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历史考试试题举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144316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0.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历史考试试题举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大学历史考试试题举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大学历史考试试题举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大学历史考试试题举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大学历史考试试题举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历史考试试题举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大学历史考试试题举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历史考试试题举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学历史考试试题举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C.坚强的领导力量

D.崭新的奋斗目标

26.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其中“民族的”是指()

A.反对外来的资本主义文化

B.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

C.在形式和内容上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D.为全民族90%以上的工农大众服务

27.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问题上,中国共产党内曾经出现过不同的观点和主张,其中错误的有()

A.“毕其功于一役”

B.二次革命论

C.“无间断革命”

D.中国革命分“两步走”

28.20世纪50年代中期,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

A.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确立

B.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我国步入了社会主义改革时期

D.我国实现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36.材料1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不过按事物的性质不同,矛盾的性质也就不同。

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同旧社会的矛盾,例如同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是根本不相同的。

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表现为剧烈的对抗和冲突,表现为剧烈的阶级斗争,那种矛盾不可能由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来解决,而只有社会主义革命才能够加以解决。

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是另一回事,恰恰相反,它不是对抗性的矛盾,它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不过社会主义社会的这些矛盾,同旧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罢了。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它是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

但是,它又还很不完善,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生产力的发展又是相矛盾的。

除了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展的这种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以外,还有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

——1957年2月27《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材料2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

关于基本矛盾,我想现在还是按照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的提法比较好。

毛泽东同志说: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他在这里说了很长的一段话,现在不重复。

当然,指出这些基本矛盾,并不就完全解决了问题,还需要就此作深入的具体的研究。

但是从二十多年的实践看来,这个提法比其他的一些提法妥当。

至于什么是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也就是目前时期全党和全国人民所必须解决的主要问题或中心任务,由于三中全会决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面来,实际上已经解决了。

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

——1979年3月30《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历史背景及这一理论的重大意义(6分)

(2)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深入的具体的研究”所取得的理论成果主要有哪些?

(4分)

【参考答案】

(1)①背景:

第一,1949年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已经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并且基本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第二,20世纪50年代中国进行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伟大的历史性胜利,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这就使我国出现了一种全新的社会面貌。

第三,1956年,中共八大对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主要矛盾和党的中心任务的进行了分析,指出:

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建设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第四,关于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不存在矛盾,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都没有直接明了地回答。

直到1952年斯大林才勉强承认,如果搞得不好,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也会发生冲突。

第五,毛泽东在考察苏联的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和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关于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这一命题出发,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形成了完整的、科学的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学说。

1957年2月,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重要讲话,提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学说和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学说。

②意义:

第一,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新发展。

第二,它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及其存在状态、性质、解决途径等的深刻论述,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和分析社会主义社会客观存在的基本矛盾。

第三,引导人们在实践中努力探寻正确、有效的方式方法去处理和解决这些矛盾。

第四,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为社会主义改革奠定了哲学基础、提供了理论依据。

(2)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理论成果:

第一,随着实践的不断发展,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状况作了深入具体的分析,实事求是地指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具体实现形式完全有可能与生产力的发展不相适应,是对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作出的第一个具有实质性意义的推进。

第二,邓小平进一步提出把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区分为基本制度和具体体制,从而对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作出了又一重要发展。

他认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基本制度是好的,但它们的具体体制,包括已经形成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已经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必须对其进行改革。

把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区分为基本制度和具体体制之所以非常重要,因为通过这种区分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状况作出了中肯和科学的分析,极大地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认识。

第三,邓小平提出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以革命性的改革解决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严重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矛盾,这是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的第三项重大贡献。

邓小平根据马克思和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思想,提出了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我们建立起来的经济关系和上层建筑在某种历史条件下,也可能产生对生产力的束缚的观点,因而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内容,以更好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具体表现。

因此,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邓小平强调: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邓小平在一开始提出改革的时候就紧密地把它与解决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联系在一起,极为明确地提出了改革是解决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根本方法和途径的理论。

 

2008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试题(纲要相关)

(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8.在孙中山的思想中,“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属于

A. 

民族主义B. 

民权主义C. 

民生主义D. 

民主主义

9.1927年9月下旬,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来到江西省永新县三湾村,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确立了人民军队建设的根本原则。

这一原则是

党指挥枪B. 

官兵平等C. 

拥政爱民D. 

