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龙溪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223101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0.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潮州龙溪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潮州龙溪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潮州龙溪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潮州龙溪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潮州龙溪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潮州龙溪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Word下载.docx

《潮州龙溪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潮州龙溪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Word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潮州龙溪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Word下载.docx

走到这一步,并不是自己没有努力,而是客观原因使然,不应该再苛求自己。

就这样,自信、幽默、风风火火的白岩松又回来了!

A.信心百倍    B.炙手可热    C.吃闲饭    D.释然

B(信心百倍:

有很大的自信心。

炙手可热:

指手一挨近就感觉到热,比喻气焰很盛,权势很大。

贬义。

吃闲饭:

只知道吃饭不知道干活。

 释然:

释怀,疑虑、嫌隙等消释后心中平静的样子。

释:

消除。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感动中国”将镜头对准生动的现实生活,聚焦于推动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主体力量,解读了平凡中的伟大。

B.“文字恐惧症”最可怕的危害在于它可能使语言的教学行为完全丧失其教育学上的意义,甚至完全阻断有效阅读供给主体精神滋养的途径。

C.人大会议上,许多有识之士认为,安全、诚信以及防止传统文化不受污染等问题,目前已经成为制约互联网行业进一步发展的最大瓶颈。

D.新生代农民工除了关注工资待遇外,对工作环境和社会保障条件也越发重视,那些环境恶劣、保障缺失的企业,他们将说“不”。

A(B语序不当,应先说阅读,再说其再教育学上的意义;

C多重否定不当,去掉“不”字;

D成分残缺,在“那些”前加上介词“面对”。

4.下列语段中的空缺处,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太阳已经下山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明明还在前边不远处的人,拐个弯儿就不见了,吓得我赶快跑了几步,生怕被丢下。

①脚下细细的小路淹没在草丛里②树木茂盛的枝叶挡住了视线③一颗星星不甘寂寞地闪着微光④仿佛在招呼同伴们早早出来布置天幕⑤天边最后的一点霞光正在被黑夜慢慢吞噬⑥夜虫也开始轻声鸣叫,演奏起黄昏圆舞曲

A.③⑥④⑤②①B.①②③⑤⑥④

C.⑤③④⑥①②D.⑥③⑤④①②

C(根据空间和视线的变化,考虑前后句的衔接。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醒心亭记

曾 巩

①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欧阳公作州之二年,构亭曰“丰乐”,自为记,以见其名义。

既又直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曰“醒心”,使巩记之。

②凡公与州宾客者游焉,则必即丰乐以饮。

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以见夫群山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

故即其事之所以然而为名,取韩子退之《北湖》之诗云。

噫!

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而名之以见其实,又善者矣。

③虽然,公之作乐,吾能言之。

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天下之学者,皆为才且良,夷狄鸟兽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公乐也。

一山之隅,一泉之旁,岂公乐哉?

乃公所以寄意于此也。

④若公之贤,韩子殁数百年而始有之。

今同游之宴客,尚未知公之难遇也。

后百千年,有慕公之为人,而览公之迹,思欲见之,有不可及之叹,然后知公之难遇也。

则凡同游于此者,其可不喜且幸欤!

而巩也,又得以文词托名于公文之次,其又不喜且幸欤!

⑤庆历七年八月十五日记。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群山相环,云烟之相滋     滋:

滋扰

B.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     涯:

水边

C.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      憾:

怨恨

D.韩子殁数百年而始有之     殁:

A(滋:

滋生、蔓延。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自为记,以见其名义

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B.

凡公与州宾客者游焉

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

C.

则其心洒然而醒

徐而察之

D.

今同游之宴客,尚未知公之难遇也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C(A以:

连词,表目的/连词,表原因;

B焉:

兼词,相当“于之”,在那里/疑问代词,什么C均表修饰关系;

D之:

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的。

7.下列各句编成了四组,全部表现“公之乐”的一组是()(3分)

①则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  ②一山之隅,一泉之旁  ③天下之学者,皆为才且良④夷狄鸟兽草木之生者  ⑤则凡同游于此者,其可不喜且幸欤!

