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辩与现代科技》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
《《自辩与现代科技》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辩与现代科技》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科学的任务在于认识世界,揭示世界的客观规律,着重回答“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
技术的任务在于改造世界,实现对世界的控制和利用,着重回答社会实践中的“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
科学是要有所发现,增加人类的知识财富;
技术是要有所发明、有所创新,为人类增加更多的物质精神财富。
选题不同。
科学的选题主要来自科学自身发展中的矛盾,来自人们对世界本质认识的需要;
技术的选题则来自于社会生产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技术必然要面向生产、面向实际、面向社会。
科学要面向生产,必须要通过技术这个中介。
成果的形式不同。
科学成就表现为新现象、新规律、新法则的发现;
而技术成就则表现为新工具、新设备、新工艺、新方法的发明。
社会对二者的管理方法不同。
科学探索具有难以预见性,需要更多的自由度和选择余地,应以弹性管理为主;
技术工作则有明确的目的性和严格的计划性,应以严格的计划管理为主。
所需求的人才不同。
对一个好的科研工作者,要求他不但有丰富的知识,而且更善于思考、研究、发现问题;
对技术工作者,则要求他具有更高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经验,要求他有更高的操作技能。
价值和意义不同。
科学具有的认识的、文化的、哲学的价值很明显,它的经济价值虽然是根本性的但往往是难以确定的、间接的、长远的。
科学上的重大发现往往会导致技术的巨大进展,但并非所有科学发现都会给本国、本地区带来经济效益。
技术则有比较明显的经济价值和军事价值,会很快给采用该项新技术的国家、地区甚至企业带来直接的宏大的经济效益。
科学和技术虽然存在明显的区别,但二者绝对不是彼此孤立,而是有着深刻联系的有机整体。
科学的根本职能在于认识世界,技术的根本职能在于改造世界,而认识世界的根本目的还是为了改造世界。
正是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共同基础上,科学与技术统一起来了。
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互为前提,互相依靠。
科学是技术的升华,技术是科学的延伸。
科学理论为技术研究提供理论工具,开辟新的研究领域,为技术创新做各种知识上的准备;
技术的发展反过来又为科学理论研究准备新的探索手段和物质基础。
进入20世纪以来,科学与技术相互促进、紧密结合的依赖关系愈加明显,出现了科学技术化、技术科学化的趋势。
现代科学研究一般都需要大量技术装备和技术人才,如没有加速器技术的发展就没有基本粒子的发现,这一切表明技术对科学发展的重大保证和推动作用。
这种趋势称为科学的技术化。
技术进步越来越依靠科学指引,现代技术上的重大发明都是在科学突破性发现的指引下实现的。
如电子计算机技术就是电子学、固体物理学、数理逻辑、控制论、信息论等学科的共同成果。
这种趋势称之为技术科学化。
科学技术一体化的结果使得一项科技研究活动很难分清到底是科学活动还是技术活动。
特别是应用研究,它既使用理论原理,又包含技术原理,绝对不受科学原理指导的技术和绝对不依靠技术基础的科学,在现代已经不存在了,现代的有些技术发明已经具有科学的认识的价值。
如奖励科学成就的诺贝尔奖在现代已经给了一些技术发明者。
2.为什么说科技是现代生产力的关键因素?
