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经济生活知识点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254745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57.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政治经济生活知识点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高三政治经济生活知识点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高三政治经济生活知识点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高三政治经济生活知识点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高三政治经济生活知识点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政治经济生活知识点Word下载.docx

《高三政治经济生活知识点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政治经济生活知识点Word下载.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政治经济生活知识点Word下载.docx

1是劳动产品

2用于交换

1不是劳动产品

2不用于交换(特殊情况除外)

3是永恒范畴

都有使用价值

2、物物交换成功的前提是交换双方恰好都需要对方的商品。

  

3、货币的产生与本质  

(1)一般等价物:

它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各种商品进行交换的媒介。

(2)货币:

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3)货币是商品,货币与商品的本质区别就是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4)货币的发展阶段经历了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

4、历史上充当过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很多,比如:

牲畜、布匹、贝壳等。

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只有金银。

贵金属金银由于体积小、价值大、易于分割、不易磨损、便于保存和携带等特点,逐步地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了一般等价物。

货币的基本职能——货币的职能是货币本质的体现。

5、价值尺度  

(1)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叫价值尺度。

(2)货币能够成为价值尺度,是因为货币本身是商品,有价值。

(3)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叫做价格。

(4)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6、流通手段  

(1)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叫做流通手段。

(2)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

其公式是:

商品—货币—商品  

(3)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必须用现实的货币,不能用观念上的货币。

商品交换与商品流通最根本的区别是是否以货币为媒介。

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一种基本职能,二商品流通则是商品交换的一种形式,但两者又是不可分割的,正是由于有了货币,才有了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而货币在这个流通过程中的作用就是流通手段。

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是否也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

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首先要确定商品的价值,这就需要交换双方通过观念中的货币衡量一下商品的价值,此时货币也执行了价值尺度的职能。

7、在“商品—货币—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商品—货币”阶段的变化既重要又困难,“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

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所有者。

如何理解?

商品生产者只有把商品卖出去,并且卖出好价钱,才能生存发展下去。

如果商品卖不出去,就意味着他白白付出了劳动,他所需要的商品也买不回来。

要使自己的商品能够卖出去,并卖出好价钱,商品生产者就要为购买者着想,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

8、商品流通过程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的。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  

9、货币除了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外,还具有贮藏手段、支付手段(支付的是债务,地租,利息,税款,工资等)、世界货币等职能。

10、纸币  

(1)含义:

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2)职能:

流通手段,支付手段(有些国家的纸币还具有世界货币的职能)

(3)发行:

A、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可以任意发行。

即国家可以规定纸币的面值,却不能决定它的购买力。

B、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为限度。

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引起通货膨胀,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

小于这个限度,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

C、解决方法:

通货膨胀,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和量入为出的财政政策;

通货紧缩: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发行国债,投资环境设施建设,扩大出口。

货币

纸币

定义

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产生

在商品交换发展过程中,从一般商品中分离出来的

再货币充当流通手段的职能中产生的

属性

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本身是商品

价值符号,只具有使用价值,而无价值,本身不是商品

职能

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的职能

代表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职能,某些纸币也具有世界货币的职能

本质

一般等价物

价值符号

1纸币是货币充当流通手段的派生物,没有货币,就没有纸币

2纸币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3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是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货币本身无价值,不具有价值尺度的职能,纸币不是商品,不能买卖。

纪念币可以作为货币在市场上自由流通,也可以作为具有纪念意义的货币储存。

纪念币的价值是由其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是商品。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之比较

“通货”就是指流通中的纸币。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就是指流通中的纸币数量过多或过少。

  

通货膨胀  

通货紧缩  

含义  

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上涨。

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下跌。

表现  

需求旺盛,物价上涨,纸币贬值,经济过热。

需求不足,物价下跌,纸币升值,经济衰退。

本质  

社会总供给小于社会总需求,流通中的纸币量过多。

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流通中的纸币量过少。

成因  

①纸币发行过多;

②社会需求旺盛;

③成本上升等。

①纸币发行过少;

②社会需求不足等。

影响  

适度的通货膨胀可以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发展;

但通货膨胀直接使纸币贬值,而居民收入水平没有提高,就会导致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社会经济秩序混乱,影响经济发展。

