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形势和发展战略.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9226804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矿业形势和发展战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国矿业形势和发展战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国矿业形势和发展战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国矿业形势和发展战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国矿业形势和发展战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矿业形势和发展战略.docx

《中国矿业形势和发展战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矿业形势和发展战略.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矿业形势和发展战略.docx

中国矿业形势和发展战略

中国矿业形势和发展战略

一、 中国矿业面临的形势

  为了探讨矿业未来的发展战略,有必要从矿产资源勘查、矿产品进出口、矿产资源供给形势等几个方面,对矿业目前面临的形势作一些分析。

1、矿产资源勘查形势 矿产资源勘查是整个矿业生产链的最前端的一环,也是矿业开发的基础和前提。

从资源角度分析,矿产资源勘查形势,可以概括为两点,一是国土矿产资源勘查程度提高很快,但发展很不平衡;二是勘查任务很重,且投入严重不足。

2、矿产品进出口形势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矿产资源总量丰富的国家,也是矿产品生产大国。

由于成矿地质条件的特点,造成我国既拥有在世界上占有优势的一大批矿产资源,又有一些属于不能满足自身需要的短缺资源。

优势矿产资源通过开发可以出口,短缺资源则需要从国际市场进口或开发国外资源以弥补不足。

近十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与世界各国经济合作的加强,中国矿产品进出口贸易取得了长足进展。

但矿产品进出口贸易额持续处于逆差状态。

进口大于出口是我国矿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基本态势。

尤其是石油净出口变为净进口。

中国自大庆油田成功开发之后,很快结束了中国完全靠洋油过日子的历史,并于60年代开始进口原油。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对石油的需求量大幅度增加,因而出口量逐年减少,进口量逐渐增多。

从1993年开始,我国又石油净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

3矿产资源供给形势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坚持不懈地把能源原材料工业作为重点来发展和矿产品进出口规模的扩大,长期困扰我国的能源原材料供应不足的局面基本上得以扭转,煤炭、有色金属、钢材、水泥等许多重要矿产品和矿产加工品出现了攻供大于求的状况。

但从长远看,随着国内需求的扩大,矿产品生产还要发展;从当前看,国内矿产资源供需形势比较紧张并日趋严峻,只是由于进口矿产品和矿产加工制品的规模迅速扩大,掩盖了国内矿产资源供不应求的矛盾。

矿产资源供需矛盾日趋紧张,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国产矿产原料自己率低;老矿山生产能力下降,闭坑增多;矿产品进口量逐年增加;长远发展矛盾更为突出。

  二、 中国矿业发展战略

  综观中国矿业面临的形势,实现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和第三步发展目标对矿业的要求,以及当今世界潮流和时代特点,中国矿业的发展宜采取"双向发展战略"。

  双向发展战略的涵义和要点是:

既要广辟矿产资源来源渠道,又要十分珍惜与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贯彻开源与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既要充分挖掘国内资源潜力,又要积极开拓与建立我国全球矿产资源供应体系,贯彻实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国内、国外两种资源的方针;既要开发利用传统能源矿产资源,又要依靠科进步开发利用新能源和替代矿产资源;既要增加勘查投入,寻找与发现新的矿物原料产地,建设新的矿山、油田,扩大勘查开发规模,更要通过深化改革,依靠科技进步,加强生产经营管理,调动矿业职工积极性,挖掘老矿山资源潜力,增加服务年限,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积极推进又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既要继续推动东部、中部地区的矿业发展,又要大力勘察开发西部地区的矿产资源,贯彻实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方针;既要挖掘陆地资源潜力,又要加强海域资源勘查开发,实行陆海并进的方针;既要开采大矿、中矿,又要开采小矿,实行大、中、小矿一起采的方针;既要开采富矿,又要开采贫矿,实行贫富兼采的方针;既要巩固与发展国有矿业企业的主导地位,又要鼓励与支持其他所有制形式矿业企业依法经营与发展,贯彻实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

