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网上辅导六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232491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网上辅导六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网上辅导六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网上辅导六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网上辅导六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网上辅导六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网上辅导六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网上辅导六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网上辅导六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网上辅导六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革兰阳性菌:

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链球菌。

(2)革兰阴性菌:

脑膜炎球菌、淋球菌。

2.镜下形态、排列特点:

  虽都是球菌,但各自形态仍有不同,尤其排列更是各具特色,可作为细菌鉴别的依据。

(1)葡萄球菌是典型的球菌,直径约1μm,簇状排列似葡萄样。

(2)链球菌比葡萄球菌略小,链状排列是其特点,电镜下呈椭圆形。

(3)肺炎链球菌呈矛头状,有荚膜,成双排列。

(4)脑膜炎球菌、淋球菌均呈肾形,成双排列,常位于嗜中性粒细胞的胞浆内。

3.培养特点:

(1)葡萄球菌营养要求不高,产脂溶性色素。

致病性葡萄球菌有金黄色色素、可在血平板上形成β溶血环。

(2)链球菌需在含血液或血清的营养培养基生长。

根据溶血环分为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为α溶血环;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为β溶血环,丙型链球菌,无溶血环。

(3)肺炎球菌需在含血液或血清的营养培养基生长,形成草绿色溶血环,脐状菌落,胆汁溶菌阳性。

(4)脑膜炎球菌、淋球菌需在加热后的血平板即巧克力平板生长,形成露滴状菌落。

(三)主要致病物质:

细菌表面结构、侵袭性酶、毒素。

1.金黄色葡萄球菌:

(1)毒素:

①溶血素②剥脱性毒素③杀白细胞毒素④肠毒素⑤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

(2)侵袭性酶:

血浆凝固酶、透明质酸酶等。

(3)表面结构:

荚膜(机体内形成,光镜下一般不可见),SPA

2.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①致热外毒素②溶血素:

SLO、SLS

①透明质酸酶②链激酶③链道酶

M蛋白、膜磷壁酸

3.肺炎球菌:

表面结构:

荚膜

4.脑膜炎球菌:

(1)表面结构:

荚膜、菌毛

(2)毒素:

内毒素

5。

淋球菌:

菌毛

(四)所致主要疾病:

化脓性感染、毒素性疾病、超敏反应性疾病。

1.化脓性感染:

(1)局部感染:

  金葡菌:

疖、毛囊炎、脓疱疮、须疮、伤口感染等。

  链球菌:

淋巴管炎(丹毒)、痈、蜂窝组织炎、坏疽、咽炎、扁桃体炎

  淋球菌:

淋球菌性尿道炎(淋病)。

  金葡菌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的区别:

金葡菌因血浆凝固酶的缘故,感染较局限,感染局部红肿界限分明,脓液粘稠,呈金黄色。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因透明质酸酶、链激酶、链道酶等多种侵袭性酶的作用,使感染易扩散,感染局部红肿较弥漫,界限不清,脓液较稀薄。

(2)全身感染:

败血症、肺炎、脑膜炎、脓毒血症等。

2.毒素性疾病:

  金黄色葡萄球菌:

食物中毒、剥脱性皮炎、毒性休克综合征。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猩红热。

3.超敏反应性疾病:

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风湿热。

(五)微生物学诊断:

脓、痰、脑脊液等标本直接涂片染色镜检,协同凝集试验检测细菌抗原。

必要时可作分离培养。

二、肠道杆菌(第19章)

(一)主要致病菌:

1.埃希菌属:

致病性大肠杆菌

2.沙门菌属:

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猪霍乱杆菌、鼠伤寒杆菌

3.志贺菌属:

痢疾杆菌

  1.形态、染色:

均为G-杆菌,排列无特点,镜下形态各菌相似。

大多有周鞭毛和菌毛。

痢疾杆菌无鞭毛。

  2.培养特征和生化反应:

  多用乳糖发酵试验区别大肠杆菌和肠道致病菌。

  在伊红美兰、中国兰、SS平板等鉴别培养基上↗大肠杆菌发酵乳糖产酸,形成有色混浊菌落。

  (含乳糖和不同指示剂)↘肠道致病菌一般不发酵乳糖,形成无色半透明菌落。

3.抗原构造:

(1)菌体抗原:

