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道透水砖施工方案一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248919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53.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行道透水砖施工方案一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行道透水砖施工方案一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行道透水砖施工方案一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行道透水砖施工方案一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行道透水砖施工方案一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行道透水砖施工方案一Word文件下载.docx

《人行道透水砖施工方案一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行道透水砖施工方案一Word文件下载.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行道透水砖施工方案一Word文件下载.docx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及路线设计规范》(DBJ50-064-2007)《透水砖路面施工与验收规程》(DB11/T686—2009)

《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50400)

《混凝土路面砖》(JC/T446)

《透水砖》(JC/T945)

《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T82—99)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检验标准》(DBJ01-11)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50-078-2008)三、施工方案

1、透水砖路面结构组成和材料要求柔性结构透水性地面一般由透水砖、砂垫层、级配碎石基层、夯实土壤组成。

透水砖物理性能应符合JC/T945-2005《透水砖》和JC446-2000《混凝土路面砖》标准中得CC35优等品要求,最小抗压强度不小于35MPa,单块最小抗压强度不小于31MPa,抗折强度平均值不小于3.5MPa。

透水砖的平均吸水率不超过160kg/m³

在具备一定的透水性的同时,还必须具备良好的防滑功能和装饰效果。

透水砖规格采用250mm×

150mm×

60mm。

合理的块形、色彩、质感的搭配可为铺面带来迥然不同的美观效果。

本工程透水砖铺设方法采用“一”字形。

2、施工方法

2.1、基础开挖根据设计要求,透水砖基础开挖到设计标高并检查纵坡、横坡及边线。

符合设计要求后修正基础,找平碾压密实。

压实系数达到95%以上。

在开挖、碾压过程中注意地下埋设的管线和路沿窨井周边。

2.2、碾压密实碎石层在基础验收合格后进行碾压碎石层施工。

良好级配一定粒级的碎石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和渗透性,其物理性能要符合GB/T14685—2001《建筑用卵石、碎石》的规定。

选用中、粗砂或者天然级配砂砾料,其含泥量不大于5%,泥块含量小于2%,含水率小于3%。

级配碎石选用质地坚韧、耐磨的石灰石。

碎石中严禁含粘土快、植物的物质。

采用机械配合人工进行摊铺作业,适量洒水并压实,压实度不小于93%。

碾压碎石层施工执行DBJ01-45规范。

在摊铺作业时控制好摊铺标高、坡度。

碾压成型后保证厚度不小于150mm。

在施工过程中局部不平整部位采用人工填补再碾压措施。

2.3、15%水泥粗砂层在碾压碎石层施工完毕验收合格后进行15%水泥粗砂层施工作业。

水泥粗砂层厚度30mm。

粗砂层粗砂采用机制粗砂,粗砂物理指标符合《建筑用砂》(GB/T14685-2001)规范要求。

粗砂层起到基层找平、水体过滤、荷载缓冲等作用。

粗砂层必须具有良好的透水性能,以保证透下来的水能及时有效渗透到水性基层中。

考虑到水的渗透性,所以水泥用量严禁超标。

垫层用砂为半干砂,湿度掌握方法为:

用手攒捏拌合料成团,松开后自然散开即合格。

干湿时宜的垫层砂有利于平整铺面,减少扬尘和提高垫层的密实度。

15%水泥粗砂层找平采用刮板法,人工摊铺。

按设计要求摊铺厚度不小于30mm。

找平层表面要密实,与透水砖面层结合应牢固。

2.4透水砖面层

1、施工前,按设计进行人行道的定位及标定高程。

2、面层施工控制标志施放按下列要求施工:

a)铺装控制网格采用5.0m×

5.0m;

b)设置标高控制点,控制点间距5m;

c)相邻标志点间拉通线。

3、按放线高程,在方格内按线砌第一行样板砖,然后以此挂纵横线,纵线不动,横线平移,依次按线及样板砖砌筑。

4、直线段纵线向远处延伸,纵缝直顺。

曲线段砌筑成扇形状,空隙部分用切割砖填筑,也可按直线顺延铺筑,然后填补边缘处空隙。

5、铺装时避免与路缘石出现空隙,如有空隙应甩在建筑物一侧,当建筑物一侧及井边出现空隙用切割砖填平。

6、切割砖时,弹线切割;

