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业务学习资料秋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221689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60.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教师业务学习资料秋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语文教师业务学习资料秋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语文教师业务学习资料秋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语文教师业务学习资料秋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语文教师业务学习资料秋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教师业务学习资料秋Word下载.docx

《语文教师业务学习资料秋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教师业务学习资料秋Word下载.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教师业务学习资料秋Word下载.docx

我心目中的好课标准

第12周

2013.11.20

小学写字教学研究与策略

第13周

2013.11.27

教师,请学会解读文本

第14周

2013.12.4

探讨低年级写字教学方法

第15周

2013.12.11

“举起手来”的智慧

第16周

2013.12.18

构建读书意识,为学生插上腾飞的翅膀

第17周

2013.12.25

怎样评课

 

简约之美

——我的好课设计观

著名特级教师 

薛法根

语文,承载着太多的“使命”:

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言语能力、丰富精神世界、传承民族文化……由此,语文课千头万绪,模糊一片,甚至失却了纯真的“语文味”!

我以为“大道至简”,语文课必须反璞归真,体现一种“简约之美”,正所谓“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促发展”。

从教师的视角看,一堂好课应该这样设计:

教学目标简明。

一堂课彻底解决一两个学生切实需要解决问题,真正给学生留下点东西,比浮光掠影、蜻蜓点水、隔靴搔痒的教学要有效得多。

教学内容简约。

课堂教学的时间是个常数,是有限的,学生的学习精力也是有限的。

因此,选择学习的内容,特别是关乎学生终身受用的“核心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

课堂,也不需要把什么都讲透了,留下点悬念和空间,就是给学生自由和发展。

教学环节简化。

语文学习本身是一件简单的快活的事情。

我们没有必要设计那么多的学习环节,没有必要设置那么多的学习障碍(问题)和陷阱让学生去钻,没有必要搞得这么复杂、这么玄、这么深奥。

比如:

你是怎么体会到的?

孰不知体会的过程本身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

学生却因这种追根究底而感到恐惧,渐渐丧失了自己本应具有的探究精神。

“勤师培养了懒学生”!

这样的现象值得我们重视和深思!

教学方法简便。

简单意味着可以学习,是学生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

简便的方法、简捷的思路是为学生所喜欢,所乐意接受的。

好方法是真正能为人所用的有效的方法。

教学媒介简单。

语文教学可以活力不必要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技术,克服“浪费与作秀”。

现代教学技术(多媒体技术)使用过度,也会扼杀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独特的体验和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用语简要。

课堂中除却了一切不必要的繁文缛节,省去了不必要的言说,就如同秋天的天空一样明净,让人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简单的课堂,其独特的神韵就在于此!

其实,简单是一种教学中的大气度、大智慧!

它来源于对学生真切的、真诚的、真实的爱;

来源于教师丰厚的修养和教学艺术;

来源于对教学生活的发现和深刻的认识!

作文能力是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也是一个人全面素质的反映。

它不仅包含着一个人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表达能力、记忆能力等,而且还涵盖着一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和审美观等。

应该说,训练作文的过程也是训练做人的过程。

可是在过去的小学作文教学依然奉行作文教学的成人化和模式化,教学中总是重主题、轻感受,争功利、轻积累,重规范、轻个性,束缚多、梱绑紧。

作文教学存在着封闭、枯燥、脱离实际的现象,具体表现在:

(1)作文的评价标准不合理,评价起点高,模式单一。

(2)作文与生活没有紧密的联系,作文教学模式化,作文训练的主体失落、内容单一。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写作能力是语文综合素质的体现;

等等。

一方面强调了学生习作的自我表达 ,发展个性;

另一方面也强调了学生习作要适应社会,注重交流。

《语文课程标准》还强调“学生说话、写话、习作都是自内而外的表达,最能体现学生个体的兴趣、爱好、需要、愿望,最能反映学生独特的性格特征和气质特点。

在一定意义上说,没有学生的主体性存在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作文写作。

的确,写作是最富有个性、最富有创造性的劳动之一,要想使学生在这片天地中切实得到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锻炼和培养,教师就必须在作文教学的各环节中努力做到:

