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质量事故应急预案2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149055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现场质量事故应急预案2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施工现场质量事故应急预案2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施工现场质量事故应急预案2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施工现场质量事故应急预案2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施工现场质量事故应急预案2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施工现场质量事故应急预案2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施工现场质量事故应急预案2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现场质量事故应急预案2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施工现场质量事故应急预案2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地下室外墙C30P6;

基础顶~7.650m框架柱C35;

7.650~19.050m柱C30;

框架梁、板、楼梯C30;

圈梁构造等C25。

钢筋均采用HPB300(一级钢),HRB400(三级钢)。

钢板均采用Q235-B,Q335-B;

吊钩、吊环均采用HPB300钢筋。

HPB300钢采用E43XX型焊条,HRB400钢采用E50XX型焊条;

混凝土采用:

垫层(C15)、底板(C30P6)、柱(基础顶—7.65为C35,7.65—19.05为C30)、墙体(C35P6)、梁板(地下部分C35,覆土部分顶板C35P6,;

地上部分C30)、楼梯(C30)。

隔墙:

±

0.000以下采用MU15非黏土烧结砖,用M10水泥砂浆砌筑;

0.000以上采用蒸压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用M7.5混合砂浆砌筑,部分为轻质隔墙;

节能:

屋面采用65厚挤塑聚苯板;

外墙采用50厚挤塑聚苯板;

外门窗选用空气隔离层12mm中空玻璃PA断桥铝合金(5+12+5),;

地下室外墙采用50厚模塑聚苯板,接触室外空气的楼板为110厚岩棉板。

给排水:

室内生活给水系统、生活污水排水系统、消防栓给水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及建筑灭火器配置。

采暖:

采暖形式主楼采用上供下回单管同程采暖系统,采暖来自城市集中供热,散热器采用无砂铸铁散热器。

通风:

排风系统、排烟系统、补风系统。

电气:

电力配电系统、照明配电系统、有线电视系统、电话系统、数据布线系统、广播系统、防雷及接地系统火灾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监控系统。

三、质量事故(危险)发展过程及分析

5.1 

整体或部分模板垮塌,模板支撑偏移或倾覆及造成作业人员伤亡事故;

5.2 

塔吊事故(如倾倒、断臂)造成的质量事故;

5.3 

主体高差边坡在外力荷载作用下滑坡倒塌。

5.4 

高处脚手架发生部分或整体倒塌及搭拆作业发生的工程质量事故及人员伤亡事故。

5.5 

压力容器受外力作用或违反安全规程发生爆炸及由此引起的连锁反应事故(如起火)引发的质量事故。

5.6 

自然灾害(如雷电、沙尘暴、地震强风、强降雨、暴风雪等)对施工部位的严重损坏。

5.7 

因材料不合格而产生的质量事故。

5.8 

其他作业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起重伤害等)造成的质量事故及人员伤亡等。

六、质量事故原则及要求

6.1 

范围划定

模板、塔吊脚手架形成的事故,以事故危害形成后的任何安全区域为应急区域范围;

主体高差边坡及自然灾害引起的质量事故等危害半径以外的任何安全区域为应急区域范围;

对其他质量事故按部位为应急区域范围。

6.2 

质量事故处理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6.2.1事故情况清楚:

一般包括事故发生时间,事故情况描述,并附有必要的图纸与说明,事故观测记录和发展变化规律等。

6.2.2事故性质明确:

主要应明确区分以下三个问题:

①是结构性的还是一般性的问题。

如建筑物裂缝是由于承载力不足引起,还是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或温、湿度变形而造成;

又如构件产生过大的变形,是因结构刚度不足,还是施工缺陷所造成等等。

②是表面性的还是实质性的问题。

如混凝土表面出现蜂窝麻面,就需要查清内部有无孔洞;

又如结构裂缝,需要查清裂缝深度,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还要查明钢筋锈蚀情况等。

③区分事故处理的迫切程度。

如事故不及时处理,建筑物会不会突然倒塌?