1、科学技术的发展增强了劳动者的主体地位,在生产力系统中,劳动者是处于主体地位的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因素。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更进一步地延长了劳动者的肢体,增加了劳动者的体力,强化了劳动者的智力,从而使劳动者的主体地位、主体的能动性、创造性空前增强。
在近代,劳动者的分工服从于机器体系的分工,劳动者的动作决定于机器对人的要求,劳动者的主体地位和能动作用的发挥受到一定的限制。
在现代生产力中。
劳动“表现为人以生产过程的监督者和调节者的身份同生产过程本身发生关系……工人不再是生产过程的主要当事者,而是站在生产过程的旁边”,发生了由生产租自然力支配劳动者向劳动者支配生产和自然力的巨大转变。
在现代自动化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发达国家出现了“无人工厂”,但这种“无人工厂”是有人工厂设计制造出来的,而且也不是一个人也没有,只不过是劳动者的数量很少,这少数掌握了现代科技知识的劳动者作为监督者和调节者实际上主宰着“无人工厂”的生产过程。
我们评价劳动者的地位和作用,不能只看劳动者人数的多少,更要看劳动者素质的高低,特别是要看劳动者智力水平的高低,因为现代生产力中劳动者智力的主要内容就是现代科学技术。
所以,科学技术越发展,劳动者的智力水平就越高,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就越高。
2、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作为劳动资料的工具、工艺系统更加高级化。
工具、工艺是智力的表现,是科学技术知识的物化形式。
20世纪后,科学技术使原有工具得到改进,新工具不断涌现,使现代工具日益大型化、高效化、自动化、微型化和智能化。
例如,由于电子技术的进步,自动装置控制的使用,使现代生产在高速、精确、稳定、安全、有效和经济方面有了明显进步,结果是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现代科学技术不但使劳动工具更加先进,而且也带来了全新的生产工艺。
像生物工艺、激光工艺、宇宙工艺(高真空、微重力)、无废工艺以及各种柔性生产系统所开创的工艺革命,使新的“工艺纪元”正在到来。
现代新工艺具有如下特点:
少工序性;
少废性或无废性;
高度灵活性;
高精密性和高可靠性;
从宏观的机械加工向微观的改变物质结构的新工艺发展等等。
总之,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全新的生产工具和生产工艺将不断涌现,将使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个更加高级的阶段。
3、科学技术将不断扩大劳动对象的来源,并提高劳动对象的利用率。
现代科学技术提高了找矿、探矿、采矿的能力,使生产所需要的各种原材料得到大量的供应,同时,科学技术又大大提高了各种原材料的利用率,减少加工过程的损耗,增加品种,提高质量,满足社会各方面的需要,刺激社会生产的更大发展。
科学技术可以变废为宝,从废料中提取有用的元素,还可以变无用为有用.如把砂粒(SiO2)变成半导体和光导纤维这样的重要材料,使材料不断高级化。
科学技术使人类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和宇宙资源成为可能。
海上运输、海洋采油、海洋捕捞、海上养殖、海水提炼、盐化工、潮汐发电以及人造卫星的高、远资源的利用已经变为现实,月球发电、月球采矿、月球冶炼等也为期不远。
总之。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劳动对象的数量不断增加,质量也不断提高。
4、现代科学技术使生产管理科学化、现代化。
生产力系统中各种要素要发挥最大的效能就必须进行有效地管理。
现代科学技术既可以为科学管理提供一整套知识、理论和方法,又可以为管理创造先进的技术手段和工具,使生产管理科学化、现代化。
目前,全球很多国家都使用了微电子技术、新的通讯工具、信息加工技术,特别是电子计算机,实现了工厂自动化和办公室的自动化,以此进行资源、技术、市场、金融流动、人才的调查;
实施生产力的合理布局、规模选择、结构设计;
统筹生产过程的安排以及人力、资金、材料、设备的调配。
由于管理的现代化、科学化,生产效率极大提高。
可见,运用科学技术加强生产管理也是发展生产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由上可见,“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
在这一发展过程中科学技术的地位不断上升,到了现代,终于成为生产力系统中的主导因素。
科学技术的水平既制约着其他要素作用发挥的程度,又决定着生产力的实际水平。
所以我们常常把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关系概括成以下公式:
生产力=科学技术×
(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管理+……)这一公式形象地揭示出科学技术对现代生产力发展的第一位的推动作用,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3.什么是技术创新,它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是什么?
《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熊彼特指出,创新是指经济中的某种“新的组合”,它包括以下五种情况:
①引入一种新的产品或提供一种产品的新质量。
②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
③开辟一个新的市场。
④获得一种原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给来源。
⑤实行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例如,建立一种垄断地位或打破一种垄断地位。
作用:
各种类型的创新带来了各国经济的巨大发展,同时也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看看世界百强企业,正是由于它们积极推动创新,才走到了世界企业的前列,以1991年为例,全世界前100家企业共创销售额为27085.2亿美元。
可以讲,技术创新是人类财富之源,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
一、技术创新与实现高质量经济增长
一国的经济增长,既有数量的扩大,又有经济系统质量的改善。
这种质量的改善是通过技术创新实现的,主要表现为产品附加价值的提高和资源耗费的降低,即用等量的资源可创造更多的财富。
工业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主要是靠技术创新,而我国的经济增长仍然主要是靠资金和人力的追加投入,资源浪费已构成抑制我国经济高质量增长的严重障碍。
例如,目前每百万美元国内生产总值的钢耗日本为35吨,德国为43.7吨,而我国为127.8吨,钢材耗费达美国的10倍。
一方面,我国的经济增长受到资金和资源短缺的制约,而另一方面又存在大量的浪费。
我国的大多数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设备陈旧,技术落后,产品质量低下,原材料能源耗费多,全国工业交通企业大部分设备超过了折旧期,我国企业的金属切削机床有300多万台,就机床拥有量而言居世界第二,但很多机床性能陈旧、技术落后。
显而易见,如果不用先进的设备更替陈旧落后的设备,提高员工的知识水平,不断地实施产品创新和过程(工艺)创新,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多数企业以至整个中国经济将是没有前途的。
可以说,技术创新是解决资源浪费的问题,实现高质量经济增长的惟一途径。
二、技术创新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一般都不低于10%,但企业经济效益始终不高。
相当多的国有大中型企业严重亏损,有人认为这种状况是由宏观调控引起的市场疲软造成的。
然而,较高的增长速度与较为强劲的市场需求是相对应的,就世界范围而言,10%左右的增长速度是相当高的,怎么会产生市场疲软呢?
