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制造鹤岗.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18763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571.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谁在制造鹤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谁在制造鹤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谁在制造鹤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谁在制造鹤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谁在制造鹤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谁在制造鹤岗.docx

《谁在制造鹤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谁在制造鹤岗.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谁在制造鹤岗.docx

谁在制造鹤岗

谁在制造鹤岗?

互联网世界的鹤岗,是被制造出来的。

题图来自“公开图片”

作者|陈梅希

编辑|园长

出品|刺猬公社

2021年8月25日,结束和刺猬公社(ID:

ciweigongshe)访谈的第二天,大静静踏上前往鹤岗的旅途。

从温州出发,开车到鹤岗,一共3千多公里。

如果每天开8个小时,这段路要走上四五天。

但这次,大静静执意要把车开去鹤岗。

去年,她花3万4在鹤岗买了一套房,和许多报道中低价买房又亏本卖房的人不同,她打算去这个北方的小城定居。

几乎全国网民都知道这座小城。

在当代网络世界,鹤岗的最新代号是“那个房子很便宜的地方。

很少有人知道鹤岗的第一条铁路早在1927年就通车了,那时候的深圳,还在一片农田之中。

中国第一个电影制片厂也诞生在这里,这个名为东北电影制片厂的单位,在新中国成立后迁到吉林,改名为长春电影制片厂,成为无数电影人的摇篮。

矿业兴则城市兴,矿业衰则城市衰。

2019年之前,鹤岗和无数个资源枯竭型城市一样,存在感稀薄到没有几个省外人听过这个名字。

“煤都”既是一个美名,也像一个紧箍咒,当煤炭产量越来越少的时候,“煤都”也就无人再提了。

波澜壮阔的百年里,鹤岗和很多因自然资源发展起来的城市一样,经历大起大落后,把曾经摞在煤炭上的荣光收起,沉默地等待新的时代。

在鹤岗出生长大的小智也没想到,鹤岗会因为卖房子重新火起来。

即便后来房市降温,在鹤岗卖房子的短视频依旧火爆互联网,甚至有许多南方的年轻人,不远千里来到鹤岗,买一套房子,在这里开启新的互联网创业。

去淘500块钱一平的房子

上世纪八十年代才是属于鹤岗的传奇年代。

那个时候,东北还是共和国的长子,为全国提供的是超高的能源和工业产值,而不是小品段子。

仅仅1985年一年,鹤岗矿务局的煤产量就高达1543万吨,这个面积只有1.5万平方公里的城市,诞生了全国第四大煤矿。

这一年,李礼还没有出生。

出生成长于市场经济发展成熟期的90后和00后,几乎都对鹤岗的辉煌一无所知。

1978年,全国经济总量排名前十的城市里,有四个来自东北,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

而到了本世纪初,这个数字变成了0。

0,0,0,0……此后的时间里,长三角持续发力,珠三角逐步崛起,只有代表东北的数字再也没有变动过。

等拿着铁饭碗的工人们,滞后地认识到这个事实时,东北已经从一个支援全国的能源和工业基地,变成了一个需要“振兴”的地方。

时代变了,矿场关了,年轻人从一座城市迁移到另一座城市,但商品房的数量却还在不断增加。

2008年,鹤岗在棚改计划中建设了大量新楼盘,拆迁家庭几乎人手几套新房。

人走了,房子却多了,房价徘徊在低位本就符合正常规律。

空出来的房子就像失去蜜蜂的蜂巢,挂在角落无人问津。

低至500块钱一平的价格,仿佛和南方对鹤岗这座城市的印象一样,停留在了上个世纪。

大静静是在两年前注意到鹤岗这座城市的,报道中几万块一套的房子让她震惊。

“我当时在温州借钱贷款买房,就想在鹤岗买房怎么会这么轻松呢?

前一段失败的婚姻让她习惯于为生活多留后路,她决定在鹤岗买房。

此前,她从来没有去过东北,对北方冬季的大雪充满向往。

回忆起买房的心理,大静静说她有两手准备:

“可以先买来放在那里看看雪,以后如果混的不好,就把温州的房子卖了,然后去鹤岗。

温州房子卖了有100多万,感觉生活会过得比较轻松。

刚装修时住在帐篷里,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大静静的房子两室一厅68平,总价3万4,单价500元一平。

