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敏电阻传感器温度检测电路设计29583565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热敏电阻传感器温度检测电路设计29583565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热敏电阻传感器温度检测电路设计29583565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由于红外线是不可见光,隐蔽性能良好,因此在防盗、警戒等安保装置中被广泛应用。
而本设计的电路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
硬件部分包括红外感应部分与单片机控制部分,整个系统电路可划分为:
电源部分、传感器模块部分、单片机控制电路,而单片机控制由最小系统和指示灯电路、报警电路等子模块组成。
主要工作由热释电红外感应器完成信息采集、处理、数据传送经过单片机功能设定到达报警模块这一过程。
就此设计的核心模块来说,单片机就是设计的中心单元。
单片机应用系统也是由硬件和软件组成。
硬件包括单片机、输入/输出设备、以及外围应用电路等组成的系统,软件是主要是工作的程序通过编写程序来控制输入的信号。
1.2基本工作原理及框图
本课程设计的温度计测温系统由温度传感器电路、信号放大电路、A/D转换电路、单片机系统、温度显示系统构成。
其基本工作原理:
温度传感器电路将测量到的温度信号转换成电压信号输出到信号放大电路,与温度值对应的电压信号经放大后输出至转A/D换电路,把电压信号转换成数字量送给单片机系统,单片机系统根据显示需要对数字量进行处理,再送温度显示系统进行显示。
基本工作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
图1基本工作原理框图
2相关芯片及硬件
2.1单片机选型
本方案使用的是AT89C51单片机,AT89系列的单片机对于一般用户来说,有下列明显的优点:
①AT89C51单片机在一块芯片上集成了CPU、RAM、ROM、定时器/计数器和多种功能的I/O口设备等,相当于一台计算机所需要的基本功能部件。
②内部含有Flash存储器,在系统开发过程中很容易修改程序,可以大大缩短了系统的开发时间。
③AT89系列并不对80C31的简单继承,功能进一步增强。
在我国这种单片机受到广泛青睐,很多以前使用80C51、80C52的用户都转而使用AT89系列。
对于有丰富编程经验的用户而言,不需要仿真器,可以直接将程序载入芯片,放在目标板上加电直接运行,观察运行结果,出现问题时再进行修改,然后重新写程序,再进行试验,直至成功。
AT89C51引脚图如图2所示。
图2AT89C51引脚图
2.1.1AT89C51的功能特性
AT89C51提供以下标准功能:
4K字节Flash闪速存储器,128字节内部RAM,32个I/O口线,两个十六位定时/计数器,一个5向量两级中断结构,一个全双工串行通信口,片内振荡器及时钟电路。
同时,AT89C51可降至0Hz的静态逻辑操作,并支持两种软件可选的节电工作模式。
空闲方式停止CPU的工作,但允许RAM,定时/计数器,串行通信口及中断系统继续工作。
掉电方式保存RAM中的内容,但振荡器停止工作并禁止其他所有部件工作直到下一个硬件复位。
2.2温度传感器选择
传感器是测控系统前向通道的关键部件,它也称换能器和变换器,一般是指非电物理量与电量的转换,即传感器是将被测的非电量(如压力、温度等)转换成与之对应的电量或电参量(如电流、电压、电阻等)输出的一种装置。
采集温度是有一下几种方案:
方案一:
采用温度传感器AD590。
它具有较高的精度,相比于热敏电阻精度有所提高,但非线性误差为±
0.3℃,且检测温度范围为:
-55~+155℃。
方案二:
采用Pt100。
它的国际测温标准为:
-40~+450℃,可选环境温度为:
-40~70℃,精度为:
±
0.1℃,且安装尺寸小,可直接安装在印刷电路板上,可焊SIP封装。
采用热电阻电路测温。
热电阻是利用导体的电阻率随温度变化这一物理现象来测量温度的。
铂易于提纯,物理化学性质稳定,电阻率较大,能耐较高的温度,因此用PT100作为实现温标的基准器。
pt100是铂热电阻,简称为:
PT100铂电阻,它的阻值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PT后的100即表示它在0℃时阻值为100欧姆,在100℃时它的阻值约为138.5欧姆。
它的工业原理:
当PT100在0摄氏度的时候他的阻值为100欧姆,它的的阻值会随着温度上升它的阻值是成匀速增涨的。
方案三:
采用热电偶温差电路测温,温度检测部分可以使用低温热偶,热电偶由两个焊接在一起的异金属导线所组成,热电偶产生的热电势由两种金属的接触电势和单一导体的温差电势组成。
通过将参考结点保持在已知温度并测量该电压,便可推断出检测结点的温度。
数据采集部分则使用带有A/D通道的单片机,在将随被测温度变化的电压或电流采集过来,进行A/D转换后,就可以用单片机进行数据的处理,在显示电路上,就可以将被测温度显示出来。
热电偶的优点是工作温度范围非常宽,且体积小,但是它们也存在着输出电压小、容易遭受来自导线环路的噪声影响以及漂移较高的缺点,并且这种设计需要用到A/D转换电路,感温电路比较麻烦。
