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复习Word格式.docx
《计算机网络复习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网络复习Word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P38
A单向通信(单工通信)B双向交替通信(半双工通信)C双向同时通信(全双工通信)
3、复用的的概念:
P47—48复用是通信技术中的基本概念。
在计算机网络中的信道广泛地使用各种复用技术。
使用复用的原因:
费用较高,但如果复用的信道数较大,那么在经济上较合算。
几种复用方式:
A频分复用(FDM)所有用户在同样的时间占用不同的带宽资源;
B时分复用(TDM)所有用户在不同的时间占用同样的频带宽度;
C统计时分复用(STDM)是一种改进的时分复用,明显地提高信道的利用率。
集中器常使用这种统计时分复用。
统计复用又称为异步时分复用,而普通的时分复用称为同步时分复用。
使用统计时分复用的集中器也叫做智能复用器。
D波分复用(WDM)就是光的频分复用。
4、什么是ADSL?
其原理?
(此题得同学自己概括57——58)
第三章:
1、数据链路层使用的信道主要两种类型:
P63
A点对点信道;
B广播信道
2、数据链路层协议的三个基本问题:
各自阐述:
65——66
A封装成帧:
在一段数据的前后分别添加首部和尾部,这样就构成了一个帧。
接收端在收到物理层上交的比特流后,就能根据首部和尾部的标记,从收到的比特流中识别帧的开始和结束。
B透明传输:
当传送的帧是用文本文件组成的帧时,其数据部分不会出现像SOH或EOT这样的帧定界控制字符的传输。
C差错检测:
为了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在计算机网络传输数据时,必须采用各种差错检测措施。
目前在数据链路层广泛使用循环冗余检测(CRC)的检错技术。
3、局域网的数据链路层中局域网的网络拓扑结构:
图3—13P77
4、以太网的使用协议的工作原理:
如何检测发生碰撞?
发生碰撞怎么办?
P79—83
5、以太网的MAC层的硬件地址的含义:
硬件地址又称物理地址或MAC地址。
“名字指出我们所要寻找的那个资源,地址指出那个资源在何处,路由告诉我们如何到达该处。
”严格地讲,局域网的“地址”应当是每一个站的“名字”或48位的标识符【PERL00】P86
6、以太网交换机相关内容:
以太网交换机实质上就是一个多接口的网桥,每个接口都直接与一个单个主机或另一个集线器相连,并且一般都工作在全双工方式。
当主机需要通信时,交换机能同时连通许多对的接口,使每一对相互通信的主机都能像独占通信媒体那样,无碰撞地传输数据。
是一种即插即用设备。
对收到的帧采用存储转发方式进行转发。
利用以太网交换机可以很方便地实现虚拟局域网(VLAN)。
虚拟局域网:
是由一些局域网网段构成的与物理位置无关的逻辑组,而这些网段具有某些共同的需求。
P97—99
第四章(重点)
1、网络相互连接的中间设备:
P111
A物理层使用的中间设备叫做转发器
B数据链路层使用的中间设备叫做网桥或桥接器
C网络层使用的中间设备叫做路由器
D在网络层以上使用的中间设备叫做网关
2、因特网把路由选择分为两大类:
P146
A内部网关协议(IGP):
一个自治系统内部使用的路由选择协议,而这与在互联网中的其他自制系统选用什么路由选择协议无关,目前这类路由选择协议使用得最多,如RIP何OSPF协议。
B外部网关协议(EGP);
自治系统之间的路由选择也叫做域间路由选择,而在自治系统内部的路由叫做域内路由选择。
3、内部网关协议RIP。
(147——152,看所有内容)
路由协议(RIP)是内部网关协议IGP中最先得到广泛使用的协议【RFC1058】。
RIP是一种分布式的基于距离向量的路由选择协议,是因特网的标准协议,其最大的优点就是简单。
RIP协议的特点:
A仅和相邻路由器交换信息;
B路由器交换的信息是当前本路由器所知道的全部信息,即自己的路由表;
C按固定的时间间隔交换路由信息。
4、虚拟专用网的专用地址有:
P172
A10.0.0.0到10.255.255.255
B172.16.0.0到172.31.255.255
C192.168.0.0到192.168.255.255
5、网络地址转换的转换原理:
P173—174
第五章:
1、运输层的功能:
P181
A运输层向它上面得应用层提供通信服务;
B运输层提供应用进程间的逻辑通信;
C网络层为主机主机间提供逻辑通信,而运输层为应用进程之间提供端到端的逻辑通信;
D运输层向高层用户屏蔽了下面网络核心的细节,它使应用进程看见的就是好像在两个运输层实体之间有一条端到端的逻辑通信信道。
2、运输层的熟知端口号:
P184
3、UDP的特点:
1、UDP是无连接的;
2、UDP使用尽最大努力支付;
3、UDP是面向报文的;
4、UDP没有拥塞控制;
