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3课文翻译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3课文翻译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3课文翻译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象牙香皂一直理所当然地成为最受消费者欢迎的产品。
手握一块象牙香皂,也就把握住了一段美国历史。
如果你愿意,你甚至可以用象牙香皂来洗脸或洗手,这样你就可以相信它的"
纯度高达99.44%"
,而且它还可以浮在水面。
象牙香皂在水中漂浮的这种品质对孩子们尤具吸引力。
一代接一代的小男孩们总爱用牙签、小旗或玩具模型船的旧零件(总会找到几个)把象牙香皂改装成浴缸里的战舰。
说到这里,我要给男孩子们提个醒:
妈妈可不喜欢你这样做呵。
海尔在美国打造"
酷"
形象
纽约,8月2日(路透社)—对大多数美国消费者来说,“中国造”可能仍意味着廉价的玩具。
可是中国最大的家电制造商却雄心勃勃地力图通过销售其品种日益增多的闪亮微型冰箱来改变这一观念。
依据工业界的某些估计,海尔集团公司是世界第二大冰箱制造商。
目前它正力辟蹊径,以自己的形象而非价格,去击败美国三家主要家电制造商。
同时海尔还瞄准学生市场,期望他们在离开学校后还会一直钟爱海尔品牌。
海尔的策略可能成为中国其它消费品制造商进军美国市场的一个信号。
到目前为止,这一策略算是奏效的--至少全球最大的零售商沃尔玛公司的两个核心人物是这样认为的。
“是不是中国制造的并不重要,”沃尔玛公司萨姆会员俱乐部的发言人梅丽沙·
贝瑞希尔这样说道。
萨姆会员俱乐部在上一假日销售季节商品目录上重点推出了一款黑色的海尔冰箱。
这个带有茶色玻璃门的冰箱可以冷藏30瓶酒。
梅丽沙·
贝瑞希尔认为与标价160美元的更加普通的海尔冰柜比较,这款标价300美元的豪华型冰柜“确实是物超所值。
” 沃尔玛公司在四月举行的重要打折销售活动中,其2600家分店有一半都推出了冰柜,而大多数分店里都至少销售海尔制造的两款小型冰柜中的一种。
沃尔玛公司的发言人罗布·
菲利普斯说:
“海尔冰柜很受欢迎,销售量好得出乎我们预料。
”他补充说,海尔的4.6立方英尺和5立方英尺的冰柜与通用电器的同类产品价格一样,售价169美元左右。
以大学为“据点”通用电器公司,惠而浦公司和梅塔公司目前雄据美国家电市场之首,不过这些公司只注重大型冰箱和冷柜等主流消费领域。
海尔说它目前在美国的家用电器年销售额是2亿美元,宣称已在美国4立方英尺以下的小型冰箱市场占据了35%以上的份额,这些冰箱已用于宾馆和大学生寝室里。
海尔美国公司总裁迈克尔·
杰穆说:
“希望使用我们微型冰箱的大学生今后长大成家时,把海尔冰箱作为他们的首选。
”早在1999年海尔美国公司成立之前,这位现任总裁就已经率先在美国销售海尔冰箱。
海尔要减少对中国市场的依赖,因为国内市场的竞争很可能会加剧。
中国加入WTO后,厂家在国内市场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外来竞争。
海尔去年的全球总收为50亿美元。
年底公司在南卡罗莱纳州的康登市投资3千万美元建厂生产大型海尔冰箱。
公司官员称,类似的创举可望在2004年将其在美国的销售额提高到10亿美元。
弗吉尼亚大学达顿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和新出版的《中国工商内情》的作者陈明哲说,海尔在“积累在美国经营的经验,然后确定市场定位。
”
百老汇的总部海尔公司首席执行官张瑞敏用铁锤砸烂不合格产品的电视镜头使他在中国名声大噪。
上周他的公司出资1400万美元在曼哈顿区的百老汇买下了一幢历史悠久的银行大楼。
“用1400万在纽约买一幢大楼并不等于我们会成功,”杰穆说,“而是为了向消费者提供竞争对手缺乏的东西。
”比如说,海尔公司计划在2002年第3季度推出连网的弗兰氏·
戈登型不锈钢电器,如通过因特网就能启动的家用洗衣机等。
为了提高在美国的品牌知名度,海尔已着手在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的手推车上及迈阿密、芝加哥的广告牌上打广告。
但是公司目前并未和任何一家大型广告公司签约。
海尔美国公司不仅与美国的家用电器制造商竞争,同时也为其中一些对手制造产品。
海尔美国公司制造的产品有20%至25%是为其它公司签约生产的,其中不乏海尔的主要竞争对手,它们以自己品牌销售海尔生产的产品。
Unit4?