适度的通货紧缩可以挤去经济泡沫,抑制投资过热;

通货紧缩在一定程度上对居民生活有好处,但从长远看会严重影响投资者的信心和居民的消费心理,导致恶性的价格竞争,对经济的长远发展和人民的长远利益不利。

对策  

可采取紧缩的财政政策和紧缩的货币政策。

主要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和量入为出的财政政策,控制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

严格控制纸币发行量,控制总需求,增加商品总供给,使供求保持平衡,提高存款利息,开展保值储蓄业务,增强货币回笼措施等。

可采取扩张的财政政策和扩张的货币政策。

主要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积极地货币政策,加大投资力度,扩大内需,调整出口结构,努力扩大出口,增发国债,降息  

备注  

①通货膨胀导致物价上涨。

物价上涨有多种情况、多种原因,所以物价上涨不一定是通货膨胀。

②通货膨胀是宏观上的卖方市场;

但卖方市场有宏观、微观之分,所以卖方市场不一定就是通货膨胀。

①通货紧缩导致物价下跌。

物价上涨有多种情况、多种原因,所以物价下跌不一定是通货紧缩。

②通货紧缩是宏观上的买方市场;

但买方市场有宏观、微观之分,所以买方市场不一定就是通货紧缩。

11、人们通常使用两种结算方式:

一是现金结算;

二是转帐结算。

信用卡、支票是经济往来结算中经常使用的信用工具。

信用卡是电子货币,支票是信用货币。

(1)信用卡是具有消费、转帐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

(2)信用卡可以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信用卡作为电子货币的一种,其本质与纸币一样,都是价值符号,自身没有价值,它可以执行流通手段、支付手段的职能,但不能充当贮藏手段的职能。

12、

(1)支票,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受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

(2)支票主要分为转帐支票和现金支票两种。

(3)转帐支票用于同城结算。

汇票用于外埠结算。

13、外汇

(1)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2)汇率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3)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升高;

反之,则说明外币汇率跌落。

外汇包括外币,外币并非都是外汇。

通常情况下,只有可以自由兑换的外币才是外汇。

币值的变化既可以之相对于外币而言汇率的变化,又可以指相对于商品而言购买力的变化。

14、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  

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2)意义:

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稳定,对人民生活安定,对实现扩大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1、供求影响价格  

(1)影响价格的间接因素:

气候、时间、地域、生产等,甚至宗教信仰、习俗等文化因素,但这些因素对价格的影响都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2)供求影响价格

A、供不应求——抢购——价格上涨——形成卖方市场(卖者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

B、供过于求——滞销——价格下跌——形成买方市场(买者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

供求与价格是相互制约的,不能认为只是供求制约价格。

供求变化影响价格变化;

反过来,价格变化也影响供求的变化。

2、价值决定价格

(1)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2)价值与价格 ①区别: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②联系:

价值决定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货币产生后价值就表现为价格

“价值决定价格”与“市场决定价格”两种说法是一致的。

供求和价值都对价格产生影响,但他们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

价值对价格起决定作用,是基础性的影响。

供求对价格的影响、作用是常见的、多变的,不是基础性的影响。

供求不能决定商品价格,只能影响商品家和,但供求却能决定价格涨跌幅度的大小。

3、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不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

(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时间。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于每个商品生产者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用高于或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的商品,都只能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出售。

因此,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处于有利的地位;

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则处于不利的地位。

赚钱:

个别劳动时间小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赔钱:

个别劳动时间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4、单位商品价值量与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5、缩短个别劳动时间的途径:

(1)加强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

(2)提高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

6、价值规律  

(1)基本内容:

A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B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2)表现形式:

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7、价格变动的影响有哪些?

