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技文体活动课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219934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2.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科技文体活动课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五年级科技文体活动课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五年级科技文体活动课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五年级科技文体活动课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五年级科技文体活动课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科技文体活动课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五年级科技文体活动课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科技文体活动课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年级科技文体活动课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白白的大米煮出来。

白白的大米哪里来?

金黄的谷子碾出来?

金黄的谷子哪里来?

农民伯伯种出来。

一粒大米一滴汗,爱惜粮食理应该。

  四、设计警示语、制作宣传画:

  小组讨论如何制作以“爱惜粮食、杜绝浪费”为主题的警示语和宣传画。

  五、唱一唱:

歌曲《我是一粒米》。

  六、活动延伸:

  1、鼓励学生画一画并张贴宣传画,在学校宣传栏里或村里进行宣传。

  2、制定一份爱惜粮食的计划书。

  3、与家长合作,关注学生在家庭中的实际表现,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真正做到爱惜粮食。

父母的疼爱以恰当方式孝顺父母教学教案

教材分析:

主题是“我的成长与家庭”相关的内容标准是:

“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体会家庭成员间的亲情。

以恰当的方式表示对他们的感激、尊敬和关心,孝敬父母长辈。

活动意图:

1、以人为本,回归生活。

以“生活德育论”为指导,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关注学生的情感需要。

一般来说,五年级的学生知道父母对自己的疼爱,但不太清楚父母究竟为自己的成长付出了多少心血。

同时,有的学生习惯了父母的疼爱,不知道珍惜和感激。

因此,有必要引导学生了解父母对自己的疼爱,珍惜并以实际行动感激父母的疼爱之心。

2、以文体活动课的方式,再加以创造再生。

作为教学的范式,同时又给教者留下了很大的创造空间和余地。

所以,在教学中,一方面遵循了文体活动课安排的内容,另一方面又增加了“亲情诉说”的环节。

3、重过程体验和内心感悟。

要求课堂教学要由过去的“重文本传授和知识灌输”转向“重过程体验和内心感悟”。

本课教学,通过多个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从细微的、点滴的日常生活中去体会父母的爱,并懂得心存感激。

2、从小学会关心父母。

课前准备

学生每人收集一个难忘亲情故事,带上照片等相关物品。

教学过程

一.谈父母的故事。

1、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今年多大了?

什么时候生日?

爸爸妈妈为你过过生日吗?

开心吗?

2、操作体验:

从出生到现在,你跟父母一起生活了多少天?

请拿出笔来算一算,好吗?

11×

365=4015天10×

365=3650天

(1)四千多个日子,我们天天和父母在一起生活,父母就像我们的守护神一样,呵护着我

们的成长。

他们每一个人都是一本厚厚的故事书,记录着许多爱的故事。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用心去回想吧(出示板书:

父母的疼爱)

(2)老师请大家准备一个父母的故事,把你最想告诉别人的故事先在小组中讲给同学听。

(教师巡视后)谁愿意第一个上来讲?

(3)学生述说故事,有的还可以拿出照片和玩具等小物品(先小组,再代表大学交流)

3、小结过渡:

同学们我们每个家庭就像一棵大树,这棵树有许多故事,从你们的故事中,老师知道了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这么多的故事,每一个都那么朴素、感人,说也说不完。

这些故事都可以化作一个字,你们说是什么呢?

(父母对自己的疼爱体现在每天每时每刻点点滴滴的小事中,一个充满爱意的眼神,一件暖暖的毛衣,一块干净的毛巾,一杯清凉的饮料……这些是多么平淡的小事,但正是这一件件平凡的小事交织成了一张张细密的亲情网。

让学生仔细回忆,搜索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从这些小事中寻找父母的疼爱,“幸福回忆、感受亲情”孩子们通过讲亲情故事,交流“亲情见证物”,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

二、爱有多少斤?

1.多美的家庭树呀,一片片树叶都浸透着父母对我们的爱!

