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测试含答案1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253560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557.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测试含答案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测试含答案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测试含答案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测试含答案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测试含答案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测试含答案1Word文件下载.docx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测试含答案1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测试含答案1Word文件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测试含答案1Word文件下载.docx

项目  

1913年

1921年

1923年

1925年

粮食产量(亿普特)

39.79

22.13

34.55

44.24

——《历史——经济成长历程》

(2)根据材料二归纳出1913—1921年俄国(苏俄)粮食产量变化趋势。

并结合所学分析一下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3)概括1921—1925年苏俄(联)粮食产量的变化趋势。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变化趋势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 我们不得不付出代价,为苏联经济体制所固有的过分依赖原料工业和国防工业而损害日用消费品生产的发展付出代价……为限制甚至压制企业、个人的创造性和进取精神付出代价。

今天我们在收割那几十年的苦果,既有物质上的,也有精神上的。

——普京《千年之交的俄罗斯》

(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三中“苦果”的根源是什么?

(1)城市:

彼得格勒。

性质: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2)趋势:

1913-1921年俄国(苏俄)粮食产量下降。

原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三年国内战争的影响;

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3)变化趋势:

逐步增加(上升)。

主要原因:

实行新经济政策。

(4)苏联模式(或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十月革命爆发于俄国的彼得格勒。

1917年11月6日晚,列宁秘密来到彼得格勒的起义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亲自领导起义。

起义者迅速占领彼得格勒火车站、中央发电站、电话总局和国家银行等站略要点,7日晚,以“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声为信号,工人、士兵向冬宫发起了猛烈进攻。

次日凌晨,起义者攻克临时政府盘踞的最大据点——冬宫,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了胜利。

俄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十月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十月革命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2)据材料二“1913~1925年苏俄(联)粮食产量变化表”可知,1913-1921年俄国9(苏俄)粮食产量下降。

1913~1921年苏俄粮食产量变化的原因是一战和三年国内战争的影响。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准备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但内外的敌对势力不甘心失败,它们联合起来。

企图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扼杀在摇篮里。

加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1918年夏,苏俄进入艰难困苦的三年国内战争时期。

面对敌人的强大攻势,苏维埃政权为了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支持红军、战胜敌人,在经济领域采取了一系列非常措施,包括:

实行余粮收集制、大中小工业企业全部实行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和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

这些措施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特色,被称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3)据材料二“1913~1925年苏俄(联)粮食产量变化表”可知,l921~1925年苏俄粮食产量逐步上升。

出现这一变化趋势的主要原因是实行新经济政策。

1921年,苏俄放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

到1925年底,苏联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基本完成。

新经济政策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对小农占优势的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4)据材料“…为苏联经济体制所固有的过分依赖原料工业和国防工业而损害日用消费品生产的发展付出代价…为限制甚至压制企业和个人的创造性和进取精神付出代价。

今天我们在收割那几十年的苦果,既有物质上的,也有精神上的”,可知“苦果”的根源是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即斯大林模式,为此,苏联付出的最沉重的代价是1991年底苏联解体。

【点睛】

注意对材料的解读,识记俄国十月革命、战时共产主义、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的相关知识。

3.热爱和平、避免战争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20世纪发生的世界大战引起世人对“战争与和平”的深刻思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末,帝国主义矛盾激化,德国外长皮洛夫宣称:

“让别的民族去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只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我们也要为自己要求日光下的地盘。

——川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1)材料一说明德国有什么企图。

材料二 1914年8月,当战争爆发时,一位德国官员绝望地评论道:

“这一切都来自这种该死的联盟体系,它们是现代的祸根。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在“联盟体系”中德国属于哪一集团?

与之对立的是哪个组织?

材料三 整个树林被削平得像割去谷穗的田地,所有覆盖物弹痕累累……到处都是残骸、击破的战车、碎成一块一块的尸体、击毁的大炮,几个月都是如此。

——某战地记者的报道

(3)材料三描述了战争的残酷,列举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一例伤亡巨大的战役。

(4)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参加的是哪一方?

