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高考题汇总按题型分类总结问答综合题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179263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214.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0年高考题汇总按题型分类总结问答综合题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10年高考题汇总按题型分类总结问答综合题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10年高考题汇总按题型分类总结问答综合题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10年高考题汇总按题型分类总结问答综合题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10年高考题汇总按题型分类总结问答综合题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0年高考题汇总按题型分类总结问答综合题文档格式.docx

《10年高考题汇总按题型分类总结问答综合题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年高考题汇总按题型分类总结问答综合题文档格式.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0年高考题汇总按题型分类总结问答综合题文档格式.docx

(3分)秦始皇不顾当时的国力,用几十万大军攻打匈奴,未能完全解除匈奴的威胁。

以后又征发大批农民修筑长城,戌守边疆,苦役百姓,民不堪命。

这是秦朝覆亡的重要原因。

(2分)西汉建立后,经过长期的休养生息,国力强盛,因此汉武帝得以彻底击败匈奴,使北部边郡得到安定,有利于生产发展。

(2分)秦始皇为了个人享乐,征发农民修建宫室,营造陵墓,使大批农民离开土地,社会生产遭到破坏。

(2分)汉武帝征发农民服役,主要是用以兴修水利,治理黄河,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其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均与秦始皇的滥用民力不同。

(2分)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虽然都是为了加强思想控制。

(1分)但前者通过思想上的统一巩固了政治上的大统一,光大了儒学,而后者则起了钳制思想,摧残文化的恶劣作用(2分)

5、2001上海,

西汉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中央集权国家的巩固,与边疆各民族的联系也得到了加强。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列举西汉同西域关系的主要史实。

(5分)

(2)2000年北京老山汉墓被确认是汉武帝儿子燕王夫人之墓。

科学家对女主人头像进行了复原后,意外地发现她级象西域女子(见右图),这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猜测:

她是今新疆地区人?

是古代中亚人?

是有西域民族的汉族人?

还是西域以外的人?

你倾向于哪一种说法?

请简要说一说你的理由。

(3分)

(3)女主人究竟属于哪一民族,需要进一步探究。

研究这一问题有何历史意义?

(4)揭开这一谜底,有待进一步收集直接和间接的证据。

你认为有哪些方法?

(1)汉与匈奴的战争、和亲,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西域和内地物产的交流,西域都护、的设置等。

(2)能以一定的史实为依据,能结合史实,逻辑合理。

(3)能正确概括对应历史意义,假定为今天的新疆地区人,则可答进一步了解西汉时期的民族关系。

(4)能结合史实具体回答。

6、1994上海,

举出西汉、东汉、蜀、吴、唐等封建王朝妥善处理民族关系的各一个典型事例,并简要说明处理好民族关系的积极意义。

举例略,积极意义:

有利于民族矛盾的缓和;

有利于各族经济文化的共同发展;

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7、2000春季,

结合史实分析隋朝统一的社会历史条件。

参考答案:

经济:

南方的开发,北方农民的南迁,黄河流域的恢复发展,特别是北魏的改革。

南北方经济的交流来往奠定了经济基础。

政治:

北方的民族大融合,少数民族封建化,士族制度的衰落。

思想:

文化交流,人心思合。

直接:

北方经济发展,南方王朝腐败,北周为统一准备直接条件。

8、1999全国,

史称“得人者昌,失人则亡”,试结合唐代前期百余年用人方面的史实加以说明,并总结其经验教训。

参考:

答案要点:

(13分)唐太宗重用魏征、房玄龄、杜如晦(1分)听取规劝,调整统治政策(1分),出现”贞观之治”(1分)武则天重视人才,任用贤臣,使社会经济继续发展(2分);

唐玄宗在开元年间,重视官员的选用与考核(1分),任姚崇,宋?

