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184504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Word文档格式.docx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Word文档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Word文档格式.docx

  3、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观察、比较和操作的方法自主学习。

本节课,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摆一摆、拼一拼、折一折等活动,充分感知角的形状、建立角的空间观念,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4、教学环节的次序不能颠倒,否则不能达到欲期效果。

本节课,按照“摆角、拼角——演角——折角——观察感受角——画角——角名称”的顺序使学生对角的认识步步深化,效果较好。

  5、课堂上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活而不乱”,教师要掌握好“度”,适时“放”、适时“收”,不能一味地“放”。

  6、一节课,至少要有一处创新,否则会听之无味。

  不足:

总有一部分学生误将角画成三角形。

如果在拼摆的活动中加一项:

用四根小棒可以摆出什么图形?

三根呢?

(三角形)两根呢?

(什么也不能摆)教师可指出:

这样摆成的图形叫——角。

这样,学生的印象可能更深一些,不至于出现这样的错误吧。

 

4、《表内乘法

(一)》教学反思

  乘法的初步认识它是建立在学生已经学过加法、减法,这一节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由于学生没有乘法的概念,加之这个概念又难以建立,在这种情况下,教材一开始就专列了一节“乘法的初步认识”,使学生知道乘法的含义,为以后学习乘法的其它知识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础。

教材十分重视数学来源于生活及学生实际操作,首先通过学生比较熟悉而又十分喜爱的游乐园引起学生的兴趣,为认识乘法作准备。

接着让学生用小棒摆各种各样的图案,由同数连加算式引出乘法。

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得出二个知识点:

一是初步认识相同加数及相同加数的个数,从而引入乘法,这是本节教学的一条主线。

二是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这是理解乘法的意义和实际计算的基础。

通过以上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我确定以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本课。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识别相同加数,理解乘号前后两个数所表示的不同意义。

而我在教学中只轻轻地点了一下,致使有很多中下生不能列出正确的乘法算式,影响了教学效果。

这节课使我认识到:

信任学生,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学会的,让学生自己去学会;

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做的,让学生自己去做;

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讲的,让学生自己去讲。

  5、《观察物体》教学反思

  《观察物体》这一单元的教学,我让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

学生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观察到形状是不同的,最多能看到三个面,能正确辨认从正面、左面或右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有以下的收获:

  1、学会观察,教师要让学生知道怎样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

例如:

观察一个圆柱,如果从正面观察这个圆柱,教师要让学生从比较远的地方观察,把圆柱放在讲台上,让学生站在教室的最后面,圆柱放的高度要与观察者的眼睛一样高,最好把眼睛稍微眯起来,这样,学生正面看到的圆柱确实是一个长方体。

大部分学生能体会到。

  2、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借助学具,利用这些学具体验如果从正面看到的是圆,它有可能是什么?

如果从正面看到的是正方形,它有可能是什么?

……教师给出从正面看到的平面的由三个正方形组成的图,要求学生用4个正方体积木,有哪几种搭法?

小组成员边讨论边动手搭,最后形成共识。

  3、学生在学会观察物体的基础上,教师让学生观察由几个小正方体组成的实物,把从正面、左面或右面、上面所观察到的图形画下来,大部分学生能画正确。

  总之,《观察物体》这一教学内容,只要让学生通过具体的实物感知,就能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

 6、《表内乘法二》教学反思

《表内乘法二》是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学习内容。

内容包括7---9的口诀及运用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生在学习7--9的乘法口诀之前,已经学习了1-6的口诀,对口诀的结构及意义都有所了解,但7--9的乘法口诀句数较多,记忆不太容易。

因此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学习心理、认知规律,我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目标进行了重新的定位。

让学生自主参与编制乘法口诀的活动,让学生经历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学习用数学方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推理及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态度,并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1、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充分利用教学插图及教学课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口决的编制学习过程中。

2、小组合作,主动探究,编制口诀

学生已经学过了1到6的口诀,已经知道了口诀的一些特点,如小数在前面,大数在后面,还有积的一些变化规律。

所以我放手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自己编口诀。

然后指名反馈。

在检验学生的口诀时渗透两个乘法算式、用加法计算等一些基本知识。

再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口诀,找一找口诀的规律。

3、关注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

这单元教学,我认为还有一个闪光的地方就是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经历合作的愉快,因此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合作意识也增强了。

3、多种形式练习

对口诀的记忆如果单纯的依靠读、背,肯定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学生学得也比较累。

所以我设计了多种形式的练习。

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发现口诀中存在的规律,让学生利用“上下句对比记、口算结果”等方法去巧记。

如9的口诀识记时,引导学生发现:

9=10-1

9=20-2

9=30-3

9=40-4

9=50-5

9=60-6

9=70-7

9=80-8

9=90-9

课堂上跟学生开展“对口令游戏、跟同学比赛和跟老师比一比”等形式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勇于挑战的欲望。

课堂气氛很活跃,学生学习效果也很好。

教学中也存在着不足,我认为我的评价语言过于苍白,针对性不强,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注意评价语言的运用,让每一节课都能给学生带来收获。

《看一看,摆一摆》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实践活动课,主要是通过动手操作,巩固对前面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以及应用。

本课是由“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和“用小棒拼摆图形”两部分内容组成,利用拼、摆、量、画几何图形的活动,加深对常见平面图形的认识,体会图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感受图形变化的乐趣。

教学中通过从不同位置观察实物玩具,将“看”和“摆”两个不同的数学活动内容结合起来,通过看一看、摆一摆、拼一拼、说一说等活动,全面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培养学生数学意识和思想,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掌握几何图形的特征。

教学中我设计了一系列的能激起学生积极思考的问题,然后放手让学生主动操作、自主探究,使学生去尝试和探索,并尽量让他们有充分的思考和展示的过程,比较好的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我先让孩子们在我的要求下拼摆基本图形:

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六边形、角等。

接下来摆基本图形的组合:

用9根小棒摆5个三角形、11根小棒摆5个三角形、7根小棒摆2个正方形等。

最后让二人小组合作自由拼摆,巡视时发现学生的表现要比想象中好。

二人小组摆的有声有色,只听一号同学说:

我们来摆2个六边形看看用几根小棒?