O抗原(细胞壁脂多糖中的特异性多糖)。

(2)鞭毛抗原:

H抗原(痢疾杆菌无H抗原)。

(3)表面抗原:

K抗原(大肠杆菌微荚膜抗原)、Vi抗原(伤寒沙门菌微荚膜抗原,毒力抗原)。

  

(1)菌体表面构造:

菌毛、K抗原、Vi抗原

  

(2)毒素:

内毒素。

  外毒素:

耐热肠毒素(ETEC)、不耐热肠毒素(ETEC)、志贺样毒素(EHEC)、志贺毒素(志贺痢疾杆菌)。

1.大肠杆菌:

肠道正常菌群,寄生部位改变可引起肠道外化脓感染(内源性感染),如泌尿系统感染、腹膜炎、胆囊炎、阑尾炎、败血症等。

2.致病性大肠杆菌:

大肠杆菌获得编码毒力的质粒或溶原性噬菌体而成为有毒力的致病菌,通过消化道入侵,引起腹泻(外源性感染)。

(1)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

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破坏肠黏膜,影响吸收功能,严重者可致死。

(2)肠产毒性大肠杆菌(ETEC):

产生耐热和不耐热两种肠毒素,引起儿童和旅游者轻度或类似霍乱的水样腹泻,一般无肠黏膜损伤。

(3)肠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

具有侵袭力,细菌侵入肠黏膜上皮细胞内生长,形成肠黏膜炎症和溃疡,引起较大儿童和成人菌痢样(脓血便)腹泻。

(4)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

产生志贺样毒素,也称为Vero毒素,可干扰细胞蛋白质合成,造成肠黏膜细胞死亡,引起出血性结肠炎,表现为伴剧烈腹痛的血性腹泻,5岁以下幼儿易感。

3.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

引起伤寒、副伤寒(肠热症)。

伤寒沙门菌为胞内寄生菌,经消化道入侵,被肠黏膜局部的吞噬细胞吞噬后可在吞噬细胞内生存和繁殖。

部分细菌经淋巴液到达肠系膜淋巴结大量繁殖后进入血流引起第一次菌血症。

细菌随血流播散到肝、脾、肾、胆囊、骨髓等器官并在其中繁殖,再次入血引起第二次菌血症。

此时病人可出现持续高热、相对缓脉、肝脾肿大、皮疹、白细胞下降等。

胆囊中的细菌随胆汁排入肠道,可随粪便排出体外,也可再次侵入肠壁淋巴组织,使已致敏的淋巴组织发生超敏反应,造成肠壁组织坏死、溃疡,严重者甚至引起肠出血和肠穿孔。

4.其它沙门菌:

(1)食物中毒:

鼠伤寒沙门菌、猪霍乱沙门菌、肠炎沙门菌等大量细菌污染食物,经食入引起胃肠炎(食物中毒)。

(2)败血症:

鼠伤寒沙门菌、猪霍乱沙门菌、肠炎沙门菌等进入血液可引起败血症,多见于儿童和免疫力低下的成人。

5.志贺菌(痢疾杆菌):

引起细菌性痢疾(急性、慢性、中毒性、带菌者)。

痢疾杆菌具有侵袭力,细菌依赖菌毛黏附肠黏膜上皮细胞并进一步侵入上皮细胞内生长,释放内毒素破坏肠黏膜,造成肠黏膜损伤、脓血便等肠道症状。

志贺痢疾杆菌除有内毒素外,还可产生外毒素,称为志贺毒素,兼有细胞毒素、肠毒素、神经毒素三种毒性。

毒素自肠道吸收可引起发热、神志障碍、甚至中毒性休克。

细菌一般不入血。

1.分离培养病原菌:

(1)分离培养:

采用选择培养基或鉴别培养基,如SS平板、EMB平板、中国兰平板等。

(2)纯培养及生化反应:

采用双糖铁培养管。

可同时观察葡萄糖和乳糖发酵试验、硫化氢试验、动力。

(3)血清学鉴定:

用已知抗血清,检测细菌O或H抗原,鉴定细菌的血清型别。

2.抗体检测:

肥达试验。

用已知伤寒杆菌O抗原、H抗原和甲型、乙型、丙型副伤寒杆菌的H抗原检测体内相应抗体,辅助诊断伤寒和副伤寒。

3.快速诊断:

