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单元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186336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2.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单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五单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五单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五单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五单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单元Word文档格式.docx

《五单元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单元Word文档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单元Word文档格式.docx

二是交流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方法。

“日积月累”安排读背鲁迅先生的名言警句。

“趣味语文”则讲述了鲁迅少年时的一个有趣的故事。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课文内容。

2、揣摩人物的特点,体会课文的表达方法。

3、学习作者抓住特征描写人物外貌的方法。

4. 

让鲁迅这一人物形象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深刻的烙印。

1、学习生字新词,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而理解课文。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背诵重要句段。

3、初识鲁迅,了解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

4、感受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

5、感受鲁迅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

6、懂得为人民的人将获得永生,与人民为敌的人必然灭亡的道理。

7、学习作者抓住人物言行、外貌概括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和对比写法。

8、领会作者对鲁迅先生崇敬、怀念的思想感情。

本单元教学重点:

1.揣摩人物的特点,抓住特征描写人物外貌的方法。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鲁迅先生热爱劳动人民和关怀进步青年的高贵品质。

本单元教学难点:

教学措施与方法

1.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从感性到理性地学习、总结阅读方法,并领会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2.重视引导学生深入文本,通过读、悟理解课文内容。

3.利用多媒体设备制作课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4.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并有针对性的进行摘抄优美的词语,加大词汇储备量。

加大阅读量,充分调动孩子课外阅读的兴趣,培养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5.继续引导深入生活,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本组教材可用12~14课时。

其中,精读课文4~5课时,略读课文2~3课时,习作3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回顾·

拓展”2课时。

2013年7月

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课题

17、少年闰土

精读课

主备单位、教师

南关小学曹庆允

教学

目标

1、会写7个生字。

正确读写“胯下、厨房、刺猬、畜生、明晃晃”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背诵第一自然段。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我”的思想感情的变化。

4、初识鲁迅,了解鲁迅的文学成就。

教学重点

通过闰土的外貌、语言、动作,体会人物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我”思想感情的变化。

教学准备

课前安排学生搜集关于鲁迅的资料。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交流资料,导入新课

1、学生说说自己搜集到的关于鲁迅的资料。

2、课件出示鲁迅资料。

3、教师朗诵课文第一自然段,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7少年闰土

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1、出示生字词语,检查认读,注意指导“畜”及其他多音字的读音。

2、说说预习了课文,知道了什么?

指导学生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关于闰土的事,少年闰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我”和少年闰土的关系怎样?

3、预习了课文,有哪些疑难问题?

根据学生发言,挑选重点问题板书。

三、品读课文。

1、同学们通过预习,对闰土有了初步的了解,请同学们看课文的第一幅插图,然后找到相关的段落,练习朗读。

力争通过你的朗读,让这幅画面动起来。

指导朗读。

你觉得画面美在哪儿?

怎样把自己感受到的读出来?

从朗读中,我们感受到闰土是个怎样的少年?

齐读,把感受读出来。

2、闰土和“我”短暂的相处中,讲了许多新鲜有趣的事,你对哪件事最感兴趣,就找到相关段落练习把它读好,既可以一个人读,也可以自由组合起来读。

体会课文是怎样通过人物的对话、外貌、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的特点的。

不懂的地方也可以提出来和老师同学讨论。

学生自由朗读。

汇报交流:

学生读语段,谈感受,教师指导感情朗读。

预设:

(1)从“雪地捕鸟”这件事感受到闰土有什么特点?

具体从哪儿感受到的?

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

(2)从“看瓜刺猹”中你的感受是什么?

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

3.小结:

从以上四件事,我们感受到闰土是个怎样的孩子?

(预设:

我们感受到闰土是个聪明能干,知识丰富,机智敏捷,身体健康,活泼机灵的孩子……)

4.与闰土相比,文中的“我”又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从课文中哪些语句中看出来的?

课件显示:

啊!

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5.读一读上面的句子,你是怎样理解的?

