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双师结构师资队伍 推动学院持续快速发展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195795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设双师结构师资队伍 推动学院持续快速发展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建设双师结构师资队伍 推动学院持续快速发展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建设双师结构师资队伍 推动学院持续快速发展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设双师结构师资队伍 推动学院持续快速发展Word下载.docx

《建设双师结构师资队伍 推动学院持续快速发展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设双师结构师资队伍 推动学院持续快速发展Word下载.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设双师结构师资队伍 推动学院持续快速发展Word下载.docx

而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高职院校改革发展的基础和保证。

一、双师结构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00年被教育部确定为首批全国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单位,2002年被财政部、教育部确定为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建设的示范性职业院校,2003年在全国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取得“优秀”等级,成为北京市高职教育的龙头学校。

学院之所以能够从众多的高职院校中脱颖而出,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它云集了一批高水平高素质的人才。

学院领导充分认识到人才对学院发展的重要性,认为“有了人才就有了学院的一切”,并以“兼容并包”的博大胸怀,不拘一格广纳人才,一批优秀的名师在校任职或任教。

学院现有北京市教学名师1名、国家级优秀教师1名、北京市优秀教师和北京市骨干教师20多名,有教授28人、副教授56人,正是这支人才济济的教师队伍,使得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日新月异,逐步走向辉煌。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把人才建设作为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确立了以拔尖人才培养、梯队建设为重点,以人才选拔、使用、培养和管理机制建设为依托,建设一支高素质、有创新能力、适应高职教育发展需要的师资队伍的人才发展战略。

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和“职业”双重属性,这一属性决定了其从业教师个体应具有双师素质。

双师素质一般包括两层含义:

一是能够传授专业理论知识:

二是能指导专业实践,并具备相应的知识、素质、能力结构。

知识结构包括围绕职业岗位的知识、技术,及本专业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和职业岗位上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等;

素质结构包括良好的道德素质和职业素质,道德素质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职业素质是指角色意识、敬业精神、时效意识、团队精神等;

能力结构包括教育教学能力、岗位实践能力、现代教育技术使用能力和科研能力等。

根据双师素质的知识、素质和能力结构的要求,对高职教师开展有针对性的培养是建设双师结构队伍的根本途径。

双师素质的培养主要包括:

学历学位进修、实践能力培养、教育教学能力培养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

1.学历学位进修。

高职院校中教师学历偏低已成为一个普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职院校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和教育教学的质量。

学历学位进修可以迅速提高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使教师能够追踪专业领域和行业发展动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补充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从2000年开始积极鼓励教师进修学历学位,制定鼓励政策,对进修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全额报销学费,并在学位论文阶段分别给予2万元和3万元的经费资助。

目前,学院有博士15人、硕士162人,教师的学历学位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2.实践能力培养。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技能人才,因此,要求教师必须有较强的实践能力。

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双师素质师资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

教师实践能力培养的主要有以下途径:

一是在指导实习中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这是最直接,也是见效最快的一个途径;

二是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要求顶岗的时间最好在1年以上,或建立产、学、研一体的校内实训基地,实行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研究科研项目,使教师的实践能力得到锻炼,研究成果也可以直接为教学和社会服务;

三是选派教师到教育部师资培训基地或企业进行短期培训;

四是鼓励教师参加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鉴定,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实践能力,而且还可以为学生开展职业资格培训。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特别重视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采取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措施:

把到企业顶岗实习半年作为教师职称评定的必要条件;

要求专业教师必须取得中级以上的职业资格证书;

此外学校利用寒暑假派教师到天津、上海、深圳等教育部师资培训基地进行实践技能培训。

近3年共有120余名教师参加了各种技能培训;

教师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80多项,与企业共同开发新产品21个,获得技术专利10个,其中,KID—N型电子秤计量监控系统在2006年通过了科工委的产品鉴定,填补了国内防爆电子皮带秤的空白,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许多教师在企业界树立了自己的威信。

教师较强的实践能力,也带动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3.教育教学能力培养。

高职教育的特点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有着显着的区别。

高职教育的课程应该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根据岗位需求,按照学生学习规律,重新构建模块化的课程体系;

高职教育的教学应该采用“能力本位、任务驱动、项目导向”为特点的教学模式。

这些高职教育的特点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高职院校的教师大多来源于普通的高等院校,身上有较浓的学科体系的色彩。