且慢,神奇医生
塞韦里诺·
安蒂诺里是一个富有的意大利医生,在他名下有一连串治疗不育症的私人诊所。
他喜欢观看足球比赛,自称为天主教的忠实信徒,然而梵蒂冈对他的研究却不感兴趣。
在他的诊所里,安蒂诺里已能给患者提供天下所有的试管受精治疗,但对某些夫妇,他仍然无能为力。
因此,这个被意大利人称作神奇医生的人现在打算克隆患者本人来帮助他们得到迫切想要的孩子。
当然这就引起了轩然大波,宗教领袖群起而攻之,认为这是对人类尊严的玷污,同时其他科学家也出来抨击他的克隆计划。
尽管在此之前安蒂诺里已多次提到过他的远大志向,但这次不同的是他好像是要动真格的了。
与安蒂诺里志趣相投的美国科学家加入了他的克隆冒险试验。
上周在罗马举行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他们宣布已有上百对夫妇自愿成为实验对象。
七年前,安蒂诺里由于使用捐赠的卵子帮助高龄妇女成功生育,顿时名声大噪。
随后,他率先使用老鼠为生殖力低下的男子培育精子。
很显然,他不是一位普通的科学家,而是一个爱出风头的人。
他靠论争而成名,并将生殖学推到了极限。
为此他便理所当然地被视为危险人物。
然而,他利用克隆技术来战胜不育症的想法并不是想象的那样不可理喻。
很多人还难以理解利用克隆进行生育的意义,但对某些夫妇而言,他们想要一个携带自己基因的孩子,克隆技术是他们唯一的希望。
就这点而言,与安迪诺瑞观点一致的科学家或许是正确的,他们指出我们没有充分的理由来反对作为医疗手段的克隆生育技术。
将来我们也许会改变观点并允许在特殊的情况下使用克隆技术.
但前提条件是要等到科学发展成熟之后,而这才是问题的实质。
克隆羊多利出生五年了,克隆技术却一直见不到曙光。
克隆的失败率令人震惊,高达97%,畸形婴儿屡见不鲜。
即使克隆成功了,也无人能理解其究竟。
所以我们先别去争论复杂的伦理道德。
在最基本问题得到澄清之前就开展人体克隆,简直就是浪费时间和精力。
这并不是说安蒂诺里定会失败,问题仅仅在于即使他成功了,代价也许会高得让人难以接受。
将会浪费大量的卵子和胚胎,很多妇女将经历怀孕的艰难过程,而结果却是流产或堕胎。
从现在算起几年以后,技术将会有长足的进步,无谓的损失就会极大地降低。
然而,在现阶段要想阻止生育克隆,似乎任何人对此都几乎无能为力。
这不仅仅是安蒂诺里和他的团队热衷于这项研究,还有一个叫做雷利安的宗教组织相信克隆是实现永生的关键,并声称已经拥有了必要的卵子捐赠者和自愿接受移植胚胎的人。
那末,制定更加严厉的法律又将如何呢?