一会儿,二号:

那我问你20根小棒可以摆()个五角星?

看来孩子们的合作能力是提高了。

课件都是和生活联系紧密的,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以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通过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形象的感知“只有多站在别人角度看待问题才能和大家友好相处”的生活道理。

7、认识时间教学反思

“认识时间”是二年级上学期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由于时间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学生难以理解,因此,教学时,我注意选取富有情趣的学习素材并借助多媒体的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时间概念。

教学伊始,我利用猜谜语的形式和课本的主题图引入,使学生感受到时间与生活的关系,并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新授部分分为这几个层次:

首先,多媒体展示了一个钟面,让学生清楚地看到钟面上有12个数、指针和格子。

紧接着,通过图像的闪烁及声响效果,让学生了解到12个数字把钟面分成了12个大格,每个大格又被分成了5个小格。

然后,再通过动态演示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一小格的过程,让学生清楚地认识了时和分。

接着,通过动画演示和色彩的变化,时针走一大格,分针正好走一周的过程,让学生得出1时等于60分,较好地突破了本节课的重难点。

最后通过“小芳的一天”、给小动物找座位、“吃”水果,认时间这几个活动来巩固新知,贴近学生生活,体现了“生活数学”的新理念。

我紧密结合生活,激发学生兴趣。

这节课的设计,注意遵循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联系实际用数学,提高探究能力。

现代教育理论主张:

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

也就是说,在教学中要结合实际给学生创设实践的机会。

课程标准中也提出:

要充分提供有趣的、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题材宜多样化,呈现方式也应丰富多彩。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很好的做到了这一点。

学生在活动中通过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不仅增强了学习积极性,而且进一步感悟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提高了探究实践能力。

充分调动了他们对数学的情感,激发了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他们感受到他们身边处处有数学,从而增加他们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使他们更加乐意学习数学。

8、数学广角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广角》的主要内容是简单的排列与组合,教材通过呈现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简单事例,向学生渗透数学的思想方法,将学习活动置于模拟情景中,给学生提供操作和活动的机会,初步培养学生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排列与组合和概率统计奠定基础。

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简单的排列组合已有不同层次的接触。

因此,在设计教学时,应根据二年级学生的特点,灵活地处理教材。

我结合二年级上册《数学广角》课堂教学中的几个片段,来谈谈:

片段分析

片段一

出示1、2、3三个数字。

师:

你能用这三个数字拼成两位数吗?

生1:

12、13、21、23、31、32。

生2:

12、21、13、31、23、32。

说一说你看懂了什么?

生3:

第一种方法是先确定十位上的数字,再将另外两个数分别写在个位上。

生4:

第二种方法是选择两个数字,然后个位和十位交换位置。

生5:

这两种方法都很有规律。

(板书:

有规律)

有规律地思考有什么好处?

生:

不会遗漏,也不会重复。

片段二

出示4、5、6、7四个数字。

四个数字能组成几个两位数?

7个

12个

8个

你能有规律地写出来吗?

学生尝试写出两位数

454647

545657

646567

747576

你们认为写得怎么样?

是怎样的规律?

每行十位上的数字一样。

先确定一个数字在十位上,个位上有几种可能?

3种。

你能用乘法算式表示出来吗?

34=12

45  46  47  56  57  67  54  64  74  65  75  76

你更欣赏哪一种写法?

能提出什么意见?

片段三

握手里面有没有数学规律呢?

出示问题:

三个小朋友,每两个人只能握一次手,一共能握几次手啊?

学生的回答有3次、6次。

有争论怎么办?

到底是几次呢?

四个小组合作,一人观察,三人握手表演。

请握了6次手的学生上台表演,在表演中体验。

为什么只有3次呢?

如果把三位小朋友分别看成1号、2号和3号,1号和2号握手就是2号和1号握手,教师板书:

比较:

3个数和3个小朋友为什么结果不同?

两个人相互握手,只能算一次,和顺序无关。

排数时,交换数的位置,就变成另一个数了,这和顺序有关。

教学反思

一、注重已有经验,建构数学知识

数学学习是学生自己建构数学知识的过程。

教师作为不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有效地建构数学知识。

本课例主要采用解决问题的方式展开有效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体验问题解决的过程,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在前两个数学片段中,考虑到简单的数字组合对于学生没有太大的挑战性,因此,设计了将4个数字组成两位数这一环节,通过猜测、讨论、交流、归纳等活动,展开对问题的探究,充分挖掘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将直观的数字排列转化成了抽象的乘法运算,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创设生活情景,发展数学思维。

数学学习要体现生活化。

在第三片段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分别以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作为数学活动的素材,将生活经验和学习内容有机结合,把直观形象的生活素材和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融为一体,努力营造有利于学生充满兴趣、主动求知的学习环境,构建了和谐音数学课堂,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让每一位学生的思维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

三、体验探究方法,渗透数学思想。

在数学学习的探究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

由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的不同,各自的表达方式也有差异。

总之,在本教学案例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解释与应用的形式,让学生充分体验排列与组合这一数学知识的构建过程,尊重学生多样化的独立思维方式,符合二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辩护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