是否需要采取防护措施,以免事故扩大恶化等。

6.2.3事故原因分析准确、全面:

如地基承载能力不足而造成事故,应该查清是地基土质不良,还是地下水位改变,或者出现侵蚀性环境;

是原地质勘察报告不准,还是发现新的地质构造,或是施工工艺或组织管理不善而造成等等。

又如结构或构件承载力不足,是设计截面太小,还是施工质量低劣,或是超载等。

6.2.4事故评价基本一致:

对发生事故部分的建筑结构质量进行评估,主要包括建筑功能、结构安全、使用要求以及对施工的影响等评价。

6.2.5处理目的、要求明确:

常见的处理目的要求有:

恢复外观;

防渗堵漏;

封闭保护;

复位纠偏;

减少荷载;

结构补强;

限制使用;

拆除重建等。

事故处理前,有关单位对处理的要求应基本统一,避免事后无法作出一致的结论。

6.2.6事故处理所需资料齐全:

包括有关施工图纸、施工原始资料(材料质量证明,各种施工记录,试块试验报告,检查验收记录等)、事故调查报告、有关单位对事故处理的意见和要求等。

6.3一般原则

6.3.1正确确定事故性质

这是事故处理的先决条件。

有关内容前面已阐述。

6.3.2正确确定处理范围

除了事故直接发生部位(如局部倒塌区)外,还应检查事故对相邻结构的影响,正确确定处理范围。

6.3.3满足处理的基本要求

事故处理应达到以下五项基本要求:

①安全可靠,不留隐患;

②满足使用或生产要求;

③经济合理;

④材料、设备和技术条件满足需要;

⑤施工方便、安全。

6.3.4选好处理方案和时间

根据事故原因和处理目的,正确选用处理方案和时间。

6.3.5制定措施

制定有效、可行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6.4注意事项

6.4.1注意综合治理

首先要防止原有事故的处理引发新的事故;

其次注意处理方法的综合应用,以利取得最佳效果。

如构件承载能力不足,不仅可选择补强加固,还应考虑结构卸荷、增设支撑、改变结构方案等多种方案的综合应用。

6.4.2注意消除事故的根源

这不仅是一种处理方向和方法,而且还是防止事故再次发生的重要措施。

例如超载引起的事故,应严格控制施工或作用荷载;

地基浸水引起地基下沉,应消除浸水原因等。

6.4.3注意事故处理期的安全,一般应注意以下五个问题:

①不少严重事故岌岌可危,随时可能发生倒塌,只有在得到可靠地支护后,方准许进行事故处理,以防发生人员伤亡。

②对需要拆除的结构部分,应在制定安全措施后,方可开始拆除工作。

③凡涉及结构安全的,都应对处理阶段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进行核算,提出可靠的安全措施,并在处理中严密监视结构的稳定性。

④重视处理中所产生的附加内力,以及由此引起的不安全因素。

⑤在不卸荷条件下进行结构加固时,要注意加固方法对结构承载力的影响。

6.4.4加强事故处理的检查验收工作

为确保事故处理的工程质量,必须从准备阶段开始,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验收。

处理工作完成后,如有必要,还应对处理工程的质量进行全面检验,以确认处理效果。

6.5事故不需要作专门处理的条件

工程质量缺陷虽已超出标准规范的规定而构成事故,但是可以针对工程的具体情况,通过分析论证,从而作出不需要专门处理的结论。

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况:

6.5.1不影响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

例如有的建筑物错位事故,如要纠正,困难很大或将造成重大损失,经过全面分析论证,只要不影响生产工艺和正常使用,可以不作处理。

6.5.2施工质量检验存在问题:

例如有的混凝土结构检验强度不足,往往因为试块制作、养护、管理不善,其试验结果并不能真实地反映结构混凝土质量,在采用非破损检验等方法测定其实际强度已达到设计要求时,可不作处理。

6.5.3不影响后续工程施工和结构安全:

例如后张法预应力屋架下弦产生少量细裂缝、小孔洞等局部缺陷,只要经过分析验算证明,施工中不会发生问题,就可继续施工。

因为一般情况下,下弦混凝土截面中的施工应力大于正常的使用应力,只要通过施工的实际考验,使用时不会发生问题,因此不需要专门处理,仅需作表面修补。

6.5.4利用后期强度:

有的混凝土强度虽未达到设计要求,但相差不多,同时短期内不会满荷载(包括施工荷载),此时可考虑利用混凝土后期强度,只要使用前达到设计强度,也可不作处理,但应严格控制施工荷载。

6.5.5通过对原设计进行验算可以满足使用要求:

基础或结构构件截面尺寸不足,或材料力学性能达不到设计要求,而影响结构承载能力,可以根据实测的数据,结合设计的要求进行验算,如仍能满足使用要求,并经设计单位同意后,可不作处理。

但应指出:

这是在挖设计潜力,因此需要特别慎重。

最后要强调指出:

不论哪种情况,事故虽然可以不处理,但仍然需要征得设计等有关单位的同意,并备好必要的书面文件,经有关单位签证后,供交工和使用参考。

七、 

应急预案的组织措施

紧急事故对外联络表

单位或部门

地址

电话

火警电话

太原市

119

急救电话

120

匪警电话

110

7.1 

成立应急预案的独立领导小组(指挥中心)。

应急预案领导小组及其人员组成

组长:

李滨

副组长:

梁毅华李太英

组员:

张怀昌刘洪增李瑞来勇各班组长

7.2 

应急组织的分工职责

7.2.1 

组长职责:

决定是否存在或可能存在重大紧急事故,要求应急服务机构提供帮助并实施场外应急计划,在不受事故影响的地方进行直接操作控制;

复查和评估事故(事件)可能发展的方向,确定其可能的发展过程;

指导设施的部分停工,并与领导小组成员的关键人员配合指挥现场人员撤离,并确保任何伤害者都能得到足够的重视和救助;

与场外应急机构取得联系及对紧急情况的记录作出安排;

在场(设施)内实行交通管制,协助场外应急机构开展服务工作;

在紧急状态结束后,控制受影响地点的恢复,并组织人员参加事故的分析和处理。

7.2.2 

副组长(即现场管理者)职责:

评估事故的规模和发展态势,建立应急步骤,确保员工的安全和减少设施和财产损失;

如有必要,在救援服务机构来之前直接参与救护活动;

安排寻找受伤者及安排非重要人员撤离到集中地带;

设立与应急中心的通讯联络,为应急服务机构提供建议和信息。

7.2.3通讯联络组职责:

确保与最高管理者和外部联系畅通、内外信息反馈迅速;

保持通讯设施和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负责应急过程的记录与整理及对外联络。

7.2.4技术支持组职责

对涉及安全的事故提出抢险抢修及避免事故扩大的临时应急方案和措施;

指导抢险抢修组实施应急方案和措施;

修补实施中的应急方案和措施存在的缺陷;

绘制事故现场平面图,标明重点部位,向外部救援机构提供准确的抢险救援信息资料;

自行或必要时联系设计及专家组对质量事故进行分析、获得解决方案并组织返工返修加固等措施的实施。

7.2.5消防保卫组职责

事故引发火灾,执行防火方案中应急预案程序;

设置事故现场警戒线、岗,维持工地内抢险救护的正常运作;

保持抢险救援通道的通畅,引导抢险救援人员及车辆的进入;

保护受害人财产;

抢救救援结束后,封闭事故现场直到收到明确解除指令。

7.2.6抢险抢修组职责

实施抢险抢修的应急方案和措施,并不断加以改进;

寻找受害者并转移至安全地带;

在事故有可能扩大进行抢险抢修或救援时,高度注意避免意外伤害;

抢险抢修或救援结束后,直接报告最高管理者并对结果进行复查和评估。

7.2.7医疗救治组

在外部救援机构未到达前,对受害者进行必要的抢救等并指定人员护理受害者。

7.2.8后勤保障组职责

保障系统内各组人员必须的防护、救护用品及生活物质的供给,提供合格的抢险抢修或救援的物质及设备。

八、质量事故特点及安全技术措施

8.1基本安全装备

特种防护品:

如绝缘鞋、绝缘手套、防毒口罩、等;

一般防救护品:

安全带、安全帽、安全网、防护网;

救护担架1付、医药箱1个及临时救护担架及常用的救护药品。

专用饮水源、盥洗间和冲洗设备。

8.2专用安全装备

1)消防栓及消防水带、灭火器消防沙池等。

2)自备小车1辆。

3)无线电话对讲机8部。

8.3工程质量事故的特点及应考虑的问题:

8.3.1复杂性:

由于使用功能和建筑地区条件不同,建筑物种类繁多,加上施工中各种因素的影响,造成建筑施工中出现许多复杂的技术问题。

如果事故发生在使用阶段,还涉及到使用不当等问题。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同一形态的事故,往往其产生的原因、性质与危害程度截然不同。

所有这些众多的因素,都造成不少质量事故本身的复杂性。

在进行事故处理时,更会由于施工场地狭窄,及与完好建筑物间的联系等而产生更大的复杂性,诸如车辆、施工机具难于接近施工点,操作不慎会影响相邻建筑物的结构等等。

8.3.2危险性:

除了事故的复杂性给其处理工作带来的危险性外,还应注意以下两方面的危险因素:

一是有些事故随时可能诱发建(构)筑物的突然倒塌;

二是事故排除过程中,也可能造成事故恶化和人员伤亡。

8.3.3连锁性:

建筑物局部出现质量事故,处理时不仅要修复事故部位,而且还应考虑修复工程对下部结构乃至地基的影响。

例如板承载能力不足的加固,往往引起从板、梁、柱到基础的连锁性加固。

8.3.4选择性:

同一事故的处理方法和处理时间可有多种选择。

在处理时间方面,一般均应选择及时进行处理,但是并非所有的事故都是处理越早越好,相反,有些事故因为匆忙处理,而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甚至造成事故重复处理。

