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物理《力和运动》练习题李三323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244072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2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物理《力和运动》练习题李三323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八物理《力和运动》练习题李三323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八物理《力和运动》练习题李三323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八物理《力和运动》练习题李三323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八物理《力和运动》练习题李三323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物理《力和运动》练习题李三323Word下载.docx

《八物理《力和运动》练习题李三323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物理《力和运动》练习题李三323Word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物理《力和运动》练习题李三323Word下载.docx

2.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

A.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一定改变B.两个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C.物体不受力,运动状态一定不改变D.物体运动状态不变,一定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3.水平桌面上,物体在水平力F作用下向右运动。

当它离开桌面时,假如所受的—切外力同时消失,那么它将(B)

A.沿竖直方向下落B.沿水平方向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C.作曲线运动D.无法确定运动情况

4.歼击机在进入战斗状态时要丢掉副油箱,这样做是为了(A)

A.减小质量,使运动状态易于改变B.减小质量,使运动状态不易改变

C.增大惯性,使运动状态易于改变D.增大惯性,使运动状态不易改变

归纳与反思:

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

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物体受非平衡力时,惯性表现为“阻碍”运动状态的变化。

5.由于不遵守交通法规酿成的交通事故频繁发生,国家加大了对违反交通法规的处罚力度.关于汽车安全行驶的规定和措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限制汽车最大行驶速度,是为了减小汽车的惯性

B.安全带主要是在汽车突然启动时对驾乘人员起到保护作用

C.冬天汽车在冰雪路面上行驶时,轮胎上装防滑链,是为了减小摩擦

D.严禁酒后驾车.主要是因为饮酒后驾驶员反应迟钝,更容易出现交通事故

6.小雨同学通过绳子拉着一石块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假设它受到的力全都消失,则该石块将(A)

A.做匀速直线运动B.继续做匀速圆周运动C.落到地面上D.立即停止运动

7.下列事例中,属于避免惯性带来危害的是(C)

A.拍打刚晒过的被子,灰尘脱落B.锤头松了,将锤柄在地面上撞击几下,锤头就紧套在锤柄上

C.汽车在行驶时要保持一定的车距D.跳远时,助跑能使运动员跳得更远

8.事故中,有很多是因为行驶的车辆不能及时停下来造成的。

为减小因惯性而出现的交通事故,相应制定的交通规则有:

___减速慢行,保持车距,系好安全带____等。

(答出一条即可)

9.下面是教材中的几幅图,对图2中所示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踢出去的足球虽然会继续“飞行”,但它总会停下来,说明物体的运动必须有力维持

B.跳远运动员助跑可以提高成绩,是利用了身体的惯性

C.男孩水平用力推车但没推动,是因为他的推力小于车所受的阻力

D.蹦蹦杆跃到最高点时,重力最大,速度最大

10.如图4所示,将木块放在压缩了的弹簧旁,释放弹簧,木块沿水平地面向右运动,离开弹簧后,水块运动一段距离后停下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木块所受摩擦力使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

B.弹簧对木块的弹力使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

C.木块所受摩擦力不会改变木块的运动状态

D.木块最终停止运动是由于失去弹簧的弹力作用

11.如图5通过对比,我们可以获知一些物体的运动状态。

如图,木块之前的状态如图(a),当小车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木块的状态如图(b)所示。

把木块换成盛有水的烧杯,重复上述过程,烧杯中水面的状态如图(c)(d)所示。

(1)由图(a)、(c)可知:

此时小车的运动状态可能是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2)由图(b)、(d)中的木块和水可知,此时的小车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可能的变化是向左加速(启动)或向右减速(停止)运动。

二、

力的合成

1.合力:

如果一个力产生的跟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

(等效法)

2.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规律:

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方向。

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方向。

口诀:

同向相加,异向相减,方向随大

(二)

1.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对角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相反,并通过调整钩码数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不能(选填“能”或“不能’’)平衡。

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两平衡力是否在一条直线上.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

将纸片从中间剪开.

(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没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予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A.