等为相(1分),出现“开元盛世”(1分)。

“开元”以后用人失当,任李林甫、杨国忠等为相(1分),酿成“安史之乱”(1分)经验教训:

完善科举制度,有利于人才选拨91);

要用德才兼备、敢言直谏者(1分);

任人唯亲,姑息养奸,危害严惩(1分)。

9、1996全国,

概括指出并结合史实简要说明唐朝文化灿烂辉煌的原因。

唐文化的特点和历史地位。

注意,不要全面罗列唐文化的成就,而要从其中作出概括并用史实说明。

.原因:

概括说明

①政治稳定全国统一,政治相对稳定的时间较长

②经济发达农业、手工业、商业全面繁荣,出现了盛世景象。

③对外开放和朝鲜、日本、印度、西亚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特点和历史地位:

概括说明

①全面繁荣(有杰出成就的各领域)

②兼收并蓄(广泛吸收外来优秀文化的表现)

③世界领先(领先于世界的项目)

④影响深远(促进亚洲和世界文明进步的事例)

10、1995上海,

简述北宋初期加强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措施并作简要评价。

参考答案略

11、2002广东,

两宋时期海外贸易得到很大发展,试从经济和科技等方面分析其主要原因。

经济方面:

江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北方,泉州等海外贸易港口繁荣;

制瓷业,丝织业发达,茶叶种植面积扩大,提供了丰富的海外贸易产品;

国内商业活跃。

科技方面:

造船技术进步,指南针广泛使用。

12、1998上海,

南宋朱熹认为,王安石“以财利、兵哥为先务,引用凶邪,排摈忠直,造迫强戾,使天下之人嚣然丧其乐生之心。

卒之群奸肆虐,流毒四海。

”一位史学家评价说:

“朱熹的看法有一定依据。

但是,如此曲解变法之目的和否定其作用,拿就有失公允了。

”你是否同意?

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王安石变法确实存在用人不当,操之过急等造成一些弊端,但是变法的目的是为了富国强兵,培养和选拔人才。

朱熹把变法中的失误当作变法的目的莱评价,显然有失公允。

变法的作用总的来说是积极的,它使政府的财政情况大为改善,积贫的危机有所缓和。

13、2000上海

,宋金对峙时期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南北经济地位发生了变化。

请简要地谈谈你的看法。

宋金对峙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完成了转移。

北方战乱不断,南方相对稳定,大量人口南迁,劳动力增加。

14、1996上海,

简述北宋及北宋以后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发展、传播及对世界的影响。

答案略

15、2000上海,

下列分别是隋朝和元朝时候的运河图,请加以辨认并辨认它们的异同点。

相同点:

起止点相同,都是南北大动脉。

不同点,元朝时期运河直达北京,隋朝时期以洛阳为中心。

16、1995上海,

比较17世纪末,18世纪初中国与俄国在文化发展上的不同特点及其表现,并作简要说明。

(中国转向封闭专制,转向对古籍的整理和注释,史实,八股取士,文字狱。

原因是封建专制的加强。

俄国向西方学习,西化。

彼得一世改革,派出使团全面学习西方文化。

17、2001上海,

18世纪以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曾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

然而,此后的百余年间,知识界却出现了逃避现实,万马齐喑的局面,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请指出它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后果。

(文字狱,专制统治的价强。

后果,禁锢了思想,阻碍了学术的发展,使社会闭塞,影响了社会进步,中西文化隔绝。

乾嘉考据学大盛。

18、2000高考,

据《明史》,明朝奉行“厚往薄来”政策,对竭诚朝贡者“皆倍偿其价”;

(郑和下西洋)“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所取无名宝物不可胜计,而中国耗废亦不赀(赀:

计算)。

  结合所学知识,比较郑和下西洋与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远航在目的与性质、历史影响方面的差异,(9分)分析明清时期我国远洋航海事业与西方相比从先进转为落后的原因。

(6分)

(15分)目的与性质:

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宣场国威,加强与海外诸国联系,满足统治阶级对异域珍宝的需求,是封建制度下的政治行为和不计经济效益的贡赐贸易;

(3分)西方远航是为了开拓市场,攫取暴利,是资本主义海外殖民性性。

  历史影响:

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往来,但贡赐贸易无益于国计民生;

(2分)西方远航为新兴资产阶级开启了新的活动场所,促进资本主义迅猛发展,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原因:

明初贡赐贸易"

倍偿其价"

,造成重大损耗,缺乏生命力;

(2分)明清闭关自守、实行海禁,航海业每况愈下。

(2分)西方为资本原始积累所驱动,远洋航海事业蒸蒸日上。

19、2000上海,

江泽民曾经说,中国古代科技有过辉煌的成果,但也有不足。

以明末清初为例,该书我国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成就,与同事的西欧相比有何不足之处,并扼要分析其主要原因。

(成就略,不足,理论性不足,实验性不足,学科体系未建立。

原因,政治上封建专制,经济上自然经济,思想上文字狱八股取士等。

20、1997上海,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是怎么产生的,为什么发展缓慢。

21、2001上海,

清朝建立以前,我国古代赋税制度完成了两次重要的转变,一是收税的依据由以人丁转向以财产为主,二是收税的形式从实物为主转向货币为主,第一次转变发生在唐朝,第二次转变发生在什么朝代?