可采用免疫荧光法、协同凝集试验、ELISA、PCR等方法检测细菌的抗原、毒素、核酸。

三、霍乱弧菌与弯曲菌(第20章)

(一)主要生物学特点:

1.形态特点:

(1)霍乱弧菌:

G-,弯曲呈弧状,逗点状,菌体一端有单鞭毛。

(2)空肠弯曲菌:

G-,菌体多个弯曲呈弧状,逗点状,S形或海鸥状。

2.培养特点:

碱性(pH8~9)蛋白胨水或碱性平板分离培养霍乱弧菌。

(二)主要致病物质:

鞭毛、菌毛、霍乱肠毒素。

(三)所致疾病:

1.霍乱弧菌:

引起霍乱(烈性肠道传染病)。

霍乱弧菌通过活泼的鞭毛运动穿过肠黏膜表面的粘液层,依赖菌毛黏附在肠黏膜上皮细胞表面迅速生长,产生霍乱肠毒素作用于肠黏膜,使肠黏膜上皮细胞分泌功能亢进而导致剧烈水样腹泻及电解质丢失。

细菌一般不入血,也不造成肠黏膜炎症和损伤。

2.空肠弯曲菌:

引起细菌性肠炎(腹泻)。

(四)微生物学诊断:

悬滴法直接镜检:

检查病人米泔水样粪便标本中的活菌,可见霍乱弧菌呈鱼群样排列,穿梭样运动。

四、厌氧性细菌(第21章)

(一)主要致病菌及形态特点:

1.G+梭状芽胞杆菌属:

主要以毒性强烈的外毒素引起外源性感染性疾病。

形态特征为具有梭状芽胞,即芽胞宽于菌体。

不同种细菌芽胞的位置不同。

(1)破伤风杆菌:

菌体细长,芽胞位于菌体顶端,呈鼓槌状。

(2)产气荚膜杆菌:

菌体粗大,芽胞位于菌体次极端,不宽于菌体。

在体内形成荚膜。

(3)肉毒杆菌:

菌体短粗,芽胞位于菌体次极端,呈网球拍状。

2.G-无芽胞厌氧菌:

种类繁多,为肠道内正常菌群,在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引起内源性感染,常表现为各类组织的慢性化脓性感染。

也可引起败血症。

(二)培养特点:

厌氧培养。

血平板置厌氧罐或烛缸,或采用庖肉培养基,液面加凡士林封闭。

产气荚膜杆菌在牛乳培养基中可出现汹涌发酵现象。

1.破伤风杆菌:

破伤风痉挛毒素。

2.肉毒杆菌:

肉毒毒素。

3.产气荚膜杆菌:

荚膜、溶血毒素、卵磷脂酶、透明质酸酶、胶原酶等。

(四)所致疾病:

1.创伤感染:

(1)破伤风:

破伤风杆菌由伤口侵入机体。

在深而窄、混有泥土、异物、坏死组织多、同时伴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感染的伤口,由于形成局部厌氧环境,使得破伤风杆菌生长繁殖,产生痉挛毒素而致病。

破伤风杆菌无侵袭力,只在伤口局部生长。

但毒素可通过伤口局部肌肉神经接头处沿神经轴突逆行向上到达中枢神经系统,阻止抑制性神经递质释放。

典型症状是咀嚼肌痉挛造成的苦笑面容和持续的背肌痉挛造成的角弓反张(图14角弓反张)。

(2)气性坏疽:

由产气荚膜杆菌感染伤口引起。

产气荚膜杆菌具有极强侵袭力,在体内形成荚膜抗吞噬,生长迅速,产生多种毒素和侵袭性酶,使病变发展迅速,病情险恶。

由于细菌发酵肌肉组织中的糖类产生大量气体,同时血管通透性增加,水分渗出,使病变局部组织形成气肿、水肿,胀痛剧烈,触之有捻发感。

肿胀压迫组织和血管,影响血液供应,造成组织坏死。

病人可死于毒血症、中毒性休克。

2.食物中毒:

肉毒杆菌和产气荚膜杆菌均可引起。

但这两种食物中毒差别极大。

(1)肉毒杆菌:

食入肉毒毒素,引起神经肌肉麻痹。

与一般食物中毒不同,很少出现腹泻、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传染源主要是污染食品,如罐头、腊肠、蜂蜜、豆瓣酱等在制作过程中被肉毒杆菌芽胞污染,在厌氧环境中芽胞发芽变为繁殖体,产生肉毒毒素,食入后引起中毒,表现为肌肉麻痹。

食入污染了大量产气荚膜杆菌的食物,引起腹泻、腹痛等急性胃肠炎症状。

(五)破伤风的治疗和预防:

1.人工自动免疫:

破伤风类毒素。

2.人工被动免疫:

破伤风抗毒素。

3.清创,青霉素注射。

五、分枝杆菌属(第22章)

(一)主要病原菌:

结核杆菌、麻风杆菌

(二)结核杆菌主要生物学性状:

1.形态染色:

菌体细长、有分支,抗酸染色阳性。

罗氏培养基,生长缓慢,一个月左右长出菜花样R型菌落。

3.抵抗力:

强。

抗酸碱,抗干燥。

干燥痰中可存活6~8月。

对湿热、紫外线、75%酒精敏感。

无特殊构造,无内、外毒素,无侵袭性酶。

致病性主要与菌细胞壁所含大量脂类有关。

1.磷脂:

刺激单核细胞增生,抑制蛋白酶对组织的分解,形成干酪样坏死。

2.分枝菌酸:

与抗酸性有关。

3.索状因子:

破坏线粒体膜,抑制白细胞游走,与慢性肉芽肿有关。

4.硫酸脑苷酯:

抑制吞噬溶酶体形成,抗吞噬。

5.蜡质D:

引起机体迟发型超敏反应。

结核。

可通过多途径感染机体,最常见为肺结核,也可通过菌血症引起脑结核、骨结核、肾结核、卵巢结核、皮肤结核等。

(五)预防:

接种卡介苗。

六、其他病原菌

(一)人畜共患菌:

炭疽杆菌、鼠疫杆菌、布氏杆菌

1.炭疽杆菌:

是革兰阳性粗大需氧杆菌,为细菌中的大个子,链状排列如竹节。

体内形成荚膜,体外形成芽胞,芽胞不宽于菌体。

芽胞污染草场引起食草动物的感染。

人接触、吸入和食入病菌、芽胞及病畜肉而感染,有皮肤炭疽、肠炭疽和肺炭疽三种临床类型。

以肺炭疽最为严重,死亡率较高。

致病物质主要是荚膜抗吞噬和炭疽毒素造成的血管壁损伤和微循环障碍导致的弥谩性血管内凝血(DIC)。

2.布氏杆菌:

是革兰阴性小杆菌,有荚膜和透明质酸酶。

主要引起动物的流产。

人接触病畜及其分泌物可受到感染。

细菌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皮肤接触侵入体内,被吞噬细胞吞噬后可抵抗吞噬细胞的消化降解,在吞噬细胞内生存,并被带到淋巴结内和其它组织中继续生长繁殖,属于胞内寄生菌。

当细菌从淋巴结等感染灶内反复释放入血,则反复引起菌血症,临床表现为反复发热,又称波浪热。

(二)军团菌属:

主要流行菌种是嗜肺军团菌,为革兰阴性杆菌,可抵抗吞噬,属于胞内寄生菌。

通过气溶胶方式吸入,引起抵抗力低下者如老人肺炎。

(三)棒状杆菌属:

白喉杆菌是主要的致病菌。

其形态特征为革兰阳性棒状杆菌,有异染颗粒。

培养用吕氏血清或亚碲酸钾血平板。

溶原性白喉杆菌为产毒株。

致病主要是通过呼吸道吸入。

细菌在鼻咽部生长繁殖,产生白喉毒素引起鼻咽部黏膜细胞坏死形成假膜,假膜脱落可阻塞气道引起窒息。

毒素还可进入血液通过毒血症作用于远处易感细胞如心肌细胞、肾上腺细胞等,引起心肌炎、肾上腺功能障碍等。

治疗主要以早期注射白喉抗毒素和抗生素。

预防采用白喉类毒素(白百破三联疫苗)。

(四)假单胞菌属:

绿脓杆菌,是革兰阴性需氧小杆菌,可产生水溶性绿色色素。

对多种抗生素天然耐药。

属于条件致病菌,主要通过接触引起抵抗力低下者的院内感染,如大面积烧伤患者的感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公务员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