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化重点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217412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10.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理化重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理化重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理化重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理化重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理化重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理化重点Word文档格式.docx

《理化重点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化重点Word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理化重点Word文档格式.docx

1)食品中营养成分分析(质量监督):

水分、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测定2)食品中有害物质分析(卫生监督):

农药、有害重金属、抗生素和激素残留、化学致癌物等的测定3)食品中添加剂的分析(卫生监督):

国家对食品添加剂的种类、质量标准、用途、用量都作了明确规定4)营养素变化的分析(卫生监督):

食品中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会发生分解、水解、聚合等变化(降低营养价值、产生有害物质)5)食品的感官评定(质量监督):

消费者凭感官决定食品取舍,是食品理化检验的先决条件

理化检验:

用物理分析和化学分析的方法对食品中的化学成分进行检测分析

物理分析:

以物质的物理和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化学分析:

容量分析和重量分析化学成分:

营养成分和有害成分(有无、含量、评价)

仪器分析法:

光学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色谱法

光学分析法:

可见分光光度法、紫外分光光度法、荧光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谱法

电化学分析法:

电压(位)分析法(酸度计、离子计)、电流分析法、极谱法(库仑分析、电解分析)、伏安法色谱法:

薄层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

食品污染:

有害物质直接或间接进入食品的现象,称为食品污染

食品污染(WTO):

食物中原来含有或加工时人为添加的生物性或化学性物质,其共同特点是对人体健康有急性或慢性的危害

食品污染分类:

1)生物性污染:

食品受到有害微生物、寄生虫和虫卵及昆虫所造成的污染2)化学性污染:

食品中含有害的化学物质并超过一定限量3)放射性污染:

食品吸附的人为放射性核素高于其自然放射性本底

采样(食品分析最基础的工作):

从整批产品中抽取出少量的、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样品供分析化验用,这一过程叫采样采样的意义:

获得一个规模有限、能够代表总体的样本,若采集的样品不具代表性,那么即使分析方法再正确,也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采样的原理:

1)概率论:

按随机原则从总体中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本,当抽样数目达到一定量时,则抽样误差遵守正态分布大数定律:

抽样数越多,其样本平均数值接近总体的概率也越高,抽样误差与抽样数目的平方根成反比

样品的分类:

1)检样:

在整批待测食品的各个部分采取的少量样品称为检样2)原始样品:

把质量相同的许多份检样综合在一起称为原始样品3)平均样品:

原始样品经过处理再抽取其中一部分供检验用者称为平均样品样品应一式三份,分别供检验、复验及备查使用

采样的方法:

随机抽样:

不带主观框架,用一种能使总体的每一部分有同等机会出现在样品中的方法,从大批食品中抽出若干小份1)简单随机抽样:

整批待测食品中的所有单位产品都以相同的可能性被抽到的方法2)系统随机抽样:

采取每隔一定时间或空间间隔进行随机抽样的方法3)分层随机抽样:

按样品的特征把整批样品划分为若干层,在各层内分别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样品组成原始样品4)分段随机抽样:

以群作为单位抽取一定数量的群,再从抽出的群中抽取一定数量的组,再从每组中抽取样品组成原始样品

具体采样方法:

1)完整包装食品:

桶、袋、箱等大包装,取样件数:

n=(N/2)1/2,固体食品:

用双套回转取样管分三层取取样组成原始样品,液体、流体(三层五点法、虹吸法):

混匀后用长形采样器取样2)散装固体食品: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采取样品,并组成原始样品,如粮食、粉状食品3)小包装食品:

编号随机采样,如罐头、瓶装饮料、禽蛋等4)不能混匀的固体样品:

由被检物有代表性的各部位分别采样,捣碎混匀制成均匀样品,如肉类、鱼类、禽类、果蔬等采样时要记录采样单位、地址、日期、样品批号、采样条件和数量、包装情况、检验项目和采样人

采样的注意事项:

1)采样工具应清洁、干燥:

防止带入杂质或污染2)保持原有的理化指标:

防止成分逸散和变化3)采样后应迅速送检:

尽量缩短保存时间,避免样品在检测前发生变化4)盛样容器:

