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形势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153393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9.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经济形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国经济形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国经济形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国经济形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国经济形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经济形势Word文件下载.docx

《中国经济形势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经济形势Word文件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经济形势Word文件下载.docx

  ——我们将更加注重创新驱动。

  ——我们将更加注重公平公正。

  ——我们将更加注重绿色发展。

  ——我们将更加注重对外开放。

  五、前三季度经济平衡较快发展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走势受到大家关注。

今年,在世界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中国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加强宏观调控,有力推动改革,一些经济指标在月度、季度间有所波动,但经济仍然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今年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长6.9%,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0%左右。

这是在10万亿美元高基数之上的增长,也是调结构、转方式进程中的增长,这一结果来之不易。

  六、我国经济运行总体是好的

  今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保持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大局,为“十二五”圆满收官,为“十三五”开局奠定好的基础,是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总体是好的,同时也面临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需要集思广益、真抓实干加以解决。

大家在发言中就全面认识当前经济形势、做好经济工作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将认真研究、积极吸纳。

  ——7月24日,中共中央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当前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工作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的意见和建议。

习近平主持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七、新的增长点正在加快孕育

  当前,我国经济形势和运行态势总体是好的。

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的基本特质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

新的增长点正在加快孕育并不断破茧而出,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加快形成并不断蓄积力量。

经济发展前景仍然广阔,对此一定要有信心。

  ——习近平7月17日下午在长春召开部分省区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

  八、不能囿于一时困难和问题而缩手缩脚

  习近平指出,“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发展的重要阶段。

要聚焦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既定目标,着眼于我国未来5年乃至更长远的发展,深刻把握世界经济发展新趋向新态势,深刻把握我国经济发展新特点新要求,深刻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目标新任务,深刻把握我们面临的新挑战新机遇,突出前瞻性和引领性,既不能脱离实际、提过高的目标和要求,也不能囿于一时困难和问题而缩手缩脚。

  ——习近平6月18日上午在贵州召开部分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听取对“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九、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仍然存在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世界经济环境仍然比较复杂,机遇和挑战相互交织,时和势总体于我有利,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仍然存在。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前景广阔,同时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调结构、转方式、促创新任务仍然艰巨。

谋划“十三五”时期发展,要清醒认识面临的风险和挑战,把难点和复杂性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各种风险想得更深入一些,把各方面情况考虑得更周全一些,搞好统筹兼顾。

  ——习近平5月27日在浙江召开华东7省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

  十、上半年经济增长与预期目标相符

  会议认为,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我们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加强和创新宏观调控,全面深化改革,积极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

上半年经济增长与预期目标相符,主要经济指标有所回升,结构调整继续推进,农业形势持续向好,发展活力有所增强。

同时,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一些企业经营困难,经济增长新动力不足和旧动力减弱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

  另政治局会上对最新经济形势判断

  除了上述习近平总书记对经济形势的判断,此前,在12月14日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上,也透露了2016年最新经济形势。

在此亦可一并复习。

会议认为,今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妥善应对各种重大风险挑战,牢牢把握经济社会发展主动权,推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有好,完成了今年主要目标任务,使“十二五”规划胜利收官、划上圆满句号,也为“十三五”时期发展顺利开局和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光明日报》的一篇报道:

当前中国经济形势

在合理区间运行,基本实现政策目标

▲经济增长实现目标,但面临下行压力。

2014年,中国GDP实现63.65万亿元,增长7.4%,符合年初增长7.5%左右的政策目标。

但短期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

从需求方面看,消费、投资和净出口增速都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下滑过快,成为拖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从供给方面看,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延续回落趋势,全年累计同比增长8.3%,增速同比回落1.4个百分点。

由工业用电量增速、铁路货运量增速和银行中长期贷款增速合成的指数整体回落,全年累计同比为5.83%,增速同比回落1.9个百分点。

▲物价涨幅低位徘徊,出现轻微通货紧缩。

2014年,中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累计同比增速从1月份的2.49%下跌至12月的2.0%,2015年1月,CPI当月同比增速跌至0.8%。