  

(1)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①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

一般来讲:

价格降低——需求量变大,价格升高——需求量变小。

②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的影响比较大。

③在可以相互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④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不仅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也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8、互为替代品:

两种商品的功用相同或相近,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同一需要。

如:

火车——飞机。

互补商品:

两种商品共同满足人们的一种需要。

兵乓球拍——乒乓球  

(2)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A调节生产。

B提高劳动生产率。

C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近三年高考政治中关于商品价值量、劳动生产率的计算题

【2007年高考】  

1、(文综全国卷Ⅰ第24题)假定去年生产 1克 黄金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生产 1克 白银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8倍,且5件A商品= 2克 黄金。

如果今年全社会生产黄金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那么5件A商品的价格用白银表示为()

A、 4克 B、 8克 C、 16克 D、 32克 

【解析】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由材料可知,在去年1克黄金=8克白银,5件A商品=2克黄金,则5件A商品=16克白银。

如果今年全社会生产黄金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则1克黄金=4克白银,而此时5件A商品=4克黄金=16克白银。

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应为C。

2、(文综全国卷Ⅱ第24题)假定生产一件甲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2小时,价值为40元。

如果生产者A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为1小时,那么,A在4小时内生产的使用价值总量、生产出的商品的交换价值总量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分别是()

A、28040B、240 20C 、48020D、416040

【解析】该题考查考生对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关系的理解,对商品价值量与个别劳动时间的关系的理解,涉及价值总量、交换价值总量和使用价值总量的认识。

可以分三步解决:

第一步,先求出劳动生产率提高后4小时所生产的商品总数。

根据题意可知,生产者A在4小时内生产的商品数量为4件,即使用价值总量为4。

第二步求出4件商品的价值总量,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题目中的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而社会劳动生产率未变,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未变,所以,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仍为40元,价值总量应该为4×

40=160元。

第三步求出交换价值总量。

商品价值总量160元,按照等价交换原则,商品的交换价值总量也因该是160元。

【2008年高考】  

1、(文科综合全国卷Ι第25小题)假设2007年某国一单位M商品,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15元。

如果2008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生产率提高50%,且该国的货币价值下降20%(贬值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08年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

A、12元B、12.5元C、18元D、18.75元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商品的价值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商品价值总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以及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币值的大小与商品价格的高低成反比。

本题具有很大的迷惑性。

计算此题分两步:

首先,可以把15元看成2007年1单位M商品的价值总量,2008年社会必要劳动生产率提高50%,即M商品的使用价值量就是1+50%,价值总量没有改变,所以2008年1单位的M商品的价值量为15÷

(1+50%)=10;

第二步,该国货币贬值20%,既过去1单位的货币价值,在现在仅为1-20%=80%,用贬值前的货币去表示M商品的价格为10元,贬值后的货币用来表示M商品的价格,如果把其设为X,则80%X=10 有X=12.5综合式为15÷

(1+50%)÷

(1-20%)=12.5。

正确答案应为B。

2、(文科综合四川卷第24小题)假设某国2007年生产M商品10亿件,单位商品的价格为10元,M商品的价值总额和价格总额均为100亿元。

如果2008年从事M商品生产的劳动者数量增加10%,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10%,其它条件不变,则2008年M商品的价值总额和价格总额分别为()

A、100亿元和110亿元B、110亿元和110亿元

C、110亿元和121亿元D、121亿元和121亿元

【解析】此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有:

劳动生产率,社会劳动生产率与价值总额的关系,价格和价值的关系。

如果把2007年M商品的价值总额100亿元看成一个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其它条件不变,2008年劳动者数量增加10%,即为M商品的使用价值量增加10%,使用价值总量为1+10%,则2008年M商品的价值总额为100亿×

(1+10%)=110亿元。

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10%,M商品的价值总额不变,但M商品数量增加10%,即现在的数量为1+10%。

把110亿元看成1单位商品价格总额,则1+10%个单位的M商品的价格总额为110亿×

(1+10%)=121亿元。

即M商品在2008年的价值总额=100亿×

(1+10%)=110亿;

价格总额=100×

(1+10%)×

(1+10%)=121亿。

正确答案应为C。

3、(文科综合北京卷第33小题)2006年、某商品价值为1元。

2007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5%,其它条件不变,该商品的价值是()

A、0.75元B、0.80元C、0.85元D、1.25元

【解析】此题相对于全国卷Ι和四川卷要容易的多。

此题考查价值总额,单位商品价值量,及其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把1元看成1单位商品的价值量,社会必要劳动生产率提高25%,  

