们及生物的关系。

2. 人类面临的主要水问题有哪些?

如何解决?

水资源缺水问题:

水多了,水少了,水脏了;

3. 什么是水文现象?

水文现象有哪些基本规律和特性?

水文现象;降水,蒸发径流以及河流的结冰封冻等

基本规律;1确定性规律;2随机性规律

特性;1时程变化的周期性及随机性对立统一;2地区分布的相似性及特殊性对立统一

4.水文学有哪些主要分支学科?

1、按应用范畴分:

工程水文学、农业水文学、城市水文学、森林水文学

2、按研究方法分:

水文统计法、随机水文法、地理水文学、实验水文学、同位素水文学,实验水文学,动力水文学,数值水文学,水文测验学;

3、按研究对象分:

河流水文学、河口水文学、海洋水文学、河口水文学、地下水文学

冰川水文学、湿地水文学,环境水文学,生态水文学

5. 水文学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

1萌芽时期;2奠基时期;3时间时期;4现代化时期

6.简述水文学研究的特点

水文现象的基本特点

1、成因上的自然性和认为性

2、时程上的周期性和偶然性

3、地域上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4、运动的同在性和独立性

第二章水文循环

1.水有哪些自然属性?

社会属性?

 

2.水循环有哪些环节?

降水,蒸散发,下渗,地面径流及地下径流。

2.研究水文循环有哪几种尺度?

1全球水文循环,2流域或区域水文循环,3水—土壤—植物系统水文循环

3.水循环的主要表现形式(水文现象)有哪些?

降水,蒸发,径流和下渗

4.全球和流域(区域)水量平衡及方程式。

.

全球水量平衡方程:

如研究区域为地球上的全部海洋,所取计算时段为年,则某一年的

(1)水量平衡方程为:

P洋+R=E洋+△Ws式中P洋——海洋上某—年的降水量;R——大陆流入海洋的某年径流量;E洋——海洋上某一年的蒸发量;△W——海洋某一年的储水增量。

流域水量平衡方程:

P=E+R+Qo+△W

式中Qo为流域内国民经济的净耗水量,其中灌溉耗水量消耗于蒸发,可计入流域总蒸发E

之中;工业净耗水量一部分消耗于蒸发,一部分是产品带水,消耗于蒸发部分也计入E之

中;而产品带水则数量相对很小.可略去不计。

于是对闭合流域给定时段的水量平衡方程可

写为P=E+R+△W

5.发生水文循环的内因、外因各是什么?

内因:

太阳辐射、地心引力.外因:

水的”三相”变化.

6.大气中的水分以13000km3计,多年平均全球年降水量577000km3,试计算大气水的更新期。

a=S/Q=13000/577000=0.00225(年)=8.2(天)

7.根据对水循环及水量平衡规律的了解,谈一谈对合理利用水资源、节约水资源的认识。

第三章河流及流域

1.何谓流域?

流域有几种类型,以什么来区分?

流域有哪些主要特征?

流域:

汇集地面水和地下水的区域称为区域。

区分;长度,宽度,面积大小。

特征;形状特征,地形特征,自然地理特征。

2.河流有哪些主要特征?

3.水系形状大致可归纳为几种?

不同水系对汇流有什么影响?

1扇形水系:

各支流较集中地汇于干流。

流域呈扇形或圆形。

如新安江支流的练江水系为扇形水系。

扇形水系在降雨时,各支流的洪水几乎同时到达流域出口处,因此,这种水系很容易发生危害性洪水。

2.羽状水系:

干流较长,支流从左右岸相间呈羽状汇入干流,如滦河水系,安庆地区的太湖河都是羽状水系,这种水系由于干流较长,各支流汇入干流的时间有先有后,河网汇流时间较长,调蓄作用大,洪水过程较为平缓。

3.平行水系:

若干近似乎行的支流汇入干流。

如淮河蚌埠以上地区的水系就是平行水系。

这种水系的洪水状况及暴雨中心的走向、分布关系密切,如流域内降雨均匀,各支流的洪水同时汇入干流,流量的时程变化小。

如暴雨中心由上游向下游移动,易造成大洪水,反之则比较平缓。

4.混合状水系:

大多数河流的水系并不是由单一的某种水系过程,一般都包括上述两种或三种形式,把这种由两种以上的水系复合而成的水系为混合状水系。

如长江在金沙江近似于平行排列,宜宾以下为羽毛状排列。

 

3.某闭合流域面积A=1000km2,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x0=1400mm,多年平均流量Q0=20m3/s。

现拟在此流域修建水库,由此增加的水面面积⊿A=100km2,当地实际多年平均年蒸发总量Z0器=2000mm,蒸发器折算系数K=0.8。

试问建库以后多年平均流量Q0是多少?