  为了贯彻实施中国矿业双向发展战略,在实际工作中主要应采取以下十项方针和措施。

  一、增加投入,扩大矿产资源供给,实行"发展矿业、勘查先行"的方针。

  二、大力挖掘陆地资源潜力,积极开发海洋资源,实行"陆海并进"的方针。

  三、 加强西部地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实行"发挥区域优势与全国资源配套相结合"的方针。

  四、 建立我国全球矿产资源供应体系,实行"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的方针。

  五、 积极扩大开放,实行"自主开发与合作开发相结合"的方针。

  六、 十分珍惜与合理利用矿产资源,实行"开发与保护并重"的方针。

  七、 坚持以国有矿为骨干,实行"国有矿与非国有矿共同发展"的方针。

  八、 正确处理矿业业主与非矿产业的关系,实行"矿业为主,多种经营,综合发展"的方针。

  九、 调整矿产品进出口政策,实行"有出有进、以出养进"的方针。

  十、 建立战略储备制度,实行"消费与储备并举"的方针。

中国矿业与可持续发展

  在当代中国,矿业发展面临来自两方面的巨大压力。

一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的增长要求矿业提供更多的矿产资源;二是矿山开发过程中环境保护的任务也越来越重。

面对中国矿业来说,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完成三个方面的任务。

一是矿业要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矿产资源保障;二是矿业开发过程中要搞好环境保护;三是矿业自身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 矿业要为国家发展持续提供资源

矿业是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产业。

矿业资源是人类生存、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基础。

建国50年来,矿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作出了巨大贡献。

为了实现我国"三步走"的伟大战略目标,矿业还必须继续为国家建设提供矿产资源保障。

  二、 搞好矿业开发的环境保护

  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过程中引发的环境问题主要有:

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占用与破坏大量土地,开发矿产资源过程煤矸石、其他矿石中的夹矸、尾矿、煤泥等固体废弃物堆放占地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开采过程中引起地面塌陷、地裂带来的影响,以及废水、废油、废气污染水体、土地和大气的影响等。

  要搞好矿业环境保护工作,必须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1、矿业战线各级领导和广大职工要增强环境保护意识,真正把环境保护当作一件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大事来抓。

2、建立健全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制度。

为了搞好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工作,根据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和依法治国方略的要求,建立健全矿业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对于搞好矿业环境保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除〈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珐〉外,国家还制订了一系列与矿业环境保护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

我们必须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才能做到既维护法律的尊严,又有效地促进环境保护工作。

3、依靠科学技术搞好环境保护。

为了搞好环境保护工作,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依靠科技进步,采用科学的思路和先进的技术方法是一条重要途径。

矿业主管部门和矿山企业在这方面应作不懈的努力。

  三、实施可持续发展,使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地发展,必然要求能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资源保障的矿业自身做到持续发展。

  只有矿业自身实现了持续发展,才有可能为实现跨世纪工程和第三步发展战略目标所规定的任务提供矿产资源保障。

矿产资源是矿业发展的基础,又是不可再生资源。

为了实现矿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适度开发,均衡生产;二是提高资源利用率。

  适度开发就是要寻找这样一个资源耗竭率,即非再生资源的耗竭速率应低于发现可替代资源的速率。

这种速率应是在运用市场机制、依靠科技进步和发现可替代资源的基础上,规划与调控矿产资源的最佳耗竭率,使矿业的发展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威胁,从而实现矿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代际之间的公正。

  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努力挖掘资源潜力,提高资源利用率,延长矿山服务年限,实现可持续发展。

应特别注意这样两点:

在开发过程中尽量提高资源采收率,避免矿产资源的破坏和浪费;对矿产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和综合利用。

为了实现矿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转变经营机制,建立科学管理制度,充分挖掘内部潜力,积极开拓市场,加快技术进步,努力提高质量、改善服务、降低成本,为促进我国矿业的健康发展,为巩固和发展我国经济的好形势作出重要贡献。

中国矿业管理概况

  矿业管理是指国家矿产资源行政管理机关对矿产资源及其勘查开发利用活动的管理。

矿业管理的主要内容有:

矿产资源国家所有权的管理,探矿权与采矿权的管理,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活动的监督管理,矿产资源地质勘查开发行政管理和矿产资源储量管理等。

一、 矿业技术人员的基本情况

1949年以前,中国矿业很不发达,矿山企业不多,矿山职工队伍规模很小。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工作的进行,矿业职工队伍也有了很大的发展,遍布煤炭工业、石油天然气工业、核工业、钢铁工业、有色金属工业、黄金工业、化学工业、建材工业、轻工业等许多产业部门。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在市场机制和"一业为主,多种经营"方针的指引下,不仅在上述主要产业部门拥有相当数量的矿业职工队伍,而且其他一些部门也拥有一定数量的从事矿业采选的队伍在进行矿业开发活动;不仅中央国有企业在进行矿业开发,而且还有许多地方国有企业、乡镇集体和个体企业以及其他经济类型企业也在进行矿业开发活动,从而在全国范围形成一个庞大的矿业职工队伍。

  二、 中国矿业法制建设 

  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法制建设是矿业管理的重要内容,是我国法制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进程中,在全国推进民主法制建设的大潮中,中国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法制建设从不健全、不完善到逐步健全与完善。

1986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批准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之后,从1986~1995年底,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等28件有关矿业的行政法规和法规性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修改后,国务院于1998年2月12日又发布了〈矿产资源勘查区块登记管理办法〉、〈矿产资源开采管理办法〉和〈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等三个配套法规。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及其相应配套法规的颁布实施为标志,初步建立了我国矿产资源的管理法律、法规体系矿架,使矿产资 源及其勘查开发与管理进入有法可以的轨道。

从而对于加快矿产资源及其勘查开发步伐,促进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保障与推进矿业的改革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三、 中国矿业管理体制

  中国传统的矿产勘查开发管理体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

它的基本特点是通过《宪法》和《矿产资源法》等法律形式确定了国家对矿产资源的所有权;由国家中央财政核算拨付地质勘查资金,交由各地质勘查主管部门组织地质勘查队伍,对矿产资源进行勘查;经地质勘查获得的地质资料和矿产储量成果无偿地毫无保留地上缴国家,国家计划部门及各矿业开发部门根据国家制订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规划来制定矿产资源开发计划并纳入国家总的计划中。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形势的发展,原有体制已不能适应需要,因而在实践进程中进行了一系列变革。

中国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管理体制几十年来的发展变化,经历了一个由集中走向分散,又逐步走向集中统一管理的复杂历程。

大体可分四个阶段。

1、从1949年到1979年,这是中国传统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管理体制形成的时期,从政府部门管理看,也是一个由比较集中走向部门多头分散管理的阶段。

2、从1979~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公布实施止。

这个时期在矿产资源开发运行机制方面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国家实行鼓励乡镇集体和个体采矿的方针。

乡镇集体小矿迅速兴起,为缓解矿产资源紧张形势、发展地方经济、脱贫致富、促进国家建设发展发挥了很大作用。

但有些小矿乱采滥挖、破坏与浪费资源的情况时有发生。

3、1986年10月~1998年3月。

这是开始实施对除石油、天然气之外各类矿产资源及其勘查开发进行统一管理的阶段,也是地矿行政法律法规体系和管理机构建立与逐步完善的阶段。

4、自1998年3月始。

按照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机构改革方案,一是撤并原地质矿产部、国家土地管理局、国家海洋局和国家测绘局,组设统一管理的国土资源部,将原国家计划委员会、煤炭工业部、冶金工业部、化学工业部、中国核工业总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等部门和单位所行使或代行使的矿产资源管理政府职能全部交由国土资源部统一集中管理。

二是将原冶金工业部、煤炭工业部、化学工业部等改组为相应的国家局,统一交由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管理。

从而使矿产资源及其勘查开发真正实现了集中统一管理。

  通过这次政府机构改革,在中国矿业管理体制改革方面取得土突破性进展。

 

中国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概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事业在曲折的道路上获得空前的大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中国已找到168种矿产,世界上已知的有用矿产在我国均有发现。