算上中介费、入户费,总共花了4万。

原本和很多买房客一样,大静静不打算来鹤岗定居,但今年3月的鹤岗之行让她改变了主意。

“我原本想象中鹤岗的城市建设会差一点,破旧一点,但是去了以后很惊喜,路很宽,建筑也很宏伟。

”更让大静静喜欢的是东北人热情好客的性格。

“走在路上,一听我不是东北口音,他们就会来问我问题,很快就能熟起来。

一个人来到北方,大静静一开始还有些谨慎,担心人生地不熟遇到麻烦。

有粉丝邀请她一起去鹤岗周边玩,告诉她是几个在当地工作的女生一起自驾去抚远。

抚远距离鹤岗有5个多小时车程,大静静一路都很兴奋。

“他们那个路很奇怪的,特别好开,几个女孩子一起吃一起聊,很快就到了。

”抚远之行给大静静留下了美好印象,为了以后能经常自驾游,这次她坚持从温州出发把车一路开去鹤岗。

离婚后,大静静遇到了现在的爱人小林总。

劝服爱人一起放弃温州的事业和朋友前往鹤岗定居,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她“整整洗脑了两年”。

直到今年冬天,两人一起去东北过冬,见到了冬日雪景,小林总才逐渐动摇起来。

今年3月,大静静去鹤岗装修房子,一边做直播,小林总是直播间的常客。

大静静拍早春冰冻的湖面,宽阔的街道,拍周边森林里的美景,最终让小林总动了心。

在一大片白桦林里,太阳还没有完全落下,月亮已经挂到了蓝天中央。

栈道边的,掉了漆的牌子上写着“猛虎出没禁止入山”八个大字,大静静站在空无一人的栈道上朝镜头招手。

在鹤岗坐公交,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像大静静和小林总一样下定决心去鹤岗定居的人是少数,职业发展是很多人跨不过去的坎。

小林总原本做的就是淘宝生意,对地理位置的要求没有那么高,而大静静则计划好好经营抖音,销售东北特色农产品。

除此之外的大多数职业,在鹤岗的收入都不高。

一些后悔买房的购房者,想转手再把房子卖掉,挂了半年都无人问津。

所以每次有人询问大静静,她都会劝对方想清楚,不要一时冲动把房子砸在手里。

现如今,鹤岗的低价房少了很多。

几百一平的房子,多是郊区顶楼毛坯房,如果想追求好的地段、房型和楼层,均价都超过一千,如果进一步要求精装修和好学区,价格还会上涨。

花两三万能买到不错房子的情况已经很少了。

短视频卖房的生意也带来了一些负面问题。

一位房产中介称,有个网红中介博主在鹤岗当地的口碑并不好,因为“承诺了很多不收费的项目,结果变成了收费项目”。

外地购房者常年不在鹤岗,有时候会委托这位中介博主交暖气费,结果中介忘了,让房主多缴纳了好几百滞纳金。

争议声中,鹤岗在短视频平台上依然火热。

煤矿立市之前,鹤岗还曾是著名的金矿产地。

1913年,观都金矿局成立,3万余人来此地淘金,形成著名的“观都金潮”。

百余年后,全国各地的淘房客通过短视频了解鹤岗房产,为自己购置一个不一定会居住的“家”。

候鸟和留鸟

李礼的生活,像是一只候鸟。

冬天飞去海南或是云南的小城过冬,天气转暖了,再回到北方的小城鹤岗。

2020年,他在鹤岗花1万9购入一套毛坯公寓,这里成为他的“老巢”之一。

房子在鹤岗的兴建小区,距离市中心三四公里,和大静静的小区相比,生活还算便利。

小区一出门,右手边是东北最常见的烧烤大街,花花绿绿的门面一字排开。

正对面是21块钱的自助水饺,隔壁则是29块钱的自助酱大骨。

小区左手边是小吃早点一条街,热气腾腾的包子是北方早晨的标配。

往前走几步就能遇到早市,几十只鸡头整整齐齐地码在铁盘里,一块不知道从哪里撕下来的褐色纸壳板上用黑色记号笔标着价格:

2元一斤。

在鹤岗生活时,李礼日常的活动距离是以米为单位计算的。

可做一只候鸟,在中国南南北北地飞,通常需要花费很久。

从南方回鹤岗的时候,李礼要先飞到哈尔滨,转车到佳木斯,再坐五块钱的绿皮火车到鹤岗。

冬天转火车的时候,一说话眼镜镜片上就会起雾。

从佳木斯到鹤岗的火车时间不长,路过松花江的时候,结着冰的江面在阳光下蒸腾起一层白雾来。

冬天的鹤岗,天黑得很早。

下午四点不到,余晖就将消失在山的另一头。

李礼会在视频里拍他在鹤岗的生活,吃了什么喝了什么,房子如何,走街串巷中,记录一点平常的日子。

有一次,李礼搭出租车去看房子,路上跟司机师傅闲唠嗑。

师傅说,在鹤岗开车一个月6千是“必保”,好一点的能挣到8千。

当地人管自己没车,租车来开的司机叫“卖手腕的”,这些司机一个月要交3000块钱租车,收入也就少了很多。

这位师傅自己买了车,又是夫妻档,日班和夜班轮着开。

“一个月能赚一万不打捆(东北话,指1万多)。

和大静静不同,李礼并没有在鹤岗定居,只是每年会去几趟呆上一段时间。

在抖音,李礼的账号叫“李礼的背包日记”,内容随着他在几个小城间穿梭而变化。

例如最近,李礼又去了云南个旧,曾经的世界锡都,如今和鹤岗一样同为资源枯竭型城市。

近期上映的电影《再见少年》曾在这里取景拍摄。

但“鹤岗”才是李礼短视频世界里的流量密码。

他播放量高的作品都与鹤岗有关,即便去了南方,他也会给在个旧拍摄的短视频打上“云南小鹤岗”的封面。

过去一年,李礼通过短视频和直播赚了2万多。

在这期视频开头,他说:

“今天我就跟大家聊一下,我是如何用一年时间,边旅行边赚钱,全款买一套房的。

”李礼显然已经熟悉了短视频制作的套路,先抛出一个吸引眼球的问题抢占黄金5秒,再慢慢解释原由。

——他也不算撒谎,鹤岗那套房子只花了1万9,他确实是用短视频赚的钱全款买了房。

和四处飞的李礼不同,在鹤岗出生长大的小智,更像是一只留鸟。

1945年12月,鹤岗市的前身兴山市政府成立时,全市人口不到4万,小智的祖辈就是其中之一。

虽然鹤岗煤矿立市,但小智家的几代人,却都和房产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我父亲是一个水暖工人。

我爷爷当时在鹤岗一个叫建安处的国企单位做科长。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是没有所谓的私人开发楼房的,没有商品房。

大家都是大集体、大公社要盖楼,建安处就是这样一个单位。

在小智儿时的印象里,鹤岗没有什么高楼,大家都住在平房小院里。

“住在一趟一趟房里,也有发小一起玩。

”听见电话那头略带疑惑的语气,小智又解释道:

“以前一排平房住8户,我们管这叫一趟。

前后排每趟之间隔四五米。

后来那些低价出售的楼房,都是此后几十年里盖起来的。

89年出生的小智,赶上了鹤岗高速发展的尾巴。

和周围的同龄人一样,他曾经离开鹤岗,去一线城市打一份赚几千块钱的工,又兜兜转转回到鹤岗,成为了在短视频上卖房的本土网红。

小智说,回到鹤岗工作是因为他是一个宁可在家“占山为王”的人,他也理解许多年轻人想出去,觉得大城市好,宁可在大城市做一颗螺丝钉。

“这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中期的必然阶段,大城市有更多的资源和信息。

”他自己也曾经试过,但大城市的生活没有“家乡感和归属感”。

小智镜头下的鹤岗,图片由作者提供

2019年,鹤岗的低房价引发社会轰动,小智随即在朋友鼓励下开始短视频创业。

相较其他创业者以流量分成和直播带货作为主要变现手段,小智把创业的重点聚焦到了在当时很有鹤岗特色的生意上——短视频卖房。

“那天我跟几个朋友吃火锅,一顿火锅500多块,我当时也就开3千块的工资,想想真的肉疼。

有一个卖房的朋友就跟我说,现在房子特别热,你把房子拍一拍,我们来组成一个团队。

”小智毕业后在一家新媒体公司工作了五年,能写能拍能剪,两个人一拍即合。

刚开始面对镜头,小智还有些磕磕巴巴,直到第7期视频突然获得了70万流量,让他笃定这件事能做成。

“一下子就看到了风口。

找小智买房的人里,本地人和外地粉丝大概五五开。

卖房也有淡旺季,多的时候十几套,少的时候一个月七八套,足以让小智在鹤岗过上安逸的生活。

接到刺猬公社电话时,小智正和朋友在五号水库国家森林公园吃饭,白天拍完视频,晚上和一帮朋友到大自然里享受生活。

小智也会有危机感:

“现在一直都有互联网思维,后期如果房产做不下去了,也会去想着做变换。

在很多人眼中,小智的生活应该是在鹤岗定居的理想形态了。

有房,有不依赖于城市资源的事业,有业余生活,安逸闲适。

但能像李礼、小智一样完成互联网创业的人毕竟是少数,多数外来者在鹤岗买房后因为资源、工作机会、朋友圈等原因放弃定居,鹤岗买房成为了很多人精神上有个退路的象征性寄托。

制造鹤岗:

一种互联网流浪

互联网世界的鹤岗,是被制造出来的。

在制造鹤岗的过程里,有多重角色在其间发力,这被认为是一个偶然的爆点。

2019年,舟山海员的李海在XX贴吧发帖讲述自己花五万在鹤岗买房定居的故事,引发讨论热潮。

随后,徐康追随着李海的故事,花3万在鹤岗买房,疫情来临后低价卖出亏损8千。

数家媒体报道过这场称不上成功的流浪买房。

小智和这两位曾经处于风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