虽然目前在很多国家移植克隆的人类胚胎是非法的,但是绝不是所有的地方都会禁止。
禁止克隆很有可能会使其转入地下,而不是将其根除。
因为秘密研究会引起问题,安蒂诺里和他的团队拒绝透露他们将把哪个国家作为研究基地。
不管人们喜欢与否,克隆研究仍将进行下去。
迟早我们将要做出抉择:
对克隆研究进行规范是否比强行禁止更为有利。
当然安蒂诺里会主张对克隆进行规范。
他相信人们定会摆脱由克隆生育带来的情感冲突,将其作为另一种试管受精技术,这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上周他说道,一旦第一个克隆婴儿呱呱坠地,全世界一定会欢迎他的到来。
但是,如果第一个克隆婴儿不健康、畸形,或者只是千百个克隆胎儿中的唯一幸存者,世界绝不会接受他。
过早抢先开始克隆实验,神奇医生和他的同事们的确面临着极大的风险。
如果他们的直觉出错,对克隆技术乃至对整个科学事业的冲击将是灾难性的。
我有的是他的基因,而不是他的天赋
那是2040年圣诞前夕,那天下午我是唯一还在酒吧里工作的招待,屋子里几乎已经空了。
我看到一个人独自坐在酒台的尽头。
我给他送去一杯鲜汁饮料并祝他圣诞快乐。
他上下打量着我,有点古怪地问我:
“你知道我是谁吗?
我老实告诉他,我并不认识他。
“哦,也许这个会对你有所帮助,”他一边说一边从皮夹子里掏出一张小照片,一张很旧的人物照,仿佛好几个世纪以前照的。
照片上是一位年轻人的侧面像:
高鼻梁,小下巴,绝对很像我身边的这位朋友。
相片的底部有一行说明:
“W.A.莫扎特”。
现在轮到我来古怪地审视他了。
我像挨了当头一棒似的猛然明白过来。
“你就是那个克隆出来的家伙,”我说,“20年代各家报纸上刊登过的那个家伙。
” “正是本人,沃尔夫冈.A.莫扎特。
我有他的头脑,他的心脏,还有他的DNA。
他是我的父亲,又是我的母亲和兄长。
他是我的孪生兄弟,只是我比他晚出生247年。
” 于是他开始谈了起来,费了很长时间才解释清楚,尽管我不能全部理解,但还是明白了不少。
在2001年,尽管美国国会通过了关于禁止克隆人的法令,疯狂的科学家们仍在继续秘密地进行着克隆研究。
后来,就是这位开发软件的亿万富翁,他是一个莫扎特迷,尤其迷恋莫扎特的安魂曲。
他在瑞士创立了一个秘密研究所,雇佣了许多顶尖生物学家进行克隆人的研究,并向他们许诺,每克隆出一个带有莫扎特DNA的婴儿,他们每人都将得到100万美元的报酬。
在2003年,研究所成功地使四个婴儿足月产下,有两个在出生后不久就夭折了,另外两个却幸存了下来。
但是就在那时,那位软件富翁死了,他的公司倒闭了,克隆研究所也因此垮台了。
一个莫扎特婴儿被匿名收养,没有人知道他后来的情况;
另一个被研究所的一位女科学家收养,她本人也是一个莫扎特迷。
“后一个就是我,”他说。
当然,关于他的身世,他母亲没有告诉他,也没有告诉别的人。
但是,她对他说他很不一般,是一位天才,能成长为一位伟大的作曲家。
她竭力将她的小莫扎特带进音乐的殿堂。
但是21世纪一十年代毕竟不是18世纪六十年代。
这个小男孩也许有音乐方面的天赋,但是他也有了自己的爱好,其中却不包括小提琴奏鸣曲。
他喜欢的是摇滚乐,而且是那种震耳欲聋的摇滚乐。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喜欢上了啤酒和女孩子。
他妈妈愈是努力地要将他培养成一个伟大的作曲家,他愈不想那样。
不多久他妈妈也就放弃了。
20岁的时候,他在一家镜框店里找了一份不错的工作。
也就是在那个时候,灾难临头了。
某些记者风闻了关于那个研究所和克隆实验的消息,并追踪找到了他。
但由于没有发掘出资料渊源,没有人能证明他就是一个克隆的莫扎特,因此媒体都把他当作笑料。
这一事件使他崩溃了。
他试图逃离他乡。
后来他在日本一家佛教寺院成了一位佛家弟子。
有一天在佛寺,他听到了安魂曲。
虽然这不是他第一次听到这首曲子,但这一次却有不一样的感受。
“天哪!
真是美极了!
”他说,“我感到我的脑袋砰然开窍,我终于感受到它了:
它在我的内心激荡回响。
我要去完成它,为此死不足惜。
”他知道,如果他能完成安魂曲,他将会真的成为一名天才而闻名于天下,而不会被视为蠢才。
他全心身地投入到莫扎特的音乐里。
无论是夜晚还是周末,所有的时间他都用来不顾一切地谱写安魂曲。
“那么,后来怎么样了?