就像萍果树上结满了“亲情果”,想不想采摘一个尝一尝?

每一个“亲情果”,亲情果就落地,提出以下问题

你知道父母的生日吗?

请你计算一下,这么多年来,爸爸妈妈为你做的饭菜有多少斤?

请你计算一下,这么多年来,爸爸妈妈每天接你上学,走了多少路?

请你计算一下,这么多年来,爸爸妈妈每天站在校门口等你放学,时间有多长?

请你计算一下,这么多年来,爸爸妈妈对你说“上课要认真”说了多少遍?

2、这些问题,大家都没回答出来。

为什么呢?

3、是啊,曾经有人问,父母的爱到底有多少斤?

你们说呢?

4、是的,父母的爱无所不在,无处不在,比山还高,比水还深,实在无法计算。

同学们你们可曾发现——:

父母的爱是一顿可口的饭菜,父母的爱是一声重复的话语,父母的爱是一段静静的等候,父母的爱是一个小小的眼神,父母的爱是一滴伤心的泪水,父母的爱是一回无声的责打,父母的爱是一个轻轻的吻,父母的爱是一把遮雨的伞……

(教学活动注重学生的体验和感悟。

整堂课教师没有对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的灌输,只是品尝“亲情果”,计算一系列的亲情问题,交流“爱有多少斤”,感受、体验父母伟大而无私的爱,并得到报答父母,孝敬父母的真情感悟。

这很好地体现了

三、说出我们的爱

1、同学们,我们就在这爱的包围中,一天天长大起来。

此时此刻,大家想对自己的父母说些什么呢?

齐唱:

《世上只有妈妈好》)

2、同学们,让我们一起闭上眼睛,在心里默默地说出自己最想说的话,好吗?

(所有同学都慢慢地闭上眼睛)

四、爱需要行动。

1、从刚才大家的表情让老师感动,我们都很爱自己的父母,这不需要过多的语言来表达,可是,爱却需要行动,你们用什么行动来表达自己的爱呢?

2、学生自由发言(如果一时说不上,可以先对小组同学讲)

3、我们并不需要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这平常的一点一滴,恰恰可以表达最真挚动人的爱!

同学们,我为你们感到高兴,感到骄傲。

如果你的父母听到后也会和我一样高兴。

在此,我想把两张贺卡转送给你们的父母,能帮老师完成这个心愿吗?

4、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无以回报,惟有一生心存感激。

老师希望你们能用自己的小小举动,每天都让爸爸妈妈感到开心,感到欣慰,感到骄傲,让他们觉得天天都是母亲节,天天都是父亲节,好吗?

(开展活动,引导正确的亲情观。

旨在引导学生自我反省,树立正确的亲情观:

即爱是相互的,父母爱我们,我们也需要关心父母。

这也为学生将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进一步转化为道德行为作好铺垫。

五、课外延伸

请你回家为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可以给爸爸;

帮妈妈;

也可以做简单的家务事等。

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让他们从属于自己的世界去用眼睛观察,用心灵去感受,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社会。

《家庭树》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懂得“我”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家庭结构),初步理解什么是家庭,懂得尊敬长辈的一些礼节。

二、教学重点:

了解自己与家庭成员的关系,追至祖辈。

强化学生对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认识。

三、教学难点:

感知自已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对家庭主要成员进行调查。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家庭是我们生活的地方、成长的摇篮,家庭是我们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

如果把家庭比作一棵树的话,那么家就是一棵“家庭树”。

揭示课题:

家庭树

二.认识家庭,认识自己的家庭。

每个人都是家庭中的一员,家庭中除了有“我”还有谁?

1.学生口头回答并填写“家庭树”

你能家庭树的适当位置把家人的称呼填在恰当位置上吗?