(5)战争是人类的伤痛,请用一句话来表达你对未来世界的美好祝福。

(1)夺取更多的原料产地和投资市场。

(2)三国同盟。

三国协约。

(3)凡尔登战役。

(4)协约国。

(5)珍爱和平,远离战争;

愿未来的世界和平永驻;

人类和平共处;

没有战争、没有硝烟;

各国和谐发展;

等等。

(1)据材料“让别的民族去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只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也要为自己要求日光下的地盘”可知,德国企图分割更多的殖民地(重新瓜分世界),夺取更多的原料产地和投资市场。

(2)根据“1914年”“这一切都来自这种该死的联盟体系,它们是现代的祸根。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战争指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在“联盟体系”中德国属于同盟国集团。

三国同盟:

包括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以德国为首。

与之对立的是三国协约,包括英国、法国和俄国,以英国为首。

(3)根据所学知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伤亡巨大的战役是凡尔登战役,1916年,凡尔登战役造成双方共七十多万人的伤亡,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参加到协约国一方作战。

(5)本题是开放性题目,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例如:

珍爱和平,远离战争;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

“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材料二这是一场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

一位战地记者曾这样记述道:

“整个树林被削平得像割去谷穗的田地。

所有覆盖物弹痕累累……到处是击破的战车、碎成一块一块的尸体、击毁的大炮,几个月都是如此。

材料三下表是20世纪初的一次重大战争的损失情况统计

(1)材料一中哪一事件就像“一粒火星”点燃了这只“火药桶”?

(2)材料二、材料三反映的是人类历史上的哪次重大战争?

这次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材料二中被称为“绞肉机”的是哪次战役?

这次战役被称为“绞肉机”说明了什么?

(4)帝国主义国家在20世纪初的争夺,最终结局如何?

结合材料三,说说这次战争给人类带来了什么影响?

又给我们什么警示?

(1)萨拉热窝事件

(2)第一次世界大战;

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3)凡尔登战役;

说明了战争的残酷性

(4)以同盟国的失败告终;

给人类带来深重灾难,经济损失巨大,人员伤亡惨重等;

应反对战争,维护和平等

(1)20世纪初,巴尔干半岛局势紧张,被称为欧洲的“火药桶”,1914年发生的萨拉热窝事件就像“一粒火星”点燃了这只“火药桶”,成为一战的导火线。

(2)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二、材料三反映的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这次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在两次工业革命推动下,欧洲主要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但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要求按照新的实力对比重新瓜分世界,由此导致列强之间矛盾日益尖锐,最终导致一战爆发。

(3)材料二中被称为“绞肉机”的是凡尔登战役。

战事从1916年2月21日延续到12月19日,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破坏性最大,时间最长的战役,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说明了战争的残酷性。

(4)帝国主义国家在20世纪初的争夺导致一战爆发,最终结局以协约国的胜利、同盟国的失败告终。

结合材料三“战争的损失情况统计”来看,,说说这次战争给人类带来深重灾难,经济损失巨大,人员伤亡惨重等。

它给我们的警示是战争给人类带来了沉重灾难,要珍惜和平,远离战争等。

5.史料苏联模式在经济方面表现为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实行高度集中的部门管理,排斥市场调节,计划完全是指令性的,各级领导机关必须执行,企业没有主动性。

在政治方面,苏联模式表现为权力高度集中,忽视民主法制建设,各级领导实际上由上级指派,基本不受群众监督。

(素养专练)

根据上述史料概括苏联模式的主要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苏联产生的负面影响。

【答案】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阻碍了苏联民主法制建设和经济持续发展,后来的改革也未能从根本上突破苏联模式,弊端的不断积累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依据材料“实行高度集中的部门管理,排斥市场调节,计划完全是指令性的,各级领导机关必须执行,企业没有主动性。

