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AB考点强化练第12讲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207473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7.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AB考点强化练第12讲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AB考点强化练第12讲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AB考点强化练第12讲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AB考点强化练第12讲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AB考点强化练第12讲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AB考点强化练第12讲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Word下载.docx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AB考点强化练第12讲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AB考点强化练第12讲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Word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AB考点强化练第12讲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Word下载.docx

美国资本输出的目的是为了争霸世界的需要,故C项正确;

D项是该法案的消极影响,而非美国的本质意图,故D项错误。

3.(2018·

广东揭阳高三学业水平考试题·

35)有学者指出,马歇尔计划的目的是通过支持欧洲经济一体化,使欧洲国家放弃民族主义和保护主义,消除关税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通货交换自由。

由此可知,美国推动西欧一体化的主要动机是(  )

A.按照美国的需要来重塑欧洲 

B.遏制社会主义国家苏联

C.与西欧维持长久的盟国关系 

D.密切与西欧的经济合作

【解析】由材料“马歇尔计划的目的是通过支持欧洲经济一体化,使欧洲国家放弃民族主义和保护主义,消除关税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通货交换自由”可知美国推动西欧一体化意在便于美国商品进入欧洲市场,故A项正确;

材料体现了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便于美国商品销售到欧洲,未体现遏制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意图,故B项错误;

材料体现了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便于美国商品销售到欧洲,未体现美国要与西欧维持长久的盟国关系,故C项错误;

材料体现了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便于美国商品销售到欧洲,并非加强与西欧的经济合作,故D项错误。

【答案】A

4.(2018·

山东滨州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题·

29)肯尼迪和赫鲁晓夫在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期间,至少有25封信在来往。

最终苏联先撤走了导弹,美国解除了海上封锁,持续了13天的导弹危机得以解除。

这说明(  )

A.美苏在对抗中伴随妥协 

B.冷战加剧世界紧张局势

C.美苏淡化意识形态冲突 

D.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形成

【解析】材料中提到在古巴导弹危机期间,美苏两国领导人有25封书信来往,最终苏联做出妥协撤出导弹,美国也接触封锁,这体现了美苏在对抗中伴随着妥协,故A项正确;

材料讲述的是古巴导弹危机最终以双方妥协收场,未体现冷战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故B项错误;

材料只提到了美苏两国领导人有书信来往,最终互相妥协解决了危机,并不能说明美苏是淡化了意识心态的冲突,故C项错误;

材料只体现了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未反映多极化的趋势,故D项错误。

5.(2018·

福建泉州高中毕业班单科质量检查题·

24)1943年,好莱坞拍摄反映苏联的电影,如《光荣的日子》、《出使莫斯科》等;

1948年,拍摄反映苏联的电影,如《铁幕背后》、《红色威胁》等。

这一变化反映了(  )

A.美苏“冷战”的开始 

B.好莱坞拍摄影片需经政府同意

C.美苏由盟友走向对抗 

D.好莱坞影片受大众审美观影响

【解析】1943年的电影体现不了1947年开始的“冷战”,故A项错误;

材料没有体现电影公司拍电影需要政府的同意,故B项错误;

有二战后期的“光荣、出使”等体现盟友关系、1948年“铁幕、威胁”反映冷战对抗,故C项正确;

电影名称没有反映大众审美的问题,故D项错误。

6.(2018·

广东佛山一模·

34)图1为1956年冷战时期的一幅漫画讽刺“画皮”。

该漫画意在表明(  )

图1

A.西方国家组建军事集团遏制苏联 

B.经济渗透是霸权政策的重要手段

C.美元中心体系便于美国经济扩张 

D.美国推销价值观念试图控制西欧

【解析】材料未体现西方国家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目的,故A项错误;

由图片中美国为北大西洋军事盟约涂色,说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受美国控制,由美元符号“$”可知美国能控制北洋西洋公约组织主要是基于其对成员国的经济渗透,故B项正确;

材料未涉及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森体系,且这与材料中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信息无关,故C项错误;