A.减少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小书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才料

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小卡片容易扭转

★2.一个物体重100牛顿,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为10牛顿,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①若物体竖直向上运动时,合力大小是110牛,合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②若物体竖直向上运动时,合力大小是90牛,合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③若物体竖直向下运动时,合力大小是90牛,合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④若物体竖直向下运动时,合力大小是110牛,合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A.①③D.②④C.①④D.②③

物体受到的空气阻力,其方向总是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3.大小分别为5牛和10牛的两个力,同时作用在物体上,它们的方向在同一直线上,则物体受到的合力大小是(D)

A.只能是5牛B.只能是15牛

C.大于5牛,小于15牛D.可能是5牛,也可能是15牛

★4.木块受到水平拉力F的作用,在水平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

在拉力逐渐减小,木块继续向前运动的过程中,木块水平方向所受合力的大小将(C)

A.保持不变B.逐渐减小C.逐渐增大D.先减小后增大

5.一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它受到的水平拉力为0.5N,若把拉力增大到0.8N,仍使木块在该平面上运动,这时木块受到的合力为(C)

A.1.3NB.0.8NC.0.3ND.0N

6.关于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合力一定大于其中任何一个力B.合力为零时,二力的三要素一定相同

C.合力为零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不变D.合力一定小于其中任何一个力

★7.一个重为100N的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处于静止状态,当用60N的力竖直向上提它时,物体所受合力

是(C)

A.40N,方向竖直向上B.40N,方向竖直向下C.0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8.将重为4N的足球竖直向上踢出.足球在竖直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如果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为1N。

则足球受到的合力大小为5N。

★9.小英同学在超市购物时,用6N的水平力推着一辆小车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时小车受到的阻力是__6__N。

突然,小英发现前面有一个小孩,她马上用10N的水平力向后拉小车,使小车减速,在减速运动的过程中,小车所受的合力为___16___N(假设小车所受阻力的大小不变)。

三、

力的平衡

1.物体在受到两个力(或多个力)作用时,如果能保持或状态,我们就说物体处于状态。

使物体处于状态的两个力(或多个力)叫做平衡力。

2.二力平衡条件:

(三)

1.用电线挂在天花板上的电灯,静止时受到的力是一对平衡力的是(C)

A.天花板对电线的拉力和电线对天花板的拉力B.电灯对电线的拉力和电线对电灯的拉力

C.电线对电灯的拉力和电灯受到的重力D.电灯对电线的拉力和电灯受到的重力

一对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是平衡力是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相互作用力是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2.一台起重机的挂钩上吊着一箱重1.5×

103N的货物,当这箱货物处于下列四种不同情况时:

①静止不动;

②以1m/s的速度匀速上升;

③以1m/s的速度水平匀速右移;

④以2m/s的速度匀速下降,则连接货物的钢丝绳承受的拉力(D)

A.在①种情况下最大B.在②种情况下最大

C.在③种情况下最大D.上述四种情况时都相等

物体受的力是否平衡,取决于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跟物体的运动速度和方向无关。

3.体重为490N的某同学用双手握住竖直的木杆匀速上攀,他所受的摩擦力(B)

A.等于490N,方向竖直向下B.等于490N,方向竖直向上

C.大于490N,方向竖直向下D.小于490N,方向竖直向

★★4.小猴用双手握住竖直的竹竿匀速攀上和匀速下滑时,他所受的摩擦力分别为f上和f下,那么它们的关系是(C)

A.f上向上,f下向下,且f上=f下B.f上向下,f下向上,且f上〉f下

C.f上向上,f下向上,且f上=f下D.f上向上,f下向下,且f上〉f下

★5.如图所示,用50N的压力F把重4N的物体压在竖直的墙上保持静止,墙面对物体的摩擦力为4N;

若压力F增大为100N,则墙面对物体的摩擦力为4N.