全部工业品生产者价格指数(PPI)连续35个月负增长,2015年1月,PPI当月同比增速跌至-4.30%。

物价下跌原因,一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急剧下跌,二是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压缩了流通环节成本。

这两个方面都是利好;

三是产能过剩,四是需求不足。

因此,要对症下药,采取综合治理措施,既要适度放松货币,又要加大结构调整和改革力度。

▲就业形势较为稳定,但面临结构性问题。

2014年,实现新增城镇就业1322万人,实现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551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6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09%。

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加快推进,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近7亿人。

第三产业发展较快,吸纳了较多就业人口;

随着老龄化社会来临,每年自然退出工作岗位人数增多,成为保障就业的有利因素。

未来几年,中国劳动力适龄人口比例将下降,但是重点群体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国际收支趋向基本平衡,跨境资本流出快速增长。

中国经常项目顺差占GDP比重从2007年的10.08%下跌,已连续四年低于3%。

2014年,经常项目顺差2138亿美元,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244亿美元,经常项目顺差占GDP比重累计值为2%。

外汇储备增长显著放缓。

2014年四季度的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为912亿美元,表明跨境资本流动由流入转向了流出。

增长动力趋缓,结构出现优化

▲固定资产投资下滑。

2014年底,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50.20万亿元,同比增长15.7%,增速同比回落3.9个百分点。

新增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为33.6万亿元,累计同比增长25.4%,增速同比回落2.9个百分点。

截至2014年底,一产投资完成额累计1.20万亿元,同比增长33.9%,增速同比回落1.4个百分点;

二产投资20.81万亿元,同比增长13.2%,增速同比回落4.2个百分点;

三产投资28.19亿元,同比增长16.8%,增速同比回落4.2个百分点。

▲消费增长小幅回落,出现新的消费热点。

201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26.24万亿元,同比增长12%,增速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

特别是餐饮业收入增长疲弱,2012年餐饮业平均增速为14%,2013年徘徊在8%~9%,2014年恢复到9%~10%。

但是,网络零售保持旺盛,信息消费快速增长。

2014年,全国限额以上单位网上零售额累计增长56.2%,通讯器材零售额累计同比增长32.7%,增速同比加快12.3个百分点。

▲外贸形势疲弱,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平稳增长。

2014年,进出口总值4.3万亿美元,同比增长3.4%。

其中,出口2.3亿美元,同比增长6.1%;

进口1.96亿美元,同比增长0.4%;

贸易顺差3824.6亿美元,同比增长47.7%。

相比2013年,进出口、出口和进口增速分别下降4.15、1.72和6.84个百分点。

2014年,全国外商投资新设立企业23778家,同比增长4.4%;

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95.6亿美元,同比增长1.7%(未含金融业数据)。

新增对外直接投资1029亿美元,同比增长14.1%,继续保持世界第三位。

▲经济结构优化。

供给方面,2014年第4季度,一产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长4.1%,对GDP增长贡献为5.2%;

二产增加值增长7.3%,对GDP增长贡献为43.2%;

三产增加值增长为8.1%,对GDP增长贡献为51.6%。

需求方面,2014年第4季度,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51.2%,增速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

2014年,资本形成对GDP贡献下降,净出口对GDP贡献波动较大。

财政金融运行平稳,也面临一些新问题

▲财政收支。

2014年,全国财政收入累计140350亿元,同比增长8.6%。

其中,中央财政收入64490亿元,同比增长7.1%;

地方财政收入(本级)75860亿元,同比增长9.9%。

全国财政支出累计151662亿元,同比增长8.2%。

其中,中央财政本级支出22570亿元,同比增长10.2%;

地方财政支出129092亿元,同比增长7.8%。

近年来,收入分配结构趋于改善。

2014年9月,公共财政收入累计同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累计同比和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累计同比分别增长8.1%、9.3%和9.7%,都超过了当期GDP增速。