表面上看,许多企业产品积压,似乎市场很疲软,以我国的机床产品为例,到1996年底库存积压已近一年的产量。
然而,在国产机床大量积压的同时,每年进口机床设备总价款却达20多亿美元,是世界第一大机床进口国。
我国机械产品的进出口逆差高达200多亿美元。
这说明市场并不疲软,需求仍很旺盛。
认真地分析一下就会明白,所谓的“疲软”事实上是由国产机械产品适销不对路引起的。
所以,并不是“市场疲软”,而是因国货陈旧、适销不对路而引起的“产品疲软”。
这种产品疲软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所谓竞争性疲软,即产品并非处于衰退期,只是因为产品在技术水平、产品质量乃至售后服务上不能满足用户需求,用户为解决生产经营的燃眉之急,只有依靠进口,从而导致国内企业的产品销售困难。
我国相当多的产品都属于这一类,机床产品便是典型产品疲软。
另一类产品疲软是结构性疲软,即由于产品结构不合理,其中某些产品甚至已进入淘汰期,不适应用户的需求,从而导致企业产品销售困难。
可见,归根结底,产品疲软是由于企业没有按用户需求而进行产品创新的结果。
政府曾采用流动资金“贷款启动”,也就是组织银行给企业贷款,让企业购买原材料、发工资以维持企业生产的办法解决疲软问题。
但由于没有着力于引导企业根据市场上需求变化进行产品创新,其结果是,许多企业在产品结构、性能、质量和档次上均没有多大改观的情况下,产品仍然卖不出去,这样不仅没有解决产品疲软问题,反而造成更多的积压。
可以说,在人口众多的中国,在经济发展速度相当高的情况下,一般不会出现市场的疲软,而只会存在产品疲软的问题。
即使在经济紧缩时期,但凡产品新、性能好、质量过硬的工业产品,仍有很大的市场需求,甚至会供不应求。
产品疲软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是缺乏用户需要的产品是疲软的主要根源,这就是企业陷入困境和国有企业亏损面居高不下的源头。
要使经济活跃,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只有一条路,那就是通过技术创新来改善产品结构,提高产品附加价值,以适应市场的需求。
我们不妨看看国外名牌企业是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推动产品结构不断变化和产品附加价值不断提高,而使企业走上致富之路的。
飞利浦公司有百年的历史,企业老而产品却不老。
飞利浦公司1914年发明了内置聚光镜的投射灯,1917年生产了世界上第一只无线电真空管,1922年第一只X光管在飞利浦公司问世,1926年五极真空管诞生,1932年生产路灯钼灯,1949年发明了非金属磁体,1957年生产了全新的铅光导摄像管,1960年生产出全新的推基式晶体管,1965年全新的电脑电子记忆系统研究成功,1970年研制出LOCOS高密度集成电路生产程序,1972年推出光学录像激光视盘技术,1980年将核磁共振成像系统应用于医疗诊断仪器中,1986年推出了硅片摄录影像管所用的影像感应器,1990年开发了红绿激光技术,1991年发明了QL感应照明系统。
这就是飞利浦公司技术创新的宏观年表。
如细分到每一年,年年都有多种新产品上市。
正是由于一系列的创新努力,使飞利浦这一老牌公司长盛不衰。
也正是由于这些创新努力,使该公司的产品结构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不断得到改善,提高了产品的附加价值,给该公司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1991年飞利浦公司的销售额达302.17亿美元,成为世界电子消费类产品市场上的第六大生产商。
三、技术创新与新产业的发展
任何一种产品的市场容量都是有限的,当一种产品的市场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饱和或供大于求的情况。
改革开放初期,取消凭票购买自行车、手表、缝纫机等轻工产品之后,众多企业上马生产“三大件”,不久就出现了这些产品供大于求的局面。
后来,许多企业又竞相投资生产“新三大件”即彩色电视机、电冰箱和洗衣机,目前这些产品又出现了供过于求的情况,1/3甚至1/2企业的生产能力闲置。
前些年石家庄电视机厂生产的环宇牌彩电供不应求,1987年出口英国,开创了中国电视机进入西欧市场的先例。
然而,这种辉煌仅仅维持了四五年。
近年来该厂连续亏损,前不久由于累计亏损8000多万元,负债总额达3亿元,不得不宣布破产关门倒闭。
这种现象不仅中国有,外国也是如此。
例如20世纪20年代,纺织产业是日本的一个支柱产业,排名前15位的大企业中有12家是纺织企业。
1929年日本的工矿业生产总值中纺织产业的比重高达44%,而到了80年代则仅占4%。
实际上道理很简单,30年代时日本还很穷,如果平均每人一个季度穿一套服装,一年4套也就够了。
从30年代到80年代,日本的GNP扣除通货膨胀后实际增长达30倍,原来需要4套服装的人在经济发展之后虽然会多增加几套服装,但也没有必要增加30倍,纺织行业在工矿业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从原来的40%下降到4%也就不足为奇了。
任何一种产品的市场都有其生命周期,不仅会趋于饱和而达到成熟期,而且还会走向衰老与死亡,最终被另一种新产品所替代。
而这种替代会使企业的命运发生戏剧性的变化,现有产品技术领域的领先者未必会成为新技术领域的领先者。
有些企业的失败可能是局部性的,有些企业的失败也可能会发展成全局性的。
这种由原来的领先者变成失败者的事例,不仅会发生在个别企业当中,甚至会发生在整个产业。