 

4.某流域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476.1mm,多年平均年径流深为66.1mm。

试求多年平均年蒸发总量,并计算其多年平均径流系数及蒸发系数。

 

第四章降水

1.降水基本要素有哪些?

降水量、降水历时、降水强度,降水面积、暴雨中心

2.如何表示降水随时间、空间的变化?

降雨强度过程线(时间);降水累积曲线(时间);等雨量线及降水特征综合曲线(空间)

3.降雨量过程线及降雨强度过程线有何联系?

4.降雨大致可分几种类型?

1气旋雨2对流雨3地形雨4台风

5.影响降雨量的因素是有哪些?

(气候,流域,下垫面,人类活动)

1地理位置2.气旋、台风途径及其它气象因素3.地形4.其它因素5.森林对降水6.水体7.人类活动

6.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有什么特点?

1.年降水量的地区分布不均,2.降水量的年际变化,3.降水的年内分配

7.计算区域(流域)平均降雨量的方法有哪些?

每一种计算方法有哪些适用条件?

方法;1.算术平均法;适用条件:

区域流域面积不大,地形起伏较小,降水分布均匀,测站较多且分布均匀,常采用算术平均法;

2.泰森多边形法(垂直平分法);适用条件:

流域内雨量站分布不均匀,且有的站偏于一角;

3.等雨量线法;使用条件:

适用于地形变化大,区域内有足够的测站,能够根据降水资料结合地形变化绘出等雨量线;

4.客观运行法

第五章土壤水及下渗

1.土壤水有哪些存在形式?

各受哪些力的作用?

存在形式;

(1)吸湿水;被风干土壤颗粒所吸附在土粒表面的水汽分子,称为吸湿水。

在水汽饱和的空气中,土壤吸湿水达最大数量,称为吸湿系数。

土壤质地越细,土粒的表面能越大,吸湿系数也越大

(2)膜状水;在土粒吸湿水层的外面仍可再吸附液态的水分子而形成水膜,这种土壤水分称为膜状水。

当膜状水达到最大数量时,称为土壤的最大分子持水量。

(3)毛管水;毛管水是由毛管孔隙中水分弯月面的毛管力所保持的水分。

(4)重力水;进入土壤的水分超过土壤所能保持的田间持水量时,那些超出的水分因受重力作用沿较大的孔隙向下渗透。

这种受重力作用而下渗的水分即称为重力水。

当土壤为重力水所饱和时,即土壤全部孔隙都充满水分时,其土壤含水量称饱和含水量。

2.土壤水分如何测定?

用什么表示?

 

3.土壤水分常数有哪些?

各表征什么物理量?

1.最大吸湿量:

在饱和空气中,土壤能吸收的最大水汽量称为最大吸湿量。

它表示土壤吸着

气态水的能力。

2.最大分子持水量:

由于土粒分子力所结合的水分的最大值称为最大分子持水量。

此时,薄

膜水厚度达到最大值。

3.凋萎含水量:

植物无法从土壤中吸收水分,从而开始永久凋萎时的土壤含水率。

植物根系

的吸力约为25个大气压,即当土壤水分的吸力等于15个大气压时土壤含水率就是凋萎

含水量。

由此可见,大于凋萎含水量的水分才是参加水分交换的有效水量。

4.毛管断裂含水量:

毛管悬着水的连续状态开始断裂时的含水率。

当土壤含水率大于此值时,

悬着水就能向土壤水分的消失点或者消失面运行。

在此值以下,连续供水状态遭到破坏,

其土壤水分为结合水和薄膜水。

这时,水分交换以薄膜水和水汽形式进行。

5.田间持水量:

又称为田间最大持水量。

饱和土壤排水两天后,过多的重力水已经排除,土

壤中保持最大毛管悬着水时的土壤含水率,相当于0.1~0.3个大气压。

悬着水不作重力

流动,当土壤含水率超过田间持水量时,过剩的水分不能保持在土壤中,会以自由重力

水的形式向下渗透。

它是划分土壤持水量和向下渗透水分的重要标志。

6.饱和含水量:

土壤中所有孔隙全部被水分充满时的土壤含水率。

约相当于0.001Pa,它决

定于土壤孔隙的大小。

从田间持水量到饱和含水量,是受重力作用向下运动的自由重力水。

地下潜水面以下,土壤含水量经常处于饱和状态,属于饱和渗透水流特性。

4.土壤水的能量状态用什么表征?

