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考前特训六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 教师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252895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60.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6考前特训六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 教师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06考前特训六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 教师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06考前特训六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 教师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06考前特训六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 教师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06考前特训六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 教师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6考前特训六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 教师版Word格式.docx

《06考前特训六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 教师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6考前特训六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 教师版Word格式.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06考前特训六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 教师版Word格式.docx

根据核素的定义“含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可知

为两种核素,故C错。

3.(08广东卷)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Gerhard Ertl对金属Pt表面催化CO氧化反应的模型进行了深入研究。

下列关于

Pt的说法正确的是()

A.

Pt和

Pt的质子数相同,互称为同位素

B.

Pt的中子数相同,互称为同位素

C.

Pt的核外电子数相同,是同一种核素

D.

Pt的质量数不同,不能互称为同位素

 

解析:

同位素定义:

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核素称为同位素。

A

4.[2012·

天津理综化学卷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乙酸与丙二酸互为同系物

B.不同元素的原子构成的分子只含极性共价键

U和

U是中子数不同质子数相同的同种核素

D.短周期第ⅣA与ⅦA族元素的原子间构成的分子,均满足原子最外层8电子结构

D该题主要考察同系物、极性共价键、核素基本等概念。

A.同系物的官能团的种类和个数必须相同,甲酸属于一元羧酸,丙二酸是二元羧酸,选项错误。

B.不同元素原子构成的分子可以既含有非极性共价键又含极性共价键如H2O2,选项错误。

C.92235U和92238U是同种元素的两种不同核素,选项错误。

D.IVA和VIIA元素的原子构成的分子是C、Si和卤素原子形成的CX4和SiX4构型的分子,均满足原子最外层8电子结构,选项正确。

5.(2011上海9)氯元素在自然界有35Cl和37Cl两种同位素,在计算式34.969×

75.77%+36.966×

24.23%=35.453中

A.75.77%表示35Cl的质量分数B.24.23%表示35Cl的丰度

C.35.453表示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D.36.966表示37Cl的质量数

本题考察同位素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方法和元素丰度及质量数的理解。

34.969和75.77%分别表示35Cl的相对原子质量和丰度。

C

6.(08全国Ⅱ卷)某元素的一种同位素X的原子质量数为A,含N个中子,它与1H原子组成HmX分子,在agHmX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

(A-N+m)molB.

(A-N)mol

(A-N)molD.

(A-N+m)mol

X原子的质子数为(A-N)个,一个HmX中所含的质子数为(A-N+m)个,HmX的摩尔质量为(A+m)g·

mol-1,所以agHmX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为

(A-N+m)mol。

A。

7.[2009·

上海卷化学10]9.2g金属钠投入到足量的重水中,则产生的气体中含有

A.0.2mol中子B.0.4mol电子

C.0.2mol质子D.0.4mol分子

B

8.[2008·

上海卷化学8]在一定条件下,完全分解下列某化合物2g,产生氧气1.6g,此化合物是

A.1H216OB.2H216OC.1H218OD.2H218O

9.[2012·

全国大纲理综化学卷6]下列关于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

B单质分子中均不存在化学键

C含有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D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A【解析】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A正确;

只有单原子分子单质分子中不含化学键,B错误;

CO2分子含有极性键,但CO2是非极性分子;

NaOH等离子化合物含有共价键,但是离子化合物,不是共价化合物,D错误。

10.[2012·

上海卷化学4]PH3一种无色剧毒气体,其分子结构和NH3相似,但P-H键键能比N-H键键能低。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PH3分子呈三角锥形

B.PH3分子是极性分子

C.PH3沸点低于NH3沸点,因为P-H键键能低

D.PH3分子稳定性低于NH3分子,因为N-H键键能高

11.

(2011安徽高考7)科学家最近研制出可望成为高效火箭推进剂的N(NO2)3(如下图所示)。

已知该分子中N-N-N键角都是108.1°

,下列有关N(NO2)3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中N、O间形成的共价键是非极性键

B.分子中四个氮原子共平面

C.该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D.15.2g该物质含有6.02×

1022个原子

N和O两种原子属于不同的非金属元素,它们之间形成的共价键应该是极性键,A错误;

因为该分子中N-N-N键角都是108.1°

,所以该分子不可能是平面型结构,而是三角锥形,B错误;

由该分子的化学式N4O6可知分子中氮原子的化合价是+3价,处于中间价态,化合价既可以升高又可以降低,所以该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因此C正确;

该化合物的摩尔质量是152g/mol,因此15.2g该物质的物质的量为0.1mol,所以含有的原子数0.1×

10×

6.02×

1023=6.02×

1023,因此D也不正确。

答案C

板块二:

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

1.(09全国卷Ⅱ9)某元素只存在两种天然同位素,且在自然界它们的含量相近,其相对原子质量为152.0,原子核外的电子数为63。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它是副族元素B.它是第六周期元素

C.它的原子核内有63个质子D.它的一种同位素的核内有89个中子

D解析:

核外电子数等于其质子数,C项正确;

用质子数分别减去各周期所含有的元素种类,63-2-8-8-18-18=9,显然其属于第六周期,从左到右的第9种,而第六周期中包含镧系,所以它应属于副族,A项、B项均正确;

由于存在同位素,所以相对原子质量应是同位素的平均值,而不代表其中一种元素的质量数,故中子数不能用152-63=89来计算,D项错。

2.(08广东卷)下列有关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原子序数为15的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3

②ⅦA族元素是同周期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③第二周期ⅣA族元素的原子核电荷数和中子数一定为6

④原子序数为12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ⅡA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①中最外层电子数为5,所以它的最高价为+5;

③C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由于C元素存在同位素原子,所以中子数就不一定为6。

C

3.(08四川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除零主元素外,短周期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在数值上都等于该元素所属的族序数

B.除短周期外,其它周期均为18种元素

C.副族元素没有非金属元素

D.碱金属元素是指ⅠA族的所有的元素

选项A中F和O元素除外;

选项B中的第六周期为32种元素,如果第七周期填满也为32种元素;

选项D中第一主族元素包括H,而碱金属元素中无H。

C。

4.(08全国Ⅰ卷)下列各组给定原子序数的元素,不能形成原子数之比为1∶1稳定化合物的是()

A.3和17B.1和8C.1和6D.7和12

此题应根据已知的原子序数确定对应的元素,然后根据常见的物质进行判断。

选项A中可形成LiCl;

选项B中可形成H2O2;

选项C中可形成C2H2;

选项D中可形成Mg3N2。

D。

5.(2009山东卷11)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w.w.w.k.s.5.u.c.o.m

A.同一元素不可能既表现金属性,又表现非金属性

B.第三周期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等于它所处的主族序数

C.短周期元素形成离子后,最外层电子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D.同一主族的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

处于元素周期表金属与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既表现金属性,又表现非金属性,A错误;

主族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等于它所处的主族序数,也等于其最外层电子数,B正确;

H+的最外层电子分别是0,C项错误;

同一主族的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虽相同,但是核电荷数、原子半径不同,化学性质不完全相同学,D错误。

6.(08江苏卷)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①热稳定性:

H2O>HF>H2S②原子半径:

Na>Mg>O

③酸性:

H3PO4>H2SO4>HClO4④结合质子能力:

OH->CH3COO->Cl-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①中O和F属于同周期元素,氢化物的稳定性:

HF>H2O;

②中Na和Mg为第三周期元素,原子半径:

Na>Mg,而Mg比O多一个电子层,所以Mg>O;

③P、S、Cl属于同周期元素,其酸性:

HClO4>H2SO4>H3PO4。

B。

7.(08山东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iH4比CH4稳定

B.O2-半径比F-的小

C.Na和Cs属于第ⅠA族元素,Cs失电子能力比Na的强

D.P和As属于第ⅤA族元素,H3PO4酸性比H3AsO4的弱

选项A中C与Si属于同主族元素,其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即CH4比SiH4稳定;

选项B中O2-与F-的电子层结构相同,根据电子层相同,核电荷数小的,离子半径大,所以O2-半径大于F-半径;

选项C中Na与Cs同主族,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大,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逐渐增强,即失去电子的能力:

Cs>Na;

选项D中根据同主族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减弱,碱性逐渐增强,所以酸性:

H3PO4>H3AsO4。

8.(09海南卷2)同一短周期的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单质的化学活泼性:

W<

X<

Y<

Z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Z

C.单质的氧化能力:

ZD.元素的最高化合价:

9.(2010全国卷1)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沸点:

B.熔点:

C.酸性:

C.碱性:

【解析】B。

A项错误,2009年高考全国卷I第29题已经考过,NH3分子间存在氢键,故最高,AsH3、PH3分子间不存在氢键,只有范德华力,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其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熔沸点越高故应该为:

NH3>AsH3>PH3;

10.(2011安徽高考11)中学化学中很多“规律”都有其使用范围,下列根据有关“规律”推出的结论合理的是

A.根据同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变化趋势,推出Al的第一电离能比Mg大

B.根据主族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与族序数的关系,推出卤族元素最高正价都是+7

C.根据溶液的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推出pH=6.8的溶液一定显酸性

D.根据较强酸可以制取较弱酸的规律,推出CO2通入NaClO溶液中能生成HClO

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一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需要的最低能量叫做第一电离能,由周期表可知同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大而逐渐增大,但Al的第一电离能比Mg小,A错误;