2.学生在自己的书上填写。

3.并说明为什么这样填的理由。

4.由“家庭树”产生的联想:

看着枝繁叶茂、欣欣向荣的“家庭树”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练说,小组讨论,大组交流)

5.教师小结,并导入下一步。

三.,明确家庭概念。

现在,在不少的家庭里,一般都是由爸爸、妈妈和孩子在一起生活的,这就是两代人生活在一起的小家庭:

有的也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的,这就是三代人生活在一起的大家庭。

四.抢答比赛,弄清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在大家庭里除了有我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还有哪些人也是你的亲人呢?

①学生口头回答。

②抢答比赛。

③你还能再找出什么问题考考你的同学?

指名上台考考同学。

例:

我是爷爷奶奶的——孙子

我是姨妈的——外甥

我是叔叔的——侄儿

我是外公的——外孙女

五.出示家庭关系图,进一步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1.你能看懂这张家庭关系图吗?

请你说说家庭成员间的关系。

2.根据自己家庭实际情况,说说在自己的家庭中分别有哪些长辈和同辈?

讨论:

我们应该怎样对待长辈?

怎样对待同辈?

3.交流、小结:

对长辈我们要尊重孝敬,与同辈要友好相处,要互相谦让,这样的家庭生活才是美满的、幸福的。

六.小调查反馈,激发学生爱家的感情。

师:

在家庭里大家互相了解、互相照顾、互敬互爱,这样的故事说也说不完。

1.反馈课前小调查情况。

①交流家庭成员的主要情况。

②交流趣事。

2说说怎样尊敬长辈

3.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怎么做?

4.总结谈话。

自制做风筝教学设计

1、认识风筝的构造特征,学习制作简易的风筝。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体验与同学合作制作风筝的快乐。

活动重点:

认识风筝的构造特征。

活动难点:

制作风筝。

活动准备:

细竹条、线、剪刀、浆糊、纸、颜料、毛笔等制作材料。

活动流程:

一、实物导入,激发兴趣。

出示自制的风筝。

同学们,你们喜欢吗?

生:

喜欢。

你们也想拥有一个自己的风筝吗?

想。

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动手制作风筝。

二、设计风筝。

1、请同学们讨论:

美丽的风筝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呢?

需要哪些材料?

生汇报:

需要布、竹条等。

把它们组合起来。

2、教师讲解。

风筝是由布和竹条等东西制成的。

竹条扎成的框架叫风筝架。

在风筝上糊上各种形状的布,然后进行装饰,最后系上线,一只美丽的风筝便做成了。

(1)、风筝主要由风筝骨架和风筝面两部分组成。

请同学们讨论:

“风筝骨架用什么材料制作好呢?

风筝面用什么材料制作好呢?

风筝骨架用竹条比较好,比较轻,容易飞起来。

风筝面用尼龙布比较好,不容易破。

3、风筝设计成什么形状比较好呢?

正方形、长方形、六边形等等。

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去设计。

三、制作风筝。

讲解制作风筝的步骤并示范。

1、第一步扎风筝架。

将竹条用线扎成十字状,竹条交叉处要扎紧,制作中要注意对称,掌握好重心,否则风筝飞不起来。

2、第二步做风筝面。

将布按照骨架大小各边留出2cm的滚边部分进行裁剪。

用印染的方法装饰风筝面(把宣纸或布通过折叠,部分浸入彩色水中印染成画)

3、第三步固定骨架和风筝面。

在风筝架上抹上适量浆糊,糊上已装饰好的风筝面纸。

4、第四步系提线,做修剪。

把长线系在已糊好的风筝上(可先在风筝架上系几根短线,再把长线系在几根线打结的地方。

5、试飞并改进。

四、展示简评风筝作品。

1、学习如何举风筝快跑、放线等。

2、体验制作风筝的快乐和成就感。

五、小结:

今天这节课,通过同学们自己的努力,制作出了属于自己的风筝。

希望同学们以后能够制作出更多,更精美的风筝。

色彩探秘基识知识

——视觉、听觉、味觉与色彩的关系

(1) 