发现的矿产地有20多万处,其中2万多处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勘查工作,探明储量的矿产从1949年的2种增加到1996年的153种,其中能源矿产8种,金属矿产54种(黑色金属矿产5种,有色、稀有稀土金属矿产41种,贵重金属矿产8种),非金属矿产88种,其他水气矿产(地下水、矿泉水、二氧化碳气)3种。

  据地质矿产部门分析计算,至1996年底止,中国各省市(台湾未进行统计)全部矿产累计探明储量潜在价值总值达985 148亿元,成为世界第三资源大国。

人均45种主要矿产探明储量潜在价值81 891元,在世界上由80年代的第80位上升到第53位。

在大规模地质堪查工作取得丰硕成果的基础上,中国矿业获得蓬勃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据统计,至1996年底,全国国有矿山8991座,非国有小型矿山、乡镇集体和个体小矿22.13万个。

1996年全国矿石总产量420 000万吨,其中原煤产量137 500万吨,为1949年的403倍;原油产量达15852万吨,为1949年的1320倍;天然气201.20亿立方米,为1949年的2874倍;铁矿石达25 228万吨,为1949年的427倍。

黄金121吨,为1949年的30倍;食盐2792万吨,为1949年的9.35倍。

以矿产资源为原料加工的矿产品也大幅度增长。

1996年中国钢产量达10 003万吨,为1949年的169倍;10种有色金属达523.10万吨,为1949年的402倍;化肥2718.7万吨,为1949年的4530倍;硫酸1853万吨,为1949年的463倍;水泥49 212万吨,为1949年的745倍。

  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工作的发展历程,可概分为3个大的发展阶段,即:

蓬勃发展阶段、曲折发展阶段和快速发展阶段。

1、蓬勃发展阶段 1952~1957年,国家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在这期间,矿产勘查开发工作根据国家发展重工业的需要,围绕以铁矿、煤矿为重点进行。

一方面对重点矿区进行勘查开发;另一方面在新的地区开展地质普查找矿工作,以求发现新的矿产地,为建设新矿山、扩大矿业开发规模提供新的矿物原料基地。

在新油田的开拓、油矿地质找矿、石油地质勘查、金属矿产和非金属矿产勘查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展。

2、曲折发展阶段 指1958~1978年的20年间。

这个时期矿产勘查开发方面最突出的成就是大庆油田等一系列大油田的发现与勘查开发的成功。

煤田、铀矿、地热、铁矿、有色金属等的勘查开发也取得了一些进展。

之所以称为曲折发展阶段,是因为这20年间矿产勘查开发事业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经历了"大跃进"和"文革"两次大的波折。

3、快速发展阶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通过拨乱反正,重新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从此,中国矿产开发工作与整个国民经济一样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矿产勘查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

(1)非金属矿产地质勘查获丰硕成果;

(2)石油、天然气在保持东部开发区稳产的同时,西部地区和海域地质勘查方面又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3)黄金地质勘查大丰收;(4)铜矿勘查亦产生了新的突破;(5)煤田地质勘查在陕、蒙、晋、交界地区发现并成功勘探了具有几千亿吨储量规模的神府、东胜煤田等一批煤田。

中国矿产资源概貌

  中国是世界上疆域辽阔、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种齐全配套、资源总量丰富的国家,是具有自己资源特色的一个矿产资源大国。

  一、 矿产成矿地质背景条件

  矿产资源是地壳在其长期形成、发展与演变过程中的产物,是自然界矿物质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经一定地质作用而聚集形成的。

不同的地质作用可以形成不同类型的矿产。

依据形成矿产资源的地质作用和能量、物质来源的不同,一般将形成矿产资源的地质作用,即成矿作用分为内生成矿作用、外生成矿作用、变质成矿作用与叠生成矿作用。

内生成矿作用是指由地球内部热能的影响导致矿床形成的各种地质作用。

外生成矿作用是指在太阳能的直接作用下,在地球外应力导致的岩石圈上部、水圈、生物圈和气圈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在地壳表层形成矿床的各种地质作用。