卤族元素中氟元素是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不可能失去电子,所以氟元素无正价,B错误;

只有再常温下pH=6.8的溶液才一定显酸性,而在100℃时pH=6.8的溶液却显酸性,因此用pH判断溶液酸碱性时必需考虑温度,因此C不正确;

碳酸的酸性强于次氯酸的,所以CO2通入NaClO溶液中能生成HClO,方程式为:

CO2+2ClO-+H2O=CO32-+2HclO,因此只有答案D正确,

D

11.[2013·

天津卷化学3]下列有关元素的性质及其底边规律正确的是

A、

A族与

A族元素间可形成共价化合物或离子化合物

B、最高第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正价从+1递增到+7

C、同主族元素的简单阴离子还原性越强,水解程度越大

D、同周期金属元素的化合价越高,其原子失电子能力越强

【解析】该题考查元素周期律。

A选项

A族的H元素可以与

A族的元素形成共价化合物,Na元素可以与

A族的形成离子化合物,正确;

B选项第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O和F无正价,错误。

C选项同主族元素的简单阴离子还原性越强,水解程度越小,错误。

D选项同周期金属元素的化合价越高,其失电子能力越弱,如NaMgAl,错误。

12.[2012·

北京理综化学卷9]已知33As、35Br位于同一周期,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

As>C1>PB.热稳定性:

HC1>AsH3>HBr

C.还原性:

As3->S2->C1-D.酸性:

H3AsO4>H2SO4>H3PO4

同周期元素,从左向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Cl原子半径小于P,A错误;

同周期元素,从左向右,非金属性依次增强,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增强,AsH3的稳定性小于HBr,B错误;

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非金属性依次减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依次减弱,H3AsO4的酸性弱于H3PO4,D错误。

13.[2012·

山东理综化学卷9]下列关于原子结构、元素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只含共价键

B.IA族金属元素是同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C.同种元素的原子均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中子数

D.ⅦA族元素的阴离子还原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

B【解析】NH4Cl全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但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A项错误;

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各周期中ⅠA族元素的金属性最强,B项正确;

同种元素的原子的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不同,C项错误;

Ⅶ族元素的阴离子还原性越强,则元素的金属性越弱,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弱,D项错误。

14.(2011天津高考)以下有关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第IA族元素铯的两种同位素137Cs比133Cs多4个质子

B.同周期元素(除0族元素外)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C.第ⅦA元素从上到下,其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

D.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单质的熔点逐渐降低

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即137Cs和133Cs的质子数相同,

137和133表示二者的质量数,因此A不正确;

同周期元素(除0族元素外)从左到右,随着核电荷数的逐渐增多,原子核对外层电子对吸引力逐渐减弱,因此原子半径逐渐减小,B正确;

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随着核电荷数的逐渐增多,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核对外层电子对吸引力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因此第ⅦA元素从上到下,其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C不正确;

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单质的熔点有的逐渐降低,例如IA,而有的逐渐升高,例如ⅦA,所以选项也D不正确。

15.(2011山东高考13)元素的原子结构决定其性质和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元素的最高化合价

B.多电子原子中,在离核较近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较高

C.P、S、Cl得电子能力和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均依次增强

D.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属于过渡元素

对应主族元素的原子其最高化合价等于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但氟元素无正价,氧元素没有最高化合价,A不正确;

在多电子原子中,电子的能量是不相同的。

在离核较近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较低,在离核较远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较高,B不正确;

P、S、Cl均属于第三周期的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递增,所以非金属性依次增强,所以得电子能力和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均依次增强,依次选项C正确;

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一般既有金属性又有非金属性,在周期表中第三纵行到第十纵行,包括7个副族和一个Ⅷ共同组成了过渡元素,因此选项D也不正确。

16.(2011福建高考7)依据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H3BO3的酸性比H2CO3的强

B.Mg(OH)2的碱性比Be(OH)2的强

C.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增强

D.若M+和R2-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原子序数:

R>M

C、B属于同周期,自左向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所以H3BO3的酸性比H2CO3的弱;

B项正确;

Cl、Br、I属于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因此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

若M、R的原子序数分别为x和y,由M+和R2-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可得:

x-1=y+2,因此x>y,即则原子序数:

R﹤M。

这题是基础题,不过A、B两项设问中出现B,Be等陌生元素。

17.(2010四川理综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元素一定处于周期表IIA族

B.主族元素X、Y能形成

型化合物,则X与Y的原子序数之差可能为2或5

C.氯化氢的沸点比氟化氢的沸点高

D.同主族元素形成的氧化物的晶体类型均相同

B

本题考查物质结构知识;

本题可用举例法,氦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为零族,A项错误;