▲货币金融。

2014年,广义货币M2增速保持中性,呈温和下跌趋势,从2013年底的13.6%下跌到2014年底的12.2%。

狭义货币M1增速下跌较快,从2013年底的9.3%下跌到2014年底的3.2%。

全年社会融资规模16.46万亿元人民币,同比萎缩4.8%。

截至2014年底,各项贷款余额81.68万亿元,同比增长13.6%。

2014年2季度以来,稳健货币政策逐步朝宽松方向微调,服务实体经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成为重要任务。

总体看,货币供应增长平稳,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

社会融资结构和跨境资本流动出现新的变化,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性增强,跨境资本流动从“流入”转向“流出”;

加强影子银行体系监管,同业及理财等表外业务监管加强;

银行资产负债规模扩张势头趋缓;

存贷利差收窄,利润增速放缓;

信用风险增大,不良风险暴露增多;

资金“脱媒”趋势增加。

金融调控剑指“融资难、融资贵”,企业融资成本有所下降。

▲房地产市场。

2014年底,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增长10.5%,增速同比下滑9.3个百分点;

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同比增长-7.6%,增速同比下滑24.9个百分点;

商品房销售金额同比增长-6.3%,增速同比下降32.6个百分点。

全国70个大中城市新建住宅价格指数和二手住宅价格指数逐月下跌。

12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新建住宅价格指数当月同比增长-4.3%,同比下跌13.5个百分点;

12月,二手住宅价格指数当月同比增长-3.9%,同比下跌9.1个百分点。

2014年4季度以来房地产市场出现回暖迹象。

12月,50个城市房地产销售面积在相对10至11月高位水平上,环比出现7%以上增长,销售面积同比增速为20%。

但是,随着老龄化社会渐行渐近,楼市供求关系从过去供不应求转变为整体平衡和局部过剩,房地产市场不会出现持续性暴涨。

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出现新变化

▲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较快。

2014年,中国农业农村经济实现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稳中增效。

粮食产量达到12142亿斤、再创历史新高,实现“十一连增”,其他主要农产品供给充裕;

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900元左右,实现“十一连快”;

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下降到3∶1以下;

农业现代化水平稳步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56%。

但是,目前国内主要农产品价格已经超过进口价格,继续提价遇到了“天花板”,农业生产补贴也遇到了“天花板”。

与此同时,农业成本仍处在上升通道,农业资源禀赋先天不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接近极限。

▲工业经济运行平稳,企业经营困难增多。

2014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3%,增速同比回落1.4个百分点。

其中,制造业累计同比增长9.4%,高于采矿业的4.5%。

在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速较高的行业中,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及运输设备制造等产业占大多数,显示产业结构优化。

但是企业经营困难增加。

2014年,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3.3%,同比回落8.9个百分点;

工业企业亏损达4.3万家,累计同比增加12.2%,同比上升7.9个百分点;

亏损金额累计同比增加22.5%,同比上升27.9个百分点。

▲服务业快速发展。

2014年,中国服务业实现增加值30.7万亿元,同比增长8.1%;

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8.2%,同比提高2.1个百分点。

前三季度,批发和零售业累计同比增长7.0%,增速同比下滑0.2个百分点;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累计同比增长9.7%,增速同比下滑0.7个百分点;

住宿和餐饮业累计同比增长6.2%,增速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

金融业累计同比增长9.1%,增速同比提高2.3个百分点;

房地产业累计同比增长2.3%,增速同比下滑5个百分点;

其他服务业累计同比增长7.6%,增速同比下滑1.4个百分点。

▲中西部经济发展快于东部。

2014年12月,东、中、西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当月同比增速分别为7.1%、8.1%、10.6%,表现为西部高于中部,中部高于东部,但与2013年底相比都有所下降,增速同比分别下降1.8、2.4和0.7个百分点。