基于对以上三种方案的分析以及实验室的设备,选择方案二的PT100作为温度传感器。
2.3模数转换器选型
模拟量输入到计算机,首先要经过模拟量到数字量的转换,简称A/D转换,计算机才能接收。
实现模/数转换的设备称A/D转换器或ADC。
A/D转换器的种类有很多,而A/D转换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真个系统的精确度。
由于本系统测量的是温度信号,响应时间长,滞后大,不要求快速转换,因此选用8位串行A/D转换ADC0809能达到设计的基本要求。
为进一步提高精度,可以直接采用12位A/D转换器,也可以采用过采样和求均值技术来提高测量分辨率。
2.4总体方案
本方案以AT89C51单片机系统为核心,对单点的温度进行实时测量检测,并采用热电阻PT100作为温度传感器,AD620作为信号放大器、ADC0809作为A/D转换部件,对于温度信号的采集具有大范围、高精度的特点。
在功能、性能、可操作性等方面都有较大的提升,具有更高的性价比。
3硬件电路设计
3.1时钟电路
给一块内部含有程序存储器的单片机配上时钟电路和复位电路就可以构成单片机的最小应用系统。
89C51系列单片机内部有一个高增益反相放大器,用于构成振荡器,但要形成时钟,外部还需附加电路,89C51的时钟产生方法有两种,内部时钟方式和外部时钟方式,本设计采用内部时钟方式,内部时钟电路图如图3所示。
图3内部时钟电路图
3.2复位电路
复位是单片机的初始化操作,单片机在启动运行时,都需要先复位,它的作用是使CPU和系统中其它部件都处于一个确定的初始状态,并从这个状态开始工作。
例如复位后,PC初始化为0,于是单片机自动从0单元开始执行程序。
因而复位是一个很重要的操作方式。
本设计采用按键脉冲复位,其原理图如图4所示。
图4按键脉冲复位原理图
3.3A/D转换设计
3.3.1位逐次逼近式A/D转换器ADC0809
ADC0809是带有8位A/D转换器、8路多路开关以及微处理器兼容的控制逻辑的CMOS组件。
它是逐次逼近式A/D转换器,可以和单片机直接接口。
它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8位通用的A/D转换的芯片。
3.3.2ADC0809应用注意事项:
①ADC0809内部带有输出锁存器,可与AT89S52单片机直接相连。
②初始化时,使ST和OE信号为低电平。
③送要转换的那一通道的地址到A,B,C端口上。
④在ST端给出一个至少100ms宽的正脉冲信号。
⑤是否转换完毕,我们根据EOC信号来判断。
⑥当EOC变为高电平时,这时给OE为高电平,转换的数据就输出给单片机了。
3.3.3模数转换模块电路
ADC0809接线图,即A/D转换电路如图5所示。
图5A/D转换电路
3.4放大电路设计
测温原理:
采用R1、R2、VR2、Pt100构成测量电桥(其中R29=R28),温度变化时,当Pt100的电阻值和R27的电阻值不相等,电桥输出一个mV级的压差信号,这个压差信号经过运放AD620放大后输出期望大小的电压信号,该信号可直接连A/D转换芯片。
从而把热电阻的阻值转换成数字量。
AD620为三运放集成的仪表放大器结构,AD620的两个内部增益电阻为24.7kΩ,因而增益方程式为:
G=49.4kΩ/RG+1
(1)
对于所需的增益,则外部控制电阻值为:
RG=49.4/(G-1)kΩ
(2)
电路原理如图6所示:
图6AD620原理图
桥式电路测温整体电路如图7所示:
图7放大电路
3.5显示电路设计
在单片机应用系统中,如果需要显示的内容只有数码和某些字母,使用LED数码管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LED数码管显示清晰、成本低廉、配置灵活,与单片机接口简单易行。
图3-7(a)是4位共阳数码管的管脚图。
LED数码管的使用与发光二极管相同,根据其材料不同正向压降一般为1.5~2V,额定电流为10mA,最大电流为40mA。
静态显示时取10mA为宜,动态扫描显示可加大,加大脉冲电流,但一般不超过40mA。
本设计选用4位共阴数码管。
由于数码管的驱动电流较大,所以在设计时加上了三极管3904作为驱动电路,数码管和单片机的接口如图8所示。
图8显示电路
3.6报警电路
由一个蜂鸣器和三极管组成,当高温超过设定值,蜂鸣器将会发出报警。
放大电路与单片机P3.4口相连,当采集到的温度值超过所设置的范围时,单片机会输出一信号,通过三极管放大后驱动蜂鸣器发出报警信号。
如图9所示。
图9蜂鸣器报警电路
4系统软件设计
4.1主程序设计
4.1.1程序说明
主程序是系统上电或复位后首先要执行的程序,主程序主要完成系统的初始化、扫描显示等工作。
这是一个综合硬件设计控制系统。
利用显示电路、A/D转换电路、单片机实现温度报警的系统。
本设计可以实现将模拟温度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并经过计算处理后通过LED静态显示电路以十进制形式显示出来,设置温度上限为100℃,该系统可以对温度进行实时过程的监控。
当实际温度高于设定的温度上限时,发出报警信号。
4.1.2流程图
主程序流程图如图10所示。
图10主程序流程图
4.2AD转换设计
4.2.1标度变换说明
本设计是模拟温度的显示,温度经过热敏电阻转换为电压信号,经放大器AD620放大后进入单片机进行A/D转换成数字量后输出到动态显示部分,显示其温度值。