遇到连续切割砖的现象,保证切边在一条直线,偏差不大于2mm。

7、铺装时,砖应轻、平放,落砖贴近已铺好的砖垂直落下,不能推砖,造成积砂现象,并观察和调整好砖面图案的方向。

用木锤或胶锤轻击砖的中间1/3面积处,不应损伤砖的边角,直至透水砖顶面与标志点引拉的通线在同一标高线,并使砖平铺在找平层上稳定。

铺砌时应随时用水平尺检验平整度。

8、直线或规则区域内两块相邻透水砖的接缝宽度不大于2mm。

9、透水砖面层铺砌完成并养护24h后,用填缝砂填缝(当缝隙小于2mm时不进行填缝),分多次进行,直至缝隙饱满,同时将遗留在砖表面的余砂清理干净。

10、透水砖铺装过程中,不得在新铺装的路面上拌和砂浆、堆放材料或遗撒灰土。

面层铺装完成到基层达到规定强度前,设置围挡,维持铺装完成面的平整。

11、每班收工时应做收边处理。

12、铺砌后的砖面应平整一致,同时坡向要根据施工现场利于排水而调整。

13、对基层强度不足产生的沉陷、破碎损坏,先加固基层,再铺砌面层砌块。

14、面层砌块发生错台、凸出、沉陷时,将其取出,整理基层和找平层,重新铺装面层,填缝。

更换的砌块色彩、强度、块型、尺寸均要求与原面层砌块一致,砌块的修补部位宜大于损坏部位一整砖。

15、检查井周围或与构筑物接壤的砌块切块补齐,不宜采用切块补齐的部分要及时填补平整。

填缝后及时洒水直至灌缝密实,保证透水砖面的清洁;

铺设后的养护期不少于2d。

16、所有道路交叉路口均设置供残疾人通过的缘石坡道。

在人行横道与缘石坡道处不得设置雨水口,如有冲突,采取适当移动雨水口或者缘石坡道位置。

缘石坡道采用人行道结构式样处理,施工方法与人行道相同,坡面转折处人行道砖需切割齐整。

2.5质量验收

2.5.1一般规定

1、透水砖路面工程完成后,应经过工程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

2、工程验收应具备下列文件:

a)透水砖工程的施工竣工报告和其他有关文件;

b)各种材料的质量合格证书、性能检测报告和进场验收记录;

c)各检验批次的质量验收记录;

d)各层的检验、试验报告。

3、透水砖路面工程的施工验收应在各检验批验收合格的基础上进行。

施工中检验批的验收,由质量监理、施工和其他有关单位经共同验收,并填写验收记录。

2.5.2主控项目

1、透水性道路外观不应有污损、空鼓、掉角及断裂等缺陷。

2、透水砖块形、颜色、厚度、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透水砖以同一块形,同一颜色,同一强度且以20000块为一验收批;

不足20000块按一批计。

每一批中应随机抽取50块试件。

4、接缝、找平层、垫层用砂分别以200m3或300t为一验收批,不足200m3或300t按一批计。

5、透水砖路面施工主控项目允许偏差值应符合下表要求。

序号

项目

频率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

1

土基

压实度

每1000㎡,2点

≥93%

环刀法或灌砂法

碎石基础

≥95%

2

透水砖

抗压强度

每批,1组

符合设计要求

见JC/T446

抗折强度

透水性强

2.5.3一般项目

1透水砖铺砌应平整稳固,不应有翘动现象。

灌缝饱满,缝隙一致。

2透水砖表面应整洁美观,砌缝直顺。

3透水砖与路缘石及其它构筑物应接顺,不应有反坡、积水现象。

4透水砖表面的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5透水砖路面施工一般项目允许偏差值应符合下表要求。

允许偏差

表面平整度

每20米,1处

≤5mm

3m靠尺和楔形塞尺

宽度

不小于设计规定

钢尺量

3

相邻块高差

≤2mm

钢尺和楔形塞尺

4

横坡

±

0.3%

水准仪测量

5

纵横直顺度

≤10mm

拉5m线和用钢尺

6

横缝直顺度

7

缝宽

钢尺

8

井框与路面高差

每座4处

四、安全与文明施工

4.1、安全目标不发生死亡事故,不发生重伤事故、不发生火灾事故,确保员工免受职业疾病的伤害。

4.2、安全保证措施1)运输车及各类机械操作员实行定位定员,严禁串岗、脱岗;

2)有机电设备均由具有特殊工种操作证的人员进行操作;

3)各种机电设备检修、维护时应停电、停运转,如要试运转,具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

注意小型切割机的操作安全,避免伤人。

4)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做好安全防火工作,所有临建工棚及施工现场按规定设置灭火器材;

5)安全规范用电,专人管理、持证上岗;

6)定期维护施工机械,保证其完好性,防患于未然;

7)夜间施工有足够的照明设施,并设置警示灯。

4.3、文明施工措施1)在软土地基施工区域设置泥浆池、沉淀池,及时清理施工时产生的污水、泥浆等;

2)利用现场的防洪、排涝体系,将不能回流到泥浆池、沉淀池的污水引入水沟内,防止现场泥浆溢流;

3)施工用的碎石应按指定的地点进行堆放,不挤占施工位置;

4)认真搞好施工区及生活区的环境卫生,及时清理建筑和生活垃圾,按指定位置排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