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李时珍 教案教学设计文档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226126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李时珍 教案教学设计文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精选李时珍 教案教学设计文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精选李时珍 教案教学设计文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精选李时珍 教案教学设计文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精选李时珍 教案教学设计文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选李时珍 教案教学设计文档Word文档格式.docx

《精选李时珍 教案教学设计文档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李时珍 教案教学设计文档Word文档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选李时珍 教案教学设计文档Word文档格式.docx

“雨下得怎样?

”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

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

“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

”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

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

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

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

教学目标:

要练说,得练听。

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

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

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

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

1学会本课的15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诊费、职业、救死扶伤、病症、有效、情况、严寒酷暑、拜访、品尝、

判断、纲目、书籍、译成”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李时珍为病人解除痛苦立志学医,不怕艰辛编写《本草纲目》的坚定意志及刻苦钻研、勤于

实践、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忘我的精神。

4.学习课文按一定顺序记叙的方法。

思想教育:

体会李时珍的坚定意志及刻苦钻研、勤于实践、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忘我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着重理解李时珍为什么要重新编写一部完善的药物书和他怎样为编写作准备。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进行读懂自然段的训练。

教学准备:

查询有关资料、教学课件、有关图片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简介李时珍。

教师谈话简介李时珍。

李时珍是明朝的一位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

他的一生成就很多,他为了编写《本草

纲目》,研读过八百多种医药书籍和有关资料,为了考察访问,采集标本,行程一万余里。

他编写的《本草纲目》

是世界医药科学宝库中的一部经典著作。

(二)学生初读课文,学习生字,理解词语。

体会出“严寒酷暑”在本课中的意思为李时珍无论在非常寒冷的冬天,还是非常炎热的夏天,都在赶路,都在爬山,

都在采药。

(三)出示重点词语,让学生巩固练习。

救死扶伤——救:

帮助,使脱离困难或危险。

扶:

扶助。

抢救快要死的人,照顾受伤的人。

现在形容医务工作者全

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崇高精神。

疑难病症——疑:

不能解决的,不能断定的。

病因不明很难医治的疾病。

世代行医——行:

实际地做。

祖祖辈辈当医生为人治病。

本草纲目——世界医药科学宝库中的一部经典著作。

全书共52卷,记载药物1892种,药方11096个,药物形态图1160幅。

先后被译成拉丁、法、日、朝、德、英、俄等10余种文字,流传全世界。

诊费——诊:

医生为断定病症而察看病人身体内部外部的情况。

费:

诊治疾病所收的钱。

中医专指药费以外的诊断

病情所收的钱。

(四)作业。

1.书写生字及词语。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导言:

在我国医学史上涌现出很多有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

他们为了解除百姓的疾苦,历尽千辛万苦,创建了中国医学的宝库,为中国人民及世界人民作出了贡献。

他们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今天我们要了解和学习他们之中的一位。

请学生齐读课题。

2.导入新课后,教师出示李时珍的画像后提问:

李时珍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谁能用以下几个词语说一句话,来介绍一下李时珍。

随后教师用卡片出示课文中的主要词语——医学家、伟大、本草纲目、药物学家、湖北、蕲春。

让学生用不同的句式训练说话。

(1)我国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是湖北蕲春人,他写了一本书叫《本草纲目》。

(2)《本草纲目》是我国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编写的,他是湖北蕲春人。

(3)李时珍出生在湖北蕲春,他是我国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曾经编写过《本草纲目》。

让学生这样连词成句介绍人物,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了李时珍的身份和贡献,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3.谈话导入:

李时珍在怎样的情况下立下当医生的志愿?

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的2、3自然段。

(二)学习2、3自然段。

1.让学生默读2、3自然段,用“——”标出“父亲”对李时珍学医不同态度的两个句子,再从这两个句子中找出两个表示意思相反的词,用“△”标出。

即不愿意和同意。

2.学生标画后,教师引导学生将这两个词放在一起想一想,有什么疑问吗?

学生通过默读思考,对这两句话进行比较,提出问题:

李时珍的父亲先不愿意让他学医,后来为什么又同意了?