近年来,国内产业梯度转移,宏观政策给予中西部支持,内陆省份迎来更多发展机会,加大了公路铁路、城镇化等基础建设投资。

国家通过产业转移和重点产业布局调整,深化区域合作,促进要素自由流动,实现了东中西部良性互动,增强了中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2015年中国经济展望

2015年,中国经济将继续平稳运行。

预计全年经济增速为7.1%左右,CPI涨幅保持在1.8%左右;

新增城镇就业岗位1300万个;

固定资产投资继续稳中略降,预计增长14%左右,回落至本世纪以来最低点;

消费保持稳定,预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左右。

出口增长6%左右,进口增长4%左右,全年外贸顺差略有扩大,占GDP比重保持稳定。

2015年的经济发展存在四个有利条件。

▲世界经济将持续复苏。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2015年全球经济将增长3.5%,比2014年提高0.2%。

但也要看到,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总体仍较为疲弱,短期内难以真正走出低谷,主要新兴市场经济体经济出现分化,金融市场动荡加剧。

▲前期政策效应逐步释放。

2014年中央出台的定向降准、结构性减税、棚户区改造、中西部铁路建设、稳定外贸、扩大信息体育消费,以及在年底实施的全面降息和基础设施领域推出一批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的项目(PPP)等政策,大多需要跨年度执行。

▲中国经济基本面良好,内需增长有很大潜力。

供给方面,劳动力人口减少、储蓄率下降,但是人力资本、资本存量等要素供给质量提高。

消费方面,目前就业形势良好,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速。

投资方面,“十二五”规划即将收官,一些规划项目建设进度将加快,出口回暖也将带动相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中国地缘辽阔,实施“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等战略,可以创造巨大投资需求。

▲改革红利显现。

2014年中央推出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2015年还将实施一批重大改革,改革红利将逐步释放。

2015年经济发展也面临四个不利因素。

▲全球经济及其政策分化,影响中国出口。

美国经济稳定增长,失业率稳步下降。

欧盟经济止跌企稳。

日本经济继续保持低速增长。

新兴市场经济增速回升,但回升势头较弱。

特别是美联储加息、欧元区量化宽松政策和乌克兰地缘政治危机等,可能对中国经济造成不利影响。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缺乏活力。

受制造业产能过剩、需求不足影响,民间投资意愿减弱。

短期内房地产市场难以走出低迷,制约了投资和相关行业增长。

税收和土地出让收入减少,偿债进入高峰期,地方政府“加杠杆”投资能力有限。

部分地区在建项目和储备项目不多。

▲企业经营困难。

PPI持续负增长提高了企业融资实际利率。

企业整体负债率偏高,加之经济处在下行通道,受资产负债表收缩影响,企业债务杠杆率将加大。

受主要工业品价格下降影响,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增加,库存周转率下降,企业去库存压力加大。

企业的资金、用工、土地、运输成本上升,在环保、技改和节能减排等投入增加。

一些地方财政增收压力较大,存在加重企业负担现象。

▲环保指标约束,对经济增长造成不利影响。

经济平稳转入新常态的政策建议

2015年的宏观调控,应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在更加重要位置,继续统筹兼顾“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扩开放”,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守底线,坚持速度服从质量,注重改革释放活力,为经济平稳转入新常态和“十三五”顺利开局奠定良好基础。

▲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加快推进财税体制改革。

适当扩大中央财政支出与赤字规模。

2015年中央政府预算赤字增加到1.7~1.9万亿元、扩大赤字率至2.5%~2.7%。

实现地方政府债务与融资体制平稳转换,保障地方公共服务的合理投入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稳定。

围绕中西部基础设施建设,统筹推进一批重大项目;

安排专项资金支持重点产业技术改造、创新及“两化融合”项目;

采取政府收购商品房作为保障性用房方式,维护房地产市场正常运行。

加大对首次购房者信贷与税收优惠,适当放宽二套房贷款政策;