教学目的:

主要通过生动的形象来引导学生去亲自体验,让学生掌握色彩的关系,丰富学生的色彩基础知识,提高学生对色彩感觉的能力。

(2)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来掌握视觉、听觉、味觉与色彩的关系。

(3) 

教学难点:

如何正确引导学生去体验各种色彩感觉所引发出来的联想。

(4) 

采用实物来刺激学生的想象力。

二、 

教学方法:

由于本节课主要是知识性较强的内容,关键是看教师如何来正确引导学生,所以我用了大量的实物、图片等,以学生为主,让学生能直观地感受,并亲身体验,而不是空洞地听老师的枯燥的讲解。

本节课我采用了“引导探究法”“实验法”“直观法”。

三、 

教学用具:

图片、幻灯机、录音机、雪糕、辣椒。

四、 

教学过程:

艺术来源于生活与实践。

每个人对艺术的感觉和追求的不同可

以创造、产生不同的美,大自然的各种不同物象可以不断来刺激我们的各种感觉,让我们产生丰富的联想。

今天,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视觉、听觉、味觉与色彩的关系。

<

一>

观看几组画面(幻灯机),把联想到的色彩关系说出来。

图片内容

心里感觉

联想到的色彩

燃烧的火焰

猛烈的太阳

感觉兴奋、高亢、温暖

通常在人的脑海中会浮现出红色、橙色等

浩瀚的海洋

白茫茫的雪

感觉沉稳、冷静

通常在人的脑海中会浮现白色、蓝色

二>

闭上眼睛、仔细听播放的音乐或声音,想一想这些声音令我们联想的什么?

播放的内容

联想

“叽叽”的鸟叫声;

“哞”的牛叫声

令人联想到在一片青葱的草地,有一条小溪在旁边流过,一头牛低着头在溪边饮水,几只小鸟在欢快地叫着,穿飞于花草树木间……

这时在我们的脑海里浮现出的色彩:

草绿、翠绿、红色、橙色、黄色、赭石、紫色等。

飞机的轰轰声

1、有人联想到蔚蓝的天空

白色、蓝色。

2、有人联想到伊拉克的战场。

绿色、黄色、灰色

一段优美的《高山流山流水》的音乐

使人联想到高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

绿色、白色、红色、橙色、紫色、赭石等。

一段体育运动解说词。

加油、加油!

运动员在绿茵场上的精彩的比赛

绿色、红色、

蓝色。

三>

睁开眼睛,先辨认一下桌面的物体,然后请两位同学来协助老师完成这个实验。

两位同学分别举起桌面的一个物体:

一个是雪糕,一个是辣椒。

1一位同学吃了一口雪糕,笑眯眯的样子 

问:

吃了雪糕以后有什么感想?

使你联想到什么色彩?

答:

很甜。

雪糕跟奶油有点相似,都是粉色的,令人联想到白色、粉红色、粉紫色、奶黄色等等。

2、 

一位同学把辣椒拿起来轻轻地咬了一口,立刻皱上眉头——“好辣。

提问“那么你又联想到那些色彩?

辣椒非常辣。

令人联想到红色、绿色、白色,因为辣椒里面白色的芯是最辣的。

五、学生分组讨论,将自己的心理感受表达出来。

有的同学表达的是《日落晚归》:

(图省略)

用暖色调将黄昏的日落、回归

的牛群描绘出来。

有的同学表达的是《月夜》:

用冷色调将天空、远山、原

野、水草描绘出来。

其他的同学也纷纷表达自己的见解。

通过实验,这节课取得良好的效果。

学生作业:

用色彩来表达你的感情

制作喷水火箭

喷水火箭又称气压式喷水火箭、水推进火箭。

是利用废弃的饮料瓶制作成动力舱、箭体、箭头、尾翼。

瓶内注入一部分水,在瓶口塞上一个装有自行车内胎气门嘴芯的橡皮塞,灌入一定数量的水,利用打气筒充入空气到达一定的压力后在反作用下发射,瓶内水和气迅速喷出,推动瓶体冲向空中。