一切行动听指挥

10.我国对个体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方式是

赎买B. 

统购统销C. 

公私合营D. 

合作化

17~33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5.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对毛泽东思想做出系统概括和阐述的党的文献有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B. 

刘少奇在七大上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

C. 

邓小平在八大上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

D.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26.关于民主革命时期富农身份的界定,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有

剥削雇农的剩余劳动,是农村中的资产阶级

既是劳动者,又是剥削者

自身不劳动,出租土地并放高利贷

对雇农的剥削带有浓厚的半封建性

27.新中国建立之际,毛泽东提出的外交方针有

“一边倒”B. 

“反霸权主义”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D. 

“另起炉灶”

36.从党的建立到抗日时期,中间有北伐战争和十年土地革命战争。

我们经过了两次胜利,两次失败。

北伐战争胜利了,但是到一九二七年,革命遭到了失败。

土地革命战争曾经取得了很大的胜利,红军发展到三十万人,后来又遭到挫折,经过长征,这三十万人缩小到两万多人……在民主革命时期,经过胜利、失败,再胜利、再失败,两次比较,我们才认识了中国这个客观世界。

在抗日战争前夜和抗日战争时期,我写了一些论文,例如《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共产党人〉发刊词》,替中央起草过一些关于政策、策略的文件,都是革命经验的总结。

那些论文和文件,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产生,在以前不可能,因为没有经过大风大浪,没有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的比较,还没有充分的经验,还不能充分认识中国革命的规律。

……过去。

特别是开始时期,我们只是一股劲儿要革命,至于怎么革法,革些什么,哪些先革,哪些后革,哪些要到下一阶段才革,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没有弄清楚,或者说没有完全弄清楚。

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62年1月30日)

(1)毛泽东在20世纪60年代初回顾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艰难地但是成功地认识中国革命规律的这段历史,是要说明什么问题?

(2)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今天,如何看待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的艰辛探索?

【答案要点】

(1)对中国革命规律性的认识和把握,是在经历了成功和失败的实践之后得到的。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是毛泽东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实践基础。

(2分)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还缺乏经验。

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的规律的认识,必须有一个过程。

我们要从中国实际出发,勇于实践,大胆探索,不怕失败。

(3分)

(2)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中既取得了成绩,也遭遇了挫折与失败。

他们勇于探索的精神以及所取得的若干理论成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探索中出现的挫折和失误,也为后人的成功探索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5分)

【解析】本题是个综合性很强的分析题,涉及《毛泽东思想概论》中第3章中国革命新道路与第5章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问题的探索及其内在联系,同时与《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及《形势与政策》中党的十七大报告关于深化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认识问题有关。

本知识点还与2006年考试大纲中的新增重要考点“社会主义重大理论问题探索的意义”有关。

问题1,主要要联系中国共产党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即对中国革命规律)探索的艰辛历程,阐明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也需要有一个长期的过程,甚至遭遇一些挫折,这都是在所难免的。

总之,无论是在中国革命还是建设事业中,都需要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勇于探索,开拓前进,这都有一个从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这样一个长期的过程。

问题2,主要要阐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以苏为鉴、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艰辛努力,取得了初步理论成果,但也遭受了挫折,走了一些弯路。

但无论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教训,都为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成为了邓小平理论的重要思想渊源,值得认真总结。

薄一波曾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始于毛,成于邓”。

本题提示考生,本课程的分析题往往具有历史性、综合性、现实性的特点,需要融会贯通,灵活应用,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近代以来,人们的婚姻观念逐渐改变。

阅读下列材料:

学科网

材料一父母之命这句话固然视为天经地义不可改易的,但是我们现在做父母的应该要晓得,这几千年来的礼教风俗到了今天决计行不通!

……做父母的应该要明白些现在世界的大势!

闭关自守,做不到了;

农业经济组织下的状态,保不住了。

——陆秋心《婚姻问题的三个时期》(《新妇女》1920年4月15日)

材料二我在小姊妹的帮忙下,加入了家庭妇联。

我看见姊妹们加紧生产,努力学习文化,便愈感到自己的落后,我要好好地向姊妹们学习,我也加入了学习班。

新婚姻法颁布以后,小姊妹张丽娟告诉我,说可以到家庭妇联申请向朱家离婚,婆婆没有理由阻拦我,于是我离婚了,我自由了。

学科

——《一个童养媳的新生》(1950年9月1日《解放日报》)

材料三婚姻不是件私事;

……在任何地方一个男子或女子要得到一个配偶,没有不经过一番社会规定的手续。

——费孝通《生育制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人们的婚姻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作为婚俗背景的经济基础和家庭关系,从传统到近代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二中“我”的婚姻态度发生变化的社会条件是什么?