“四个月前我就满了37岁。
15年来我一心扑在谱写安魂曲的工作上。
哎!
莫扎特去世时才35岁,我本应该在两年前就完成安魂曲。
“你还没有啊。
他看了看我,摇摇头,说道:
“你不理解。
我有的是他的基因,而不是他的天赋啊。
说完这些,他在吧台上留下小费就走了。
从此我再也没有看到过他。
也许安魂曲真的写出来了,但我却从未听到过它。
Unit5?
无言以对
几周前我乘坐出租车,司机通过后视镜看着我说:
“对不起,小姐,能帮个忙吗?
精明老练的城里人都知道,对诸如“能帮个忙吗?
”这样的问题,回答永远应该是“那要看是什么忙了。
”而我却高声地说:
“当然可以。
“谢谢!
”他说,并向后排座递过来一张黄纸条。
我盯着纸条,疑心顿起:
难道他在开玩笑?
抑或是威胁?
纸条上是手写的工工整整几个小字:
proverb,peculiar,idiomatic。
“请问,这几个字是什么意思?
我沮丧地看着纸条上的字,就好像在晚会上你盯着几个以前曾经见过的面孔,却怎么也想不起他们的名字。
Proverb?
Peculiar?
Idiomatic?
我怎么会知道?
会用一个词是一回事儿,会解释可是另外一回事儿。
于是我故意转移话题。
“这些字是哪儿来的?
司机解释说他是巴基斯坦人,开车时喜欢听收音机,经常把不熟悉的、精彩的词随手记下来,然后向乘客询问他们的意思和拼法。
“Peculiar,这个词什么意思?
”他问。
这个我知道。
“指奇特、古怪,经常带点儿怀疑的意味,”我说。
“谢谢您,小姐。
那么,idiomatic呢?
我清清嗓子,说:
“嗯,它是指,嗯,它是语言的一种独特运用。
我自以为“独特”一词用得很妙,他却一脸的迷惑。
这是在提示我,如果对方没有明白,这词儿就不能算用得妙。
“啊,这么说吧,idiomatic和idiom有关,而idiom是指一个国家的某一特定地区或一个民族的某一特定人群使用的词,该地区以外的人,不属于这个群体的人一般不用或不明白它的用法。
看着他迷惑不解的样子,我不知用什么恰当的词才好,只好继续解释下去,似乎一千个模糊的词加起来可以等于一个准确的定义。
“你能举个例子吗?
我绞尽脑汁地想:
“围观塞车,”这是个独特的芝加哥惯用语。
可这算得上名副其实的惯用语吗?
我不得而知。
我越想惯用语,就越没有把握说清楚惯用语到底是什么?
“那么proverb呢?
我本该当时就告诉这个可怜的人,我的解释也许会误导他对谚语真正含义的理解,但我却说:
“我觉得谚语就是一种警语,但又不完全是。
“一种什么?
“算了,别管它,谚语是给人们以警示的短小精悍的句子。
“比如说……”
当我在脑海里拼命地搜索时,记价器上的数字又跳了20美分。
最后我低声说:
“欲速则不达?
但它算是谚语吗?
且慢,谚语是否应该是些小故事而并非短语呢?
我还在掂量谚语可能就是小故事时,他又问:
“那惯用语是谚语吗?
这我可以回答,但不是在此时。
因为此时这一回答至关重要,一个好奇聪明的外国移民以为他所期待的答案会从一个本国人的口中自然而然地脱口而出,就好像十月的树叶会自然地落下来一样。
因此我退却了。
“你请乘客给你解释词意的时候,他们大多都会给你答案吗?
