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区安全操作规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171646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罐区安全操作规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罐区安全操作规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罐区安全操作规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罐区安全操作规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罐区安全操作规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罐区安全操作规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罐区安全操作规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罐区安全操作规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罐区安全操作规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槽车的使用运输和检修必须按《液化气体汽车罐车安全监察规程》的有关规定作业;

槽车容器的使用管理和检修必须按《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有关规定作业。

  2.装有低温液体的槽车应限速行驶,行驶速度一般为一级公路最高速度为每小时60公里,二、三级公路为每小时30~50公里;

在高速公路上宜低速行速,应避免紧急制动,严防撞击。

  3.槽车行驶应避开闹市区和人口稠密区。

必须通过时,应限速行驶,不得随意停靠。

  4.槽车输送液体时,要经常监视压力表的读数,严禁超过压力规定值。

当压力表读数有异常升高时,槽车应开到人稀、空旷处,打开放空阀,排放涉及区内严禁明火。

  5.液氧槽车必须有导静电接地装置。

  6.槽车只有得到有关人员同意后,方可进充灌场所充灌;

充灌时,操作人员必须在现场。

充灌操作应按操作规程进行,防止低温液体外溢。

充灌液氧时,5米内不得有明火。

  7.槽车在连接充灌输液管道前,必须处于制动状态,防止移动;

在斜坡处应设置防滑块。

  8.槽车充灌结束后应及时离开,如果充灌工作中断时间过长(过夜或假日中断),应解脱输液管连接。

  9.槽车在充灌装卸作业时,汽车发动机必须关闭。

四、螺杆泵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严格执行设备操作规程和工艺操作安全技术规程;

按规程做好巡检和程序化操作。

2、做好设备检修前的工艺安全处理工作和设备检修后的试车工作。

3、工作前必须检查机械设备、仪器仪表、工器具的完好情况,检查安全防护设施的完好情况,(如:

机泵连轴器罩)确认安全可靠后方可使用,如发现异常立即向领导汇报,待检修结束并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4、工作前必须检查电器设备接地线是否牢固可靠,确认牢固可靠后方可使用。

如发现异常立即向领导汇报,待检修结束并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5、手潮湿不准操作电器开关。

电器开关等电器部件要保证良好的密封性。

6、经常检查机械设备,润滑油保证在正常范围内,及时清理油污。

7、禁止检查和擦拭旋转的机械设备。

8、女操作工禁止留长发。

9、压力表、温度表等工艺附件应定期检验。

10、操作前应正确佩戴劳动防护用品。

11、搞好岗位卫生、消除跑冒滴漏和不安全因素,文明生产。

12、正确管好用好消防、汽防、电讯器材等工具。

13、发现问题或生产不正常应积极处理,并及时向值班长汇报。

事故状态要坚守岗位,正确判断,果断处理。

紧急情况可先处理后汇报。

14、有权抵制违章指挥和制止违章作业。

五、油泵安全操作规程

 1油泵站区严禁烟火,不得带人火种,不准无关人员进入,并须配备足够有效的灭火器材;

油罐区要有明显的“严禁烟火”的警示牌。

  2在供油时,必须随时观察油压表,把油压稳定在规定的范围之内,供油管道及阀门要有明显的标记并涂以醒目标志。

  3操作工在操作时,不准睡觉,要经常检查室内外的供油、防火情况,有异常征兆时,应及时报告。

  4修理油管、阀门必须动用气、电焊时,必须将油管和回油管用蒸汽吹扫干净,关闭总阀门及与罐体相连接有关管道的送油和回油阀门。

在管道与油罐接口处打上盲板。

施工时要事先办理动火证,派人监督,确保安全。

  5各部电线、电气开关必须经常检查,防止短路、混线等事故的发生。

检查防爆设施是否完好。

  6油罐设置要遵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其他有关规定。

  7交接班时,须经双方对设备、仪表、控制阀逐项检验,有不正常情况时,应及时报告、检修。

不准带病运行。

  8发现火情,必须切断油路,停止供油,并立即报告,同时要向外面来协助灭火的人员指明要害部位,共同进行扑救,扑救时不准用水。

  9卸油时流到油罐、油泵房附近地面的油类,必须及时清除或盖以原砂,不准盖新炉灰。

罐内油渣必须定期清除,并应时常检查下水情况,不准含有油质。

  10接触油罐的所有人员,不准穿化纤服装和带铁钉的鞋。

油罐顶盖的腐蚀情况要定期检查,油罐金属部分及油管道每年需要刷一次油漆。

并应重视静电消除。

  11油罐内的存油要定期进行脱水工作,吸油用的齿轮不得空转,发现有空转现象时应立即停车。

  12化工企业内不经允许不能用专用油泵输送其他易燃易爆、氧化性、毒害性化工产品,以防发生意外事故。

六、煤焦油物理化学性质

煤焦油是炼焦工业煤热解生成的粗煤气中的产物之一,其产量约占装炉煤的3%~4%在常温常压下其产品呈黑色粘稠液状,密度通常在0.95-1.10g./cm3之间,闪点100℃具有特殊臭味,煤焦油又称焦油。