3.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解疑。

组织学生讨论:

父亲“不愿意”的原因是什么?

“同意”又是为什么?

用“因为……所以……”的句式回答。

因为那时候行医是被人看不起的职业,医生的生活比较清苦,父亲出于对儿子的爱,所以不愿意李时珍当医生。

因为李时珍看到医生能救死扶伤,就立下行医的志愿。

从此,他就处处留心向父亲学习,暗自记下不少药方。

在父亲想不出有效的药方时,他能说出对症的良方。

他的坚定志向和好学精神感动了父亲,所以父亲才同意他学医。

以上教学,教师引导学生经历了对课文内容由初步理解——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既训练了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又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李时珍行医的目的是一心为病人解除痛苦,丝毫没有考虑到他个人的利益,他的思想境界是崇高的。

4.谈话导入:

李时珍不仅有远大的志向,还有实际行动,使得他22岁开始给病人治病。

课文除了写李时珍立志学医,还写了什么?

板书:

编书

(三)学习第4自然段。

1.引导学生围绕编书质疑。

(1)李时珍为什么要编写《本草纲目》?

(2)李时珍是怎样编写《本草纲目》的?

(3)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结果如何?

教师可以将学生提出的问题逐一板书出来,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层次结构,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打下基础。

接着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质疑的问题展开教学。

2.引导学生答问解疑第一个问题:

即李时珍为什么要编写《本草纲目》?

(1)课文中哪个自然段说明这个问题?

学生速读课文后,知道是课文中的第4自然段。

(2)让学生默读第4自然段,标出有几句话,想想每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将第4自然段分成三层,思考每层的意思是什么?

(3)组织学生对上述问题进行集体讨论。

(4)在学生初步了解层意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概括第4自然段的意思。

电脑出示句子,针对课文第4自然段第三层写的是什么,让学生比较异同。

①让学生先读第1、第2两句,看看有什么不同?

(第2句比第1句多了“完善”一词。

②引导学生理解“完善”一词。

(“完善”即完整又很好。

③为什么要添上“完善”一词?

(因为旧的药物书有不少缺点,所以要编一部完善的药物书。

④旧的药物书有哪些缺点?

(旧的药物书有三大缺点:

不全面、不详细、有错误。

⑤教师及时点拨,旧的药物书有这些缺点,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

你能联系实际说说吗?

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调动了学生积极性,训练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使学生对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一书的必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⑥指名读幻灯中的第2句和第3句,想想第3句多了什么词?

为什么用上这个词?

第3句多了“重新”一词。

因为旧的药物书有毛病,所以要重新编写。

⑦教师可追问,从这里看出李时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对病人高度负责的人。

⑧指名分别读幻灯中的句子,请同学们想一想:

在这三句中,哪一句可说明第4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在分析的基础上学生选择了第3句。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比较三个句子的异同,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重点词语的理解,领会了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和深刻性;

还沟通了句与句之间的联系,为理解自然段意思奠定了基础;

而且使学生体会出李时珍具有对病人高度负责的精神。

(四)有感情地朗读1至4自然段。

第三课时

(一)检查朗读全文。

(二)学习第5自然段。

引导学生答问解疑第二个问题:

李时珍是怎样编写《本草纲目》的?

1.为了写这部完善的药物书,李时珍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学生速读第5自然段回答。

李时珍从两方面作准备:

一是在治病的时候注意积累经验;

二是亲自到各地去采药。

2.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李时珍是怎样到各地去采药的。

①电脑出示句子。

他不怕山高路远,不怕严寒酷暑,走遍了出产药材的名山。

②指名读句子,想一想,李时珍为了采药,做了什么?

从中看出李时珍具有什么品质?

③集体讨论:

李时珍为了采药,走遍了出产药材的名山。

从中看出李时珍不怕困难。

④让学生说一说句中哪些词语最能反映出这个品质?