A.①③④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A(①“其心洒然而醒”是“乐”的实质,虽然是“或醉且劳”者之乐,但是也是欧阳公之乐;

②由“一山之隅,一泉之旁,岂公乐哉”可知这不是“公之乐”;

③④由“天下之学者,皆为才且良,夷狄鸟兽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公乐也”可知均是“公之乐”;

⑤是写同游者的“喜”与“幸”。

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写欧阳公以“醒心”命亭,而曾巩为这作记,并与欧阳修的文章《丰乐亭记》巧妙地联系在一起,以“醒”贯穿全文。

B.本文虽为“记”,却主要围绕欧阳公的“醉”“乐”“醒”展开议论,体现了曾巩散文平正周详而长于议论的特点。

C.作者指出欧阳公“醉”只是表象,“醒”方是实质,“乐”则是体现,而这种“乐”就在于“一山之隅,一泉之旁”的山水之乐。

D.正如韩愈诗所说:

“应留醒心处,准拟醉时来。

”欧阳公筑亭题名的含义就是为了使人在国泰民安的太平盛世中能“洒然而醒”,而这也正是本文的主旨所在。

C(“这种‘乐’就在于‘一山之隅,一泉之旁’的山水之乐”错。

原文已经说明,欧阳公的“乐”是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

国君无为不治,百姓安居乐业,人才各显其能,万物自然生长。

9.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0分)

(1)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

(3分)

翻译:

有人喝醉并且劳累了,就一定会到醒心亭观望风景。

[“或”1分,“即”1分,句意1分]

(2)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而名之以见其实,又善者矣。

(4分)

欧阳修真可以说擅长从山泉之间获得乐趣,而给它们取名来显示它们的实际情况,又是更擅长的了。

[“可谓”判断句式1分,“名之”1分,“善”1分,“其实”1分]

(3)则凡同游于此者,其可不喜且幸欤!

所以凡是与他在这里同游的人,难道可以不感到欢喜、幸运吗?

[“凡”1分,“其可……欤”反问1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

在滁州的西南方,一条泉水的旁边,欧阳公担任滁州太守的第二年,在那里修建了一座亭子叫“丰乐亭”,他自己写了一篇《丰乐亭记》,来说明它的名称的由来。

之后又在距离丰乐亭东面几百步的地方(直译:

笔直朝丰乐亭的东面走几百步),找到一处山势高的地方,修建了一座凉亭叫“醒心亭”,让我为它写一篇记。

只要欧阳公和州里的宾客一道游玩,就一定会到丰乐亭饮酒。

(他)有时喝醉或劳累了,就一定会到醒心亭眺望四周,只见到那群山环绕,白云、山岚、水气滋生、蔓延,一望无际的旷野,花草树木茂盛,山泉岩石秀丽,让他们眼睛所看到的都是清新之景,耳朵所听到的都是清新之音,从而他们的心也因惊奇而醒来,甚至想久待在这里而忘了回去。

所以欧阳公根据这些事为它取名“醒心亭”,“醒心”二字取自韩愈《北湖》一诗的句子。

唉!

他真可以说擅长从山泉之间获得乐趣,而且给它们取名来显示它们的实际情况,又是更擅长的了!

虽然如此,欧阳公这样做的快乐,我却能解释它。

我们的国君在上能宽大化民,不用刑罚;

我们的人民在下生活充裕,没有怨恨;

天下的求学的人都贤德、有才能;

不论边远地区的人,还是鸟兽草木生长的生存,都适当合宜,这才是欧阳修的快乐。

而只是呆在一座山的角落、一池泉水的旁边,难道是欧阳公的快乐吗?

这其实是欧阳公用来在这里寄寓他的理想呀。

像欧阳公的贤德,韩愈死后的数百年才有。

现在与他同游的宾客,都还不知道欧阳公的难得。

以后的百千年,有人仰慕欧阳公的为人,来参观他的遗迹,想要见他一面,却有没办法再见到的感叹(或“有比不上他的感叹”),然后才知道欧阳公的难得。

而我又可以借着这篇文章在他的文章之后使自己扬名,难道不更加感到欢喜、幸运吗?

10.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7分)

夏日三首(其一)张耒

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

蝶衣晒粉花枝舞,蛛网添丝屋角晴。

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

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樵渔过此生。

(1)颈联中“邀”、“纳”二字极为传神,请简要分析。

(2)请分析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3分)

答案要点:

(1)“邀”字有“邀请”之意,采用拟人手法,把月光写得很有情味,晃动的月影好像是疏帘请来一样;

“纳”有“收纳”之意,展开想象,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溪声好像可以用虚枕装起来一样。

(释义1分,手法2分,分析1分。

共4分)

(2)这首诗写了清静的夏日村落,乡村中的疏朗的月影,嘈嘈的溪声,表现出诗人喜爱乡村生活(1分),追求清闲(清净、安宁)的心境以及归隐村野、终老乡间的愿望(或抒发诗人淡泊名利、归隐田园的情怀)。

(2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

答对一空给1分)(6分)

(1)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______________;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______________。

(韩愈《师说》)