指导朗读,读出此时作者的心情。

6.闰土为“我”打开了一扇窗,让“我”看见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我”多么想再和他相处几天,再听听那些新鲜有趣的事儿呀!

可惜我们却要分手了。

请大家读一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再仔细观察文中的第二幅插图,想想他们话别的场面。

然后自己寻找学习伙伴分角色表演,尽量把这对好友分别时的情景,表演得具体、生动、形象。

学生分组练习表演。

四:

拓展延伸:

请同学们课下阅读鲁迅的小说《故乡》全文。

有兴趣的同学再读读鲁迅先生其他的作品。

五:

小练笔。

作者在描写闰土外貌时能够注意突出人物的特点。

今天的作业,请同学们抓住你最熟悉的一位同学的外貌特征,用几句话写下来。

明天把你写的读给同学们听,让大家猜猜你写的是谁。

如果能猜出来,就说明你写得像。

老师要帮助学生理解这些词语。

如,“便是”,就是的意思。

“没有知道”,就是不知道。

“无端地觉得”,就是没有原因地觉得。

“素”,向来的意思。

“素不知道”是说向来不知道。

“如许”就是“如此”“像这样”。

“先前”,就是以前。

“单知道”,只知道。

这些词语要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帮助学生疏通。

还有一些词,如,“值年”“祭祀”“五行”“闰月”,老师可作通俗的讲解,学生大致了解就可以了。

五行(xí

ng)”“供(gò

ng)品”

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闰土这位农村少年的性格特点,还要引导学生了解作者是怎样写出人物这些特点的。

闰土是一个聪明能干、见识丰富、活泼可爱的农村少年,作者通过刻画闰土的外貌、动作、神态,闰土给“我”讲的稀奇有趣的事,以及“我”与闰土相处时的感受,使少年闰土的形象不仅给“我”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教学札记:

我在教学时,“雪地捕鸟”这一事件虽然比较简单,单我花的时间不少,教学时,我引导学生找出闰土捕鸟的几个动作,通过我亲切地启发,一遍又一遍的引导朗读,在学生反复品读之后,利用几个动词把事件串连起来,让学生体会闰土是一个聪明能干有见识的少年。

教学中,我很注意在联系中理解内容,体会感情,使学生对闰土的认识逐步完善、深刻、整体化。

教学中,我也注意字、词、句、篇的联系,在联系中理解词句的意思;

很注意把理解语言文字和思想教育融为一体,恰如其分地渗透了由现象到本质的认识方法的训练;

还很注意文章的内容和形式的和谐统一。

使学生达到形象完美、情境交融、事理合情的整体认识的境界。

我这节课的第三个任务是引导孩子们理解“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这句话。

硬邦邦地要孩子们从字面上理解,我想有点难于是我采用对比的方法来引导孩子理解。

“当闰土看瓜刺猹、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跳鱼儿时,“我”在干什么?

孩子们发挥自己的想象,有的说“我”可能在烤火、有的说“我”可能在读四书五经,还有的说“我”可能在背古诗……我觉得他们说得都有道理。

再对比一下闰土和“我”的生活,学生就自然能理解为什么作者说自己只看得见“四角的天空”了。

教学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

1、整堂课的容量安排显得有点大,因为容量过大,导致后部分“话别”的教学任务没有很好的落实。

2、由于时间关系,学生对“话别”部分,分角色想象表演没有落实到位。

3、教学中注重点词语理解渗透得还不够。

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南关小学邢志清

1.学会“唁、浒、囫、囵、佣”5生字和会读“鲁、悼、浒、囫、囵、搞、摊”7个字;

学握“追悼、水浒传、囫囵吞枣、张冠李戴、饱经风霜”等词语。

2.知道鲁迅先生是一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了解鲁迅先生的优秀品质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把握课文内容,知道课文写了鲁迅先生的哪几件事,了解鲁迅先生的优秀品质。

分析救助黄包车夫后鲁迅先生的神情的描写

查阅有关鲁迅的资料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知道,鲁迅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鲁迅先生的侄女周晔在鲁迅逝世九周年,也就是1945年写的回忆鲁迅先生的文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2板书课题,学生读课题。

3解题:

为什么作者称了“伯父”还称“先生”呢?