即商品数量为1+25%,价值总量依然为1元,则单位商品价值量为1元÷

(1+25%)=0.80元。

4、(文科综合宁夏卷第12小题)某国2007年生产M商品10亿件,价值总额为100亿元。

如果2008年从事M商品生产的劳动者数量增加10%,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它条件不变,则2008年M商品的价值总额为()

A、110亿元B、120亿元C、130亿元D、132亿元

【解析】参看例2便可得出正确答案为A。

5、(海南政治卷第1卷第2题)假设某国生产M商品的企业只有甲乙两家。

2007年甲企业的产量为10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6小时;

乙企业的产量为8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10小时。

如果2008年甲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2008年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

A、5小时B、7小时C、7.5小时D、8小时

【解析】本小题主要考查了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含义的理解。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从题中可知生产M商品的甲乙两家企业都是在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要求出2008年单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也就是要求出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下生产单位商品M的劳动时间。

首先要计算出甲乙两家企业2008年生产M商品的数量和,10×

(1+20%)+8=20万件。

并计算出2008年两企业生产所有商品所耗费的总时间6÷

(1+20%)×

12万+10×

8万=140万小时。

最后就可算出2008年每件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140万÷

20万=7小时。

此题正确答案是B。

【2009年高考】  

1、(09全国Ⅱ24)2008年某国生产甲种商品100万件,每件商品的价值量为6元。

如果2009年该国生产甲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甲种商品的价值总量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分别为()

A.720万元,6元B.720万元,5元C.600万元,5元D.600万元,6元

【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2009年生产甲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是属于社会劳动生产率。

商品价值总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因此仍然是600万元。

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  

率成反比,因此,09年该商品的价值量为6÷

(1+20%)=5元。

所以选C。

2、(09全国Ⅰ24)某小企业2008年生产一件甲种商品的劳动耗费价值8元,产量为10万件,甲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6元。

如果该企业2009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其他条件不变,那么,该企业2009年甲种商品的销售收入与2008年相比()

A.增加8万元B.增加6万元C.减少14万元D.不变

【解析】本题与前两年的高考计算题相比较,从计算的角度要简单一些,但对“商品的劳动耗费价值”、“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两个陌生的概念比较费解。

通过读题,从“某小企业…生产一件甲种商品”必需明白“商品的劳动耗费价值”在本题中是指个别劳动时间而非仅指企业的生产成本,其次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应理解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该商品的价值。

因为“商品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所以某小企业生产的甲种商品只能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6元出信,即10万×

6元=60万元,又因为该企业劳动生产率(即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10%,即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增加10%(10万件×

(1+10%)=11万件),其它条件不变(重要的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没变),所以,该企业的销售收入为11万件×

6元=66万元,所以,比上年度销售收入增加6万元。

所以本题选B。

3、(09江苏7)假定原先1台电脑与4部手机的价值量相等,现在生产电脑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而生产手机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到原来的一半,其他条件不变,则现在1台电脑与部手机的价值量相等。

()

A.2B. 4C .8D.16

【解析】本题考查价值量、社会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直接的关系,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生产电脑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即单位时间内生产的电脑由原先的1台变为2台;

生产手机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一半,即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单位时间内生产手机的数量由原先的4部变为8部。

现在的交换等式变为2台电脑=8部手机,因此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1台电脑与4部手机的价值量相等,故选B项。

4、(09安徽3)某商品生产部门去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1件商品,价值用货币表示为260元。

该部门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30%。

假定甲生产者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2件商品,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甲生产者1小时内创造的价值总量用货币表示为()

A.364元B.400元C.520元D.776元

【解析】该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提高30%,这里的劳动生产率是社会劳动生产率,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因此,今年该商品的价值量为260÷

(1+30%)=200元。

甲生产者今年每小时生产2件商品,因此,价值总量是200元×

2=400元。

所以选B。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

1、影响消费的因素:

A、最主要的是居民收入和消费品价格B、影响消费的根本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  

(1)收入是消费是前提和基础。

收入增长较快的时期,消费增长也比较快;

收入增长速度下降时,消费增幅也下降。

——要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必须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

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

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的联系。

人们的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英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