“会的,小姐,很有意思的解释。
直到那时,我一直在为这位司机学习英语的执著而感动,陶醉于能有机会与一个充满好奇心的人一起来满足自己对语言词语的好奇心,却未能充分意识到在这辆出租车上可能犯下的语言欺诈错误。
我几乎不敢想象这位司机听到的是什么样的蹩脚英语,因为像我这样的懦夫不敢坦白地承认:
“我对自己的母语并不懂。
”
我只能希望像他这样好奇的人会有一本字典,希望他能明白,不论乘客如何解释,发生围观塞车时,欲速则未必不达。
重返大学
如果我认为我能活到百岁,那么明年秋天我就要重返大学。
我在大三快结束时应征入伍。
四年服役期满后,不想返校完成学业。
当时我觉得我好像什么都懂了。
可是,事实是,我并不是什么都懂。
我现在打算花点儿时间学习,但我不愿从休学的地方接着修读。
我想重新从大一开始读。
要知道,吸引我的不仅仅是大学教育本身。
由于近两年来我参观过十几所大学,我感到大学生活异常愉快。
大学校园里的年轻人都巴不得尽快走出校园去体验生活。
他们似乎并不明白他们现在享有的是生活中最美好的时期。
在这里,他们除了对自己,无需对他人负责;
在这里,他们有现成的朋友;
老师会尽力帮助他们;
家人会盼他们回家过圣诞节,讲述他们的得意经历;
还有一日三餐,虽非美食,可你不能奢望太多。
太多的学生厌烦了受教育的过程,他们认为一半的老师是傻瓜,这我不否认;
他们认为体制有时糟糕透顶,这我也不否认;
他们认为周围没有可爱的女孩儿和男孩儿,这我可不同意。
他们只是身在其中,没有意识到大学时光是多么美好。
学生们只是热心于掌握他们认为能使他们赚钱的知识,对教育本身实际不感兴趣。
在这一点上他们大错特错了,而这一点正是我为什么要重返大学的原因。
我现在知道知识的乐趣,一种与它的实用性无关的单纯的快乐。
我要修几门哲学课程,我喜欢哲学的思维过程。
哲学家们有时过于较真了,但我依然喜欢他们,甚至包括那些我认为持错误观点的哲学家。
我对伟大哲学家的了解大多来自于二手资料或简写本。
现在我想修一门必须研读柏拉图、亚里斯多德、休谟、斯宾诺莎、洛克、约翰·
杜威和其他伟大思想家的课程。
我还想学点微积分,在这方面我既无能力又缺乏兴趣,但是在数学领域发生的一些事情我搞不明白,所以我很想探个究竟。
我不必担心成绩单,因为不会寄给我的父母。
我敢肯定我会比当年把成绩单寄给父母时还要学得好些。
还有一些文学名著我应该读,但如果没有来自良师的压力,我也许永远不会读,因此我要修几门英语文学课程。
我曾经学过一门专门研究乔治·
戈登·
拜伦(现在通常称为拜伦爵士)的课程,我现在还想再重修一遍。
我第一次学得不错。
我甚至认认真真地读完了《唐璜》,而且一直惊异它的伟大。
如果我重修一定会得到"
优"
我想选几门轻松的课程。
我的历史是弱项,因此我要选几门历史课程。
我当然不会为历史而呕心沥血,但至少我想重温一下历史的纲要。
当有人向我提到十六世纪时,我会有能力立刻联想到某些人物和事件,这也许是为了在与人交谈时满足一点虚荣心,但这就是生活。
如果能找到一位好老师,我一定要重新学习一遍英语语法和用法。
他得是位优秀老师,因为我对语言的应用还颇有些研究,有时可能会认为他教得不好。
我有时也会疑惑。
有一天我就想过"
please"
一词在"
Pleasedon'
ttakemeseriously"
一句中是什么词性。
我曾应邀在几次大学毕业典礼上讲话。
也许我毕业的时候,他们会请我在我自己的毕业典礼上讲话。
Unit6开罗的女出租车司机
她叫娜格特。
我第一次见到她是在开罗机场。
一个女出租车司机——在一大群男伙伴中唯一干这一行的女性。
你知道在深夜到达一个陌生的城市是一种什么感受吗?
没有任何人,甚至没有一缕阳光来迎接你。
当我步出机场时,迎面而来的是成群的出租车司机——在全世界所有的机场都有众多出租车司机四处转悠。
在开罗,出租司机人更多,更喧闹。
“出租车!
”“你要出租车吗?
”我耳边充斥着这些声音。
我感到一只有力的手抓住了我的左臂。
“你需要出租车,跟我来!