根据要求选用硬质玻璃或聚乙烯制品,并贴标签5)采样数量:

以满足检验项目对样品量需要为标准,一般总量不少于1~2kg

样品的保存:

采得的样品应尽快进行检验,尽量减少保存时间

样品保存的原则:

1)防止污染:

保存样品的工具、容器等必须清洁2)防止腐败变质:

低温冷藏是防止腐败变质的常规方法3)稳定水分:

密闭加封可防止样品中水分的变化4)固定待测组分:

加入某一试剂使待测组分处于稳定状态

样品保存的方法:

将样品贮存于密闭、洁净的容器中,于低温保存,一般-15~-20℃具体:

采样及保存样品的工具、容器清洁干净;

样品密闭避光保存;

样品冻干,低温冰箱冷藏运送、保存;

快采、快运、快藏、尽快分析

样品的预处理:

消化、萃取、挥发、蒸馏、磺化与皂化、沉淀、离子交换、色层分离等

预处理的目的:

使待测成分分离出来;

除去干扰成分;

使样品溶液更加纯净;

使待测成分的浓度适合分析方法灵敏度的要求

为什么要破坏有机物?

测定食品中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大量存在的有机物质严重干扰测定;

金属或非金属元素与蛋白质结合成难解离的金属蛋白化合物,破坏有机结合体,使金属呈离子状态游离出来

有机物破坏法:

1)湿法消化:

在样品中加入氧化性强酸,并配合其他氧化剂和催化剂,同时加热消煮使有机物氧化分解的方法方法简述:

将样品和消化试剂放于凯氏烧瓶内,在电炉上加热进行消化,直到样品消化完全、消化液澄清透明为止,此操作需在通风橱内进行优点:

适用于各种不同的食品样品;

消化速度快,一般60~90min;

加热温度低,挥发或附着损失少,回收率较高缺点:

试剂用量大,空白值偏高;

需不断监控,劳动强度大;

产生的酸雾和气体对人有害

2)干法灰化:

通过高温灼烧的手段使有机质彻底氧化、分解的方法方法简述:

将样品置于坩埚中,在高温(500~600℃)灼烧下使食品脱水焦化,在空气中氧的作用下使有机物氧化、分解,生成CO2、H2O和其他气体而挥发掉加速灰化的方法:

1)改变操作方法:

样品初步灼烧后取出,加少量水用玻棒研磨溶解盐类,使包裹的炭粒游离出来,蒸去水分再行灼烧2)加灰化助剂:

添加氧化镁、碳酸钙等可加速氧化,防止组分挥发和坩埚吸留3)加氧化剂:

灰化末期取出坩埚,加入少量硝酸及硝酸盐,加快灰化速度优点:

可灰化大量样品;

试剂用量少,空白值低;

操作简单,可不用看管通宵进行缺点:

所需时间长;

高温易造成某些元素挥发损失;

坩埚的吸留作用,回收率偏低

3)微波消化罐法:

样品放入聚四氟乙烯微波消化罐,在微波炉内微波加热消化优点:

消化速度快,10min之内完成消化;

适用于不同的食品样品;

密封状态无挥发损失,回收率高;

可自动控制压力和温度

样品的浓缩:

浓缩回收率要求90%

浓缩的目的:

提高溶液浓度和被测组分的含量;

满足分析方法灵敏度的要求

浓缩的方法:

常压浓缩:

自然挥发法、吹气法减压浓缩:

浓缩器法、旋转蒸发法1)自然挥发法:

室温下使溶剂自然蒸发2)吹气法:

吹入干燥空气、氮气使溶剂加速挥发3)浓缩器法:

使用KD浓缩器,减压蒸馏浓缩的方法4)旋转蒸发法:

减压、加温、旋转条件下浓缩的方法

可信度的分析:

1)平均值与误差:

平均值:

多次重复测定结果的平均值误差:

分析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值①可定误差:

由确定原因引起、服从一定函数规律的误差,可以校正产生的原因:

方法误差、试剂误差、仪器误差、操作误差②不确定度误差:

由不确定原因引起的误差,不可以校正,可由多种问题同时产生,且无法避免

误差的表示方法:

1)准确度:

指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距,表示检测结果的正确性,误差越小,准确度越高2)精密度:

指在相同条件下多次重复测定结果彼此符合的程度,重复性、再现性,偏差越小,精密度越高相对误差=︳测量值-真实值︳/真实值×

100%

相对平均误差=绝对偏差之和/n/多次测定值的算数平均值×

100%

绝对偏差=测定值-算数平均值

2)离散程度指标:

①标准差与标准误:

标准差:

各检测值之间离散程度的指标S大,表示各检测值分布散

标准误:

样本平均值间差异情况的指标SX小,表示样本平均值与总体均值越接近

②变异系数:

标准差与平均值的百分比值。

评估分析结果的精密度,反映了不确定度误差,一般要求变异系数<5%CV=S/X×

100%可用于比较不同样本或不同检测方法误差的大小

3)可信区间的估计:

置信区间68%的数值分布在±

1个标准差之间;

95%的数值分布在±

2个标准差之间;

99.7%的数值分布在±

3个标准差的范围内

正态分布曲线:

可以知道真实值存在的范围标准差:

可以知道测得的平均值有多大的可信度

回收率:

利用回收试验评估方法是获得检测准确度的有效方法

要求测定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80%以上,变动范围在80%~110%

标准曲线的意义:

实际上就是有关两个变量关系的一种定量描述形式

理想的标准曲线为回归直线:

即上方各点至直线的纵向距离之和应等于下方各点至直线的纵向距离之和

标准曲线制作方法:

1)建立回归方程Y=aX+b根据最小二乘方原理求出a和b2)绘制标准曲线

报告结果(实验报告的数值应为一个有效数字):

有效数字(正确的有效数字将给出分析结果的灵敏度和可靠性):

实际上能测得的数字,不仅表示测得数值的大小而且表示测量的准确度

运算规则:

1)加减运算时,有效数字的保留应与参与运算各数中小数点后位数最少的数字相同2)乘除运算时,有效数字保留的位数应与参与运算的各数中有效数字位数最少者相同。

运算过程中可多保留一位,在最后结果中再舍弃多余的位数

有效数字修约规则:

四舍六入五留双

数据取舍:

Q-试验(常用的纠正错误数据的方法)Q=(X2—X1)/W,其中X2为最接近X1的那一个值,X1为可疑值,W为一组数值中最大与最小的差值。

用计算出的Q值与表中数据进行比较,若计算值>表中值,舍弃该值;

若计算值≤表中值,不能舍弃

全面质量控制程序(TQCP):

分析前:

1)检验方法的选择,分析方法要具有良好的精密度、重复性、可靠性和准确度,选择操作简便、省时省力、试剂消耗少的方法2)分析仪器的选择与校正,微量有害物质的检测要求分析仪器有很高的灵敏度,慎重选择并仔细校正分析仪器

分析中:

1)器皿的清洁与水质要求:

要求器皿清洁、水质良好(蒸馏水,重蒸馏水,去离子水),避免带入干扰杂质2)采样的条件与处理:

采样部位、采样量、份数、新鲜度等均影响分析结果3)分析试剂与标准样品的质量保证:

标准样品是控制分析质量的保证,标准样品可作为基准物质,标准样品可推动食品分析的发展4)作空白对照试验(不加试样,仅以试剂按测试样品相同方法测定):

可检测出因试剂中的杂质干扰或溶液受器皿材料的影响等原因所导致的可定误差,从检测结果中扣除5)作标准品对照试验(用测试样品相同方法):

检测检测标准品配制的对照组,最后将结果进行比较,可抵消许多不明因素的影响6)作回收试验:

在样品中加入标准物质,测定其回收率,可验证方法正确与否及样品所引起的干扰误差

分析后:

1)用回归法制作标准曲线:

获得优质的工作曲线2)检验人员的培训与提高:

定期对检验人员进行培训

食品卫生标准的制订:

为了确保人体健康,根据食品毒理学安全评价程序中的动物毒性试验和体外试验的结果,对毒性可以控制的有害化学物质订出其在食品中的容许含量,即制订食品卫生理化标准目的:

1)促进食品工业生产,有法可依2)保障食品安全,维护消费者健康3)维护国家利益,绿色壁垒意义:

是对食品中各种成分、特别是有害物质进行限制的技术性政策,是食品质量的规范性文件,具有法律作用标准的分类:

1)国际标准:

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下设27个国际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世界卫生组织WHO,食品法典联合委员会CAC,国际农药残留法典委员会CCPR2)国家标准:

由国家标准局颁布GB3)行业标准:

部颁标准,在全国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4)地方标准:

省市范围内统一的标准,由省市标准局制订5)企业标准:

企业新产品的标准,可以比GB、行业标准高

制订的原则:

①最大可能地把有害物质限制在最低限度以内,以保证人体终生食用不受任何危害②凡是食品中出现的有害物质,都应该分别逐个地制定出限量标准③在制定食品中有害物质限量标准的同时,应确立所采用的相应检验方法和操作规程

测定水分的意义:

1)水分影响食品的保藏性:

水分含量多的食品不耐贮藏,水分含量数据检验食品的保藏质量,为食品贮藏提供基础数据2)水分影响食品的加工性能:

水分含量是食品加工的重要依据,计算物料平衡离不开水分含量数据,为食品加工提供基础数据3)水分影响其他成分的浓度:

水分含量多少改变食品的组成比例,其他测定项目的可比性4)水分是食品卫生标准的内容:

水分含量是食品质量的重要指标,食品水分含量国家标准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方法:

1)干燥法:

通过加热烘干食品中的水分,测定干物质的重量,再换算成食品的水分含量对样品的要求:

水分是唯一的挥发物质;

水分的排除情况很完全;

加热过程中其他组分引起的重量变化可忽略不计

常压干燥法:

100℃左右直接干燥下所失去物质的质量优点:

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缺点:

时间较长,其他成分挥发损失,1%水分难以除尽烘干水分的标志:

靠恒重来判断,指样品烘烤前后两次的称重相差不超过2mg方法简述:

精确称取样品,放入已干燥称重的称量瓶内,置于烘箱内,温度100-105℃,烘干2-3h,放入干燥器内冷却0.5h,称重,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样品达到恒重不适用范围:

胶体或半胶体状态的食品,高脂肪,高糖食品,含有较多高温易氧化和易挥发物质的食品

减压干燥法:

指在一定的温度及压力下,将样品烘干至恒重,根据样品所失去的质量计算水分含量方法提要:

精确称取样品,放入已干燥称重的称量瓶内,置于真空干燥箱内,压力40-53kPa,温度50-60℃,减压干燥2-3h,放入干燥器内冷却0.5h,称重,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样品达到恒重优点:

缩短测定时间,低压降低水的沸点;

测定结果更准确,低温可减少样品中挥发物质的损失;

适用范围更广泛,胶体、高脂高糖食品、含挥发物质较多的食品

红外线干燥法:

水分的快速测定微波干燥法:

干燥速度快化学干燥法:

干燥剂吸附水分(对热不稳定的样品,时间长)

脂肪测定的意义:

1)脂肪含量是食品重要的质量指标:

脂肪是食品中重要的营养成分,提供必需脂肪酸和热能,食品中必测的项目2)脂肪含量是重要的卫生指标:

过量摄入脂肪对健康不,营养学观点,膳食中脂肪供给量占整个热能需要量的15%~25%3)是食品生产中的质量控制指标:

脂类含量影响食品的风味、组织结构、品质、外观、口感

测定脂肪含量:

评价食品品质,衡量食品营养价值,实行工艺监督,生产过程的质量管理

食品中脂肪的存在形式:

1)游离脂肪:

直接用有机溶剂(乙醚、石油醚)浸取食品,然后挥去溶剂得到的脂肪2)结合脂肪(磷脂、糖脂、脂蛋白):

食品中呈结合态存在的脂肪,不能被有机溶剂直接提取

索氏提取法:

测定的是游离脂肪原理:

样品用无水乙醚或石油醚抽提后,蒸去溶剂所得的物质即为脂肪(粗)适用范围:

适用于脂肪含量较高,结合脂肪含量少的食品,不适用于液体食品或半固体食品,不适用于加工食品方法提要:

精确称取样品,放入滤纸筒内,,在放入盛有乙醚的索氏提取器中,水浴加热,抽提6-12h至完全,蒸发除去乙醚,称重脂肪瓶,滤纸筒。

索氏抽提器原理:

利用溶剂回流和虹吸的原理,使样品每一次都被纯的溶剂所萃取

乙醚易燃、易爆,实验时要注意通风并且不能有火源

蛋白质测定的意义:

1)人体的重要营养物质:

蛋白质是食品中重要的营养指标2)蛋白质含量影响食品的质量:

评价食品的营养价值,掌控食品的品质变化3)为食品加工提供技术参数:

开发利用食品资源,提高产品质量,优化食品配方

氨基酸测定的意义:

合理配餐、保健食品开发

蛋白质定量的基础:

蛋白质定量是基于测定总氮量,即先测定样品中的总氮量,再乘以相应的蛋白质系数,测定结果称为粗蛋白含量

微量凯氏定氮法:

原理:

1)消化:

样品与浓硫酸和催化剂一同加热消化,使蛋白质分解为NH3,氨与硫酸结合成硫酸铵而固定2)蒸馏:

消化液中的硫酸铵在强碱条件下分解放出氨气,通过水蒸汽蒸馏使氨分离出来,用硼酸溶液吸收

3)滴定:

用硫酸或盐酸标准溶液滴定硼酸吸收液中的(NH4)2B4O7,根据酸消耗的体积计算总氮量,再乘以换算系数,即得蛋白质含量

加快消化速度的方法:

1)硫酸钾(催化剂):

提高溶液的沸点,加速消化分解过程2)硫酸铜(催化剂、碱性指示剂):

加快消化速度,褐色表示碱量充足3)H2O2(消化末期加入):

强氧化剂,加快消化速度

适用范围:

适用于各类食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方法摘要:

称取样品,置于盛有硫酸铜、硫酸钾和浓硫酸混合液的凯氏烧瓶中,加热消化至消化液由蓝绿色至澄清透明,加入适量氢氧化钠,定容消化液,将消化液移至凯氏定单器中,蒸馏,用硼酸吸收馏出液,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

常量凯氏定氮法原理:

与微量凯氏定氮法相同,区别是样品用量和试剂用量较多方法提要:

与微量法相同,蒸馏时将凯氏烧瓶连接到蒸馏系统上,消化液全部使用

自动凯氏定氮法原理及适用范围:

与微量法相同方法提要:

称取样品,置于盛有硫酸铜、硫酸钾和浓硫酸混合液的消化瓶中,将消化液移至红外消化炉中消化30min至完全,将消化液与水和碱液混合,移至自动凯氏定氮仪,自动蒸馏,自动滴定,测出总氮量。

若要精确测定蛋白质含量,应如何操作?

需向样品中加入三氯乙酸溶液沉淀蛋白质,分别用凯氏定氮法测定未加入三氯乙酸的样品(总氮)及加入后的样品(非蛋自氮)

氨基酸总量的测定:

氨基酸态氮的测定1)甲醛滴定法:

氨基酸的羧基和氨基相互作用成为中性的内盐;

加入甲醛与氨基结合使其碱性消失,则羧基显示出酸性,再用强碱来滴定适用范围:

适于食品中游离氨基酸的测定、测定发酵液中氨基氮含量的变化方法摘要:

称取等质量样品两份,加等量水搅拌,定容至相同体积,一份作为空白组,滴定记录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液体积,另一份加入酚酞,甲醛溶液,滴定,记录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液体积,两者体积之差即为所得

茚三酮比色法:

氨基酸在碱性溶液中与茚三酮反应生成蓝紫色化合物,其颜色深浅与氨基酸含量成正比,可比色定量方法摘要:

选取适宜方法处理样品得澄清样液,加入茚三酮溶液和磷酸缓冲液,水浴加热,冷却,将混合液置于比色管中,在波长为570nm处测吸光度进行比色测定,与标准比较定量。

用水代替样液进行同样操作作为对照组实验。

碳水化合物测定的意义:

1)糖类是食品营养价值的重要指标:

食品分析的主要项目2)糖类是食品工业的主要原辅材料:

对食品工业有重要意义3)糖类的含量对食品加工十分重要:

改变食品的形态、组织结构以及色、香、味等

定量基础:

单糖的测定方法是碳水化合物的定量基础

还原糖的测定:

碱性铜盐法:

碱性酒石酸铜溶液由碱性酒石酸铜甲液(硫酸铜溶液)和乙液(酒石酸钾钠+NaOH)组成,在加热条件下,还原糖能将碱性酒石酸铜溶液中Cu2+→Cu+→Cu2O↓

所有还原糖的标准分析法都是以单糖与费林试剂反应为基础

1)直接滴定法:

适合于各类食品中还原糖的快速测定GB/T5009.7-1985原理:

碱性酒石酸铜甲、乙液等量混合后生成天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沉淀与酒石酸钾钠反应生成深蓝色具有氧化性的酒石酸钾钠铜络合物,用样液滴定费林试液,在加热下酒石酸钾钠铜将还原糖氧化成糖酸,本身还原为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

终点用次甲基蓝指示,根据消耗的体积计算还原糖含量方法提要:

将样品或者样液移至容量瓶内,加入已酸锌沉淀蛋白质,加入亚铁氰化钾,定容,过滤得滤液,将费林甲液,费林乙液和次甲基蓝混合,在2min内加热至沸腾,在沸腾状态下用滤液滴定至蓝色消退,即为反应终点。

2)高锰酸钾滴定法:

适用于各类食品中还原糖的测定GB/T5009.7-2003原理:

将一定量除去Pr的样液与过量的碱性酒石酸铜溶液反应,在加热和碱性环境下,还原糖将铜盐还原为氧化亚铜,过滤得到氧化亚铜沉淀,加入过量的酸性硫酸铁溶液将氧化亚铜氧化为铜盐而溶解,硫酸铁则被还原为亚铁盐,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生成的亚铁盐,根据消耗的体积计算氧化亚铜含量,再求得还原糖含量方法提要:

将样品或样液移至盛有氢氧化钠溶液和碱性酒石酸铜溶液混合液的容量瓶内,定容,过滤的样液,加热4min内至沸,继续加热保持沸腾状态2min,抽滤得氧化亚铜固体,用酸性硫酸铁溶液溶解的溶解液,用高锰酸钾标液滴定溶解液至溶液成微红色,即为反应终点。

3)兰–埃农法:

适用于各类食品中还原糖的测定国际食糖标准分析方法原理:

样品除去蛋白质后,以亚甲蓝为指示剂,用样液直接滴定标定过的费林试液,达到终点时,稍微过量的还原糖即可将蓝色的亚甲蓝还原为无色,而显出氧化亚铜的鲜红色方法提要:

将样品或者样液移至容量瓶内,加入已酸锌沉淀蛋白质,加入亚铁氰化钾,定容,过滤得样液,将标定费林试液与样液混合加入锥形瓶内,加热2min内至沸,以亚甲蓝为指示剂,用标准葡萄糖液滴定至蓝色消退,即为反应终点。

国家标准方法GB/T5009.7―2003,直接滴定法,高锰酸钾滴定法

维生素D的高效液相色谱法:

GB/T5413.9–1997原理:

样品经皂化、萃取、浓缩后,用正己烷溶解,进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根据样品的峰高或峰面积比值定量方法提要:

样品加入焦性没食子酸乙醇溶液和氢氧化钾溶液加热回流进行皂化反应,用苯溶液萃取,浓缩,用正己烷溶解,进行HPLC测定,定量

维生素B1的测定:

荧光分光光度法:

适用于各类食品中硫胺素的测定,GB/T5009.84−2003

维生素B1在碱性铁氰化钾溶液中被氧化成蓝色的荧光化合物(硫色素),其荧光强度与硫色素的含量成正比,即与维生素B1的含量成正比,可用于比色测定方法提要:

向样品中加入盐酸溶液,在沸水浴中水解,冷却调节pH为4.5,加入淀粉酶进行酶水解,过滤,加入活化沸石和酸性氯化钾进行纯化得到洗脱液,想洗脱液中加入碱性铁氰化钾溶液,用正丁醇萃取分离,激发波长365nm发射波长435nm进行荧光测定。

铁的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样品消化后,导入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中火焰原子化,以共振线248.3nm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