从材料来看,美国并非通过推销价值观念来控制西欧,而是通过经济渗透进行控制,故D项错误。

【答案】B

7.(2018·

四川宜宾一模·

30)1957年,中苏正式签订《国防新技术协定》,苏联援建中国多个核科学、核工业项目。

但1960年,苏联撤离了在中国核工业系统的全部专家,并销毁、带走工程资料。

这表明(  )

A.原子弹爆炸威胁了苏联的地位 

B.社会主义阵营逐步分化

C.中国开始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D.中国摆脱了斯大林模式

【解析】我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是在1964年,不会对中苏关系产生任何影响,故A项错误;

从材料我们可以得知,在建国之初,苏联对中国给予了很多的帮助,但是到20世纪60年代,由于苏联“大国沙文主义”导致中苏关系破裂,说明在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上,中苏出现了分歧,中苏交恶说明社会主义阵营的开始分化,故B项正确;

材料表明中苏关系交恶,但这并不能表明中国开始走独立发展道路,故C项错误;

中国真正摆脱斯大林模式是在1978年的改革开放之后,故D项错误。

8.(2018·

广东广州高三调研测试题·

35)20世纪50、60年代,美国对外援助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

援助资金由只能用于私人企业扩展到政府控制的企业;

援助重心由西欧资本主义国家转到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美国的盟国。

这一调整(  )

A.加剧了两大阵营的对峙 

B.加速了美国经济的衰退

C.扩大马歇尔计划的范围 

D.导致资本主义阵营分化

【解析】由材料“20世纪50、60年代”的时间信息可知美苏冷战,结合材料中美国援助资金扩展到政府控制的企业,援助重心转到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可知美国意在扩大资本主义阵营的力量,从而加剧了两大阵营的对峙,故A项正确;

材料强调的是美国对外援助政策而非美国经济的发展,故B项错误;

马歇尔计划又称欧洲复兴计划,1951年宣告结束,与材料中的时间信息不符,故C项错误;

资本主义阵营的分化在于西欧经济一体化、日本经济的发展,而材料强调的是美国对外援助政策的调整,故D项错误。

9.(2018·

湖南五市十校教研改共同体高三12月联考题·

22)20世纪20年代,法、英、日与苏联建立了外交关系;

魏玛共和国(德国)与苏联建立了秘密联系,得以在苏联训练飞行员和坦克手。

1934年,苏联加入国际联盟。

20世纪70年代初,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中日建立外交关系,此后,西欧国家纷纷与中国建交,1979年,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上述对外政策的调整都反映了(  )

A.在对外关系中彻底排除了意识形态的影响

B.对西方国家进行和平演变

C.国家利益决定外交政策的走向

D.冷战背景下突破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与孤立

【考点】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

【解析】从材料中我们可以获知,国际关系突破了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的区别,但远未达到彻底排除意识形态的影响,故A项错误;

只是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而不是对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故B项错误;

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关系缓和的决定性因素是国家利益,故C项正确;

材料中涉及了20世纪20年代,冷战是20世纪40年代后的状况,故D项错误。

10.(2018·

辽宁省实验、大连八中、大连二十四中、鞍山一中、东北育才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题·

29)18世纪中期,德国哥丁根学派提出了整个世界的历史都应以西欧的历史来认识和剪裁的理论。

1955年英国史学家巴勒克拉夫明确提出历史学家应公正地评价各个时代和世界各地区一切民族的建树。

西方史观的变化表明(  )

A.世界经济中心的转移 

B.世界多极化趋势显现

C.冷战影响了史学研究 

D.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

【考点】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解析】1955年美国是世界经济霸主,而巴勒克拉夫却提出“公正地评价各个时代和世界各地区”,而不是以美国为中心,说明西方史观并不是以世界经济中心转移而变化,故A项错误;

1955年欧同体尚未成立,日本尚未成长为经济大国,不结盟运动也未兴起,世界多极化趋势尚不明显,故B项错误;