降低部分消费品进口关税,缩小高档消费品境内外价差,促进海外奢侈消费品消费回流国内市场;

促进电子信息消费、农村服务消费、绿色循环消费等新型消费。

落实好社会政策“兜底”要求。

财政支出方面,推出一批重大民生项目。

完善转移支付功能。

扩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范围。

扩大对小微企业减税力度。

降低进口环节关税,促进出口产品结构调整。

调整税制结构,支持企业研发、成果转化。

理顺中央与地方税收关系,规范发行自发自还的地方债券,改变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依赖。

▲继续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稳步推进金融改革开放。

注重政策的松紧适度、定向调控和改革创新。

M2增长维持在13%~14%,新增人民币贷款11万亿元左右,新增社会融资规模17万亿元左右。

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为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营造中性适度的金融环境。

适时对金融机构全面降准2~3次;

下调基准利率水平1~2次,每次下调0.25个百分点;

指导商业银行适当降低各类贷款利率,缓解企业融资贵的问题。

发挥信贷政策在转方式调结构中的作用,加强定向调控,促进信贷结构优化。

加大企业债务重组,避免风险扩散。

适当放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冲销规定,将企业担保信息纳入征信系统共享。

推进利率市场化,完善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均衡基础上相对稳定。

利用各地自由贸易实验区,稳步推进资本账户对外开放,促进人民币国际化。

加强外汇资金跨境流动监测和监管,丰富企业外汇避险品种,防范资本流动风险,维护国内金融稳定。

加快发展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

(作者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长、研究员)

中国经济结构现状和调整方向

邱琼欧阳俊

2013年01月14日13:

37来源:

学习时报

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

如何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有学者认为,过去结构调整的效果不明显是因为政策不够科学或者执行不够有力,建议进一步加大结构调整的政府干预力度。

我们认为,在一个综合的多维视角下进行客观分析后,才能准确把握推动经济结构演进的动力机制和发展方向。

对于中国经济结构的多维观察与比较

经济作为一个系统,存在着诸多观察比较的维度、层次,一个维度或者层次的变化很可能会同时影响到其他维度或者层次的变化。

故而,经济结构观察与比较需要从系统出发,从多个维度、多个层次、多个方向展开。

与此同时,每个国家都有自身特殊的内外部环境,简单以某个发达经济体作为参照物,做出的判断容易偏离实际。

判断一国经济结构是否合理,需要全面了解自身经济内外部环境,了解各类因素如何影响经济结构演进。

为此,我们利用世界银行数据库、联合国国民账户数据库和经合组织数据库的数据,从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和收入结构三个维度,对中国、美国、日本、巴西、印度以及世界经济高收入国家、中等收入国家和低收入国家经济结构进行了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的观察和比较。

结果显示,中国经济结构虽与发达经济体以及其他发展中大国存在差异,但这种差异是中国寻求工业化的特定历史阶段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充分发挥自身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在经济意义上具备一定的合理性。

从产业结构来看,中国三大部门发展均衡性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其中工业部门是中国的专业化部门,其相对经济地位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也高于其他主要经济体。

以工业为主导产业是我国能耗水平居高不下、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的根源。

但这样的产业结构与我国在全球经济中追赶者的地位是相匹配的。

成本领先发展战略是我国在工业化进程中不得不采用也是最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战略选择。

对于追赶者而言,尤其是主要竞争优势在于劳动力成本低廉的追赶者,产品多样化战略是启动工业化进程的必然也是最佳选择。

而追赶者的产品多样化通常以模仿领先者产业结构为特征,总是以技术相对简单的产品或服务作为突破口。

具体到我国,基于上个世纪80年代的国际市场条件,选择符合自身竞争优势的制造业作为产业多样化的突破口,这是适合当时阶段的合理选择。

从需求结构来看,中国最终消费率显著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经济增长对投资的依赖显著高于其他主要经济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社交礼仪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