(1)注重兴趣培养,突出主体体验,当学生有了自已心里想说的话,有了对周围事物的观察,有了对现实生活的关注热爱,才能提起习作的兴趣,提高思维水平,重迁移、重运用。

只有强化了学生的语言积累,丰富了语言内存,学会了迁移运用,提高了思维的广阔性,学生才会“善于习作”。

(3)丰富习作内容和习作形式,拓宽表达空间,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习作 环境,学生才会“轻松习作”。

(4)淡化习作技巧,重实践、重过程、重交流。

引导学生在习作练习活动中学作文、用作文,开启生活之源,使学生渐渐领悟作文的原貌——源于生活,为了生活。

使学生提笔有目的,说话有对象,说了、写了以后有用处,把文章写“开”,把笔头写顺,先“放”后“收”。

只有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不断训练,把文章写得文通句顺了,才有可能谈及技巧。

(5)养成积累素材、修改文章、经常练笔的良好习惯,使学生“勤于习作”,乐写、善写,创造性地写。

作文是开放性的教学体系。

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再进行封闭式教学,只有开放与创新,加强作文与生活的联系、作文与各学科的联系,写作教学才能释放学生的生命活力;

只有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文化底蕴和生活体验,才能让学生在厚实的文化基础上创造性地抒写自我,表现世界。

贾志敏

舞台表演是一门艺术,课堂教学也是一门艺术。

两者间有相通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

前者重在结果,后者重在过程;

前者讲究的是美,后者讲究的是真;

前者观看的是“台上一分钟”,后者观看的是”台下十年功”。

一般来说,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是在课堂上。

因此,就有了“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向四十分钟要质量”的说法。

一堂好课就像艺术珍品,让人津津乐道,回味无穷。

怎样的课才算好课?

我认为,好的课,要体现三个教学原则:

1.要以学生为本。

时间是学生的,空间是学生的,是学生在学习语言,因此,学生理应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是配角,充分让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语言活动,千万不能互换角色,本末倒置。

2.要以训练为主。

语言是一种技能。

要掌握它,必须通过无数次的训练,要让学生听得清楚,说得明白,读得正确,写得流畅。

本事是练出来的,绝非“讲”出来的。

3.要以鼓励为主。

毋庸讳言,我们的母语是众多语言中不易学、不易掌握的语种之一。

课堂上学生出现差错,产生困难是边十分正常的。

不去挖苦、讽刺,要多给学生以鼓励与帮助。

鼓励学生不仅是一种手段,也是一个教师的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

教学要环环相套,丝丝入扣,行云流水,滴水不漏,反之,课堂上松松垮垮,东拉西扯,哗众取宠,华而不实,是算不上一堂好课的。

好的课,从感觉上来说,可用“累”与“不累”来区别:

如若听课者始终被精彩的课堂教学活动所吸引,精神专注、积极投入,没有丝毫“累”的感觉,那么,无疑,这是一堂好课。

反之,听者焦虑不安,惋惜不已,时而抬腕看表,时而交头接耳,等待着下课钟声响起,那么,这样的课是不能列入好课之列的。

叶圣陶老先生曾说:

“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习惯。

”学习语文同样如此,看书、写字、说话、作文,无一不要注意养成好习惯。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听、说、读、写都应有规矩。

“教是为了不教”“学生入门了上路了”。

便是以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前提,在长期的学习实践中养成了良好的习惯也就促进学习能力的形成。

可见,良好的学习习惯至关重要,它是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发展综合能力的奠基石。

既然如此,如何培养良好的语文习惯呢?

 

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空泛的,是具有内涵的。

要培养学生书写规范的习惯,正确使用工具书的习惯,不动笔墨不看书的习惯。

朗读的习惯、课外阅读、摘录要点、制作卡片的习惯、坚持练笔修改文章,特别是读书科学思维的习惯。

培养书写规范的习惯。

我们的语文教学除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如何使课上得精彩外,还应把培养良好的语文习惯放在应有的位置。

否则只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不良习惯冲淡乃至冲走了教学的痕迹。

例如,学生习作中常出现这样那样的错别字,不规范的字,这往往与阅读的不良习惯有密切关系。

字要写得规范、清楚、匀称、整洁,点、横、坚、撇、捺要写得清楚分明、整齐美观。

当然学生的具体情况不一样,如果整齐划一、刻板行事,往往无济于事,要灵活、机动、因人而异。

比如同是书写潦草,不规范,但呈现的问题却迥然有异,得寻找其中不同的原因针对性的指导,可要求学生每天练字20分钟,临帖练习定期举行展览评比,褒扬优秀者,耐心说服字迹潦草者,督促其纠正不良的书写态度和习惯。