变质成矿作用是指由于地质环境的改变,特别是经过深埋或其他热动力事件,使已由内生成矿作用和外生成矿作用形成的矿床或含矿岩石的矿物组合、化学成分、物理性质以及结构构造发生改变而形成另一类性质不同、质量不同矿床的地质作用。

叠生成矿作用是一种复合成矿作用,是指因多种成矿作用复合叠加而形成矿床的一种地质作用。

这四种不同的成矿作用形成四类不同的矿床,即内生矿床、外生矿床和叠生矿床。

一个地区范围内矿产能否形成、形成多少与优劣均与该地区的成矿地质条件的好坏直接相关。

  一个国家矿产资源的丰度,除地质条件外,与可供储矿的疆域空间条件直接有关。

在同等有利成矿的地质条件下,疆域越是辽阔,矿产资源就越丰富。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疆域辽阔,沃野千里,山川纵横,景色秀丽,湖沼盆地星罗其布,地貌极为雄伟壮观。

西部多高山峻岭,东部多丘陵、平原。

这广袤无垠的大地和复杂多样的地质地貌为储存丰富多彩的矿产资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另外,在幅员辽阔的中国大地上,各断代地层发育齐全,自太古宇到新生界均有分布;从太古宙到新生代这30多亿年的时间里,中国大地经历了多期广泛而又剧烈的岩浆活动,形成了多种类型的岩浆岩,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中国是欧亚大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球地壳运动和构造演化的产物。

按板块构造的观点来看,中国位于欧亚板块的东南部,东与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板块项链,南与印度板块相接。

中国大陆正是处在这几大板块的接壤地区,并受几种不同大地构造单元的影响,因此为形成多样性的矿产创造了良好的地质构造条件。

正是由于以上诸种因素,才使得中国成为一个矿产资源大国。

  二、 中国主要矿产资源简况

新中国成例50年来,开展了大规模矿产地质勘察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现已发现的矿产有168种,探明有一定数量的矿产有153种,其中能源矿产8种,金属矿产54种,非金属矿产88种,水气矿产3种,探明储量潜在价值仅次于美国和原苏联,居世界第三位,是世界上矿产资源最丰富、矿种齐全配套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

  1、 能源矿产 能源矿产是我国矿产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煤、石油、天然气在世界和中国的一次能源消费构成中分别为93%和95%左右。

由于矿物能源在一次能 源消费中占有主导地位,因而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特别重要的战略意义。

中国能源矿产资源种类齐全、资源丰富、分布广泛。

已知探明储量的能源矿产有煤、石油、天然气、油页岩、铀、钍、地热等8种。

中国煤炭资源相当丰富,据地质工作者对煤炭资源进行远景调查结果,在距地表以下2000米深以内的地壳表层范围内,预测煤炭资源远景总量达50592亿吨。

到1996年底止,探明储量的矿区5345处保有储量总量10025亿吨。

我国保有储量总量中的精查储量2299亿吨,与世界探明可采储量相比,中国煤炭储量位于独联体、美国之后,据世界第三位。

  石油是工业的血液,是现代工业文明的基础,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重要能源之一。

20世纪石油工业的迅速发展与国家战略、全球政治、经济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世界经济、国家关系和人们生活水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中国是石油资源较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分布比较广泛,在32个油区探明地质储量有181.4亿吨。

据美国《Oil &Gas》1997年报道,世界石油剩余探明可采储量1390亿吨,中国1997年公布的剩余探明可采储量22.41亿吨,居世界第11位。

全国共有盆地319个,据对其中145个盆地估算,资源量达930亿吨;其中,以证实有油田存在的有24个盆地,拥有资源量758.9亿吨,占总资源量的84.48%;已发现有油气的盆地有42个,拥有资源量75.66亿吨,占总资源量的7.39%。