A/D转换流程图如图11所示。
图11A/D转换流程图
4.3显示子程序的设计
本设计采用4位LED共阴极数码静态显示,显示温度范围从0℃到99℃,字段码放在LEDLAB中,采用查表方式,偏移量加首址查得对应的字形代码。
当定时器T0定时时间到,采样电路进行采样,采样结果经信号调理电路处理后,送入A/D转换,经标度变换后显示。
显示子程序流程图如图12所示
图12显示子程序流程图
源程序
LED_0EQU30H
LED_1EQU31H
LED_2EQU32H
ADCEQU35H
TCNTAEQU36H
TCNTBEQU37H
H_TEMPEQU64H温度上限
FLAGBIT00H
H_ALMBITP3.0
L_ALMBITP3.1
SOUNDBITP3.7
CLOCKBITP2.4
STBITP2.5
EOCBITP2.6
OEBITP2.7
ORG00H
SJMPSTART
ORG0BH
LJMPINT_T0
ORG1BH
LJMPINT_T1
START:
MOVLED_0,#00H
MOVLED_1,#00H
MOVLED_2,#00H
MOVDPTR,#TABLE
MOVH_TEMP,#60
MOVL_TEMP,#30
MOVTMOD,#12H
MOVTH0,#245
MOVTL0,#0
MOVTH1,#(65536-1000)/256
MOVTL1,#(65536-1000)%256
MOVIE,#8aH
CLRC
SETBTR0;
为ADC0809提供时钟
WAIT:
SETBH_ALM
SETBL_ALM
CLRST
SETBST
CLRST启动转换
JNBEOC,$
SETBOE
MOVADC,P1读取AD转换结果
CLROE
MOVA,ADC
MOVA,H_TEMP
MOVR0,ADC
SUBBA,R0;
判断是否高于上限
JCHALM
CLRTR1
LJMPPTOC
HALM:
;
高温报警
CLRH_ALM
SETBTR1
SETBFLAG
LJMPPTOC
PTOC:
MOVA,ADC;
数值转换
MOVB,#100
DIVAB
MOVLED_2,A
MOVA,B
MOVB,#10
DIVAB
MOVLED_1,A
MOVLED_0,B
LCALLDISP
SJMPWAIT
INT_T0:
CPLCLOCK;
提供89C51时钟
RETI
INT_T1:
MOVTH1,#(65536-1000)/256
MOVTL1,#(65536-1000)%256
CPLSOUND
INCTCNTA
MOVA,TCNTA
JBFLAG,I1;
判断是高温警报还是低温警报
CJNEA,#30,RETUNE;
低温警报声
SJMPI2
I1:
CJNEA,#20,RETUNE;
高温警报声
I2:
MOVTCNTA,#0
INCTCNTB
MOVA,TCNTB
CJNEA,#25,RETUNE
MOVTCNTA,#0
MOVTCNTB,#0
LCALLDELAY2
RETUNE:
DISP:
MOVA,LED_0数码显示子程序
MOVCA,@A+DPTR
CLRP2.3
MOVP0,A
LCALLDELAY
SETBP2.3
MOVA,LED_1
CLRP2.2
MOVP0,A
LCALLDELAY
SETBP2.2
MOVA,LED_2
CLRP2.1
SETBP2.1
RET
DELAY:
MOVR6,#10
D1:
MOVR7,#250
DJNZR7,$
DJNZR6,D1
RET
DELAY2:
MOVR5,#20
D2:
MOVR6,#20
D3:
DJNZR6,D3
DJNZR5,D2
TABLE:
DB3FH,06H,5BH,4FH,66H
DB6DH,7DH,07H,7FH,FH
END
总结
AD620是一款低成本、高精度仪表放大器,仅需要一个外部电阻来设置增益,增益范围为1至10,000。
此外,AD620采用8引脚SOIC和DIP封装,尺寸小于分立式设计,并且功耗较低(最大电源电流仅1.3mA),因此非常适合电池供电的便携式(或远程)应用。
AD620具有高精度(最大非线性度40ppm)、低失调电压(最大50&
micro;
V)和低失调漂移(最大0.6&
V/°
C)特性,是电子秤和传感器接口等精密数据采集系统的理想之选。
它还具有低噪声、低输入偏置电流和低功耗特性,使之非常适合ECG和无创血压监测仪等医疗应用。
由于其输入级采用Superβeta处理,因此可以实现最大1.0nA的低输入偏置电流。
AD620在1kHz时具有9nV/√Hz的低输入电压噪声,在0.1Hz至10Hz频带内的噪声为0.28μV峰峰值,输入电流噪声为0.1pA/√Hz,因而作为前置放大器使用效果很好。
同时,AD620的0.01%建立时间为15μs,非常适合多路复用应用;
而且成本很低,足以实现每通道一个仪表放大器的设计。
经过这段时间的单片机课程设计,终于完成了我的课程设计历程,虽然没有完全达到设计要求,但从心底里说,还是高兴的,毕竟这次课程设计让自己收获颇丰,高兴之余不得不深思。
在课程本次设计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的问题,通过这次设计真的让我长进了很多,单片机课程设计重点就在于软件算法的设计,需要有很巧妙的程序算法,虽然以前写过几次程序,但我觉的写好一个程序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因为课程设计时间有限,加之缺少对工业现场整体把握的经验,导致本设计在功能上还不十分完善。