活动有以下几个特点:

1、材料易得,废物利用;

2、制作简单,发射简便,任何中学生均可操作;

3、趣味性强,一般可发射几十米高或数百米远;

4、安全性好,喷水具有一定的创造性;

二、活动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火箭发射的有关科学知识,懂得水火箭的原理,了解火箭发射的历史;

2、通过水火箭制作与发射活动,让学生体验整个设计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探究意识及认真细致、敢于创新、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3、为了提高火箭发射高度,让学生学会分析优化设计方案,提高试验效果的科学工作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4、提高同学们的动手、动脑能力和培养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5、培养学生们热爱科技、热爱航天的兴趣,激励他们以科技报国的精神。

三、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

①一个完整的水火箭模型。

②带气门嘴、芯的橡皮塞,课前由教师制作。

方法是:

用钻孔器化学(实验室用)按自行车门嘴的筒管的直径大小,钻一孔,把气门嘴固定在橡皮塞上。

③分好小组,选好组长,分组了解有关火箭发射的历史资料,了解火箭发射的原理(也可以是网上查找,也可以是去图书室查阅有图片更好),由组长负责整理汇报本小组收集到的资料。

④让一两个小组去尝试制作、发射一下,记录大致的体会,并把尝试制作与发射中所遇到的问题带进课堂,尝试制作的模型也带进课堂。

2、场地:

制作水火箭——教室或家里;

发射场——学校操场或宽阔地。

3、器材:

可乐瓶2个、透明胶带1卷、剪刀、带气门嘴、芯的橡皮塞、打气筒(高压气筒最适宜)自来水及水桶

4、制作方法:

1.取一个可乐瓶,去掉底部的一部分,留下上半锥体部分备用(如图1);

2.再取一个可乐瓶,将备用的锥体套在其底部,用胶布粘牢(如图2);

3.裁剪一张质地较硬的纸,制成圆锥体,套在备用的圆锥体瓶上,用胶布粘牢(如图3);

取两个可乐瓶,截取它们的中部(如图4),将它们压平后剪出尾翼的形状,将尾翼与瓶

体粘牢,安装要对称、牢固(如图5);

4.用打孔器在橡皮塞中央取一个洞,刚好将气门嘴装进去;

对组装好的水火箭进行调试后,装进适量的水,塞上橡皮塞,打气直到发射。

四、活动过程:

1、组织教学,导出设计活动课题

2、组内讨论,反馈收集到的信息、资料,由组长负责整理汇报

3、教师出示范作,并作简要讲解,有的问题可与学生共同讨论得出解决方案。

如:

1、火箭头是圆锥体,在制作过程中是难点。

教师作重点演示

4、发射时橡皮塞塞得越紧,瓶内充的气体越多,发射越高。

因此要用力将皮塞塞紧,还可用锉刀把橡皮塞锉成近似圆柱体可使塞与瓶口接触面大,塞得紧

5、瓶内注水大约在1/3至1/4之间,可实验决定。

瓶内的大气压大约在4-5个大气压。

超过5个大气压瓶体容易破裂

天文气象观测活动 

天文知识的内容比较多(星空观测、天体观测、天象观测),设及的知识面较广,根据同学们的现有基础今天的活动内容主要气象观测,这一节活动课的小制作比较多,同学们根据所学的科学课知识结合本节课要求进行课后完成。

1、能够制定科学的、符合实际情况的观测计划;

能选择材料,按要求制简单的风向仪、雨量器;

设计和制作简易的观测天气变化的仪器;

会用温度计、简易风向仪、雨量器进行观测,搜集有关数据;