冷战中西欧与苏联处于敌对关系,而巴勒克拉夫却提出“公正地评价各个时代和世界各地区”,这其中当然也包括苏联,说明西方史观的变化并不是因为冷战的影响,故C项错误;

从哥丁根学派的西欧中心论到巴勒克拉夫的全球史观,是二战后世界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的结果,故D项正确。

【答案】D

11.(2018·

河南濮阳一模·

34)20世纪60年代,法国总统戴高乐主张,在苏美接触的同时,欧洲国家应在诸如经济、文化、技术等方面同苏联相互交流和接触,这样可把“铁幕”一块一块地撕碎。

这一主张(  )

A.体现了欧洲外交独立自主的愿望 

B.是西欧各国共同的外交政策理念

C.反映了法国战后一贯的外交政策 

D.宣告了欧、美、日鼎力局面的形成

【解析】根据材料“法国总统戴高乐主张,在苏美接触的同时,欧洲国家应在诸如经济、文化、技术等方面同苏联相互交流和接触”得出法国主张作为资本主义西欧国家,与社会主义苏联接触并谋求合作,体现了以法国为首的西欧国家开始打破美国的限制,试图缓和和加强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体现了欧洲主张独立自主的外交,故A项正确;

材料只是法国总统戴高乐的主张,并不能说明该主张是西欧国家共同的外交政策理念,故B项错误;

材料中戴高乐的主张是在60年代提出的,无法得知这是法国战后的一贯外交主张,故C项错误;

材料中阐述的随着西欧经济的发展,开始寻求独立自主的外交愿望,并未涉及日本崛起的情况,无法得出欧、美、日鼎力局面的形成,故D项错误。

12.(2018·

河南洛阳高三第一次统一考试题·

31)下表为20世纪50—90年代联合国成员国数量变化表,这一变化可以看出(  )

年份

1949

1959

1969

1979

1989

1996

成员国数量

58

83

125

149

156

185

A.九十年代是民族独立运动的高峰 

B.两极格局导致地区分裂加剧

C.大国操纵联合国的局面发生改变 

D.经济全球化趋势在不断加强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解析】从表格数据看,20世纪60、70年代是民族独立运动的高峰,故A项错误;

1996年两极格局已经瓦解,B项不能解释1996年成员国数量的增加,故B项错误;

材料中随着更多的发展中国家进入联合国,大国操纵联合国的局面发生改变,故C项正确;

材料没有反映出成员国经济联系的加强,与经济全球化趋势无关,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题,其中13题25分,14题12分,共37分)

13.(2018·

云南昆明一中高三第一次摸底测试·

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分)

材料一英国人一直有一种奇怪的想法.即认为英国不属于欧洲,这固然是一种岛国心态的反映,但更重要的是英国始终站在帝国的立场考虑问题,而帝国利益与欧洲的利益又往往是冲突的……这种思维定势影响了二战后几十年的英国。

二战后的西欧主要潮流走一体化,英国却时此持消极态度,生怕过多的欧洲色彩会影响它的帝国性质。

20世纪60年代英国的经济状况不好.而欧共体六国却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趋势。

于是英国分别在1961年9月首次申请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和1967年5月申请加入欧共体,但都遭到了拒绝。

1973年1月英国正式加入欧共体,可是,同年10月,全球石油危机爆发,欧洲经济受挫,英国也受到牵连。

1975年6月英国举行留欧公投.最终67.2%的民众选择留欧。

2016年6月,英国举行脱欧在公投,超过半数的英国在公民选择脱离欧盟。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等

材料二合理的政治应该是国家责任与公民义务的平衡、精英政治与民众参与的平衡、契约的扩展在其适应范围内。

英国脱欧公投是对20世纪以来日益高涨的民主精神的呼应,然而它却是对英国作为民族国家的契约伦理的违背,是对合理政治的背离。

大量外来移民所带来的人口结构改变,使人口的种族和文化构成发生巨大改变,颠覆了政治共同体赖以形成的往日基础。

英国公投脱欧的一大原因就是对欧盟的难民政策不满,担.心英国“国将不国”。

——摘编自程亚文《匮乏、政治过度与文明危机》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对欧共体(欧盟)态度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17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影响英国与欧共体(欧盟)关系的主要因素。