二、初读课文,把握内容

1检查预习情况

①教师出示文中的生字新词,学生认读。

教师重点指导:

“唁、浒、囫、囵、悼”等的读音,“囫囵”一词的字形。

②理解词语。

殡仪馆追悼挽联吊唁囫囵吞枣张冠李戴饱经风霜。

③说说文中作者同忆了鲁迅先生的哪几件事?

2按顺序逐个部分再读课文。

用简短的语言给各部分加小标题。

三.研读课文

1说说从这部分课文中你体会到什么?

2.交流:

人民群众崇敬和爱戴鲁迅先生表现在哪里?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部分内容。

4.过渡:

当时年幼的“我”知道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爱戴的原因吗?

出示句子:

“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

⑴抓住“呆呆地”“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体会“我”失去伯父时的悲痛心情。

⑵了解“我”对伯父的认识发生了变化。

⑶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句子,体会“我”的悲痛之情。

四、课堂小结

伯父鲁迅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所以他得到了这么多人的爱戴。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为什么伯父鲁迅先生会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

⑴学生自由发言。

⑵出示文章中心句(即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齐读。

2.这节课,我们结合具体的事件来体会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

二、了解事件,体会品质

㈠谈《水浒传》。

1.自由读课文第二部分内容。

2.理解句子:

“哈哈!

还是我的记忆好。

3.讨论:

为什么“我”听了伯父的话会“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

4.临去时伯父为什么要送两本书给“我”?

5.议议:

这个小故事反映了鲁迅先生的什么品质?

6.有感情地朗渎课文第二部分内容。

㈡谈“碰壁”。

1.默读课文部分内容。

2.说说:

在座的人为什么哈哈大笑?

3.理解句子:

“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4.议议:

作者回忆这个小故事是为了说明什么?

㈢救助车夫。

1.快速默读课文第四部分内容,画出描写车夫伤势严重的句子,读一读,议一议:

为什么这么冷的天,那位车夫还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

⑴体会车夫伤势严重。

⑵体会:

车夫生活的悲惨。

2.伯父他们是怎样救助车夫的?

找出一系列表示动作的词,说说:

从这些词语中你体会到鲁迅先生的什么情感?

3.事后鲁迅先生为什么脸上变得那么严肃,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呢?

4.教师小结,引入下一环节。

㈣关心女佣。

1.默读课文第五部分内容。

鲁迅先生是怎样关心女佣的,又是怎样对待自己的。

3.通过这件事表现了鲁迅先生的什么精神品质?

4.出示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齐读。

5.体会这句话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三、总结全文,认识写法

初读课文时,可先让学生通过默读课文,了解作者写了哪几件事(每件事通过空行成为独立的一部分),给各部分加小标题。

可先引导学生根据“鲁迅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这一问题找出课文中心句,然后解决两个问题:

一是鲁迅先生为什么能得到人们的尊敬、爱戴?

二是从文中所写的事例看出鲁迅先生是怎样一个人?

这样就调整了阅读的顺序:

大致了解第一部分主要内容后,直接学习下文。

上完这节课,反思自己设的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情况,我觉得自己上课重点抓住课文中的词语进行教学,以文中重点词语为主线,并结合联系上下文和时代背景,理解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进一步感受人物形象。

这一教学目标落实的还比较到位。

从理解词语,到理解句子,到理解课文,到感受人物形象。

循序渐进,让学生知道了词语除了本意之外,在具体语境之中,有蕴含着深层意思,比如,有语境意思、深刻含义、象征意思、引申意思等等。

但是上了课之后,我觉得,这节课将单元进行整合形式的教学,容量比较大,学生接受的信息量相对就较多。

每个教学片断抓重点词语,为中心句展开教学,有整体感,为了突破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鲁迅先生的高尚品质。