6.(多选题)图6是北京奥运会上为我国赢得首金的陈燮霞在比赛中成功举起杠铃的精彩瞬间,此时杠铃稳稳地静止着。

关于该图片所反映的情景,从力的角度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D)

A.杠铃只受到陈燮霞对它的支持力作用

B.杠铃受到重力和陈燮霞对它的支持力作用,这一对力是平衡力

C.陈燮霞所受杠铃对她的压力和地面对她的支持力的合力为零

D.陈燮霞所受杠铃对她的压力和地面对她的支持力的合力方向向上

7.对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文具盒来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

A.它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平衡力

B.它对桌面压力的大小等于它所受重力的大小

C.因为它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它没有惯性

D.它不会自动沿桌面滑动,是因为受到摩擦力

★★8.A、B两物体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如图7所示的三种情况下:

①甲图中两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

②乙图中水平恒力F作用在B物体上,使A、B一起以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③丙图中水平恒力F作用在B物体上,使A、B一起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比较上述三种情况下物体A在水平方向的受力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C)

A、①中A在水平方向不受力,②、③中A在水平方向都受力但受力不相同

B、①中A在水平方向不受力,②、③中A在水平方向都受力但受力相同

C、三种情况下,A在水平方向都不受力

D、三种情况下,A在水平方向都受力且受力相同

★9.用10N的拉一物体沿水平面匀速前进时,突然把拉力改为5N,该物体(C)

A.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且速度大小不变

B.仍做匀速运动,但速度值比原来小了

C.速度越来越小,最后停止

D.无法判断

10.在棋类比赛中,比赛现场附近的讲棋室内所用的棋盘是竖直放置的,棋子可以在棋盘上移动但不会掉下来。

原来,棋盘和棋子都是由磁性材料制成的。

棋子不会掉落的原因是因为棋子(C)

A.受到的重力很小可忽略不计B.和棋盘间存在很大的吸引力

C.受到棋盘对它向上的摩擦力D.受到的空气的浮力等于重力

11.如图所示,当你手握饮料罐时,手和罐都在空中静止,且罐底所在平面是水平的。

各对力属于平衡力的是(C)

A.手对罐的压力与罐对手的压力B.罐受到的重力与手对罐的压力

C.罐受到的重力与手对罐的摩擦力D.罐对手的摩擦力与手对罐的摩擦力

★★

12.如图8所示,将一袋大米放在匀速向右运动的输送带上,开始米袋与输送带间有一段距离的相对滑动,然后米袋随输送带一起匀速运动。

当输送带突然制动时,米袋会继续向前滑动一段距离后停下。

(回答下列小题请选填以下合适的字母标号)

A.受到方向向右的摩擦力B.受到方向向左的摩擦力C.不受力

(1)米袋刚放上输送带的瞬间,米袋在水平方向上受力情况为A

(2)当米袋随输送带一起匀速运动时,米袋在水平方向上受力情况为C

(3)当将输送带突然制动时,米袋在水平方向上受力情况为B

★13.用力推静止在地面上的木箱,没有推动,原因是(D)

A.推力小于摩擦力B.物体惯性太大

C.推力小于重力D.推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14.(多选)用手握住一个瓶子,瓶子开口向上静止在手中,以下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CD)

A.瓶子静止在手中是由于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

B.随着手握瓶子的力增大,瓶子受到的静摩擦力也将增大

C.手握瓶子的力增大时瓶子所受的静摩擦力并未增大

D.若瓶子原来为空瓶,那么向瓶子内注水的过程中瓶仍静止,即使手的握力不变,瓶子所受的静摩擦力也将增大

15.下列有关运动和力的关系中,正确说法是(D)

A.子弹从枪膛射出后能继续前进是因为子弹的惯性大于阻力

B.小张沿水平方向用力推地面上的桌子没推动,是因为他的推力小于桌子受到的摩擦力

C.一茶杯静止在水平桌面上茶杯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火车,受到的合力为零

★16.如图9所示,在一辆表面光滑的小车上,放有质量分别为m1、

m2的两个小球,随车一起作匀速直线运动。

当车突然停止运动,则两小球(设车无限长,其他阻力不计)(B)

A.一定相碰B.一定不相碰

C.若m1<

m2,则肯定相碰D.无法确定是否相碰

★17.如图甲所示,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使它沿水平木板匀速滑动,图乙是他两次拉动同一木块得到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木块两次受到的

拉力和摩擦力均相等

B.木块第1次受到的拉力较大

C.木块两次的速度一样大

D.在相同的时间里两次的路程一样长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踢出去的足球能继续飞行是因为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B.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书受到的重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绕地球飞行的飞船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

D.列车匀速运动时,火车头拉车厢的力大于车厢所受的阻力

19.在水平桌面上滑行的木块,水平方向上只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的三要素都相同(木块可视为一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A.木块的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B.木块的运动状态一定不变;