例如美国戴顿国家现金出纳机公司,曾是美国权威的现金出纳机和会计机的生产公司,在一段时间内,该公司在技术上的领先,获得了丰厚的利润。
然而,当美国一个小公司于1971年推出第一台电子出纳机,开始拉开新老产品更替的序幕之时,戴顿公司却没有意识到电动机械设备已经过时,反而投资1.4亿美元进行技术改造,以期生产新型的电动机械式出纳机。
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当新型产品上市时已经完全没有用户,结果公司的股票从45美元降至14美元,不仅被迫解雇了2万多名工人,甚至连总经理也被解雇了。
这是产品市场替代的“悲剧”。
目前我国机床行业以及老工业基地的许多大型国有企业,都遇到了与美国戴顿国家现金出纳机公司相似的命运。
产品市场的成熟化或产品市场替代化无疑会影响到生产这种产品的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当某类产品的市场容量达到饱和状态,并开始呈现出下降趋势时,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会加剧,整个行业的生产能力会呈现过剩的局面,企业的销售量可能减少,利润可能下降,一些比较弱的竞争者会被迫逐渐退出市场,最后这个行业的市场将被一些实力雄厚的竞争者所占据。
在这种情况下,竞争的胜利者,要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才能维持其优势;
而被迫退出市场的失败者,也只有通过技术创新另谋生路。
如果产品生命周期到了产品市场替代阶段,产业更迭或部门转移的过程就开始了,在这个过程中,任何等待观望都意味着放弃发展,坐以待毙。
所有企业都必须通过技术创新寻求新的发展机会。
四、技术创新与提高企业竞争力
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企业生产是指令性的,产品可以几十年“一贯制”不愁无人要。
企业在政府的保护之下,可以采用成本加利润的产品定价办法,安稳地过活。
因此,传统计划经济实质上是“收购经济”加“政府保护”。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内无技术创新的动力,外无技术创新的压力。
因而,传统计划经济与技术创新无缘。
市场经济与传统计划经济最根本的区别是引入了竞争机制。
在市场经济中,产品是由用户来选择的,争夺顾客是竞争的焦点。
在对外开放的条件下,这种竞争又具有国际性,它是围绕争夺世界市场而进行的,参加竞争的并非是政府,而是企业。
竞争的结果是优胜劣汰。
企业在竞争的压力下,必然要在更大的范围内和更高的层次上开展技术创新,以取得竞争优势。
竞争与“保护”是相对立的,政府对国有企业的保护,固然会使企业暂时避开竞争的风浪,但保护的结果,会使企业满足现状,不思创新,最终还是会被市场淘汰。
没有竞争,便没有进步,从国家和企业的长远利益出发,必须把国有企业推到竞争的风口浪尖,促使其在竞争的压力下不断创新,谋求生存和发展。
美国《幸福》杂志刊登的世界500强企业排序中,常有企业名次明显变动的情况,如1960年时排列在前15位的公司,到1980年只有8家仍保持着前15位的名次,其余7家不见了。
企业的兴衰沉浮在市场经济中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例如,美国无线电公司是最早开发和生产电视机的厂家,可谓电子领域的先锋和开拓者,仅电视机方面的技术专利就给公司带来了巨额财富。
在1965年以前,无线电公司的电视机在电视机市场上一直处于绝对优势,但是由于他们没有及时开拓新事业,创新停滞,20年后,到1985年12月被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所兼并。
王安电脑公司亦曾鼎盛一时,王安本人亦名列美国第五大富豪。
但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电脑市场竞争激烈,由于该公司满足于自己产品在设计和技术水平上的优势和声誉,未能及时跟上电脑转型创新的步伐,没有及时推出新型电脑,终于败在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和苹果公司手下。
西方评论家讲,王安公司的失败是由于“脱离了用户,忘记了创新”。
市场经济中这种例子是不胜枚举的。
由此可以看出,在世界范围内,任何企业,包括那些年创销售额上百亿美元的大企业,并非总会长盛不衰,它们的命运总是与技术创新相联系的,“创新则兴,不创新则亡”,这是市场经济的一条定律。
竞争的实质是通过“制造差别化”来战胜竞争对手。
企业可以利用自己研究开发的优势,在产品的品种、性能、质量等方面制造差别化;
也可以利用先进的工艺设备,通过大规模生产降低产品成本,建立同等质量下的低价格优势;
还可以利用流通领域的能力,通过优质的售后服务创造服务方面的差别化。
不管哪一种差别化都可能获得竞争优势,而任何一种差别化都离不开技术创新。
日本的索尼、松下和三洋三大电器公司1991年在世界500家最大公司中销售额分别排名40、13和107位,他们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可归因于根据各自的优势,选择了不同的差别化战略,使自己的产品始终居于领先地位。
索尼每年开发千余种新产品,在品种上独领风骚;
松下以优质的服务让天下的顾客“十分信赖和放心地使用松下产品”;
三洋则以顾客“用户买得起”为原则,低成本地开发自己的产品,制造竞争中的价格差别化。
不同的竞争战略,都可使企业获得竞争优势。