培养正确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工具书是学习语文的无声老师,让他们在预习阅读中经常使用,自行扫除文字障碍,并做到准确、快捷,成为学习的基本技能。

任何时候遇到生字难词不要轻易放过。

日积月累使字词的掌握更有助于语文学习。

要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看书”的习惯。

主要指养成做笔记的习惯。

读书要学会圈、点、勾、画,把文章中妙词隹句、主旨句、重点、难点、疑点,用不同的符号标记出来。

边读边思考并做下批注。

做读书摘要、读后感、坚持写读书笔记。

做读书笔记可帮助理解文章、积累资料,其内容包括摘录、概括、批注、联想还可作评价、写心得。

培养朗读的习惯。

要求学生坚持每天朗读,尤其晨读应有朗朗的读书声,让学生忘乎所以的读,朝着阳光读,口干舌燥的读。

做到读音准确、清晰、响亮、不添漏字,不颠倒、不重复、抑扬顿挫、速度适宜。

整体感知课文语言和内容,再作理解性朗读和表情朗读,通过一定的语气、语调、语速和感情,把课文内在的思想感情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三分文章七分读”,读能生巧舌。

可见,语文中读的习惯的培养是多么重要。

培养学生课外阅读习惯。

语文底蕴的深厚,内涵的丰富,素养的高低,很多在于课外阅读的多少,而且现在中考规定了学生阅读篇目,更可见课外阅读习惯培养的重要性。

教师要确立“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即语文”的观念,语文学习“开卷有益,多多益善”。

要充分利用阅读课组织学生进阅览室,选择紧密课文,适合学生年龄、心里特点的读物。

看电视新闻,听广播,关注焦点、热点,组织讨论、展开辩论,提高分析、判断能力。

培养学生练习、修改文章的习惯。

多读多练是作文成功之路。

叶老说:

“为养成写作习惯,非多作不可”。

所以,要提高写作水平,须坚持练笔长期不懈,养成习惯,三天不练手生,三天不写生。

要多指导学生观察、感受生活,每天写日记、写所见所闻,写景、写人、叙事、抒情、写心得、谈看法等形式多样。

同时,学生自已还应有将自已文章作好动手修改的习惯,。

“好文章是修改出来的”传统语文教学往往是学生写、老师改,事倍功半。

首先从小处入手,教学生增、调、删、换等修改方式,再进行错别字病句等方面的修改训练,最后审题立意、布局谋篇,循序渐进逐步加深。

通过定期严格的训练,学会修改方法,掌握修改技能,养成良好习惯。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思维的习惯。

新课程标准强调“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尤其是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形成能力养成习惯。

但现实中大部分学生习惯于上课听老师讲,被动接受不习惯自学,不重视认真阅读教科书独立钻研。

所以作为语文教师还指导学生认真读书,课前自读养成有准备的听课、上课,改变只带耳朵的不良习惯。

课前自读也须有三看一查一提问,圈、点、勾、画的习惯。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

在读书中要积极培养思维的习惯,不要习惯于接受教师讲述现成的结论忽视自已读书推出结论的过程,要有寻求结论的主动性积极性。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更要启发学生爱思、会思、多思,就某个知识点、某个疑难点问题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凡事问个为什么,培养潜心思考的读书习惯。

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教师要精心、有耐心、有恒心。

明末清初的学者王船山说“养其习于童蒙”。

在学生青春年少之时,在他们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倾注心血去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可以终身受益。

语文有效教学的策略

身在教学一线的语文教师,有一个问题一直困绕着我:

现在的语文学习的时间在减少,却没改变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量,甚至要掌握的知识更多了,也更难了。

面对这样的现状,大家都试图获取一种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力求寻找到更加切合实际、准确有效的教育途径。

于是,“有效教学”的理念破冰而出,成为大家共同的追求。

在学习借鉴同行的经验和总结了自己工作的点滴后,我认为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有以下两方面:

一、建立有效的课堂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不只关注学生的知识的获得,更关注学生的人生的发展。

面对一个个各具个性的生命体,语文教学应是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

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就是通过对话、合作与探究,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获得进步与发展,使之语文素养得到提高,并亲历学习的过程和掌握学习的方法。

(一)创设和谐、平等、民主的课堂环境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

“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

必须构建一种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个性为特征,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为目标的师生和谐、积极探索、平等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

教师在课堂中要树立服务意识,做到把“玩”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做”的任务派给学生,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

把“创“的使命留给学生,从而将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推向自主探索获得知识的舞台,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 

使用合适、新颖、恰当的教学资源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根据教学实际需要灵活处理教材,甚至对现在的教材内容加以适度的补充或重新组合,活化教学内容,缩短学生生活与教材内容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首先是教材资源。

新教材给教师更大的创造空间,给学生更大的探索空间。

其次是生活资源。

生活中处处有教学资源。

再者是网络资源。

网络把世界缩小了,在课堂上轻点鼠标,就可以发现大量有价值的资源。

(三) 

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呵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形式。

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1.实践感情——活动性学习。

积极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活动探究,是新课程大力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

用外显的动作来驱动内在的思维活动,从中感悟并理解新知识的形式和发展,体会学习语文的过程和方法。

活动性学习,目的在于让学生以更科学的方法学习知识,尤其强调对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学习态度的培养。

倡导活动性的学习方式应突出学生的主动学习,强调围绕一定的主题进行,并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

教师可变示范性教材为探究性材料、变封闭性提问为开放性课题、变终结性结论为过程性探究,努力为学生创设活动性的氛围。

2.自主探索——探究性学习。

新课程大力倡导开展多样化的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能启发和锻炼学生的思维,培养多方面的能力。

在探究性学习中,强调教师适时、必要、谨慎、有效的指导,以追求真正从探究中有所收获。

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相互影响中使自己的个性优势得到充分发展。

在共同的学习活动中,学生能用优势去克服劣势,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举个例子来说:

在组织学生小组学习的基础上,提倡组内合作,组间竞争,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的竞争。

这样大大激励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为了提高教学的质量,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如何做到“有效” 

 长期以来,一直以为凭良心,多教给学生一些知识,就是尽到了做教师的责任。

在新课改中,才发现这一思想是错误的。

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

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

  我认为,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

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

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

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

  鉴于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实施有效教学,我们教师首先要在以下方面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

  1.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

理念是灵魂。

教学理念是指导教学行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

对于教师来说,具有明确的先进的教学理念,应该是基本的素质要求。

在推行新课程中,教师必须以新观念来实施新课程。

  2.丰富个人知识储备。

课堂上,如果教师对教材的理解缺乏深度广度,那么教学就会肤浅,学生学习就无法深入。

可见,作为新课程直接实施者的教师,一定要不断学习和探索,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内涵。

知识的厚度增加了,课堂就能深入浅出,左右逢源。

  3.做一个有反思力的教师。

叶澜教授有一句著名的话:

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可能成为名师。

教师应在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螺旋式上升中,实现专业成长。

  其次,要追求有效的课堂教学。

可以从课前的准备、课堂的组织、课后的练习等几个环节来提高实效性。

  

(一)课前的有效准备 

  大凡成功的课必定是充分准备的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

有效的备课必须体现出:

  目标的有效:

清晰、简明。

目标是方向,方向正确才能保证有的放矢,教学目标的高、多、空只能使教学任务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完成。

备课时制定明确、具体、科学的教学目标,围绕目标确立重点,优化教法,这样的课堂教学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内容的有效:

适量、适度。

一节课教师讲多少内容,并没有明确的规定,讲多了学生嚼不烂,讲少了学生又不够吃。

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学原则,科学地安排与搭配教材内容,合理地组织各部分的练习,不能“贪多忽效”,也不能“求少图便”。

  教法的有效:

灵活、恰当。

同一教学内容,不同的教法效果就会不同,教必须致力于“导”,服务于“学”。

优化教学方法要从实际的教学内容、教材特点、学生情况出发,扬长避短选用教法。

教法贴切,教学方有效。

  

(二)课堂的有效组织 

  这一环节,教师要做到:

  语言组织准确、简练。

纵观那些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课,无一例外都是教师的喋喋不休、啰里啰嗦挤占了学生的学习时间。

一个教师,课堂上一定要组织教学语言,增强语言表达的科学性、针对性、准确性,做到清晰精炼、重点突出、逻辑性强。

  时间组织恰到好处。

教学各部分的时间分配,教者在备课时应预计,讲课时要调控。

但有时候,因为课堂上不变的因素较多,也许不是重点内容的教学却占用了一些时间,这时候,教者一定要站在整堂课的角度来安排时间。

不言而喻,课堂教学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任务越好,浪费的时间越少,课的密度越大,教学质量就越高。

  教学组织面向全体学生。

一位好的教师应该得到全体学生的尊敬与爱戴,一位好的教师应该使所有学生都受益。

在课堂教学中,各环节的安排要尽可能以全体学生的参与为基础,以个别提问、小组交流、课堂检测等多种形式来了解大多数学生学习的情况。

  (三)课后的有效练习 

  课后练习不在多,贵在精。

现在有的教师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大搞题海战,使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反复的抄写上,思维与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

提高练习的有效性就是要充分了解学情,因课设计练习,让学生在训练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制约作文教学发展的因素很多,在我看来,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作文批改难。

我们认为,作文评价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在于:

一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不力,缺乏有效性的指导;

二是学生自我评价的主体地位得不到落实,千篇一律的评价标准和落于俗套的评语使学生对作文批改索然无趣,久而久之,便产生了厌倦情绪,从而导致了作文教学改革半途而废。

因而,作文教学改革必须要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落实学生自主评价的主体功能。

一慎用“不”字,鼓励为主。

以往我们批改作文,总是给学生指出很多的缺点和不足,比如“中心不明确”、“内容不具体”、“选材不恰当”、“结构不合理”、“书写不规范”……好像这样做才能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也只有这样做,才能显示出教师的水平。

但是,如何才能使中心明确、内容具体、选材恰当呢?

学生看了批语,也还是不明白,写作积极性却已大受打击。

我们说,作文批改应注重实效性,为什么不多指优点而少指缺点呢?

我们完全可以放下某一习作中选材不合理的不足,指出他文章构思精巧和语言富于表现力等优点。

指出优点,既是对学生的鼓励,也使正确的知识得到强化。

那么,对习作中存在的缺点、问题是否可以视而不见呢?

也不是。

教师应明确指出存在的共性问题,提出修改建议。

——当然,这一内容一般不应在评语中体现,而应在作文讲评中反馈给学生。

二少下断语,多些探讨。

毫无疑问,教师的评语只能代表一家之言。

同一篇作文,不同的老师可以给出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评价。

因此,教师总是根据自己的评价标准去评判学生作文并要求学生完全接受自己的观点是不科学的。

除非存在很明显的问题,教师一般不应轻易下断语,而应多站在平等的立场上进行探讨。

例如,与其在评语中写道“内容不够充实”,倒不如说“在我看来,如果你能将更为典型、更为具体的材料充实到你的文章中去,效果可能会更好。

你认为呢?

”这样的探讨性的评语使学生感到自己以及自己的劳动成果被尊重,通常他也会充分重视教师给他的批语。

三不求全面,突出重点。

有的教师在评语中力求面面俱到,生怕遗漏了某一方面而使学生遭受损失。

所以他们的评语从审题立意篇章结构到遣词造句标点符号再到行文格式字数要求,可谓详尽具体,苦口婆心。

然而作文训练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作文课也不止这一节,那么为什么不可以考虑“各个击破”呢?

把太多的信息一股脑灌输给学生,学生理解和应用都成问题,即所谓“贪多嚼不烂”。

我们的做法是评语只针对主要方面,其它内容则通过旁批或直接修改来反映。

这样,主次分明,重点突出,学生努力有方向,效果易检测,同时也使教师批改作文的效率大为提高。

四鼓励学生写评语。

这里所说的评语包括三种:

1.作文后的自评。

学生每次写完作文之后,经过自己的反复修改,都给自己的作文指出优点,置在评语栏里,这既是一种自我肯定与激励,也可作为老师批改作文的参考。

2.对同学作文的互评。

同学之间相互找对方作文的优点,这首先是一个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过程,同时它也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