MgCl2中原子序数之差为5,CO2中原子充数之差为2,B项正确;

由于HF中存在氢键,故HF的沸点比HCl的高,C项错误;

第IA中H2O为分子晶体,其它碱金属氧化物为离子晶体,D项错误。

18.(2010山东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形成离子键的阴阳离子间只存在静电吸引力

B.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和还原性从左到右依次减弱

C.第三周期非金属元素含氧酸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

D.元素周期律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

离子键是阴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的,静电作用包括静电吸引和静电排斥,故A错;

因同驻足元素从上到下的非金属性减弱,故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但HF、HCL、HBr、HI的还原性依次增强,故B错;

根据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对应的最高价汉阳算得酸性越强,C错‘因为没有指明是最高价含氧酸;

元素周期律的根本原因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D正确。

19.(2010福建卷)下列有关化学研究的正确说法是

A.同时改变两个变量来研究反映速率的变化,能更快得出有关规律

B.对于同一个化学反应,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的焓变相同

C.依据丁达尔现象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与浊液

D.从HF、HCl、

、HI酸性递增的事实,推出F、Cl、Br、I的非金属递增的规律

【解析】答案:

本题侧重考查反应速率、盖斯定律、分散系、元素周期律重要的基本概念,规律

A.同时改变两个变量来研究反应速率的变化,不容易判断影响反应速率的主导因素,因此更难得出有关规律

B.这是盖斯定律的表述C.分散系的划分是以分散质颗粒大小来区分的D.在以酸性强弱作为判断元素非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依据时,是以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为判断依据的。

板块三:

元素推断

1.(09广东理科基础

35)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e的氢化物比d的氢化物稳定

B.a、b、e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

e>

b>

a

C.六种元素中,c元素单质的化学性质最活泼

D.c、e、f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增强

D

d、e位于同一主族,上面的非金属性强,故氢化物稳定,A项错;

a、b、e三种元素位于同一周期,前面的元素半径大,故B项错;

六种元素中,f为氯,单质是最活泼的,C项错;

c、e、f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分别为H2CO3,H2SO4和HClO4,酸性依次增强,D项正确。

2.

(2010广东理综卷)短周期金属元素甲~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表所示,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丙<丁<戊B.金属性:

甲>丙

C.氢氧化物碱性:

丙>丁>戊D.最外层电子数:

甲>乙

同周期元素原子半径是减小的,故A错;

同主族元素金属性自上而下是增强的,故B错;

同周期的元素的金属性越来越弱,故对应碱的碱性也是减弱的,C正确;

同周期的最外层电子数越来越多,故D错。

3.(08广东卷)根据表1信息,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表1 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

元素代号

L

M

Q

R

T

原子半径/nm

0.160

0.143

0.112

0.104

0.066

主要化合价

+2

+3

+6、-2

-2

A.氢化物的沸点为H2T<H2R      B.单质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为L<Q

C.M与T形成的化合物具有两性D.L2+与R2-的核外电子数相等

T只有-2价,且原子半径小,所以T为O元素;

R的最高正价为+6价,最低价为-2价,所以R为S元素;

L的原子半径最大,化合价为+2价,所以L为Mg;

M的原子半径介于Mg和S之间且化合价为+3价,所以M为Al;

而Q的原子半径在Mg和O之间且化合价为+2价,所以Q为Be。

选项A中由于H2O中存在氢键,所以沸点:

H2>H2R;

选项B中由于Mg的金属性比Al强,所以与HCl反应的速率:

L>Q;

选项C中Al和Be的化合物具有两性;

选项D中Mg2+只有两个电子层而S2-具有三个电子层。

4.(08北京卷)X、Y均为元素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其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mXa+与nYb-得,m+a=n-b

B.X2-的还原性一定大于Y-

C.X、Y一定不是同周期元素

D.若X的原子半径大于Y,则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mX一定大于HnY

5.(09江苏卷8)X、Y、Z、W、R是5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X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Z、W、R处于同一周期,R与Y处于同一族,Z、W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与Y、R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相等。

A.元素Y、Z、W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其半径依次增大

B.元素X不能与元素Y形成化合物

C.元素Y、R分别与元素X形成的化合物的热稳定性:

D.元素W、R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都是强酸

C解析:

从题目所给的条件可以看出X是

元素,Y是

元素,Z是

元素,W是

元素,R是

元素。

所以,A项,Y、Z、W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

),其半径依次减小(判断依据:

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半径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小);

B项,X和Y元素能形成2种化合物,

C项,元素Y、R分别与元素X形成的化合物是氢化物,因为Y(O元素)和R(S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

Y

R,所以对应的氢化物的稳定性:

W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

,是中强碱,而R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

是强酸。

6.(09广东化学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