(2)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曹操《短歌行》

(3)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堑无涯。

(柳永《望海潮》)

(4)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1)犹且从师而问焉;

而耻学于师

(2)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3)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

(4)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一15题。

手机文学的艺术诉求与文化缺失

蒋信伟

(1)手机文学不是文学的大餐,而是文学的点心。

点心虽小,却别有风味。

手机文学不可能也不必要承载多厚的社会内容,获得多大的艺术感染力,甚至可以说,手机文学应当是一种“笑”的文学,应该在“笑”字上做文章,能够给人以轻松释放、付诸一笑之感,在节奏快、压力大的现代生活中起到一种调节心情的作用。

如果说艺术张力是手机文学的存在之本,那么幽默、讽刺、灵动是手机文学的生命之根。

(2)幽默可以解开心情凝滞的结扣,释放出生命快乐的种子。

幽默风趣,足以让人开心一笑。

讽刺如果离开了幽默,就会丧失内在的艺术韵味,成为一种变相的挖苦与谩骂。

绝妙的讽刺总是和幽默互为表里、融为一体的。

(3)灵动则是生命智慧的自然流露,是创作者与读者之间“心有灵犀”。

换句话说,也就是创作者说出了读者想说却没有说出,或者没有想到却极想想到的东西。

其实,正如幽默与讽刺交互相融一样,灵动有时也融合在幽默与讽刺之中,从而形成一种多样化的审美意味。

当然,在这种幽默、讽刺、灵动的审美追求之中,不时也透露出后现代的气脉,表现为平面化、碎片化、解构化的艺术倾向。

(4)手机文学的产生,说到底是技术消费时代对文学产生冲撞的结果,也是文学嫁接现代商业生活方式的结果。

走产业化之路,追求商业利益,是手机文学的初衷。

下载、发送成为事关手机文学命运的两件大事。

就传统文学来说,手机文学在技术时代、市场经济的双重语境下,难以避免要犯下“两宗罪”,也就是机械复制和过分媚俗求利。

(5)手机文学在机械复制和过分媚俗求利双重缺失影响下,必然产生大量的“快餐文化”甚至“文化垃圾”。

手机也就不再是文学的一块阵地,相反,却成为了文学沙化的制造者。

点心固然花样繁多、别有味道,但是变了质的点心毕竟是有害的,对于广大手机文学读者来说,“变了质”的手机文学无疑也会成为一种潜在的“文化毒害”。

因而,不能不说,手机文学悄然兴起的背后也隐含着文化的缺失与忧虑。

(6)不可否认,手机文学在大众文化时代的文学建设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对它的任何一种夸大或贬低都是不切实际的妄谈。

正视手机文学的艺术诉求和文化缺失,对于引导手机文学朝着健康、优质的方向发展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选自《文汇报》)

12.根据文意,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手机文学无法承载丰厚的社会内容,因而它的艺术感染力不大。

B.手机文学大多令人开心释怀,因而受到许多节奏快、压力大的现代人的欢迎。

C.手机文学的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交流,常有“心有灵犀一点通”的美好感觉。

D.手机文学就像点心一样,固然花样繁多、别有味道,但是不能登大雅之堂。

E.手机文学在某些状态下也会变成为一种潜在的“文化毒害”。

F.要引导手机文学朝着健康、优质的方向发展,阻止手机成为了文学沙化的制造者。

A、D

(A.“艺术感染力不大”不仅仅是“无法承载丰厚的社会内容”这一个原因。

D.断定它“不能登大雅之堂”太绝对化了。

13.对手机文学“幽默”“讽刺”“灵动”三种特性相互关系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幽默”“讽刺”“灵动”相辅相成,是手机文学的根本特性。

B.手机文学惯用讽刺手法,正在演变为一种变相的挖苦与谩骂,缺乏幽默和灵动。

C.灵动是作者情感的自然流露,它必须与幽默、讽刺融合在一起,形成手机文学独特的审美意味。

D.当前手机文学平面化、碎片化、解构化的艺术倾向,是追求幽默、讽刺、灵动的结果。

A(B.讽刺“如果离开了幽默”,才会“丧失内在的艺术韵味,成为一种变相的挖苦与谩骂”。

C.灵动只是“有时”也融合在幽默与讽刺之中。

D.“平面化、碎片化、解构化的艺术倾向”是“后现代的气脉”的“表现”,是“在幽默、讽刺、灵动的审美追求之中”“不时”透露出的。

14.手机文学在大众文化时代的文学建设中有什么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

(1)积极作用:

调节心情,交流情感,减轻压力,给人带来快乐和方便。

(2)消极作用:

机械复制,过份媚俗求利,文化品位不高,出现“快餐文化”甚至“文化垃圾”。

(4分,每点2分)

15.根据文本内容,概括手机文学不同于传统文学的特点。

篇幅短,内容少。

轻松(“笑”),多为亲切风趣的内容。

需要下载和发送,受技术的限制。

(4分,写出1点得1分,写出两点得2分,写出3点得4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

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

作答前,务必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所选试题对应的信息点;

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祖父的表

斯丹•巴斯托[英]

那块挂在床头的表是我祖父的,它的正面雕着精致的罗马数字,表壳是用金子做的,沉甸甸,做工精巧。

这真是一块漂亮的表,每当我放学回家与祖父坐在一起的时候,我总是盯着它看,心里充满着渴望。

祖父病了,整天躺在床上。

他非常喜欢我与他在一起,经常询问我在学校的状况。

那天,当我告诉他我考得很不错时,他真是非常兴奋,“那么不久你就要到新的学校去了?

”他这样问我。

“然后我还要上大学。

”我说,我仿佛看到了我面前的路,“将来我要当医生。

“你肯定会的,我相信。

但是你必须学会忍耐,明白吗?

你必须付出很多很多的忍耐,还有大量的艰辛劳动,这是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

我会的,祖父。

“好极了,坚持下去。

我把表递给祖父,他紧紧地盯着它看了好一阵,给它上了发条。

当他把表递还给我的时候,我感到了它的份量。

“这表跟了我50年,是我事业成功的印证。

”祖父自豪地说。

祖父从前是个铁匠,虽然现在看来很难相信那双虚弱的手曾经握过那把巨大的锤子。

盛夏的一个晚上,当我正要离开他的时候,他拉住了我的手。

“谢谢你,小家伙”,他用一种非常疲劳而虚弱的声音说,“你不会忘记我说的话吧?

”一刹那,我被深深地感动了。

“不会,祖父。

”我发誓说,“我不会忘的。

第二天,妈妈告诉我,祖父已经离开了人世。

祖父的遗嘱读完了,我得知他把那块表留给了我,并说我能够保管它之前,先由我母亲代为保管。

我母亲想把它藏起来,但在我的坚持下,她答应把表挂在起居室里,这样我就能经常看到它了。

夏天过去了,我来到了一所新的学校。

我没有很快找到朋友,有一段时间内,我很少与其他的男孩交往。

在他们中间,有一位很富有的男孩,他经常在那些人面前炫耀他的东西。

确实,他的脚踏车是新的,他的靴子是高档的,他所有的东西都要比我们的好——直到他拿出了自己的那块手表。

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表不但走时极为准确,而且还有精致的外壳,难道这不是最好的表?

“我有一块更好的表。

”我宣称。

“真的?

”“当然,是我祖父留给我的。

”我坚持。

“那你拿来给我们看看。

”他说。

“现在不在这儿。

“你肯定没有!

”“我下午就拿来,到时你们会感到惊讶的!

”我一直在担心怎样才能说服母亲把那块表给我,但在回家的汽车上,我记起来那天正好是清洁日,我母亲把表放进了抽屉,一等她走出房间,我一把抓起表放进了口袋。

我急切地盼着回校。

吃完中饭,我从车棚推出了自行车。

“你要骑车子?

”妈妈问,“我想应该将它修一修了。

“只是一点小毛病,没关系的。

我骑得飞快,想着将要发生的激动人心的时刻,我仿佛看到了他们羡慕的目光。

突然,一条小狗窜入了我的车道,我死命地捏了后闸,然而,在这同时,闸轴断了——这正是我想去修的。

我赶紧又捏了前闸,车子停了下来,可我也撞到了车把上。

我爬了起来,揉了揉被摔的地方。

我把颤抖的手慢慢伸进了口袋,拿出了那块我祖父引以自豪的物品。

可在表壳上已留有一条凹痕,正面的玻璃已经粉碎了,罗马数字也已经被古怪地扭曲了。

我把表放回口袋,慢慢骑车到了学校,痛苦而懊丧。

“表在哪儿?

”男孩们追问。

“我母亲不让我带来。

”我撒了谎。

“你母亲不让你带来?

多新鲜!

”那富有的男孩嘲笑道。

“多棒的故事啊!

”其他人也跟着哄了起来。

当我静静地坐在桌边的时候,一种奇怪的感觉袭了上来,这不是因同学的嘲笑而感到的羞愧,也不是因为害怕母亲的发怒,不是的,我所感觉到的是祖父躺在床上,他虚弱的声音在响:

“要忍耐,忍耐……”我几乎要哭了,这是我年轻时代最伤心的时刻。

——选自《语文世界》(高中版),2004年6期

16.为什么说“这是我年轻时代最伤心的时刻”?