在政治方面,苏联模式表现为权力高度集中,忽视民主法制建设,各级领导实际上由上级指派,基本不受群众监督”的信息可知,苏联模式的主要特征是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这一模式阻碍了苏联民主法制建设和经济持续发展,后来的改革也未能从根本上突破苏联模式,弊端的不断积累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6.观察下图:

(1)请在答题卡图中的方框内写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爆发的城市名称。

 

(2)观察地图,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的战争形势特点。

(1)

(2)始终处于两线作战的处境。

【分析】

(1)依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战导火索是萨拉热窝事件,故图中下方的白色方框内应填萨拉热窝。

(2)依据图片看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的战争形式特点是始终处于两线作战的处境。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德国把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给法国,萨尔区由国联管理,15年后由公民投票决定归宿;

莱茵河左岸由协约国占领15年,右岸50千米内不许设防;

……德国废除普遍义务兵役制,陆军总数不超过10万人;

德国所有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以委任统治形式加以瓜分。

其中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由日本获得。

材料二:

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

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利,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并不得奖许有害友邦安全之举动;

为适应在中国之门户开放,或各国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更为有效起见,缔约各国除中国外,协定不得谋取或赞助其本国人民谋取在中国任何指定区域内,获取关于商务或经济发展之一般优越权益及任何专利或优越权……

——摘编自人民网

(1)材料一、材料二的内容分别出自哪个国际条约?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两个条约的共同实质。

(3)了解这两个条约关于中国问题的条款后,你有何感想?

(1)《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

(2)损害中国主权。

(3)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1)根据材料一“德国把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给法国,萨尔区由国联管理,15年后由公民投票决定归宿”,可知是巴黎和会上签订的《凡尔赛和约》;

材料二“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

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利,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并不得奖许有害友邦安全之举动”,可知是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九国公约》。

因此材料一、材料二的内容分别出自《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凡尔赛和约》把原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损害了中国的利益;

《九国公约》规定:

遵守各国在中国拍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这实际上使中国恢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因此《凡尔赛和约》和《九国公约》这两个条约的共同实质是损害中国主权。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凡尔赛和约》和《九国公约》这两个条约的共同实质是损害中国主权,给我们的启示是,落后就要挨打,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解答第一问的关键是识记《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内容。

解答第二问的关键是识记《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这两个条约的共同实质。

解答第三问的关键是认识《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这两个条约的共同实质是损害中国主权,归纳这两个条约我们的启示。

8.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

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才是民族的出路。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3~1914年列强的经济实力及其占有殖民地的情况

国家

工业生产所占比重

排名(

对外贸易总额

殖民地占有万平方千米

美国

23%-38%

1

8%-11%

30

德国

13%-16%

2

9.7%-13%

290

英国

32%-14%

3

22%-15%

3350

法国

10%-6%

4

10%-8%

1060

材料二

材料三中国代表团来到凡尔赛,发誓要寻求收复山东,彻底度除不平等条约。

但是,他们热情澎湃的乐观情绪迅速转变为沮丧,国为他们被冷淡地告知,和会并不是为了调整昔日所有的国际间的恩怨而召开…为了拉拢日本参加国际联盟,威尔逊牺牲了中国。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600-2000中国的奋斗》

(1)根据材料一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2)根据材料二、图片中的对话内容判断这是一战后的哪一次国际会议?

主宰会议的三巨头是哪三个国家?

该会议后确立的体系是什么?

从德国人的话语中简析该体系。

(3)根据材料三思考中国代表团为什么不能取得外交成功?

你认为今后我国应该怎么办?