“走遍”指出产药材的名山,李时珍能去的,都去了。

从这个词可看出李时珍不怕困难。

“不怕山高路远”指山再高再险,李时珍也要上;

路再远,再艰难,李时珍也要去。

从这儿可看出李时珍不怕困难。

“不怕严寒酷暑”指无论是非常寒冷的冬天,还是非常炎热的夏天,李时珍都在赶路,都在爬山,都在采药。

从这儿看出李时珍不怕困难。

教师在学生找出的重点词语下面做重点符号,为指导学生朗读服务。

⑤有感情地朗读。

怎样读,才能突出李时珍具有不怕困难的品质呢?

在学生品词、品句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重读“山高路远”、“严寒酷暑”、“走遍”,突出困难之多;

读两个“不怕”稍加停顿,突出李时珍不畏艰难的精神之可贵。

采用范读、评读形式朗读句子,加深理解。

⑥小结学习方法。

教师与学生共同回顾学习上述句子的方法和步骤。

让学生思考:

是分几步读懂句子的。

电脑出示学法:

1、读句子,思考李时珍为采药做了什么?

从中看出他具有什么品质?

2、说一说是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

3、有感情的朗读。

⑦运用上述方法,学习第5自然段的第3、4、5句。

学生按上述方法自学3、4、5句,然后小组讨论,再集体交流。

从第3句可看出李时珍不怕困难。

从第4句可看出李时珍虚心好学。

通过挖掘“上万里路”、“千百个”及“拜访”等词的含义加深理解。

从第5句可看出李时珍具有科学态度和献身精神。

通过挖掘“亲口品尝”一词的含义来理解。

⑧师生合作读第5自然段,加深对李时珍崇高品质的认识。

过渡:

李时珍花了整整27年的时间,终于编写成了著名的药物书《本草纲目》。

后人是怎样评价它的呢?

(三)学习第7自然段。

引导学生答问解疑第三个问题:

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结果如何?

1.学生自由读第7自然段,边读边想:

为什么说《本草纲目》是一部伟大的著作?

引导学生抓住以下词语体会:

“一百多万字”、“一千八百多种”、“每一种”、“几国”、“世界流传”。

从上述词语可体会出《本草纲目》是一部全面、详细、正确、完善的药物书。

李时珍不愧是一名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

2.齐读第7自然段,加深理解。

(四)总结全文。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让学生做填空练习,达到总结全文,回归整体的目的。

【板书设计】

立志学医救死扶伤

16李时珍

编写药书历尽艰难

课后小记:

【小资料】

李时珍(1518~1593)字东壁,号濒湖,蕲(q0)州(今湖北省蕲春县)人,我国明代杰出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

他家世代行医,在父亲的影响下,李时珍自幼喜欢读医药书,并常跟随父亲到山中采药。

在封建社会里,行医被人看成是“下九流”的职业。

父亲想改换门庭,不让他再当医生,竭力督促他读经书,念八股文,让他走科举做官的道路。

李时珍只好硬着头皮读起八股文来,14岁那年考中了秀才。

可是,他对读经书、学八股实在不感兴趣,却越来越热爱医学,常常背着父亲攻读医书,并处处留心向父亲学医,暗自记下了不少药方。

因此直到22岁,连续三次参加考举人的会试,都名落孙山,还生了一场大病。

父亲看到儿子志在医学,只好放弃了原来的打算。

从此,李时珍悉心研究医学,走上了新的道路。

李时珍24岁正式随父行医,一面学医,一面研究医药书。

他发现历代的医药书中,有不少缺点和错误,决心重新整理补充,编写一部比较完善的药物书。

为了写好这部书,他阅读了800多种医学著作,花了整整10年时间。

35岁时,他开始编写新的药物书。

他深入民间向农民、渔民、樵夫、药农、猎人请教;

他先后到过湖北武当山、江西庐山、江苏茅山以及安徽、河南、湖北等地采集药物标本,品尝草药,辨别药性。

经过27年的艰苦劳动,终于在他61岁时写成了一部药物书——《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共有52卷,190万字,收药物1892种,其中新增药物374种。

它总结了16世纪以前我国人民丰富的药物经验,对后世药物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是我国药物学史上的一部巨著;

17世纪传入日本和朝鲜,后又被翻译成拉丁文、法文、俄文、德文、英文等多种文字,流传到世界各地,成为全世界人民的宝贵财富。

资料提供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