在处理方法选择方面,要综合考虑安全、经济、可行、方便、可靠等因素,经过分析比较后,选定最优方案。

8.3.5技术难度大:

通常修复补强工程比新建工程的技术难度大得多。

因此除了正确分析事故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外,还必须严格控制处理设计、施工准备和操作检查验收,以及处理效果检验等项工作的质量。

8.3.6要有高度责任性:

因为事故处理不仅涉及结构安全和建筑功能等方面的技术问题,而且还牵涉到单位之间的关系和人员处理,所以事故处理都必须十分慎重,对有关人员的政纪或法纪处分更应慎之又慎。

九、对质量事故的处理措施

9.1质量事故处理,一般情况下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9.1.1确定事故部分或不合格品的位置。

诸如:

返工重做、返修、加固补强等;

9.1.2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工程实际状况制定相应的的纠正措施,完成后检查或评估以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

9.1.3防止事故再发生而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9.2对事故处理考虑以下七项内容:

9.2.1创造正常施工条件:

国内外大量统计资料表明,工程质量事故大多数发生在施工期,而且事故往往影响施工的正常进行,只有及时、正确地处理事故,才能创造正常施工条件。

9.2.2确保建筑物安全:

对结构裂缝、变形等明显的质量缺陷,必须作出正确的分析、鉴定,估计可能出现的发展变化及其危害性,并作适当处理,以确保结构安全。

对结构构件中的隐患,如混凝土或砂浆强度不足,构件中漏放钢筋或钢筋严重错位等事故,都需要从设计、施工等方面进行周密的分析和必要的计算,并采用适当的处理措施,排除这些隐患,保证建筑物安全使用。

9.2.3满足使用要求:

建筑物尺寸、位置、净空、标高等方面的过大误差事故;

隔热保温、隔声、防水、防火等建筑功能事故;

以及损害建筑物外观的装饰工程事故等,均可能影响生产或使用要求,因此,必须进行适当的处理。

9.2.4保证建筑物具有一定的耐久性:

有些质量事故虽然在短期内不影响使用和安全,但可能降低耐久性。

如混凝土构件中受拉区较宽的裂缝;

混凝土密实性差;

钢构件防锈质量不良等,均可能减少建筑物使用年限,也应作适当处理。

9.2.5防止事故恶化,减少损失:

由于不少质量事故随时间和外界条件而变化,必须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事故不断扩大而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例如持续发展的过大的地基不均匀沉降,混凝土和砌体受压区中宽度不大的裂缝等均应及时处理,防止发展成倒塌而造成人身伤亡事故。

9.2.6有利于工程交工验收:

施工中发生的质量事故,必须在后续工程施工前,对事故原因、危害、要否处理和怎样处理等问题作出必要的结论,并应使有关方面达到共识,避免到工程交工验收时,发生不必要的争议而延误工程的使用。

9.2.7防止事故再发生:

防止同类事故或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而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针对实际存在的事故原因而采取相应的技术组织措施,称之为纠正措施。

例如沉桩设备功率太小,导致沉桩达不到设计要求,应采用更换设备的纠正措施。

利用适当的信息来源,调查分析潜在的事故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技术组织措施,称为预防措施。

例如从钢材市场情况获悉,钢筋不合格品比例不小,相应采取加强原材料采购质量控制等措施,防止不合格材料进场,同样能有效地防止事故的再发生。

因此采取必要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可以从根本上消除事故再发生。

9.3质量事故的处理措施

9.3.1返工

9.3.2返修

9.3.3加固补强

十、质量事故产生的安全应急措施的培训和演练

10.1培训

应急预案制定后按计划组织项目部成员和施工现场所有人员进行有效的培训,从而具备完成其应急任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项目开工前或半年进行一次培训,新加入的人员及时培训;

主要培训以下内容:

灭火器的使用以及灭火步骤的训练;

施工安全防护、作业区内安全警示设置、个人的防护措施;

施工用电常识、在建工程的交通安全、大型机械的安全使用;

对危险源的突显特性辩识;

事故报警;

紧急情况下人员的安全疏散;

现场抢救的基本知识。

10.2安全应急演练

应急预案确立后,经过有效的培训,项目部成员和施工现场所有人员在项目开工后演练一次,根据工程工期长短不定期举行演练,施工作业人员变动较大时增加演练次数。

每次演练结束,及时做出总结,对存有一定差距的在日后的工作中加以提高。

并做好演练记录。

山西省工业管理学校教学实训楼工程

质量应急预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太原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山西省工业管理学校教学实训楼项目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