土水势有哪些分势?

 

5.土壤水分特性曲线反映什么关系?

如何获得土壤水分特性曲线?

 

6.非饱和土壤水运动的基本方程是什么?

 

7.供水强度、下渗率、下渗能力是如何定义的?

什么是下渗曲线?

下渗率:

单位时间通过单位面积的土壤层面渗入到土壤中的水量。

下渗能力fp:

充分供水条件下的下渗率.

 

8.下渗的物理过程(三个阶段)有哪些?

什么力起主要作用?

含水率如何变化?

三个阶段;1.渗润阶段:

下渗水分主要在分子力作用下,被土壤颗粒吸附而成薄膜水。

在土壤干燥时,这一阶段非常明显;当土壤含水量大于最大分子持水量时,这一阶段逐渐消失。

2.渗漏阶段:

下渗水分主要在毛管力和重力作用下,在土壤孔隙中向下作不稳定流动,并逐步填充土壤孔隙,直至全部孔隙为水填满而饱和。

通常也将以上两个阶段合称为渗漏阶段。

3.渗透阶段:

当土壤孔隙被水分充满达到饱和状态时,水分主要受重力作用,呈稳定流动。

9.影响下渗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何为下渗容量?

影响因素;1、土壤特性:

土壤特性对下渗的影响,主要决定于土壤的透水性能及土壤的前期含水量。

其中透水性能又和土壤的质地、孔隙的多少及大小有关。

一般来说土壤颗粒愈粗,孔隙直径愈大,其透水性能愈好,土壤的下渗能力亦愈大

2、降水特性;降水特性包括降水强度、历时、降水时程分配及降水空间分布等。

降水强度没有影响土壤下渗强度及下渗水量,在降水强度等于下渗率f的条件下,降水全部渗入土壤,下渗过程受降水过程制约。

在相同土壤水分条件下,下渗率随雨强增大而增大。

此外,降水的时程分布对下渗也有一定的影响,如在相同条件下,连续性降水的下渗量要小于间歇性下渗量。

3、植被地形;通常有植被的地区,由于植被及地面上枯枝落叶具有滞水作用,增加下渗时间,从而减少了地表径流,增大了下渗量。

而地面起伏、切割程度不同,影响地面漫流的速度和汇流时间。

在相同的条件下,地面坡度大、漫流速度快,历时短,下渗量就小。

4、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活动对下渗的影响,既有增大的一面,也有抑制的一面。

例如,各种坡地改梯田、植树造林、蓄水工程均增加水的滞留时间,从而增大下渗率。

反之砍伐森林、过度放牧、不合理的耕作,则加剧水土流失,从而减少下渗量。

在地下水资源不足的地区采用人工回灌,则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增加下渗水量;反之在低洼易涝地区,开挖排水沟渠则是有计划有目的控制下渗,控制地下水的活动。

11.写出几个有代表性的经验下渗曲线公式。

 

第六章蒸发及散发

1.自然界的蒸发有几种类型?

影响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类型;水面蒸发,土面蒸发和植物散发

2.什么是蒸散发?

就是指水分子从物体表面向大气逸散的一种自然现象。

3.确定水面蒸发量的理论方法有哪些?

热量平衡发法,空去动力学法,综合法,水量平衡法

4.土壤蒸发大致分几个阶段?

影响土壤蒸发的因素有哪些?

76页

阶段;1.稳定蒸发阶段:

土壤含水量大于田间持水量,土壤十分湿润,水充满全部孔隙,并存在自由重力水,可以充分供给土壤蒸发。

2.蒸发强度随含水率下降阶段:

由于土壤蒸发耗水,毛管水连续状态不断遭到破坏,当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