从这次的课程设计中,我真真正正的意识到,在以后的学习中,要理论联系实际,把我们所学的理论知识用到实际当中,学习单机片机更是如此,程序只有在经常的写与读的过程中才能提高,这就是我在这次课程设计中的最大收获。
我想我会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更加努力的去学习单片机的知识,不断加强自己的理论知识,努力完成更多的设计与创作。
致谢
本次课程设计对与我来说是学习本专业的一段经历,从设计之初的无从下手到设计工作的圆满完成,期间遇到了诸多的问题和困难。
但在杨全玖老师的细心指导和帮助下,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这些问题与困难都得到了圆满解决。
使我可以按时完成课程设计并使自己的专业知识与综合能力都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在课程设计过程中。
杨老师在百忙中对我的毕业设计进行了指导。
杨老师首先细致地为我解题;
当我迷茫于众多的资料时,他又为我提纲挈领、梳理脉络,使我确立了本文的框架。
感谢杨老师对我的设计不厌其烦的细心指点。
在课程设计写作中,每周都能得到杨老师的亲切指点。
从框架的完善,到内容的扩充;
从行文的用语到格式的规范;
杨老师都严格要求,力求完美。
而且我还从杨老师那里学到了严谨、务实、认真的工作态度和极强的敬业精神。
我再次为杨老师的耐心付出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1]张迎新.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应用及接口技术.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2009.
[2]郭天祥.新概念51单片机C语言教程[M].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
[3]阎石.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4]PT100铂金属温度传感器使用说明书.北京亿学通电子.
[5]伟福LAB6000系列单片机仿真实验系统使用说明书.
[6]李广弟等.单片机基础[M].北京航空航天出版社,2001.
[7]王东峰等.单片机C语言应用100例[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8]陈海宴.51单片机原理及应用[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0.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
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
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
日 期:
指导教师签名:
日 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
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
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
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
日 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日期:
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 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日期:
导师签名:
日期:
注意事项
1.设计(论文)的内容包括:
1)封面(按教务处制定的标准封面格式制作)
2)原创性声明
3)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
4)外文摘要、关键词
5)目次页(附件不统一编入)
6)论文主体部分:
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
7)参考文献
8)致谢
9)附录(对论文支持必要时)
2.论文字数要求:
理工类设计(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万字(不包括图纸、程序清单等),文科类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2万字。
3.附件包括:
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
4.文字、图表要求:
1)文字通顺,语言流畅,书写字迹工整,打印字体及大小符合要求,无错别字,不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