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新冠肺炎疫情阶段开学演练方案修改417Word文档格式.docx
《小学新冠肺炎疫情阶段开学演练方案修改417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新冠肺炎疫情阶段开学演练方案修改417Word文档格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当日带班领导担任演练现场总指挥,统一调度,指挥应急处置,对重大问题进行决策。
相关演练人员分成七个工作组:
(一)综合协调组
1.人员组成
组长:
成员:
2.主要职责
①负责现场调度、秩序维护、后勤保障、效果评估等工作;
②根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及疾控部门的指导和建议,确定是否停课以及停课的时间,班级或年级范围等;
③综合评估各环节工作,提出改进意见,不断优化应急处置流程。
(二)疫情监测组
①负责全校师生入门检、晨午检中体温监测;
②疫情发生后,负责设置警戒区域,排查患病学生的活动轨迹和接触对象情况,确定确切接触者;
③对患病学生情况持续关注,每天加强疫情防控与巡视,对其班级及学校其他同学加强后续观察和情况排查。
(三)安全保障组
①设置门前安全区域,禁止除师生外人进入此区域;
②对不听劝阻强行冲击安全区人员采取强制手段;
③疏导学生上放学阶段保持安全距离。
(四)救治处置组
①疫情发生后,立即组织患病学生隔离和初步诊断救治;
②利用校园广播通知各班学生立即停止室外活动,回到班级;
③确保发热学生隔离通道和其他师生疏散通道相互独立,避免交叉感染。
(五)通讯联络组
①出现疫情后,及时联系班主任,通知学生家长;
②按规定向区教体局安全科、疫情防控部门报告情况,必要情况下联系大兴派出所、伏龙社居委、大兴镇市场管理监督局等单位;
③协助上级有关部门做好疫情防控、调查和环境污染消除工作。
(六)消毒防疫组
①负责对出现疫情症状学生经过的通道及该可能接触过的物品进行应急消毒;
②根据有关规定做好相关班级、卫生间、公共场所等消毒工作,并在学生离开隔离观察室后对留观室进行终末消毒,同时做好记录。
(七)宣传教育组
①负责疫情发生后引导控制舆论,稳定师生及家长情绪;
②对隔离进行医学观察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引导学生不恐慌、不猜测、不传谣,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
三、场景设置及处置流程
(一)每日入门检演练,发现一学生出现发热等疑似症状(负责人:
)
1.参与入门检的疫情监测组老师()提前到达学校,进行消毒、体温检测等环节处理,做好学生(其他教师)入门检准备。
救治处置组()在校门口待命。
(演练中未提及的老师全部扮演学生角色)
2.按照《疫情防控工作预案》中规定的各年级入校次序,学生到达校门处,在规定通道按1.5米以上间隔距离有序进入校园。
3.综合协调组老师()要引导学生按指定专属通道排队,前后保持1.5米距离,有序进入测温区;
安全保障组()及时疏散来护送的家长,不聚集。
4.对到校学生,待学生进入指定通道口,入门检老师()对学生进行健康情况询问并检测学生体温,疫情监测组老师()对检测体温正常的学生依次进行手部消毒。
迅速按照指定通道进入教室。
5.在演练中,发现一名学生()额温36.8,疫情监测组老师()立即向分管校长(现场总指挥)报告。
6.总指挥()立即指令救治处置组老师()佩戴N95医用口罩、医用手套将发热学生()安排到健康观察点,对学生症状进行再次核实,核实后:
体温37.3℃。
救治处置组老师()立即向学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组长()报告情况,申请批准启动应急预案,并通知通讯联络组老师()联系家长。
家长()赶到学校,将孩子带去医院就诊,救治处理组老师()随车护送。
7.学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组长()启动应急处置流程。
消毒防疫组()对发热学生经过的地方及健康观察点进行消毒。
疫情监测组老师()更换口罩、手套,免洗洗手液消毒后继续测量其他学生体温。
(二)课间活动演练,发现一学生出现咳嗽等疑似症状(负责人:
1.上课前,消毒防疫组(
)负责对所有教室门把手、走廊地面、卫生间等重点部位进行搽拭或喷洒消毒,补充卫生间洗手液。
2.课间休息,上卫生间时需经当班教师()批准,分批分开(保持1米间距)按规定路线到卫生间,方便后要用洗手液清洗手部,再按规定路线返回教室。
3.课间活动过程中,发现一同学()精神萎靡,并伴有咳嗽等疑似症状,随后老师()将该同学迅速带离至空地区域,并将情况报告到分管校长(现场总指挥)。
4.总指挥立即指令救治处置组老师()佩戴N95医用口罩、医用手套携带测量设备快速到达该生所处位置,对学生症状进行再次核实,核实后:
体温37.6℃。
救治处置组老师()立即向学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组长()报告情况,申请批准将该同学带至学校健康观察点进行隔离并启动应急预案。