(4分)

【分析综合,体会含意】后悔自己未能听祖父的话;

(2分)由于自己太虚荣而不知忍耐,导致遭人羞辱。

(2分)(解析:

结尾这一段话在小说中有重要的内涵,联系上下文语境应该不难作答。

17.结合文本分析小说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5分)

【鉴赏形象】“我”是一个对未来有美好憧憬但又幼稚单纯、缺乏忍耐精神的男孩。

对未来有美好憧憬(有梦想有理想);

缺乏忍耐精神(沉不住气);

幼稚而单纯;

(解析:

总体概括“我的形象”得2分,能分点又结合文章内容,每一点写出得2点,任答2点可得满分。

18.依照文意,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你有关成长方面的感悟。

(6分)

【探究,创意解读】

感悟一:

人生的成功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要坚持不懈。

感悟二:

人生的成长需要忍耐沉得住气。

(忍耐在小说中反复出现,是小说要表达的一个重要主题。

通过对“忍耐”的内涵的把握,可以发掘作品的意蕴。

两点成长感悟不能脱离小说所揭示的意蕴。

感悟三:

脚踏实地,不要贪图虚荣。

(评分要求:

依照文本的文意,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感悟分多点展开)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程砚秋:

一曲清歌动九城

章诒和

①程砚秋有几个嗜好。

②他喜欢酒,也爱抽烟。

前面说,他是酒嗓,所以他不忌酒。

导演吴祖光曾说:

“唱了一辈子旦角的程砚秋却有着典型的男子汉大丈夫的气派。

这也表现在他的日常生活和嗜好方面。

譬如他抽烟抽的是粗大的烈性雪茄烟,喝酒也喝烈性的白酒,而且酒量很大,饮必豪饮。

③程砚秋最喜欢看电影,凡有名片上演,他是从不错过。

他外出喜欢穿中国长袍,这与经常西服笔挺的梅兰芳,大不相同。

所以,人们看见他是长袍一袭,手提一只公文包进电影院。

程砚秋多半是坐在楼上后排,有人怀疑他是远视,也有人认为他是怕别人认出自己。

④程砚秋的另一个爱好是打太极拳。

他不但打得好,功夫了得,且极有研究。

看过《春闺梦》的观众,就能从那段表现梦中情景的动作里,领略他的太极功夫。

举手投足之妙,与今天电影的“慢镜头”一般无二。

再加上且歌且舞,居然能唱完这一段[南梆子]之后,神色自如,不喘气,不出汗。

这凭什么呀?

就是凭他的唱工、做工和太极功力了。

⑤说到程砚秋的男子汉血性,就一定要讲他和日本人的斗争。

1937年,日军进城,北平沦陷。

日本人找北平梨园公会,要其组织艺人为捐献飞机唱义务戏。

“我不能给日本人唱义务戏,叫他们买飞机去炸中国人。

我一个人不唱,难道就有死的罪过?

谁愿意去唱谁就去唱,我管不了。

”第二年,梅兰芳隐居香港,余叔岩沉疴难挽,杨小楼病逝。

程砚秋继续支撑着舞台直到1942年,他不与伪政权合作,不唱义务戏,不去满洲国,剧场不留“官座”,这引起了当局的不满,迫害也就接踵而至了。

程砚秋聪颖过人,也坚毅过人。

1943年的8月,当得知金仲荪夫妻患病又遇房东催逼搬家的消息,他在电话里劝金先生不要太悲观,说:

“好戏还在后头,墨索里尼暂时休息,希特勒唱累了休息为时恐也不远了。

⑥面对种种非难,他决定息影务农。

1943年3月,程砚秋先后在北京海淀、青龙桥物色乡居房屋,弃艺务农。

紧张耕作,闲来读史临帖,这是程砚秋务农时期的日常生活内容。

应该说归隐西山,在程砚秋是蓄志已久的。

早年他在上海演戏的时候,就曾请老画师汤定之作《御霜图》,预示着入山隐退之意。

诗人周今觉为《御霜图》题诗四首。

其中的一首是这样写的:

“一曲清歌动九城,红氍毹衬舞身轻。

铅华洗尽君知否?

枯木寒岩了此生。

”在他心里,息影舞台、安于农事真的是一个不错的归宿。

用他自己话来说,就是:

“所谓好花看到半开时,何况是快落之花呢。

”但人又是复杂的,在以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