在学生谈体会抓含义深刻的句子进行深入体会时,学生们各抒己见,谈出了自己的自学所得以及对含义深刻的句子的理解,这时,我适时引导学生体会鲁迅先生的为人,简介时代背景,学习其他人写鲁迅先生的文章片断,进行拓展阅读,进一步体会其高尚的品质,学生们积极思维,水到渠成,突破了难点。

19、一面

略读课

 1、认识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伟大人格。

关心他人,助人为乐。

2、理解本文抓住外貌特征写人的方法;

体会文中的饱含感情的语言;

了解本文的时间顺序。

认识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伟大人格。

关心他人,助人为乐

理解本文抓住外貌特征写人的方法;

了解本文的时间顺序

复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鲁迅逝世的前四年,也就是1932年,他怀着“惟新兴的无产者才有将来!

”的坚定信念,写下了一系列战斗的文章,痛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走狗对苏联无产阶级的污蔑诽谤,并亲自翻译、介绍苏联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作品。

 在国民党的黑暗统治下,鲁迅先生的处境十分危险,但他却说:

“危险令人紧张,紧张令人觉得自己的生命力。

”他认为希望是在于将来,因此特别关心进步青年的成长。

今天,我们要学习阿累的《一面》里所写的故事就发生在这样的背景里。

  

   1.给下列词语中黑字注音,依据拼音写汉字。

憎恶()虐()待摩suō()jiǒng()相抖擞()颓()唐

chó

uchú

()不能自yǐ()

三、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1)说说课文是怎样描写“书店的全景”、“书架一角近景”“一本书的特写”。

  

(2)找出描写鲁迅先生外貌特征的“中景”“近景”、“特写”的语句。

学生逐项朗读,教师作适当讲解。

 (3)引导学生朗读第19节。

 教师讲解:

  鲁迅从店后面走出来,距作者较近,观察较细,描写也就进了一层:

先写面容,次写头发,再写胡须,把人物最鲜明的外部特征,由整体到局部逐一展现在面前,逼真地再现了鲁迅外形消瘦精神抖擞的形象,从而由形入神地写出了人物的气质。

 特写:

  引导学生读出写手的语句:

第23节“竹枝似的手”,第38节“他的手多么瘦啊!

  引导学生读出写外貌的语句:

第32节“黄里带黑的脸,瘦得叫人担心。

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

牙黄羽纱的长衫;

隶体“一”字似的胡须;

左手里面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

  教师讲解:

   鲁迅先生以极低的价格把两本好书卖给了一个“被人轻视的工人”。

“我”不能不“惊异地望着他”,距离很近,犹如电影里放大了的特写镜头,再次展现人物鲜明的外部特征,连同对“手”的描写,表明了“他”的健康“已完全给没有休息的艰苦工作毁灭了”的现实,深情地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崇敬。

  

(1)作者写鲁迅先生外貌时抓住了什么特征?

(用一个字表达)描写这一特征有什么作用?

  

(2)作者写内山书店和鲁迅外貌的观察特点是什么?

 (3).提问:

“我”与鲁迅见面时的内心感受是怎样的?

    学生讨论,教师小结:

四、研习课文第二部分

   1.集体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2.阅读讨论。

   

(1)“我”为什么能在“历尽艰苦”,“受尽”“虐待”的情况下“咬紧”牙,“昂着头”?

   

(2)“历尽”、“受尽”、“咬紧”、“昂着”这一系列动词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3)文中说:

“现在,先生是死了!

我们不愿意恣情地悲痛,这还不是我们恣情悲痛的时候”,你对这句话是如何理解的?

   (4)最后一节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不能自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五、总结课文

   1.师生共同归纳中心思想。

   2.教师归纳写作方法。

 六、练习

    当堂完成“记忆•联想”中的第九题。

方法:

先由学生独立书面作答,然后通过学生口头交流检查完成情况,最后教师明确。

 七、布置作业

   1.课外书面完成“揣摩•运用”中的第七题。

   2.预习《一件珍贵的衬衫》。

初读课文时,可以采用默读的方式快速浏览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表示时间、地点的词语或句子,理清脉络,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师可对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稍作介绍。

课文以《一面》为题,可引导学生结合课题感悟文章主旨:

这“一面”给人留下怎样的印象?