5.学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组长()启动应急处置流程。
立即将该班学生转移到备用教室,并对发热学生经过的地方和教室开展消毒。
(三)中午就餐演练,发现一学生出现腹泻等疑似症状(负责人:
1.做好学生中午不在学校就餐的宣传工作,确保各班级中午在校就餐学生不超过25%人数。
2.学生就餐前须佩戴口罩,午餐配送人员分发午餐,陪餐老师宣布吃饭才摘口罩,就餐结束后立即佩戴口罩。
3.避免面对面就餐和扎堆就餐,就餐间隔在1米以上,就餐中不交流、少说话,避免交叉感染。
4.用餐结束后,佩戴好口罩,返回休息教室。
午餐配送人员将剩饭菜倒进泔水桶,餐盘、餐具分类送到相应回收桶。
陪餐老师用1000mg/L的消毒液对教室进行消毒。
5.就餐过程中,发现一学生()出现腹泻等症状,随即对该生进行体温测量,显示37.8℃,值班老师()立即报告分管校长(现场总指挥)。
6.总指挥立即指令救治处置组老师()佩戴N95医用口罩、医用手套携带测量设备快速到达该生所处位置,对学生症状进行再次核实,核实后:
体温37.4℃。
救治处置组老师()立即向学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组长()报告情况,申请批准将该同学带至健康观察点进行隔离并启动应急预案。
(四)下午放学演练,发现一学生出现呕吐等疑似症状(负责人:
1.放学时,为避免学生和家长大面积群体接触,学校分时间段、分年级、分班级实行错峰放学。
2.各班级按照规定时间准时放学,班级间间距为10米左右。
班主任严控时间点,将学生有序送至指定接送点,确保学生安全。
3.放学前,班主任对学生进行一分钟防疫和安全教育提醒。
每一方队都由班主任护送,综合协调组与安全保障组在安全区域维持秩序,要求接孩子的家长(特别是低年级家长)全部按照要求再安全区域外等候,杜绝人员聚集。
4.在放学过程中,某班发现一学生()出现呕吐,体温测量为37.9℃。
班主任()立即报告分管校长(现场总指挥)。
5.总指挥()立即指令救治处置组老师()佩戴N95医用口罩、医用手套携带测量设备快速到达该生所处位置,对学生症状进行再次核实,核实后:
体温37.5℃。
救治处置组老师()立即向学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组长报告情况,申请批准启动应急预案。
班主任()立即联系家长送医。
家长不在现场的需要立即送健康观察点隔离观察。
6.学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组长()启动应急处置流程。
消毒防疫组教师()立即使用处置包对呕吐物进行处理,并对周围进行消毒。
(五)疫情发生后,启动应急处置流程
1.报告。
一旦发现疑似病人,值班老师或班主任立即向分管校长报告情况,分管校长待核实情况后,向学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汇报,由领导小组组长启动应急处置流程,综合协调、疫情监测、救治处置、对外联络、消毒防疫、宣传教育各组当班教职工按照职责分工开展工作。
(各组迅速进入岗位)
2.隔离。
迅速将患病学生带到隔离室观察,稳定学生情绪后,对疫情学生进行初步救治。
患病学生所在班级其他学生停止校内常态活动,转移到备用教室,消毒防疫组对该班教室进行消毒。
(救治处置组、消毒防疫组)
3.送医。
立即通知学生家长,由家长自驾接学生去医院就医(救治处置组老师跟车护送);
如果家长不能及时赶到就拨打120;
如120遇突发情况不能及时赶到,迅速调用学校教师车辆将其送往定点医院发热门诊。
(综合协调组、救治处置组、通讯联络组)
4.排查。
排查发热学生的活动轨迹、上学所乘交通工具、入校晨检或就餐过程周围人员,确定密切接触者;
同时对患病学生所在班级老师及其他同学进行体温测量、记录。
(综合协调组、疫情监测组)
5.上报。
如学生被确诊为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及时将感染情况和排查情况上报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由领导小组第一时间上报区教体局和疾控中心;
并将密切接触者排查情况通报相关师生家长及所在街道(社区)。
(综合协调组、通讯联络组)
6.消毒。
立即对健康观察点、隔离观察区、疫情学生活动区域进行应急消毒处理。
(消毒防疫组)
7.评估。
综合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及疾控部门的指导和建议,确定是否停课以及停课的时间、班级或年级范围,并将意见报告学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由领导小组最终决策。
(综合协调组)
8.善后。
加强校园舆情管理,引导全校师生不单独接受采访或对外谈论,不拍摄和发布相关视频,不主观臆测、夸大其词,不以个人名义向外提供信息,以上级部门正式发布的信息为准;
积极做好患病学生的家访工作,每天知道患病学生的身体状况,做好跟踪观察做好心理疏导;
对所在班级其他学生也要做好跟踪,提高日常体温监测频次。
(宣传教育组、疫情监测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