4.什么是科学教育?
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所谓科学教育,是指为了提高受教育者的自然科学素养和劳动技能而进行的有关自然科学技术知识的教育。
科学教育的内容包括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教育、工程技术教育、生产生活技能教育,等等。
科学教育的主要特点是:
(1)教育的功能大大拓展。
教育除了传统的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思想政治功能而外,新增加了为发展社会生产力服务的经济功能,为人们社会生产生活服务的社会生活功能,为发展文化科技知识服务的精神生产功能等。
尤其在新科技革命、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教育的经济功能和精神生产功能越来越突出,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为了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各国都在大力培养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多方面的人才,以期促进本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2)科学教育地位突出。
其主要表现是理工农医学科的院校明显多于文科院校,而且从幼儿教育、中学教育到高等教育,都程度不同地设置了自然科学技术知识的课程,向受教育者传授相关的自然科学技术知识和劳动技能,介绍科学态度、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帮助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受教育者的科学技术素养和生产生活能力,同时课程的设置也更加科学、合理。
(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这是科学教育区别于古典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它反映了现代生产和现代科技对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
科学技术知识只有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受教育者才能学以致用,也才能检验和发展书本知识。
(4)实行班级授课制。
班级授课制始于资本主义初期。
班级授课制有利于分科教学和扩大教育规模,迄今它仍然是世界各国学校教育最基本的组织形式。
(5)教育手段逐步现代化。
随着科技和社会生产的发展,进行科学教育的手段日益进步,教学效果更加形象、逼真、有趣和高效。
5.什么是人力资源?
合理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是什么?
答:
所谓人力资源,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拥有的劳动者的劳动能力。
这种能力包括劳动者的体力、智力和技能。
一个人到了劳动年龄并且具有参加劳动的能力,这个人就是一个潜在的人力资源,投入劳动过程以后,他就由潜在的人力资源变为现实的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资源。
首先,人力资源以人的生命机体为载体,因此它是活的、有生命的资源。
其次,人力资源的质量主要取决于智力、知识和技能的高低。
再次,人力资源的质量经过教育、培训、学习、能够得到有效的改善和提高。
第四,人力资源进入经济活动过程,可以变为人力资本,给投资者带来丰厚的剩余价值。
第五,人力资源具有社会性,它的形成、发展与文化、政治等社会因素密切相关。
人力资源开发,是指以发掘、培养、发展和利用人力资源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活动。
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和形式包括教育、培训、使用、管理等,其目的在于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和能力,充分挖掘人的各种潜能,力求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宝贵、最主要的资源,是推动经济发展的第一要素。
因此,对人力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对加快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合力开发人力资源能有效地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人类目前正面临着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和新的科技革命,科技、经济、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
经验表明,国家之间的差距,最根本的是人的知识、技能、智力的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