说说理由。

这“一面”又对“我”产生了什么影响?

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白──“一面”给人的印象是深刻的:

廉价卖书,亲自送书给普通工人,这是对劳苦大众的深切关怀;

诚恳地推荐别人的书,先生又是多么谦逊;

那“微笑”“点头”,蕴含了先生对青年一代的信赖和希望;

而先生那“黄里带白的脸”,那“竹枝似的手指”“瘦得教人担心”的身体,正反映了他把整个生命都献给了革命事业。

“一面”给人的力量是无穷的:

以“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鞭策自己,不断进步,时刻记住鲁迅先生是和劳苦大众永远站在一起的!

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渠道,进一步搜集鲁迅先生关心青年成长的故事。

本课是篇独立阅读课文,根据教材要求,略读课文教学要完成“粗知文章大意”和“运用方法自己读懂文章”的两大任务。

因而,我在设计本篇教案时的设计理念是想通过学生的不同形式的读整体感知,了解主要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再分角色读体会、交流人物情感,进而体会人物品质的。

只是由于对授课的班级的学生的知识体系了解不够,所备的这份教案不适合于所授班级,学生的朗读水平有限,没有读中交流的学习习惯,读中感悟的设计不能发挥作用,导致这篇独立阅读课的教学教师导多,学生自主交流感悟少。

无法顺利完成结合人物语言、动作的描写体会鲁迅关心与爱护进步青年的这个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教学让我更深切地体会到备课过程中决不能忽略了备学生这个环节。

此外,高年级学生的阅读速度、阅读中勾勾画画的学习习惯是一个需要我们语文老师经常、有目的性的常抓不懈的,只有扎扎实实的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贯穿听说读写训练,我们学生的语文水平才能够稳步上升。

2013年7月

20、有的人

略读

霍挺

1、通过朗读理解诗歌深刻的内涵,了解诗歌中对比手法的运用,体会这种用法的好处。

2、培养鲜明的爱憎情感,懂得为人民的人将获得永生,与人民为敌的人必然死亡的道理。

3、教会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明白自己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诵读诗歌,体会情感。

理解诗歌深刻的内涵,了解诗歌中对比手法的运用。

多媒体课件

一、谈话导入

通过本组的学习,你对鲁迅有怎样的印象呢?

你能用简短的语句评价他吗?

这样一个伟大的人,已经离我们而去了,但他们的精神仍留在我们的心中。

正如司马迁所说:

“人固有一死,或重与泰山,或轻于鸿毛。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不幸病逝。

“赶快收敛,埋掉。

忘记我,管自己的生活。

”这是他最后的遗言。

然而,我们能忘记他吗?

事别13年,著名诗人臧克家写下了《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让我们共同分享。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指三名学生朗读,检查学生是否读通顺、正确。

2、根据朗读表现,简单评价。

及时指导字音,呵在诗中读啊的音。

呵平时读---笑呵呵,还可以读-----呵斥,呵在这应该读第---四声。

试着读好这一句。

三、范读引领,指导朗读

1、听读录音。

(今天,我帮大家请来了一位老师。

听,他来啦!

2、教师教给方法,指导学生划分节奏,读好停顿和重音。

(教师示范第一小节,指名练习第二小节,自由完成三到七小结。

3、学生自由展示朗读,把握节奏。

四、对比品读,理解内容,体验情感

1、可是诗歌的魅力不仅仅表现在它有明显的节奏,更表现在它独特的写法上。

请同学们默读这首诗,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生默读体会)

2、生汇报发现:

对比的写法,读出相应诗句。

再读读,还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说出每小节中还有对比,2、3、4小结对比的是有的人对人民的不同态度;

5、6、7小结对比的是有的人的不同结果;

其实这两部分内容之间又是一一对照的。

3、根据学生汇报的适时出示插图和文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