(1)帝国(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

(2)巴黎和会;

英法美;

凡尔赛体系;

暂时缓解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但没有消除它们之间的根本矛盾,所以它具有不稳定性

(3)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

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才是民族的出路

(1)结合材料一,依据所学可知,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德国)利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果,经济实力迅速提高,并导致这些国家综合国力和军事实力增强,一举超越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法国),原有的“均势”遭到破坏,于是他们便要求重新瓜分世界。

这势必危及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即得利益,导致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形成和激化,最终酿成战争。

故第

(1)问的答案是:

帝国(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

(2)结合材料二,依据所学可知,一战结束后的1919年,胜利的协约国集团为解决战争所造成的问题以及奠定战后的和平而召开了巴黎和会。

巴黎和会是个大国操纵的分赃会议,德国等战败国和苏俄被排斥在会议之外。

美国总统威尔逊、英国首相劳合·

乔治、法国总理克里孟梭主导了和会的进行,会上他们各自为了自己的利益进行着激烈的明争暗斗。

最后签订了处置德国的《凡尔赛和约》,同时还分别同奥、匈、土等国签订了一系列和约。

它们构成了凡尔赛体系,确立了一战后由美、英、法等主要战胜国主导的国际政治格局,暂时缓解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但没有消除它们之间的根本矛盾,所以它不能维持长久。

故第

(2)问的答案是:

(3)结合材料三,依据所学可知,明清以来,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远远地落后于世界,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近代的大门,从此屡遭列强的侵略,这都是国力贫弱造成的。

因此我们要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

故第(3)问的答案是:

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

解答本题时需要对巴黎和会上英法美等国之间的矛盾有个大体的了解,才能比较自如地解答这一类的题目。

巴黎和会矛盾斗争的焦点是是否过分削弱德国。

英国为了保住自己在欧洲的霸权,联合美国,反对法国过分削弱德国,又联合法国,反对美国插手欧洲事务;

美国为了达到自己控制欧洲的目的,插手欧洲事务,联合英国,反对法国过分削弱德国;

法国为了获得自己在欧洲的霸权,坚决过分削弱德国的意见,联合英国,反对美国插手欧洲事务。

正如材料二中漫画所描述的一样,英法美德各怀鬼胎,最后虽然签订了和和约,但只是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并没有根本上消除矛盾,反而增添了新的矛盾。

9.读下图,请回答:

(1)下图中的人物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你知道他是谁吗?

(2)十月革命胜利后,在他领导下建立了什么政权?

颁布了什么法令?

(3)他领导的革命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1)列宁

(2)苏维埃政权、《和平法令》

(3)①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②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苏俄。

③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④十月革命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1)根据图片可知,这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是列宁。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后,在列宁领导下建立了苏维埃政权;

列宁颁布了《和平法令》。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苏维埃俄国;

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十月革命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10.阅读下列材料:

斯大林说:

“在第一次帝国主义大战后,战胜国,主要是英国、法国和美国建立了一种新的国际关系制度,即战后和平制度。

1919年6月,参加①和会的帝国主义国家签订了《②和约》。

和约规定:

德国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以“委任统治”的名义瓜分。

材料三:

法国元帅福煦在听到《②和约》签字的消息后说:

“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

(1)请你在①②的空白处填上适当的内容。

①②

(2)材料一中的和平制度指的是什么?

召开了哪两次会议?

(3)材料二反映出该和会的实质是什么?

该和约关于中国问题的规定是什么?

(4)你如何理解材料三中的观点?

以后的什么历史史实证明了材料三的观点的正确性?

(1)巴黎和会、凡尔赛和约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

(3)是帝国主义分赃会议,把原来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

(4)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地调整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冲突,但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二战的爆发。

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请你在①②的空白处填上适当的内容。

①巴黎和会;

②凡尔赛和约;

巴黎和会是一战结束后的1919年,胜利的协约国集团为解决战争所造成的问题以及奠定战后的和平而召开的会议。

这个和会是胜利国举行的和会,又是个大国操纵的和会,德国等战败国和苏俄被排斥在会议之外。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一中的和平制度指的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一战后,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东亚以及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是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奴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体系。

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错误继续,重新巩固了帝国主义在世界上的位置,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灾难,使中国回到了由几个帝国主义国家支配的局面。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二反映出该和会的实质是是帝国主义分赃会议。

该和约关于中国问题的规定是把原来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

造成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给总会难过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三中的观点是: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地调整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冲突,但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因此不可能长久的存在下去;

以后的二战的爆发证明了材料三的观点的正确性。

考点:

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下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