”那个女人说。
她什么都没有问,只是拉着我穿过人群。
我顺从地跟着她。
一个旅游者,特别是一个妇女,有些时候就不得不信赖某个人。
我们来到一辆破旧的小车前。
这辆车的风光已过——如今车身上有不少擦伤,轮胎磨得光秃秃的,挡风玻璃上还有一道裂缝。
但它的确是一辆出租车。
而且这个女人将亲自开车送我。
她把我的包搬进行李箱,上好锁,然后坐在驾驶座上。
这时我才松了一口气。
“我会开车送你。
别担心,”她说。
娜格特向我解释说,她每周开几个昼夜的出租车。
她另有一份工作,在办公室任职,但语焉不详。
这辆破旧的小车不是她的,而是一个老板的。
只要有可能,她就向他租来开。
自从十来年前她丈夫撒手人寰,留下两个十多岁的孩子和她的双亲之后,她就一直开出租车养家糊口。
她熟知开罗的每一个角落——这并非一日之功。
开罗迷宫般的大街小巷、居民区、集市所构成的复杂体系,宛如古代说书人编造的迷津。
数百座清真寺——其中许多是伊斯兰建筑的精华,紧紧挤在一起的的老街区,郊外巨大的公寓楼群,静静流淌的尼罗河穿城而过——所有这些组成了这座过于拥挤的城市。
娜格特熟谙人情,略带幽默。
她全权负责我的观光日程安排。
每天早上9点正,我都能看见她矮壮的身影准时出现在旅馆大厅外。
每当她瞥见我走下楼梯,她圆圆的脸上马上会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几乎每天她都穿着一件土黄色的带风帽的斗蓬。
她动作利索,从不浪费任何时间。
她做事果断似乎是由于经济条件所迫而养成的习惯,不得不尽可能多做些事情。
随着她开车带我从博物馆到金字塔,从城市的一端到另一端,我很快就发现她卓尔不群。
每当我们停下来,喝一杯茶小憩或到达一个历史景点--在这些地方的停车场总是男出租车司机云集之处--无论何处,她总是引人注目。
男人们走向她的车,脸上充满了疑惑。
正如她告诉我的那样,他们首先都会问?
quot;
你是开出租车的吗?
"
经过她简短的解释,我看见那些男人脸色缓和下来,微笑着,尊重而和善地与她聊天。
这种场面多次出现。
我感觉到,她总是能赢得遇到她的人的友情。
娜格特自尊并自立。
有一天,我看见她在博物馆外等我的时候,从出租车行李箱里取出备用轮胎--有一个磨秃的轮胎终于瘪了--准备自己换轮胎。
几个好奇的旁观者围上来,还有人愿意帮忙--但是不,她不需要任何人帮忙。
她麻利而从容地换好了轮胎,用瓶装水洗过手,然后坐进车里,问我:
现在去哪儿?
如果你有机会去开罗机场,记得到国际迎客厅外去找她。
如果你幸运的话,你就有机会通过一个女出租车司机的眼睛去看看开罗。
亲历俄罗斯
几近午夜了,街道还沐浴在柔和的暮色微光之中。
夕阳刚刚西下,黄昏过后夜幕即将降临。
我们正漫步在涅夫斯基大街上。
这是一条绵延4公里的宽阔大道,行人和街头艺人熙熙攘攘,音乐声不绝于耳。
这就是八月的圣彼得堡。
人们似乎倾城而出,庆祝这漫漫的夏日长夜。
我们刚离开新结识的俄罗斯朋友的家。
在享用了一顿丰盛的传统晚餐之后,我们决定就寝前稍稍活动一下。
到圣彼得堡一游一直是我的梦想。
童年时我就沉迷于俄罗斯历史,一直希望能够亲眼目睹它的风采。
现在,多亏了改革政策,俄罗斯才向观光者张开了双臂。
而圣彼得堡由于它那丰厚的文化历史底蕴,自然成为观光者的首选必游之地。
我们由斯德哥尔摩搭机,一飞入圣彼得堡上空,一座规划严密的城市顿时映入眼帘。
公寓楼群落呈扇状排列,前面有中心庭院和花园。
这不仅看起来实用,而且设计的本意就是使住户能免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