因此,对教师开展教育教学能力的全员培训,是构建双师素质师资队伍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教学能力培训包括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培训,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的培训,教学基本功培训等。

要通过培训,使教师树立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新的课程观、质量观、教学观,掌握职业教育需要的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模式。

  4.现代教育技术培训。

在教学中广泛使用现代教育技术也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之一。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从2003年开始,在北京市率先有计划、有组织地对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220人次取得了现代教育技术等级证书,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有了明显提高。

学院积极鼓励教师开发多媒体课件,3年来共开发主干课程的多媒体课件80多个,其中12个多媒体课件在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中获二等或三等奖;

在硬件上学院不断加大投入,建成了录、编、播一体的先进的多媒体课件开发平台和二讯道演播室。

二、以学术创新团队为抓手,带动整个师资队伍建设

实施人才强教战略,就是要培养一批学术创新团队和拔尖创新人才,推动师资队伍建设。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强教战略分三个层次实施:

第一,加快培养专业带头人和拔尖创新人才;

第二,抓紧培养一大批中青年骨干教师;

第三,大力推进学术创新团队建设。

通过3年的建设,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建成了机电设备故障诊断和监测平台、机电新产品开发、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等8个北京市的科技创新平台,形成了拥有学校自身特色的5个学术创新团队,其中有2个团队是北京市学术创新团队:

依托国家精品专业机电一体化专业,形成了机电安全技术学术创新团队;

依托科研处和职教研究所,形成了高等教育普及化下北京高职院校发展研究学术创新团队。

这些团队的建设,培养了一批中青年骨干教师,促进了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

三、引进兼职教师,优化双师结构师资队伍

学院积极从企业引进一些专业基础知识扎实,有丰富实践经验或操作技能,熟习本地区、本行业情况、具备教师基本条件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来校担任兼职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

逐步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优化双师结构师资队伍的整体结构。

这样做的优点是:

一是迅速解决目前普遍存在的实践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

二是能够保证实训教师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专业技能;

三是兼职教师的参与将对在校专职教师起到“传、帮、带”的作用,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

四是增加了专职教师的灵活性,有利于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

同时,学院要加强对兼职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完善兼职教师管理办法,留住人才,形成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

四、建立激励机制,为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保障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采取符合教师心理和行为活动规律的一系列激励手段,激发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为教师施展才能搭好舞台,让教师在发展事业中得到锻炼和培养。

1.改革人事制度。

学校进行以教师聘任制为核心的全员聘任制改革,按需设岗,公开招聘,择优聘任,建立分层次的竟聘上岗激励机制,逐步形成人员能出能进、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局面。

根据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的需要,不断调整岗位的设置,探索有利于团队建设和发展的内部管理机制。

学院扩大选人视野,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竞争上岗。

改革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制度,根据高职教育特点,修改评聘标准,对于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采取以考代评的方法,鼓励专业教师获取各种职业资格证书。

在严格考核的基础上,评聘分开,打破专业技术职务终身制。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了三轮全员竞聘的人事制度改革,建立了专职教师的“专业带头人、责任课教师、主讲教师、一般教师”四级竞争激励机制,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激发了学校的活力。

2.改革分配制度。

收入分配政策要重实绩、重贡献,向关键岗位和优秀人才倾斜,为此学院探索灵活多样的分配形式。

对拔尖创新人才实行年薪制;

对短期聘任的教师可以实行协议工资制;

探索适合团队的分配方式,为学术创新团队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3.改革考核评价。

学校建立以业绩和能力为导向、科学合理的教师考核评价机制。

根据不同类别、层次岗位的不同要求,制定以业绩为核心,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教师考核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重视同行认可。

积极创新并完善有利于尊重和保护创新思想的学术评价制度,由重视过程管理向重视目标管理转变,由重视年度考核向重视聘期考核转变,由单纯的数量评价向更加注重质量的评价转变。

参考文献

[1]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十一五”规划[Z].2007—05—03.

谢芳,周志刚.论高校教师管理中的激励机制[J].职业教育研究,2004(11).

赵曼.实施人才强教战略建设高水平学术创新团队[J].北京教育:

高教版,2007(03).

李忠波.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运行机制的理性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5(11).

李建求。

论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J].职教论坛,2002(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军事政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