天然气(包括沼气)是重要能源矿产资源之一,也是国内外很有发展前景的一种清洁能源。

中国天然气资源相当广泛,在石油盆地和煤盆地中均有不同程度的产出。

资源量也比较丰富,专家预测我国天然气资源量约有70万亿立方米(煤层气约占一半)。

截止1996年底,我国天然气剩余可采储量0.7060万亿立方米,世界天然气剩余可采储量143.95万亿立方米,中国约居世界第21位。

中国是铀矿资源不甚丰富的一个国家。

据近年我国向国际原子能机构陆续提供的一批铀矿田的储量推算,我国铀矿探明储量居世界第10位之后,不能适应发展核电的长远需要。

地热资源是指能够为人类经济地开发利用的地球内部的热资源,也是一种清洁能源。

中国地热资源分布较广,资源也较丰富。

  2、 金属矿产 中国金属矿产资源品种齐全,储量丰富,分布广泛。

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54种。

即:

铁矿、锰矿、铬矿、钛矿、钒矿、铜矿、铅矿、锌矿、铝土矿、镁矿、镍矿、钴矿、钨矿、锡矿、铋矿、钼矿、汞矿、锑矿、铂族金属、锗矿、镓矿、铟矿、沲矿铊矿、铪矿、铼矿、镉矿、钪矿、硒矿、碲矿。

各种矿产的地质工作程度不一,其资源丰度也不尽相同。

有的资源比较丰富,如钨、钼、锡、锑、汞、钒、钛、稀土、铅、锌、铜、铁等;有的则明显不足,如铬矿。

  3、 非金属矿产资源 中国非金属矿产品种很多,资源丰富,分布广泛。

已探明储量的非金属矿产有88种,为金刚石、石墨、自然硫、硫铁矿、水晶、刚玉、蓝晶石、夕线石、红柱石、硅灰石、钠硝石、滑石、石棉、蓝石棉、云母、长石、石榴子石、叶蜡石、透辉石、透闪石、蛭石、沸石、明矾石、芒硝、石膏、重晶石、毒重石、天然碱、方解石、冰洲石、菱镁矿、莹石、宝石、玉石、玛瑙、颜料矿物、石灰岩、泥灰岩、白垩、白云岩、石英岩、砂岩、天然石英砂、脉石英、粉石英、天然油石、含钾砂叶岩、硅藻土、页岩、高岭土、陶瓷土、耐火黏土、凹凸棒石黏土、海泡石黏土、伊利石黏土、累托石黏土、膨润土、铁矾土、橄榄岩、蛇纹岩、玄武角闪岩、辉长岩、辉绿岩、安山岩、闪长岩、花岗岩、珍珠岩、浮石、霞石正长岩、粗面岩、凝灰岩、火山灰、火山渣、大理岩、板岩、片麻岩、泥炭、盐矿、钾盐、镁盐、碘、溴、砷、硼矿、磷矿。

  三、中国矿业资源的主要特点

   我国矿产资源既有优势,也有劣势。

优劣并存的基本态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矿产资源总量丰富,人均资源相对不足;2、矿产品种齐全配套,资源风度不一;3、矿产质量贫富不均,贫矿多,富矿少;4、超大型矿床少,中小型矿床多;5、共生伴生矿多,单矿种矿床少。

中国矿业发展简史

  矿业是人类从事生产劳动古老的领域之一。

矿业的发展与扩大矿产资源的开发 利用,对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与进步产生了巨大的、无可替代的促进作用。

中华民族的祖先和世界上许多民族一样,从他们诞生之日起,就开始从事矿产开发利用活动。

历史学家将人类历史划分为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都是以当时人们开发利用的主要矿产种类为特征。

正是我们的祖先在适应自然、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在发现矿产、认识矿产与开发利用矿产的过程中,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为今天大规模的矿业开发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因此,在研究我国矿业现状时,首先概略地分析研究我国矿业开发历史是有益的。

  我们伟大祖国的辽阔疆域是世界人类诞生、繁衍与发展的重要地区 。

从距今200万年起中华民族的祖先就生活、劳动与繁衍在这广袤无垠的土地上。

从远古时起至1840年鸦片战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起诉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