5、UDP支持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和多对多的交互通信;
6、UDP的首部开销小。
4、TCP的特点;
P187
1、TCP是面向连接的运输层协议;
2、每一条TCP连接只能有两个端点,每一条TCP连接只能是点对点(一对一)的;
3、TCP提供可靠交付的服务;
4、TCP提供全双工通信;
5、面向字节流
5、TCP的套接字:
P188
TCP连接的端点叫做套接字或插口;
端口号拼接到IP地址即构成了套接字;
套接字的表示方法是在点分十进制的IP地址后面写上端口号,中间用冒号或逗号隔开。
A套接字socket=(IP地址:
端口号)
BTCP连接:
:
={socket1,socket2}={(IP1:
port1),(IP2:
port2)}
6、停止等待协议原理:
即三种情况的阐述P189—191
A无差错情况;
B出现差错;
C确认丢失和确认迟到。
7、TCP的报文格式:
P193—195
1、源端口和目的端口;
2、序号;
3、确认号;
5、数据偏移;
6、保留;
7、紧急URG;
8、确认ACK;
9、推送PSH;
10、复位RST;
11、同步SYN;
12、终止FIN;
13、窗口;
14、检验和;
15、紧急指针;
16、选项;
8、滑动窗口的概念;
P197
9、TCP的流量控制:
P203让发送方的发送速率不要太快,要让接收方来得及接收;
拥塞控制:
P205防止过多的数据注入到网络中,这样可以使网络中的路由器或链路不至过载。
这是个全局性的过程。
10、TCP的运输连接的三个阶段:
三次握手是什么?
P215—216
A同步已发送;
B同步收到;
C已建立连接;
第六章:
1、顶级域名TLD的三大类:
P226
A国家顶级域名;
B通用顶级域名;
C基础结构域名;
2、域名服务器的四种不同类型:
P228—230
A根域名服务器;
B顶级域名服务器;
C权限域名服务器;
D本地域名服务器;
3、电子邮件的三个主要构件:
P255—256
A用户代理-用户与电子邮件系统的接口,又称为电子邮件客户端软件。
功能:
a撰写、b显示、c处理、d通信。
B邮件服务器-同时充当客户和服务器,发送和接收邮件,同时还要向发件人报告邮件传送的结果;
C邮件发送协议和邮件读取协议。
4、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的网络管理的三个构成部分:
P268
ASNMP本身;
B管理信息结构SMI;
C管理信息库MIB;
第七章
1、计算机网络的四种威胁:
P284截获、中断、篡改、伪造;
其中主动攻击是:
中断、篡改、伪造;
被动攻击是:
截获。
2、两类密码体制:
对称密钥密码体制、公钥密码体制;
P286—287
3、数字签名的功能:
P289—290各个阐述,如何实现?
掌握具有保密性的数字签名图
A报文鉴别;
B报文的完整性;
C不可否认;
4、防火墙的内容;
P303
A功能:
阻止、允许。
B类型:
网络级防火墙、应用级防火墙。
第八章
1、多媒体信息的最主要的两个特点;
P306—307
A多媒体信息的信息量往往很大;
B在传输多媒体数据时,对时延和时延抖动均有较高的要求。
2、因特网提供的音频/视频分为三种类型;
P309
A流式存储音频/视频;
B流式实况音频/视频;
C交互式音频/视频;
3、实时流式协议RISP:
P312
ARTSP本身并不传送数据,而仅仅是是媒体播放器能够控制多媒体流的传送,又称为带外协议;
B是一个应用层的多媒体播放控制协议,又称为因特网录像机遥控协议;
4、实时运输协议RIP:
P317
RTP为实时应用提供端到端的运输,但不提供任何服务质量的保证,是因特网建议标准。
第九章
1、无线局域网分为两大类:
有固定基础设施的、无固定基础设施的
无线局域网的最小构件是:
基本服务集BSS
接入点AP:
基本服务集的基站;
掌握图9-1P337
2、热点:
自组网络:
没有基本服务集中的AP,而是由一些处于平等状态的移动站之间相互通信组成的临时网络,服务范围通常受限,而且一般也不和外界的其他网络相连接。
P338
第十章
1、解决IP地址的耗尽问题的三个措施:
P355
A采用无分类编址CIDR,使IP地址的分配更加合理;
B采用网络地址转换NAT方法,可节省许多全球IP地址;
C采用具有更大地址空间的新版本的IP协议,即IPv6
2、IPV6数据报的目的地址的三种类型地址:
单播、多播、任播;
每个地址占128位,所占的地址空间大于3.4*10^38P360
3、IPV6使用的冒号十六进制记法:
P360—361
4、IPV6与IPV4的地址转换:
图10-6P362
5、全球单播地址的等级结构:
P363
A全球路由选择前缀,分配给各公司和组织,用于因特网中路由器的路由选择;
B子网标识符,用于各公司和组织创建自己的子网;
C接口标识符,指明主机或路由器单个的网络接口;
6、从IPV4向IPV6的过度策略:
P364
A双协议栈;
B隧道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