简述这次转变的原因和影响。

(明朝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农民人身依附关系削弱,促进了货币地租发生和商品经济发展。

22、1997上海,

简述清朝前提,中央政府为了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23、1996上海,

明末清初耶稣会传教士在中国的活动是否具有“西学东渐”的性质?

为什么?

(属于,举例利玛窦等人的活动。

24、2000广东,

简述我国古代水稻种植情况的发展变化,并说明其原因。

(发展变化:

我国是世界上种植水稻最早的国家之一,河姆渡人已经种植水稻,南朝时期,水稻种植技术得到了提高,从越南传入的占城稻仔北宋时不断推广种植,南宋时,苏湖熟,天下足。

明代南方种植双季稻,三季稻。

稻米的商品日益增强。

原因:

兴修水利,政府提倡推广,中外交流,生产工具改进技术提高,自然条件符合。

25、2001春季,

东晋南朝,隋朝,明清时期选官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和历史影响。

(变化:

东晋南朝士族把持政坛,隋唐时期士族逐渐衰落,庶族地主上升,依靠科举制度;

明清时期八股取士,在四书五经内命题。

影响略。

26、2001全国,.

自南宋末年至明清,民众服装、被褥原料和主食品种发生了什么重要变化?

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这种变化有何积极影响?

(15分)

南宋后棉布逐渐取代麻布成为民众主要服装和被褥原料;

明清时期玉米、甘薯逐渐成为米、面之外新的主食品种。

棉花种植面积扩大及纺织技术改进;

种植玉米、甘薯成本低、产量高;

棉布物美价廉,深受欢迎。

国内各民族间的交流和中外交流促进纺织技术进步和玉米、甘薯的引进。

官府提倡,推广种植。

(7分)

影响:

民众生活有所改善,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

经济作物的种植和商品经济发展,最终导致江南一批工商业城镇的兴盛。

27、2001江西,

试述从春秋战国到西汉时期儒家学派的地位和思想内容所经历的变化,并说明原因。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社会变革,百家争鸣,儒家主张仁政,反对苛政,为当时诸家学派之一。

秦灭六国,以法为教,徭役繁重,刑罚严酷,儒家学派为统治者不容,秦始皇焚书坑儒。

西汉武帝改变无为政策,推行大一统,董仲舒为适应政治需要,改造儒家学说,提出“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为汉武帝采纳,儒学从此成为西汉的统治思想。

28、1998全国,

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我国的文学艺术繁荣兴盛,而科学技术则由发展转为停滞。

概述这两种文化现象的具体表现和特征,(12分)并分析形成这两种文化现象的社会原因。

(明清时期,小说创作繁荣,出现了《水浒传》、《红楼梦》、《聊斋志异》等佳作。

戏曲丰富多采,《牡丹亭》等名剧先后问世,地方戏曲繁盛,京剧形成。

“吴派”画家、“扬州八怪”开创了一代新的画风。

(6分)这一时期的文学艺术具有鲜明的揭露封建制度,要求个性解放的特征。

(2分)明朝时,李时珍、徐光启、宋应星分别写成了《本草纲目》、《农政全书》、《天工开物》三部科技巨著,

以后科技方面就没有重大的进展和创新。

(3分)其特征是总结传统科学技术,开始学习西方科学知识。

(1分)明朝中期以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发展,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萌芽成长。

另一方面,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封建制度日益腐朽,统治者进一步加强思想控制。

(4分)上述文化现象正是当时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1分))

29、2002上海,

水是生命之源,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远古时期,长江,黄河流域就是我国先民聚族而居,繁衍生息的地方;

在漫长的农业文明时期,防洪治水,农田灌溉和舟楫航运的进步与创新,也始终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请按前述四个方面分别举出我国从原始社会到明清时期的若干史实。

(先民聚居:

半坡士族,河姆渡氏族,大汶口文化;

农田灌溉:

战国时期都江堰,郑国渠,吴国,唐朝,吴越,南宋等兴修水利,三国时期的翻车,唐朝的童车。

防洪治水:

都江堰,东汉王景治黄河,元朝修黄河。

舟楫运输:

清朝的灵渠,隋朝大运河,元朝运河。

30、1993高考,

顾炎武说:

“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

”试评论顾炎武这一观点。

(.顾炎武这句话是对科举八股考试的尖锐批评,他的观点是正确的。

(2分)明朝沿用科举考试选拔官吏,但政府规定,命题只限于四书五经,答卷的文体必须按照死板的形式,分成八个部分,即八股文。

(2分)这样的考试,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了应考者,结果使许多读书人埋头攻读经书,不讲求实际学问。

他们做了官,就成为顺从皇帝的奴仆。

(3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者秦始皇焚书坑儒是为了加强思想控制。

(1分)明代实行八股取士也是出于同一目的,只是这时封建制度已趋衰落,统治者为强化专制主义统治,更不允许有任何“越轨”的思想。

八股取士正是适应这种政治需要而产生的,它失去了科举制度在初创时期的积极意义。

(3分)所以,八股取士同秦始皇焚书一样,起了禁锢思想的作用,(1分)而它所带来的脱离实际的学风,对学术文化发展的影响则比坑儒更加恶劣。

 评分说明:

本题答案允许有一定的灵活性,不一定拘泥于以上的表述,但请注意:

 ①必须肯定顾炎武的观点是正确的。

 ②如果没有联系八股取士产生的背景,只从八股取士的规定和后果来论证,本题总得分不得超过10分

 ③条理不清、逻辑混乱的扣1分。

31、2000年上海,

我国已有多处文化遗址,古迹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如故官、长城、北京人遗址、秦始皇兵马俑、敦煌莫高窟……。

除上述例子以外,请你结合中国古代史知识,在今陕西、新疆、西藏范围内任选一个值得向联合国申报的文化遗产,并简要说明理由,(应包括名称、时期、内容和意义)(4分

32、2000天津江西卷

简述唐初至清前期赋役制度的演变,分析这种演变的主要趋势及其原因。

(① 

演变:

唐初实行租庸调制,纳绢或布代役;

(1分)唐中期两税法改变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主要按土地和财产多少征税;

(2分)明中期推行“摊丁入亩”,将丁税平均摊入田赋,统一征收“地丁银”,废除人头税。

② 

趋势:

以银两代实物,赋税中货币比重加大;

(1分)征税从以人丁为主要标准变为以地产为标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趋于松驰。

③ 

生产力和商品经济发展;

(2分)农民的反抗斗争;

(2分)统治者顺应形势,调整政策。

33.2001文科综合

我国古代曾多次发生大规模人口流动,原因不尽相同。

试按三种不同的流动原因各举一例,并分别阐述其影响。

(少数民族内迁,北方人民南迁,中原人民边迁,内地人民外迁)

34、2003文科综合.

(34分)长城是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中国古代伟大工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后,赠给联合国的礼品之一便是一幅以长城为图案的挂毯。

材料一 汉武帝时期,西汉在修复秦长城的基础上继续向西北大规模修筑长城。

据《汉书》记载:

“北边自敦煌至辽东万一千五百余里,乘塞列燧,……(匈奴)攻之,而不能害。

”“自敦煌西至盐泽(今新疆罗布泊),往往起亭,……置使者校尉领护,以给使外国者。

材料二 嘉峪关地区魏晋墓砖壁画

材料三 据《明史》记载,明中后期增修加固长城,“筑敌台三千,起居庸(关)至山海(关),控守要害,……边备大饬,敌不敢入犯”。

长城沿线“九边生齿日繁,守备日固,田野日辟,商贾日通,边民始知有生之乐”。

回答:

(1)根据所学知识,举出汉武帝时期西汉除修筑长城之外向西北地区拓展的重大事件。

(2)嘉峪关魏晋墓砖壁画生动地反映了当时河西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社会风貌,透过材料二你获得了什么重要历史信息?