煤焦油的分类:

a、高温煤焦油(1000度):

黑色粘稠液体,相对密度大于1.0,含大量沥青,其他成分是芳烃及杂环有机化合物。

包含的化合物已被鉴定的达400余种。

工业上将煤焦油集中加工,有利于分离提取含量很少的化合物。

加工过程首先按沸点范围蒸馏分割为各种馏分,然后再进一步加工。

各馏分的加工采用结晶方法可得到萘、蒽等产品;

用酸或碱萃取方法可得到含氮碱性杂环化合物(称焦油碱),或酸性酚类化合物(称焦油酸)。

焦油酸、焦油碱再进行蒸馏分离可分别得到酚、甲酚、二甲酚和吡啶、甲基吡啶、喹啉。

这些化合物是染料、医药、香料、农药的重要原料。

煤焦油蒸馏所得的馏分油也可不经分离而直接利用,如沥青质可制电极焦、碳素纤维等各种重要产品,酚油可用于木材防腐,洗油用作从煤气中回收粗苯的吸收剂,轻油则并入粗苯一并处理。

b、中温煤焦油(900-1000度):

由煤经中温干馏而得的油状产物。

性质与低温煤焦油相近似。

褐黑色。

有特殊臭味。

但密度较大,芳香烃和酚类含量较高。

用于制液体燃料和化学工业原料等。

c、低温煤焦油(450-650度):

也是黑色粘稠液体,其不同于高温煤焦油是相对密度通常小于1.0,芳烃含量少,烷烃含量大,其组成与原料煤质有关低温干馏焦油是人造石油的重要来源之一,经高压加氢制得汽油、柴油等产品。

煤焦油的用途:

煤焦油是焦化工业的重要产品之一,其产量约占装炉煤的3%~4%,其组成极为复杂,多数情况下是由煤焦油工业专门进行分离、提纯后加以利用.焦油各馏分进一步加工,可分离出多种产品,目前焦油精制先进厂家已从焦油中提取230多种产品,并集中加工向大型化方向发展。

目前提取的主要产品有:

a、萘:

用来制取邻苯二甲酸酐,生产树脂、工程塑料、染料。

油漆及医药等用。

b、酚及其同系物:

生产合成纤维、工程塑料、农药、医药、燃料中间体、炸药等。

c、蒽:

制蒽醌燃料、合成揉剂及油漆。

d、菲:

蒽的同分异构体,含量仅次于萘,有不少用途,由于产量大,还待进一步开发利用。

e、咔唑 

染料、塑料、农药的重要原料。

f、沥青:

焦油蒸馏残液,为多种多环高分子化合物的混合物。

用于制屋顶涂料、防潮层和筑路、生产沥青焦和电炉电极等。

煤焦油的物理性质:

 常温下煤焦油是一种黑色粘稠液体,炼焦生产的高温煤焦油密度较高,为1.160~1.220g/cm3。

主要由多环芳香族化合物组成,烷基芳烃含量较少,高沸点组分较多,热稳定性好。

其组分萘含量较多,其余相对含量较少,主要有1-甲基萘、2-甲基萘、苊、芴、氧芴、蒽、菲、咔唑、莹蒽、喹啉、芘等。

焦油的各组分性质有差别,但性质相近组分较多,需要先采用蒸馏方法切取各种馏分,使酚、萘、蒽等欲提取的单组分产品浓缩集中到相应馏分中去,再进一步利用物理和化学的方法进行分离;

170℃前的馏分为轻油;

170~210℃的馏分主要为酚油;

210~230℃的馏分主要为萘油;

230~300℃的馏分主要为洗油;

280~360℃的馏分主要为一蒽油;

280~360℃的馏分为一蒽油;

二蒽油馏分初馏点为310℃,馏出50%时为400℃

七、汽油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1、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汽油

化学品英文名称:

Gasoline

2、成分/组成信息

主要成分:

C4~C12脂肪烃和环烷烃。

CASNo.:

8006-61-9

3、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

急性中毒:

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

轻度中毒;

症状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步态不稳、共济失调。

高浓度吸入出现中毒性脑玻,极高浓度吸入引起意识突然丧失、反射性呼吸停止。

可伴有中毒性周围神经病及化学性肺炎。

部分患者出现中毒性精神玻液体吸入呼吸道可引起吸入性肺炎。

溅入眼内可致角膜溃疡、穿孔,甚至失明。

皮肤接触致急性接触性皮炎,甚至灼伤。

吞咽引起急性胃肠炎,重者出现类似急性吸入中毒症状,并可引起肝、肾损害。

慢性中毒:

神经衰弱综合征、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周围神经玻严重中毒出现中毒性脑病,症状类似精神分裂症。

皮肤损害。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

4、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食入:

给饮牛奶或用植物油洗胃和灌肠。

5、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

灭火方法: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

泡沫、干粉、二氧化碳。

用水灭火无效。

6、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

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

或在保证安全情况下,就地焚烧。

大量泄漏: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7、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库温不宜超过30℃。

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8、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最高容许浓度:

中国MAC:

300[溶剂汽油];

前苏联MAC:

300

监测方法:

气相色谱法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

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耐油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

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9、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无色或淡黄色易挥发液体,具有特殊臭味。

熔点(℃):

<

-60

沸点(℃):

40~200

相对密度(水=1):

0.70~0.79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3.5

闪点(℃):

-50

引燃温度(℃):

415~530

爆炸上限%(V/V):

6

爆炸下限%(V/V):

1.3

溶解性:

不溶于水,易溶于苯、二硫化碳、醇、脂肪。

主要用途:

主要用作汽油机的燃料,用于橡胶、制鞋、印刷、制革、颜料等行业,也可用作机械零件的去污剂。

其它理化性质:

10、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

避免接触的条件:

禁配物:

强氧化剂。

聚合危害:

分解产物:

11、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

LD50:

67000mg/kg(小鼠经口)(120号溶剂汽油),LC50:

103000mg/m3,2小时(小鼠吸入)(120号溶剂汽油)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刺激性:

人经眼:

140ppm/8小时,轻度刺激。

12、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理毒性: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其它有害作用:

13、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

废弃处置方法:

用焚烧法处置。

废弃注意事项:

14、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

31001

UN编号:

1203

包装标志:

包装类别:

O52

包装方法:

小开口钢桶;

安瓿瓶外普通木箱;

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

运输注意事项:

15、法规信息

国内化学品安全管理法规: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化劳发[1992]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

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3.1类低闪点易燃液体;

车间空气中溶剂汽油卫生标准(GB11719-89),规定了车间空气中该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及检测方法。

八、柴油安全技术说明书

1、成分/组成信息

混合物:

由各族烃类和非烃类的组成的

化学品名称:

柴油

有害物成分:

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含硫、氧、氮化合物

2、危险性概述

可燃液体

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

吸入高浓度柴油蒸气,常先有兴奋,后转入抑制,表现为乏力、头痛、酩酊感、神志恍惚、肌肉震颤、共济运动失调;

严重者出现定向力障碍、谵妄、意识模糊等;

蒸气可引起眼及呼吸道刺激症状,重者出现化学性肺炎。

吸入液态柴油可引起吸入性肺炎,严重时可发生肺水肿。

摄入引起口腔、咽喉和胃肠道刺激症状,可出现与吸入中毒相同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慢性影响:

神经衰弱综合征为主要表现,还有眼及呼吸道刺激症状,接触性皮炎,皮肤干燥等。

对环境有危害。

对大气可造成污染。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3、急救措施

立即脱去所有被污染的衣物,包括鞋类。

用流动清水冲洗皮肤和头发(可用肥皂)。

如果出现刺激症状,就医。

立即用流动、清洁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如果疼痛持续或复发,就医。

眼睛受伤后,应由专业人员取出隐形眼镜。

如果吸入本品气体或其燃烧产物,脱离污染区。

把病人放卧位,保暖并使其安静。

开始急救前,首先取出假牙等,防止阻塞气道。

如果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用活瓣气囊面罩通气或有效的袖珍面具可能效果更佳。

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送医院或寻求医生帮助。

禁止催吐。

如果发生呕吐,让病人前倾或左侧位躺下(头部保持低位),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吸入呕吐物。

仔细观察病情。

禁止给有嗜睡症状或知觉降低,即正在失去知觉的病人服用液体。

意识清醒者可用水漱口,然后尽量多饮水。

寻求医生或医疗机构的帮助。

4、消防措施

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

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用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灭火。

灭火注意事项: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4、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行动:

用砂石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也可以在保证安全情况下,就地焚烧。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5、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处置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氧化剂接触。

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炎热季节库温不得超过25℃。

应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6、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7、理化特性

有色透明液体,挥发

pH值:

中性

无资料

0.70—0.75

180-360

1.59-4

饱和蒸气压(kPa):

          

燃烧热(kJ/l):

30000—46000

临界温度(℃):

            

临界压力(MPa):

45-90

爆炸上限%(V/V):

6.5爆炸下限%(V/V):

0.6

75-120        

不溶于水,溶于醇等溶剂

用于柴油机

其他理化性质: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常温常压下稳定

强氧化剂

明火、高温

不能发生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毒理学资料

Ld50:

>

5000mg/kg(大鼠经口)

LC50:

5000mg/m3/4h(大鼠吸入)

家兔经皮:

500mg,严重刺激。

8、其他:

男人经口LDL0(mg/kg):

500;

男人经口TDL0(mg/kg):

3570。

建议用焚烧法处置。

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

9、运输信息

32501

UN编号:

1223

易燃液体

Ⅲ类包装

10、包装方法:

内薄钢板桶或镀锡薄钢板桶(罐),外花格箱;

内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

内螺纹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镀锡薄钢板桶(罐),外满底板花格箱、纤维板箱或胶合板箱。

本品铁路运输时限使用钢制企业自备罐车装运,装运前需报有关部门批准。

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夏季最好早晚运输。

运输时所用的槽(罐)车应有接地链,槽内可设孔隔板以减少震荡产生静电。

严禁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

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

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高温区。

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

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

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

严禁用木船、水泥船散装运输。

11、法规信息

法规信息: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