(8分)

【考点】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

区域化主题

【解析】

(1)第一小问变化,综合材料得出英国对欧共体的态度由排斥到申请加入再到主动脱欧;

第二小问原因,包括申请加入的原因和脱欧的原因,据材料“20世纪60年代英国的经济状况不好.而欧共体六国却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趋势”得出申请加入的原因有二战后,英国经济实力下降,欧共体经济发展迅速;

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得出英国脱欧的原因有,受欧盟债务危机的影响,对欧盟的难民政策不满,英国传统的孤立主义的外交政策影响,再加上英国的岛国心态等。

(2)综合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国际形势变化的影响,国家的综合国力,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以及国家利益的需要。

【答案】

(1)变化:

由排斥到申请加入再到主动脱欧。

(3分)

申请加入原因:

二战后,英国经济实力下降;

西欧一体化,欧共体经济迅速发展;

主动脱欧原因:

欧债危机的影响;

对欧盟难民政策不满;

英国传统外交政策(孤立主义);

政治的过度化(对合理政治的背离);

英国的岛国心态、帝国心态等。

(14分)

(2)因素:

国家利益的需要;

综合国力;

历史文化传统;

国际形势的影响。

14.(2017·

山东滨州高二第二学期期末·

33)(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战后国际关系大事记

战后初期

杜鲁门主义出台、马歇尔计划的提出;

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建立;

经济互助委员会成立;

中苏建交;

第一次柏林危机;

德国分裂;

北约建立。

20世纪50年代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

朝鲜战争爆发;

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欧洲经济共同体建立;

中苏关系恶化;

华约建立。

20世纪60年代

不结盟运动兴起;

第二次柏林危机;

古巴导弹危机;

苏美英签署《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

中法建交;

欧共体成立;

美苏达成了举行限制战略武器会谈的协议;

20世纪70年代

美苏首脑会谈,举行关于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谈判;

苏美达成为期5年的空间技术合作协议;

苏联出兵阿富汗;

欧共体的扩大;

日本“全方位外交”提出;

中美关系缓和到中美建交;

中日建交。

20世纪80年代

美苏中程导弹协议签署;

欧共体进一步扩大;

东欧剧变;

日美加强同盟关系;

苏联从阿富汗撤军;

中苏关系正常化。

20世纪90年代

苏联解体,冷战对峙格局结束。

——据方连庆、王炳元等编《国际关系史·

战后卷》

从上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从国际关系的角度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

(要求:

写明论题,史实关联,史论结合。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国际格局主题

【解析】材料图表信息实则就是二战国际政治格局演变的一段缩略史,冷战演变史、多极化发展史、美苏对抗史、美苏缓和史等等,各种角度言之有理并辅以必要的史实论证即可,难度较低。

【答案】示例一

论题:

冷战格局下,美苏之间既有对抗也有缓和(从美苏角度拟)

阐述:

冷战格局下,美苏在欧洲、美洲、亚洲开展了一系列对抗活动。

如北约与华约的对峙,柏林危机、德国分裂、古巴导弹危机、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

冷战格局下美苏之间也有缓和,朝鲜战争局限在局部地区,美苏并没有直接的军事冲突;

古巴导弹危机最终也是美苏双方达成妥协而解决;

美苏也针对核武器问题达成了一系列协议或条约;

苏联从阿富汗撤军等。

示例二:

冷战格局下既有冲突也有缓和(从世界范围拟)

战后,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冷战格局开始形成;

马歇尔计划加强了美国与西欧国家的合作,遏制苏联;

与之相对,苏东各国成立了情报局和经互会;

中苏建交也标志着社会主义阵营最终形成。

在两极对峙格局之下,国际关系紧张,爆发了朝鲜战争、柏林危机、古巴导弹危机,也造成了部分国家的分裂。

美苏的军备竞赛,严重威胁到世界的和平。

冷战格局下也伴随着美苏两极间的缓和,朝鲜战争局限在局部地区,美苏并没有直接的军事冲突;