(7分)(3)据材料一、三,不同学者在婚姻自由度问题上的视角分别是什么?

我们应如何全面认识这一问题?

答案要点:

(1)变化:

从遵从父母之命到追求婚姻自由。

(2)经济基础:

从传统小农经济到近代工商业的发展;

家庭关系:

从传统纲常伦理(父为子纲)到家庭成员的平等自由;

社会条件:

社会制度的变革(新中国的成立);

社团组织(家庭妇联)的支持;

法律保障(新婚姻法的颁布)。

(3)视角:

历史考察;

社会关系考察。

认识:

随着社会的发展,婚姻当事人越来越自由,但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婚姻自由总是相对的。

28.1946年1月,重庆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和平建国纲领等五项协议,有人对此作了如下评论:

“共产党的让步多,蒋介石的苦恼大,民盟的前途好。

”请结合这次会议上三种政治力量的斗争及其后的局势发展评析这一说法。

政协会议上,共产党与民盟合作,同国民党的内战、独裁政策进行了有效的斗争,取得了重要成果。

(1分)

为实现和平民主,共产党作了一定的让步,采纳了民盟的一些主张。

政协协议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间派在中国实行英美式资产阶级民主的政治要求,也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和平民主的原则,实际上否定了蒋介石国民党的内战、独裁政策。

这一说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次会议的斗争及结果。

但是,“民盟前途好”这种说法也反映了对局势的盲目乐观。

蒋介石不允许任何民主改革,很快撕毁了政协协议,发动了全面内战,之后又宣布民盟为“非法”。

面对蒋介石的倒行逆施,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奋起反击,人民解放战争迅猛发展,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日益壮大,中国最终走上了共产党领导的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4分)

36.阅读以下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一段材料:

全党同志必须紧紧地掌握党的总路线,这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路线。

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任何别的革命,它只能是和必须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这就是说,这个革命不能由任何别的阶级和任何别的政党充当领导,只能和必须由无产阶级和中国共产党充当领导者。

这就是说,由参加这个革命的人们所组成的统一战线是十分广大的,这里包括了工人、农民、独立劳动者、自由职业者、知识分子、民族资产阶级以及从地主阶级分裂出来的一部分开明绅士,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人民大众。

由这个人民大众所建立的国家和政府,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无产阶级领导的各民主阶级联盟的民主联合政府。

这个革命所要推翻的敌人,只是和必须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这些敌人的集中表现,就是蒋介石国民党的反动政治。

——摘自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1)毛泽东曾经指出:

“谁是我们的敌人?

谁是我们的朋友?

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为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

”请根据以上科学论述来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及其依据。

(2)毛泽东指出:

“参加这个革命的人们所组成的统一战线是十分广大的,这里包括了工人、农民、独立劳动者、自由职业者、知识分子、民族资产阶级以及从地主阶级分裂出来的一部分开明绅士,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人民大众。

”请根据以上科学论述来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及其依据。

(3)毛泽东指出:

新民主主义革命“不能由任何别的阶级和任何别的政党充当领导,只能和必须由无产阶级和中国共产党充当领导者。

”试述毛泽东关于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领导权思想,并分析在领导权问题上中共党内曾经出现过的错误倾向。

答案要点

(1)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相互勾结以压迫中国人民,而以帝国主义的民族压迫为最大的压迫。

帝国主义是中国人民的第一个和最凶恶的敌人,是封建地主阶级统治的主要支持者。

封建地主阶级则是帝国主义侵略和控制中国的主要社会基础,封建主义的统治是中国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主要障碍,是导致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重要因素。

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是近代中国社会进步的主要障碍,因而成为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主要对象。

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即官僚资产阶级,直接为帝国主义所豢养,并与封建统治阶级相结合。

尤其是国民党统治时期逐步形成的官僚资本,和国家政权结合在一起,垄断了全国的经济命脉,成为买办的、垄断的资本主义。

官僚资本主义阻碍着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官僚资本主义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之一。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主要包括作为领导阶级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①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占全国总人口的80%以上,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最大的掠夺对象和剥削对象。