C.木块的运动状态可能改变;

D.无法确定

20.通过探究发现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接触面的大小无关。

如图甲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木块A和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16N的水平拉力F1作用下,A、B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若将甲A、B紧靠着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2推A使它们一起也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乙所示,则F2是__16__N;

若要让图乙中的A、B在水平桌面上一起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在不撤除F2的情况下,应该在B的右端施加一大小为___32__N的水平向左的推力。

21.如图13所示,热气球和重物共同以10m/s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

当到达某一高度时,系重物的绳子突然断开,随后发生的情况是(C)

A.重物立即下落B.重物以原来的速度一直上升

C.重物继续上升一段,然后下落D.以上说法都不对

22.牛顿曾研究过这样一个问题:

他发现人掷出去的石头总会偏离掷出方向落回地面,于是牛顿提出了一个“大炮”的设想,图14是他画的“大炮”草图——在地球的一座高山上架起一只水平大炮,以不同的速度将炮弹平射出去,射出速度越大,炮弹落地点就离山脚越远。

他推想:

当射出速度足够大时,炮弹将会如何运动呢?

牛顿通过科学的推理得出了一个重要的结论。

这就是著名的“牛顿大炮”的故事,故事中牛顿实际也用到了理想实验的研究方法。

(l)研究中牛顿基于的可靠事实是一只水平大炮,以不同的速度将炮弹平射出去,射出速度越大,炮弹落地点就离山脚越远。

(2)根据以上资料和牛顿的“大炮”草图,推测牛顿当年的重要结论是当炮弹速度足够大时,将不会落回地面,而是绕地球做圆周运动。

如今,牛顿当年的推测已变成了现实,人们应用他的推论,利用现代科技制成了用火箭发射人造地球卫星。

23.通过物理知识的学习,同学们不难发现:

(1)当要研究的物理量不易直接测量时,都要想办法把它们的大小间接表示出来。

例如:

在探究摩擦力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如图15所示)

,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时,必须让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读取弹簧测力计上的示数可间接知道摩擦力的大小;

又如,在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中(如图16所示),让同一小车从斜面上相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在粗糙程度不同的平面上运动,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受力的大小可通过小车运动的距离表现出来。

这种实验方法叫转换法。

(2)当要研究某个物理量与多个因素的关系时,一般要采用 控制变量 法。

在探究摩擦力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要研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关系,就要多次改变压力,同时保持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

★24.如图17所示,同一水平桌面上放有长方体木块和铁

块各一个.现想探究木块和铁块的下表面谁更粗糙,请你只利用一个量

程满足实验要求的弹簧测力计,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写出实

验的步骤和分析实验的结果.

步骤:

1.将铁块放在木块上,用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木块和铁块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读出测力计示数F1.产品生生世世生生世世生生世世

2.将木块放在铁块上,用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铁块和木块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读出测力计示数F2.

分析结果:

若F1<F2则铁块粗糙,若F1>F2则木块粗糙,若F1=F2,则粗糙程度相同。

★★25.为了测定木块所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两个实验小组分别设计了甲、乙两种实验方案,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中不计弹簧测力计的重力。

甲方案:

在水平实验桌面上将木板用线拉住,通过弹簧测力计沿木板方向水平拉木块,使木块在木板上面滑动。

乙方案:

将木板放在水平实验桌面上,用线通过弹簧测力计水平地拉住木块,沿木板方向水平拉木板,使木板在木块下面滑动。

(1)从实验操作方面考虑,应选择_甲__方案。

简述你选择的理由:

拉动木块比较方便

(2)从实验误差方面考虑,应选择__乙__方案。

木板不必做匀速运动,测力计示数稳定

★★26.科学研究表明:

空气对运动物体的阻力与物体速度的大小有关,物体速度越大,其受到的空气阻力越大。

若不考虑雨滴质量的变化和风速的影响,雨滴由云层向地面下落的过程中,其运动情况是先

做加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

27.图19中的水平桌面足够长,不计托盘质量和滑轮与绳的摩擦。

物体A重10N,当物体B重为2N时,物体A保持静止,这时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2N;

当物体B重为3N时,物体A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一段时间托盘着地,此后物体A做减速运动,受到的摩擦力是3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