魏晋时期河西地区的繁荣与西汉以来对西北的长期开拓有密切关系,参照材料一与所学知识,分析汉长城如何促进了西北地区的发展。

(3)参照材料三与所学知识,指出明中后期在处理汉蒙关系方面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这些举措产生了什么影响。

(4)九一八事变后,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成为中华民族的心声。

1933年,中国军民在长城一线英勇抗击日本侵略军,请举出其中的一个事例。

(5)参照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简要回答为什么说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答案要点:

(1)对匈奴战争取得重大胜利;

张骞通西域。

(2)使用先进农耕技术(或农业发达);

丝绸之路(或道路)畅通;

民族经济文化交流密切。

抵御匈奴侵扰;

实施军事、政治管理;

保护商旅往来;

有利于民族交往和经济发展。

(3)加强长城防御,阻止蒙古侵扰;

与蒙古议和互市。

边塞安定,互通贸易,长城南北经济共同发展,促进民族交融。

(4)中国守军在山海关、长城各口抗击日军(或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收复多伦)

(5)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或爱国精神);

聪明智慧、坚韧、勤奋、开拓进取。

35、2003上海,

文物是物化的历史,它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历史信息。

观察下列关于唐代妇女的三彩陶俑照片,回答问题。

(共6分)

彩绘女俑1    彩绘女俑2        彩绘女俑3

问题:

从这些陶俑中可以汲取哪些历史信息?

 

36、2003上海,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共6分)

         述 怀       (宋)李 纲

     胡骑长驱扰汉疆,庙堂高枕失堤防。

     ……

     退避固知非得计,威灵何以镇四方?

     中原夷狄相盛衰,圣哲从来只自强。

  诗中的

 

(1)胡骑指什么?

 

(2)退避指朝廷的什么政策?

 (3)中原指什么地方?

 (4)李纲为何如此述怀,渴望自强?

37、韩非子指出,商鞅虽死,“秦法未亡也”。

结合商鞅变法的具

体措施,分析其历史影响。

(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

废除旧贵族特权,奖励耕战,按军功授爵和赐给田宅;

建立县制,由国家统一派官治理。

(6分)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促进先进生产方式的确立,使秦国迅速强盛。

(4分))

38.1993高考

.顾炎武说:

(顾炎武这句话是对科举八股考试的尖锐批评,他的观点是正确的。

(2)

中国近代现代问答题

1、2002江苏河南大综合,铜钱和白银外流,银贵钱贱的原因和影响。

2、1994上海,比较说明中国洋务运动失败和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

(丛改革的背景、目的,内容,领导,阻力,国际环境等方面加以对比分析。

3、1999全国,关于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又不同的看法,大致是

(一)主要是积极的,但也有消极作用,

(二)主要是消极的,但也有积极作用,请按照自己的理解,说明你同意那种看法并阐述理由。

( ①积极方面:

引进了一些西方近代科技和先进工具(3分〕培养了一批初步掌握近代科技的知识分子和技术工人(2分〕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2分)诱寻和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早期发展(2分)在改革封建文化教育制度上打开了缺口(2分〕 ②消极方面,由清朝官府举办。

为维护反动统治服务(3分)军事工业主要是为了镇压人民革命,不能为国求强(2分〕民用工业是为解决军事业的困难,不是为社会求富(2分)在很大程度上被洋人控制利用(2分)经营管理腐败(2分))

4、1994全国,.19世纪末中国维新变法思想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4分)与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相比,两者在促进社会变革的作用上有何不同?

(6分)为什么?

(中国维新思想要求抵抗帝国主义侵略,摆脱民族危机;

反对封建专制统治,主张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

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学习和传播西方科学文化。

(4分)法国启蒙思想为18世纪末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作了充分的舆论准备,成为强大的思想武器,革命摧毁了封建制度,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

(3分)中国维新思想促成了戊戌变法,力图改变中国的现状,以实现独立、进步和富强,但变法却如昙花一现,很快夭折了。

(3分)19世纪末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程度远不如18世纪的法国,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突出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因而维新思想缺乏坚实强固的社会基础,其革命性远逊于法国启蒙思想。

(4分)同时,法国启蒙思想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过程,形成了完整体系,而维新思想则是在中国社会封建传统十分顽强和民族危机急剧加深的条件下仓促形成,缺乏比较成熟的理论基础。

(3分))

5、1993全国,试以武昌起义至“二次革命”的重要史实,说明帝国主义对待中国革命的态度。

它告诉我们一个什么基本的道理?

(1911年武昌起义后,帝国主义被迫声明“严守中立”,但又扣留汉口、长沙、上海等地的海关税收,送给清政府,企图从经济上扼杀革命。

(3分)帝国主义选中袁世凯作为新工具,迫使清政府任袁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