他们承担着社会的基本生产任务,处在社会的最底层,受压迫最重,生活最为悲惨。

中国农民阶级历来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

农民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力军,是无产阶级最广大的和最可靠的同盟军。

②小资产阶级属于劳动者阶级,不属于资产阶级的范畴。

他们和农民阶级中的中农的地位有某些相似之处,都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是革命的动力之一,是无产阶级的可靠的同盟者。

③民族资产阶级是带有两重性的阶级。

他们一方面受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封建主义的束缚,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矛盾,因而是革命的力量之一。

另一方面,他们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的软弱性,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并未完全断绝经济上的联系,所以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气。

民族资产阶级的这种两重性,决定了他们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能够参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可以成为革命的一种力量;

但在某一特定时期,又有跟在买办大资产阶级后面,作为反革命的助手的危险。

④中国工人阶级不但是中国民主革命最基本的动力,而且是革命的领导力量。

(依据见领导权问题的分析)

(3)毛泽东强调中国工人阶级不但是中国民主革命最基本的动力,而且是革命的领导力量。

革命领导权问题是区别新旧民主革命的主要标志,也是革命成败的关键。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核心问题是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

中国革命的敌人是异常强大的。

中国要获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阶级。

中国近代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证明农民、小资产阶级特别是民族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彻底胜利。

中国工人阶级成为革命的领导阶级,是由其本身的特点和优点决定的。

中国工人阶级虽然人数较少,但是它除了具有国际工人阶级的一般优点,即与最先进的经济形式相联系,富于组织性和纪律性,没有私人占有生产资料之外,还有特殊的优点:

第一,身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和剥削,因而最富于革命的坚定性和彻底性,中国没有改良主义的经济基础;

第二,主要分布在沿江、沿海的大中城市,并相对集中在外国资本和官僚买办资本的大型企业中,易于形成统一和强大的力量;

第三,与广大农民具有天然的联系,便于和农民结成天然的联盟,比较容易得到占全国人口80%以上的农民的支持;

第四,在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成为中国社会最有觉悟的阶级。

总之,在中国社会各阶级中,只有工人阶级是最有觉悟、最有远见、最有革命性的阶级。

毛泽东不仅强调领导权是关系革命成败的关键,而且还制定了实现革命领导权的正确战略方针和策略原则,取得了丰富的经验,主要有:

①无产阶级必须与资产阶级争夺对民族民主革命的领导权。

②无产阶级必须通过自己的先锋队——共产党来实现对革命的领导权。

无产阶级领导的实质上就是共产党的领导。

③在与资产阶级联盟时,必须坚持领导权,实行独立自主和又团结又斗争的方针。

④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还必须拥有强大的革命武装,这是保证无产阶级领导权的坚强支柱。

在中国革命的领导权问题上,中共党内曾出现过右和“左”的两种错误倾向。

右是放弃领导权,“把整个队伍送出去”,陈独秀在领导权问题上的右的错误,导致了国民革命的失败。

“左”是把自己孤立起来,“把整个队伍推出去”,成了“无兵司令”。

土地革命时期的三次“左”倾错误尤其是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同样给中国革命带来灾难性的

29.下列是有关“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策略路线及其变化的材料:

材料1

日军进展当与中国亲日军阀之活跃相并行。

日本将利用华北各派军阀之冲突——特别是在“停战”后防地之分配上,煽起大规模的军阀战争。

冯玉祥、方振武已开端于先。

如四川军阀战争正酣,西南的反蒋的酝酿,都昭示着各帝国主义列强正在积极准备便于他们瓜分中国的军阀战争。

摘自《中央致各级党部及全体同志的信——论反帝运动中的统一战线》(1933年6月8日)

材料2

中国民众在福建所谓人民革命政府的存在与破产之中深刻的了解了反革命改良主义的实质。

在福建聚集了一切中国的反革命的改良主义的集团与派别……福建人民革命政府的一切行动都是动摇犹豫投降出卖妥协与失败主义的行动。

摘自《中央为福建事变第二次宣言》(1934年1月26日)

材料3

今当我亡国灭种大祸迫在眉睫之时,共产党和苏维埃政府再一次向全体同胞呼吁:

无论各党派间在过去和现在有任何政见和利害的不同,无论各界同胞间有任何意见上或利益上的差异,无论各军队间过去和现在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