能对观测到的数据进行科学分析,绘制天气变化的曲线图,得出天气变化趋势的预测。

2、能进行合理的小组分工,合作完成观测、记录两周内天气变化情况;

愿意想出更多办法,选择材料,设计制作简易的天气观测仪器。

能体会到利用简单仪器有助于定量的观测研究;

能体会到长期的测量和记录天气数据是非常有用的。

3、能说出天气可以用一些可测量的量来描述;

能说出各种天气变化主要是由水、风和热三种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4、能定时观测、测量并记录两周的天气状况,绘制气温曲线图,预测未来的天气变化趋势;

能描述气象站预报天气的过程。

材料准备:

学生使用的观测记录本,硬纸片、胶水、橡皮泥、剪刀、大饮料瓶、风向仪、风力计、温度计、雨量器等。

教学过程:

一、制定观测计划

1、能够制定科学、符合实际情况的观测计划。

2、愿意与本组同学讨论,合作制定小组的观测计划。

3、能用文字和图表把自己小组的观测计划记录下来。

4.愿意把自己小组的观测计划向同学展示、交流并改进。

实施过程:

1、活动大约需要15分钟。

在学生对多变的天气和天气预报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础上,以做个小小气象员引入本课,启发学生思考,想做一个小小气象员都需要做哪些工作,激发学生观测天气的兴趣和爱好。

2、制定计划是科学研究的重要一步。

教师要注意在学生制定计划中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严密性。

气象观测是一种集体活动,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制定观测计划。

组织小组讨论,分析观测计划都应该包括哪些内容。

提示学生制定天气观测计划可以从观测时间、地点、内容、工具、分工和步骤等方面来考虑,学生可能想到的问题更多,教师要鼓励学生认真思考、大胆创造,使自己小组的观测计划尽可能地细致、周密一些。

要让学生懂得好的计划是完成观测活动的行动指南。

3、在学生完成观测计划后,教师要组织学生讨论观测计划,逐项研究它的可行性,比如观测时间地点的确定是否科学、观测内容的选择是否可行、观测步骤是否严密等问题。

二、制作简易观测仪,制作简易风向仪或雨量器。

选择材料,设计制作简易的天气观测仪器。

1、一般情况下,生活中观测天气就是观测温度、湿度、风向、风力、气压、阴晴等,观测仪器包括温度计、湿度计、风力计、风向仪、雨量吕、气压计等在小学阶段,

2、活动是个开放性活动。

在风向仪和雨量器中选择一种来制作,制作的方法和需用的材料可以自己确定,选择丰富的材料来制作风向仪和雨量器。

3、在学生制作风向仪和雨量器时,让学生边看图边制作,要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4.学生完成制作后,教师要组织展示交流活动,

三、建立小气象站

1.能体会到长期观测和记录天气数据是非常有用的。

2.懂得各种天气变化主要是由水,风和热三种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4.自觉坚持完整地观察、记录2——3周内天气变化情况。

1.要引导学生懂得复杂的天气变化,事实上都是由水、风和热这三个主要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因此,分别测量风向、风力、温度雨量等情况,就可以大致反映出天气的综合变化情况。

活动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全班共同完成建立班级气象站的任务。

2.要提醒学生,简易观测仪器的摆放位置不同,可能会影响观测效果,引导学生体验一下:

温度计摆放的位置不同,对观测结果的什么影响。

一般情况下,气温测定量三要求:

一是温度表离地面的高度不1。

5米;

二是温度表要放在荫蔽的地方,防止日晒雨淋;

一是温度表要放在空气流通的地方,只有空气流动,测定的气温才能代表当时室外的气温。

同样,教师也要提醒思考风向仪和雨量器的摆放位置不同,会不会影响测量结果。

3.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启发学生并对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重要方面。

预测未来气温变化趋势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拓展活动:

让学生了解0、12、13级风的的名称及风力的大小与大风的破坏力。

动物如何适应环境

活动目标 

  1.使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其它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