中国与法国建交,中美关系的缓和以及中日建交。

在战后冷战的40多年里,中国及第三世界国家等和平的力量在不断增长。

美苏两国不不敢轻易动武,维护了战后世界总体的和平状态。

所以说,冷战格局下既有对抗也有合作(或冲突与缓和、美苏之间既有对抗也有缓和)

示例三

战后世界由两极对峙格局向多极化趋势方向发展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冷战局面开始形成;

北约与华约的对峙,两极对峙格局形成;

美苏对峙格局对战后国际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朝鲜战争、柏林危机、古巴导弹危机等重大事件都是两极对峙格局的体现。

在美苏两极对峙格局之外,为维护自身的安全,西欧从衰落中走向复兴和联合;

不结盟运动兴起,中国作为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到70年代,日本开始推行全方位外交;

这些都冲击了两极对峙格局,使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所以说,战后40多年的两极对峙格局孕育了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

注:

如果只是从一个方面提炼主题,比如:

战后冷战对峙格局;

多极化趋势;

最高分得8分。

示例仅供参考

示例四:

从国家利益与国际关系的角度拟论题也可以。

中苏关系、中美关系、中日关系、中法关系等变化角度说明。

B组考前.预测押题练

湖北黄冈高三元月调研考试题·

34)1947年马歇尔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的演讲,强调“欧洲作为—个整体”复兴是美国提供援助的条件,并邀请所有的欧洲国家予以合作,这一观念要求欧洲经济融为一体,打破战前各国间贸易、关税的壁垒,缩小国与国的差别,创建欧洲经济的—种新结构,这表明“马歇尔计划”(  )

A.推动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 

B.建立了欧美平等伙伴关系

C.旨在遏制经互会在东欧地区的扩张 

D.主导了战后世界政治格局

【解析】根据材料“美国提供援助的条件,并邀请所有的欧洲国家予以合作,这一观念要求欧洲经济融为一体,打破战前各国间贸易、关税的壁垒,缩小国与国的差别,创建欧洲经济的—种新结构”所以是美国的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的联合,故A项正确;

马歇尔计划推行的目的是控制欧洲,而后抗衡苏联,故B项错误;

材料中主旨强调的是美国马歇尔计划对欧洲的影响,故C项错误;

马歇尔计划主导了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夸大其词,故D项错误。

河北邢台高三12月质量检测题·

23)1947年,美国总统社鲁门宣布:

“自由制度的崩溃和独立的丧失,不仅对于他们(指希腊),而且对于全世界,都是一场灾难。

那些正在竭力维护自由和独立的毗邻民族,很快就会为之气馁,还可能陷于失败。

”他的目的是(  )

A.改变美欧结盟的外交政策 

B.展示美国急剧膨胀的实力

C.在全球范围内遏制共产主义 

D.反对苏联组织军事同盟

【解析】“自由制度的崩溃和独立的丧失”针对的是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而不是改变美欧结盟的外交政策,故A项错误;

材料所述显示的是美国要遏制共产主义,而并非展示其强大的实力,故B项错误;

从材料“1947年,美国总统社鲁门”“自由制度的崩溃和独立的丧失,不仅对于他们(指希腊),而且对于全世界,都是一场灾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1947年杜鲁门主义,杜鲁门主义实质是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国家的纲领和政策,故C项正确;

1947年苏联并没有组织军事同盟,故D项错误。

山西太原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题·

28)二战后形成的“冷战”格局在20世纪50、60年代逐渐发生了一些新变化:

社会主义阵营分裂、资本主义阵营分化、第三世界的兴起。

这些新变化推动(  )

A.多极化格局逐步形成 

B.国际政治新秩序建立

C.美苏关系走向妥协 

D.美国战略重心转移

【解析】根据所学,20世纪70年代,世纪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故A项错误;

根据所学,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尚未建立,故B项错误;

根据材料“社会主义阵营分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预防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